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重阙-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古,自然会躬身自省,勤政爱民。前朝圣君亦有言,以史可为镜。读史可明理明智明心,不仅能懂得如何为官,更能懂如何为人。”
听到这番回答,文谦失神片刻。
片刻之后,他恢复过来,看向风重华的目光更加郑重:“阿锳叫舅舅来,可是有事?”
风重华深深地看了文谦一眼,却没先回答他的问题,“舅舅,是不是福建总兵又有新的奏折?奏折中是不是证据确凿罪名罗列?舅母是不是让您优先呈递?”
文谦不妨她扯到了周太太身上,倏忽一怔,转瞬又恢复:“阿锳,你可是不满你舅母?”言语间,已有些不满。
妻子对外甥女什么样,他是看在眼中的。不仅平时嘘寒问暖,更是待若亲生。他们纵是有个女儿,妻子也不过如此了。
见到外甥女似乎对妻子有些不满,文谦不悦起来。
风重华苦笑。
舅母果然上当了……
“舅舅,阿锳并非是对舅母不满……”风重华叹了口气,将自己的分析说了出来,“当年定国公害死了周王的妻儿,周王定是恨不得噬他骨肉。可是这么多年来陛下对定国公爱护有加,令周王无法动手。前几次福建总兵弹劾时,陛下次次留中不发。这一次,周王好不容易瞧见定国公失了圣心,岂会不出手?”
定国公夫人为什么被褫了一品夫人的封号,就是周王与会昌候的手笔,也只有周王才可以买动奉天门的太监和黄门。
那些太监黄门明知道查出来就得死,依旧愿意放定国公夫人入奉天门闹事,只能是买动他们的人令他们没了后顾之忧。
放眼天下,除了汉王就只有周王了。
周王一旦出手,必定不死不休。
他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对付定国公,而舅舅这个与会昌候有姻亲关系的六科拾遗就派上了大用场。
呈送福建总兵的奏折对于文谦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
皇帝看到数次留中的奏折依旧呈递上来,他会是什么心情?尤其奏折中还清楚写明了定国公的罪状。
盛怒之下,他定然会派人调查。
等他冷静下来后,就会开始追查奏折入宫的源头……
风重华闭上眼睛,回想着前世文谦入狱后的情形。
坐在她对面的文谦却是满身大汗。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妻子所提的那句无心之言会带来这么大的麻烦?
将福建总兵的奏折递上去,他是出了气,可是陛下查实之后怎么办?
“依你之见如何?”文谦第一次失了主张。
“他们既然求到舅舅这里,就证明通政司和内阁的关系已打通。前车之覆,后车之辄,舅舅不如按章办事,按规行事,这样任谁也挑不出舅舅的错处。更何况,他们不过是私下求了舅母,许是舅母为大表哥准备殿试忙得忘记告诉舅舅了。妇道人家嘛,对这些朝中之事总是不热衷的,过耳既忘也是常有的事情。”
通政司来送题奏时,定然不会将福建总兵的奏折放在第一位。文谦要做的,就是将奏折抽出放到首位去。这样方便内阁第一眼看到,推无可推避无可避。
总兵弹劾国公爷,这是天大的事情,内阁自然不敢擅专。
永安帝一大清早就看到这样的奏折能会有什么好心情?
风重华告诉文谦的就是,让他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平时如何处理那日依旧如何处理就是。
“舅舅,明日起会休沐三日,不如咱们一起去给母亲上坟,然后就在山庄里住下,等到开朝时再回来。”
反正过完清明就是殿试,有天大的事情也不会那两三天办理。
所以,福建总兵的奏折想必现在还在路上,或者在哪位官员的手袋中。
“那今所受的侮辱就这样罢了不成?”文谦犹有不甘。
风重华浅笑晏晏:“这么一点小事何须舅舅弹劾?只怕有忍不住的人会自己跳出来替我出气呢。”
听了外甥女的话,文谦突然笑了。
第82章清明
第二日一大早,文谦就领着一家老小出了京城。
等到风明贞坐着会昌候府的马车来到百花井巷时,遇到的却是闭门羹。
护送风明贞的张嬷嬷急忙下车去问了门房,才得知文府的人都去给文氏上坟了。
张嬷嬷不由怔住了。
不是说好风明贞也去吗?怎么文府的人一大早就走了呢?
