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故宫密码:入墓新娘-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是用了英华殿外菩提树结出的菩提子。
队长啊队长,你到底是开玩笑还是说真的?
如果一切都是真的,那你岂不早已是个老而不死的活怪物了么?
一个,真正的,活脱脱的不老怪物……
第70章 浑噩
小玲轻轻揉捏着手里早就被盘得温润如玉的五线菩提手串。大小均匀的菩提子在台灯下,颗颗光泽,隐隐约约闪现出一丝精致的宝气。它们都是被精挑细选出来的,纹路清晰流畅,核子饱满结实。其实菩提树原产印度,在中国可以适合生长的环境并不多,仅仅广东云南等地的气候环境适合生长。
至于英华殿外的这两棵菩提树,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真正的菩提树,而是一种可以结出漂亮核子儿的“椴树”。这两棵椴树是当年明代万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亲自植入宫中的,她对这两棵树喜爱有加,命人精心照料不说,每次结出的籽就命令宫内的内人捡走做成礼佛所用的念珠手串,久而久之,宫中内人就都认为这两棵树非同寻常,是灵气逼人的圣树了。
这两棵树始终都有大德高人所照顾,时间辗转到了清代之后,虽然明代的一切都已渐渐随着清的崛起而烟消云散,可这两颗椴树却并没有因为江山易主而失去宠爱,并且对他们宠爱异常新主乾隆皇帝,更是亲笔御书《英华殿菩提诗》。
“我闻菩提种,物物皆具领。此树独擅名,无奈非平等。举一堪例诸,树以无知省。”
乾隆题诗之后,宫中之人自然更加觉得这两棵树不同寻常,众口一词,统统将这两棵树叫做菩提树了。
实际上菩提两字代表觉悟,市面上好多号称是菩提子的,也不见得都是真正的菩提树所结出的果实,越来越多的植物的种子都因为可以作为礼佛得念珠手串被直接叫做菩提。
小玲的手指不知不觉用力挤碾着手上的珠串,整个人从脖子到腰眼正缓慢的渗出一层薄薄的冷汗,她的头脑昏昏沉沉,有太多搞不懂,甚至是无法用寻常的逻辑去理解的事情了。她站起来时,双脚如同压了千金的大石,非常艰难才趔趄到了床上平躺下来。
浑浑噩噩的,她看到双眼聚集了一层浓浓的黑气。
而在迷雾中,队长的声音在远方若即若离。
“小玲,小玲……”
小玲可以清晰的听到他的声音。
直到她看到了队长整个人。
队长穿着他被火化前的那身衣服。
整张脸,整个身体都因为重新缝合而扭曲变形。
小玲全身颤栗起来,她还从没这么怕过,尤其对面的人是她曾经朝夕相处的导师,恋人,队长。
队长蹒跚着向前走来,渐渐消融狰狞,他身后张开两片肉翅,干瘦的手向口中伸去。
当小玲以为队长会吞下他自己的手腕而惊呼喊停的时候。
队长却渐渐向外拉出手来,但他却揪住了他的——舌头。
尖细如同昆虫口器的舌头被一点点的拉扯出来。
他的眼球随着慢慢的凸起。
小玲惊恐的大口大口喘着气。
怪物!小玲泪流满面,恐惧得指着队长尖叫。
怪物!
小玲惊醒时,床单都湿透了。
她仿佛躺在一窝水中。
身体轻飘飘的不断沉浮。
想爬起来已经是做不到的事了,好在大脑突然间空空如也,轻飘飘的。
她希望队长是在说谎,如果队长说谎至少还能证明他是个正常人。
但——如果队长说的是真话,这串菩提子,是他在英华殿附近居住时亲自捡的,亲自磨的,亲自串的,那他除了是个怪物,还能会是什么?
