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心灵桃花源-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用一句话概括李渔真的很难,他是文学家、艺术家,他是落魄才子,他是发明家,他是剧团老板,他是园艺师,他是美食家,有人称他为帮闲,有人赞他有经济头脑。他很高雅,又很世俗,他的文学作品则是雅俗共赏,当时附庸风雅的官僚以结识他为荣,而市井百姓又天天盼望着他的新作问世。但可以肯定的是,李渔是中国历史上活得最潇洒最自由的文人,是最具有艺术情趣和生活能力的文人。
  李渔写《肉蒲团》,写《十二楼》、《连城璧》,写剧本《笠瓮十种曲》,写《闲情偶寄》。他写出的书在当时是畅销书,赚了大笔的钱,使他能够过风月无边的生活,又成为文学经典而得以流传后世。李渔的出现颠覆了文学传统,他以文学求利,将商业规则用于文学写作和传播,开文学职业化之先河。李渔在《曲部誓词》一文中明确表示,其戏曲创作的意图是“砚田糊口”,追求的仅仅是商业赢利,而不是“发愤著书”、“微言讽世”等其他目的。李渔在一首诗中说:“砚田食力常倍民,何事终朝只患贫。”在一篇文章中,李渔抱怨卖文所得太过微薄:“即有可卖之文,然今日买文之家,有能奉金百斤以买《长门》一赋,如陈皇后之于司马相如者乎?然则卖文之钱,亦可指屈而数计矣。”但是他的好友毛稚黄却说:“卖赋多金者,相如以后如笠翁者原少。”
  李渔不仅是个文学天才,而且是个经商奇才,他将高雅的文学与世俗的商业结合得那么完美,即使是今天还无人出其右。50岁的时候,李渔在金陵开了一个书铺,先叫翼圣堂,后改名芥子园,既出版《三国志演义》、《金瓶梅》、《水浒传》、《西游记》、《今古奇观》等畅销名著,也出版自己创作的小说传奇《无声戏》、《十二楼》、《风筝误》等,还出版品位高雅的图书如《芥子园画传》等。热销书可以赚钱,高雅书可以树立品牌。冯梦龙的《古今谈概》卖不出去,他换个书名为《古今笑》就销路大开。李渔对各种广告宣传手段的综合利用也使得他的出版发行生意更加红火。他善用名人效应,策划的名人书信系列和名人断案系列十分轰动。他利用自己与学者名流的关系,既请他们写稿作序,又向他们推销图书。他还在畅销书的扉页上预告宣传新书,如在《芥子园画传》中宣传《资治新书》初集、二集,预告第三集,在《窥词管见》中宣传《闲情偶寄》。更有意思的是,李渔通过打官司遏止盗版,维护版权,更借官司扩大影响而达到广告的目的,这一招是现代传媒所惯用的。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溪山清静且停停(2)
除了写书出书,李渔还办了一个家庭戏班。明清时代,士大夫沉醉于声色之娱,蓄养家庭戏班成为名儒显宦附庸风雅之举。与那些人养戏班为自娱和炫耀风雅不同,李渔的家庭戏班带有经营性质。他的戏班由姬妾组成,而以两个爱妾乔氏、王氏为台柱子。李渔带着戏班子四方游走,为达官贵人巡回演出,赚取钱财,又结交了朋友。每到一处,附庸风雅的显贵们都争着抢着把他待为上宾。中年之后的李渔成了富翁,他在南京和杭州置别墅,养了很多美女。
  更值得注意的是李渔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李渔可以说是从古到今最会生活的人,他将生活真的变成了艺术。他自己设计制作家中用具,比如他设计的凳子,在一个中空的方盒,里面灌上凉水,再盖上片薄瓦作凳面,就是凉凳,夏天坐着非常凉快,在凳子下面装上抽屉,抽屉里点几块炭,冬天坐着很暖和,就是暖凳。他在两间房子的隔墙里点灯烛,一灯两用,既省灯烛,又不影响照明。他在巨幅花鸟画原本该画鸟的地方挖了个洞,再放上一架真鸟,以真乱假,让人惊奇。他夏天睡水床,冬天躺暖椅,在床上种花,让花香伴着悠然入梦,连马桶都很考究。
  李渔一生写了很多书,最得意的是《闲情偶寄》。他在这部书的后半部里谈女人、房子、家具、饮食、种花、养生。在李渔看来,异性、花草、居室以及任何生活细节,都是艺术欣赏的对象,都可以是快乐的源泉,关键在于你会不会发现,会不会欣赏,有没有那个心境。李渔把美食、美女与艺术作为一生的追求。他在《闲情偶记》的“声容”章,从肌肤、眉眼、手足、态度、熏陶、点染、首饰、衣衫、鞋袜等13个方面阐述和发掘女性之美,简直可以当作女性审美之教科书。李渔对美的东西有一种病态的爱恋。他喜欢花草,喜欢园林,喜欢美女,凡是美的,他都喜欢。有一年李渔家里快没钱过年了,还要去买水仙,他的妻子说,饭都吃不饱,还养什么花。他大发雷霆说:水仙就是我的命,是肚子重要还是命重要?
