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舌尖天下-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你咽下第一口温香软玉的“肉胶”后,再次张开嘴巴的时候,会发现嘴唇已经粘在了一处。
这不就是凝固的水么?
不要什么弹牙的肉筋,也不要什么酥烂的肉质,只这一口醇厚浓滑的“白胶”,足矣。
只不过“白胶双玉”,吃的是骨头的香浓,虽然也少不了萝卜的甜爽,可后者毕竟不是主角。
而方博的想法,则是交换一下这道菜里两个角色的地位。
万万不求和开水白菜相媲美,只要有人赞同他的提议就行。
可方博没想到,就连这么一个小小的建议,都特么被人冷嘲热讽了。
第二十章 一锅脑洞
'''cp|w:732|h:549|a:l'''(现在吃这个还早了点,不过周末要开森一下,嗯,先从口腹之欲开始吧)
菜品模仿什么的,方博也只不过一个人在心里盘算,可从没对外人说过。
他又不是不知天高地厚,专爱跟人显呗自己的那款。身为一个厨房小透明,哦不,现在也不算透明了,但总之也不可能有什么话语权,毕竟新人呢么。所以一切假设和想象,都是在他脑仁里完成的,再没有露过一句口风。
至于知道他那点儿小心思的二位师傅。
肖师傅没有多嘴的习惯,孙强虽然是个话痨,可他跟赵国涛的关系只能用一句话描述——面合心不合。
那么之所以人尽皆知,其实还是方博自己不小心。
某天清早,几个打荷学徒凑在一块儿拾掇猪蹄膀,手里的食材再次引发了他的联想。这时候,恰好又有人八卦议论“老大好像还没决定做什么菜参评”,然后他就下意识接了一句:“店里的白胶双玉啊,照着开水白菜的思路,稍微改一下应该有希望吧?”
得,丫就是典型的走火入魔,臆想成痴。
可落在别人眼中,未必就是这个解释了。
然后嘛,什么“大学生发明了新菜”,“小方说要改开水白菜”之类说法,就开始在后厨流传起来。
当然,是作为一个笑话流传的。
其他学徒工——大学生,什么时候给我们做个开水白菜尝一下,我还没有吃过呢!
配菜——墩子都还没混上,就来帮老大操心,哈哈。
一些炒锅师傅——小方,你当打荷有点可惜啊,要不先去学一下怎么吊汤?
面对此类或玩笑或嘲讽,或善意或恶念的调侃,方博一律回以傻白甜的憨笑。
嘿嘿,嘿嘿。
可事实呢?
五分我是对的,三分不足与谋,加上两分无奈,拌成了一道新鲜热乎的“对牛弹琴”。
我知道你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选择做厨师只是为了谋生,可除此之外,就真没一点源自真心的喜爱了吗?烹饪是一门心口相传的技艺,可是为什么我无法看到你们的心?当某些人在不断穿梭追寻,只为体验一次让自己感动的美食之旅时,却还有那么多投身于这个行当的从业者,不愿意稍微动一下自己的心思。
吃着厨师这碗饭,却从未思考过自己是不是可以做点什么。
烟熏火燎中,也就浑浑噩噩过了油盐酱醋凑合在一起的一生。
我虽然还算不上一个厨师,但也清楚,能够让一个厨师依之为立身资本的,除了天资外,也无非是不断创新、巧思求变的精神了。
那些满足于眼前的家伙们,你们觉得我的想法不以为然,我看你们则是不知所谓。
方博是个性格很好的人,从不会用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也未曾因为身边这些人所处的环境层次和受教育程度而有丝毫鄙夷——自己都混进来了呢,有什么好鄙视的。然而这一次,他发现,社会分层总是有其内在原因的,一个人的看法真的改变不了什么。
那么好吧,诸位请继续。
就是不知道是你们干厨师这一行呢,还是厨师这一行干你们。
……
中午休班,和平时不一样的,总厨赵国涛再次来到了后厨。
