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开在奥地利的梅花-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母亲,我要回来!现在的台湾,离散多年的孩子啊,终于又重回中国母亲的怀抱了啊!
日子就在我不停奔走在奥格斯堡、柏林、维也纳和艾森斯塔特之间快速的流逝着,虽然生活过得很忙、很累却也很充实,我觉得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目标都让我的人生变的更有意义,我现在的人生走向一点也不盲目,为了我爱的人,为了我的朋友、家人,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啊!
终于,在举世期盼的目光中,迎来了11月20日,纽伦堡国际法庭正式开庭了。那天我特地赶了大早,和无数观望的群众一起热切地等在国际法庭的门口,看到了第一批审判人员的名单。我紧握着拳头,紧张的将整张名单看完后,发现爷爷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名单上的时候,这才大大的松了口气。
当我微微发抖着从汹涌的人潮中挤出来,扶着墙走到一边喘口气的时候,这时才感觉自己的背后的衬衣早已被紧张沁出来的冷汗而浸湿了。我往墙上重重一靠,擦了擦不知是紧张的冷汗还是被人群挤出来的热汗,为爷爷的暂时安全而放心一些。
要知道第一批被公审的名单上出现的人物,全都是民间呼声最高,最要求执行死刑和无期徒刑的重型战犯,象威廉?凯特尔,德国陆军将领,国防军最高统帅部长官;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国防处处长,作战处处长;卡尔?邓尼茨,潜水艇舰队司令,海军总司令,希特勒任命的第二任国家元首,尽管他当这个倒霉官职的时间并不久……
这第一批名单中的24个人估计有一半都得判处死刑,另一半则可能终生监禁,因此,爷爷不在名单中,至少说明他的量刑不会象这些人那么严重,这或许也是不幸之中的大幸了吧。
就在纽伦堡国际法庭上正公审着举世瞩目的战败国战犯时,针对德国军人如何处置的问题也开始提上了审议的日程。时间也一点点的进入到1945年的年末,看管德国奥格斯堡战俘营的美国人也根据国际形势开始逐渐松动起原来一直禁止战俘对外通信的规定,当这年的圣诞节来临的一个月,美国人已经允许战俘们往外寄明信片。
于是所有的战俘纷纷开始往自己知道的原来的家里地址上寄一封明信片,不管他们的家还在不在,也不管他们的亲人能不能收到,每个人都把这件事情当成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来做,因为这在他们看来,这个举动不但是向自己的亲人宣告自己还活在人世,也更是为了加强自己的信心,他们都要自己相信自己还是有亲人在世的,自己不是孤苦无依的!
当丽佐收到洛克和叔叔从战俘营里寄出的明信片,当我收到沃尔特和约瑟夫的明信片时,尽管我们早就已经知道他们健在的消息,尽管我也已经多次看到他们,但我们俩还是激动地热泪盈眶!因为在明信片上他们告诉我们,不久之后,他们可以回来和我们一起过圣诞节了!
1945年末,国际上对所有的德国军人已经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普遍都认为这些军人并不能算是纳粹罪行的策划者,只能算是执行者,而执行者的罪行也都是在以服从为使命的军令要求下进行的,因此整个德国的士兵基本不与追究战争罪行。
这个认识的普遍达成后,盟军各国便开始陆续执行。1945年圣诞节来临前夕,欧洲各地的多个战俘营已经陆续开始遣返战俘。在德国奥格斯堡战俘营里,象下士海因茨、孩子兵约瑟夫、超龄老兵舒尔曼叔叔和已经残废了的洛克这样的普通士兵自然也就划归在了遣返的行列。但是,这样的遣返目前只限于尉级以下的普通士兵,所以象沃尔特这样的军官还要在战俘营里继续等待,等待新的战俘政策出台。
所有被遣返回乡的战俘都在释放前得到了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在战俘营里参加过学习班的人也都得到了一份可以得到承认的学历证明,有一技之长的士兵还在盟军处领到了将来可以找工作糊口的职业推荐信,当一切都准备就绪后,战俘们便陆续走出了关押他们已达近七个月的战俘营,他们终于获得了自由!