文府的门房异常恭敬:“这位嬷嬷您也知道,我们家二表姑娘今年还未满孝呢。再加上风府五姑娘也过来了,所以二表姑娘就想领着五姑娘去大姑奶奶坟前尽尽孝心。这不一大早的就催促着备车,我们老爷和太太不放心两位表姑娘出京,就一起跟着去了。两位公子看到老爷和太太要去,自然要一路护送。”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没有一丁点不对的地方,可是张嬷嬷就是越听越不得劲。
门房说的没错,三年才算满孝。虽然世人都是只服两年零一个月就算出了孝,然而这最后一年还算是在孝中。
风重华领着风家的庶女去祭拜亡母,这是合理合情的事情。
可是昨天明明说好风明贞也跟着一起过去的,这文府的人算怎么回事?
门房就答道:“我们太太想着风大奶奶到底是出嫁的姑奶奶,万没有将娘家人放在婆家人前面的道理。风大奶奶能来祭拜这是我们老爷和太太修来的福气,可是我们太太想着会昌候府的祖坟与我们大姑奶奶的相去甚远,不忍心风大奶奶跑这么远的路程,所以才没有通知贵府。”
门房这句就更没错了。
风明贞拜祭完文氏之后就得赶去拜祭张家的祖宗,这一来一去就得一天了。
可这世上又没有半夜拜祭祖宗的道理。
风明贞就只能等到清明那一日上香。
然而呢,又有早清明晚十月的说法。
若是风明贞清明当日上香,别人会不会对她有看法?
张嬷嬷嘴巴张了又合,翕翕地说不出话来。
倒是风明贞在马车里听完了门房的话,对文谦与周太太的敬仰之情又重了几分。
这才是真正为儿女后辈考虑的好长辈啊。
风明贞打定了主意,以后要多与文府的人走动。
她抚了抚小腹,想起昨夜……
脸上露出甜蜜的微笑来。
张延年果真是君子,在听了她的一番哭诉后,真的留宿下来……
张嬷嬷上了马车,看到她笑得甜甜蜜蜜的,面无表情地转过脸去。
能生下小世子就好。
这样老夫人就放心了!
“往城西,追赶老夫人的马车。”张嬷嬷掀起帘子,吩咐赶车的车夫。
眼见得会昌候府的马车走得远了,荣大管家自门内走了出来,往马车消失的方向看了过去。
不一会,他就吩咐紧闭府门。
而后勿勿向府内走去。
荣大管家脚步焦急,啪啪的脚步声响彻整条游廊。
绕过几条游廊和穿山,他走到一座小楼前,推开玄色松木雕花大门。
“大公子,会昌候府的人已经打发走了……”荣大管家恭敬的声音自门内传来。
“好。”文安学声音平淡,目光却没有离开过书本,“这几会在书房里看书,无事莫要扰我。”
荣大管家躬身应了声是,悄悄地将门掩上。
随着大门掩上,一阵朗朗的读书声自门内缓缓飘出。圣贤语句如水流淌,吸引着窗外黄雀踯躅跳跃。
荣大管事侧耳谛听了片刻,满脸含笑地离开了。
等他离开后,门内的读书声渐缓。
文安学将书平放在面前,双眼有些放空。
因临近殿试,这次清明上坟父母特意将他留在家中。
虽然没人告诉他外面的事情,可他却知道父母似在躲避着什么。
是因为定国公吗?
