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道求是-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双柏生有些失望、尴尬地:“为什么?”
范婷婷去看着李晓晴、云帆:“因为我已经答应了她俩了、、、、、、”
“若不?”至此,李晓晴灵机一动,她专向着双柏生邀请的说,“你也跟我们去,得了。”然后才向云帆、范婷婷说明:“我就向大家说,他是我专门邀请来的。你俩不也就能在一起了,不也就两全其美了嘛。”最后,才又向双柏生解释说,“是这么回事,也没什么特殊的事儿。这事就是,咱班有一个男生,叫张平,是从农村考来的,与杨光住一个寝室,并且是上下铺。听杨光说,自从放完暑假回来,就发现他有时心事重重,尤其是最近,发现他看了家里来的两封信后,更爱独处,还常跑图书馆,神情不时还恍恍惚惚,忧心忡忡。问他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儿,需要帮助吗?他也总是吱吱唔唔、、、、、、什么也不说。我知道后,心想这怎么行呢?于是我就和她俩商量,又约了杨光他们寝室的几个男生,决定今晚去他们寝室开一个小范围的关爱会,目的就是抠出来他心里的事,然后好帮他解决、、、、、、你不就是想范婷婷了嘛,想和她在一起、、、、、、若是没别的事,你去了不是更好吗?”
双柏生立刻被她们的行为感动,认为有意义,也感兴趣了。便立刻同意地回答说:“这好啊、、、、、我可以去。正好我也该了解一下全校的同学中有些什么特殊的情况,因为我是学新闻的嘛、、、、、、”
李晓晴当然也兴奋了:“光为了新闻调查可不行啊,你得帮助我们策划,怎么让他能自动地把他心里的事说出来、、、、、、”见范婷婷有些担心的模样,忙安抚了她一句,“你担心个啥呀!我让你挨着他,他和我,这是工作。你俩装作不认识、不就得了、、、、、、”
(14)在杨光的寝室里,由两张办公桌端面一对接,便成了一张大长桌,往两边靠墙的四张上下铺的床趟之间的空里一放,靠窗的端面再摆一把椅子,再就合床的下铺,正好能坐他们九个人。李晓晴安排的九个人的座序是,椅子是主座,应该由双柏生来坐。他的右手侧就是范婷婷、云帆,、、、、、、左手侧则是自己、张平、杨光、、、、、、桌上铺着报纸,中趟杂花摆满了花生、瓜子、大鸭梨、苹果、香蕉、橘子、啤酒、香槟、、、、、、桌边,也就是个人的面前,摆的是李晓晴从家里拿来的大小一样的玻璃杯子、、、、、、
“恭敬不如从命!谢谢李晓晴,谢谢你们班的邀请!”双柏生道开场白了,“李晓晴说了,学生在校,校规规定不许饮酒,是为了防止酗酒出事,咱们今晚,只是图个兴奋劲儿,图个气氛,酒也少,点到为止,打个擦边球。图气氛嘛,那就在起始时,咱每个人都先干一杯。在干之前,每人再来一段祝酒辞,而且是此时此刻他心中最想说、也最应说的心里话。当一圈全轮完了之后,氛围不就起来了吗?”