在奥格斯堡火车站,约瑟夫、洛克和叔叔这三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亲人相逢了。他们紧紧地抱在了一起,大家都激动得热泪盈眶,洛克一看见自己的岳父,连忙扔下手中的行李,用仅剩的左手抱紧了这个曾经坚决反对女儿嫁给他的老人。
经历过战火的两人,劫后余生之余,也更加能体会到生命的重要和对生活的珍惜,感恩的心让他们对什么恩恩怨怨,对于以往岁月中那些不快的事情早已抛到脑后,现在的他们亲密的仿佛象亲生父子一样。
约瑟夫虽然和洛克并不是很熟悉,但是对于他们之间的情感他也非常能理解,于是这三个不同年龄层的三代人,象父子、象祖孙、象兄弟一样的紧紧地抱在了一起,因为他们知道,今后的生活对于他们每个人来说是崭新的,都象重生一样,他们要重新过上幸福的日子,靠的就是齐心协力!
一阵痛快的大哭之后,似乎将很久以来一直在心里积压着的万千苦恼、委屈和伤心都发泄完了之后,他们三人带着在回乡后用于重新注册户口,领取生活品供应卡以及并寻找职业出路所必须的所有证件:释放证及体检证,身份卡,学历证,职业推荐信和原士兵证这些齐全的文件,拎着战俘营里发的小包,装着对未来生活的无限希望和向往,踏上了回家与亲人团圆之路。
重获自由即是重生,那表示与过去那段颠沛流离、不堪回首的战争岁月划上句号,今后一切都是崭新的,都是从零开始!一家团圆的日子终于来到了,尽管那未来之路也是艰难的……
战后的平凡生活
如果说1944年的圣诞节是我到欧洲这些年里过得最艰难、最辛苦的话,那么1945年的圣诞节就是我过得最为珍惜和感慨的了。我永远也忘不了当叔叔、洛克和约瑟夫三个人互相搀扶着,风尘满面的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就在家门口,激动的我们又哭又笑的拥抱在了一起,大家用力的相拥着,不断的亲吻着对方的脸颊和额头。庆祝着我们在重重劫难后的相逢,庆祝着我们大家都活着等来了世界的和平,更是庆祝我们这一大家子终于又能团聚在一起!
那一年的圣诞节,虽然没有象往年一样丰盛的圣诞大餐,有的只是简单到极点的土豆泥、黑面包和一点点从黑市上买来的火腿肉,但我们一大家子人团团围坐在一起的时候,我从每个人的脸上看到了发自内心的幸福。
叔叔的腿伤可能使他在这后半辈子里都离不开拐杖了,洛克在战争中丢了一只右手,成为了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但丽佐却毫不为意,反而她还非常感谢上帝。因为她知道,与其他在战争中失去父母、至爱、孩子,家庭变得支离破碎、家破人亡的人相比,她是多么的幸运!她的父亲和丈夫还能活着回来,她的孩子还能享受到完整的父爱,她还能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她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我看着洛克流着泪亲吻着他从未见面的小儿子,将丽佐和大儿子维卡紧紧地揽在怀中,叔叔伸展着双臂从后面将他们拥进自己胸前的时候,看着这样美丽、令人感动的画面,不禁潸然泪下。这是多么温馨而幸福的一家人啊!这是在战争劫难后幸存的一家人啊!那我和沃尔特什么时候也能有这样一天呢?
坐在我身旁的约瑟夫见我因为沃尔特的无法回来而有些伤感和失落,于是伸出手臂揽住了我的肩膀宽慰我道:“云阿姨,不要担心,沃尔特叔叔一定很快也会回来的,你要有信心啊!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瞧,我现在长大了,是个男子汉了,所以叔叔不在的日子里,我会照顾你的,要是谁敢欺负你,我就会要他好看!”
