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不嫁良人-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围着的人均笑嘻嘻的。
    穿了一身檀色缂丝的贵妇坐在椅上,年约三十上下,眉眼上挑,说不出的风流韵味。
    正是闵氏。
    在她身旁的绛紫色妇人老了一些,四五十左右,正皱着眉头看着问法雨话的姑娘。
    而正斜着眼睛品茶的年轻女子,却甚是眼熟。
    离得稍近,脚步放慢,灵药静静地听着那眼熟姑娘说话。
    “你们主仆二人当街坏我名声,可曾想过今日会在这里撞见我?”年轻姑娘声音冷漠,透露了些许恣意,“若不是那日我急着去赴宴,岂容你放肆?”
    “晴晴,这丫头如此无状,何必在这里罚她,她既与寺中的贵人有干系,莫得罪了贵人。”绛紫妇人像是个知礼人,开口劝道。
    “娘亲,你不知道那日她有多可恶!当街就叫嚷说我这县主仗势欺人,好些人都围了上来瞧热闹,女儿怎能咽下这口气。”
    原来是那一日的宜安县主。
    “她主人是个少年公子,生的倒是俊秀,可惜也是个混人,贵人在寺中又如何,她还能管别人奴仆?”宜安县主又嘟囔了几句,“左右也是个被宫里撵出来的,顾忌她作甚。”
    闵氏看了一阵儿,终于开口:“县主,不过是一个奴婢,在这里耽误什么事儿,走吧。”
    她自那日在京中听了话本子里说的事之后,心中不安,今日来这里也是想着偷偷问一问惠安,宜安县主偏在这里找事儿做,她可耗不起。
    缓缓压下心中的怒火。
    灵药走上前去。
    众人眼见着一个少女悄无声息地立在了眼前,都吓了一跳。
    眼前的少女凝脂雪肤、乌发及腰。
    后头不知是哪个婆子看呆了,脱口道:“这是哪里来的女菩萨,生的这般清贵庄严。”
    闵氏第一个冷哼出声,眼光略带了几分审视,上下打量了灵药。
    法雨在后头呜呜出声,灵药看向她,忍了泪意示意她隐忍。
    闵氏后头的婆子沉沉出声:“这是哪家没规矩的小娘子,见了国公夫人也不行礼么?”
    闵氏微微一笑:“山野村女,不懂规矩也是有的,莫吓着人家。”
    宜安县主歪着头打量灵药,只觉得眼熟极了,一时却想不起来,开口道:“这决然不是京里的姑娘,瞧她的披风,可是前些年时兴的款式呢,如今谁还穿这种?”她扬起下巴,“你好端端地站这里做什么?没事快滚。”
    灵药带着几分感慨,笑了。
    “敢问县主为何责打我的婢子?”她语气平静。
    宜安县主突然指着灵药,叫了起来。
    “原来是你!女扮男装的贱民!”她气急败坏了。
    闵氏突然意识到了这人是谁,刚想出声提醒宜安县主,可县主还在气急败坏地嚷着。
    “你是哪家的姑娘,报上名来。我要去你家里看看,什么样的父母能教养出这样胆大妄为的女子来。”
    “我是哪家的姑娘,你敢问,我却不敢说。”灵药脸上浮现笑意。
    绛紫贵妇瞧出了不对,忙插口道:“一点小误会,晴晴,快把这丫头放了,她冲撞了你,教训教训得了。”
    天王殿里头有尼师小跑出来。
    “县主慎言,这是这是为先贞顺皇后舍身的香音公主。”她叫道。
    先贵妃苏氏,死后追封为贞顺皇后。
    灵药此时尤其感谢父亲对母亲的曾经宠爱。
    架着法雨的仆妇们一惊,法雨趁机挣脱开来,刺着嗓子吼:“公主殿下驾临,你们还不跪下,是想犯上吗?”
