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保安-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楚抬眼看了看谢琏说道:“你坐那么远干什么?一会我要给你看炮,不要吓着你。”

    听了张楚的话,谢琏更加气愤,在莱州城头他与叛军激战了几个月什么样的炮没见过,就差亲自操炮与叛军对轰了。他气鼓鼓的没有回答张楚的话。

    张楚不再管心中不快的巡抚大人,示意演习开始。

    “保安军登州演习现在开始,首先进行的是火炮射击演练。”一个年青的士兵站在高台角上大声的向台上的众人介绍着演习的进程。为了使王承恩这样的外行也能够理解演习的内容。不至于看的枯燥无味,张楚选派了口齿伶俐的士兵随时简单的介绍演习的进程。

    保安军炮兵营的士兵赶着拉炮车的骡马迅速的来到了预定地域,这次他们一共拉来了十几门火炮,火炮被卸下后炮兵迅速的建立起炮兵阵地。所有的人都不想在张楚面前丢脸,努力将各项工作作好,老兵们不断大声吆喝着提醒新兵不要做错动作。“准备完毕”的报告声不断响起,从进入阵地到准备完成炮兵们用了很短的时间。炮兵营长重新估算了一下目标的距离确定参数没有错误,他果断的下达了射击命令,巨大的炮声响起,炮弹飞出炮口飞向了远处作为目标的木桩和草人。

    第一声炮响就将谢琏吓了一跳,这并不是因为谢琏没见识胆子小。而是因为谢琏是真正的内行被震惊到了。

    谢琏是个进士出身的文人,可这几个月坚守莱州城的战斗使他对战场上的一切都成了内行。能够在众多的文人中脱颖而出考入全国前几十名的这种学霸级的人物,头脑的聪明程度果然不是一般人能比的。谢琏除了身体还有点儿羸弱外,他已是一名合格的武将了。

    炮兵阵地就布置在了高台不远的地方,谢琏可以清楚的看到炮兵们的动作,他亲眼见到了保安军的士兵将火炮架好后,将一个黄灿灿的东西从火炮的后边塞进了炮筒,然后那个指挥官就下令开炮了。炮弹飞出去准确的打中了作为靶子的草人和木桩,炮弹蹦跳着将目标打倒了一片。

    这一轮就是为了考查火炮射击的精准度,所以只打了一轮就停了下来,台上的裁判仔细观察着炮弹的落点给炮兵营打分。

    这期间谢琏的眼睛就没有离开过台下的火炮,能够做到如此方便快捷的开炮射击的明军火炮也只能是佛朗机了,但佛朗机由于密封不好很容易造成火药气体的泄漏,减小了炮膛的压力,炮弹根本打不了多远。并且谢琏远远望去就能肯定这十几门火炮绝对不是佛朗机,这就是他从未见过的一种火炮。

    裁判们统计完毕,那里士兵又报出了第二个演练内容:"火炮急速射击。“

    随着阵阵口令声炮兵营的士兵调整了一下复位完毕的火炮参数,随着命令下达,接连不断的炮声响起了,整个炮兵阵地被腾起的硝烟笼罩住了,射击很快就结束了,前方作为靶子的木桩、草人已没有几个还立在那里了。

    炮击停止了,谢琏从震惊中缓过来。不顾形象的拉着椅子坐到了张楚的身边。他有许多问题要问张楚,可要是张楚坐着他巡抚大人站着向张楚请教,这定会助长张楚的嚣张气焰。所以他干脆拉着椅子过去,让自己保持了和张楚平等而坐的姿势向张楚问话。

    “这些火炮你是从什么地方弄来的?”明军虽然火器的数量和种类都很多,但实际上到明末大明火炮制造上已被世上其他的国家超过了。朝廷对从澳门弄来的西方舰船上的中型火炮都惊叹不已,封这些火炮为大将军。

    而张楚所使用的火炮不但重量轻,射程远,而且射速超级快,谢琏知道火炮在射击时装弹和清洗炮膛是十分繁琐的,在连续射击时还要防止炮膛过热,光为炮膛降温就要用很长时间。而张楚用的这些火炮在射击时谢琏都没有看到这些程序,只看到炮弹源源不断的打了出去。作为一个在莱州城与叛军用火炮对轰了几个月的将领,自然知道这样的火炮意味着什么。

