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故宫密码:入墓新娘-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也是我最纳闷的地方!”

    夏臻点点头:“你有没有想过,当初馆长临摹这幅画,他画的那个侍女的那张脸也许也不是古人杜堇原作最先的脸的形象了,或许三十年前,有个跟卫幽黎长得十分相似的女子,做过馆长的模特?”

    “你说的有道理。”老何点点头,夏臻所说的,至少是唯一符合逻辑的一种解释了。
第66章 光阴
    三十年前馆长赶上下乡大潮,来到一个四川偏远的农场接受劳动改造再教育。而这幅临摹品的创作时间应该就出自那个时间段。但是馆长这个人有个最大的长处,做什么事都相当坚持,当时那个四川的破旧农场里,生活物资奇缺,连张像样的桌子也没有,据说就算在最艰苦的时间里,馆长也没有停止研究跟画画。

    “如果说,这幅画是在农场里创作出来的,那么当时跟馆长一起上山下乡的人员一定会存有一定记忆。我已经联络了那个村镇当时保管馆长那批人员资料名单的村委会,应该还是可以找到一丝蛛丝马迹的。”

    “那我们就去一趟那个知情就农场看一看,应该会有所收获。”

    过去的旧农场已经分配给了几个农民打理,夏臻他们挺有运气,正好这几个农民对馆长都印象,而且还有一个跟馆长曾经是很好的朋友。那个农民拿出几幅当时馆长画的画给大家看,上面果然是馆长的落款。老何跟夏臻坐着小马扎上跟门槛上正吸烟老农侃大山,从山里传说到妖精鬼怪,渐渐聊起了三十年前那匹下乡知青发生过的灵异故事。据说,那个时候有个知情跟女知青搞不正当男女关系,女知青怀孕后东窗事发,就趁着一天早上大家不在,一根麻绳吊死在了男知青当时睡过的屋子里,自从那时开始,很多奇异的故事陆续发生,经常有人看到飘来飘去的白衣女鬼,还有女人哭哭啼啼的声音。

    后来那间屋子没人敢睡了,倒是馆长胆子大,他说那屋子既然没人敢睡,空着也是空着,不如开辟出来给他做个工作间吧,平时没事的时候写写画画什么的。

    开头大伙以为馆长是在开玩笑,没料到馆长居然真就那么做了。

    他开始在鬼屋里创作!

    开头大家都不敢去看他画画,只是后来时间一久,大家也就慢慢开始了放松警惕。

    对了,那个时候有个胆大的家伙经常跑去跟馆长探索古玩跟画画的事情。

    “那个胆大的人叫什么你还记得么?”老何觉得这条线索很有用,或许那个经常看馆长创作的家伙见过馆长创作那幅画的事呢?

    老乡说。

    “哦,那个人好像是学考古的,叫魏强!”

    “魏强?”老何跟夏臻面面相觑……

    考古队队长的名字,就叫做魏强。

    三十年前……

    “那个时候他们多少岁?”

    “那个时候,嗯,馆长应该不到三十吧,高高大大的年轻人,精神,至于那个考古的……我记得他不年轻了,工作证上写着,五十岁总有的!”

    “你说几岁?!”夏臻诧异。

    老何心里也一阵突兀。

    “我说,五十岁左右啊……”

    前不久的死者魏强,才刚刚五十岁左右,如果老乡说的魏强跟死者是同一个人,那……那他今年至少要九十岁才对。

    “魏强……”老何嘀咕着。

    老乡突然想起什么,匆匆忙忙跑走了,回来时手上多了个边缘早就磨损不堪的旧相框。

    “我刚才回去把我家里的照片拿来了,这照片可有年头了,就是当年那些知青的大合照!”

    老乡抹去了额头上的汗,憨笑着说:“这上面的人我还能认个**不离十呢,就算他们现在回来也准说不错。”夏镇把大合照接过来,破相框内的照片早已经斑驳返潮,有些人脸甚至看不真切了。

    老乡却心急的很,他伸手忙指着合照上的一角。

    嚷道:“喏,你们看麽,这个,是馆长,这个,是魏强!”

