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车神代言人-第2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终这件事情尘埃落定,还是舒马赫在一年之后,自己主动说出来的,否则永远都是一个悬案。
  可能是因为这次太成功了,97年收官战,舒马赫又导演了一次,只不过这次对手换成了维伦纽夫。
  当时舒马赫积分也是领先1分,历史可谓是惊人的相似。但这次舒马赫就没有操作好,撞击力度不够,没把维伦纽夫给撞出赛道。
  并且因为这一次撞的太明显,舒马赫被取消了全年成绩,毕竟都已经搞过一次了,这次就连剧本都不带改的,你这是把我国际汽联给当沙比看待吗?
  这件事情之后,国际汽联对于撞车的判处开始变得更严厉,从八十年代可以开“碰碰车”的时代,进化到九十年代稍微收敛了一些,最终进入二十一世纪,这种明目张胆的撞车,才逐渐绝迹。
  但是判定是否故意这点,依然很困难,所以很多车手有恩怨,宁愿在赛道上“解决”,也不会蠢到当着镜头面动手。
  赛前采访发展到这一步,自然没办法再继续聊下去了,只能草草收场告终。
  国际汽联工作人员,也是给了张一飞跟蒙托亚一个警告,如果双方再出现过激行为,将给予罚时,甚至是禁赛的惩处。
  不过对于这种警告,无论是张一飞还是蒙托亚,都没有太当一回事。这个时代的国际汽联约束力还是差了一点,远远没有足协这类的强力,因为F1还有一个专门的管理公司抗衡,相当于两权分立。
  从媒体中心出来,张一飞朝着车队维修站走去,准备接下来的练习赛。
  不过当他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时候,看台上响起了很多欢呼声音。
  “飞,你太MAN(男人)了!”
  “中国小子表现的不错,没怂成一个懦夫。”
  “加油飞,赛道上干掉蒙托亚,用实力去碾压他!”
  “张一飞,没给咱们中国车手丢脸,面对鬼佬就是要强硬!”
  现在没有发动机的轰鸣,也没有头盔耳罩隔音,加上奥地利AI赛道的紧凑布局,观众离赛道什么的都很近。
  所以张一飞能清晰的听到这些呼喊声音,以及那些朝着挥手致意的动作。
  有那么一瞬间,张一飞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出现幻觉,这些欧洲鬼佬吃错药转性,居然主动支持自己了?


第506章 安全VS速度
  张一飞朝着观众席方向愣了几秒钟,确定这些支持声音跟欢呼,都是给自己的后,他脸上才出现一种哭笑不得的表情。
  看来自己是面对冷眼与嘲笑习惯了,突然面对这种局面,反倒是觉得意外。人生有时候,真的就是处处充满了意外啊!
  不过当蒙托亚走出来之后,另外一种声音也是响了起来。
  “蒙托亚,你刚才就应该狠狠揍这个中国佬!”
  “中国菜鸟还以为是揭幕战时候的水平吗?现在新人都已经进步了,而他还在原地踏步!”
  “很快中国小子就会为挑衅付出代价,蒙托亚将会让他明白,什么叫做真正实力。”
  “蒙托亚是蒙扎冠军,飞算什么东西,站在最矮领奖台仰望的那个吗?”
  这些声音也是在疯狂叫嚣,毕竟张一飞阔别了九站比赛,而蒙托亚在这一段时间里面稳步上升,也是积累了很多粉丝。
  另外从观赏度上来说,蒙托亚的赛车风格粗放、狂野、敢打敢拼。如果双方不是“敌人”跟竞争对手的话,张一飞也很认同蒙托亚的风格,更别说是普通车迷了。
  但是相比较之前给张一飞的加油声音,这些叫嚣声音明显要弱了一筹。
  以往那种全场嘲讽张一飞都见识过,现在支持者占据主流位置,这些叫嚣他就更不放在眼中了。
  欧洲赛道,真的要变天了。
  回到维修站,赛前检测也已经全部完成,车组成员都等待着练习赛的来临。
  看到张一飞回来了,阿虎首先冲了过去嚷嚷道:“飞哥,你没吃什么暗亏吧,早知道那扑街有动手意思,就应该把我也带过去!”
