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车神代言人-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沉默的时候,基米·莱科宁刚好从他们身旁经过,当事人就在这里,有没有影响,没有谁比基米更清楚。
  “基米,普罗斯特车队发布公告了,飞将重返赛道,跑奥地利大奖赛,你有什么看法?”
  “没有。”
  基米·莱科宁简单回了一句,这也是他一贯的风格。
  “你能跑赢他吗?”
  “能。”
  “很好。”
  丹尼斯没有再多说什么,也没有去质疑基米·莱科宁给的答案。
  这一次,芬兰小子不能再落后了!
  9月16号,奥地利的斯皮尔堡,无数车流朝着这个高原小城方向涌来,因为一年一度的奥地利大奖赛,将在这里的A1赛道上演。
  张一飞的重返赛道,成为了本次奥地利大奖赛的最大看点之一,很多观众都好奇,中国新人是否还能延续自己赛季之初的神奇表现,或者就此一蹶不振泯然与众人?
  另一大看点,就是舒马赫能否在奥地利大奖赛夺冠,提前卫冕冠军,终结2000赛季的最大“悬念”。
  赛道媒体中心,可能也是考虑到观众们的心理,这一次赛前发布会挑选的车手,正好就是大家关心的热门选手,而不是按照积分顺序挑选。
  于是张一飞、舒马赫、巴里切罗、小舒马赫、蒙托亚五个人,再一次齐聚一堂,走进了赛道媒体中心。


第504章 依然强势
  奥地利A1赛道媒体中心后台,张一飞看着这几张熟悉的面孔,忍不住内心里面吐槽了一句,还真不是冤家不碰头!
  看来F1赛事运营组织也是想要搞点事情,硬是把巴西大奖赛的几个老对头,都给凑到一起了。
  其实不单单是张一飞有这个想法,其他车手碰面之后,脸上的表情也是很微妙。以往赛前采访,不说什么有说有笑的,至少几名车手都会表面客套一下,打个招呼什么的。
  今天气氛直接就是降到了冰点,连个首先打招呼的都没有,五个人在后台各坐一方,就连化妆师看到这副场景都有点懵圈,这五名车手是在上演一出默剧吗?
  不过最终舒马赫兄弟还是站出来了,一个是即将卫冕赛季总冠军的王者,总要有点车坛第一人的气概跟肚量。另外一个性格比较开朗玩世不恭,加上两个人又是亲兄弟关系,自然很适合做这个“破冰人”。
  有人带头打招呼,张一飞也是客套了一下,不过当面对蒙托亚的时候,他的表情很冷淡,直接跳了过去,没给对方什么好脸色。
  蒙托亚也是看了张一飞一眼,没有什么过多的表示,赛道上的恩怨,终究要赛道上了结。除非是出现了一个绝对的强者,否则两个人现在都不愿意向对方低头。
  张一飞跟蒙托亚的恩怨,其他三名车手自然也是知道,巴里切罗甚至是始作俑者。
  不过这次巴里切罗倒是主动跟张一飞打招呼了,毕竟巴西大奖赛,他通过煽动主场观众的情绪,给张一飞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特别是赛前的死亡威胁,如果换做一个心理素质不过关的新人,可能直接会影响到比赛发挥。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讲,除开张一飞赛后采访的挑衅,巴里切罗其实是理亏的。他这次主动打招呼,也算是向张一飞示好,缓和一下双方的关系。
  毕竟两个人只是赛道上的恩怨跟对手,现实中其实并没有什么过节,而且输赢都算得上堂堂正正。巴西大奖赛已经过去了,F1历史上类似矛盾也数不胜数,没必要搞得跟什么生死大仇一样。
  简单的捯饬了一下形象之后,五名采访车手从后台走向采访间,这里已经有着欧洲各大媒体记者等候了。
  要知道奥地利大奖赛,是欧洲赛道的最后一站,接下来的两站将分别在美国的印第安纳波利斯赛道,以及日本的铃鹿赛道,都是海外站。
  相比较在欧洲境内,海外站报道自然要困难许多,所以这一次赛前采访的记者人数格外多,台下简直是黑压压的一片。
  几名车手依次入座,C位给了法拉利车队的两名车手,毕竟他们已经提前锁定了车队总冠军,而车手总冠军的悬念也已然不大,自然配得上中心位置。
  张一飞跟蒙托亚分别坐在两边最外侧,他们两个都是新人是,地位跟资历目前都要差了一些。不过今天记者的镜头,对准他们两个人的数量,丝毫不比舒马赫几个人少。
  因为这些记者都了解,这算是巴西大奖赛撞车事件之后,两个人首次同台公开露面,肯定会有点故事发生。
  “舒马赫你好,我是英国天空体育的记者,这将是欧洲最后一场大奖赛,你觉得自己能提前锁定冠军头衔吗?”
