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保安-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百三十六章 叛乱平息
孔有德答应投降了,这时张楚倒有点儿担心起孔有德的部下对他的忠诚度来。
对此孔有德却十分有信心,他在辽东军士中的号召力还是很强的,他一旦作出决定那些人不会反对的。
孔有德立即写下书信命令所有的叛军一切听从张楚安排,张楚叫来了李九成的儿子李应元当面听取了孔有德的命令,然后李应元带着书信来到了莱州军营,李九成看到儿子惊喜异常,本来以为父子没有再见之日,没想到今天会在这里团聚。
李应元递上了孔有德的书信,李九成看罢心中还是有点儿疑惑,以前誓死不降的孔有德竟然会选择投降一个参将。
“这书信是你亲手从孔将军那里拿到的吗?”李九成对儿子没有怀疑,可对张楚这个人却不是十分的放心。
“这信是孔将军亲手交给我的,并且孔将军还亲口嘱咐我告诉父亲要按照保安军的安排行事。”李应元知道父亲担心什么,所以着重提到了孔有德嘱咐的事。
“孔将军可好?”李九成对孔有德的状况很是担心,怕他也被保安军胁迫才写的信。
“孔将军腿受了伤,保安军为他进行了治疗,现在应无大碍,我见他时他的精神状态很好。”李应元的话终于让李九成放下心来。现在叛军的形势已无路可走,听从孔有德的安排没准还有一线生机。李九成对孔有德还是很忠诚的,立即命令叛军中的主要将领到大帐中议事。
将领们来的很快,他们受命去安抚队伍控制局面,这么快就被叫了回来,大家都知道李九成有了最后的决断,所以都尽快的过来想知道叛军最终要往哪里去。
“孔将军有令,我们立即整顿军队向保安军投降。”李九成一句话将领们立时炸了营,叛军将领们想过多种可能,却没想过最后会向一个小小的参将投降。
“孔将军的书信在此,有不听从孔将军命令的就是与我为敌,保安军已切断了莱州到登州间的道路,谁要是想自寻死路,不要拖累我们大家,张楚张将军已经答应投降后会送大家离开,大家还是有机会杀回辽东的。”李九成发现大家的情绪不稳只能将孔有德抬出来说事。
大部分的将领对孔有德还是十分忠诚的,见军中的两个大人物孔有德和李九成都作出了决断,只剩下服从了。
其他人虽然心中不是很愿意,可在这种情况下却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先跟随大家一起行动,如果有好的机会再作打算。
最终孔有德的命令被执行了下去。莱州城外的叛军一夜之间无声无息的撤走了。城内的守军感觉到了城外的变化,却不敢出城查看,生怕是叛军又耍的什么花招,来援的官军更没有什么进攻的欲望,仍旧在远处观望着,叛军缩回去不与之交战对大家来说都是好事,所以谁也不去主动寻找叛军开战。
莱州的战事就这样停了下来,一切显得十分的平静。
从莱州撤来的叛军交出了武器被带入了招远城,所有的军官被集中在了一起,连同孔有德一起分批化妆成运送物资的民夫被送回了山西中阳保安军的老家。张楚的政策很明确,所有人要在中阳待一阵子,如果还愿意征战沙场的话就去中阳军校学习,不想再过出生入死的日子的就留在中阳生活。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有着杀回辽东重建家园的梦想,他们选择到军校中学习,成为了今后保安军中一支新兴的力量。
李九成父子是最后一批离开的。他们送走了孔有德又将登州的人马带了出来,按照先前的样子带着军官们离开了。保安军顺利的进驻了登州,张楚将所有的叛军集中到了登州的军营之中,从保安军中抽调了大量的骨干对他们进行纪律、队列和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他们的战斗技能没有提高纪律性加强了不少。