  《颐养部》的第一篇就谈行乐。人生百年三万六千日,即使天天都是欢乐,时间也有限,何况百年以内有无数忧愁困苦、疾病颠连、名缰利锁、惊风骇浪?千古不仁,没有超过造物主的,因为造物主用死亡来恐吓人。但是造物主又很仁慈,知道人不能不死,所以时刻提醒人,劝人及时行乐。明代有个文人叫康海在北邙山麓建了一座园亭,开门见到的就是丘陇,有人问他:“日对此景,令人何以为乐?”康海回答说:“日对此景,乃令人不敢不乐。”他在书中详细讲述了行乐之法,富贵者固然有行乐的资本,贫贱者也有行乐之法,在家有在家的快乐,外出有外出的快乐,睡着乐,坐、行、立也有乐,听琴观棋、看花听鸟、蓄养禽鱼、浇灌竹木各有各的情趣。
  清代金圣叹作《三十三个不亦快哉》,我国台湾作家三毛写过一篇文章《什么都快乐》,在李渔看来,真的是没有什么能让他不快乐。快乐并不由环境,也不由物质条件决定,全在于人的内心,“乐不在外而在心。心以为乐,则是境皆乐,心以为苦,则无境不苦”。李渔再三表示,他的所有的创作都是为了带给人们笑声。他说:我的诗文,都有笑料,要是你看了几行还不笑,那肯定是假的了。
  周作人在小品文《吃茶》中写道:“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人生要快乐实际上很简单。现代都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现代人一个比一个忙,大家都说没有时间,实际上不是没有时间享乐,是没有享乐的心境。现代都市中有那么多茶馆,有那么多人去喝茶,但多是借喝茶谈生意,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滚滚红尘中有那么多的诱惑,熙来攘往的都是求名求利之人,要他们停下来真的很难,但如能忙里偷闲,吹吹山野凉风,品品淡淡的绿茶,或许可抵十年尘梦。
  李渔出身于商贾家庭,又饱读诗书,使得他既能俗,又能雅;既能“儒”,亦能“商”,再加上明末清初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终于造就了李渔,成就了一个别具特色的文人。李渔放弃了仕宦,选择了逍遥自在,他坐拥书城,卧拥美女,宣称“惟我填词不卖愁”,“是真才子自风流”。他既不愿意当官,也不愿意不朽,只想着怎么快活怎么来。当不了圣人,当不了贵人,就要及时行乐,没有必要当假道学。李渔根本没有想什么扬名不朽,但在无意中不但红极一时而且还流传于后世。李渔喜欢戏剧,自己写剧本,组织家庭戏班演戏,自己当编剧加导演,他将小说称为无声戏。在李渔看来,人生就是戏,每个人都是戏中人。
  康熙十二年,李渔带着家庭戏班来到湖北,不久乔姬病逝,年仅19岁。第二年夏,李渔再游京师,王姬又得怪病而死去。李渔戏班精华尽失,宣告解体。李渔回到杭州,购买一所宅院安居。李渔为家乡的一座过路凉亭题写了一付对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康熙十九年,70岁的李渔在一个风雨之夜从楼梯上失足而死,终于停下了脚步,完成了贬谪凡间的历程。
   。。

像蝴蝶一样生活(1)
惟庄周乃能梦为蝴蝶,
  惟蝴蝶能梦为庄周耳。
  世之扰扰红尘者,
  其能有此等梦乎?
