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桓容-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比较妥当。”实在抢不过,看着生气,不如自己抱着盘子吃。麻烦就麻烦些,还差那几张桌子?
  “好。”秦璟点点头,笑容温和。
  秦玓刚要咧嘴,忽听他道:“我军中熏肉有限,不分给阿兄想必没有关系?”
  秦玓张口结舌,当场无语。
  秦玦和秦玸互相看看,默契的背过身不发一言。
  四兄一路都在发飙,少有正常的时候。三兄硬要往枪口上撞,甭管什么后果,为弟实在是爱莫能助。
  大军在沛郡停留一日,短暂休整之后,拔营开往徐州。尽快打下彭城、下邳及东海诸郡,自荆州向东就能连成一线,直至出海口。
  如果战事顺利,秦氏坞堡的辖地将成一个铁钩,隔断燕国同秦、晋两国的联系。一旦包围形成,邺城将被挂到钩上,彻底被吞并不过是时间问题。
  秦氏坞堡大举发兵,慕容鲜卑危在旦夕。
  邺城不是没有察觉,但朝廷内部斗得正欢,一团乌烟瘴气。单是领军主帅就争执数日,从慕容德到慕容温,再到慕容涉,能领兵的皇族子弟和将领几乎数了个遍,始终没能达成一致。
  秦氏仆兵进入徐州,彭城郡被围的消息传来,朝廷上下终于慌了。
  不顾慕容评能杀死人的目光,朝臣联名上奏,请封慕容垂为征讨大都督,率兵救援徐州。
  燕主慕容暐知晓秦氏坞堡所图非小,但被慕容评和可足浑氏压制,加上数月沉迷酒色,少有的一点锐气早被消磨殆尽。无论群臣如何劝说,他仍是没有主见,端看慕容评的脸色行事。
  如此一来,用慕容垂领兵之事自然是无疾而终。
  当日朝会结束,几名老臣走出殿门,仰望乌云密布的天空,不禁滚下热泪,发出悲叹:“君主不振,臣子不贤,国家旦夕存亡,燕国危矣!”
  殿前护卫听到此言,均是大惊失色。
  慕容评随后走出,更是脸色阴沉,当场令人将几名老臣押下去,当夜便死在狱中。
  燕国风雨飘摇,氐人瞅着眼馋,很想趁机占些便宜。
  氐主苻坚派人送出书信,希望同秦氏坞堡联合伐燕,瓜分这块肥肉。
  书信送到西河郡,秦策看过两眼,冷笑一声,当即写成回信,由来人带了回去。
  回信来得如此之快,苻坚不禁大喜,以为秦策同意联合,分割燕土有望。结果书信展开,内容却和所想背道而驰。
  “秦策胆敢如此辱我!”
  狠狠的摔飞竹简,苻坚气得满脸通红,咬牙切齿。
  王猛捡起竹简,通篇看过一遍,心下了然。
  难怪国主震怒,秦策竟是直来直往,没有半句客气话,直接告诉苻坚,燕国那片地界你就别惦记了,老子要定了,哪凉快哪歇着去。没凉快地,找个墙角玩泥巴去。
  信件末尾更留有威胁,如果苻坚胆敢擅自发兵,苟池和乞伏鲜卑就是前例!
  秦氏坞堡积累数代,秦策底气十足。
  你想来瓜分燕国?
  做梦!
  就是硬碰硬老子也不怕你!
  老子有九个儿子,除了最小的两个,各个都能带兵打仗。秦氏坞堡的仆兵有一个算一个,都和胡人有血海深仇。
  你敢来?
  来啊,放出几个儿子,轮着个拍飞你!儿子要是不成,某家亲自披挂上阵,照样拍不死你!
  苻坚怒到极点,终究理智尚存,又有王猛在一旁劝说,只能狠狠磨着后槽牙,对着竹简运气。
  “陛下,张凉屡次侵扰国境,此时不宜同秦氏兴兵。”
  王猛好说歹说,各种摆事实讲道理,终于说服苻坚,暂时将秦氏坞堡和慕容鲜卑放到一边,先解决张凉政权,夺下凉州为上。
  至此,历史突然拐了个弯。
  本不该出现的秦氏坞堡挥师东进,将要吞并燕国。灭掉前燕的氐人却是转道向西,开始和张凉死磕。因动静闹得太大,甚至引来吐谷浑的注意。
  吐谷浑王辟奚担心氐人声东击西,干脆先一步发兵,在阴平一场大战,打了氐人一个措手不及。
  接到战报,苻坚气得吐血。
  他打张凉关吐谷浑什么事?