    乌泱泱跪倒一片。
    真心的少,假意的多。
    宜安县主左手掐着右手,心中恨得直痒痒,尤其恨自己只是个县主,大不过公主去。
    法雨跑到灵药身后,抹了一把泪。
    灵药没说话。
    仰头看了看山门,沈正之带了四五个佩刀侍卫往这边而来。
    “方才你问,什么样的父母才能教养出我这样的人?是么?”灵药声音平静。
    绛紫贵妇想来应当是永邦候夫人,此时已是意识到了事态严重,慌张道:“县主失言,还望公主息怒。”
    不管这位公主失势还是得势,到底是天之骄女,一句什么样的父母已是犯了大不敬之罪。
    “是谁打的你?”灵药转开了话题。
    法雨指了方才那两个婆子和一个丫头,又指到了宜安县主头上。
    “就是她让人打得我。”法雨气的嘴唇直哆嗦。
    “大概你是借着谁的光彩,得了个县主的封号。”灵药道,“既是县主,我就留你一个面子。你爱折辱人,我却不爱干这等事。”
    她看向闵氏,道:“国公夫人,国公爷是国之股肱,想必您也是知礼人,我且问你一句,今日之事当如何是好。”
    “……县主冲撞了殿下,自当是县主向您赔罪。”闵氏低低道。
    灵药哦了一声。
    “那赔罪吧。”灵药道,“给我的丫头一个交代。”
    宜安县主脸都黑了。
    “你,你不要仗势欺人!”她忍不住叫起来。
    永邦侯夫人斥道:“晴晴,住口。”
    宜安县主泪流了下来:“母亲……”
    灵药笑了笑:“看你们这左右为难的样子,罢了。”
    站起身欲走。
    永邦侯夫人诚恳道:“公主殿下,县主一时想不通,待想通了一定去给这丫头赔罪,您看……?”
    又忍不住道,“公主殿下还请赎罪,县主她年纪小……”
    灵药扬了扬眉毛。
    “她有十六了吧,我比她小。”她又坐回椅子,“那你看,是公了还是私了的好。”
    宜安县主咬咬嘴唇,不甘心道:“如何公了,如何私了。”
    法雨将椅子搬过来,扶灵药坐下。
    “公了嘛,呐,护卫所的沈大人也在,让他去据实回禀此事,宜安县主辱及圣上与先贞顺皇后,并折辱责打我的婢女,我也想知道能定个什么罪过。”灵药道。
    永邦侯夫人摇摇头,道:“您息怒,晴晴她是无心的……”
    “私了呢?”闵氏接口道。
    “我这丫头呢,自小跟着我在宫里头长大,娇生惯养的,比一般勋贵家的女儿还要矜贵,你这毁了她的容,伤了她的身子,该如何是好呢?”灵药眉头蹙起,陷入了深思。
    法雨在心里头暗暗给自家公主鼓劲。
    “公主您放心,咱们这便吩咐下去,上好的药材、补品都送过来。”永邦侯夫人立时接口道。
    “你们的药材补品,本公主可不大敢用。”灵药微笑。
    “这便折了银子送过来。”永邦侯夫人连连保证。
    灵药揉了揉肩头:“想必宜安县主也知道,那一日你的仆妇撞了我一回,我这两天疼痛难忍,寝食难安……”
    永邦侯夫人赔着笑道:“殿下息怒,一切都由咱们永邦侯府担着。”
    灵药倏地站起身来。
    “散了吧,记着你的话就成。”她冷冷道。
    沈正之携着侍卫赶上前来,护着灵药和法雨往寮舍去了。

第13章 思绪

宜安县主正韶华,芳龄十五。
    永邦候嫡次女,亲姨母入宫封了福嫔,她常进宫,姨母为她讨了个县主诰命,从此在京城的贵女圈里算是独一份。
    众星捧月的日子过惯了,难得随着母亲和国公夫人进山里烧个香,竟受此耻辱。
    寮舍里一片狼藉,宜安县主祝怡晴坐在窗下发脾气。
    “都怪母亲,京城那么多寺庙,白云寺、静觉寺哪里不行,巴巴地跟着国公夫人来这里烧香,要不是为了陈世子,我要看她的脸色!”宜安县主抹着泪冲一旁坐着的永邦候夫人杨氏说,“不过是个公主罢了,怎么人人都怕她,连闵夫人都不为我说句话。”
    说着说着又哽咽起来。
    “我进过宫几次,也遇见过六公主,九公主,哪个不是对我和颜悦色,哪像这位,姑子不是姑子,公主不是公主,在我这里摆什么谱!”
    杨氏在一旁连连摆手叫她噤声:“我的小祖宗,别管这十公主得不得势,你方才那句什么样的父母已是犯了上,你没瞧见她身边还有四五个侍卫,若真禀了上去,咱们可得不了什么好!”她苦口婆心,“你父亲见天的愁,这事若让他知道了,你瞧瞧他教训不教训你!”