  ——[清]黄九烟《幽梦影》评
  “像蝴蝶一样生活”如今已经成为套语。如何像蝴蝶一样生活?有的人说是美丽一生,有的人说是潇洒一世,这些理解都有点意思,但都不完全。要想如蝴蝶一样生活,首先应该了解蝴蝶是如何生活的。
  在山巅或峡谷,经常见到成群的蝴蝶,但是蝴蝶却不是群居的动物,没有紧密的集体,没有等级,没有分工,各自过各自的生活,可以说蝴蝶是典型的“个人主义者”。蝴蝶的寿命最长的有11个月,短的只有两到三个星期。在这短短的一生中,雄蝴蝶吃饱之后,在花丛之间穿飞,寻找自己喜欢的雌蝶交尾,雌蝶在交尾后,找到地方产下卵,然后继续自己的浪漫旅程。蝴蝶是变温动物,体温高低随着周围环境温度而变化。在阳光明媚的早春或深秋的清晨,栖息在花丛树枝上的蝴蝶面向太阳张开翅膀,翅膀随着一阵风的吹过而微微颤动,当太阳从薄薄的云层下又出来的时候,蝴蝶已经从树枝花丛中翩然起飞,开始一天的活动。找到食源,一点点的花粉就饱了,一滴水就足够了,剩下的时间就是在树林花丛中翻飞,或者寻找配偶,或者欣赏景色。当太阳落山,薄暮来临,蝴蝶各自回到安静、隐蔽的场所栖息,或为树枝,或为花叶,或为山间岩石、悬崖峭壁。
  飞翔几乎是蝴蝶行动的唯一方式,蝴蝶的飞翔不像其他任何一种飞虫,从树枝花丛上起飞的时候,几乎不凭借弹力,就像被风吹起,其飞翔的姿态像是神话中的仙人。其在空中的飞翔或平直前进的,或以舞姿前行,或在空中曲线飞翔,其飞行或快或慢,皆轻松异常。有的时候,蝴蝶不需要扇动翅膀,在空中随风飞舞。蝴蝶在天空飞翔,累了就落到树梢上休息,除了取食之外壳,从不下地。
  道教中所说的羽化而登仙,应该是从蝴蝶的羽化受到启发。蝴蝶从蛹孵化的时候,蛹壳先变透明,能够清晰地看见蛹內蝴蝶翅膀的花紋和色彩。春天或夏天的夜间或清晨,蝴蝶用爪子推开头部的壳,伸出爪子抓在树葉上,然后整个身體从壳中出来。刚出来的蝴蝶翅膀皺小,慢慢地張開了,兩小時后,翅茫冇玻凑钩岣叻伞
  蝴蝶的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阶段,有活态生命的是幼虫和成虫。我们很少见到蝴蝶的幼虫,因为我们不知道哪些爬虫将变为蝴蝶,幼虫一般在早晚日光斜射时出来活动,有的是夜出活动。蝶类幼虫的栖息场所,一般都很隐蔽。有些蝶类的幼虫缀叶为巢而隐居,在栖息处的近旁取食。成蝶是蝴蝶一生中最燦爛耀眼的階段。雄蝶交配、雌蝶产完卵后不久,在满山遍野的鲜花凋零之前,就燃尽了生命的华彩。死亡后的蝴蝶依然是那么美丽,我们很少看见蝴蝶死亡后的躯体,它们在隐蔽的地方死去后随风而逝,回归自然。
  由卵到成虫,依次循环、周而复始,形成一圈,称为世代,这就是蝴蝶的生活史。我们能够看到的蝴蝶成虫的翩然起舞,原来只是它的一个轮回中的一个很小的片断。我联想到人的生命,或者人也有如蝴蝶一样的轮回,而我们所关注的现世,也只是这个轮回中的一个段落,这个段落或许是如蝴蝶的幼虫那样的爬行阶段,死亡之后,抛弃了沉重的躯壳,才有蝴蝶一样的飞升,而现世生命之前,是如蝶蛹一样,是漆黑而漫长的等待。
  归纳起来,蝴蝶的生活之所以显得潇洒,主要是因为蝴蝶不像蜜蜂、蚂蚁那样储蓄食物,在山花烂漫的时节,蝴蝶在花丛中翩然飞舞,吸食花粉的同时,享受自由飞翔的乐趣。天冷了,花谢了,没有食物了,蝴蝶也就死去了。蝴蝶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因为不需要积蓄,所以可以尽情享受生命的绚烂和逍遥。
  但蝴蝶并非一般人可学。清代学者黄九烟说:“惟庄周乃能梦为蝴蝶,惟蝴蝶能梦为庄周耳。世之扰扰红尘者,其能有此等梦乎!”这句话讲的是《庄子》中的一个故事,庄子在《齐物论》中说:“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也,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用这个梦表现的是物化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把自己与外物分非很清楚,但实际上物我很难分,就像那个梦一样。但庄子之所以梦到的是蝴蝶而不是别的东西,是因为蝴蝶的逍遥自在。与现世沉重的肉身相比,蝴蝶的轻灵飞扬更接近精神的逍遥。《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我们的身体是我们精神飞升的障碍,我们每天的劳碌,都是为它谋衣糊口,我们的欲望和烦恼都来自这污浊而沉重的肉体。就像鲲鹏,他那庞大的身体的飞腾,需要扶摇之风,而列子也需要御风而行。庄子所说的“心斋”、“坐忘”,实际上也就是通过瞑目存神、屏息万缘而忘掉四肢五体,使灵魂像蝴蝶一样逍遥。清代张潮在《幽梦影》中有一句话:“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蝴蝶梦中到底谁是主体,如果是庄周梦见自己化作蝴蝶,那就是庄周的幸运,如果是蝴蝶梦中变成了庄周,那就是蝴蝶的不幸了,因为人要为进退而烦恼,为生活而劳顿,没有了花间起舞的快乐。