  英国天空体育首先开始提问,欧洲地盘上面,他们是F1的首席合作媒体,并且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体育电视台,自然得到了优先待遇。
  “我觉得这毫无悬念。”
  舒马赫很回答的很自信,甚至可以说嚣张。但所有人都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相反很淡定自然。
  原因很简单,事实就是如此,他领先了库特哈德接近三十分。除非接下来三站赛事,舒马赫一分未得,库特哈德连续卫冕三个分站冠军,否则是不可能超过舒马赫的。
  那这种可能性有吗?答案当然是有。
  可能性大吗?答案是微乎其微。
  所以舒马赫有这个实力跟资本说这句话,这就是身为目前F1围场最强车手的底气,他将再次成为卫冕冠军!
  “巴里切罗,我是法新社记者,目前你跟库特哈德差距6分,竞争的非常激烈,你有信心在A1赛道战胜这名老对手吗?”
  “当然有,法拉利将统治赛道。”
  作为二号车手,巴里切罗不想抢舒马赫的风头,但随着这两年成绩的提升,他已经成为顶级车手中的一员,没有人敢在赛道上小瞧这名二号车手。
  并且这句话同样没有人提出异议,红色法拉利军团已经提前锁定三连冠,实实在在的统治了F1赛道!
  “现在的法拉利车队,确实已经没有了压力。不过在巴西大奖赛上面,你输给了来自中国的车手飞,时隔三个月后的再一次面对,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的?”
  关于法拉利车队成绩的提问,已经变成了毫无营养的问题,毕竟他们车手总冠军跟车队总冠军,都可以说已经拿到手。
  今天赛道上的主要看点,就是张一飞的“复出”之战,三个月前巴西大奖赛的场景,算得上是今年F1赛季的最大恩怨局。
  赛后本来有很多记者打算采访几名当事车手,但赛道事故的发生,张一飞跟蒙托亚先后送入医院,让赛道采访不了了之。
  现在巴西大奖赛的所有车手,终于凑齐到了一块,也到了谈谈当时恩怨的时候了。
  “客观来说,作为一名新人,当时飞的表现确实很不错。”
  抛开胜负恩怨,巴里切罗单纯从技术层面评价,张一飞能在陌生赛道上,超越自己、蒙托亚跟舒马赫,直接冲到了头车位置,表现用顶尖来形容都不过分。
  所以这一次巴里切罗没有刻意贬低,坦然承认了张一飞的技术实力。
  “那这次匈牙利大奖赛,你面对飞会有压力吗?”
  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巴里切罗直接扑哧一下,脸上写满了对这个提问记者的嘲弄。
  “你是在开玩笑吗?飞没还到能给我压力的时候。”
  巴里切罗能承认张一飞在新人里面的实力,但绝对不会承认张一飞能给自己压力,或者说比自己强!
  一次大奖赛的超车,根本就说明不了什么问题,舒马赫在第一梯队竞争的时候,也经常会被对手给超来超去。
  就拿同样是新人的蒙托亚来说,十几站比赛下来,起码超了舒马赫三四次,甚至还拿下了蒙扎赛道冠军。
  谁会说蒙托亚比舒马赫强吗?亦或者舒马赫面对蒙托亚会有压力?
  所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承认对方实力不等同于有压力,张一飞哪怕有过出色表现,目前成绩也就是个垫底新人,各方面都还差得远,远远没到跟巴里切罗一个级别的车手。
  坐在旁边的张一飞,听到巴里切罗这句话,也是用着玩味眼神看了他一眼。
  这就是老车手在巅峰期固有的自信跟傲气,没有彻底把他打败,站在高点让他仰视之前,是很难让对方彻底承认自己失败。
  当然,对于这些张一飞也能理解,毕竟自己只跑了三场比赛,积分也就5分。如果这种成绩就能让巴里切罗压力山大或者畏惧,那才是不科学的事情,巴里切罗还没那么怂。
  这时候一名BBC记者,发现了张一飞那饱含深意的眼神,瞬间“搅屎棍”的精神发挥出来,朝着张一飞提问道。
  “飞,首先恭喜你重返赛道,我们都知道你因为巴西大奖赛撞车,休赛了三个月之久,会对这次奥地利大奖赛造成什么负面影响吗?”