    “这些火炮都是张楚设计制造的。”张楚将发明这些火炮的功劳都归在了自己的名下,根本没想过自己是在干严重的盗版行为。

    “这些火炮你有多少门?”谢琏紧张了起来,这些火炮如果真如张楚所说的,保安军能制造这种先进的火炮,那么大明朝就危险了。

 第三百四十二章 各怀鬼胎

    谢琏看过保安军炮兵演习感到十分震惊,保安军如果有大量这样的火炮的话逼反了保安军,保安军会是朝廷的巨大威胁。谢琏忍不住向张楚打听起火炮的数量来了。

    “这种火炮在山东我有一百多门,如果原料充足的话近期还能生产出几十门。”张楚对谢琏倒没做什么隐瞒,将自己的实力暴露了出来。

    “这种火炮你们能自己制造?”一个小参将能自己铸造火炮,这简直是太令人震惊了,更要命的是这个参将以前还是流贼,现在好像对朝廷给他的待遇还很不满。谢琏震惊之余问了一个他已知道答案的问题。

    “这炮当然是我们制造的,别的地方想造还造不出来呢。”张楚对于火炮的铸造很自豪,他自己新奇的想法加上工匠们的巧手不断的试验才有了今日的成绩,保安军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工匠们可没少吃苦。

    “能不能将这些火炮献给朝廷,让朝廷用这些火炮去守卫关外的城池防范后金人的进攻,后金之患就可以缓解了。”谢琏知道张楚不会白白将火炮献出去,但还是忍不住要试一试。

    “火炮我是不会给别人的,以官军的德行,我给了他们火炮也会打不了几炮看到后金军扔了火炮就跑了,到时这些东西落入后金人之手,大明朝灭亡的会更快一些。孔有德的队伍火枪火炮不少,最后不也被你们逼成了叛军。另外光想着用火炮守城是打不赢后金的,祖大寿守卫大凌河城时仗打的很好,士兵也很拼命,皇太极根本就攻不下城池,可最后怎么样,皇太极不攻城了,挖沟将大凌城围了起来,最后将祖大寿饿的投降了,没有在野战中取胜的能力,让后金军从容的来去,可打就打,打不下就离开,损失的只有大明,后金还可以在四乡里抢劫补充自己,大明一点点的被放血,最后也就亡了。”张楚对大明的一帮文臣武将充满了无奈,忍不住对谢琏吐槽几句。

    “这个我也知道,可那后金人从小在马背上长大,个个弓马娴熟,我们汉人怎么练也不是他们的对手。”对付后金人的办法大明的臣子们想过,而且还做过多次的尝试,可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他们基本上已陷入了绝望之中。

    “今天我就给你看一下最后是什么武器能克制住骑兵的进攻。”接下来正好是火枪轮试的演示,张楚正好给谢琏看一下保安军火枪的威力。

    谢琏向高台下望去,见一个手持火枪的士兵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进了场内。

    谢琏不得不承认张楚的兵练的确实不错,整个队伍令行禁止,士兵在口号声中一举一动都那么整齐,动作有力,人的精气神也足,有点儿强军的样子。可说用火枪能克制骑兵这就有点儿搞笑了,火枪在战斗中除了听听响为自己壮胆外真没有什么作用,还不如三眼铳打完之后还能当棍子用与后金军肉搏,这张楚远在山西根本没见过后金人的厉害,才会如此狂妄。谢琏本想着看张楚能用火枪玩出什么花架子,突然想到张楚是见过后金骑兵的,而且还是在野战中战胜过后金骑兵的。只是这场胜利大明没人提,后金更不会宣传自己丢脸的事了。想到此处谢琏立即收起轻蔑之心,仔细的看保安军的演习。

    看完保安军的火枪轮流齐射的表演后谢琏看张楚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你的部队中大部分都有这个能力吗?”谢琏激动的问张楚,眼前的火枪队能顶住后金骑兵还不确定,但这些火枪手如果与其他兵种配合肯定能给后金军队巨大的杀伤。谢琏又看到了战胜后金的希望。

    “我的部队全这样,这次演习是随机抽出来的并没有经过特别的训练。拉出来一队都是这样。”