    “那也不能让女儿如此没脸啊。”宜安县主抽抽噎噎,“我就是气闵夫人,一句话也不为我说。要不是因着陈世子,我真不乐意和她来往走动。”
    杨氏沉默一时。
    “要我说,满京师都是好青年,你非心心念念地想着这卫国公世子,你要母亲说你什么好?”她叹了口气,“母亲向来性子软,闵夫人却是个心气极高的人,若不是打小就和她在闺阁中认识,我还真不一定能和她交好。陈世子在国公府也是个特立独行的,谁的话都不听,你就算讨好了闵夫人,她也做不了世子的主。”
    “我不管我不管。”宜安县主小声闹了起来,“满京师的贵女都想嫁给他,我看不出来谁能有我矜贵。诚意伯府家的二姑娘是个木头,齐国公府的大姑娘二姑娘都许了人家……”她开始盘算起来,算来算去都觉得自己是最佳人选,“母亲,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闵夫人只要应了,陈世子还能退婚不成?”
    杨氏叹了一口气。
    “先莫说这个了。”她唤了身边的刘婆子过来,吩咐道,“收拾收拾,咱们这就回去吧。把方才和公主说好的事儿办一办,省的再出什么纰漏。”
    “我不回去。”宜安县主犟起来,“大清早才来,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还不是让四妹五妹看笑话。再说了,闵夫人该怎么看我啊。”
    “那你就自个儿留这儿罢。”杨氏突然来了火,甩下一句到外头去了。
    在外头候着的宜安县主身边丫头小叶呼了一口气,掀了帘子进来。
    “县主您消消气。”小叶上前劝慰,“方才我瞧见闵夫人往后山去了,想是去看景儿,县主要不要去走走?”
    宜安县主眼睛一亮。
    “去,自然是要去的,否则我推了何三姑娘家的赏花会到这来做什么。”
    这便开始收拾容颜,重换新衣,将方才之事暂时放在脑后去了。
    四月初的山里,起了一阵雾气。
    闵氏抿了一口清茶,这才对上住持虚云师太的眼神。
    “……我是说,怎么不见惠安师太。”她探询道。
    虚云念了声阿弥陀佛,神情微顿。
    这里原是闵氏娘家的家庙,闵氏三四岁时,虚云就认得她了。
    惠安是什么时候来明感寺的?
    约莫就是在闵氏十三四时。
    闵氏素来喜欢与惠安打交道,这其中……
    或许迟迟等不来虚云的回话,闵氏迟疑道:“师太,怎么了?”
    虚云哦了一声。
    “洛阳莲花寺办了一场华严大会,广邀天下僧侣,老身年迈,经不起路途颠簸,便让惠安去了。”
    千里之行,总有坎坷,若遇上不测,也是劫数。
    闵氏心下狐疑却不敢问,呐呐出言:“我一向听惠安说佛法,她这不在了,怎不告知我一声。”
    虚云又念了一句阿弥陀佛。
    “缘法自然,闵夫人不必执着。”她轻声道,语气中带了几分劝诫的意味,“老身听闻了方才的
    一场闹剧,此处是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道场,供奉的是大慈父药师佛,还望夫人、县主们秉承一颗慈心,宽厚待人。”
    闵夫人低低应了。
    虚云站起身来,双手合十:“明感寺虽曾是肃毅侯府的家庙,但如今已还佛法与世人,夫人往后还是谨慎些为好。”
    说完便告退了。
    殿中一片寂静。外头候着的两排仆妇们大气不敢出。
    卫国公府是京城一等勋贵,身为卫国公夫人的闵氏一向排场豪奢,出门除了护院之外,还必带十几个丫鬟仆妇伺候。
    此时只有一名仆妇跟在殿里头。
    打小就伺候她的婢女英英,嫁给了给她管陪嫁铺子的钟德,如今都唤她钟嫂子。
    钟嫂子轻声道:“夫人,这里阴冷,回寮舍吧。”
    “前几日才见过他,怎么好端端地,就突然去游历了。”闵氏摇摇头,自言自语道。
    她突然看着钟嫂子,眼神锐利。
    “他若出门,自会遣人告知我一声,这事有蹊跷。”闵氏声音越来越小,“一时去他厢房里看看。”
    钟嫂子附耳:“事出反常必定有妖。夫人还是谨慎为好。再有,方才住持的话……”
    “住持说话,有点意思。”闵氏皱起眉头。
    她心里还有一桩心事。
    惠安与她欢爱时,无意说过一件事。
    他这十几年来,与这京中许多妇人、未出阁的姑娘有染,为了自保也是为了自己的癖好,他留了一些元红帕子,并记载了这些妇人、姑娘的隐秘特征。
    她听了大为感兴趣。
    若有了这些帕子,她便掌握了京师里许多人的秘辛。
    惠安好端端地不见了,那这些帕子呢?