  退一万步,张凉是汉人政权,他和辟奚都是胡人,就算不联起手来,也不该背后捅刀吧?
  辟奚却是连连冷笑。
  什么胡人汉人,真这么说的话,慕容鲜卑不是胡人?自从苻坚登位,灭掉的胡人部落还少吗?何况,有王猛在一旁出谋划策,他压根不信苻坚只谋张凉。
  得知对方的回答,苻坚看向王猛,王猛四十五角望天,才名太大,怪我咯?
  北地烽火骤起,秦氏坞堡率先出兵,燕国、秦国、张凉以及吐谷浑先后卷入战团,连柔然都开始在边境集结重病。
  日前高举反旗,闹得风生水起的杂胡却突然销声匿迹,偶尔在青州一带出没,劫掠一番迅速退走,好像真成了占山为王的贼寇。
  晋国虽未卷入战团,却是时刻提高警惕,更在边境驻扎重兵,以防胡人趁乱南下。
  台城要担心的事不只这一件。
  元正朝会之后,桓大司马的声望一时无两。行走在建康城内,随时能听到“北伐”“大司马”等语。
  请功的表书递上,三省请示宫中,没有半点迟疑,迅速拟定封赏。
  凡表书所请无不应允,自桓大司马以下,参与北伐的刺使基本都得到了实惠。
  唯有豫州刺使袁真,因久久没有凿开石门,使得粮道不通,给了慕容垂反击的机会,非但无功,反而被桓温参上一本,夺去刺使官印,一撸到底。不是郗愔暗中帮忙,早就背锅下狱。
  袁真很是不服,两度上言自陈。奈何桓温势力太大,风头太盛,上言如石沉大海,没有激起半点浪花。
  桓容担心的事没有发生。
  桓大司马终归是要面子,没有强行压下他的战功。只是以“避亲”为由,请赏之言不多,仅有寥寥几句。
  如果按照表书所请,桓容顶多升任郡守,并且不会是大郡。
  好在南康公主和褚太后达成默契,又有郗刺使帮忙,加上谢氏打边鼓,封赏升上数级。
  “诏授桓容征虏将军,领幽州刺使,假节幽州诸军事。”
  这个幽州指的自然是侨州。顾虑到桓大司马,授给桓容的终非富饶之地。
  “品位两千石,食邑一州。”
  桓容领旨,送走传旨之人。
  回到房内之后,迫不及待的铺开舆图,查清幽州所在的位置,再掰着指头算算治下郡县和人口,当下双眼发亮,嘴角咧到耳根。
  朝廷之所以这么大方,无外乎是幽州临近燕国,又是流民聚集之地,治安不太好,基本收不上多少税。就此授给桓容,并没太多实际好处,桓大司马也不好多说什么。
  然而,旁人视为鸡肋的地方,在桓容的眼中却是个实打实的聚宝盆。
  遍数幽州的辖地,想到州内聚集的人口,桓刺使满眼都是金光。
  发财了,这回是真的发财了!


第一百零一章 叮嘱
  东晋幽州属侨州之一,临近长江,位于后世江苏境内。
  东汉末年,黄巾成乱,中原之地狼烟四起。
  为躲避战乱,陆续有百姓开始南迁。后经三国鼎立,南迁人口陆续增多。至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百姓南迁的数量达到顶峰。
  后经统计,数量将近百万,接近当时北方人口的八分之一。
  东晋建立后,为联合南渡的北方士族,巩固皇室统治,不被吴姓士族压制,朝廷陆续设立侨州、侨郡、侨县,划分实土,维护北方士族的利益,收拢南渡的庶人百姓。
  起初,侨州郡县多以流徙人口的原籍为名。
  后因连年战乱不断,东晋屡次对外征讨,灭除成汉政权,并收回少数北方州郡,郡县重名之事时常发生。为避免混乱,朝廷发下政令,凡重名郡县,原地加北,新设为南。
  然而,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设立的侨州过多,地名混淆,管辖郡县常有重叠,各州刺使隔三差五就要为税收打官司,朝廷不得不多次合并郡县,重新设立侨州。
  幽州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合并设立,几次变更之下,统辖地包括扬州大部以及徐州的两座小县。因新刺使是桓容,还要加入盐渎县。
  今后是否再变,端看桓容的胃口和实力如何。
  接到授封后,桓容第一时间查看舆图,确定幽州的辖地,尤其是看到清水过境,直连长江,激动和兴奋压都压不下去。
  有人口,有水道,有土地,只要规划得当,这绝对是一座宝地、福地!