至少1931——1944年之后,还有谁能在故宫里长住,基本已经属于天方夜谭了。
直到她心里有个声音对她说,必须要把一切搞清楚,如果她的后半生还想要平静度过的话。
第71章 传承
小玲进入考古这样一个行当,全是因为受了她祖父影响,她祖父在世时是个业内名气不小的瓷片修复专家,拿手绝活就是能把破碎成一地的瓷片归原,并且修补到用肉眼看不出丝毫有破损过的痕迹。那时有些珍贵文物破损,藏家会带着高额酬金到家里求救,行内还给祖父起了个名号‘妙手刘’。
小玲从小耳濡目染,对考古文物之类天然就有着浓厚的兴趣。
她有家族渊源,入行也比常人容易多了。
为了能潜入故宫过夜,她心里有个声音告诉她,至少要先靠近过去,距离宫内越近,成功也会更大一点。
无独有偶,正在她发愁的时候,听她的一个朋友说起了这样一件事。
故宫博物院正在向社会招募各种民间高手,古法技艺传承人,一旦能力脱俗,就能破格进入故宫参与到文物大修与保护的工作中。而且她的这个朋友正好也被委托通过自己的专业关系寻找这方面的人才。
小玲在考古队的资历虽然尚浅,但小玲的家族优势跟能力还是非常强的,尤其是彩绘文物与木质文物的修复。考古跟文物修复虽然属于两个行当,之间的技术倒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挺好。
小玲仔细写好一份简历,通过朋友交到了审核小组。
没多久,她就被通知允许进入一个文物修复小组实习。
所谓的实习,其实是跟随有经验的老师傅,先做一些简单的工作。
她进入小组的事非常顺利,师傅对她也喜欢,但她的内心却非常焦灼,无法确定,自己怎样才能在茫茫夜色中留下来,还能进入近在咫尺的储秀宫里。
况且就算进入,队长究竟要她找些什么都还是一个谜。
“故宫内的文物要想全部修复完毕,至少需要一百五十年的时间。”
师傅带着口罩,用系毛刷清理着一件古代后妃的黄金发簪。上面的红宝石跟祖母绿早已失去了夺目,看起来有些暗沉。
“师傅,您在这里工作多久了?”小玲跟师傅并排坐在工作台上,埋头做着手头的清洁工作。
“今年是三十一个年头。”这位师傅六十上下,虽然体型略微发福,可气质沉静的也像是这里的一件经过时间沉淀后古玩。
“这么久了。”小玲表示了一下赞叹,“那您应该听过见过很多关于故宫博物院的事吧。”
师傅笑了笑,这种问题几乎是所有新来的小孩子都会问的问题,就算是在这里工作,也总觉得这里神秘,甚至期待着这里有些不足外人道的神秘事件。
“故事倒是听说过不少,亲眼见过的特别事件倒是不多,你在这里工作久了就会知道,在这里每天的生活并没有任何的特别,甚至比很多其他的工作更繁琐劳累,而且肩膀上承担着更大的压力,经我们手的东西几乎都是无价之宝,稍不留神破坏了哪一件,都是个无法弥补的错误。”
师傅推推眼镜:“不过我觉得,最有趣的事倒是突然在某个角落发现了一些从前没人发现过的珍贵文物,仿佛是意外寻回了遗落多年的沧海遗珠。”
“您在故宫里,过过夜么?”
“过夜?”师傅诧异了片刻。
“是啊,您在这里工作了三十一年,难道从没在故宫内过夜么?”
“咱们这里的工作流程是非常严谨的,没有人能在下班之后还独自留在这里。这是出于对文物安全的考虑,你要知道,这里的任何一样再小的文物都非常珍贵,我们必须严格遵循管理制度啊。等故宫博物院游客清场结束,能留下来的只有少数的安保人员。”
第72章 围城
小玲工作的地方甚至拥有自己单独的名称。
1950年时被命名为文物修复厂。
1980年改称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
一个在职人员绝对真材实料,没有人可以依靠专业技术之外的方式进入的科技部。
这里是城中的围城。
由于工作人员有专门的工作区域和进出通道,平时能遇到的游客并不是很多,安静,严谨,经历过工作对性情的长久雕琢,这里的工作人员甚至连气质与性格都渐渐趋同,低调,负责,能缓则缓,遇到即便再小的问题也不会轻易下结论,必定要先寻去征求老师傅的意见,再去研读大量资料,他们都是专家,可他们的做派却总是一副‘其实我这个方面不是很懂’。
小玲的师傅自然也是如此的,由于发现小玲似乎总是一副焦虑不安,像把绷紧的张弓,她最常对他说的就是,‘能缓则缓,事缓则圆嚒!’