李晓晴,除张平之外其余的所有同学,都先后地表示了同意。
“那好,从我开始。”双柏生用手摆划了一下,“咱们顺时针的往下轮。”李晓晴立刻用启子启开了一瓶啤酒,为双柏生歪杯斜倒地斟满一杯,放在了他的桌前。他开始说祝酒辞了:“明晚的全校除夕晚会,一定非常好看,喜庆、欢乐。为什么?因为:全校同学都在精心准备。这是因为——1956年,一定会是我们共和国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一年。这一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己基本完成,我国已跑步进入了社会主义。在这一年,毛主席又发表了举世瞩目的讲话《论十大关系》,并宣布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周总理也作出了喜人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专政要继续,*要扩大》的讲话;而更主要的是,党的八大的召开及胜利闭幕;毛主席又创立了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新学说。全是春意盎然,如春风拂面、暖人心扉呀!而这共和国的春天,也给我们这共和国的第二代提出了光荣的任务。”这时,他站了起来,端起、举起了酒杯,“为光辉的1956年,及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为国家及我们每个人共同的美好的前程,也为了今晚这温馨的时刻,我祝愿共和国万岁!大家永远快活、健康!”他豪情满怀地一饮而尽。然后,坐下了。因为他的身份、立场、这祝酒辞的话,还真是他今晚此时此刻最该说的话,大家公允了,立刻就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气氛,果然就起来点了。
这时,双柏生用启子也为李晓晴启开了一瓶香槟酒,为她准备了满满的一杯。该李晓晴的了、、、、、、
李晓晴也开始兴奋了,她说:“八年,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三年,推翻了蒋家王朝。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仅仅成立了二十八年,就打出来了一个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红彤彤的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仅七年,党与国家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诞生仅两年,就胜利地完成了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党的八大明确指出,国内疾风暴雨式的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已经结束。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增长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的中心战略任务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这是一个我们党和国家走向新的胜利就要开始和已经开始了的里程碑。从建国算起,如果再来一个二十八年,也就是从现在开始,二十一年以后,我们的共和国,当然也包括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又将会是个什么样呢?”她昂然地站了起来,双眼闪烁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之光,端起并举起酒杯,“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正逢时,并将肩负伟大而神圣的使命,为了美好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我干了这杯。”也算一口气,一饮而尽的干了这杯。她的话也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气氛已推向了高潮、、、、、、
该杨光给张平斟酒的时候了,他拿起了啤酒瓶子,刚要去拿张平的杯时,张平用一只手压在杯口上,而却用另一只手去挡住了杨光手中的酒瓶。他制止了杨光给他斟酒,嗓音略显梗阻地说:“先别斟。斟了就得喝,要喝就得先说祝酒辞,而祝酒辞还必须得是我此时此刻心里最想说、最应说的话。谢谢大家的关心和设计——可我此时此刻最应该说的和最想说的话,它根本就做不了祝酒辞,所以斟酒也就没用了。谢谢学生会主席,谢谢班长,还有各位同学,为感谢你们的关心、莅临,我不喝酒也应该说了,大家不就是想知道我最近的心事吗?”他清了清嗓子,“我与大家有着共同的大存在。大存在,很美好,正在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没有人怀疑!这是不争的事实。谁都希望看到、遇到的尽是美好的呀!大存在决定这大意识,所以前两位的祝酒辞也是我的心里话呀!但,我还独有一个小存在,而小存在,决定小意识,这也是我想说的话的一部分呀!我的家住在农村,我不知道双柏生同学的家庭背景,但除了他,其余的七位同学,家全在市内,不是工人家庭,就是干部家庭。这里,我还得先说明一下,我的家庭和主要的社会关系。我是老孩子,四个姐姐都嫁人了,家里只有父母了。四个姐夫,也全住在本村,五家全是贫农。大家一定会问:农村那么穷,又都是贫民,解放前,我这书是谁供的呢?是我外祖父。他一辈子都是走乡串村的小货郎,穷是穷,左倒腾、右倒腾,大钱挣不着,手里还总有点小钱。就我妈一个女儿,我妈就生了我一个儿子,能不盼望我这唯一的外孙子出息吗?所以也就供了我的书。土改时定下个中农成分,现在都已过世了。我们村有二百来户,去年,除有几户单干的,一个十五六户的初级社,还是硬撑的外,大部分农户都是三大季忙时是互助组,余下的日子还是单干。可今春合作化高潮一来时,上边下来人也就是工作组,是朝天组织人开会,大会、小会、各种会、、、、、、正好是放寒假,我也在家的时候,当时的情况是,绝大多数人还是不同意‘高潮’,认为没有必要。可我开学回校后,不久,我去信问时,才知全村还是进了一个高级社。放暑假的时候,我回去一看,就知道要不好,秋后的几封信果然就证实了。最后的一封信中,已明确的告诉我了:明年就是五家凑,也是再也供不起我在校继续念书了、、、、、、”
这一句话犹如晴天一声霹雳,雷得、惊得大家只有强忍着去继续听张平将要收尾了的下面的话了:“这就是我的小存在。而这小存在,是我生活或读书的唯一的经济来源呀;大存在,决定着我的大命运,而这个小存在,也决定着我与大家不同的小命运啊!这就是杨光同学还有大家一直想知道的,也是今晚我最想告诉大家也最应该说的话,对不起了,扫了这个会和各位的兴了。”
他刚一说完,大家立刻就开锅了。
“怎么会这样呢?”“高级社后怎么能不如以前了呢?”“不可能吧?”“为什么会呢?”——是一片怀疑的声音。
张平立刻回答:“为什么会?社里出了赤字了,根本没钱给社员分。各户家里明年倒是还能出点钱,比如家里养的猪呀,鸡下的蛋呀,可还得过日子不?”