文安学静静想了片刻,做起了策论。
想得再多又能如何?还不如多做几篇策论,等到殿试时超常发挥。
这是现在他能为父母做得唯一事情。
京城的郊外下了一场蒙蒙细雨,这场雨来的快收的也快,快的让人还来不及品尝春雨的喜悦。
文谦领着家人先去拜祭了文老爷子与文老夫人的坟,然后才去了‘文氏’坟上。府里的人几乎都知道这座两年多前立的坟里埋葬得不是文氏,依旧诚意十足的上了坟。
上完坟之后,就驱车来到山庄。
山庄里的管事知道府里的人今日会在这里过夜,忙得不可开交,将里外打扫一新。
前两年京城气候异常,山庄里收成一直不好。眼见年景不好,风重华干脆免了租子,去年派许东过来看了看,见到几家佃户房顶破损的厉害,出钱做了修缮。佃户们都感念主家待他们的好处,听到主家要来的消息,早早地就聚在庄外迎接。
庄民们七手八脚地将一些笨重的行李卸了下去,那些干站着生怕帮不上忙的媳妇们就簇拥在几个嬷嬷身边,眼巴巴地盯着她们。只要看到她们嘴一动,就冲在几个丫鬟前面帮着拎东西。急得丫鬟在后面追着喊让她们轻着点,都是贵重物品。
媳妇们就在前面大声答:“姐姐们都擎好吧,就是摔了我们也不会摔了太太和姑娘们的宝贝。”
追在后面的丫鬟气得满面通红,远远地啐了一口:“谁是你姐姐?”
就有媳妇哄然大笑:“人家才十三四岁,你们这些三四十岁的喊人姐姐,也不嫌寒碜。”
山庄里顿时笑声一片。
就连周太太也是笑容满面。
风重华招手唤过管事娘子,询问她田里的情况。
管事娘子也是个精通农事的妇人,说起农事来头头是道。
风重华见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不由连连颌首。
风明怡站在风重华的身后,露出了羡慕的神色。
什么时候她也能像二姐这样……
一会,几个老者联袂而来。
文谦在堂屋里接见了他们。
当听到老者们七嘴八舌夸奖风重华,不由薄露微笑。
“我们都感念姑娘免租子的恩德,”几位老者说着说着站了起来,冲着文谦行了一礼,“所以我们商量了一下,趁着今年的年景好,我们再加把劲,争取把欠姑娘的租子都交上去。要是今年补不上,明年我们再接着补。”
庄户人家都很实诚,从不会脱奸耍滑。哪怕风重华免了去年一年的地租,他们今年依旧是想尽办法要补回来。
“量力而行,切勿为了交租伤了根本。”文谦和颜悦色地道,等到几位老者走后,他狠狠地夸了风重华,并要求周琦馥也要这般对她的农户。
周琦馥的陪嫁里也有几个庄子,将来不可避免的也会遇到天灾。若是她苛待农户,要不了几年名声就会坏掉。
大户人家中,有几个是靠农庄吃饭的?一个小点的农庄整年的收成也不过是店铺里几月的流水,倒不如大方些,换个好名声。
周琦馥明白了姑父的意思,有些羞赧起来,却红着脸点了点头。
隔了一会,她私下找了风重华,想找几个熟悉农事的妇人:“他是家中的长子,又是琅玡王氏的出身,族里最是讲究耕读传世。虽然母亲肯定会帮我预备管农事和铺子的陪房,但是总不如我先熟悉一下,免得母亲来了一问我三不知。”
风重华就笑:“我家的管事娘子略识几个字,管农事最是拿手,一会我叫她过来回你的话。”
周琦馥笑着道了谢。
隔了一会,山庄的人一波一波的过来回事,再加上府里的人都过来,需要安排住宿膳食,风重华一时就忙碌了起来。
周琦馥忙提出告辞。
风明怡见状,便也想跟着出去,却被风重华拦下。
“左右你也无事,这两天就跟在我身边吧。”风明怡虽然才五岁,可这么大的人通常已经开了蒙。在府里无人管,风明怡到现在还是睁眼瞎。
所以风重华打算殿试完毕后请郭老夫人替风明怡请个开蒙的夫子。
至于这些日子,就让风明怡跟在身边先学学。
虽看不懂帐册,好歹能见识见识如何管家。
风明怡虽是不懂风重华的心思,却也知道这是为她好,战战兢兢地站在一旁,拼了命的把东西往脑子里塞。
不过看了一会,她就惊奇起来。
因为风重华根本不过问细节,只是告诉别人该怎么做,做完之后把结果告诉她即可。若是有需要对帐的,就让身边的四个丫鬟代劳。等到丫鬟对完了帐写了完事的对条,她再与回事的人说话。
