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分-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一条来自6月18日的《牛津编年史》,报道了同样的新闻,但是稍微有了点儿细节。文章中报道说,那个女人“全身赤裸”着在赫丁顿的一个谷仓里被发现,她死于某种未确切说明的刀伤,尸体“被可怕地伤残了”。         
。  
第24节:春分(24)       
  下面的三条分别来自这三份牛津的报纸,同一天的,6月24日。发生了第二起谋杀,凶手采用了几乎完全相同的方式。一对年轻人的尸体在城北的一片田地里被发现。他们全身赤裸,并且,按《牛津大学论坛报》的说法,那个女人的尸体被“残忍地毁坏了”。     
  7月9日,第三起谋杀发生的那天,整件事成了牛津多年来最大的新闻。报道扩大了。新闻业天生的绅士派头一时都变得过度兴奋,十分不体面。7月10日的《牛津编年史》上的一篇社论写道:     
  据昨日最新报道,又一起令人痛恨的谋杀发生了。本次的受害者是一位年轻女性,她的尸体在林山附近被发现,就在去往伦敦的路上。大范围的恐慌正在膨胀,而就如何阐明这些卑劣的连续谋杀案背后的事实,警方面临着空前的困难。自从6月16日的第一起谋杀案以来,恐怖的瘟疫就已经笼罩在了我们城市和郊区的上空。     
  对进行调查的警官们的杰出技巧与突出奉献,我们予以赞扬,但与此同时,我们认为我们有义务强调所有牛津人民的正常的忧虑。当然,警方已经注意到了,死者全部都是年轻人,最大的一个也只有二十一岁;在有伤风化的那起案件中,一对未成年的少男少女在无成年人陪同的情况下彼此私会。同样,众所周知,在这起,也就是第二起谋杀案中,那个年轻男子是一名大学生,凶手在杀死他之后,对他的尸体未做任何处置。而在每起案件中,那些不幸的年轻女士们,在一刀毙命之后,尸体都被凶手以最恶劣的方式伤残了。     
  知情人透露,我们有义务也有职责对其身份保密,一名疑犯在最新一起谋杀的犯罪现场落网,警方随后对其进行了询问。因此,希望仍旧存在,我们全都祈祷这一最新进展可以加速警方的破案进程,使其尽快解决这一有史以来最可怕的连续犯罪,从而消除城墙之内所有百姓的过度恐慌。所以,我相信,我们绝大多数的读者,都将以全心全意的热情来支持警方。     
  “过分自信的小报。”读完文章后菲利普说道。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两人费力地钻研了从目录中找到的每一篇报道。     
  也许是因为害怕伤害读者,或者是因为警方并未透露任何细节,三家报纸都没有细致的细节描述。文章中满是“可怕的伤残”、“恶魔般的毁坏”以及“残酷的虐待”之类的短语。但是劳拉和菲利普最感兴趣的,是有关在林山谋杀案犯罪现场逮捕的那名疑犯的报道。     
  纳撒尼尔?米利纳被当时的记者称作一个“弱智”。他十五岁,说话严重口齿不清,而且腿瘸背驼。他的父亲约翰?米利纳是一位医学教授,坚决拒绝将儿子送入收容所。在几小时的审问之后,警方接受了男孩的声明,即他只是去林山附近放风筝,不小心被尸体绊倒了。他们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纳撒尼尔有罪,并且,看起来很显然,米利纳教授作为学术团体里面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整个调查过程中都在一直保护自己的儿子,就像十五年来面对维多利亚社团他一直都在保护着自己。     
  三份牛津报纸中的两份仍然保持怀疑。从《牛津编年史》和《先驱报》的几乎所有报道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出,编辑们希望看见纳撒尼尔被绞死。只有《杰克逊牛津报》完全以旁观的立场来报道这一事件,并且拒绝与这个男孩敌对。然后,故事的步伐突然改变了。林山谋杀案一周之后,警方逮捕了一个名为帕特里克?菲茨杰拉德的男子。他是一名爱尔兰工人,当时正在一条牛津新运河的建筑工地干活。有两名证人站了出来,证明曾在前两次谋杀案的尸体被发现前看见他在犯罪现场出现。还有一名证人是他的工友,匿名向警方报告,在前两起谋杀发生的那两天,菲茨杰拉德都在运河工地附近一个叫“雪貂与狐狸”的酒馆喝得烂醉,并且晚上回来得相当晚。据《牛津编年史》报道,菲茨杰拉德对他忏悔:我的手上全是血,这么多的血。     
  对菲茨杰拉德的审判于1851年8月9日开庭。仅仅出庭两次之后,陪审团便一致同意他有罪,并于12日将其绞死。         
虹桥书吧  
第25节:春分(25)       
  “真失败,”劳拉说,“这些谋杀案听起来跟最近这几起谋杀一模一样,但是我们却找不到一点儿细节。没有细节,一切就只能看做巧合。”     
  “但是警方逮捕菲茨杰拉德之后,谋杀就停止了,这真是意味深长。”     
  “没错,但是他们有什么证据呢?你对纳撒尼尔怎么看?”劳拉问。     
  “他应该是完全无辜的。很明显,警方也这样下的结论,然后他们绞死了那个工人。但是这一切看起来有点太巧了。”     
  “为什么?”     