  这样的地界,朝廷为何多年收不上税,不是他所关心。
  有豪强土霸也好,有流民抗税也罢,有石劭这个超级经理人,加上精通内政的钟琳,甭管之前有多少困难,全部都能迎刃而解。
  更何况,人口基数大,更方便寻宝捡漏。
  之前能捡到荀宥钟琳、公输相里,这回能捡到哪位大拿的后人,桓容相当期待。想想可能捡到的大漏,两眼的金光登时转绿。
  就两字:饥渴。
  再加两字:饥渴难耐。
  流民安置曾让许多刺使太守头疼,对他而言压根不是问题。
  以事实为例,其他人不欢迎拖家带口的流民,仅乐于收拢壮丁,桓容却不然。甭管老弱妇孺,在盐渎都能找到生计,各种发光发热。
  况且,能熬过战乱逃到南地的百姓,纵然是老弱也不能小看。
  看过石劭送来的账册,思及未来的计划,桓容心头一阵火热。
  开垦农田、组建商队、招收兵员、筑造新城、建造海船,一项项列出来,人口是中之中。没有人口,一切都是扯淡。
  之前只能从临近郡县下手,现如今,掌控幽州之地,几万流民任凭调度,让他如何不兴奋,如何不激动?
  别人眼中的麻烦,在他看来都是金子,明晃晃的金子!
  畅想到美好的未来,桓容对着舆图笑出声音,吓得桓祎僵在门口,一只脚停在半空,无论如何迈不出去。
  “阿弟?”桓祎试着出声。
  桓容在笑。
  “阿弟?”
  桓容仍是在笑。
  “阿弟!”
  桓容闻声转头,笑得活似怀抱十斤大鲤鱼的馋猫。
  桓祎整个人都不好了。
  怎么授封的旨意下来,阿弟会变成这个样子?
  “阿弟,是不是有哪里不妥?”
  “不妥?没有啊。”桓容揉揉发酸的脸颊,兴奋感仍未减少。
  “真的?”
  “真的。”
  桓祎十分怀疑,迈步走进内室,上上下下打量着桓容,又看向铺在桌上的舆图,满脸都是问号。
  “阿兄,我因战功得升幽州刺使。”桓容笑着开口,手指在图上画出一个范围。
  “现如今,这块地盘都是我的。阿兄如果愿意,可请阿母向太后递话,尽快为阿兄选官。”
  听闻此言,桓祎不禁有几分激动。
  “果真?”
  桓容点点头,继续道:“不过阿兄没有爵位,选官的品位不过太高。”
  他有丰阳县公爵,初封不过从六品上阶。
  桓祎既无爵位又是庶子,之前还有痴愚之名,大中正那关就不好过。无论如何运作,都不会高过这个品位,甚至会低上一两阶。
  “无碍!”桓祎不在乎这些。
  他最关心的是能帮上桓容,用习得的武艺保护兄弟。至于官位大小,于他而言并无关系。
  如果真的在乎,他就不会对世子之位摇头。
  “阿兄想好了?”
  “想好了。”桓祎用力点头,肃然道,“我决心和阿弟一起,选为中关令也无妨。”
  话不掺假,桓容很受触动。
  兄弟俩在内室谈了许久,直到婢仆来请,仍是意犹未尽。
  “殿下请郎君往后室用膳,有新鲜的江鱼,已令厨下做好。”
  “江鱼?”桓容挑眉。
  “我早先见过。”桓祎开口道。
  “这鱼不是每年都有,往年是三四月最多,今年倒是早。送进府这些,每条都有手臂长,样子略有些怪,味道却极是鲜美。”
  桓祎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出鱼身的形状和大小。
  听着桓祎的形容,桓容恍然,这不就是后世有名的长江刀鱼吗?
  兄弟俩离开内室,桓祎一边走一边说,从江鱼说到湖鱼,又从湖鱼说到海鱼,滔滔不绝,很是兴奋。
  “我听说海中有巨鱼,每出水面可引来巨浪。有人说,其乃先民流传的鲲鹏。”桓祎满脸向往,“此次离开建康,如果有机会出海,必定要设法见上一见。”
  “见到之后呢?”鲲鹏?这形容倒是更像鲸鱼。
  “自然是抓来吃!”桓祎斩钉截铁。
  桓容:“……”
  吃货凶残,世人诚不欺我。
  穿过木制回廊,脚下的木屐嗒嗒作响。
  桓祎说得起劲,满脸红光。桓容始终笑着倾听,时而添加一两句,丰富一下桓祎的食谱。
  吃货有什么不好?
