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逍遥小地主-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玉米如假包换,他也不怕到时种不出来被问罪。
  坐回自己几案前,李逍拿起筷子,不客气的开吃了。
  李绩看着李逍那模样,倒是笑了。这小子,得罪了长孙无忌居然还能吃的下饭,还真是天生的没心没肺啊,不过看他这个样子,他倒越发相信这玉米之事没问题了。
  不管怎么说,若玉米是假的,那他也是要大受影响的。
  廊餐很丰盛,但李逍吃的倒不怎么痛快。
  不是说弄的不好吃,而是这种廊餐吃的没什么气氛,十一个宰相加上一位雍州长史,大家一人一张几案,隔的好远,吃的是分餐。
  各自吃着自己的饭菜,也没有人互相交谈,这种闷头吃饭的气氛,再好的菜吃的也没意思了,更何况,有好菜却没好酒。
  他原本还以为,宰相们的廊餐,会很热闹。大家一边吃饭,一边继续聊聊工作,或者谈谈天说说地啥的,结果却这般尴尬。
  闷头吃饭,速度则极快,没一会时间,李逍已经扒拉完两碗饭,菜倒没吃多少。
  一位内侍见他碗空了,连忙又要过来添饭,李逍却已经摆手,他又不是饭桶,吃那么多饭干嘛。
  不过宰相们还没吃完,他又不能先走,只能坐在那里无聊的悄悄打量宰相们吃饭的样子,比起他的狼吞虎咽来,宰相们吃起饭来则是一个个细嚼慢咽,气定神闲的。
  这个时候要是来一杯热茶,或者来点饭后水果,要么再来支烟,该有多惬意啊。
  等了半天,李绩也终于放下了碗。
  他瞧了瞧李逍那不耐烦的样子,笑着道,“李逍啊,陛下授你为新设之玉米监监正之职,但你只怕是连自己该做什么都还不知道。你跟本相过来,本相跟你交待一下。”
  李逍巴不得马上离开,连忙点头称是,屁颠屁颠的跟着走了。
  “李逍啊,陛下对你对玉米可是寄予很大期望啊,你可千万不能让陛下失望,否则,你应当知道陛下一怒,后果会是什么的。”
  路上,李绩看着李逍那浮躁的样子,不由的警告道。
  “英公请放心,更请对李逍和玉米放心,绝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你对你的玉米就这么有信心?”李绩问起,对于这个玉米他所知不多,本来他心里跟长孙无忌一样,初听到这玉米时,也是觉得是个江湖骗子在骗人。但知道是李逍弄出来的玉米时,他就没那么早下决断。
  李逍这人,他毕竟是见过的,虽然奇特了一些,但却不是一个轻浮孟浪的人,更不是一个什么江湖骗子。李逍在蓝溪有家有室有田有产的人,他也不是那种愚蠢到胆大包天之人。
  “跟我透个底,这个玉米到底有几分把握?”
  李逍笑笑,“跟英国公这么说吧,这玉米我已经细心培育了几代了,现在我手心的玉米种子,差不多可以种一亩地,如果精细一点,甚至能种一亩多地。现在陛下给我特设一个玉米监,又有专门的一班人马,要是连这亩来地都侍弄不好,那我也不用混了。”
  “混?种不好,你脑袋都不保。”李绩瞪了他一眼。“你说跟我说,这玉米有多可靠吧。”
  “用上等田种玉米,精耕细作,亩产可达千斤。当然,寻常耕作,上田可达六七百斤是没问题的。哪怕是一般的田地,粗耕之下,也能有个四五百斤的。就算是旱点的地,肥力差点的地,一亩二三百斤也是肯定有的。”
  李绩摸了摸胡子,他如今虽说是军方大佬,但当年他家也是河南的有名豪强。什么是豪强?
  就是那种地主加商人,既有钱又有许多田地的有钱大地主,在地方上有很大的势力。
  那时李绩还姓徐的时候,他家在河南滑州可是州中首富,家里良田千顷,僮仆千人,真正是方圆百里顶级的豪强地主。
  虽说他年少之时就开始杀人为贼投奔瓦岗,但对于田地里的事情也并非不懂的。
  随便亩产二三百斤?甚至上好的良田,精耕细作之下能达千斤?这简直就是要上天啊。
  “你说的亩产二三百斤是你拿来的玉米棒子,还是说玉米粒?”