  “没有任何影响。”
  张一飞直接否定了这个说法。
  其实说实话,影响还是有的,并且很明显。赛车跟篮球、足球等等竞技运动核心,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看运动员发挥跟手感。
  像篮球运动员动不动伤病,赛事强度跟频率得不到保证,很影响比赛中的发挥。很多天才球员,都是毁于频繁的伤病。
  但是面对媒体,张一飞的嘴中从来都不会选择认怂,他永远都是那副信心满满的狂妄样子,这是自我暗示,同样也是给对手的信号。
  永远不要小瞧赛道上的那个中国车手,哪怕时隔三个月重返赛道,他依然还是那么的强势!
  “飞,你果然没什么变化。”
  BBC记者也是赞同了一句,看来这三个月并没有对中国新人造成严重影响,更别说出现什么事故心理障碍了。
  “当初在巴西大奖赛,是蒙托亚把你给撞出赛道,甚至断送了你的首个分站冠军。伊莫拉赛道你接受采访时候,指责过蒙托亚是危险驾驶行为,他不适合当一个F1车手,现在当着他的面,你依然这么认为吗?”
  大英搅屎棍的传统技能开动,他们就等待着张一飞正面对蒙托亚,就巴西大奖赛的事故进行回应。
  换做以往时刻,张一飞不是很喜欢英国佬这种话煽风点火的搅屎棍风格。
  但是在这一刻,他还真想借助这个机会,对蒙托亚说点什么!


第505章 差点动手
  “当然,我现在依然这么认为,一名输不起的车手,出现在赛道上,是对其他车手的不负责任。”
  张一飞毫不遮掩的对蒙托亚进行指责,连最基本的虚假客气话都没有。
  “你意思是蒙托亚不配成为一名F1车手吗?”
  BBC记者继续追问了一句。
  “如果他无法改变这种危险驾驶行为,你可以这么理解。”
  就在张一飞话音落下的时候,另外一旁的蒙托亚,直接就站起身来,怒视着张一飞说道:“你说什么!”
  历史上蒙托亚一直都是以暴脾气闻名,威廉姆斯车队有成绩后,就跟拉尔夫·舒马赫不和,强力冲击对方的一号车手位置。
  后来觉得威廉姆斯爵士偏袒小舒马赫,转会到了迈凯轮车队,结果又不止一次的公开抨击基米·莱科宁。
  他的本性,其实就属于那种怼天怼地,说话直白,喜怒哀乐写在脸上的人。
  这个世界在新人阶段,被张一飞给连续“上了几课”,相对来说已经低调跟克制许多,甚至往着“黑化”方向发展。结果赛前采访被张一飞这一番话把脾气给激出来了,直接站起身来打算刚正面。
  “难道英文你也听不懂吗?”
  张一飞同样不甘示弱,也是直接站了起来,甚至比蒙托亚更加的嚣张,一副准备动手的样子。
  蒙托亚的身型,算是F1车手里面比较壮实的,不过张一飞两年高强度体能锻炼,虽然没有阿虎肌肉男那么夸张,但丝毫不逊色场上任何一名车手,看起来同样强壮。
  这对峙的一幕,被媒体中心给转到了赛道屏幕上面,瞬间引爆了,正在无聊等待练习赛的观众情绪。
  “OH MY GOD!快点看赛道转播屏幕,飞要跟蒙托亚打起来了!”
  “飞终于还是忍不住了吗?要是换我,分站冠军被撞出赛道,我也会狠狠干这个哥伦比亚小子!”
  “飞这个家伙真是强硬,太MAN了!”
  “没错,飞真是颠覆了我对于中国人的印象,男人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蒙托亚反击回去,让中国佬亲吻你的屁股!”
  看台上各种口哨尖叫声音响起,观众跟车迷们都是各种叫嚣,为双方支持的车手加油,完全没有什么劝架的意思。
  赛车本身就是一项热血激情的运动,只是受限于很多规则,后世的火药味开始越来越淡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观众们希望一直看到那种peace and love(和平与爱)的场面,适当的冲突,更会点燃观众的狂热气氛!