  “证人突然从暗处跳出来,声称在尸体被发现之前看见菲茨杰拉德在犯罪现场出现?在尸体被发现之前,受害者可能已经死了好几个小时了。这什么也证明不了。”     
  “是的。但是在前两起谋杀案的犯罪现场他都出现过,不是吗?”     
  “只不过是他们这么说的。”     
  劳拉点点头。“还有那个工友。人喝醉了的时候,什么疯狂的话都能说出来。一点意义都没有。”     
  “我们今天必须再找到一点儿更精确的证据,然后才能下定论。”菲利普回答。     
  “你注意到了吗?”劳拉说道,“这些报道里几乎一点儿有关谋杀的事都没有。没有细节。这嗅起来不对劲,你知道吧?”     
  菲利普皱起眉头,点点头。     
  “天哪,这真让人受挫,菲利普。关于这些谋杀,肯定还有更多的东西。”     
  “也许吧。但是我怀疑你能不能挖掘出比这儿更多的细节。”     
  他们陷入了沉寂,劳拉盯着屏幕,上面还剩最后一条报道。然后她突然说:“警方记录呢?肯定会有关于这些谋杀案的官方报告。”     
  “1851年时?”     
  “对,为什么不看看呢?”     
  “我猜有这个可能。尽管它可能不在牛津。20世纪50年代,警察局重建了。它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文件,我无法想象他们会保留十年以前的记录,最多也就十年。”     
  “但是记录肯定放在什么地方了。”     
  “没错,的确是。”菲利普回答,“它们在丘区的历史档案处。”     
  “它们会被电子化吗?”     
  “我很怀疑。”     
  劳拉正打算回答,她的手机“哔哔”地响了。她看了一眼屏幕,有一条短信。“查理发的,”她说,“他说他有些关于手稿的新消息。想在今天下午四点见到我们,在他的店里。”     
  历史档案处位于伦敦市中心西侧、泰晤士河岸高档的丘区。     
  历史档案处应1838年的一个议会法案而成立,这里收藏了史上很多最具标志性的文件,这里还储藏着许多犯罪调查记录,可以一直追溯到警察队伍问世的那一天。     
  让劳拉和菲利普感到惊讶的是,他们发现警方的卷宗都储存成了电子文档,他们可以在阅览室的终端上进行阅读。这一系统和牛津大学图书馆的很相似,这使他们事半功倍。     
  菲利普打开1851年的卷宗,搜索“牛津谋杀调查”。有三十七个文件按时间顺序呈现在眼前,从有正式官方调查那天开始。他输入“6月”。那个月开始了两个调查。第一个文件只有22k,另一个则有231k。菲利普点击了后者,他认为从那个月开始的连续谋杀案,应该是多年中牛津进行的规模最大的调查之一。     
  文件打开了,他看向标题:“连续谋杀案调查记录,死者:莫利?威勒斯本,辛西娅?佩奇,爱德华?梅克皮斯,以及露辛达?盖布林,四人均为牛津学生,死于1851年6月15日至1851年7月9日之间。全文共有一百二十页。     
  “我去拿点咖啡。”劳拉说。     
  菲利普拍拍她的胳膊,指向墙上的一个告示:阅览室内不得饮食。     
  “噢,”她叹了口气,“这样的话,我们还是开始吧。”     
  菲利普向下翻动页面,文本的第一页立即就把他们吸引住了。标题是:案件概要。下方写着:绝密。不得复印。不得公之于众。     
  劳拉感到后颈的寒毛都竖了起来,立刻就把咖啡那回事全忘光了。     
  概要开始了:     
  “我们于1851年6月15日着手进行调查,于同年8月12日正式结束。”接下来文中列出了受害者的姓名、地址、一些个人信息,以及帕特里克?菲茨杰拉德的一些背景。接下来的三页是对谋杀的详细描述,按时间顺序排列。         
※虹※桥※书※吧※  
第26节:春分(26)       
  “天啊!”劳拉惊叫,“这不是真的!”     