  “当然是晒干脱粒后的玉米粒了,可以直接储藏磨粉的。”
  “真有这么多?”李绩还是有点半信半疑,若不是跟他说话的人是李绩,别人敢这样跟他说,他肯定就一脚踹过去了。
  “骗你干嘛。”
  李绩有些兴奋,“好,老夫就信你这一回,你放手去做,要人给你人,要钱给你钱,你其它的都不用管,老夫自然替你打理好一切,你只要种好你的玉米,到了夏收的时候,老夫要看到亩产至少二百斤。只要亩产二百斤,就算你过关。”
  “二百?英公,你也太瞧不起我了,我今天就当着你面把话放在这里了,亩产起码四百斤,要是达不到,你拧下我的脑袋来当球踢。”
  李绩嘿嘿笑了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记住你今天的话,滚吧。”


第180章 明人不说暗话,朕喜欢你
  内廷。
  皇帝李治没有跟宰相们吃廊餐,而是单独与武氏吃饭。菜是武氏亲手做的,简单的几道菜,蓝田县特贡的青皮黄瓜,武氏按在蓝溪李家庄学的手艺做了道手拍黄瓜。
  黄河里新鲜的小河鱼,裹上面粉油炸,外酥里嫩。一道田野里的嫩野菜,淖水之后用压榨菜籽油在铁锅里快炒出锅,放了点干辣椒和蒜蓉,充满香味。
  还有辽东人参炖乌鸡,也是汤鲜味美。
  “陛下为何要躲着李逍呢?”武氏早看出皇帝不在内省用餐的意思了。
  李治嘿嘿笑了两声,“真是什么都瞒不过爱妃,说来也奇怪,当李绩说要召李逍面圣之时,朕下意识的就是不想见他。”
  “陛下讨厌他?”
  “有点,但是不想见他不全是因为讨厌他,其实跟李逍此人多接触几次吧,倒觉得这人很真实,他不像一般人那般易于伪装,他不做作。他是到现在唯一一个能气到朕,却还让朕有种想跟他玩的人。”
  武氏微微一笑。
  李逍这人确实很直率,她跟李逍也见了几次面,总觉得这人有种邻居小郎的感觉,与他相处,总觉得没有什么隔阂,很自然的亲近。这人吧,说话也直接,但偏偏就不让人觉得反感。
  “爱妃你是不知道,好几次我是被这小子气的直咬牙啊,但是回头想想嘛,又觉得挺有意思的。朕贵为天子,平时哪个敢气我啊,别说如今,就是以前朕为晋王,为太子之时,也没哪个敢气过朕。”
  “长孙国舅不就常气到陛下嘛。”武氏为皇帝添了碗鸡汤,或许是因为今天心情好,皇帝的胃口也极好,平时只吃小半碗饭,今天却已经吃了一碗饭还喝了一碗汤,并且还说没吃饱。
  “那不一样,长孙国舅和褚遂良他们气朕,朕是真的气,还没地方出气,一口气闷在心头常得不到舒展。但这个李逍嘛,虽然有时说话气人,但又不是什么太气人的,有点小堵,但没大碍。况且,他气朕,朕也还可以反击嘛。”
  有来有往的,就挺有意思,比如那天在薛仁贵家吃饭,他不也揶揄李逍终于给他做了厨子,当时李逍的面部表情可是很好看的。
  “陛下倒真有意思,还喜欢跟个乡下郎君逗着玩。”
  “这可跟逗傻子不一样。”李治摇头,若只是逗个傻子那有什么意思呢,可李逍不傻,相反还很聪明呢。他喜欢跟李逍玩,关键还是李逍并不知道他的身份,那种把他当寻常人对待的感觉,很新奇,也挺有意思。
  别人可不敢这样跟皇帝说话。
  “原来如此,怪不得皇帝不肯见李逍呢。不过陛下对李逍也是真的挺信任的,直接就授了个玉米监正之职,从六品呢,诸位相公没有反对吗?”
