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灼华年-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昔年的金戈铁马早成空,岁月倥偬间早是白云苍狗。掌柜的早习惯了守着这家不大不小的店面,一家人其乐融融,不承想多年的平静就在这一刻被打破。
  对面质朴的中年汉子脸上的笑容不曾消失,仿佛还在为今日这么早便卖光了豆腐开心。而掌柜的望着这样的笑脸,心间漫过的却是深深的哀伤。
  掌柜的收敛了神情,堆着满脸的笑意搁下手上的杯盘,快手快脚归置整齐,再冲中年汉子拱手道:“大约如今都在值班年货,今日您这担豆腐销得快。小可在这里恭喜您大年节下财源日进,咱们一起发财。”
  中年汉子搔着头皮,显得颇不好意思,只嘿嘿憨笑着赞了句掌柜的真会说话。
  掌柜的擎起桌上瓷瓶大肚的酒壶,替中年汉子斟了一杯,中年汉子连连道谢,伸出双手去接。两人交错之间,中年汉子衣袖轻轻一动,却有样东西顺着他的手心转到了掌柜的那头。
  掌柜的将手一笼,便将东西收在袖中,两人到好似方才的一幕并未发生。
  中年男子饮了几碗酒,从褡裢间数出些铜钱结了帐,便就下得楼来重新挑起担子,渐渐消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
  天近午时,客人渐渐上门,除却几个跑堂的小二,素日勤快的掌柜却顾不上招呼。他沿着穿堂匆匆转入内室,这才将袖中那一卷包在油纸布间的信笺取出,认认真真读了一回,再掀开炭盆的盖子将信烧毁。
  两行浊泪顺着掌柜的脸颊缓缓滑落,砸在青砖铺就的地面上,却好似心上重重一坠。掌柜的开了柜子后头的暗格,竟取出块刻有呼啸山林图样的铜牌来,喃喃自语道:“本以为你早便销声匿迹,如何还不肯安生?难道这便是我们做属下的命,就不能清清白白活上一回?”
  明知没有退路,掌柜的不再耽搁时间。他将铜牌往怀中匆匆一收,转而开了盛钱的匣子,从夹层里取出一沓厚厚的银票,又特意挑了几锭小的银锞装入荷包,转而往后院去寻妻子。
  年节将至,在后头哄着一双小儿玩耍的妇人瞧着掌柜的进来,不觉有些诧异,她起身迎上前来,温柔地问道:“这个时辰不是最忙么?怎么你不在前头照应,到来了后院。”
  暗卫死士的身份隐藏了二十余年,结发共枕的妻子一无所知。故主现世,重新汇集当年旧部,这天下指不定又是风云变色。
  掌柜的并不多说,只将收好的银钱递到妻子手上,正色说道:“你带着一双孩儿回你娘家去住段日子。我安排华安与珠儿两个跟着你们,这些银钱足够你们衣食无缺。我这里有大事要做,这家店面也留不住。”
  妇人本是浅笑盈面,听到这几句话便就愣怔。七八岁的小儿早就懂事,牵着掌柜的衣袖道:“爹爹是要做什么去?什么时候能来接我们?”
  天伦之乐,原来距离一个死士的世界太过遥远。掌柜的忽然后悔他安下了这么一个家,如今又给一家人带来无尽的牵挂。
  他蹲下身来抚着孩子的头顶,声音一如既往地慈祥:“爹爹办过完了事,便会去你外公家接回你们兄弟两个和你们的母亲,可好?”
  孩子得了这句允诺,并不晓得或许会是生死之离,笑着应了个好字,便跑去后头天井间玩耍。到是妇人嗅出引起与往常不同的味道,切切问道:“掌柜的,究竟出了什么事情?为什么咱们不能同在一处?”
