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以农为本[农]-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黑夜无月,只有天上星子一闪一闪亮光,究竟照不亮大地,院子里黑暗寂静,只有年幼觉多的小豆丁不知何时睡着了,正趴靠在姜双五腿上,发出的细小‘呼呼’鼾声……
“浓娃儿知道得不少,这古语又是听葛贡士说的吧?”周翠娘没有深想。
一家人之间,又不是那不知根底的陌生外人,相处时哪用时时防备着,否则该得有多累啊?与往日相比,便是有一点小变化小差异,也都被归于小孩子开始长大后顺其自然的变化。
小孩子在长大途中,自身天赋逐渐展露,不是自然而然再寻常不过的吗?
在两个大人眼中种田天赋开始展露的姜秾,闻言一顿,就顺着回答到:“嗯,以前听人说的,也记不清是听葛贡士说的,还是听村里谁说的了。”
小孩子忘性大,记不清很正常,总之这也没甚要紧的。
在大字都不识一个的许许多多农妇中,周翠娘能算在精明能干的那一撮里。她很快就从尚在闺中时候,她阿爹沤肥的场景中得到了启示,认为女儿所说的沤肥应该能行。
当初她阿爹每年都会往沤肥的那个粪坑里,倒上几筐麦壳、豆荚和麦秕子,沤过一个秋冬,在开春时再施到麦地里。因此他们家夏收时,每亩地总比别家要多收一两升。
周翠娘想着,他们家如今没喂猪牛鸡鸭等,没有禽畜粪肥,只有积攒着的几桶人尿粪便,沤粪肥定然不够用。但若沤绿肥,或许能行?便是肥力不比沤得禽畜粪肥,也总比没有好吧?
这样一想,周翠娘立即兴奋起来,“孩儿他爹!现在时间还富裕,我明天就不同你一起下地去挖田耕地了,我得去挖个坑沤绿肥!”
姜双五向来都是听周翠娘的,“哦哦,本来就不用你去劳累,我一个人只要忙禄一些,也能在秋种前就翻完地。”
周翠娘:“这样就更好了,沤绿肥成了自然更好,就是不成,也不耽搁秋分种麦子。”
之后就沤制绿肥这事,三人又商量许久,等边边角角的细节也尽都商量妥善了,才各自回房睡下。
第12章 绿肥与蘑菇
事实上,周翠娘之所以放下翻耕麦田的活儿,转去沤制绿肥,并非全因被姜秾说服。
田地庄稼是一家人的立命之本,这多重要啊,哪会仅仅因为一个小孩子的话,就轻易改弦易辙的?
主要还是因为姜秾的话,让周翠娘想起了年少时她阿爹往猪圈坑里倒豆荚麦壳等沤肥的场景,由此得到启示,方才同意一试沤制绿肥。
也因为此,在之后开始沤绿肥时,根本就不是姜秾指挥周翠娘,姜秾的指挥权被剥夺,她完全被架空了!
周翠娘嫌弃女儿人小力薄,直接将她挤到了一边去,直说让她呆一边儿看看就行,别过去多手多脚的,不然人也累到了吧,还没帮上什么忙。
周翠娘的刀子嘴豆腐心,姜秾早已深知,不至于去为她口中的‘嫌弃’伤心,她就听话地站在一边看着,再时不时指点一两句。
如今芒种已过、处暑将至,已经是入了赤日炎炎似火烧的盛夏。这三伏天里,正是沤制绿肥的黄金时候。
夏日高温下,沤制绿肥时都不需多费劲,主要也是没有姜秾所在后世的那个条件去费劲,什么反应炉和催化剂等都没有,就只能被迫粗放式沤制了。
挖一个绿肥坑,把沤制绿肥的肥源切碎,‘一层土来一层草’的一层层铺到坑里,再把水泼透,剩下的就交给夏日高温去沤制发酵了,过个半月二十天的,也就沤熟了。
周翠娘按照事先商量出来的,扛着一把挖锄来到田间,在地头找了一处原本就凹陷的地方,挖了一个一人深、两丈等长的坑。
然后把切割机扛到坑边来,多余的麦秆和豆藤也都扛坑边来切碎,和麦壳豆壳一起撒一层到坑里,拌一拌后铺平了,就在上面铺上一层薄土,然后挑一担水浇上去。如此循环下去。
等到把多余的麦秆豆藤和麦壳豆壳一类,全都‘一层土来一层草’的铺进坑里了,绿肥坑才填满了一半。
庄稼人对农肥的态度,只觉得多多益善!