  看着阿虎义愤填膺的样子,张一飞拍了拍他肩膀,脸上却带着笑容。
  “他没动手意思,大家都是做做样子。”
  其实说穿了,张一飞采访时候表现的针锋相对,也是做做样子的成份为主。
  毕竟谁先动手,谁倒大霉,撞车当时还可能因为愤怒上头,去找蒙托亚干架。现在都已经过去这么久,张一飞也不是什么愣头青,怎么可能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但我看着还是不服气啊,就应该给那小子一点教训。”
  “能给教训的机会多的是,当着镜头动手是最愚蠢的方式,你小子也该学着圆滑了。”
  听到张一飞这句话,阿虎只是饶了饶头回道:“飞哥,你知道的,我就连书都读不好,哪学的会这些啊。”
  阿虎这句话让张一飞有点无言以对,不过话说回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阿虎是莽撞、耿直、沉不住气,但他同样义气、老实、从不玩心眼。
  真让他改变学着圆滑,反倒不再是那个阿虎了。
  “学不会也没事,还有我呢。”
  张一飞往着阿虎胸口锤了一拳,不过这对于现在阿虎的身材来说,简直就跟“喵喵拳”效果差不多。
  无论阿虎如何,他都永远是自己的小老弟,志哥跟自己没倒下之前,还轮不到他来扛什么局势。
  告别阿虎,张一飞走到环形屏幕面前,科塞尔正站在那里跟科德讨论着战术策略。
  因为之前去媒体中心接受赛前采访了,张一飞并没有参与到赛车的最终调校过程中来。所以他打算跟科塞尔好好了解一下初步调校方案,以及等到练习赛过程中,应该给予怎样的赛道反馈。
  “科塞尔,赛车最终调校方案是什么?”
  看到张一飞过来询问,科塞尔也终止了跟科德的策略讨论,转过头来跟张一飞说道。
  “最低下压力调校方案,加强了刹车制动能力,档位齿轮比以高速档为主。”
  奥地利A1赛道是位于阿尔卑斯山脉的施蒂里亚山区,是一条罕见的高原赛道,有着非常明显的坡度变化。
  并且因为这还是一条高速赛道,7档变速箱赛车,基本上全程档位都不会低于4档,特别是在下坡路段,很容易超越其他赛道的极限速度,达到350km/h以上的超高速度。
  高速赛道的调校方案,一般都是选择尽量降低下压力,让赛车能跑的更快。
  而普罗斯特赛车的动力不足,特别是在这条追求引擎性能的赛道上,极速是完全比不过三巨头车队。所以科塞尔选择了极端的最低下压力调校,把空气带来的车身下压力给降到最低。
  空气下压力降到最低,自然车速能比较快,但缺点就是车身稳定性将下降,轮胎抓地力可能会出现不足。毕竟以F1赛车的动力跟性能,如果不是靠着空气动力套件,利用气流把赛车个死死压在路面,否则一个起步就能翘头翻车,加上一双翅膀,是真能飞上天。
  任何时期都是有利有弊,特别是本钱不足的时候,利弊就更加凸显。科塞尔选择极端的调校方案,直接把利弊都给打造成双刃剑级别了,不伤人则伤己!
  想着练习赛之前,这德国老头还信誓旦旦的说练习赛要注意安全,这真到比赛来临,安全是什么吊东西,直接就抛之脑后,怎么快怎么来。
  安全跟速度之间,科塞尔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啊……
  “你听进去了吗?”
  看着张一飞表情好像有点走神,科塞尔面色严肃的问了一句。
  “啊?听进去了。”
  张一飞刚才想前几天的事情去了,稍微有点走神,没想到这么快就被科塞尔给发现了。
  “我之前跟你说过,A1赛道是一条危险的赛道,调校将决定你对于赛车的操控能力。之前不过就是跑了几场勉强合格的比赛,而且还缺席了这么久,你就认为自己已经可以掌控新赛道了吗?”
  科塞尔突然爆发的严厉,让张一飞有点不知所措,这德国老头今天是吃枪药了吗,火气这么大?
  “我没有。”
  张一飞否认了一句,他从来都没有小瞧或者轻视A1赛道,可以说这几个月养伤期间,准备的非常充分,科塞尔有点小题大做了。
  “记住了,这种调校方案就代表着危险,要是再出现任何的意外,哪怕伤势不严重,都有可能终结你的职业生涯!”