    谢琏听了张楚的话倒沉默无语了。这世上能人还是有的,可这能人怎么都不心向皇帝啊。更令谢琏感到压力巨大的是这些仅仅是保安军实力展示的开始,接下来保安军演示的步兵和炮兵的协同,城池的攻守等战法更是令谢琏感到耳目一新,不自觉的想自己要是保安军的对手带领官军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最后他沮丧的发现,以官军的实力再多的人也顶不住保安军的进攻。在城池的攻守上双方更不在一个档次上。最后看到保安军在守城中用火焰喷射器中喷出的火焰时谢琏下定了决心,不论是用钱粮收买还是拐骗也要将保安军弄到关外去,让他们与后金作战,这样既打击了后金又给朝廷消灭了一个潜在的威胁。

    演习结束之后谢琏脸上难得的出现了笑容,他讨好的对张楚说道:“张将军真是将星转世,所练部队果然战力非凡,如果张将军一心为国将来高升肯定是免不了的。”

    “谢大人客气了,高升不高升我倒不在乎,只要手下的兄弟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张楚对谢琏突然间开始夸奖自己还真有点儿不适应,这位进士及第饱读圣贤书官居巡抚之尊的谢琏关键时刻还真豁的出去,为达到目的读书人那点儿小尊严也不要了,这种人张楚很喜欢,所以将话题又转回到粮饷的问题上来了,给谢琏余下的话找了一个好的台阶。

    果然谢琏接下来的话说的十分顺畅,只见他站起身来到张楚的面前,恭恭敬敬的说道:“张将军不要为粮饷发愁,只要我做一天登莱巡抚就会尽全力为保安军将士筹饷的,并且我还要禀明圣上继续在登州建造船只,送你们去往辽东,辽东可是个好地方,土地辽阔、肥沃,只要种下庄稼就会有大把的收成,在那里生活是不会挨饿的。”

    “那就有劳谢大人了,我们一定在辽东努力杀敌,对的起大人对我们的关心,我们今后要取得胜利是离不开谢大人的领导的。将来大人步步高升,我等也能跟着沾光啊。”张楚说完仿佛看到了美好的未来,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谢琏心中也很满意,随着张楚一起笑出了声。

    旁边的王承恩看着身边两人各各怀鬼胎的在那里笑,他一点儿也没被他们所感染,这个张楚与文人合作对太监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而谢琏本来就是和他不对付。

 第三百四十三章 重建登莱

    军演结束了,张楚对于演习的结果非常满意,新招收的士兵有了一定的战斗力,只要上几次战场就能成为合格的战士了。

    谢琏回去也忙碌了起来,立即给皇帝写奏折,奏折中谢琏表示了对辽东战事取胜的强大信心,在山东叛乱之后他将重整登莱地区,并继续建造船只从海上攻击后金。随同奏折一起送过去的还有谢琏给皇帝的一封"密信”,这个密信也是相对于朝中大臣的,现在谢琏想要向皇帝汇报什么情况只能请张楚派人传送,他自己连一个纸片也送不出去。不过这个密信是谢琏心甘情愿给张楚看的,有些内容还是他们二人商议的结果。在密信中谢琏将张楚夸奖了一番,表扬他在这次平叛中巨大的贡献,同时强调这些山西兵在战斗中表现出了很强的战斗力,希望皇帝能同意再从山西征集一些饥民过来,在山东经过张楚训练后,用舰船运到辽东作战,既打击了后金,又减少了山西流贼的数量。这中间皇帝只要出很少的钱就行了。

    皇帝接到谢琏的奏折也是犹豫不决,对于谢琏皇帝还是很满意的,没想到这次临时抱佛脚却找对了人,应急让他顶替孙元化不但在莱州坚守数月确保莱州不失,而且在脱险后没几天叛军就被消灭了。这表明他在忠诚度和能力上都没有问题,崇祯皇帝自己也很有识人之明才选出了这样的良才。当然也得感谢当时是选人去送死,朝臣们没人为自己的势力来争这个位置。

    而对于谢琏关于反攻辽东的判断崇祯皇帝却不敢认同,大凌河之战祖大寿最终还是投降了,虽然用计逃回了锦州,崇祯皇帝表现出了少有的大度,对兵败城失的祖大寿没有处罚,还加封了他的官职,可朝廷又失去了在关外的一个战略要点。同时连累督师关外的孙承宗被文官弹劾丢了职位,只好告病回乡了,这时的对后金作战形势不容乐观。这时候还提收复辽东,还要重用被招抚的保安军将领张楚,崇祯皇帝没想通这个进士出身的谢琏怎么变得如此霸气十足了起来。难道被叛军围在城内几个月连性格都变了吗。

