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保安-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保安军本来就有着严格的纪律,即便到了海外也不会有任何的放松,杨柳自然高兴的答应了朴昌来的请求。朴昌来这才松了一口气,他又试探的询问是不是可以作为明军的信使将明军的意思传递给朝鲜国王。杨柳没有阻止朴昌来离开,按照保安军的既定策略朝鲜国王能合作更好,如果不合作以现在朝鲜军队的实力也无力进攻济州岛。

    朝鲜如今的国王是李倧,李倧刚当上国王之初朝中支持他对抗后金的人还是占大多数的,只是后来朝鲜与明军联合抗金失败,后金大贝勒阿敏入侵朝鲜,朝鲜才被迫与后金议和,朝鲜年年向后金进贡。

    朴昌来离开济州岛,隐藏了自己的行踪,潜回了汉城,秘密求见国王李倧,李倧听了朴昌来汇报的情况整个人都蒙了,有个后金不讲道理也就罢了,这大明朝什么时候也如此的不讲道理了,不和他商量就派兵进驻了朝鲜。朴昌来给李倧讲了这股不讲理的明军的情况,李倧明白了有时大炮就是理。

    李倧招来了几个信得过的大臣,连夜商议对策。这些大臣争吵了一夜最后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大明对朝鲜与后金结盟不满,但也希望朝鲜能牵制一部分后金的力量,这次出兵是对朝鲜的警告也是给朝鲜的机会,朝鲜如果与明朝合作,大明没准真能对朝鲜提供帮助。而这事真不能在朝堂之上大肆宣扬,只能秘密进行。最后国王李倧决定派朴昌来与明军谈判,如果明军所提条件不苛克,双方可以开展秘密合作,有壮大自己的机会,一定要抓住,受后金欺负的日子确实不好过。

    朴昌来回到济州岛准备与杨柳进行艰苦的谈判,没想到对方所提的条件十分简单,保安军负责训练一支朝鲜军队今后共同对抗后金,但为了保证岛上保安军的安全,全岛实行军管,全岛统一置于保安军的管辖之下。对于这一条朴昌来无力反对,军队都开到了岛上想不归他们管辖都不可能。

    杨柳的另一个条件对朴昌来更有吸引力,保安军将从山东运送朝鲜急需的各种商品过来,朴昌来可以负责将商品运到朝鲜半岛上销售。这样保安军获利,朴昌来也有钱可赚。

    朝鲜国王李倧接到朴昌来传回来明军的条件,觉得明军有可能真的是为了牵制后金而来,送好东西还给自己训练军队,这种好事哪里去找。于是第一批二千朝鲜士兵被派去接受明军训练,济州岛这个海上抗击后金的基地正式的建立了起来。

 第三百三十九章 营救

    张楚送走了杨柳的舰队,接下来将全部心思用在了在山东占领区的治理上。这时张楚面临着重重困难,战事结束了朝廷必然要恢复对登州地区的统治,而张楚是一个武官,而且小小的参将根本没有权力对这些地区进行管理,皇帝派过来的大一点儿的州府官员就可以对张楚发号施令。张楚当然不会让自己的地盘内有这么一帮对自己指手画脚的人物存在,因为这个问题与皇帝翻脸,现在开战又不太符合张楚的利益。现在张楚最需要的是时间,是在山东发展壮大自己的时间。

    王承恩被找到了张楚的面前,面对张楚的目光他感觉很不自在,张楚找他肯定没什么好事。

    “王公公,你是不是再写封奏折给皇帝,让皇帝给大家发一些粮饷和赏银?”张楚这算张口三分利,见面就要钱。

    “国家正处于多事之秋,用银子的地方太多,皇帝肯定会记得张将军的功劳,不会亏待众将士的。”王承恩也是没有办法,孔有德等人从海上逃走张楚收复登州的奏折已报上去这么多日子了,皇帝却一点儿赏赐保安军的意思也没有,他只能用嘴哄着张楚不要着急,不然这位对皇帝从来不当回事的张楚翻脸反叛了,就又出了一个孔有德。

    “皇帝难,我们更难,这孔有德的余党现在逃散到各处,我每日里都要派兵围剿,这要消耗大量的粮饷,可不剿又不行啊,一旦这些人又聚集起来,马上就会形成新的叛乱,王公公一定要禀明皇帝多拨粮饷。”张楚向王承恩吐着苦水。