  “知道了。”
  张一飞在外界的形象,一向是比较嚣张狂妄的,但是尊师重道的精神,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面的东西。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张一飞有时候可能会调侃两句德国老头,但真遇到科塞尔要说什么的时候,他都会老老实实的尊重权威,看不到任何狂妄的影子。
  看着张一飞很快认错,科塞尔也是调整了一下自己情绪。
  他这是关心则乱,正是在安全跟速度面前,他选择了速度,所以就愈发的担心张一飞的安全。
  如果真要出什么事情,可以说他的决策就是主要原因。但是如果再让他选择一次,他还是会做出这样的抉择,一名车手,永远都不能放弃速度与激情!
  “A1赛道有很多下坡弯道,速度会超越以往的极限,需要精准的找到刹车点,甚至是重刹。所以这一站,你要仔细注意刹车的温度,防止高温过热衰减。”
  就如同民用车刹车过热之后,会出现热衰减一样,F1哪怕采用了能抗住1200摄氏度高温的炭陶刹车盘,都扛不住连续长时间的急刹。
  主要原因就是F1赛车的速度太快,而且对降速标准要求太高,一瞬间制动系统的负载非常大,甚至能瞬间看到刹车盘变红,夸张的时候奔驰车队还出现过点燃轮胎的场面。
  所以这一站,张一飞必须要非常精准找到刹车点,然后合理的控制好刹车力度,才能以较高速度跑完整个A1赛程。
  “对了,还有这次底盘很低,注意托底问题。”
  F1赛车早期为了增强赛车速度跟过弯稳定性,把底盘能压多低就多低,结果导致比赛过程中,赛车经常因为托底而发生事故。
  国际汽联为了保证安全性,对于赛车底盘高度加了限制,并且在底盘下方放置了一块木板。如果车队把赛车底盘调的过低,导致木板磨损超标,车手将会被处罚。
  后来这块木头,换成了钛合金材料,所以在16年后的F1比赛里面,偶尔能看到赛车底盘刮的火星四溅场面,更增加了比赛的观赏性。
  之前张一飞的赛车都没有这种极低的调校,也就不用太刻意去关注底盘的磨损。而这一次很容易在重刹车情况下托底,所以科塞尔才提醒一句,别最终赛后被处罚了。
  “我都记住了。”
  张一飞点了点头,这次他很认真。
  科塞尔看了一眼手表,然后说道:“换赛车服准备上场吧,除了熟悉赛道,你这次还要熟悉赛车,备用车之前都是按伯尔代斯的习惯调试的,终究还是有些不同。”
  “嗯。”
  这一点张一飞考虑过,不过这辆备用车他也开过,不算是第一次上手,应该没什么问题。
  换好赛车服坐进JS53赛车里面,等待着练习赛发车指示灯亮起。那种久违的熟悉感觉,再次席卷而来。
  可能普罗斯特JS赛车,在F1车队里面只能排中下游,但它终究是这个星球上最快的赛车之一,这种感觉不是其他车辆能给予的,更不是赛车模拟器能模拟出来的。
  赛车,就是车手的第二生命,张一飞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原来是如此怀念这辆性能不怎么样的老伙计!


第507章 艰难挑战
  张一飞坐进驾驶舱后,阿莱西也是从休息室里面走了出来,朝着自己的14号赛车走去。
  他看到了准备发车的张一飞,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走了过去问道:“还适应吗?”
  面对阿莱西这突如其来的问候,张一飞愣了一下后,才面带微笑地回道:“没问题。”
  有时候相处久了,终究还是会生出一些队友之情,阿莱西这名老将本性不坏,只是骨子里面有着法国人那种高傲,放不下架子,特别是面对新人的时候。
  要么你就在他面前老老实实当个晚辈,要么就用实力让他服气,不上不下就会出现之前海德菲尔德的那一幕,两个人闹的不可开交。
  “嗯。”
  阿莱西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继续朝着自己的赛车走去。
  不过刚跨了两步,他就再次停下了脚步,转身说道。
  “这次跑赢蒙托亚。”
  “嗯?”
  “你比他强,更配今年最强新人的头衔。”
  “你这么认为的吗?”
  张一飞意外的反问了一句,他没想到阿莱西会直言说自己是最强新人。
  “我不想被人说眼光不行。”
  说完之后,阿莱西这次没有停下自己脚步,而是戴上了头盔,坐进了自己的赛车里面。
  不想被人说眼光不行?难道阿莱西已经跟别人说过,看好自己成为今年的最强新人了?