像蝴蝶一样生活(2)
由蝴蝶我想到了蝉,蝉虽然没有蝴蝶的美丽和潇洒,但其生活与蝴蝶有相似之处。拉封丹有一则寓言讲的是蝉和蚂蚁的故事。蝉在夏天整日唱歌,不做正事,而蚂蚁则忙着储藏食物。冬天来了,蝉饿得受不了了,就到蚂蚁那里借粮食吃,蚂蚁就问蝉:“你夏天为什么不收集食物呢?”蝉回答:“夏天我唱歌太忙了。”蚂蚁嘲笑蝉说:“夏天你忙着唱歌,那么现在你可以跳舞了。”这个故事显然有一个漏洞,蝉在秋末就已经死亡了,蝉根本不需要储备过冬的食物。在炎热的夏天,蝉在茂密的枝叶间,一边享受着阴凉,一边纵情歌唱,渴了就用嘴上的吸管,刺进树干,吸食甘甜的汁液,饮饱了,继续引吭高歌。
  在炎热的夏天,一场大雨过后,在道路两边的树下,蝉从深深的漆黑的洞穴中爬出来,爬到树上,开始了羽化的过程,先出来头,接着出来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翅膀,满布花纹的翅膀向外张开,沐浴着暖洋洋的日光,当身体由绿色变为棕色,蝉展开翅膀飞到了树梢,开始了它的歌唱。蝉似乎是为歌唱而生,它在阳光下的一生,几乎没有停止过歌唱。蝉翼后的空腔里有像钹一样的乐器,胸部有响板,其他的器官被压缩得很小很小。
  蝉把卵产在干的细枝上,卵孵化出的幼虫落到地面上,寻找软土,钻到地底下寻觅藏身之所,从此开始了长达四年的暗夜生活。成虫蝉在地上的生命,只有一个月左右,而蝉就在这短短的一个月中,充分享受着日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尽情歌唱着生命。在那无边无际的黑暗里,积聚了漫长的等待,到了阳光下,才需要尽情宣泄。听着蝉的绵绵不断的叫声,好像要唱到地老天荒、海枯石烂。那小小的身躯里积聚了如此多的能量,在如此短暂的生命里却歌唱出如此绚烂,它的叫声是对生命的咏叹吗?
  在古代,蝉被视为高洁的象征,因为它高居枝上,餐风饮露,与世无争。因此古代很多诗人咏蝉,借以歌颂高洁的品格。唐代诗人虞世南《蝉》云:“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骆宾王《在狱咏蝉》云:“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李商隐《蝉》云:“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像是蚂蚁和蜜蜂,劳碌终生,积聚钱财,寿命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却想着百年之后的事情,本来想着积蓄够了再享受,谁知道还没有积蓄够就已死亡,正如《红楼梦》中甄士隐所唱的:“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我们人类的社会也像蜜蜂、蚂蚁的群落。蜜蜂有分工、有等级,蜂王、工蜂、雄蜂组成一个家庭或者说是一个国家。蜂王是蜂群中唯一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蜂,由王台里的受精卵发育而成。蜂王就是人类社会的国王,不需要劳动,职能是产卵。如同人类社会对王位的争夺,一个蜂巢中出现两只或多只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蜂,就会发生争斗,直到剩下一只为止。蜂王一生得到工蜂的爱护照料,幼年工蜂组成的侍卫蜂环护着蜂王,工蜂以蜂王浆饲喂蜂王。工蜂是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全的雌性个体,数量占群体的绝大多数,工蜂是劳动者,担负着蜂群内外的各项工作,清理巢房、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