  掌柜的轻轻一叹,好似瞬间苍老了十岁。
  他握着妻子的手说道:“你从前追问我的出身,我只怕你会受惊吓,不肯说与你听。如今事到临头,只得告诉你是有厉害的仇家寻来。若我躲过了这个坎,咱们自己一家子自然团聚,若我不去接你们有,你便带着孩子安生渡日吧。”
  早便晓得丈夫身份有异,妇人只不敢往深里去问,不承想千躲万躲依旧躲不开劳燕分飞的结果,妇人眼间霎时涌满了泪水。她胆怯地问道:“是什么仇家?咱们拿钱消灾不行么?若自己的积蓄不够,我便回娘家去凑。”
  掌柜地轻拍着妻子的肩膀,涩涩笑道:“若是能拿钱消灾,我何至于隐姓埋名这些年。不要多说了,快些收拾东西带着孩子启程。”
  妇人默不作声抬起衣袖拭泪,却忽然抱住了掌柜的大声说道:“你若敢不来找我们,我便化做厉鬼去找你。”她一把扯过掌柜的大手,在他虎口上狠狠咬出血来:“我给你做个印迹,凭你天涯海角也不能丢下我们母子。”
  铁血男儿亦是绕指柔肠,掌柜的忽然捧起女人的脸深深吻了下去:“你等我,我便是爬也要爬去寻你和孩子。”
  市井百态、人聚人离,不过大千世界里最普通的一部分。渺小若沧海一粟,造物主便是满怀慈悯,大约也无法体会普通人的飘若浮萍与满腹无奈。
  三街五市,宾客盈门的饭馆无数,除却有几位循着旧滋味来吃盐水花生的老主顾略略存了些遗憾,转而另觅他家,鲜少有人注意到一家开得热热闹闹的店面几日之间便换了招牌。
  芙蓉洲间等得越来越焦躁的瑞安始终没有等到黑衣客的造访,却有封书信不晓得何时压上了她寝帐间海棠红的芸香萱草长枕,上面刀刻斧裁的字迹狷狂如草,叫瑞安心头一阵急跳。
  黑衣客不喜笔墨,鲜少给瑞安留书。但只要有书信摆上瑞安的案头,便必定不会有好事情。
  瑞安等不得去取银剪,急急脱下手上的玳瑁嵌金护甲划了道缝隙,再拿涂着猩红蔻丹的指甲挑开信封,从里头抽出张薄绢,皱着眉头往下细看。
  黑衣客简短的解释了自己这几日的行踪,原来他从几位老臣的言语中嗅到些不对,便走了趟西山大营,这才发觉西山大营的士兵比从前少了至少三成。

  ☆、第四百零八章 兵符

  黑衣客的留书火药味十足,竟有些气急败坏的感觉。
  他言辞犀利地质问瑞安,近三成的士兵,约是近万的人马,就在西山大营销声匿迹,连个水花都未激起。难道现如今执掌西山大营的都是饭桶?一个个眼睛全是瞎的?瑞安是养了一堆酒囊饭袋?
  石榴花下死,做鬼也风流。黑衣客此刻清晰地体会到这种滋味,却已是欲罢不能。
  与猪队友为伍,简直是黑衣客一生最大的失误。他既恨自己昔年为瑞安所迷,成为她裙下不贰之臣;更恨瑞安不听他的谋划,择了些酒囊饭袋当做宝贝,到显得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瑞安读着这封信,被脂粉所掩的脸上是火辣辣的羞愧。
  西山大营由朱怀武一力统领,每年下拨的饷银丰厚,本该是瑞安手上一把最锋利的尖刀,如今却被人生生撕开了缺口。
  朱怀武勇则勇矣,吃亏在谋略不足,更兼着这些年顺风顺水,瑞安身边的一众权臣都有些懈怠。西山大营原由朱旭代管,自打朱旭因为冲撞董大人的晚辈而惨遭罢黜,缴械了京中的差事,更不能染指西山大营,那边着实有些松懈。
  若不是黑衣客及时察觉不对,只怕整个西山都会被人搬空。而朱怀武坐拥兵权,出了这么大的岔子现如今依旧一无所知,还在做他的太平美梦。
  黑衣客力透纸背,信笺有些地方被笔勾破,显然留书时十分恼怒。
  他斥责瑞安明明当了婊子却偏偏还要立什么牌坊,想拿大裕的江山从前就该弑君篡位,哪里管什么名不正言不顺。如今小皇帝上了位,情形也是一样,该当及时出手,莫要等到对方羽翼长成,再不受她挟制。
  大约黑衣客自己也未发觉,他的冷静自持正随着形势的转变渐渐消失殆尽,取而待之的是毫无把握的冒险与激进。天平便在不经意间悄然倾斜,已然偏向了李隆寿那边。看似瑞安依旧占尽上风,实则真有些黔驴技穷。
  瑞安虽被黑衣客骂得恼羞成怒,却难以掩盖心间漫过的一阵阵惶恐。她死死盯住信上的西山大营几个字,隐约猜得大约自己最为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昔年兄妹相争,以致剑拔弩张,景泰帝宁肯毁去兵符也不叫它落在瑞安手上。
