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重阙-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何况大奶奶还不得世子宠爱,都成亲两年多了,世子连碰都没碰过她……

    然而风重华的出现,却令老夫人改了心意。风重华如此得舅母喜爱,八成会留在府里做媳妇。如果真留在文府,未来的文府就是风明贞的娘家。

    如果文府真能成为会昌候府的亲家,老夫人自然不会拿大奶奶怎么样。相反,还会敬着大奶奶。

    这才是她今日的真正意图。

    张嬷嬷走了没有多久,许嬷嬷就从文府回来了。

    许嬷嬷进府时,遇到了定国公府的嬷嬷。

    定国公府的嬷嬷四十来岁,穿了一件沉香妆花缎褙子,头上簪着鎏金扁簪,神态高傲,下巴微扬。

    “……我们定国公府可是高门大户,姑娘你可是前世修来的福气……”

    听了这嬷嬷的话,风重华心头之火蹭蹭直冒,“啪”的一下拍了桌子。

    “你们定国公府确实是高门,可我还是陛下御赐的明德县君。舅舅又是翰林院的侍讲,舅母更是衍圣公的外甥女,所结交的朋友不是藩台之女,就是国子监祭酒的孙女。我的大表兄乃是堂堂的贡生,殿试必定高中的。大堂姐嫁到了会昌候府,表姐即将与琅玡王氏结亲……”所以,你们定国公府有什么?

    几十万水军吗?

    只要永安帝一道圣旨,就能要了定国公徐晃的命。

    怎么你家的世子徐协看中了我,就要把我约出去?

    你们定国公府兵再多,在翰林院的官员眼中,算个屁?就是在奉天门大朝会,翰林院的官员说给定国公甩脸子就甩脸子,说骂武定候就骂武定候。

 第80章死鱼

    婚姻大事,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

    定国公世子徐协瞧中了她,不先去向长辈说明,却跑来派个嬷嬷来哄骗她私下约会。

    她一旦与私相授受这四个字沾在一起,能有什么好下场?

    定国公府的人真以为她是三岁小孩子,可以随意哄骗吗?

    想到这里,风重华更加生气了,说起话来越发不客气:“你这个嬷嬷你说是定国公府出来的,我看倒是不像。我是没见过哪个高门大户的嬷嬷去唆使别人家的姑娘与自家世子幽会的!我与你家的世子一面未见过,与你家夫人也只是在扑蝶会上一面之缘,你们是从哪里得来我定会喜欢上你家世子的道理?”说到这里,她大声吩咐许嬷嬷,“你去上房院找我舅母,就说有人冒充定国公府的人想要诱拐我出门,问问舅母该如何处置这个婆子。”

    她又转头朝向这个嬷嬷,“你们定国公府不要脸,我们文家风家还得要脸面的,将来我们家还得娶妇嫁女,可丢不起这样的人。等到舅舅回来之后,我定会将此事禀告舅舅,让他在御前为我证证清白,不能任由你们把污水泼到我身上。”

    那嬷嬷听得双眼圆睁,语凝半天。

    她是徐飞霜的贴身嬷嬷,人称向嬷嬷。在听到徐飞霜抱怨风重华令她在汉王妃面前丢脸时,向嬷嬷就出了一个这样的主意。

    在向嬷嬷看来,只要打出定国公府的名义,没有哪个姑娘会拒绝。等到风重华‘应世子邀请来到定国公府时’,徐县君就可以借机羞侮风重华一番。风重华母亲死了,父亲废了,一听到能做世子夫人还不得屁颠屁颠的跑过来?

    可她万没有想到,不过是提了一个开头,风重华就将她骂得狗血淋头。

    尤其是风重华开头说的那句明德县君,差点闪折了她的腰。

    向嬷嬷觉得有些后悔,不该冒然来劝,她辩解道:“风姑娘你误会了,我们定国公府并没有轻视你的意思。实在是世子瞧见了姑娘一面后心生爱意,想与姑娘见见面说说话而已。”

    只是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风重华强行打断,“你们世子要见我,我就得巴巴地过去见他?你们世子是世子,我还是县君呢?论等级我和你们世子齐平!更何况你们世子几时与我见过面,你们徐家可不要乱说,怪不得我听说你家主母就因为喜欢胡说被陛下勒令闭府呢……”

    向嬷嬷被她这句话气得七窍冒烟,大声道:“我们夫人的闲话也是你能说得起的?”

    风重华冷冷一笑:“你们夫人?不知你家的夫人是哪位?可有陛下御封的诰命?”徐夫人已经被袁皇后下内旨褫夺了一品夫人的诰命,现在无品无级,别人称呼她一声夫人也不过是看在她丈夫是定国公的份上罢了。

    向嬷嬷何曾被人这样蔑视过,气得脸色通红。可偏偏面前的人自称有皇家的诰命,她半点不敢妄动。

    “把这无耻婆子给我叉住。”正在这时,余嬷嬷的声音自外面传来。

    余嬷嬷先向风重华行了一礼,而后才起身说话:“太太听到姑娘传过去的话很是生气,说先把这个婆子叉出去,等到老爷回府后将此事交给老爷发落。”