    “这个是魏强?!!”

    老何跟夏臻惊呆了。

    因为老乡说的没错,这张老照片上的人的确就是魏强。

    惊异在于,这张老照片上的魏强,却与当今仅仅五十来岁的死者魏强。

    从外貌上来讲,长得一模一样!!

    难道说,这个看上去不算太老的考古队长,本身竟是一个人类意义上的,老古董了么?
第67章 破译
    “老何,小玲又被带回疯人院了。”

    夏臻接到来自博物馆方面打来的电话,昨天夜里九点多,小玲因为行为失控被强制带回。这晚小玲的反应十分激烈,她的身体被绷带捆绑在安全床上,手指仍旧挣扎着把皮质床面抠出了很多坑坑洼洼。她不停的重复,要见警察,她要见警察。

    “这丫头怎么这么可怜?”老何叹口气,心里想着这丫头的一生算是毁了。

    “小玲她为什么又被带回疯人院了?她做了什么攻击性的行为么?”

    小玲的主治医师出其不意的说。

    “小玲的精神已经恢复了,她的各项测试指标显示都相当的正常。按常理说小玲的这种精神状态我们是没权利把她强行带回来的,可她做的事容易让人误会她的精神不正常。”

    “她做了什么?”夏臻皱皱眉头。

    “她……她在北京的时候自己在故宫里呆了一夜,涉嫌破坏文物,本来她应该遭到刑事拘留,只是因为精神病院的前科。北京警方认定她只是精神病发作,失去了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其实……这次的事是个误会……”主治医师挠挠头:“但是我们已经不能随便把小玲给放出去了,她至少要在这里观察半年,彻底确认健康状况。”

    砰的一声!

    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小玲从床上冲了下来,用手狠狠的拍在夏臻面前的玻璃窗上。她看着夏臻,一下,两下,三下,接着一阵狂乱的拍打,一声连着一声的不停敲击。玻璃窗被她拍的颤颤晃晃。

    “快,快点把病人控制住,镇静剂呢?!”

    安静下来的小玲双目放空,抬着一双黑漆的眼睛,全身冒着冷汗。

    “我们现在也开始怀疑,或许小玲的精神真的没恢复么?”不应该啊,在夏臻老何来之前,小

    什么都很正常。

    “小玲,你放松一点。”老何心疼说。

    “小玲,到底发生了什么?你能不能跟我们说说?”

    小玲慢慢转过脸来,本来放空的瞳眸渐渐聚集起注意力。

    小玲半天才说:“你们相信,这个世上有不死人么——”

    不死人?

    “什么不死人?”夏臻问。

    “这……这个……是我按照队长留下的密码找到的……”

    “这是什么?”

    夏臻接过来,一本破旧的工作证。

    夏臻翻开来看了看……他错愕的惊呆了。

    “老何……你也看看吧……”夏臻的脸色古怪。

    老何翻开工作证,目光瞬间被拉直,他在心里暗自嘀咕了句。

    真是见鬼!

    “小玲……你现在有精神跟我们谈谈事情的经过么……”

    小玲点点头,她叫夏臻取来一支笔,拿过他们手里的笔记本。

    一点点的写下了几行数字。

    “这些,是队长给我留的密码,我费了好大力气才破译出来,你们猜猜这是什么?”

    116,40386239,915182

    116,40311239,919378

    116,40357939,920765

    116,40212439,927453

    这些是什么东西?

    老何跟夏臻思索了半天,毫无头绪。

    小玲惨然一笑:“不必想的太复杂了,想简单点就好。”

    “嗯……”毫无头绪。

    “我几乎想了所有办法来破解这组密码,直到有一天无意间发现这密码其实特别简单,因为它本身就是坐标啊,这不是一组密码,而是一组数字地图。”

    “数字地图?!”

    “没错。”

    “用坐标表达地理位置,坐标轴,就是抽象成为数字的地图啊!”

