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灼华年-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身上常佩的缕空香囊里香料本是特制,除却平日惯用的龙涎香或是沉水香,其间还夹杂着为数不少的麝香。几种香气混合,如兰似麝的味道沁人心脾。
  黄怀谦除却嗅觉灵敏,平日对麝香还有些过敏,便对那沾了麝香的味道格外注意。前些日子去拜访孙大人,黄怀谦一入外书房,透过满室浓郁的药气,偏嗅到一股子混合着麝香味道的香气,竟然极为熟悉。
  瑞安素日盛在香囊中的都是内制孤品,外头从来拿着钱也买不到的东西,孙府里便是用香,也断然不会用得这般矜贵,由不得黄怀谦不起疑。
  照理说孙大人一介男子无须薰香,若说为着驱散满屋的药气,房中大约会燃些安神宁气的檀香,麝香这种东西断然不会去用,可偏偏令他心惊的却是那股味道分明与瑞安周围的气息相似,到好似这两人时有交集。
  也幸亏黄怀谦机智应变,微微愣怔间便行了一个跪拜大礼。他将脸垂得极低,孙大人自是瞧不见他眼中的惊悚,只哆嗦着手指使小厮赶紧将他扶起。
  黄怀谦借着小厮的搀扶立起身来,故意择了与孙大人离得近便的椅子,又装着多时不见的亲厚,絮絮叨叨与对方说话,在孙大人房里坐了许久。
  时间越长,黄怀谦便越能笃定,那股子历久不散的味道竟是从朽木一般的孙大人身上透出。与瑞安身畔的气息别无二致,这种发现便更令黄怀谦匪夷所思。
  一个是连年缠绵病榻、素日足不出户的先帝老臣,一个是深居宫中,妄图篡权夺位指点江山的长公主,两人道不同不相为谋,无论如何不该有什么交集。
  可事情偏就这么诡异,那股子麝香的味道让黄怀谦不由不诸多联想。
  黄怀谦所能想到的便是这位孙大人身份有伪,担忧真正的孙大人早就为其所害,因此回府的路上,才会仔细询问妻子何氏关于孙老夫人的一言一行。
  何氏不晓得丈夫心中藏着事,却只是唏嘘慨叹昔年那么伉俪情深的两个人,如今同在一处屋檐下,却一年见不得几面。
  她幽幽叹道:“老夫人言辞虽然豁达,却依旧藏着些埋怨,心情并不算好。老爷您若是方便,也该好生劝劝,叫孙大人收敛些脾气。”
  黄怀谦心下一沉,更又忆及孙大人的长子孙仪提及,孙大人如今性情大不如前,连孙辈小儿们也难讨他的欢心,更是免除阖家子晨昏定省,等闲人若没有他的许可,根本不敢踏入他所居的外院一步。
  越想越是蹊跷,黄怀谦只觉得连脚跟都一阵发凉。孙大人与董大人同是他们这保皇一派的泰山北斗,纵然孙大人因病不朝,他们每有什么重要决策,本着尊重老人家的心愿,依旧会派人与孙大人通气。
  若孙大人真与昔日的白虎有着联系,亦若他根本便是白虎的化身,这些年来经他之口传给瑞安的消息便数不胜数。联想到瑞安每每先发制人,黄怀谦只觉得不寒而栗。他恍然已经触探到事实的真相,却又不敢一把撕开。
  今日苏世贤去得及时,黄怀谦满腹疑窦解不开,只能呈到年轻的君王面前。
  李隆寿通过苏世贤的叙述将来龙去脉理清,闭着眼沉思了良久。最初的惊惧渐渐过去,如今眼中又是波澜不兴。
  他只抬手举盏敬了苏世贤最后一杯,温煦地说道:“岳父大人饮完杯中酒,便早些回去安歇吧。今日姑姑回府,指不定还有什么事情,朕便不虚留。”
  再命小常寻了件貂裘锦衣过来,李隆寿亲手捧给苏世贤,说得坦坦荡荡:“岳父大人,梓琴素日总说您虽有过失,好在良知未泯,朕还不想承认。如今连着经了几事,方知还是梓琴看人更准,从前是朕以小心之心度了君子之腹。这件貂裘是昔日父皇之物,朕今日将它赐给您吧。”
  一件衣裳事小,却因是景泰帝留下的东西,便显得弥足珍贵。苏世贤心中激动,郑重接了这件貂裘,方知李隆寿此时此刻才算真正认下了自己这个岳父。
  千言万语说不出口,只化做满腔的热意。苏世贤将这件貂裘往身上一披,冲着李隆寿深深拜了下去,口中朗朗吟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陛下,臣这便告退,您也请早些就寝。”
  翁婿二人今日敞开心扉,未尝不是新的契机。李隆寿弯下腰去扶起苏世贤,脸上温煦的笑意自始至终不曾改变:“朕不敢自比周公,却必定要做位仁君。”
  苏世贤冒雪出宫,尽管外头天寒地冻,他胸前却似有团火在燃烧。