  “一个小小的玉米监正而已,谁会反对呢。况且,就算长孙国舅心里不满,也是打着要百日之后看朕和李绩他们笑话打算的,他巴不得朕今天给李逍封更高的官,设一个更高规格的玉米监呢,这样一来,到时才更难收场。”
  武氏把鸡汤递到皇帝面前,李治接过,拿起调羹喝了两口。
  “爱妃这鸡汤炖的是真来越有味道了,比起御膳房里那些御厨手艺都还好。”
  “陛下爱喝就好,臣妾不胜荣幸呢。其实这汤好喝,还多亏了李逍呢,臣妾上次向他讨教了一些做菜的秘诀,李逍倒是传授了不少。这汤里啊,加入了一点点秘料,果然味道就鲜醇了许多呢。”
  “那小子,就是个怪才。”李治感叹着道,说起做菜,他还真就佩服李逍。他金枝玉叶,打小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但吃的感觉最好的几次,还偏偏就是在李家庄的那几次。
  “哪天,有空再去李家庄转转。”
  “还去啊,上次陛下去李家庄最后可是不欢而散的。”武氏掩嘴轻笑。
  李治呵呵一笑,“这次我可不会再上李逍的当了,被他三言两语就给挤走,去了朕就不走,任他怎么说,不大吃他一顿朕就不走了。顺便,也正好去看看玉濑公主,也不知道她最近心情好些了没有。”
  “陛下还打算顺便看看李逍如何种植玉米吧?”武氏道。
  李治点点头,对于这个玉米他还是非常重视的,如果真如李逍所说的那样,这玉米有那么神奇,那真是天赐之物。到时能为大唐增产多少粮食啊,尤其是如陇右、河西这样边关屯兵之地,如果有这样的神奇作物,到时正好给边军屯田种植,以自给自足,免除军粮运输之苦。
  还有将来如果打下辽东、高句丽,那苦寒之地,也一样可以种植玉米,能够就地取粮,就能够屯驻更多的士兵,甚至移去更多百姓屯垦。
  李逍进宫一趟,没见到九五至尊的皇帝。
  当然也没有见到皇帝的六宫粉黛,他只在前廷内省吃了顿廊餐,然后就被送出了宫,而皇帝的六宫粉黛是在后廷呢,同在一个皇宫里,但差的可就远了,隔着重重叠叠的宫门呢。
  不过他本来也没幻想着见什么六宫粉黛,说实在的,什么绝世倾城啊这些他根本不相信,不说两个时代的人,审美观念不一样,就算是一样,可这时代不论是化妆品还是化妆技术啥的,都不是一个量级的。
  后世啥样的美色李逍没见过,中国的外国的,黑的白的黄的棕的,甚至是穿了的没穿的等等,可谓是各种各样的早就见多识广了。
  大唐的美眉们还真没有几个让李逍特别惊艳的,就算是皇帝的女人,天下之精华,但他估计也不会强到哪里去的。
  他以前可是在网上见到过清朝的好多嫔妃的照片的,嗯,用李逍的审美来看,那就是比后世一般普通人还不如啊。毕竟后世哪个姑娘不会化妆不会打扮啊,再穿的时尚个性点,哪个放到唐朝来,估计都得媚惑后宫啊。
  骑马走在朱雀大街的边上,李逍没去想什么后宫粉黛,也没时间去想如何改进马鞍了,他现在想的是,自己似乎有点违背一开始的初衷了。
  怎么糊里糊涂的就成了大唐的太监呢。
  虽然此太监非此太监,但这也是正经的大唐公务员了啊,从六品下的实职,算是个中层领导,而且独掌一个小部门,是个头头了。
  手底下怎么的也有了一百多号人呢。
  当了李家的官,就得受李家的管啊。
  不过往另外一边想想,把玉米种好,让皇帝宰相们看到玉米的功效,相信他们会推广玉米的,这也算是自己来大唐一场,为这个帝国留下的一笔财富吧。
  这么一想,李逍倒是不再纠结于自己为何又同意当官了。毕竟此官跟彼官,也是有点不一样的。
  我老李又不是为了当官而当官,不是为了权力而蝇营狗苟,我这是为了造福大唐子民啊。
  毕竟,全天下也就他手里有玉米,怎么能暴殄天物呢。


第181章 红人
  本想着趁天黑前赶回家,李逍心里还念着肚子一天比一天大的媳妇的。可还没走到南门,结果一队人马过来,询问了几句确认他就是李逍之后,请他掉头。
  来请他的是司农寺卿。
  司农寺卿,这是李逍如今的顶头上司。
  司农寺,大唐九寺之一。大唐的九寺五监与六部的区别,在于六部是主掌政令,寺监则具体实行。打个比方,文化部负责一些政策性的文化产业的规划布局,而具体的监管、准入则往往是新闻出版****负责。
  说白了,一个是统筹定策,一个是实际执行。有些类似于中书门下和尚书省,也是一个决策,一个执行。