    “好,我这就向皇帝汇报。”王承恩知道张楚这是要以叛乱没有完全平息来要挟皇帝多发粮饷,不过张楚说的也不是假话,王承恩被张楚带着在登州军营中亲眼看到了许多被保安军抓来的叛军,看来这些日子张楚确实没有闲着。于是监军王公公的一份登州附近仍有大量叛军余孽,保安军正在封闭边界全力清剿,请皇帝增拨粮饷的奏折摆在了皇帝的面前,要钱当然没有,下旨要张楚努力办事是必需的。围在山东的各路援军听到登州周围余贼未除的消息后,对登州也没了兴趣。你保安军不是能吗,那你自己继续剿贼吧。

    孔有德的叛乱即已平定,各路的官军逐渐的返回了。只剩下张楚这个烟台参将仍在努力清剿着流窜在民间的叛军余孽,同时还要防着出海的孔有德再杀回来。这时张楚在军事上的压力大减。

    张楚一时还过不上悠闲的日子,他还有一个大人物要对付,弄好了没准可以为保安军在山东争取多一些的发展时间,弄不好皇帝很快就会发现张楚的不正常,没准又要调兵进剿保安军了。

    这个大人物就是继孙元化之后的登莱巡抚谢琏,大明的读书人还没有经历过满清的奴才教育,有些人还是很有骨气的,面对死亡还能以大义为重,贪生怕死这个词还安不到他们头上,谢琏就是一个忠于皇帝,敢于为皇帝献出生命的人。他临危受命当上了登莱巡抚,一上任就被围困在莱州城中,他带兵守城数月始终也没有投降妥协,即便是后来被孔有德用诈降之计抓住了,仍然没有屈服,在原来的历史上没过多久就被孔有德杀了。张楚的出现逼降了孔有德,也救了谢琏一命。

    孔有德要投降对于手中这个重量级的俘虏肯定要问张楚怎么处理。

    谢琏不向孔有德投降,更不可能和张楚一起做贼。对于这样的顽固分子,软硬都不行,张楚决定用骗。

    当时谢琏被关在莱州城外叛军的营中已好几天了,自己的生死还是小事,他最为担心的是莱州能否守住。

    孔有德诈降的计策使得莱州城内包括他在内的主要领导都被擒了,莱州知府当场就被杀了,现在城内不知在谁的领导下坚守,以他们的意志还能坚持多久。

    正当谢琏在屋内胡思乱想之时,听到外边一阵嘈杂之声,马啼声由远而近,兵器的碰撞声不断传来,中间还夹杂着一声声的惨叫。

    房门处砸锁的声音响起,只几下,房门被打开了,几个身穿黑衣的人闪身进来,焦急的对谢琏说道:“谢大人,我是烟台参将张楚,你快跟我们走。”

    谢琏看着眼前这个年青的面孔,自己既不认识也没听说过,此时已容不得他多想,被黑衣人架着拖出了屋子,扶到了一匹马上,一路狂奔而去,后边喊杀声四起,不断有箭矢从身边飞过。逃出好远才摆脱了追兵,谢琏也弄清楚了将自己从叛军营中救出来的是从山西被皇帝调来平叛的张楚。

    张楚已占领了招远城,请谢琏暂时到招远城落脚,谢琏虽然看不起张楚这个小小的参将,论品级也要比张楚高了不少,这时也只能听张楚的安排先去招远城,到了招远监军太监王承恩也过来见礼,谢琏嘴上客气却不想与太监有太多的交集。

    王承恩感觉无趣也就退下了,谢琏马上写下奏折向皇帝报告自己已经脱险,现在保安军军中,接下来一定会带领保安军去解莱州之围。奏折被张楚派人突破叛军的防线送了出去。

    谢琏感觉自己被救出来之后就时来运转了,张楚将谢琏安顿在招远城中,派出警卫时刻不离他的左右,保证不让他再出意外,然后张楚就带兵去解莱州之围了。谢琏还在为张楚担心,据说张楚只有五千人马,又要守卫招远城,能投入进攻的人数不多,张楚没让他担心太久,捷报传来保安军在莱州大败叛军,叛军已逃往登州,保安军乘胜追击,谢琏还在想要不要调其他官军过来强攻登州城时,张楚竟然收复了登州,到招远将谢琏接入了登州城,他这个登莱巡抚第一次走进了登州城。

    谢琏连忙写奏折给皇帝报告这个大好消息,同时对张楚大加夸奖,以如此小的年纪只带五千士兵,就立下这样的大功,张楚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他又按照张楚的提醒以登莱巡抚的名义传下命令,要求各路援军严守自己的防区,防止逃散的叛军祸害百姓。