这夏天里别的不多,就是旺盛茂密的野草格外多,田地里、路两旁、沟渠内、林子中,随处可见!从姜秾那儿知道了这也都是很好的肥源,周翠娘如何会放过?
把切割机上的镰刀卸下来,背上一个大背篓,直接就从坑边的地头弯腰开始割草!
田间地头一路风卷残云般割过去,割满一大背篓了还在上面横放一大捆,最后背负着百多斤的野草回到坑边,再用切割机‘欻欻’地切碎,铺进坑里……
自家田间地头的野花野草割完了,就去村里别人家的地头割,这帮人除草的举动,还收获不少句多谢。别人问她割这些野草做甚么时,周翠娘都如实回答说是沤制绿肥,并解释一通。
有那隐约听过沤绿肥的人家,或与周翠娘交好、相信她的婶子们,也都抽出一人来,跟着周翠娘学着挖坑沤肥!不过这样的忍家到底不多,村里二十三户人家,只有五家跟着做。
沤制绿肥这项技术,古已有之,不是姜秾以前申请了专利的那些技术,不必付她专利费。
她是希望全村人都来学着做的,毕竟都是一个村里相处的人家,如果成功学了去,来年夏天就都能多收些麦子了。
可别人不信任他们,又或是行事谨慎不见兔子不撒鹰,这就没办法了。
周翠娘用了四天的功夫,直把绿肥坑都堆得冒尖尖儿了,这才罢手!
接着就等半个多月后沤熟了,挖出来挑到麦田里撒上一层,再随着翻耕埋到土里。然后在施了底肥的田里播种麦子,长出茁壮麦苗,明年夏天时就能收获更多麦子了……
想一想那场景,周翠娘就只觉心里热火!
相比于周翠娘热切期盼中还带点忐忑的心情,姜秾对于在自己指点之下沤制出的生物有机肥,有绝对把握。
好吧,够不上后世生物有机肥的标准,只能降级算作绿肥。
绿肥好处多多,一是肥源广,这不必说,麦秸秆麦壳、豆藤豆壳、野草野花等都是很好的肥源。二是易沤制,这也是显而易见的,只要将肥源拌一拌,用水泼透,‘一层土来一层草’地堆好,接下来就会腐烂变质、分解发酵,成为种麦所需的优质底肥。
三是肥效好、无污染,绿肥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这些物质都是土壤所需的营养元素。经过高温发酵的绿肥既可疏松土壤,培肥地力,又能防止土质污染,确保粮食不受污染、安全无公害。
三天过后,绿肥坑里温度明显增高,绿肥进入如火如荼的腐烂发酵之中。
周翠娘特意去看了一眼,回来后兴奋不已:
“铺在最上层的泥巴,果真裂开了!从缝隙里冒出来一股股热气,就跟那刚热气腾腾的大馒头出锅时的情景一般,我站在上面直感觉热气扑面!而且还夹杂着绿肥沤制的气味,虽然和牲畜粪肥的气味不同,但我感觉那气味就是肥料的气味!”
姜秾以前就是农业领域的科研人员,泥巴和粪肥这些别人眼里看来脏得很的东西,她并不觉得脏反而感觉亲切。当然,为防细菌致病,必要的清洁卫生和预防病菌的措施,还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对于周翠娘直接站到绿肥坑上,嗅闻肥料气味的行为,姜秾并不觉得该被鄙夷粗鲁,反而能理解那种兴奋和喜悦。
姜双五闻言也非常高兴,“不是估计再有半个多月,绿肥就能沤熟了?翻耕麦田的活儿是不是先缓缓,约莫留上个五亩麦田,等到时施底肥?”
因为周翠娘没一起下地翻耕麦田,这些日子姜双五是更加起早贪黑地卯着劲在干,竟然已经翻耕了一亩来地,剩下未翻耕的麦田,他一个人在秋种前就可以翻完。不过如今绿肥沤熟就在眼前,可以考虑先缓一缓,等着施下底肥。
周翠娘回来的路上就有此打算,“是该缓一缓,绿肥沤熟后,施了底肥再翻耕!”