    “我把几组数字分别输入进百度地图的拾取坐标系统,你们猜猜,这地图指向哪?”

    小玲的脸上多了一丝玩味,又无奈又兴奋。

    “指向哪?”

    “有手机么?你自己查查看吧。”小玲沮丧的卖了个关子。

    夏臻找到了拾取坐标系统。

    他勾选了坐标反查,先输入了第一组坐标。

    一瞬间,地图上出现了一个红色小气球图形的定位。

    夏臻一点点放大。

    结果令他惊住。

    第一个坐标位置。

    **。
第68章 迷惘
    **——

    但这个结果出现在手机上时,室内的气氛犹如漂浮的瓶子瞬间沉入深寒的湖底。每个人都觉得心头沉甸甸,却无法及时在大脑中形成任何的想法跟概念。事情的发展越来越失去了寻常人能理解的范围。

    接下来是——

    2,故宫博物院售票处

    3,金水桥

    4,储秀宫

    四组密码实际上是一张数字导向地图,跟据队长的交代,最终的目的地是故宫内的储秀宫。

    小玲苦涩的笑着摇摇头:“早知道是这个结果,我根本不应该去揭密这些密码,根本不应该去寻找事情的真相,但是现在已经什么都晚了。”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夏臻的语气不很平稳。

    小玲叹口气,缓缓叙述。

    当小玲刚刚想到了所谓密码的含义并得到确认后,她就把所有的密码坐标地点,用一条线链接起来。这四个点的指向明确,她认为队长的意思实际上是说,让她**中心朝着故宫博物院售票处去,到了售票处自然要买一张票,走过金水桥正式入宫后,就只剩下了最后一个线索——储秀宫。

    储秀宫曾是明清两朝后妃居住的地方,位于西六宫之中。

    小玲当时非常迷茫,因为就算确定了最终的目的地,她仍然无法断定,队长究竟让她找什么。

    那天早上,小玲从**出发,买了一张票进入了故宫博物院里,因为是旅游的旺季,整个故宫人潮涌动,古朴庄严的殿宇在一群群游客的包围下,暂时失去了它身上特有的神秘沉静。储秀宫是游客的必经之地,这里多数居住宠妃,所以排场也比其它殿宇庞大些,建筑陈设更精致讲究,但是小玲清楚,队长绝不是指引她来旅游的,更不会是为了看一看储秀宫的风景!

    小玲坐在储秀宫外的门廊上,心情始终复杂,队长到底要她来找什么?

    她努力的想着跟队长相处的过程,按照队长缜密的个性,他一定曾经留下了其它的蛛丝马迹。

    至少,队长这样安排,是确认她会想起他要她过来寻找的东西。

    小玲安静的坐着,游客的熙攘渐渐变弱,开始无法影响她的思绪。

    突然小玲想起了队长曾经说起的关于故宫的一切。

    队长曾经告诉过她,他曾在深夜进入过故宫,而且还在故宫里住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当时小玲全当笑话听了,现在想来,她突然感到,或许队长说的是真的。

    她不知道一个人在故宫里居住又不被发现到底有没有可能,但她知道,故宫里各个角落都布满了摄像头,一个人想在故宫过夜已经很难。更何况说,他在故宫里,长期居住过呢?

    除非队长当过皇帝——

    或者——

    突然,小玲想起了另外的事。

    队长经常讲起的故宫最凋零残破的那段岁月。

    难道是——小玲更加不确定了。

    她匆匆忙忙跳下台阶,飞快的离开了故宫。
第69章 手串
    以小玲考古专业的经验看,一个人想在故宫清场后留在里面过夜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各种严密的安保措施就不说了,还有随时巡逻的武警队伍跟训练有素的警犬。一个人孤身留在里面,好的结果是被当成迷路游客盘问一圈后客气的请走,更有可能当场击毙。