孙元化重新回到登州城看着城内的景物感慨良多,自己由一个举人出身被皇帝破格提拔为登莱巡抚,成为一方大员,可谓走上了人生的顶峰,没想到盛极而衰,由于孔有德等人的叛乱,自己成为了阶下囚,然后又变成了一个不能见天日的死人。幸好张楚的出现才这么快平定了叛乱,总算没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随同进城的王承恩却一点儿也兴奋不起来。本来张楚招降了叛军收复了登州城是一阵令人高兴的事,并且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仗,王承恩听到消息心情激动,提起笔来文不加点写好了一封奏折,要送出去时却被张楚要求重新写。依张楚的意思,保安军所有的功劳都没有了。
这胜利被写成了叛军久攻莱州不下,对胜利失去了信心,主动撤军,并放弃了登州,全体叛军在孔有德带领下乘船出海,现在不知所踪,保安军乘机接管了无人驻守的登州城,这场胜利最大的功臣应该是莱州的守军。
“这样写我们不白干了吗?一点儿功劳也没有了。”重写奏折王承恩倒不怎么在意,他已习惯了在这里一切要听从张楚决断的规矩。可对于到手的功劳给写没了还是有点儿舍不得。
“我们要功劳干什么?有再多的功皇帝也不会多给钱。”张楚撇撇嘴说道。
“不给你钱,给你升个官什么的不好吗?”王承恩心中想的是要有功劳皇帝至少会说他这个小太监办事得利。
“别想要功劳了,有了功劳不但升不了官,咱们会在山东都待不下去。这群大臣们打仗不行搬弄是非还是很在行的。你写奏折时多夸夸其他各路援军,就说他们英勇作战才逼跑了叛军。让他们升官发财去吧。”张楚只想安安静静的占领登州等地,可不想让这些官军来给他添乱。
王承恩的奏折送到了京师,等皇帝龙颜大悦特地给各路援军发来了嘉奖的命令,增援山东的官军才知道眼前的叛军已经没有了,自己没出工没出力却被圣旨上说的跟花一样,还得到了封赏,自然是皆大欢喜,谁也不说破这其中的实情。
最夸张的是莱州的守军被诡计多端的叛军吓怕了,城外说叛军退了有圣旨传来,他们说什么也不相信,认为是叛军又来诈城。紧闭了城门说什么也不开。后来传旨的太监亲自出马,见到一个货真价实的太监站在那里守军才相信真的有圣旨传来。
几个月的艰苦守城战斗终于结束了,莱州城内一片欢腾,山东之乱平息了,不管是军是民大家都可以过上安生日子了。
第三百三十七章 济州岛
各路援军高兴之后心理感到很不平衡,莱州之围解了,叛军从海上逃掉了,而这里边占便宜最多的好像是保安军,不但占了登州,还占领了招远等一大块地盘,这么大的地方肯定有许多可以搜刮的,叛军跑了总会留下一些东西吧。
有不甘心的官军开始向保安军占领的地盘推进,想要多捞一点儿油水,没有想到保安军显示出了从来未有的强硬,有军队靠近真的开枪放炮,动了杀心。气得大家都大骂张楚真是个穷贼乡巴佬,没见过世面,为了一点儿东西至于动真格的吗。
其他的官军虽然人多谁也不想带头去送死,仔细想想此次山东平叛真正消灭大量叛军的只有保安军在登州和招远的两场战斗,保安军虽然人数不多,这战斗力可不容小觑。
动武不行其他的官军觉得可以用文的,至少大家在品级上要比张楚高的多。
被派到招远城中与张楚讲理的官员很快就退了回去。他们没见到张楚,只见到了据说是监军的一个小太监,还是个满口忠君爱国作不了主的小太监。正主不出面,讲理失败这口恶气不能就这样咽了。
于是斗争转移到了朝堂之上,对于朝堂斗争大臣们还是轻车熟路的。揭发张楚的折子满天飞,没费什么力气就将皇帝本来想给张楚的封赏弄没了。
张楚这时没有心思和这些为了利益的朝臣斗争,他的精力现在全部投到了保安军山东地区的内部建设上来了。
保安军在山东这次几仗打下来前期俘虏和最后归降的叛军加在一起有三万多人,这些人消化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张楚没办法只好将叛军中所有的军官送到了山西学习,同时秘密的从山西调来大批的干部对叛军士兵进行教育训练。
在训练的过程中张楚欣喜的发现这些辽东的士兵许多曾经是矿山的矿工,参加过有组织的大规模生产,又被孙元化招募来进行过专业的军事训练,其组织性纪律性要远强于其他人。同时他们相对于世代相传的卫所士兵更习惯于当兵拿饷,谁给钱就跟谁干,更容易接受其他人的领导。