通常是这个人说了几句就打发到悯月那里,那个人说了半句就打发到惜花那里……
隔了一会这个人拿了丫鬟们开的对条再回来重新与她说话。
可是这样看起乱七八糟的,事情却办得极快。
风明怡暗暗记在心中。
等到晚上,一家人用完了晚膳,周琦馥又跑来找风重华说话。
“……隔几日咱们去大觉寺上香吧?”周琦馥百无聊赖地支着颐,看着棋秤对面的风重华。
风重华听了这话,将手放在花梨木刻着祥云图案的棋秤上,暗暗地思索起来。
不出意外的话,等到大表哥成亲之后就是周琦馥的婚期。这女儿家一旦成亲,以后就少了出门游玩的机会。想必周琦馥也是想到这点,所以这些日子与她说了好几次出门游玩。
“等大表哥殿试完吧!到时我去大觉寺为母亲祈福。”
周琦馥欢天喜地地跳了起来,拉着风重华的手不放:“我就知道阿锳对我最好了。”
风重华只有不停地摇头,拿起旁边一个事先放好的匣子递给周琦馥:“这是明前毛尖,是许刚刚从信阳那边的茶商手里收过来的。”
周琦馥一点都不客气,随手将茶叶接过,又与风重华说了一会的话才起身告辞。
等她走后,良玉掀帘进来。
“京里送来了信。”
又停电了,才来电,赶紧上来传一章,烦死了
第83章尘埃
韩辰在信里告诉风重华,此时文谦宜隐忍,不宜张扬。
这倒与风重华先前所想的不谋而合。
于是,她坐下来,细听良玉带回的消息。
文府将定国公府的嬷嬷乱棒打出去,一夜传遍了京城。
文谦的父亲字子坤,乃是当年三大才子之一,颇有节气。永安帝登基之时因不满他乱臣谋国,怒而触柱。
一个连性命都不要的忠臣,哪怕他忠于的不是永安帝,永安帝依旧敬佩他。不仅给他请了贞的谥号,又封其为柱国公,还将画像挂到太庙里,后来又对文谦抚慰有加。
所以,百官们一提起文谦的父亲柱国公依旧赞誉有加。
连带着对待文谦也极为客气。
后来文谦的妹妹被风慎逼死,文谦怒将风慎告到大理寺,虽然案件最终不了了之,百官心中却是另有杆秤。文府家学溯源,诗礼传家,好好的姑娘被许配给一个军功出身的破落勋贵为妻。可恨风家这个破落勋贵还不懂得珍惜,竟然干出了平妻这样的丑事。
不就是他们觉得文谦官位低微,可以欺凌吗?
这次定国公府派嬷嬷引诱风重华的事情一传出,京城哗然。
这样的行径,不就是荒唐里穷书生勾引富家小姐的桥段吗?什么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为得就是了富家小姐的闺誉,好逼着富家小姐嫁给穷书生。
那些穷书生整日不看书不做策论,只想着娶个富家小姐少奋斗二十年。
定国公世子的行径与那些穷书生有什么两样?
然而最可恨的却是,定国公府的品阶超过文府。他派个嬷嬷过去引诱文府的表姑娘,不仅是存着坏别人闺誉的心思,还打着以权势压人的主意。
那些平时就同情文谦的清流们顿时不干了,他们恨不得现在就开朝,好狠狠地弹劾定国公一下。
人家姑娘好好地在宅子里呆着,你们定国公府去招惹她做什么?难不成将来还准备闹一出强抢良家女子的戏?
就在这时,会昌候夫人发了话,说是扑蝶会上曾有人见到徐飞霜与风重华有过争执。
徐飞霜与风重华确实有过争执,当时见过的人还不少,只消一问就能问清楚。
听了这个传闻,那些夫人太太急忙问自家的女儿。
当得知徐飞霜当着风重华的面侮辱文氏不贞时,这些夫人和太太都露出不屑的神情。
文氏的懦弱无能在京城都是出了名的。
这样的人你若嫌弃她没能耐倒是真,可把不贞的污水往她身上泼,这是令人无法相信的。
所以,夫人们觉得她们看到了真相,定是徐飞霜不忿风重华,想了这么一出主意。
毕竟,被打出文府的嬷嬷,可是服侍徐飞霜的。
闭府思过的徐夫人不干了,说她儿子可以,大不了名声不好听。说她女儿却不行,女儿家的名声坏了以后还能嫁好人家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