  如果忽略文体,改变地点,去掉几个与时不符的人和事,菲利普和劳拉此时读到的几乎就像是在描述过去一周内发生的事。这些案件的受害者要么死于刺伤,要么就被割断了喉咙。在那起有一男一女两个受害者的案件中,男受害者只是被杀害了,然后置之不理,而女受害者则被精确地切割了。在第一起谋杀中,莫利?威勒斯本的肾被取走了。在第二起里,辛西娅?佩奇则被取走了大脑。而在第三起中,那个被杀的女孩,露辛达?盖布林的肝被取走了。     
  这里有一些从未泄漏给当时的媒体的细节。在每个谋杀现场都发现了一枚硬币。第一枚是铜的,第二枚是银的,第三枚则是锡的。劳拉感到脊骨一阵发凉。     
  案件负责官员的总结报告写道:     
  在对1851年6月15日至7月9日发生于本市的连续谋杀案进行了详细而彻底的调查之后,我们达成以下结论:这些谋杀均由帕特里克?菲茨杰拉德先生所为。他来自都柏林,是一名工人,今年三十一岁。这一官方结论基于三个证人的证词,并于7月16日由菲茨杰拉德先生亲口招认,且手书供词。     
  但是,我希望对以上所述事件的官方秘密报告做如下个人补充。     
  我个人深信(我感到,在这里我必须重申,这只是表达我个人的看法),菲茨杰拉德先生对本次调查的案件完全没有责任。     
  直到菲茨杰拉德先生被捕之时,媒体一直积极地煽动公众的不稳定情绪。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创造出一个替罪羊,这是一个名为纳撒尼尔?米利纳的可怜的年轻人,他被控是这一系列谋杀案的凶手。     
  但是,我相信这一观念完全错误。我确信被审讯的这个年轻男孩从未犯下如此可怕的罪行。这些女受害者都有一个内部器官被人以专家般的精确手法取走了。而且,四起谋杀都透漏着一种毋庸置疑、但是却无法解释的神秘暗示。而纳撒尼尔?米利纳是个弱智,只会用晚餐桌上的刀叉。事实上,我深深怀疑另有其人,我相信,这几起谋杀的凶手肯定训练有素,技巧高超,很有可能是个医生。     
  第四起谋杀发生之后,当纳撒尼尔?米利纳在林山的犯罪现场被捕之时,另一个人也在现场出现过。我及我的部下将他带回牛津警察局进行了进一步的讯问。     
  这个人是牛津本地一个学术团体的高级成员,因此所有调查和讯问都必须极其公正和予以关注。他很合作,但是当他被允许解除监禁之后,我立即就该次审讯做下了详细的笔记。在笔记中,我对如下无可争论的事实做出了评述:     
  1。 在他的夹克和衬衫上发现了一些明显的污点,很像血迹。     
  2。 当警方在犯罪现场附近发现他,并且对他进行讯问时,这位绅士表现得极其激动不安,显然因我们在那儿出现感到很慌乱。     
  3。 之后在警察局进行讯问时,他说自己刚刚从威勒比勋爵(其好朋友)的领地上打猎归来,走到了林山。威勒比勋爵的产业就在林山附近。     
  4。 后来威勒比勋爵证实他所言完全属实。     
  就我看来,这位绅士不可否认地表现得非常反常。尽管如此,在其同意于次日返回进行进一步讯问之后,我们允许这位绅士离开了。他再也没有返回,也没人要求他返回。与此相反,第四次谋杀发生次日,7月10日,我应召与一位高官秘密会面。他通知我,与上述绅士有关的任何深入调查都必须立即终止,必须保证他的安宁。他同时还通知我,从今以后也不许去打扰纳撒尼尔?米利纳。五天后,菲茨杰拉德先生被捕了,被带往警察局受讯。     
  个人补充到此为止。     
  签字:杰弗里?霍华德探长     
  “哇!太棒了!”劳拉惊叫。     
  “的确很棒。”     
  “也就是说,帕特里克?菲茨杰拉德只不过是个替罪羊。而且警方明知内情。”     
  “看起来是这样。”     
  “太有意思了。”     