这段时间几乎天天如此,每当午休的时候,他就会来到后厨试验菜品,显然为了这次参评,也是不予余力了。
头案的砧板,还有荷台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食材,平时很少见到的珍贵材料也比比皆是。可琳琅满目,却也从某种程度上暴露了赵国涛的心理——纷乱且杂,他完全无法决定,要拿出一道什么样的主打参评菜肴来。
后面的荷台上,除了食材,还有一盘已经烹制好的“孔雀开屏鱼”,技法称得上圆融完美,却毫无新意。
后面几个凑着围观的师傅们,加上他的荷王徒弟,挑筷品尝,而后低低议论。
却也讨论不出个所以然。
这种当口,还是不去要摸老虎屁股的好。
看着一帮子窸窸窣窣的手下,赵国涛心里也烦闷得很,眼看后厨就要整改完毕,可最重要的菜品还没有着落,心情自然可想而知。万一参评失败,老板那边怎么交代倒是其次,自己在行业圈子里的评价,就难免要大打折扣了。
正当他忍着烦躁,打算尝试另一个想法时,却好死不死瞟到了偷偷躲在人堆里的方博。
对这个打荷仔,赵国涛一开始是没什么印象的。
只是后来常听人说,这小子干活儿勤快,学习用心,也从不叫苦叫累,又撞到几次值班时还在忙活,不是自己份内工作都乐意去做,这才渐生出一些好感。
当然,最深的印象还是这一次,据说还操起了自己这个总厨的心,想要琢磨出一道参评菜来?
该说他努力还是有心太大?
如果换作平时,类似的念头最多只会在赵国涛心里闪一下。
一个打荷仔的工作态度,不是总厨需要关心的问题。
但是今天、现在、此时此刻,全无思路的老赵却破天荒开口:“小方,我好像听说,你在帮我操心怎么设计这次的参评菜?”
唰的一下,目光汇聚。
不少师傅这才发现,居然还有个家伙,躲在旁边偷偷摸摸的旁观?
唉,不对,老赵怎么有兴趣跟他说这个了?
享受注目礼的方博倒是没什么怯场的意思,同样意外之后,他咧了下嘴权当是笑着打招呼,然后大方解释:“帮赵师傅操心不敢当,只是一点自己异想天开的想法。”
他不满的是那些师傅们的态度,但对于还算认真,只是欠缺了一点天分的赵国涛,却并没有多余的看法。
至少,单单就厨艺一项来说,对方也是值得尊重的前辈——起码现阶段如此。
“什么想法?就是按照开水白菜的思路,改良店里的白胶双玉?”赵国涛从自己弟子口中,听到过一些底下人的议论。
“嗯。”没什么不好承认的。
更何况,方博还正想借着这个机会,让赵国涛点评一下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
“具体说一下。”
“开水白菜是汤繁、技繁、菜简、意简,极繁和极简融为一体,我觉得店里的白胶双玉,不管吊汤选料,还是烹饪手法,本来就和开水白菜有些类似地方,所以完全可以往这个上面靠一下……”
炒锅师傅们迅速交换眼神。
当然,嗤笑和看笑话的意思居多。
倒也不是完全针对方博的恶意,只是身为前辈,多少会有些先来者的优越感罢了——你小子进厨房的时间,还比不上老子拿炒锅的零头呢,谦虚一点会死啊!
“而我们店里的白胶双玉,本来就有滚、烂、鲜、醇、香、嫩、足的鄂菜特点,如果能加入开水白菜的巧思立意……”
“呵呵……”
听完了方博的理由后,赵国涛忍不住失笑摇头。
旁边的师傅们来了精神——你看,你看,要被老大喷了吧?让你小子卖弄?大学生也不是什么都可以掺一脚的。
“关于开水白菜我就不多说了,基本上是个厨子都晓得,但是你说把白胶双玉往这上面靠,是不是有点异想天开?前者是菜鲜、汤鲜、色鲜、味鲜,重点不是吃那一口白菜,而是高汤和白菜的搭配之巧妙,没有这个巧思灵想,这道菜也不可能一改川菜百年格局。还有一点,开水白菜的汤水清鲜,而大骨萝卜汤浓味厚,本质上的感觉就不一样……”
对对对,我知道。
开水白菜技法超群,立意更是高上绝伦,如果随随便便就能效仿,那“开水萝卜”,“玉胶萝卜”什么的,不早烂大街了么?