  最初的荣华富贵归了烟云,苏世贤心境再不似从前。这几年对陶家、对陶婉如母女的愧疚时常尖利如针,总在他猝不及防的时刻狠狠刺进他的内心。
  无论他再怎么努力,这件事也是一生都无法洗尽的耻辱。苏世贤不奢望陶家人与陶灼华的原谅,却从未如现在这般充满渴望,他渴望与陶灼华和苏梓琴联手,抵制瑞安的野心,还天下一个海晏河清。

  ☆、第四百零五章 苦等

  回过头来细想,苏世贤已然记不清自己当初是怎样的念想。多年的宦海沉浮,他不再是从前那个为了金钱与权势一味往上爬的蠢人。
  苏世贤甚至已经想好,他的上半辈子既窝囊又龌龊,下半辈子至少要做件惊天动地的事。至于陶灼华原不原谅自己真得都无所谓,待一切尘埃落定,他便归隐至云门山麓,伴着陶婉如在山间的青冢忏悔一生。
  蔓蔓青冢,芳草萋萋,埋葬的是曾经与他着红袖添香之谊的佳偶。苏世贤忆及自己当初跪在陶婉如坟前的不甘不愿,不由抬手重重掴了自己一掌,却蓦然一个激灵,记起了苏梓琴临行前的提醒。
  瑞安手上再无东西可以要挟陶灼华,已然恼羞成怒。她晓得陶灼华视母至孝,竟拿着将陶婉如挫骨扬灰来威胁。
  想来苏世贤要守着云门山下那一抔黄土的愿望虽好,竟也难以做到。已然辜负过陶婉如一回,苏世贤再不肯由着瑞安胡作非为,让陶婉如九泉之下无也法安息。伴随着车身轻轻的摇晃,苏世贤闭目敛神,认真想着这件事该拜托给谁。
  此时此刻,芙蓉洲内软玉生香,又是花天酒地。
  瑞安在宫内住了大半月,除去神情比往日倦怠,身子已然恢复得差不多。情知拖了这些时日,今夜那黑衣客必至,也懒得使人去瞧苏世贤何时回来。
  半夏晓得瑞安此刻畏寒,早命人将殿内笼起薰炉,地龙也烧得极旺,寝宫内早是暖如三春。曲腿束腰的黄花梨花架上是几盆新开的雅兰,正是幽香四溢,和着薰笼间的甜香似有若无地萦绕。
  寸许长的珊瑚红地毯上以提花织金的手法绣有大朵金银两色的富贵牡丹,亦是半夏依着瑞安的喜好重新换过,床榻上是海棠红的夹纱被褥,姹紫嫣红地绣着折枝花的玉堂富贵。
  玉兰的雅洁、海棠的娇媚、牡丹的富丽,桂花的明快,大朵大朵的繁花荼蘼盛绽,奢靡的气息尤为厚重。身着白衣的翩翩少年们沉寂了半月,此时重又扮起妆容、奏起笙歌,琴音扶摇直上九宵,芙蓉洲间霎时又纸醉金迷。
  瑞安听着笙管之音,与几个白衣少年调笑了一回,等了约末一个更次,芸窗外却是寂然无声,没有黑衣客的行踪。到底是未出小月子的人,比不得从前那般精神头十足,瑞安饮了一秋呈上的血燕冰糖羹,便慵懒地挥退众人,带着满腹的疑惑躺回到榻上,不多时便入了梦乡。
  夜半的黄府中,黄怀谦却是辗转不寐。雪落无声,悄然覆上院中那枝落尽叶子的梧桐,玉树琼枝在暖黄色灯笼的映衬下发出莹莹浅辉,整个院落万籁俱寂。
  吱呀一声,小厮安子推开虚掩的外书房门,端来一碗强筋壮骨的汤药,恭敬地说道:“老爷,如今已然是二更天,您喝了药早些安歇吧。”
  黄怀谦夜不能寐,只为牵挂着派去追赶董大人的平子。他望望安子手上端的那碗黑褐的液体,孩子气地皱起眉头,悄悄冲安子道:“你偷偷倒进花盆里,若是夫人问起,便说我尽数喝完了就是。”
  松风竹骨是黄怀谦素日真实的写照,他在强权面前不曾低头,平生所惧便唯有一碗苦药。此刻也顾不得在安子面前摆谱,只对着他软语央求,显得十分可怜。
  安子忍着心间的笑意,一本正经地摇头拒绝道:“大人,这种事头前做过一回,您忘了奴才被夫人抓了现行,罚去半月俸禄不说,还叫人打了奴才的板子?夫人将脸一板,奴才可不敢造次,您不能再为难小人。”
  伤筋动骨,又是天寒地冻的时辰,安子生怕黄怀谦落了病根,可不能由着他任性。索性拿夫人何氏做筏子,亦真亦假哄着黄怀谦将药喝完,再递上早便备好的一碟蜜饯,这才笑着端起了空碗告退。
  黄怀谦砸吧着嘴,苦着脸含了块糖渍的冬瓜条在口中,眉头蹙成小山一般。
  他屈指算着安子离去的时间,喃喃自语道:“也差不多是时候该回来了,却不晓得能带来什么消息。”眼见安子就将走至门口,黄怀谦将他唤住,认真嘱咐道:“便是平子半夜三更回来,你也叫他速速来见我。他这里一日不回,我这颗心便一日放不进肚里。”
  安子晓得平子这一趟差事的重要,脸色郑重地点着头,将房门轻轻阖上。
  三更天的时候,外院里传来清清浅浅的脚步声,黄怀谦只是朦胧阖眼,听得精神一振,大声唤人道:“是谁在外头?”