  “千万别这么想。劳拉,你还记得吗?1851年的警察为了什么而存在?二十年前呢?而我可以向你保证,近年来警界肯定还有很多类似的掩人耳目之事。”         
虹桥门户网  
第27节:春分(27)       
  “这正是其中最糟的一点,”劳拉评价道,“无论是那个男孩,纳撒尼尔?米利纳,还是那个工人,帕特里克?菲茨杰拉德都与这个案子无关。凶手是那个绅士,是那个不能透露的某人。”     
  “我还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杰弗里?霍华德的补充居然可以放在这份报告里。”菲利普说道。     
  “一块上好的遮羞布。”劳拉回应。     
  “没错。但是他们怎么会允许一个置身其中的下级调查官竖起矛头呢?尽管他说得很委婉。”     
  “他肯定是在事情过去后很久才加上的这个补充。你看,”她向前翻页,“日期是1854年1月。也许当时霍华德准备辞职,或者档案将被移走,他知道没人会有兴趣再看它,直到,可能有一天……”     
  “应该是这样。”菲利普回答,“当时霍华德没办法将自己的感觉告知于人,否则他就可能会被开除。”     
  “在林山的犯罪现场发现的那个人,很明显是个重要人物,门路非常之广。”     
  “我想,那个人是谁非常明显。”     
  “纳撒尼尔的父亲?”     
  “我们杰出的医学教授,约翰?米利纳。”     
  “霍华德在最后一行几乎已经完全吐露了,不是吗?”劳拉回应,“他怎么写的?”她快速滚动文档,“在这儿……‘必须保证他的安宁。他同时还通知我,从今以后也不许去打扰纳撒尼尔?米利纳。’”     
  “那么,我们找到了什么?”菲利普回答,“这些谋杀与近日那几起几乎一模一样,同样的损伤,同样的金属硬币。整件事情都是个掩饰,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凶手就是米利纳,他是大学的一个重要成员,有很多位居高职的朋友。还有一个事实,在1851年的牛津,大学是一个真正的政治掮客。当局要尽一切力量掩盖事实。他们必须紧密团结,推出一个在他们眼中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于是他们陷害了一个有犯罪记录的贫苦爱尔兰工人。菲茨杰拉德实在是个太合适不过的人选了,一个穷杂种。当然,如果我们把那几起谋杀发生的准确日期输入almanac。,就会发现它们与被取走的器官以及在犯罪现场找到的硬币类型完全相符,这才是真正的结论。”     
  “没错,但是我们没有汤姆给的密码,所以必须得等到回牛津,”劳拉回答,“让我们去听听查理会怎么说。”     
  25     
  丘区附近的交通是最糟糕的。     
  菲利普打算直接开往五色牛路。他正要转进一条狭窄的小巷子,一辆救护车突然出现,堵住了他们的去路。菲利普赶紧倒了出来,救护车飞速向托特纳姆法院路的方向驶去。他们开进那条小巷,入眼即是闪烁的蓝光。     
  菲利普还没来得及拉上手刹,劳拉便从车里飞身而出。一辆警车正停在“白鹿”书店门口,它旁边是一辆蓝色小货车。一个身穿白色塑料外套的男人正往小货车的驾驶座上坐,里面已经坐着另外一个。一名身穿警官制服的人站在书店门口,劳拉刚一跑过去,两个便衣就出现了。     
  “这儿怎么了?”劳拉大喊。她看见门里面的地板上滩着一汪血。     
  “你是谁?”一名警官问道。另外一个看向正走过来的菲利普。     
  “我叫劳拉?尼文。我是店主查理?塔克的老朋友。”     
  “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