不过,在绿肥沤熟之前,姜秾与夏五斤合伙栽培的蘑菇首先有了消息。
……
姜秾所在后世有四大食用菌,双孢菇、香菇、平菇和草菇。最初确定蘑菇栽培的品类时,她首选的是香菇和平菇。
双孢菇原生于欧洲和北美地区,如今的中原地区还没有它们的踪影。草菇,则是由于生于南方潮湿腐烂的稻草中才得此名,这里地处北地关中,去南方接种草菇北来,就算是栽培成功可,耗费也甚巨。
与前两者不同,野生香菇中原大地南北都有,香菇的栽培亦始源于中原这片大地上,很早就有栽培历史记载了。
虽然许多历史细节,与姜秾所在历史记载中对不上,但或许此时在南边‘庆元’地界,也已经存在‘砍花栽培法’来栽培香菇了。不过在这时候,香菇应该是称香菰或者香蕈之类罢。
至于平菇,有历史记载的时间也非常早,正是生于北地的蘑菇。是古时(也就是现今)的名贵宫廷山珍,比后世无法实现人工栽培的松茸更加珍稀,毕竟交通运输不便。
不过后世的平菇,却成为了四菌之中最为便宜的,也是颇具戏剧性了。
当时麦收之后的那一场透雨下过,姜秾叫上夏五斤,钻进雨后的树林子里去。
在里面转悠了一上午,摘了一篓杂七杂八的鸡枞、松树菌和白玉菇等菌菇,可以拿回去煮汤喝。除此之外,也将蘑菇栽培品类确定下来了,即是香菇和平菇。
“秾妹你看,料面上差不多已经长满菌丝,是不是快出菇了?”夏五斤指着用韧草呈菱格装捆成柱圆的平菇菌包,兴奋问道。
起初,夏五斤还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但当两人一起去选种,并最终确定了栽培‘槐莪’——秾妹口称是平菇时,他可有可无的心境动摇了。
之后发育生长中的种种迹象,又与她先前所说一模一样,他这才觉得这事似乎能成,然后利欲熏心终于上心起来!
那可是槐莪啊,宫廷贡品山珍!收山货的杂货铺专门给他们这种人说过,他认得的!若果真能栽培出来,可就赚大钱了!
在沤制绿肥之余,姜秾每天都会来林子里的两间菇房转一转,看看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数据,是否保持在适宜范围。因此香菇和平菇接种后的生长发育情况,她了如指掌。
“嗯,接种已经有十多天时间了,出菇该是就在六七日后。”姜秾凑近观察过后,确定道。
平菇与香菇不同,香菇接种后直到出菇要三至四个月,平菇生长更快,接种到出菇只需二十多天。
夏五斤确实奸猾厚脸皮,但他到底是才长了十一个年头,情绪的收敛远没有以后那样无缝妥帖。
肉眼可见的激动,布满整张乍看阳光正派的脸,“出菇以后,真的十来天就能采摘一茬?”
姜秾再次确定道:“严格来说,出菇后生长十来天就能采摘一茬,间隔半个月左右让菌蕾长出来后,再生长十来天就又能采摘一茬,一个菌包大约采摘五六茬才会耗尽其中养分。”
夏五斤并未被姜秾的‘严格来说’打消内心激动,这些他是早就从她那知道了的。
环视这间挖在树林里小凹地的平菇菇房,夏五斤心里斗志满满,他一定要照看好它们,赚钱就靠它们了!
平菇是生长于黑暗中的好气性菌类,于是当初在建菇房时,就把树林中一块常年潮湿的凹地简单整理了一番,再在上面遮盖上树枝茅草,一侧开口处搭有草帘做门,就建成了这一间平菇菇房,既遮光又透气。
而香菇是好气性和需光性菌类,因为需要的光为漫射光,菇房就建在树林子里就很好,而且香菇本就生长在林间。费了些力气,在离平菇菇房不远处,在几根树木上借力搭起一间简陋的草棚子,也就是香菇菇房了。
看过平菇生产情况后,姜秾又去了香菇菇房查看。
香菇从接种到出菇需要三至四个月,值得欣慰的是香菇的采收期比平菇长得多了,更换菌包的频率较慢。
如今才接种十多天,尚且看不出太多信息,她只是查看了一下湿度和温度这些数据,确是在适宜发育生长范围内,确保菌包没有生虫病变。
两间菇房查看过来,没有发现什么不妥,这意味着离蘑菇采收更近一步了。
第13章 天生一把种田好手
六七天之后,平菇开始出菇了。
出菇情况和生长势头……可说是非常不错!竟然与后世已经逐步从野生驯化成功之后,由人工大量栽培的平菇一般无二。
姜秾虽然对蘑菇栽培很有信心,但却绝没想到会是如此顺利。
她想着,从野生菌接种来栽培,开始的产量相较后世的正常产量,应该会逊色些,毕竟这之前会有一个驯化过程。
但是!从平菇的出菇量和生长情况来看,预测的最终产量,与后世正常产量相比,竟然没有丝毫不及,反而感觉还犹有过之!