他信誓旦旦的说着,脸上坚毅的神情的确有几分神似沃尔特,年满15岁的他现在长得比我还高了,经过战火的淬炼,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任由别人欺负的瘦弱男孩,而是个可以让人依靠、令人安心、令小威尔崇拜无比的大男孩,小男子汉了!我笑着拭去泪水,靠进了他并不宽厚的胸膛,搂紧了这个象我弟弟一样的可爱男孩,用力的点点头。
过了一个暖意融融的圣诞节后没多久,维也纳的拉沃夫中学就开学了。由于约瑟夫的年龄还小,参战那年中学都没有毕业,在战俘营里又没有得到合适的学历证明和技能证明推荐信,因此在百废待兴的维也纳一时间还找不到他可以胜任的工作。他见我要到维也纳工作,于是便也提出要同我一起来,不但在生活上可以互相照顾之余,他还可以在我的学校里边打工边学些东西,也好为将来做些打算。
他的这个想法我倒是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说服了本还有些不太放心的众人,告别了在艾森斯塔特的家人,与约瑟夫一起回到了维也纳,在学校安排的一间公寓里带着约瑟夫就这样住了下来。
开学第一天,我重新拾起久未触碰的教鞭,带着讲义,在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好奇而期待的目光中再次走上讲台的时候,心情是非常复杂的。那年,我和整个学校的老师被迫站在希特勒的画像面前违心地宣誓加入“国家社会主义教师联盟”,当我拿着纳粹政府编制的歪曲事实、大力宣扬种族主义,纳粹主义书籍的时候,站在讲台前的我为此深深自责着自己带个孩子的不再是一个黑白分明的世界;当我读着教科书上那些令人作呕的吹捧之词,听着音乐教室里的孩子们高声歌唱着“希特勒是我们的上帝”时,心里真的感觉比吃了个苍蝇还恶心。那时的我,真是感觉自己的所作所为实在不是个为人师表的老师该做的事情,实在是侮辱了教师这个高尚的职业。
今天,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的一切都回归为零,都必须重新开始。教育,这个国之大计也得以重新走上新的历史舞台。我现在又一次站在讲台上,终于可以抬头挺胸,可以不用违背自己的良心,真正将自己的所学、将真实的世界、正确的是非观念教给这些从战争中走来的孩子们,重新树立起他们的道德观念,重新建立起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
望着一屋子的孩子,我默默告诉自己,我有责任和义务把有用的知识教给孩子们,让他们可以担负起重建德国、令德国再次崛起于世界的重任,让这一代的孩子能成为今后国家的中流砥柱,成为一个对德国、对世界有贡献的人!
1946年以后的日子对所有奥地利和德国人来说,大多都是平静而积极的。由于战后的德国和奥地利属于受监督管制的战败国,所有城市都处于四国的军事管辖之下,因此在国际上无法扮演任何重要的角色,所以人们重整心情,将全部的心思都投入到如何重建国家,恢复经济,重塑人民信心的建设上来。
各大城市的重建已经进展的非常顺利了,废墟之上一批批新的建筑物拔地而起,很多被毁的优秀古建筑也都按照原样百分之百的重建起来,地下水管、通信、电力、煤气线路也都相继排好,供电局、邮局、商店、医院、公园、学校等公共设施也逐步修建完毕,各条交通线路和设施的恢复也一日千里,居民们的食品供应也比刚停战那年要好上许多,虽然食品的种类还是很少,但是至少数量和品质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遇上节假日,有时还能吃上一些新鲜水果。
战后第二年,也就是1947年,当奥地利的经济情况有了起色之后,大家的日子也开始一点点的好了起来。叔叔一家终于从边境小镇艾森斯塔特搬回了维也纳。由于原来伯爵府的地基上已经在美国的管理之下修建起了一座新的六层公寓,搬进去了很多在战火中失去家园的市民,因此叔叔一家作为原土地的拥有者虽然不能再回到以前那样的生活,但是作为补偿也分到了同等面积的公寓套房。
虽然洛克是个失去右手的残疾人,但好强的他不愿意就这样呆在家里吃政府救济,因此便在政府的安排下,进了一家邮政局做分信员,自食其力;丽佐则在家里尽心尽力的照顾叔叔、抚育两个孩子。
叔叔一家重回维也纳后,再三要我回去和他们同住,叔叔的意思是:一方面大家本就相亲相爱,一家人住在一起无可厚非;另一方面我不住学校的公寓,每月就不用交房租了,可以省下一笔可观的金钱。