张楚决定从归降的叛军中挑选出一万多精锐充实到保安军之中。从山东本地招募的士兵也在训练中,这些人将与保安军老兵混编在一起,在老兵的带动下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战士。并且张楚有意的打破部队中的乡土观念,队伍只能以张楚为核心,下级服从上级,而不能有老乡、亲友结成的小团体。
在收编了叛军的精锐之后,张楚组织余下的人员做着出海的准备。
张楚看着港口内停靠的一艘艘大船,心想能够一下子运送这么多的人马还要感谢孙元化,孙元化在登州造船训练水师,准备从海上攻击后金,这个思路是对的,没想到一场风暴毁掉了他所有的努力,孔有德叛乱后这支舰队落入了叛军之手,不但有了运送兵员的能力,而且这些船都是为战斗而准备的,船上本身就设有火炮等武器,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后来孔有德又用计骗来了天津水师,俘获了一批运兵船,使得海上运输的能力更是大增,在原来的历史上孔有德从登州撤走不但运走了叛军及其家属一万三千多人,还带走了大量的火炮和物资,在海外的岛屿上辗转了很长时间才投奔后金的。
张楚命杨柳从南方带来的舰队不但增加了运送能力,而且强大的武力足够保证整个船队的安全。
一切准备就绪,人员的安排,出港的顺序都已安排妥当,庞大的舰队开出了港口,他们的目标是海外的济州岛。
济州岛是朝鲜本土的一个大岛,距离陆地有一百六十多里远,面积有山东省的十分之一左右,虽然不大但生活几十万人还是不成问题的。
张楚决定进驻济州岛主要还是因为朝鲜与大明的关系问题,朝鲜作为大明的藩国对明朝还是很忠心的,在皇太极建立后金之初,朝鲜还曾派兵与明军共同和后金作战,只是明军在对后金时的表现实在太差,当然朝鲜军队比明军还差,后金军的冲锋杀戮令朝鲜感到胆寒,加上后来明军多次的失败,让朝鲜失去了靠山,没办法只好向后金屈服,同意与后金结盟,每年向后金送上贡品。这种结盟对朝鲜来说始终是心不甘情不愿的,所以每年的贡品都没有给够数目,这引起了后金极大的不满,威胁要出兵攻打朝鲜。朝鲜这时处在了矛盾之中,一方面后金实现太强大了,朝鲜根本无力反抗,同时还幻想着大明能够来救他们,可这种希望越来越渺茫了。朝鲜王朝内部出现了分化,大部分人认为大明气数已尽,只有少部还有坚持明朝的正统地位。是投向后金,还是做最后的坚守没有定论。
在杨柳的带领下庞大的舰队终于来到济州岛港口外,巨大的战舰立即引起了岛上朝鲜人的注意。
有了这次行动张楚将所有的明军军装和旗号都装备到了舰队中的士兵。朝鲜人看到的是一支明军的舰队直冲港口而来,这令他们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也不明白大明朝来到这个偏远的港口是为了什么。
作为舰队的首领杨柳对于明军的军服能起多大的作用并不抱希望,整个登岸的过程命令队伍完全按照登陆作战的程序展开,大船围停在港口外打开炮窗,扬起了炮口对准了海岸,只几小船载着士兵快速的向岸边冲去,看到他们气势汹汹的样子,岸边的民众纷纷的躲避,小船靠上了码头,船上的士兵迅速上岸建立起防御阵地,打信号给后续部队,后续数量更多的船身满载着士兵开了过来,成队的士兵荷枪实弹从船上走下来,迅速的向内陆推进,没过多长时间信号传来,港口的制高点和其他战略要点都被控制,港口外的大船才放心的开进了港口缓缓的驶来,随着船只靠岸大队的保安军走下船在码头上列队,然后迅速的向济州岛内开进。
港口内的官吏和士兵一个个目瞪口呆,不明白这些大明的士兵怎么会在这里出现。
他们想要反击可面对的是自己宗主国的队伍,更重要的是对方巨大的战舰和黝黑的炮口打消了他们的想法。
朝鲜管理港口的官员还算忠于职守,没有拔腿跑掉,被保安军先头部队找到,带着在码头上等着杨柳的到来,这个官员现在唯一想问的问题是:“你们来这里干什么?”