  想到这点,张一飞嘴角笑了一笑,法国老将态度挺冷漠,平常也没两句交流,没想到会这么看好自己,都已经当最强新人看待了吗?
  现在自己跟蒙托亚之间,不只是差了一个印地世界冠军头衔,就连F1围场里面,都还差了一个蒙扎冠军头衔。
  想要击败蒙托亚,拿回最强新人的荣耀,至少要有一个分站冠军。
  但是说实话,F1的分站冠军头衔,比想象中更难拿到,强如基米·莱科宁、简森·巴顿、费尔南多·阿隆索这些后世赫赫有名的世界总冠军选手,都是跑了几年才熬出头。
  只剩下最后的三站比赛了,自己还能反超蒙托亚吗?
  这个问题,张一飞自己都没有十足的信心给出答案,但是有一点他很清楚,那就是他会为了冠军拼尽自己的所有一切!
  “点火。”
  科塞尔发出指令,阿虎把电子启动装置接到赛车尾部,张一飞紧接着就按下了点火按钮。
  “轰”的一声沉闷咆哮,熟悉的引擎轰鸣声音再度出来。
  狂暴的引擎加上极致的速度,才是让车手最为热血沸腾的时候,张一飞内心里面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在奥地利的A1赛道上,找回当初的感觉!
  “油液正常。”
  “缸体压力正常。”
  “温度正常。”
  “传感器链接正常。”
  一道道工程技师的声音响起,确定了目前赛车的工况没有任何问题之后,P房里面开始亮起一盏黄灯,工程技师开始拔下连接赛车跟计算机之间的电缆,做好最后的发车准备。
  与此同时,维修技师也会把挂在赛车轮胎上的暖胎毯给拿下来。到这一步,标志着所有的发车启动步骤都已经完成,就等待着张一飞驶入赛道。
  这时候耳机里面,也是传来了赛道指挥中心的发车指令,P房里面的黄灯也变成了绿灯。张一飞按下了键盘上的离合器键位,挂上一档驶出P房。
  进入到维修赛道之后,一脚油门下去,发动机转速开始飙升,震耳欲聋的引擎嘶吼声音响起,蓝色的普罗斯特赛车,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之中。
  “如果今天老板也在这里就好了,他可是这个赛道上的王者。”
  领队亨利这时候感慨了一句,要知道普罗斯特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可谓是统治了奥地利A1赛道,总共在这里拿了三次分站冠军头衔,是当时现役车手之最。
  只不过这一次奥地利大奖赛,普罗斯特并没有跟随一起过来。因为随着华利投资集团的五千万美金入账,普罗斯特要忙着债务结算、跟法拉利进行细节协商,以及新赛车的研发等等。
  这个赛季只剩下最后三场比赛了,很快最新一代的JS54原型车,就将在比赛结束后进行试车。时间只剩下最后的一个月,他必须要保证在冬歇期到来之前,就完成赛车的测试工作,否则将耽误明年的赛车冬测。
  “亨利,不用担心,老板在迈凯轮车队两夺A1赛道冠军的时候,科塞尔也是车组成员,他绝对非常清楚过程。”
  “而且这一次飞准备的非常充分,我相信他没问题的。”
  比赛工程师科德这个时候,也开口说了一句。张一飞从来都是那种狂妄但不自大的人,任何一场比赛,在能力允许范围之内,他的赛前准备工作永远都是无比扎实。
  奥地利大奖赛,如果算上养伤期间,张一飞足足准备了两个多月。
  当初揭幕战还是一个新人菜鸟的时候,他都能在澳大利亚大奖赛闯入积分区,今天还能不如当时的菜鸟水平?
  “可能是期望变高了吧,当初我们的目标,只是飞能跑完全程就可以了,名次什么的不重要。”
  “但是现在……”
  说到这里的时候,亨利的嘴角下意识的流露出“羞涩”的笑容。
  “现在我想的是飞什么时候能成为冠军。”
  “不只是你,所有车组成员都是这么想的。”
  “对啊,飞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站上那个最高的领奖台呢?”
  亨利感叹了一句,然后把目光放在环形屏幕,上面有着张一飞车载摄像头传输回来的画面。
  只是受限于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加上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