其实,我和约瑟夫的生活虽然过得并不富裕,但却非常充实,约瑟夫又在补读高中课程的同时,在建筑工地找到了一份打零工的活,我在学校教书之余还能帮着邻居家的孩子补补课,补贴一些家用,因此我们两人的薪水也足够生活,我本不再想去打扰他们一家,但拗不过叔叔的热情邀请和丽佐一家带着孩子三天两头地来“看”我,所以我也就从学校提供的小公寓里搬了出来,带着已经和沃尔特差不多高的约瑟夫一起搬回叔叔家。
翠希在这一年也和叔叔他们一起回到了维也纳,在离我们家不远的小街里找了个沿街的小房子,在沿街一面开了一扇门,重操旧业。生意虽然比起以前还不算太好,但已经随着奥地利整个国家的经济好转也一点点的走上了正轨。这时的小威尔已经到了上小学的年纪,懂事的他也已经能帮他的妈妈做些活计,对翠希一家来说,他们的生活也在一步步地走出困境。
而我,除了在学校教书外,一有时间我都要去看至今还关在战俘营里的沃尔特,还有就是继续打听爷爷的消息以及寻找维罗尼卡和施耐德先生的下落。
由于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每批战犯所需要的时间都非常长,从调查收集犯罪资料、证据,寻找相关证人等方面入手,再经过好几轮的审讯、辩护,再到判决罪行,执行判决,每一批战犯的审结几乎都要耗时好几个月。因此关于何时审讯爷爷也就根本无法定论,我除了每次在开庭审讯新一批战犯的时候第一时间赶去柏林等消息外,几乎无法得到爷爷的任何消息。
由此受到影响的就是该如何处置纳粹的军官的政策,也因为审判战犯未完而一直迟迟未下,当所有关押士兵的战俘营都已经陆续遣返完战俘后,在奥格斯堡那沿莱茵河一字排开的原本13个营地的战俘营已经是空空荡荡的了,而沃尔特和所有的军官却依旧被关押在里面,屈指算来,他们已经在奥格斯堡的战俘营里呆了整整二年了!可他们何时才能得到自由呢?
就这样,今年沃尔特的30岁生日不得不在战俘营里悄然度过了,陪他过生日的,除了我就只有营房里与他相熟的那些军官了。由于美军监管的比较严,这个生日过得惨淡之极,没有生日蛋糕,没有庆祝聚会,更没有缠绵悱恻的款款柔情。
在我情真意切地恳求了好久之后,终于被我真诚打动的美国看守,额外放我进了战俘营,在会客室那大玻璃窗外八双眼睛的监视下,我除了说些祝福和无关痛痒的话之外,只能送上自己做的小饼干和一个轻轻的吻,作为庆贺他30岁生日的礼物。
在中国人看来,逢十的生日是非常重要的日子,如果按照老家的规矩,是要大肆铺张的看戏、宴请,热热闹闹地过上几天几夜的呢!孔圣人都说:“三十而立”,可现在,我生命中至爱的这个唯一的“而立”生日,就只能这样简单的度过了,无疑它成为了我的一个很大的遗憾。
一方面我对何时沃尔特才能重得自由而忧心,另一方面对于维罗尼卡的下落也是我一直牵挂着的事情。好几次,从报社传来疑似维罗尼卡可能出现在哪里的消息,我都兴冲冲地赶去目的地,可却总是扫兴而归。
其实我也一直在害怕,害怕她已经不在人世了,可我却总也不愿意去相信,中国古话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当年赫曼的阵亡好歹也有一纸证明,如今维罗尼卡不可能就这样凭空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了吧!我相信她还活着,她一定还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里平平安安地活着,只要我能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找到她的!
欧洲的情况在逐渐的变好,人民的生活也在逐步走上正轨,虽然与战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是至少这里的生活是平静和祥和的。而令我感到揪心的是:正当世界上曾经陷入战火的大部分国家都开始了新一轮的经济建设之时,远在千里之外的祖国人民,此刻却依旧深陷在战火的水深火热中。
1946年6月26日,蒋委员长撕毁了曾经与共产党定下的停战协定和协议,大举围攻共产党的中原解放区,由此中国的内战爆发!仅仅过了一年,中国人民又再一次陷入战火,那短暂的和平是如此的转瞬即逝!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同为龙的传人,中华同胞,理应共同建立起一个强大而繁荣的国家,不再落后挨打。当年大家齐心协力一同抗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