平菇菌包里的培养料,囿于现今科学水平和物质条件,肯定不及姜秾以前调配的那一款菌菇培养料。
而且,现在栽培的平菇,是从野生平菇接种而来的,未经驯化(当然,现在人工栽培的过程,也就是驯化的过程),初次栽培的产量,定然比不上后世驯化了的。
可是结果,却出乎她的意料,也超出了常理之外。
姜秾对此心生疑惑。
这种似乎超出了科学范畴,进入玄幻领域的感觉,真是有些熟悉呢?
这让姜秾想起了,与她那十八辈祖宗农皇神农会面时……的心情。
起初,姜秾拒绝相信,尝试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解释平菇出菇情况过于优秀的现象。
但是,做过不计其数的科学实验如她,获得过许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亦如她,就是不能对这几乎玄幻的现象,做出周全的科学的解释!
尤其是,姜秾有一次循例逛完两间菇房,回家途中时,临时起意绕路去看了一眼她亲手种下的黄豆之后……
夏日夕阳落下,天边晚霞大片大片仿佛铺天盖地,映照得那道年仅九岁的身影,愈加矮小无助……
“哎呀,我们浓娃儿莫不是天生就是种田的一把好手?那黄豆种吧,就是自留的寻常种子,种下之后又遇干旱,发苗长藤时正值旱得厉害,就孩他爹你挑了两桶水浇了一回,之后就再没管过了。
这天生地长的,竟也长得那样好,眼瞅着怕是比精心侍弄的,都要长得好、收得多啊!我女儿真是天生就会种田的!”
就如同村民们夸奖葛家的孙儿圭章,夸他天生就会读书,葛家大人会为此感到高兴。周翠娘也是,为女儿擅长种田,而感到非常骄傲自豪,她女儿真像是天生就会种田一样!
姜双五跟着点头,“嗯嗯,我们浓娃儿真能干,天生就是会种田的!”
姜秾简直无力反驳,既然已经从种子和水肥等各方面,排除了黄豆长得好的所有原因,接下来不就该是陷入疑惑,黄豆为什么能长这么好?
结果呢?就归结为一句,我女儿真是天生就会种田的?
不要如此轻易地,就接受了这样不科学的事情,好吗?不要说得像吃饭喝水一般平常好吧,这样云淡风轻真的没问题吗?
好叭,就如同当初姜秾与她十八辈祖宗会面时,神农祖宗控制不住情绪抓狂,姜秾在经历连番不科学的现象后,心绪终于也激荡不宁了。简言之,她抓狂了!
以前姜秾好严肃认真一科研大佬,可在经历了神农祖宗出现,陡然穿越,以及平菇和黄豆生长情况过于优秀,这一系列不科学事件后,竟也无师自通了吐槽这一不严肃认真的行为。
吐槽归吐槽,世界上各领域的天才加一起多不胜数,既有有天生就像会跳舞,天生就像会读书……那么种田天赋高到就像天生就会种田,这也不稀奇了吧?
玄幻归玄幻,到底不是坏事。
现在没有以前的硬件条件,许多技术都被迫降级,回归原始粗放,效果相应大打折扣。
如今有了这莫名其妙的……‘天生就是种田好手’能力,效果的折扣居然不用打――或只打了七折或八折,这可是大好事!刚好能弥补硬件条件不足,而带来的影响。
想到当初她十八辈祖宗说的话,‘难得神农血脉之力也还算浓厚’,或许能给这‘天生就是种田好手’找一个原因:
身为农皇神农的直系血脉后人,体内蕴含神农之力,种田时有神农增益效果加成。
嗯,你看,这就很好理解了嘛!
姜秾:“……”
不,她并不太能理解。
否管能不能理解,都没人来为姜秾列数据举实例,详实地讲解了。只能靠她自个儿,去一步步摸索了。
……
姜家的两个大人,不知家中‘小孩儿’的内心纠结,高高兴兴地放开手脚,开始给麦田施底肥、翻耕去了!
绿肥在坑里腐烂发酵了二十天,终于沤得熟透。
周翠娘扛着一把薅锄来到绿肥坑上,没挥上几锄,就利索地刨开了最上面一层遮盖的泥土,弯腰抓起一把还冒着热气儿的绿肥,放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