  能吃是福。
  建康多雨,二人行到中途,空中又有雨丝飘落。
  回廊右侧的的空地积成水洼,几只通体艳羽的小鸟陆续飞落,羽毛五彩斑斓,叫声格外悦耳。
  桓容不是鸟类学家,压根认不出它们的种类。可他知道,如果这些小家伙继续停留,很可能会成为苍鹰的晚餐。
  果不其然,鸟群飞落不久,空中响起一声嘹亮的鹰鸣。
  黑色的身影俯冲而下,两爪齐落,开胃菜就此到爪。
  “这只鹰着实不凡。”桓祎看得眼热。见苍鹰飞到廊下,将猎物递给桓容时,更是满脸赞叹。
  “我常闻灵兽可通人性,莫非飞禽也是如此?”
  桓容笑了笑,既没承认也没否认。
  穿越这样的神的事都能发生,鸟兽有灵性也说不上奇怪。尤其是眼前这只,当真很有成精的嫌疑。
  “这些鸟看着喜人,还是莫要抓了。”桓容取出羊皮垫在肩上,轻轻拍了拍,示意苍鹰落下。
  “府内有新鲜的羊肉,稍后我让人端给你。”
  苍鹰没有直接飞落,而是先抖了抖羽毛,抖落羽毛上的水珠,随后才落到桓容肩上,翅膀蹭了一下。见桓容不接“猎物”,立刻生气飞走。
  桓容早已经习惯,手背擦过侧脸,不以为意。
  桓祎目瞪口呆,大受震撼,话都说不利索。
  “阿、阿、阿弟?”
  “什么?”
  将尚存一息的小鸟递给婢仆,看看是否能养活。见桓祎欲言又止,桓容好奇道:“阿兄想说什么?”
  “这只鹰果真有灵性?”
  “这个,我也说不好。”桓容笑了笑,道,“等哪日见到养它的人,阿兄可以当面问。”
  “不是阿弟养的?”桓祎诧异。
  “不是。”桓容摇头,诚实道,“别人送的。”
  咕咚。
  桓祎吞了口口水。
  这样的鹰随便送人?
  “不行吗?”桓容蹙眉。
  “不是不行,只是,那个赠鹰的人没有所求?”桓祎抓了抓头,脑子里转过数个念头,就是无法组织好语言,遑论表达清楚。
  “阿兄无需担心。对方确有所求,我尚能应付。”知晓桓祎是好意,桓容的笑意涌入眼底。
  “果真?”桓祎仍有迟疑。
  “阿兄放心,我不是会吃亏的性格。”
  看着桓容,桓祎依然不放心。
  桓容直觉很准,桓祎何尝不是。加上后者心思爽直,更有一种“野兽般”的直觉。在他看来,这个送鹰的人很需要提防。至于为何,暂时说不清楚,总有一天能想明白。
  两人行到后室,南康公主和李夫人均在。意外的是,桓歆和司马道福也陪坐一旁。
  桓歆出于什么目的,桓容一清二楚。
  桓熙身负重伤,世子肯定做不长久。
  桓济已是废了,没有争取的本钱。桓祎明摆着退出争夺,桓容身为县公,压根不屑于争。剩下两个小的构不成威胁,桓歆盯准世子之位,正想一切办法达成所愿。
  接近南康公主,隔三差五奉承桓容,想必是为了“尊重嫡母,友爱兄弟”的好名声。
  然而,不知他是过于心急还是聪明过头,怎么没有想一想,这样的名声传出去,桓大司马会做何感想。
  留他在建康,目的不是在家中打好关系,而是借机打探消息,为桓大司马的夺权计划铺路。
  桓歆却被世子之位蒙住双眼,继续这样下去,早晚被桓大司马当做废子。
  见桓容和桓祎联袂走来,桓歆立刻扬起笑容。虽然人品不咋样,但就皮相来说,确实是有过人之处。
  桓容颔首。
  身为嫡子又有官爵,面对桓歆这个“白身”,桓容无需太过客气。
  司马道福见到桓容,同样神情一变,忍不住将要开口。被南康公主扫过一眼,霎时脸色发白,手指揪住衣袖,寸长的指甲几乎折断。可见用了多大的力气。
  “阿母。”
  桓容和桓祎正身行礼,分别坐到设好的矮桌后。
  膳食很快送上,其中一盘就是婢仆提到的江鱼。
  “这是宫中送来的,刚好尝个鲜。”南康公主对桓容笑道,“太后知你将离建康,说要见见你。明日用过早膳,随我一同入台城。”
  “诺。”
  桓容口中应诺,心中却有些打鼓。
  元正朝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