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砍柴女驯夫记-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日,黄大姐找了个空,提了一壶茶去找了黄大哥:“我来托大哥件事。大哥什么时候碰到货郎担子,多买几把好梳子,阿奇要呢。”

黄大哥担心地回道:“你别犯糊涂,订了周家四郎就好好跟他过。”

黄大姐低了声音道:“我知道。我答应阿奇给他买梳子的,大哥帮我办了吧。”

黄大哥点了点头。

黄大姐又道:“就算为了我成亲,大哥就低一次头吧,总要让小棍子回来送我出门。大哥,你就真的不能待嫂子好一点儿吗?”

黄大哥无奈地叹了口气:“我也想,只是……跟她说不上几句话,这火就压不住。你在家里也是娇惯惯了的,出了门子,说话可不能专去戳人肺管子,知道了?”

黄大姐抿了嘴,点了点头。

黄大姐回了屋,黄老二却在屋子里等着呢。黄大姐还记得他那日嚷的话,没有什么好脸色给他。

黄老二讪讪地道:“还生二哥的气呢?我也不过说了句实话。也没耽误你结门好亲不是?你是我妹子,我能不盼着你好?”

黄大姐“哼”了一声:“你找我就是为了这事?”

黄老二犹豫了半天,红着脸道:“你也知道我是个没本事的,给你嫂子买不了什么好东西,我就是来跟你打个商量,你那些绫罗绸缎还有金戒指金手镯,能不能给你二嫂留个一件两件,算是二哥求你了!”

黄大姐张口结舌,一肚子骂人的话忍着咽了下去,可是对二哥二嫂的心到底又冷了几分:“到时候再说吧。我也不懂人家的规矩。”

黄老二有些生气:“你怎么那么小气。你嫁的是什么人家,咱们家全填进去也不够人家塞牙缝儿的。爹娘砸锅卖铁要给你置嫁妆,添脸面,我跟你二嫂说一句话了吗?那么多的布,你这辈子穿得完?!孝敬一下你二哥二嫂怎么了!”

黄大姐气得拉起他,一路扯到黄老爹和黄大婶屋里,嚷道:“爹,娘!我今儿当着你们的面说了,周家的聘礼,我是都要带到周家去的,留下一丝半线的没得让人笑话,让人说你们卖女儿!至于嫁妆,二哥说了,咱们家全填进去也不够人塞牙缝的,这话倒没错,咱们家的东西,我别的都不要,就把咱家堂屋里那个胆瓶给我就成,总要有个娘家的东西做念想!” 

黄老二涨红了一张脸,黄大婶和黄老爹一双眼睛像刀子一样落在他身上。黄老二偷鸡不成蚀把米,到底被老爹老娘捶了一顿。

黄老二歪歪咧咧地走了。黄大婶便留了黄大姐下了商量乔嬷嬷和初春的事情。黄大姐想了想,道:“我在家总共也没几日了,我还想住在家里。再说也没有婚还没结,就住到人家家里去的道理。”

黄大婶摸了摸黄大姐漆黑的头发:“要是能够,娘一辈子都不想把你嫁出去。既这么说,就把小棍子的屋子收拾出来,给她们住。”

黄大姐皱了眉头:“我才劝了大哥去把小棍子和大嫂接回来。”

黄大婶拍了拍她:“还是我的大妞妞懂事。小棍子回来,就跟我和你爹住。没事儿。”

可是第二日,黄大哥垂头丧气地回来了,说是章氏见都不肯见他,只让他带回了小棍子。小棍子哭兮兮地,黄大婶骂道:“有奶在呢!别哭了!” 又冷哼道:“她这是要上天了!就让她住娘家,你再也不许去接她去,有本事,别哭着找回来!”

乔嬷嬷和初春来的时候刚过了腊八节。两人吃得穿得用的就装了恨不能有两车。把全村人看得眼热得不行,这周家富啊,两个下人都是这个气派。孙草一直守在门边,跟着抬东西,乔嬷嬷见了问黄大姐:“这谁家的孩子,这么机灵?” 

黄大姐还没回答,孙草大声道:“我是孙家的,叫孙草,跟阿英姐说好了的,以后做她的丫头。”

待一切归置好了,乔嬷嬷便带着初春,拿了一叠子的单子来找了黄大姐母女:“亲家太太,黄姑娘,这成亲前的事可是千头万绪的,我跟初春商量着写了一个单子,你们瞧着可有什么不妥当的,订了这单子,我们便准备起来,这成亲的日子定在了三月初八。算起来可真没几日了。”

知道黄家没个识字的人,便道:“这头一条,我们家前头三位奶奶进门,有带四家陪房的,也有带两家陪房的。这贴身的丫头有带四个的,也有带两个的。不知道亲家太太有什么打算?”