师傅经常会讲一些她自己年轻时因为做事着急吃过的苦痛,犯下的那些或大或小的错误,小玲知道这是在从侧面对她提出的提醒跟要求,小玲想了想,没想到居然听进去了,虽然她想通的方面跟师傅要求的内容并不相同。
谁让她真的没有任何头绪?
各种可能在深夜进入故宫内自由行动的可能性都被驳掉!
小玲回到住所,队长的影子越来越清晰起来,从前她总在梦中才会看见的景象,如今在醒着也会偶尔产生幻觉,队长总是站在她身后的黑影里,即使开着灯,小玲也能相当明确的感觉到队长就在那里。队长说不出话,可他恐怖的表情仍然不断向小玲传递着某种指责。
队长的愤怒,令小玲害怕。
小玲的精神萎靡,好在聪明伶俐从没在技术上出过纰漏。
可师傅对她的满意程度,明显在一点点的降低着。
很快小玲被通知可以放假一周,好好休息,好好想清楚自己到故宫工作到底是一种热爱还仅仅是心血来潮。如果有工作之外的其他感情上的问题,也要趁着放假仔细想通,尽快解决。
每年因为心血来潮到这里工作的又聪明技术又高超的年轻人并不少。
往往被故宫神秘的巨大吸引力召唤过来,却在几个月后发现这里仅仅是重复,枯燥,乏味。缺乏热情跟感官上的刺激。好比说,在故宫发现一件没人发现过的举世珍宝的概率是在逐年下降的,在这里也不会常有找到挖掘古墓开馆鉴证那一刻的兴奋感。
这里的责任多过了惊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这里基本的原则。
所以年轻人往往,来了又走,走了还会有新人来,留下的却屈指可数。
小玲的假期是如此渡过的。
她经过超市买了一大包的泡面,一大桶桶装水。
摇摇晃晃,浑浑噩噩回到住所。
把水跟泡面留在了门廊上,像个没有魂魄的皮囊一样回了房间。
从队长那细长的蚊子嘴口中发出的刺耳的嗡嗡嗡无时无刻不在困扰她。
她已经很久睡不着了。
小玲绝望的身手摸入枕头下面,一片剃刀。
小玲的身体开始发抖。
她一口咬住床单。
从那绝望的颤抖中渐渐抽出断断续续的啜泣。
她缓慢伸出自己的手腕,另一只拿着剃刀。
总有那么一刻,她想要通过结束自己来结束这一切。
直到,她又一次战胜自己,将那把锋利到足够杀死自己的小小刀片,丢在地上。
小玲的手机响了一下。
她浑身虚弱汗湿,还是下意识的拿起来。
是师傅发来的。
师傅说,“小玲,你在咱们院工作也有一阵时间了,你是个相当聪明的孩子,我们大家都很喜欢你。趁着休息,师傅们希望你可以好好去了解一下你每天工作的地方,了解一下我们的这座宫殿,就像认识一个好的朋友,你对它的认识越多,你就会越喜欢它,故宫不仅仅是个围城,它是有故事的一座城,它有它特殊的年轮脉络,抽时间,好好的认识它一下吧。”
第73章 年轮
那年,元朝的山河被明朝的铁蹄踏平了,游牧民族的统治宣告结束。
那年,大明朝的八月间,被元朝人称为元大都的一块风水宝地改名北平府。
那年,新建的明朝并不安稳,新贵皇族们自相操戈,人心惶惶。
那年,年轻的建文皇帝被叔父朱棣请下了龙台,明朝迎来了辉煌的永乐盛世。
初登皇位的永乐皇帝,于永乐元年改北平为北京,永乐十九年正式决定迁都北京。
与此同时,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开始了,心中自有万丈恢宏的永乐皇帝早已在心中勾勒出一张图纸,一座气势万钧的皇宫,一个可以盖在中华大地上的印玺。
小玲轻轻翻动着手中的书籍,这本书正是阎崇年老先生所著的大故宫。
桌上的咖啡已经凉透了,窗外熙熙攘攘的路人也仅仅是种安静的流动背景。
“小玲,你从前是多活泼可爱的一个人啊。”顾兰兰语出即后悔,她好像再说小玲现在变得多不可爱一样。但这也是实情,她瘦的得变了个人,气色像生了一场大病,好比今天明明是她约她出来一起喝咖啡,结果却是她一个人在喋喋不休,而她这个邀请人自己像个死人一样,只是在看她顺手推荐的一本书。
小玲把书的夹页线放在正看到的位置上。
“你是说我现在看起来不可爱了?”小玲的表情有点僵硬,有点冷,很苍白。
顾兰兰吓一跳:“不是不是,我的意思是你看起来挺憔悴的!说你不可爱只是一个形容。”
小玲伸手摸摸自己僵冷的面颊,问:“有多憔悴?”