只是,俺就抄个“形”而已,神似什么的,表示绝壁没有妄想过。
“所以还要有点变化,鄂菜本身的特点也不能丢。比如这个口感问题,在突出萝卜甜美的同时,尽量保留骨汤的醇厚……”
听到这里,有人是真的不能忍了。
丫有本事大放厥词,丫有本事说说到底怎么弄,才能又突出萝卜甜美又保留骨汤醇厚啊?
小屁孩子只会废话,麻溜滚粗!
方博继续淡定发言:“水晶咕咾肉。”
他一连疯魔了好几天,再没点儿想法,未免说不过去。
只是……
全场静默,然后一群厨师纷纷报以呵呵的目光,这都什么跟什么?怎么自己一点也听不懂呢?
莫名其妙。
“唉,大学生,你有话就说清楚嘛,什么水晶咕咾肉?我们都是粗人……”
有人起哄了。
“都闭嘴!”
片刻的哄乱后,赵国涛回过神,瞪眼大喝一声压下了骚动。
他脸上那种意外和欣喜交织的表情,让所有人明白,方博一句看似没头没脑的水晶咕咾肉,居然是别有深意。
第二十一章 灌汤白玉
'''cp|w:500|h:333|a:l'''(今天的菜非呆逗作者臆想,是咱师傅吃过的,嗯,已经失传了,摊手——所以用普通水晶皮冻代替,图片来源于网络)
赵国涛锦江酒店出身,也是由烹饪大师心口相传带出来的弟子,后担任总厨多年,虽然于机变上有所欠缺,但如果有人点破以后,眼界见识却是在的。
听到“水晶咕咾肉”这个名字,他立时就摸到了其中关结之处,将原本风牛马不相及的两样菜品,一下子串联到了一起。
“皮冻代替冰激糖甲?”愣了一会儿后,赵国涛抿嘴,然后展眉。
“哇,赵师傅你好厉害,我只说了个菜名,就被你猜到想法了。”其实方博也不想搞得这么浮夸,一副贱贱的狗腿脸。可现在多捧捧赵国涛真没错,万一人觉得被个打荷仔指点迷津很没面子,顺势就来个恼羞成怒呢?
“这样处理的话,倒是有点意思了……”
老赵却没多想,颔首沉吟,连带两腮上的横肉也微微颤抖起来,还挺鬼畜。
旁边一群炒锅师傅们面面相觑,机灵点的,已经悟出了方博的意思,那些没什么心眼的,则继续不明所以。
但有一种感觉都差不多——脸上挂不住哇。
这么多老师傅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凭啥他一个小新嫩就给搞定了?
略臊,微恼,怀疑,期待来自老赵的否定……难以赘述,总之情绪很复杂。
可是,赵国涛才舒展了没一会儿的大胖脸,很快又拧巴成了一团:“如果做成冷盘的话,肯定会坏了萝卜的味道。”
萝卜白菜,常被人用来形容菜肴的寡淡无味。
然而事实上,两者却有着微妙的区别。
白菜几乎可以包容一切和它搭配的食材。点缀也好主角也罢,需要它不起眼的时候,它绝不喧宾夺主;应该展示自己时,它也能凸显出必要的存在感,万不至于被忽略掉。
而萝卜就未必可以了。
或者说,萝卜本身特有的味道,是无法化身为可攻可受这一类特殊存在的。
尤其是在和肉菜搭配,然后又凉了的时候。
那种特殊的土腥味,足以让任何一个挑剔的食客掩鼻皱眉。
拿白胶双玉的浓白奶汤,用来制作水晶皮冻,皮冻本身不会有问题。可按照方博的说法,这道菜里萝卜才是主角,而那些评委们个个都是嘴巴刁成了精的人物,让他们来品尝一道带着土腥味的凉萝卜,那跟自找打脸有什么两样?