    故宫之夜的传闻很多,当然那些都是有真有假的故事。

    小玲听说过几个恐怖的,有的说是西六宫的夹道里有每天夜里等着掐活人脖子的厉鬼!还有说那是一条阴阳道,活人跟死人各走其道,如果走错便会撞上,想要偷偷溜在里面过夜的游客第二天都会神秘失踪,或者死在某个大殿外。

    那些夜里有哭泣的宫女,有成群结队走过的宫女的人影的传说更是早就深入人心。

    其实小玲却不怎么害怕,她最担心的还是怎样留在故宫,找到队长要她找的东西。

    而她不至于被当成企图盗窃国家文物歹徒被当场击毙或是被狗咬死。

    小玲回到家里,把队长留下的笔记又重新梳理了一遍,在十多本中最后一个破旧笔记本内,记录了一些关于故宫的内容,小玲要搞清楚队长究竟在什么时候住过故宫也许就要靠这些笔记才行。这里记载的内容很详细,甚至包括了一些从不对外开发的院落的内部。小玲仔细翻着突然看到队长提到了英华殿里的两棵明代椴树。队长说,这两棵椴树由于乾隆皇帝的关系,被默认成是菩提树,它结出的籽料非常珍贵,被称为五线菩提。

    五线菩提——

    小玲抬起手腕,原来她的手腕上,就戴了一串五线菩提。

    这手串——

    是队长送她的定情礼物。

    队长说这手串的籽是他亲手捡的,亲自磨的。

    小玲痴痴看着自己的手串,突然意识到自己怎么会那么的糊涂!!

    这时再看这串手串,小玲的后背一阵阵发凉,有个隐隐约约的想法盘恒在她的脑海中,但理智告诉她,她刚刚想到的事过分离谱了,那根本是不可能发生的啊。

    这手串早就被盘出了宝气,暗红色的菩提子,五条黑色的铁线完美漂亮,这样的成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小玲恨自己的考古学知识都给丢进了爪哇国,她怎么会没看出,这手串单单要盘成这副样子,至少也要四五十年。

    小玲告诉自己,难道说,队长小时候进入过故宫里居住,还在英华殿里捡到了这串菩提籽?或者,这手串是别人送给队长的,他的传家之宝?

    小玲找了自己的朋友,帮着做了下年代鉴定。

    然而结果却使小玲大为惊慌失措。

    朋友说,跟据仪器对这手串包浆氧化程度的判断,这菩提手串,大约已经——80多年了。

    80多年,小玲回家时脑子昏昏沉沉。

    她茫然的在百度上搜索着,利用关键词尽量找出有关于80多年前的故宫,尤其是当时那些最重要的往事。小玲手中的鼠标发出咔咔的声音,她的手指敲击键盘也显得非常的焦躁。各种词条很快刷出来。当小玲整理过后,她发现在80年前,似乎所有关于那座曾经的紫禁城的重中之重,纷纷指向了同一件往事。

    国宝南迁。

    似乎当时故宫中唯一的要事也只有那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故宫国宝大南迁。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开院,这座命经历过两朝辉煌,两朝衰落,命运多舛的皇族遗址终于结束了它的民国乱世。

    可叹好景不长,仅仅三年后,故宫博物院厄运再次降临。

    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强占东北后,继续罪恶扩张,各方担心北平一旦沦陷,故宫博物院里馆藏的文物势必遭到大肆劫掠。出于保全国宝需要,各方人士大力促成了暂时将故宫国宝迁往上海的决定。

    那次国宝南迁,几乎动用了所有考古跟文物保护界的专门人才,从挑选到打包,为了保护好13427箱国宝,专家们协同努力足足用了半年之久。

    那段岁月也是仅有的考古界人士可以长期呆在故宫整理打包的时间段。

    小玲看看自己的手串。

    她的逻辑不由自主,会将这手串跟那考古界惊天动地的事件,联系在一起。

    因为这手串,正是当时串成的。

    正是用了英华殿外菩提树结出的菩提子。

    队长啊队长,你到底是开玩笑还是说真的?

    如果一切都是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