  应合着他的话,先是吧嗒一声挑起棉帘的声音,紧接着房门便被人轻轻叩响,小厮安子的声音隔着木门传了进来:“大人,平子回来了,如今就等在门外。”
  “快叫他进来”,黄怀谦本就睡意全无,听得这句话简直就是福音。他忙忙坐直了身体,自己侧身去拿榻旁楠子架子床上搭的外衣,不小心牵动受伤的脚踝,疼得呲牙咧嘴。
  安子先一步进来,替黄怀谦将外衣披在身上,再取过大迎枕叫他倚得舒服些。见榻旁的火盆里炉炭半烬,安子再续了几块无烟煤,这才擦了手给黄怀谦斟茶。
  平子先在外头抖落了一地雪花,又守着火炉袪了袪身上的寒气,这才匆匆绕过风寒三友的竹制屏风转进内室,冲着黄怀谦弯腰行礼。
  黄怀谦命他起身,见他脸有风霜,晓得这一路行走不易,关切地追问道:“我只当董大人启程不过三两日,你追他该用不了多少功夫,可是有什么变故才导致行程延误?你可曾吃了饭不曾?”
  安子日夜兼程,在路上赶得十分急切,寒冬腊月的天气额头竟冒了汗。他抬起衣袖拭了把潜水,腼腆地回道:“奴才只怕大人等得急,明饭到不曾用。”
  清秀的男孩子口齿伶俐,将此次行程一五一十娓娓道来。
  并不是董大人有什么变故,实在是此次回乡轻车简从,一路车程极快。平子追了七八日,一直追至津门附近方才赶上,这一来一往耽搁了行程。

  ☆、第四百零六章 商贩

  黄怀谦微微点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他从炕桌上摸到自己的西洋玻璃镜子架上鼻框,便就瞧清了安子脚下的皂色马靴,那上头一层厚泥巴早冻成了疙瘩,再看他脸上也是一片奔波劳累的痕迹,自然晓得他这些日子晓行夜宿,当真十分辛苦。
  一安一平,两个小厮都是黄怀谦身为最为得力的人,素日极得他倚重。
  眼见平子半夜三更归府,连晚饭都顾不得吃,却因自己迟来而满腹愧疚,黄怀谦温言笑道:“我并不是怪你,只是怕董大人这一路又横生什么枝节。单瞧你这满脸疲惫,便知你这一趟着实辛苦。先将董大人的信给我,你去洗个热水澡,吃了饭再来回话。”
  平子答应着,忙稍稍侧身,解下系在腰间的褡裢,慎重取出董大人的亲笔信,双手呈给黄怀谦。
  黄怀谦握在手上并不急着读,先开口吩咐一旁的安子道:“让厨房里给平子做碗姜汤,再给他烫一壶酒、炒几个菜,暖暖身子。”
  平子慌忙道了谢,两个小厮一前一后退出,又将房门好生阖上,黄怀谦这才迫不及待地拆开董大人的信,仔细瞧了下去。
  董大人与孙大人同朝为官数十载,自然交情匪浅。不过最近几年为着忌讳瑞安,才断了些联系,他在信中细细密密说了许多孙大人的秉性、脾气之类,还特意提到孙大人有个脚趾头与常人有些不同,要黄怀谦若有机会仔细瞧一瞧。
  对于黄怀谦的猜测,董大人十分不想苟同,只愿他早日查个水落石出。
  董大人信间写得十分矛盾,既希望孙大人不过是久病在床才变得性情乖张,又晓得黄怀谦的猜测并非空穴来风,一时十分怅惘。他殷殷写道:“当此多事之秋,行事自当小心谨慎。如今敌在暗我在明,委实进退两难。”
  两个人其实都庆幸,关于远在大阮的刘才人与李隆昌那一节,因是重中之重,除却李隆寿与苏梓琴父女,便唯有董大人与黄怀谦两个知晓,不曾节外生枝。
  黄怀谦读到此处,也是一阵后怕,只觉得脊背一阵阵发凉,汗水险些湿透了衣裳。
  他那一日过孙府拜候,本待依着董大人的嘱托,若情形许可便将景泰帝另有遗孤这样的好消息与孙大人分享,幸好当日察觉有异,不曾多说一句。
  黄怀谦一面暗道侥幸,一面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有些欣慰地自言自语道:“好兄弟,今次居然是你立了奇功。”
  再将这封信默诵一遍,将董大人的嘱托记在心中,黄怀谦便默默掀起火盆的盖子,亲眼看着信笺化为飞灰。他阖着眼睛貌似闭目养神,实则脑间各种思绪飞逝如电,说不出心上什么滋味。
  平子泡了个热水澡,又灌了一大碗姜汤,身上渐渐暖过来。他并未饮酒,只狼吞虎咽扒了一大碗饭,又换了身干净衣裳,这才重新回到黄怀谦的书房。
  黄怀谦体谅他一路辛苦,指指兀子叫他落坐,这才问平子道:“你瞧着董大人近日身体可好,连日长途跋涉,老人家可吃得消?”