不少师傅也想明白了这一点,然后放心了。
喏,不是俺们不够聪明,是小方太不着调嘛,年轻人,还是缺乏常识啊。
“不是冷盘,既然作为参评菜肴,那肯定都要上热菜。”方博摇摇头,道明了自己最终意图:“我的意思是,另外用澄汤冻出水晶皮冻的模子,然后把中间挖空,上菜的时候,再把白胶双玉浇到里面,来一个‘灌汤白玉’……”
这一次,赵国涛的眼睛是真的亮了。
冰火两重天?
双形双味?
绝了啊,他姥姥的真是绝了啊。
除了对温度的把握,极要求火候外,其他都是再简单不过的小问题,而且还真的颇有几分至繁至简的神韵在其中。
趁着这股子兴奋劲儿,老赵决定马上开工试菜。
于是,就出现了一位风风火火的大厨,和一帮傻不拉唧的师傅。
“还都站着看戏?王斌,舀高汤熬皮冻晓不得?眼镜儿,去看今天的大骨萝卜熬好没有?黄大嘴,马上清个冷柜出来,温度赶紧调好!”赵国涛怒了,你们这些人帮不上忙也就罢了,一个个呆呆木木的是要作甚?
特么的没点儿眼色!
总厨吼得气壮山河,师傅们跟炸了窝的老鼠样四下窜开。
妈个鸡,不是我军太无能,实在是小方太狡猾啊……
干干净净的猪皮,被洗的洁白如玉,手感如丝绸拂面般爽滑,看不到半分污渍和油脂,这样煮出来的皮冻才会晶莹剔透,真的仿佛是玻璃一般。
然后切成小粒,投入清水细细的熬煮。
料酒倒入去掉异味,加醋可以中和碱性,保证了口感又避免了营养流逝,是最佳的预处理方案。
煮熟了的皮丁控水滤干,然后浇上清澈的澄汤,汤和肉三比一,然后调入姜汁葱结陈皮。
隔水上蒸档。
调料不多,却能完美祛除肉片的腥味。
而隔水蒸的技法,则能让得到的皮冻汁清澈如水,是为“水晶皮冻”的最佳注释。
三个小时在不知不觉中一晃而过,甚至没有多少人觉察到,马上就是晚班上工时间。
做了这么多的菜,厨房里经历的风风雨雨也远比一般人要多,可今天的赵国涛,却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躁动,那颗心怎么都难以平静下来。
好不容易等到了蒸档出锅,也不顾烫嘴烫舌的高温,他舀出一勺冻汁尝了尝,随即细细的加盐调味,最后把汁子倒入模具里面。
2c的低温,会让冻汁最快凝结,又不会产生上冻后的冰渣,导致出菜的时候菜品走形。
剩下则是最最关键的灌汤。
这一次用到的白胶双玉,也大费了赵国涛一番心思——萝卜削成浑圆的一个小球,无筋无络。大骨上附着的肉筋同样是特意剃下熬煮,约莫都是小指粗细模样。煨好的萝卜加上熬到化胶的肉筋,每样一份,合着堪堪晾到60度上下的奶汤,以肉眼难辨的速度浇到空心皮冻里面。
随即用一片方方正正的皮冻封模,浇上原汤冻汁,最后撒上碎冰激冷堵住缝隙。
宾果,大功告成。
看到一道全新的,原本只存在于想象中的菜品烹制成功,赵国涛心中的成就感也是难以言喻。心情畅快之下,不免连说话的口气都缓和了几分,对周围围观的人群呵呵一笑:“来来,赶紧都尝一下,这个菜放不了太久。”
不用说,一窝人立刻蜂拥而上。
而作为这个创意的原作者,方博得到了相当不一般的待遇——赵国涛挑出一块四四方方的皮冻后,第一个推给了他。
这时就完全不用客气了,方博接过味碟,还没入口,鼻尖就被一股氲开的鲜香包裹。起初显得稍稍有些清淡,但极低的温度,却让这股香气淡而不薄,反倒是缭出了别样的幽远奇妙。
有肉汁的鲜美,有陈皮的清甘,有葱姜的辛香。
不堪香味勾**引,加上皮冻外面柿黄晶莹,细看内部还有奶白的食材沉浮翻动,如此诱人景象,让方博终于忍不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