  正因此,虽然大唐朝廷六部中有户部,好像也管着农业、粮食这块的,但其实具体的还是由司农寺管着。
  司农寺的具体职责,就是掌粮食积储、仓廪管理以及京朝官之禄米供应,总上林、太仓、钩盾、霡官四署及诸仓、司竹、诸汤、宫苑、盐池、诸屯等监。凡京都百司官吏禄禀、朝会、蔡祀所须,皆供焉。藉田,则进耒耜。
  管的很杂,但凡农业、粮食这块,基本上都由司农寺管。
  李逍的玉米监,就是划在司农寺的上林署下,地位跟司竹监等是差不多的。
  司农卿从三品,级别很高,紫袍大佬,按后世的说法,那就是高官甚至是副国级了。
  毕竟大唐的宰相们,也都挂着同中书门下三品的衔,有些宰相们的本职还往往是四品的侍郎呢。
  上林署设有令、丞,令是从七品下,甚至比起李逍这个玉米监还品级低,不过这不奇怪,毕竟司农寺下的四署,和诸监的关系其实算是平行关系。
  上林署掌苑囿园池,植果蔬,以供朝会、祭祀及尚食诸司常料。冬季,藏冰。
  而司竹、玉米等各监,各管一样具体事务,比如司竹监,就是专管跟竹子有关的,种竹子,以及为宫廷制作竹子器具等。而一些宫苑监,则专门负责管理一个宫苑,盐池监,则专门负责管理某一盐池。
  司农寺卿品级挺高,从三品,但比起户部尚书来权力是差一些的。毕竟,六部尚书里,经常有尚书甚至是侍郎能够直接进中枢当宰相,但几乎不会有九卿能够当宰相。
  朝中唯有一个御史大夫宇文节以五监之职拜相,那也是因为人家以前就是宰相侍中。
  皇帝一道旨意下达,还是经过了中书的诏令,下诏司农寺新添一个玉米监,还特意指派了新的监正,司农卿哪敢大意。
  特别是当这位司农卿听说今天皇帝还特意召了这位新玉米监留堂用廊餐后,越发谨慎了。
  宰相的廊餐,他堂堂从三品的紫袍大臣都还没吃过一次呢。而李逍原本一介布衣,居然直升六品官,还获得赐廊餐的荣耀,这如何让这位司农卿敢大意呢。
  李逍赶到皇城的司农寺衙门前时,这位司农卿更是亲自带着寺中官员们来到衙前相迎。
  这倒是大大让李逍意外了一把。
  再怎么说,他也不过是一个还没正式上任的六品官而已,而这位顶头上司可是从三品啊,九卿之一。
  “这位应当就是陛下亲授之玉米监李太监了,真是年少有为啊,果然一表人才,我司农寺得添大将一员啊。”
  司农卿刘祥道笑着上前迎接。
  这场面,让许多在场的司农寺官员们都有些暗暗惊心,从三品的司农卿迎一位从六品的监正,这可真是少有。
  不少人看着李逍身上的白色布衣,甚至都一头雾水,这又是哪里冒出来的一尊大神啊,怎么以前没有听说过呢。
  李逍站在那里有些尴尬,他一个人也不认识,虽然知道这些以后肯定是自己的同事们了。
  “在下蓝田李逍,见过诸位,还不知当如何称呼。”
  刘祥道很平易近人的道,“某便是司农卿刘祥道,魏州人。”
  一听这位看起来跟个私塾老先生似的人就是司农卿李逍还是很意外的,虽然这位本来就穿着紫袍,本应早就想起来的,毕竟能穿紫袍的大臣可没几个,司农寺里更是仅此一位。
  大唐官员的官袍各按品级服色,只有三品以上才能服紫,四五品的着绯,六七品的穿绿,品的穿青。
  紫色在这个时代是最难染的一种颜色,也因此被定为最高级官员的官袍服色,除了少数有大功而不到三品的臣子,会被特赐服紫外,一般官员不到三品可不能穿紫袍。
  “属下不知刘司农在上,失礼失礼。”
  刘祥道倒是十分平易近人的一把拉起李逍,“以后咱们就是同一个衙门里办事的同僚了,不必如此客气。”
  这时,刘祥道还主动为李逍介绍起一边的诸位司农寺官员们。有两位从四品的少卿、六个从六品上的丞,以及下面的四署署令,还有署丞、监正、监副、监丞等等。
  官不少,毕竟是朝廷顶级衙门之一,一时李逍不停的行礼,倒有点头昏脑胀,连人名都没记下来几个。
  他暗暗觉得自己真不是一个做官之人。
  当官的,起码认人记人的本事得强啊。
  见完一圈人,大家都夸李逍年轻有为云云,刘祥道还亲切的挽着李逍的手进了衙门。
  一边走,他还一边问他跟英国公李绩的关系。
  “我跟英公真不是亲戚,就是英公去我家吃过几次饭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