  乾清宫中知春湖畔,瑞安身带持刀护卫入宫,明着抢夺景泰帝手上的兵符。景泰帝哈哈大笑,他解下系在腰间的兵符,却并不交给瑞安,而是将它狠狠摔在石板上裂成三块,而且抬脚便踢进了湖中。
  瑞安恼羞成怒,拨出侍卫腰间的短刀便架上景泰帝的脖颈,景泰帝只是拍手而笑,叫她彻底死了那条掌控军队的心思。
  纵然争得鱼死网破,瑞安架在景泰帝脖子上的钢刀到底不敢真正砍下,她只得悻悻而归。原以为兵符就这么销声匿迹,谁知道黑衣客归顺她之后,才告诉了瑞安并不晓得的秘密。
  那一日兵符被景泰帝扔进湖中是真,而玄武却早在湖中闭气等候。
  三块兵符一块未少,都由暗藏在湖中的玄武收集在身,当天夜里便完璧归赵。
  景泰帝握着失而复得的兵符,情知以一己之力再难护周全,便只留了一块藏在身畔,余下的两块交由玄武送出,以待日后兵符合一,重新号令三军。
  四大暗卫各领机密,彼此井水不犯河水。黑衣客只听得景泰帝声音沉沉地吩咐玄武,却不晓得景泰帝秘令他将东西交给谁。
  他只是告诉瑞安,景泰帝手上那一块还藏在宫中,让瑞安务必想法子拿到。
  瑞安苦寻无果,只得对乾清宫严防死守,围成铁桶一般,总叫景泰帝无法送出。连同许三这些近身服侍的人,瑞安都暗自留心,并不叫景泰帝私下与人相处。
  昔年景泰帝要见陶灼华一面,瑞安尚且害怕景泰帝病急乱求医,假这小姑娘之手往外传递东西。待陶灼华出得乾清宫,她立时便赐了温泉浴,借着为陶灼华换了新衣的机会,让人仔细搜过陶灼华的衣冠。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些细枝末节的事情,瑞安并非想不到,而是苍天有眼,他机关算尽却让旁人算计。
  那一日陶灼华将景泰帝写在丝绢上的手书藏在陶雨浓为她雕刻的中空木簪里,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她一直将这封手书带在身上,随同苏世贤去往大阮为质的途中,在云台山寻得归隐多年的玄武,亲手将东西交给了他,才算完全景泰帝的重托。
  三块兵符那时并不全,玄武手上一块、郑荣将军手上一块,还有一块景泰帝早早交给了许三,命许三务必想法子传出宫外。
  许三藏身在景泰帝梓棺中不眠不休三日,终于借着景泰帝下葬的机会从皇陵密道遁出。三块兵符劫后重逢,都依着景泰帝的吩咐交到郑荣将军手上,由他待条件许可之迹,助李隆寿成就大业。
  瑞安从陶灼华身上失了先机,又被郑贵太妃与诸位太妃拌住,没有机会打开景泰帝的梓棺,让许三那块兵符流出,这才种下今日的祸患。
  景泰帝自知大限将至,每日殚精竭虑,替李隆寿埋下无数的伏笔,只望着他能重夺李家的大权。种种经营,瑞安自是蒙在鼓里,以为景泰帝早便弃子认输。
  当年那两块的兵符去向,瑞安曾数次疑心曾为朝中肱骨的郑荣。她在郑家、郑贵妃,连同郑荣身边都安插了眼线,想要挖出这块兵符的下落。
  伴随着刘才人入宫得宠,郑贵妃与景泰帝生了罅隙,郑荣连遭罢黜,到不复往日风彩。百年望族的郑家开始走下坡路,郑贵妃自然迁怒在景泰帝身上,打从那个时候起便不踏入乾清宫一步。
  眼线三五不时地回报,郑荣自打被她罢黜为九品小史,早便一蹶不振,时常醉心于犬马声色,整日圈着一班歌妓伶人胡闹。
  郑贵妃私下也曾多次劝解,郑荣表面上答应着痛快,回过头去照样花天酒地。昔年手握兵权的将军基本成了废人,这样的结果到是瑞安喜闻乐见。

  ☆、第四百零九章 伏笔

  不得不说,郑家兄妹一片忠心日月可鉴。
  两人数年经营,一直忍辱负重,方才与景泰帝联手导演了这出戏。
  郑贵妃借善妒之名,因与刘才人争宠失败而对景泰帝彻底死心,两人明面上老死不相往来,郑贵妃再不踏足乾清宫,暗地里却与景泰帝设计,将怀了龙裔的刘才人送出宫去,另留了景泰帝一根血脉。
  正因为刘才人的诈死是经由郑贵妃之手验过,瑞安才深信不疑。
  而郑荣本是运筹帷幄的将才,为了有朝一日助李隆寿东山再起,不得已扮做浪荡之辈,不惜拿声色犬马堕落了自己的名声。
  这一条长线打从多年前埋下,情形发展合情合理,竟真得瞒过生性多疑的瑞安,甚至黑衣客都没有多往郑家上头留心。