顾兰兰有点坐立不安:“就是特憔悴,像一个星期没吃过,一个星期没睡过!像是刚刚出院的重症患者。”
小玲皱皱眉,紧张得伸手去端桌面上的冷咖啡,手有点轻微哆嗦。
她抬起头,先看看顾兰兰身后,才望着顾兰兰问:“你真的看不到对吧?”
顾兰兰吓得一怔:“我看不到什么?”
小玲也怔了一会,随机缓缓的微微一笑,摇摇头欲言又止道:“没什么,只是一只蚊子。”
顾兰兰立刻放松下来:“我还以为你说什么,吓我一跳,小玲你的身体真没什么吧?”
小玲说:“我真的一个星期没睡觉,一个星期没吃过东西了。”
“你的压力不要太大,其实师傅们对你要求严格也是因为你是可造之材啊,你不用紧张到睡不着吃不下啊!”
顾兰兰的妈妈也在院内工作,她知道小玲的表现不是特别叫人满意的,但是她的专业水准还是很出色,所以这次并算不上是小玲的故宫工作的死期。
“我师傅要我了解故宫历史,我想师傅说的对,这本书我先好好的看,对了,你对故宫的了解多么?”
“当然,我从小没少听我妈讲那些啊,知道的自然不算少。”
“兰兰,我的精神状态的确不大好,你最近可以搬来跟我同住么?我需要有人跟我作伴。”
顾兰兰随后就带着几身换洗衣服搬来陪小玲,帮小玲整理房间,做饭。
顾兰兰那种天真可爱,随和又体贴的个性,小玲看着特别的眼熟,就像之前的她一样。
可现在,小玲已经没那么可爱了。
她自己非常清楚。
晚上,顾兰兰又做了一大桌的菜,依旧丰盛美味。
小玲慢慢咀嚼着一块可乐鸡翅。
“谁娶了你一定会幸福一辈子。”小玲说。
“那是当然,上得厅堂入得厨房,还修得了汽车换的了灯泡,贤妻良母跟女汉子的完美组合说的就是我。”
“还很博学多闻。”小玲点点头说。
“这个,还好还好。”顾兰兰倒不敢继续充大了,但小玲这么说她心里还是有几分得意的。
“那个,关于故宫,有没有什么不足外人道的故事?”
“什么不足外人道?”
“我是说,传闻。”小玲继续说。
“传闻自然有,你想听么?”
小玲给顾兰兰倒了杯红酒,点点头:“你做的菜太好吃了,咱们慢慢吃,有什么好玩的传闻你说给我听。”
顾兰兰托着腮,摇着红酒杯想了想,突然神秘兮兮的问小玲:“你知道,燕王朱棣当年为什么一定要迁都么?”
“因为他是燕王啊,在北平府起家,自然愿意回到自己的大本营。”
顾兰兰故作神秘,眯着眼说:“这只是原因之一,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当年朱棣在南京,杀的人实在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