黄大婶和黄大姐对视一眼,黄大婶到底开口道:“我们家这家底还使唤不上丫头婆子。府上那么些丫头婆子,我们家大姐儿不带成不成?”

初春只低了头咬牙不说话。乔嬷嬷道:“今儿那个孙草我瞧着倒是伶俐的,买个丫头也不费多少银子,总是黄姑娘的脸面,日后也有个得用的。不瞒您说,我当初就是我们夫人的陪嫁丫头,初春她娘老子就是夫人的陪房。” 

乔嬷嬷见她们母女都不说话,便道:“这一带的牙婆跟我们家原是熟的,依我说怎么也要两个丫头才行。总要有个轮换的。若是那孙草算一个,就只买一个,年纪小的,五两银子也就够了。”

黄大婶无奈,只得应了。过了两日,牙婆便带了五个年纪小小穿得齐齐整整的小丫头到了黄家的小院子里。

乔嬷嬷就让五个小丫头排了一排,挨个问了年龄多大,家住何处,为什么会被卖了,会做些什么事。问完一圈,便跟初春商量道:“你瞧着谁好?”初春想了想:“我看那个最大个儿的最好。说话也利落,年纪也大一些。”
乔嬷嬷自己也中意这一个,便去问黄大婶和黄大姐。

黄大婶自己也觉得还是年纪大一点的好,小不丁点子的人,只怕还要你去照顾她呢。便问黄大姐:“大妞妞,你说谁好?”

黄大姐想了想,走过去,绕着五个孩子转了好几圈,那大个儿的先还满脸讨好地朝着她笑,见她转了好几个圈,就有些不安起来,换了换脚。其余三个也都开始不是咬牙,就是晃肩的,只有一个瘦小的女孩子,面带菜色,只是乖乖地一动不动。黄大姐一笑,指了指她:“我要她。”

初春和乔嬷嬷都皱了眉头,乔嬷嬷笑道:“这孩子我瞧着太单薄了些,年纪又小,只怕做不了什么事。”

黄大姐笑道:“这样吧,让她们五个就在这院子里跑步,跑五圈,谁先胜了我就要谁,这选出来的总不单薄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就婚了,撒花,第一部分完结,字数略超过原计划,章节超了两章





第22章 亲迎
比赛结果……黄大姐赢了。

那小个子的一开始跑得倒不快,可是两圈下来就是第三名了。步子虽小,可一步一步差不多快慢,到了第四圈就是第一名了。只见她小腿飞快地倒换着,气息不乱,到了第五圈,以领先第二名半圈的优势毫无悬念地赢得了黄大姐锦标赛的胜利。

黄大姐笑吟吟地在一边瞧着,见她果然赢了,看着乔嬷嬷和初春得意地说道:“这人跟牲畜没区别,越是胖大的多半体力都不行。”

这小丫头留下来了,开心得咧了嘴笑,嘴里还缺着牙呢。乔嬷嬷无法,只得道:“也好,一个大的带一个小的。我们做丫头奴婢的,都不带姓,不如姑娘就给取个名儿。”

黄大姐问道:“你们府里的丫头都怎么取名儿?”

初春道:“就看是谁的丫头。比方说夫人的丫头都有排行,取一个排行字,再跟一个自己的名字就好了。比方说我是初字辈,叫初春。”

正巧安氏端了几碗面汤过来,上面撒着青翠的小葱,香气飘飘的。黄大姐突发奇想道:“就叫她香葱吧。”

 初春闻言一愣,到底忍不住破了功,笑出声来,突然觉得这黄大姐挺有意思的。能管丫头叫香葱。

乔嬷嬷也笑了,劝道:“姑娘,我们府里还没有这个规矩,你想想回头再来几个丫头,难道要叫香菜,香干?”

黄大姐也笑道:“那倒好,叫上一天,饭都不用吃了。”然后看着那小丫头道:“你想叫什么名字?”

那小丫头饿了半天,正瞧着面汤出神,猛地被主人家问道,脱口而出:“面汤。”

这回初春整个爆发了,一下子趴在乔嬷嬷的肩头,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地:“哎哟,这回可好,香菜香干香葱面汤!”