    叛乱平定了,谢琏的登莱巡抚总算实至名归了,皇帝也下了圣旨将谢琏好好的夸奖了一番。感到志得意满,意气风发的谢琏在登州城内却越来越感到不对劲了。他堂堂的巡抚大人却没有工作可做了。

 第三百四十章 说服

    谢琏是皇帝任命的登莱巡抚管辖着整个登州、莱州地区,连辽东的边事都属于他的职权范围,可登州收复之后他就处于了保安军的严密保护之中,竟然没有官员向他来请求政事,他想到外边走走也被警卫拦住了,说是叛军还没有完全肃清,外边不安全,他就这样被与外界隔绝开来了,连那个参将张楚都很少露面了,谢琏觉得自己又过上了被监禁的日子。

    谢琏面对如影随形的警卫更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警卫们也不管谢琏是什么身份,只一句话:“大帅说了,要保证您的安全,您不要乱走。”

    愤怒异常的谢琏终于忍不住,大声咆哮着要见张楚,他知道这一节肯定都是张楚搞的鬼。

    张楚终于有时间来见谢琏了,他知道接下来双方肯定是一番激烈的交锋,所以也懒得再讲什么虚礼,见到谢琏连见礼都免了,坐在那里等着谢琏发作。

    “张楚你要干什么,你知道你的身份吗?你竟敢软禁老夫,你这是越权,你这是要造反啊。”谢琏果然对张楚大发雷霆,不顾形象的冲张楚大喊大叫。

    张楚倒不急一句话就将谢琏噎了回去:“我本来就是反贼,谢大人还想怎么着。”

    谢琏张张嘴说不出话来,这个张楚确实是山西的流贼,受了皇帝的招安才到这里平叛的,当着他的面说造反,他肯定会不高兴。

    沉吟了一下,谢琏稳定住自己的心情说道:“现在山东的叛乱平息了,我要进京向圣上面陈平叛经过,你派人送我进京。”谢琏知道,有些事光凭嘴说是不行的,要靠实力。张楚在登州有兵有枪,如果他豁出去造反自己再大的官也没有用。现在最好是在张楚翻脸前离开登州,脱离张楚的控制,所以他找借口想要离开。

    “谢大人要进京告我的状,然后带兵再来次平叛吗?我看你还是不要再费这劲了,你被围在莱州之时援军离你几十里,却让你在孤城中守了几个月,你认为大明还有可战之兵吗?围困莱州的几万叛军就那么好说话,让他离开就离开,那都是我带兵将他们打走的,这城墙厚叛军使用火枪火炮防守着的登州城是我打下来的。我不认为你会比三边总督洪承畴高明,调动的兵马比他多,他都是我的手下败将,你又能如何。我要是高兴,带兵打到京师,也没人能拦住我。”张楚的一番话真真假假,说的谢琏直发蒙。谢琏在莱州守了几个月的城,对叛军的战斗力还是很了解的,张楚带五千人没几天的工夫,击退孔有德收复登州城,这实力确实很骇人,他要是反叛了可要比孔有德厉害的多。

    “我不是去告状,我在这里也没有什么事可做。”谢琏又不能激怒张楚,自己也跑不掉,只好自己嘲笑自己。

    “谢大人其实有许多事情要做的,朝廷为什么要设立登莱巡抚?”张楚这是真正的明知故问。

    “登莱巡抚是为了管理登州和莱州地区的军务,防范后金军从海上南下而设立的。”谢琏对自己的职责当然十分清楚。

    “你在这里还可以完成你的使命的。我归顺朝廷千里迢迢来到山东平叛,并不想在山东再叛乱,如果我们想反叛继续在山西做反贼不是更好吗,何苦来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我们是真心要为朝廷效力,可我到山东后朝廷是怎么对待我们的,我们接连取得胜利,皇帝的赏银却一分钱没看到,孔有德的几万叛军是我打跑的吧,却到现在连个封赏都没有。我们在山西挨饿就是因为你们这些贪官污吏给害的,直说了吧,我信不过你们,让你主持登州地区,收上来的赋税能够给我们多少作军饷,况且叛乱被平定了,我们更变得无足轻重了。因此我决定在登州地区实行军管,这里的一切由我们自己管理,收上来的赋税充当粮饷,先保证士兵均有粮食吃才是最重要的。我和你可以做个交易,你向朝廷为我们争取粮饷,我们为你打仗,你出钱我们出力不是挺好的吗,只要粮饷充足我们愿意为朝廷卖命。”张楚长长的一大套话,中心只有一个保安军可以为银子拼命。

    “这登莱地区好像已无仗可打了吧?”谢琏心想现在大明朝最缺的就是银子,想要说动皇帝出钱可不是容易的事,山东的叛乱平定了,皇帝还肯为山东的战事花钱吗?