  唯一让人感到意外的,可能就是在这些呼喊的人群声音中,张一飞的支持者居然占据了多数!
  要知道张一飞这次宣布重返赛道的公告,比赛前几天才宣告出来。很多国内的车迷跟支持者,基本上很难做到短短几天时间内,赶到奥地利支持张一飞。
  毕竟机票预订、办签证等等障碍,对于现在的中国观众来说,想要亲临现场观战,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另外哥伦比亚的观众也不多,毕竟它只是一个美洲小国,哪怕蒙托亚算是国民巨星级别的车手了,能远赴欧洲支持的车迷也很有限,更别说他们还没有那么多海外移民。
  所以奥地利赛道,对于双方来说都没有什么“主场”优势,各自的粉丝跟支持者并不多。而且在成绩上面,蒙托亚也已经远超了退赛九场的张一飞。
  结果在第三方观众的加油呼喊声音中,支持张一飞的声音,居然完全盖住了蒙托亚。相比较以往各路嘲讽的场面,简直有点不可思议!
  诚然这里面有张一飞占理的因素,但更多是张一飞所展现出来的形象,征服了很多欧洲观众。
  软弱的车手,在F1这个对抗的游戏里面,从来都很难获得尊重。封神的两位车手,无论是塞纳,还是舒马赫,单从性格上面来说,绝对算不上是什么和善的家伙。
  特别是塞纳,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来看,甚至有点睚眦必报,每年都因为赛道冲突或者成绩,有过恶意撞车的动作。
  但恰恰是塞纳是激进跟火爆,为他在全球赢得了无数的支持者。毕竟车迷们看的不是什么和平与爱,看的是速度与激情,性格越强硬的车手,赛道上所展现出来的操作就越精彩,得到的支持率也就越高!
  “叼你老母,这个扑街是打算跟飞哥动手吗?”
  阿虎在维修站里面看到显示器上的采访画面,当场就火气上来了。
  这个哥伦比亚扑街,撞了飞哥车,害的冠军都没有了,居然还敢当面挑衅。今天他要敢对飞哥动手,屎都要给他打出来!
  说完这句话后,阿虎直接把手套一甩,打算走向赛道媒体中心给张一飞撑腰。
  “阿虎,站住!”
  查理看到阿虎的动作,就猜测到这年轻人肯定是打算过去帮忙。但F1赛道不是什么靠人多打架的地方,特别对于车队来说,纪律才是首先要保证的东西。
  “big cheese(头儿),蒙托亚打算欺负飞哥,我们不能看着吧?”
  “他欺负不了飞,回到岗位上,年轻人要冷静。”
  “可是……”
  “没有可是,回到工位!”
  作为首席技师的查理,就是团队的老大,而且F1十几年的职业经验,他见识过无数这种场面。阿虎还是太年轻,有点少见过怪了。
  遵从首席技师的指令,这是基本的职业精神,阿虎没有选择违抗,老老实实的回到工位上面,不过目光依然放在车库的屏幕上面。
  因为在阿虎的眼中,蒙托亚这个扑街还挺强壮的,担心张一飞真干起来会吃亏。
  不过这种干起来的场面,并没有出现,几乎两个人有动手的瞄头,各种工作人员就已经冲了过来,挡在了两个人中间。
  张一飞跟蒙托亚两个人虽然是新人,但好歹也快跑一个赛季了,不会傻到哪里去。F1每年嘴炮无数,真正能打起来的还是极少数,因为赛道规则就是谁首先动手谁吃亏,甚至严重的还会被禁赛。
  要知道像赛道撞车这种,是很难定义故意或者意外的,除非实在是太明显,或者赛后承认了。
  比如说94年的澳大利亚收官战,舒马赫以1分优势领先达蒙·希尔,只要能想办法保持这个领先优势,那么世界总冠军就是舒马赫。
  于是舒马赫想了一个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把达蒙·希尔给撞出赛道,两个人一起退赛,把所有可能输掉比赛的可能性,都给一次性搞定。
  事实上他也确实成功了,拿到了94年的世界总冠军头衔。几乎所有人心里面都明白,这次赛道事故十有八九就是舒马赫故意做到,但是凡事都要讲究一个证据,赛车操控失误这种东西,实在是太难界定了。
  最终这件事情尘埃落定,还是舒马赫在一年之后,自己主动说出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