第三百三十八章 海上基地
济州岛港口的官员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终于见到杨柳从巨大的军舰上走了下来。
“这里由你负责管理?你叫什么名字?”杨柳边问边打量着这个朝鲜官员,刚才已有人向他禀报过,这个朝鲜官员会说中国话,能够进行交流。
“小人名叫李丸,在这里管理港口的秩序。”那个朝鲜官员小心的回答。
“李丸,我们是大明水师,来到济州岛是为了帮助你们抗击后金的,现在济州岛大小官员和士兵的命运掌握在你的手里,任何阻碍我们行动的人都是私通后金的奸细,大军过处对奸细格杀勿论,你现在到济州府给府尹大人送信,让他立即来这里与我们商议共同抗金事宜,告诉他不要妄想乘船出海给后金送信,我们的舰船已封锁了全岛,没有我的命令出岛的船只将全部被击沉。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话可以站在这里数数我们的舰船和登岛的士兵。”杨柳说完也不等李丸回答转身离开了。
数船这事不用杨柳教李丸,在等待杨柳上岸的时候他已经仔细观察了明军的实力,光登上码头的明军就有数千人,况且后续的舰船还在不断的开来,杨柳所乘坐的巨大战舰更给了李丸极大的震撼,从打开的炮窗可以看到船内一门门的火炮,李丸细心的数过,一艘船上有上百门的大炮,他想不出朝鲜用什么可以和它抗衡。光这一条船就可以灭掉济州岛上所有的军队,更别说在港口外边还有着数百艘大大小小的船只,李丸目力所及之处还看到了一条大船,它与杨柳乘坐的船大小一样,在港口外警戒着,这支明军舰队的实力就是整个朝鲜的海军也不是对手。
不敢在港口多作耽搁,李丸一路奔跑着直奔济州府,向岛上的最高领导济州府尹朴昌来汇报去了。李丸知道杨柳说的没错,济州岛上大小官员的命运真的掌握在他手中了,明军这次事先不打招呼,一下子派了这么强大的舰队和这么多的士兵过来,肯定是下了很大的决心,这次行动根本没想照顾朝鲜人的感受。如果岛上谁想不开与明军为敌,那流血是免不了的。
济州府的府尹朴昌来听了李丸的汇报,特别是听说明军从船上卸下来一门门的大炮,而且用舰船封锁了整个岛屿之后,他做了一个十分正确的决定,命令自己的手下立即前去迎接明军,明军想去什么地方带路就是了,千万不要与明军发生冲突。下完命令朴昌来立即动身去拜见杨柳,不管这些明军是什么来意,足够多的大炮就说明了一切。朴昌来现在要做的是请求杨柳减缓部队推进的速度,不要和一些还没接到命令的士兵起冲突,造成不必要的流血。
朴昌来与杨柳的会面很顺利,朝鲜的官员有很多人热心于学习大明文化,学习明朝的语言,研读明朝的书籍,而朴昌来正好是这其中的一员,一番交谈之后朴昌来明白了杨柳所说的话。大明皇帝为帮助朝鲜对抗后金的侵略决定出奇制胜,派出这支强大的军队来到济州岛建立抗金基地,为朝鲜训练军队,明军还将为朝鲜提供大量的物资支持。今后济州岛将作为运送物资和士兵的中转站。之所以没有事先与朝鲜国王联络是因为国王身边出了里通外国的奸臣,这些奸臣勾结后金祸害朝鲜的三千里江山,大明希望有忠心的臣子直接向国王禀报,一切行动都要在暗中进行。
朴昌来明白杨柳说的是一回事,真实的意图又是一回事。接下来杨柳带着朴昌来参观了登岛部队,并让“彩云”号表演了一次火炮齐射。朴昌来彻底的明白,他只有配合明军的行动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朴昌来本人是倾向于联合大明对抗后金的。对朝鲜国也十分的忠诚,这倒是杨柳没有想到的意外收获,朴昌来向杨柳作出了保证,一定会配合明军在岛上的行动。请求杨柳约束好士兵不要骚扰百姓。面对强大的军队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保安军本来就有着严格的纪律,即便到了海外也不会有任何的放松,杨柳自然高兴的答应了朴昌来的请求。朴昌来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