  平子恭敬地答道:“董大人要奴才转告老爷,他极看得开,必会保重身体,处处以大局出发,不辜负陛下厚爱。还要奴才给大人捎个信,锋芒毕现不如韬光隐晦,叫大人约束朝中故旧,不要替他出头。”
  “这便好、这便好”,黄怀谦听得董大人思路清晰,又极是看得开,不晓得是替董大人欣慰,还是叫自己安心。他温和地望着脸有憔悴之色的平子道:“连日奔波,你下去歇着吧。”
  平子告退出去,黄怀谦独坐榻上,又是闭着眼睛想了许久。
  是敌是友并非一成不变,所谓风水轮流转,从前被他们嗤之以鼻的苏世贤如今到选择站在李隆寿这边,黄怀谦虽然大感意外,却也着实欣慰。
  连瑞安的枕边人都倒戈,届时那毒妇四面楚歌,若再揪出一直隐藏的黑衣客,只怕瑞安黔驴技穷,覆灭的日子便就不远。
  家丑不曾外扬,黄怀谦并不晓得苏世贤与瑞安长年分居,堂堂驸马郎根本近不得这蛇蝎女子的身畔,只望着苏世贤有机会探些究竟。
  苏世贤如今渴望立件奇功,却是一颗心落不到实处。既希望半夏替自己留意,又害怕她被瑞安察觉,心上十分矛盾。
  半夏心间却有些欣慰,她素来听瑞安的命令行事,到犯过不少糊涂。如今到感觉拨云见雾,好似有了些盼头。
  众人各怀心思,唯有瑞安连等几日,黑衣客都是杳然无踪,她诧异之余也有些揪心,生怕这张最为隐秘的王牌出什么问题。
  苦等不是办法,瑞安白日里依旧临朝听政,时常越过李隆寿发号使令。更记着早些时候黑衣客的嘱咐,将隐隐是朝中后起之秀的黄怀谦列上黑名单。只为如今黄怀谦抱病,她却不好下手。
  进了腊月的门,大裕皇城每逢五、十的市集便格外热闹起来,市井街巷多处挂出卖春联、灯笼、萝卜钱的摊子,节日的气息十分浓郁。
  绸缎铺子里挤满了大姑娘与小媳妇儿,将一块块鲜亮好看的布料比在身上。小贩们走街串巷卖起了糖瓜,后头三五成群跟着顽皮的孩子,好似一串长绳儿。
  人烟阜胜,市井繁华,小本生意的买卖也好做。敲着梆子的中年人卖出车上最后一块豆腐,收了主顾递过来的几个铜板,往褡裢里一扔,听得银钱碰撞的叮当之声,直起身子长嘘一口气,醇厚的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他将豆腐担子寄存在一家酒楼外头,大步流星登上了二楼,声音洪亮地吆喝着伙计给打上几斤老酒,再上碟盐水花生与茴香豆。
  此时并未饭点,酒楼里十分空闲,掌柜的便亲自端了小菜上得二楼。
  瞅见憨厚的中年汉子一脸络腮胡须,露着朴实的笑意,手指似乎无意识地在擦得油光铮亮的饭桌上比比划划了两下,又嘿嘿笑着显得若无其事。

  ☆、第四百零七章 生离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掌柜的望见对方打出熟悉的手势,心间自是一凛。
  昔年的金戈铁马早成空,岁月倥偬间早是白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