乔嬷嬷也笑得前仰后合地说不出话来。黄大姐拍了拍下丫头的头:“拿一碗去喝吧。你瘦得跟那藤萝一样,就叫香萝吧。”

香萝就跟乔嬷嬷和初春挤了一间房。这孩子安静,听话,乔嬷嬷和初春叫她做什么也不躲懒,倒叫乔嬷嬷和初春絮叨:“这未来的四奶奶倒是带眼识人的。”

乔嬷嬷和初春那张单子上算是划了一项。下一项,却是一直让黄大婶和黄老爹头疼不已的嫁妆。

女人的嫁妆就是在婆家的腰杆子。黄大婶早早就替黄大姐准备好了嫁妆的,只是那些嫁妆都不顶用了。乔嬷嬷道:“我们家已经安排了院子,是个两进的小院子。一共二三十间房。外院是东西两个厢房,各有五间房。还有一排倒座,也有十间房。内院坐北朝南一共五间正房,两间耳房,就是将来四爷和四奶奶的起居的地方了。东西两边都有三间厢房。这院子倒是没有起后罩房,原来后罩房的地方种了花树,竖了假山,寻常也可以当个小花园子逛一逛。”

一番话说毕,黄大婶和黄大姐都没有搭话,只是想像了一下,这地方可不是住几十口子都够了,偏只是备了给幺儿子娶亲用的。

乔嬷嬷接着道:“按上面几位奶奶的嫁妆论,都是量了正房尺寸,铺嫁妆的时候就给安了床,布置妥当的。只是我们夫人也知道……亲事急了些,我们老爷夫人的意思是,这家具就不用算在嫁妆里了。姑娘只要备些随身的妆奁就是了。”

黄大姐便问:“这随身的东西都有些什么?”

乔嬷嬷道:“不过是妆镜子,妆台,嗯……子孙桶什么的也算。”

子孙桶一般三件:马桶,脚盆,水桶。

黄大婶正要咬牙答应,黄大姐就道:“我听说那妆镜子可要花费不少钱。我也不涂脂抹粉的,何必浪费钱。我们家就陪嫁子孙桶好了。”

乔嬷嬷性子本来疏懒,虽然也是周夫人的贴身丫头陪嫁过来的,却不比杜嬷嬷是周夫人事事离不开的得意人。她听了这匪夷所思的陪嫁法,一时想不出什么机变的话来对答,当场就僵在了那里。她一辈子都活在周夫人身边,从来没有听说过陪嫁家具只肯陪嫁子孙桶的。

初春却想的不同,看看黄大姐家的用具,再一想到那子孙桶是周四郎将来可能用到的,就说不出的别扭,忍不住开口道:“嬷嬷,依我说这一百步走了九十九,这些东西总要一套的才好看,不如我们回过夫人,这事儿就不要提了吧。”

黄大姐心里本来就一样都不想陪嫁,她们家花了钱,到了周家还不是跟垃圾一样,何必浪费呢?带子孙桶也是因为想起了那日周四郎那副矫情的样子,故意气气他。见初春肯把事兜揽过去,便不再言语。只有黄大婶心里觉得对不住女儿,暗暗琢磨着怎么也要给女儿弄台妆镜子,妆台。

乔嬷嬷见初春圆过了这个场子,便又按着单子往下面去:“嫁衣,盖头,还有一年四季的衣裳,这个想是不难的,只是时间短,只让姑娘自己绣绣盖头吧。我们这些人帮着做嫁衣。还有就是那百子千孙帐,怎么也要一顶的。这个,亲家太太可有了主意?” 

黄大婶为难道:“这帐子我原给准备了,只是是顶土纱帐,你们这样的人家……。”

黄大姐微皱了眉头问道:“那百子千孙帐是什么样子的?”

乔嬷嬷道:“就是纱罗做的,上面绣了形形种种一共九十九个孩儿的帐子。这个是喜床要用的,总要姑娘自己动手,兆头才好。”

黄大姐有些不以为然:“我娘我嫂子谁也没这样的帐子,还不是好好的。”心里觉得这就是穷讲究。

黄大婶这回狠狠在她背上拍了一巴掌:“又瞎说,没事,这事我来拿主意,到时候一定有一顶就是了。”

黄大姐“哎哟”喊了一声痛,笑道:“好好好,听娘的。这样好了,这帐子咱们又没有做过,不如让乔嬷嬷和初春姐姐来做。嫁衣和头盖我们来。”又说:“还有给周家长辈们的针线,我哪里做得过来,乔嬷嬷和初春姐姐,这事我看交给孙草来办,她村里人熟,托了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一起帮忙纳鞋底,你们只管做鞋面就是了。”

乔嬷嬷急道:“那帐子哪里有我抢醋龅牡览怼>褪羌抟乱膊桓梦颐恰!

黄大姐却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要让我做,我就不做了,反正也来不及。要么,你们去回了夫人,就说婚期太急,推迟到明年可行?”