  地底皇陵,是景泰帝留下的另一个惊天秘密。皇陵地腹中空,足可够数万人屯兵,郑荣正是领着受兵符调遣的将士们如同蚂蚁搬家一般,经由密道进到皇陵,只在此地厉兵秣马,期待一举攻入京师,拿下瑞安一伙。
  瑞安想破脑袋也没想通这一节,只在心里过筛一般,将值得景泰帝托付、能拿起这块兵符的人过了一遍,却始终落不到实处。
  郑荣本是最有可能之人,只是这十余年来却早荒废了功夫。而且手上无兵无权,只怕有心也是无力。至于董大人、孙大人之流,都是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便是有了兵符,也不懂得争战杀伐,更不似景泰帝能托付之人。
  瑞安一度疑心渐渐长成的李隆寿,曾勒令苏梓琴留意他贴身的小衣、香囊、荷包等物,也是一无所获。况且冷眼旁观,李隆寿对朝中文官武将都不上心,私底下也没有多少往来。
  除却那几个景泰帝留下的老臣对李隆寿一心拥戴,旁的基本都让瑞安换成了自己人。这样的李隆寿根本难以驾驭众臣,到好似不足为虑。
  正因为形势一片大好,瑞安才不愿采纳黑衣客强取豪夺的办法篡位,她想拿软刀子杀人,一点一点叫李隆寿失了民心,自己真正众望所归,好做到天下一统。
  这些年兵符一直未曾出现,无论是当初的景泰帝还是如今的李隆寿都是处处受制,瑞安有一阵乐观地以为兴许伴随着黑衣客设局诱杀玄武等人,兵符也与这三个人一同下了黄泉,再也不足为惧。
  愿望固然美好,事实却好似与她开了个大玩笑。能无声无息调动了西山大营的军队,必定是那三块兵符已经合一,而且手持兵符之人得到了全军将士的认可。
  这么想来,一则当年那三个人并未在黑衣客的火攻与箭阵中死去,至少有一块兵符好端端握在他们手上,黑衣客当日在大阮瞧见的那个人必定是青龙无疑。
  二则对方无声无息调动了军队,那么些人一同销声匿迹,朱怀武玩忽职守固然可恶,更可怕的却是对方必定有极为隐秘的屯兵之所,不被外人发觉。
  三则许三这混蛋一定还活在世上,他贴身服侍景泰多年,必然身负景泰帝的重托,对方手中还握有什么底牌也未可知。
  瑞安只觉得自己这几年诸事不顺,好似冥冥之中有双翻云覆雨手在跟她做对。想起一桩桩、一件件令她无可奈何之事,瑞安一口银牙咬得咯咯直响。
  景泰帝中毒多年,她以为他早便弃子认输,偏偏这狡猾无比的埋下的伏笔一个接着一个,似乎每一个都叫她中招。
  这么想来,最后一块自己求之不得的兵符,必定是假许三之手送出。想到那个卑躬屈膝,好似一脸奴才相的总管太监,背了自己玩了这么一出大戏,瑞安又是一阵气恼。
  脑间蓦然灵光一闪,瑞安又被自己的猜测吓了个半死。
  她哒哒哒以手叩击着杯盏唤人,未戴护甲的小拇指却被那杯子上浮凸的喜鹊登枝图案勾住,不小心齐根折断。瑞安疼得闷哼一声,袖子一拂便将炕桌上的东西尽数扒拉到地上,引得一秋与半夏双双进来。
  半夏俯低了身子收拾满地狼藉,一秋快手快脚取来了剪刀与银挫,替瑞安修剪着指甲,再命人给她端一盏黄芪枸杞茶来消渴。
  瑞安深深吸气,勉强将胸前的郁闷压下,吩咐一秋立时备车入宫。
  如今已是深夜,宫门早便落匙,一秋犹豫地问道:“殿下,再等两个时辰便就天明,您确定此时入宫么?”
  “婆婆妈妈地多说些什么,还不速速去备车”。瑞安疾言厉色,眼中的凛冽叫一秋打了个寒噤,立时便住了口忙不迭地往外走去。
  半夏早转入屏风后头,捧来了瑞安大红遍地金的阔蓝缎边绘绣葫芦纹宫裙,手脚麻利地替她穿戴起来,再从架子上取下火红面子的貂裘大氅随在瑞安身后,瑞安已然急急迈动了脚步。
  瑞安入宫之后,半夜传了朱怀武等几个心腹觐见,从前迫于无奈被免职的朱旭也在被召之列,众人心头忐忑,冒雪急急忙忙入宫。
  御书房里笼着旺旺的炭盆子,自然温暖如春。瑞安解了大氅,却好似有些害冷,身子不自觉地发抖,吩咐半夏上杯热茶。
  半夏替她斟了茶,交叠着双手恭敬地退下。只怕瑞安唤人,并不敢离得太远,就候在江山万里的大理石底座紫檀木屏风后头,过不多时便透过屏风的间隙,瞧着朱怀武等几个人鱼贯而入。
  瑞安沉着脸,纤细的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