“那、、、、、、社里为什么会出了赤字呢?”是双柏生在问。
张平回答:“一是春、夏社里的投资大了,二是秋后一拢帐,地减产了呗。贷款还都得还、、、、、、”
李晓晴也忙问:“怎么会呢?”
张平又答:“理论上入高级社优越性大着呢,高潮中的积极分子也都当了干部,干部也尽往好的方面去想了、、、、、、可是许多听上去正确的东西,一到实际上,却不是那么回事。地里的情况是,春天苗出的还行,还看不出短苗,可是一铲地,是一遍比一遍的苗稀了,地也还是荒,铲完三遍地,不得不挂锄了之后一看,苗也只有了七至八成,地更荒了,能不减产吗?”
李晓晴:“积极分子当干部头脑热了,春夏社里投资大了,这可以理解。可地怎么可以铲成那样呢?”
张平:“人的功能动作有快有慢,给自己铲地时是,以达到目的为主;因为人少,挪地上垄都不误工,都及时。给社里铲地,不像给自己那么起早,贪晌,贪黑,地块得排队,有的地块就不及时了呗;人多,上垄时一排就窝工,而慢手还要以跟得上为主,遇见有草幠苗的时候,为撵速度,心眼不好点的人,哪个去考虑长远的事儿,上去就是一锄,草没了,苗也不见了;不撵趟,还为了能随上大溜,个别人,草就铲不净呗。怎么也得有一些个顾个的人,一个人就影响一大片,很多人的心眼也就跟着坏了呗。”
杨光这时才接口:“这倒是呀!我不了解农村,但一听也明白了,大存在这么好,怎么就能造成你们家乡这种小存在呢?这是不是只是你们村出现的高级社中的个别现象呢?”他的问,还真是带出了点在问根本的问题了。
张平已经是进退维谷了。一鼓作气,他真就不得不回答了:“我考大学时,就没有抱定我的这个小存在能有经济能力供我把大学读完。其实也是带着要弄明白社会主义的农村,应该是什么样的问题来报这个专业的。我的情况,你们也都知道,今天我也只得说了。是不是我村、社的个别现象?而具体情况,我也就只知道我村的情况。怎么会造成有我家乡这个小存在的原因?不是‘在个性中存在着共性’。‘在相对的东西里面有着绝对的东西’吗?我认为原因有三:一、试问全国性的合作化高潮的到来和我村组成高级社的实际做法,符合总路线的指导原则吗?二、全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觉悟不可能是平衡的,不平衡,干吗要全国一刀切地搞高级社化?怎么一高潮,全国的发展就都平衡了?三、就是以后再教育,是报党恩及党指的理想重要,还是眼前的直接的真实利益重要?、、、、、、”只他说出来的这几句话,就已经是一盆冰水了,他说出来的话,也是别人从来没有站在他这个角度去思维过的话,还没等他完全说完,大家就已经不同程度的瞠目结舌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章 、他们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五、美丽山村的洗礼
(15)夜行客运列车象一条火龙,行驶在漆黑的原野上。
车厢里灯光昏暗,几乎所有的乘客全在打盹。下半夜了,李晓晴的头,歪在杨光的肩上,杨光就偎在座背与窗壁的角上。
晨曦中,一辆行驶在原野上的客运汽车过了一座河桥后,在面对着一条横路的丁字路口车站,停下了。李晓晴、杨光两人,每人拎着两个旅行袋,下了车。
这是一片平原。早晨的阳光,投出的他俩的身影,正好指向了横路所去的方向。路口三面的田野上,全积着一层微薄的白雪。汽车向北又开了一段平道后,开始拐向东北爬向了一道丘陵坡槓、、、、、、他俩走上横道,向距道口有一里路的一个大村子走去。