    越想越不安,恨不得立即就去惠安房里搜寻一番。
    只是天色尚早,怎能轻举妄动。
    外头有丫头禀报。
    “夫人,宜安县主到了。”
    闵氏眉头一皱,略有些不耐烦。
    “说我在诵经,打发了。”
    丫头低低应了。
    闵氏嘴角带笑,钟嫂子拿了个蒲团,让闵氏在药师菩萨前跪了。
    宜安县主还是太年轻了。
    当你还是个女孩子的时候,又年轻又美好,好像全天下的事情都能握在自己手心,想要的东西一定要得到,想做的事情一定要去做,至于后果嘛,没有哪一个年轻女孩子会去考虑。
    这样傻傻地年轻着也很好。
    满京师的女孩子都想嫁给她的继子,满京师的女孩子都觉得他好。
    只有她知道这位世子爷的心肠有多坏。
    她嫁过去的时候,世子十二岁。
    卫国公与她,连天地都没拜,便匆匆赶往边疆。
    到底是圣意,还是他自己的意思?
    无人能知。
    十二岁的世子握了一柄剑就要杀她。
    若不是老太太赶到,恐怕她就要死在这稚龄小童手上。
    第二日,世子就跑了。
    跑到哪里去了,她怎么知道?她只是一个新妇,对这国公府人生地不熟的。
    为了世子的失踪,她背了三年的冤屈。
    好在三年后世子有了消息,她这才获得了国公府上下的原谅。
    世子据说是修道去了。
    一去就是五年,回来时正十八。
    去年上巳节,他骑马游秦淮,人人争看陈郎。
    再到后来,满京师的贵女争嫁陈郎。
    可笑。
    他到底哪里比自己的儿子好了?她的儿子陈徎虽才六岁,可举止文雅、彬彬有礼,就算是长相,也不输他半分。
    怪只怪她嫁进来太晚,倒叫那位荥阳长公主占了先机。
    说起公主,没一个好东西。
    近的有世子的亲娘荥阳长公主,疯癫的有东阳长公主,还有这明感寺的十殿下,有权势的无权势的,个个都颐指气使,没一个好东西。
    除开了公主的名头,这些女子还有什么?
    闵氏跪在药师佛前,乱七八糟地想了一堆,天色也暗了。
    暮色微降,落日熔金。
    灵药正领着肿肿的法雨在菜园子里闲逛。
    管菜园子的就是妙语,她是个机灵的小尼师,年方十六,是个自小被丢弃在明感寺门口的孤儿。
    这些日子,法雨收起了带刺的伪装,倒和妙语玩的最好。
    菜园子分了好几块,如今是四月,种着些苦瓜、南瓜、土豆、地瓜叶等等。
    灵药和法雨坐在田墩上,一点都不怕脏。
    妙语笑眯眯地边浇水边与她二人闲话。
    “您也不嫌脏,就这么坐着。”妙语道,“这里没什么好看的,改天去山下收米,公主不妨跟我们一道去,瞧瞧山下田庄里的风光。”
    “米是在山下收的啊?是地里长得还是树上结的?”灵药好奇发问。
    “自然是地里长得,水稻。”她又重复了一下,“水稻,您知道吗?水里的稻子,结的就是米。”
    灵药哦了一声。
    “莫说公主不知道,我都不知道。”法雨在一旁肿着脸笑。
    妙语看了看法雨的脸:“法雨,你的脸还疼吗?”
    “不疼了,就是那一会儿疼。”法雨满不在乎,“您说那永邦候夫人会送礼物来赔罪吗?”
    “谁要她的礼物啊,给银子最好。”灵药笑道,“她不敢不送,毕竟宜安县主骂的是我的父母。我的父亲可是天底下最不能置喙的人。”
    法雨和妙语都笑了起来。
    说起她的父亲,灵药顿时沉默了。
    说好吧,她母亲苏贵妃在世时,父亲视她若珍宝,阖宫下上不及她一人尊贵。
    说不好吧,苏贵妃过世,他听了灵照寺高僧的一席话,便将她送入明感寺,一年来不管不问,似乎从没有这个女儿。
    再过一年,便是沂州之围。
    大楚边界北至燕京、大同。
    元朔帝时年四十有三,正值壮年,辽人屡屡犯境,护**与之交战十几次,次次大胜,将辽人逼退百里。元朔帝好战心切,御驾亲征,赶往后方沂州观战,岂料辽人率数十万众大军绕过朔州,直奔沂州,将元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