    这事崇祯不敢和大臣们讨论,知道讨论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山东叛乱结束了,可朝中的大臣们早就乱成了一团,当初力主招抚的大臣们都来抢这叛军被打跑的战果,在莱州外围等了几个月的各路人马都说是自己逼走了叛军。这叛军能逼走早几个月前怎么不走,还是保安军的奏折比较客观,只说自己接收了登州等几个被叛军占领的城池,还说叛军退走全靠各路援军的努力。

    可朝中的大臣对保安军就没那么客气了,各种弹劾保安军的折子已堆满了皇帝的龙书案,主要集中在说张楚越权擅断,不尊重上官。说张楚自己占领了叛军的地盘与他人刀枪相向不允许他人进入,张楚对比自己级别高的官员的命令根本不听从。

    崇祯皇帝不愿承认这里边也有自己的责任,张楚被他下旨直接招抚就调到了山东平叛,委任了个烟台参将之职,按品序他应归登莱巡抚管辖。可登莱巡抚谢琏却被围在了莱城内,什么命令也发不出来。不过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张楚救出了谢琏,这下他有了直接管辖的上司,其他人也没法对他指手画脚了。

    另外大臣们还拿了许多乡绅的状子告张楚为害乡里,插手乡间事物。大明的乡村一直处于一种由乡绅家族与朝廷官员共治的状态,在上交完赋税后官府很少管理乡村的事物。而张楚却要建立保甲制度,引来乡绅们的极大不满。崇祯知道张楚贼人出身,要是干点儿抢夺财物之事也不奇怪,可他看了半天状子竟然没有提到保安军有杀人越货之事。本来想下旨令张楚交出几个惹事的士卒来平息民愤,这下都可以免了。至于保甲什么的还真不是张楚的发明,大明早已有这种制度,崇祯皇帝还想强化这种制度,张楚竟然走到了前面。

    现在崇祯皇帝可以商量的人只有大太监曹化淳了。

    曹化淳这些日子里心情很好,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招抚了保安军,保安军在山东的战事中还很卖力气,收复了登州等地,派出作监军的王承恩事办的不错,给太监们重新掌握权利开了个好头,接下来皇帝会越来越看重太监们了。

    听到皇帝叫他过去,曹化淳明白皇帝一定是有事和他商量,现在皇帝信任的人越来越少了,与他议事的时候越来越多了。

    “这是登莱巡抚谢琏写来的密令,他想招抚更多的流贼到山东去,然后运到辽东战场抵抗后金,你派去保安军中作监军的太监王承恩有什么汇报的吗?这支保安军可靠吗?他们会不会再次反叛。“边说崇祯皇帝将谢琏的密信递给了曹化淳。

    曹化淳没有马上开口,仔细看完谢琏的信之后才说:”保安军那边王承恩盯的很紧,根据王承恩的来信,张楚几乎每天都将他带在身边,如果有什么风吹草动王承恩就该能够发现的了。我还派了一个锦衣卫的千户带着人长期驻在保安军中,一方面传递信息,同时也在监视着保安军的一举一动。“曹化淳是敢为保安军打包票,可看情况现在保安军不会有什么出格行动让他背黑锅,所以特别强调自己干了许多事。

    ”你说谢琏的这个方案可行吗?“崇祯皇帝放心了一点儿。

    ”如今锦州一线吃紧,后金的力量又强大了许多,登莱地区确实要防范着后金兵渡海南下。加强登州防务即便是不能反攻辽东,也能加强那里的防御。山西和陕西的饥民已成为了朝廷沉重的负担,如果能运到辽东作战确实可以两方面都减轻压力。”曹化淳知道皇帝是个仁慈的君主,对于将饥民送到辽东作炮灰这件事不能说的太明白。

    “我只是怕那些饥民身体羸弱,到了辽东被后金人杀戮或被虏去反而不好。“崇祯皇帝怕这些流民和先前派到辽东的其他军队一样,被后金一击即溃,白白浪费了粮饷。

    ”这圣上倒不用担心,现在您手中不是正好有一个将流民变能强军的张楚吗,这事让他操办,使这些流民有抵抗后金的能力还是能办到的。“皇帝和曹化淳都知道张楚在这次平叛中的表现。加上谢琏在密信中也极力推崇张楚,曹化淳决定帮一帮张楚,怎么说张楚也是自己安排人一手招抚过来的。还有王承恩在那里盯着,基本上张楚可以算曹化淳的人了。

    ”张楚这个人确实挺能打仗的,这次就再让他试一试?“崇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