李晓晴向杨光介绍着:“这就是大王庄。在这方圆,它是最大的村子了。村的历史,也足有四百多年。方才那条通郊车的公路,也是解放后新修的。解放前,我姨夫的家,就住在村里的南河沿边。我妈教书就是在这个村的小学里,俺娘俩就一直住在我大姨家、、、、、、”
这条横路,把个大村子分割成南北两半,一直杵到村西,顶到从北向南的一条山槓下。他俩已经走到了山槓下,路已变窄了,且呈直角弯度顺着山脚向南拐去。李晓晴提出问题:“怎么走吧?要走这车道,拐向南,顶到河边,从山嘴子向西绕过去,然后再向北,得走五里路吧。若是不绕,看见没?就走这人行腰道直杵爬上去,坡陡点,上去就是山顶槓了。而上顶后,就是一面向西的坡地,全是下坡,还是向西,也就再走一里多地吧,就进小王庄了。”
杨光肩上,一前一后的搭着用毛巾系着拎手的两个旅行袋,一手又拎着一只旅行袋,爬在不规律的陡于四十五度山坡小路上。李晓晴就跟在他身后,笑着保护他。只是到了一段陡于六十度的山石嶙峋的隘口的陡坡时,李晓晴才推着他的屁股,帮助他。两人都终于大笑着走上了槓顶,放下旅行袋,要稍做休息了。
李晓晴开始喜欢地炫耀地向他说了:“看见了吧,这个山村美吧?!听我妈说,八国联军攻占了天津、北京、闹黄毛子时,我外公正闹义和团,杀得也只剩他一个人了,正好救了一个刚要被黄毛子侮辱的姑娘。她说她爸、妈、哥、姐、嫂子都是义和团,已都被杀死了,为了这个姑娘,他决定逃了。逃到大王庄后,现在的小王庄这儿,还全是一片树林,荒地,连一户人家都没有呢。当我妈记事时,这儿已有十几户人家,是大王庄管的佃户村了。等我离开这儿时,这村子里就有四五十户了。转圈的地,开垦成田的和现在差不多,只是地块之间大片的树和转圈的树全没了,连成了更大的片。原先槓坡这面的树老多了,现在也只剩下村子里和村西那条小河沟两边的一条线上有些树。以前它一直归大王庄管,妈说它去年高级社成立后才算独立的自然村。”她顺着杨光的视线充满激情地更进一步地解说,“你看见了西北边最远处那两个象母亲躺着*向上一样的山峰了吧,我小时候,大人告诉我们管它叫‘妈妈山’。村南边从山口流出来的这条大河,去过的人说,就是从‘妈妈山’那边淌过来的。山口西边,除了汛期涨水,河水一直是清可见底,沙子与河卵石看得一清二楚。大家就都叫它‘清白河’,管村西南边河出来的那个山口,叫‘女儿峡’。”
杨光插话地忙夸了一句:“‘妈妈山’‘清白河’‘女儿峡’、、、、、、多么亲和美丽的名字呀!”
李晓晴继续介绍道:“看见了那清白河两岸山林中一片片,一块块呈黑绿色,上边还像有点白色的地方了吧,那是长青的松树林,白色的点是雪;那线条向上,树尖指天、比较整齐的一片片的,那是落叶松林。剩下的,就全是落叶杂木林了。”她情绪已开始浪漫了,“这若是夏季来,我一定带你过女儿峡。那景象: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有的似金、有的如银的各处不同色彩的沙滩,个别湍急处还窝有已被洪水、风雨冲刷得光洁的巨型大鹅卵石,从巨石间淌下的湍流,巨石群下往往还窝有一段野浴的绝好去处。若是能在那儿巨石群的窝下野浴,真就是犹如浸沉于仙境一般了、、、、、、”
杨光情深地望了李晓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