黄大姐这行动话语说得颇有些无赖的气势,倒把乔嬷嬷和初春给唬住了。

待乔嬷嬷和初春走了,黄大姐就跟黄大婶说:“娘,咱家没钱也别打肿脸冲胖子。”黄大婶摇摇头:“你不懂。咱们家就是穷得就剩一间屋,也得分半间给你,到了婆家人家才不会看轻你。娘早想好了,把之前他们家送来的那些牲口全卖了,正赶上年底,能卖个好价钱,那一笔钱,给你到冀州城去置办了妆台镜子还有子孙桶。只是嫁衣,那好的红绸缎子也要二三十银子一匹……。”

黄大姐笑道:“娘,嫁衣的事情你就别担心了。我来想法子。”

黄大婶摇摇头:“你呀,赶紧去想着选个好的花样子吧。其他事别操心。”一边自己却愁得摸了摸嘴上的火泡。

黄大姐从堂屋出来,就去了安氏那里。安氏会过小日子,屋子里早早贴了红红的窗花剪纸,炕上铺着陪嫁的龙凤被,龙凤枕。见她进来,有些皮笑肉不笑地道:“三妹,这么晚了,有甚事?”

黄大姐道:“之前二哥说的事,我可以给你一个金戒指。”

安氏脸上立刻笑开了:“我就说妹妹是个大方的。坐。”

黄大姐挨着炕沿坐了,道:“不过嫂子要帮我做嫁衣头盖。就说是我做的。”

安氏吃惊地瞪大了眼,一想黄大姐那棒锤一般的针线,坐地起价:“我要金镯子。”戒指才多少金子。

黄大姐咬了牙:“那你还得帮我做了给他们家长辈的针线。”鞋底还让孙草找村里人帮忙,鞋面就让安氏做。乔嬷嬷和初春就做那顶帐子吧,黄大姐心想。

安氏见好就收,要是黄大姐恼了,找了婆婆来说,自己还不是要白干,如今好歹得了个金镯子,便点头应了。

“我的话还没说完呢,那嫁衣头盖的绸子就用周家送礼时绑的绸子,不过你得让人瞧不出来才行!”

安氏终于忍不住道:“真没看出来……你这么会算计!”
 
安氏后来后悔得恨不能吐血三升,因为……周家的长辈实在太多了。

倒是乔嬷嬷和初春只专心做这百子千孙帐,好歹在三月三铺嫁妆这日完工了。两人放下针线,对视一眼,都是面带菜色,欲哭无泪。这个四少奶奶实在太村了,反而那她没法子。

黄家到底凑了一百两银子,替黄大姐备了十二台嫁妆。送嫁妆那天,请了喜乐班子,驾了两辆牛车,一路吹吹打打,往京城去了。

送完嫁妆那日起,黄大婶就住进了黄大姐的屋子,开始细细地给女儿传授这半世的经验。

黄大婶道:“这夫妻在一起啊,也不是一开始好的就一直好,一开始歹的就歹一世。女儿嫁人,过得好不好,三分靠娘家,三分靠运气,还有四分靠自己。这娘家你只怕是指望不上的,这运气如今看来还不错,那周四郎愣了点儿,可是瞧着心不歪。只要心不歪,你只管往热里去捂他,早晚能热乎起来。这四分靠自己就是自己要立得住。如今娘最愁的就是这个,无论是女红,厨艺,管家,理事,你就没有一样能拎得起来的,娘真是替你愁。”

黄大姐头紧紧挨着黄大婶的胳膊:“娘说的这些,我不大懂,不过我瞧着大嫂二嫂,我觉得在婆家要立得住就要有人给你撑腰才行。大哥不给大嫂撑腰,大嫂就过得不好。二哥给二嫂撑腰,二嫂就过得好。”

黄大婶愣了一下,倒没往这些上细想过,便道:“你还怪鬼机灵的。我告诉你男人呢,不过两条。一条就是要顺着他,给他面子。一条就是要……”黄大婶犹豫了一下,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来,展开来是一块两尺见方的红布。黄大姐好奇地凑过去一看,脸“刷”就红了。又好奇,斜了眼瞧。黄大婶也有些不自在,可是不说又不行:“凡是女儿都要经这一遭的。这上头两个人好了,也就好了一半。这可是娘当年的嫁妆,给了你,你可要好好地学一学。这一共九九八十一式,没事的时候自己琢磨琢磨。”黄大姐瞧着那布上的图案,忍不住问道:“夫妻真的都要这样子?怪别扭的。”黄大婶拧了她一下:“不别扭怎么生出你来了!”又贴了黄大姐的耳朵细细讲解,黄大姐脸红得跟猴子屁股一般,一会儿咬牙,一会皱眉,一会儿瞪圆了眼睛,表情甚是精彩。

黄大婶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很多的话没来得及说,亲迎的日子就来到了。

黄大姐出门子,一开始还咬着牙没事儿人一样。可是刚刚跨出房门,看见台阶上站着的父母,一对上黄大婶的眼神,还没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