    “登莱无仗可打,辽东的仗远未打完,你的前任登莱巡抚孙元化就计划建造战舰从海上反攻辽东,如果不是遇到风暴那支舰队还真的会起作用。你可以继续这个办法,要做的只不过是造几条船将人运过去罢了。”张楚边说边站起来走到了谢琏的面前。

    “这样做对你有什么好处?”谢琏不会被张楚几句话迷惑,他明白没有利益的支撑骗局的可能更大。

    “我们的好处是在近期由皇帝给我们粮食,我们不会饿死,之后我们打败后金收复的辽东土地分给我们一部分就行了,官府早就有辽人守辽土的政策,只要将这个政策适用于山西、陕西的饥民就行了。”

    “你们真的不会再次反叛?”谢琏对张楚还是很不信任的。

    “大臣们始终没弄明白一件事,山西、陕西的所谓流贼本来就是饥民,如果朝廷给饭吃,给大家留条活路谁愿意再反叛啊,那些被招抚后又复叛的都是回到家乡没有人管,又没有了吃的才重新造反的。我这次来山东就是想给山西的灾民找一条新的出路,你不要怪我们对粮食如此执着,我们是真饿怕了。如果谢大人能够让皇帝同意我们去辽东,既增加了辽东的防御力量,又减少了山西的叛军,朝庭花一份钱干了两件事。你也知道后金人是如何对待汉人的,我们不可能投降后金,在辽东造反我们将面临着后金和朝廷的双重压力,朝廷只要不断了我们的粮饷我们不会再反叛的。”张楚说完回到座位上坐下,静静等着谢琏的反应。

    谢琏在这时却有点儿坐立不安了,辽东问题已成了朝廷的心腹大患,许多有作为的朝臣都在想办法,以应对这场巨大的危机,张楚说的是一个好办法,但不确定的因素太多,谢琏最后无奈的对张楚说:“你让我再想想。”

 第三百四十一章 给你看炮

    张楚见光凭嘴难以说服谢琏,于是对谢琏说:“谢大人在屋内待着久了不如出来散散心,明天正好保安军要举行军事演习,谢大人可以过来看看。”

    谢琏心说:“谁想关在屋子里,我还想行使我的巡抚职权呢,你不派人看着我,我不但要到屋外走走,还要走的远远的,离你越远越好。”不过赌气没有用,还是先答应下来再说,出了这个屋子的门才能找机会离开,谢琏点头答应了张楚的邀请。

    第二天一早有保安军的士兵将谢琏接到了登州城外的演习场地,张楚先于谢琏出发,早已等在那里了。

    这场演习并不是专门做给谢琏看的,张楚收编了大量孔有德的叛军,保安军在山东的作战人员壮大到了一万五千人。这些叛军士兵许多都上过战场,个人武艺和战斗技能都很强,但他们对保安军的作战方式还不是很熟悉,以现在士兵的文化水平光背作战条例是不管用的,只能通过实际演练才能记住在战场上他们该干什么。

    登州城外离城墙不远的一块空旷之地被用做了演习场,在靠近演习场边缘的一个小山坡上专门搭建了一座高台,这是便于张楚等人观看演习,同时演习的裁判组也在高台上评判各部分士兵的胜负。

    张楚王承恩和谢琏登上了高台,张楚毫不客气的占据了中间的坐位,王承恩早就习惯了张楚的这种作派,来到张楚右边的椅子上坐下,故意抬头看着演习场,也不与谢琏交流。

    谢琏的处境就比较尴尬了,按品级谢琏是最高的,现在不但张楚对他无理,连他一向瞧不起的太监都骑到了他的脖子之上。

    说谢琏是囚犯吧,张楚还在打着大明的旗号,也没说要将他怎么样,站在那里更吃亏,好象给他们站岗一样。谢琏赌气的亲自将张楚左边的椅子搬起来向前挪了挪,然后坐了上去。

    张楚抬眼看了看谢琏说道:“你坐那么远干什么?一会我要给你看炮,不要吓着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