    风重华瞬间明白了周太太的意思。

    周太太是准备拿这个向嬷嬷大作文章。

    倒与她刚刚所说的让文谦在御前证她清白,不谋而合。

    这样也好,省得定国公府以为她好欺负。

    私下与徐协幽会,也亏得他们能想出这样的事情!怪不得永安帝能放心把水军交给定国公……

    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好收拾了。

    可是不知为何,风重华总觉得有种风雨欲来之感,觉得事情好像哪里不对……

    风明怡眼看着几个粗使婆子把这个向嬷嬷摁倒在地捆得严严实实的扔了下去,惊得目瞪口呆。

    嫡母去世后,她曾有幸见过定国公世子来到大房,大房为了迎接定国公世子弄得鸡飞狗跳,生怕客人有一点不满。

    可是到了二姐这里,她居然敢打定国公府派来的人。

    风明怡对这个二姐生出了敬畏之心。

    向嬷嬷被捆起来扔到文府外面受尽棍棒之苦且不提,等到良玉听到定国公世子派了人唆使风重华与他私下幽会的消息后,忙写了张纸条悄悄送回汉王府。

    韩辰看完怒极反笑。

    又将纸条扔给了坐在棋秤对面的方思义。

    方思义两三下就看完了纸条的内容,嘴角抽搐了几下:“这个定国公世子……”他找不出能用什么词来形容徐协。

    难道徐协就不知道现在京城风雨飘摇,这定国公府更是风雨中一叶小舟吗?

    他怎么还敢派人唆使明德县君?

    明德县君的封号是大有来历的,陛下用这个封号告诫天下的人,只要明理识德皇家就会大有赏赐。

    徐协坏了明德县君的名声,那就是地打了陛下的脸。

    “只怕文拾遗就会拿此事大作文章!”韩辰勾了勾唇角,轻轻落下一子。

    方思义颌首,“属下亦是如此认为,就是不知会如何发难。”

    “所谓墙倒众人推,只是文拾遗起了头,后面自然会有人跟上……”韩辰笑着摇了摇头,脑海里不由闪过那张艳若桃李的面庞,和那一双明亮乌黑的双眸,“今日会昌候府的人去了百花井巷,这么说来,文拾遗是倒向三叔一脉了?”

    “依属下看,倒不尽然。”方思义压低了声音,将身子向前俯了俯,“属下的内人世子也是见过的,最擅相面。据她讲,会昌候府的那位大奶奶现在还是个姑娘……”

    这个消息,令一向冷静的韩辰终于变了色,他扔了手中的棋子,缓缓地揉了揉眉梢。

    遇到难以解决的事情,他就会轻揉眉梢,这个已经成了他标志性的动作。

    方思义见他如此,便知他陷入了难题,遂静静地吃起茶来。

    半盏茶后,韩辰终抬首,“福建总兵弹劾定国公的折子被陛下留中不发,思义知道吧?”

    永安帝想要收拾定国公,这已经不是秘密,朝中高层个个明白。只是用个什么由头或者什么时间收拾,还须得看永安帝的意思。

    可是对于汉王和周王来讲,耽搁越久他们越是心灰意冷。他们将手中的兵权交出去,换来了什么?

    天下是安定了,永安帝的位置是坐稳了,可是周王的妻儿却再也回不来了。

    看透一切的汉王装起病来,十数年不上朝。

    周王则是寄托于神仙道术,炼起仙丹来。

    这样的王爷有什么可做的?

    还不如当初不反,由永安帝承了梁国公的爵位,他们兄弟做个闲散勋贵。这样的话,也能妻儿们在一起。

    所以今日定国公府的人去文府,他总觉得是三叔派人引诱的……

    只是他没想到定国公府的人会这么快就上钩,把柄一下子递到文谦手里。

    就看文谦上不上三叔的钩了,文谦若是上了钩,就会当朝弹劾定国公。文谦与陆离交情菲浅,只要文谦弹劾定国公了,依陆离的脾气定然会紧跟着弹劾。

    想必三叔要的就是陆离……

    而此时弹劾定国公却是永安帝所不希望见到的。

    听了韩辰的话,方思义半响没做声,过了一会才试探道:“淮兴候?”

    他们俩人说的虽然不是一件事,可是对方的意思都互相明白。

    永安帝现在不想收拾定国公,那就是准备收拾傅胜。

    “淮兴候傅胜把持盐井以谋私利,早就为陛下所不容。陛下只所以不急着收拾他,只是因为他听话而已。”说到这里,韩辰吩咐身边的人给良玉回信,“明德县君受此惊吓,想必精神会不好,你去送条鱼给她……”

    方思义抬眼看了看韩辰,他总觉得汉王世子对待文府的表姑娘别有心思。

    一条用木盒子装着的鱼,就看明德县君懂不懂此意了!

    百花井巷,文府,上房院。

    听了妻子与外甥女的话后,文谦暴怒了。

    “岂有此理,我要弹劾他!定国公府视我为无物?居然敢唆使阿锳……”

    幸好风重华没有上当,没有被定国公府的富贵迷花了眼。一想到外甥女极有可能被定国公府的人迷惑,文谦就出了一身冷汗。

    “我明日就去找老陆商议此事。”

    文谦虽是翰林院的侍讲,可他的同年好友却多在都察院做御史,想要弹劾定国公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御史弹劾人还需要证据吗?只需要风闻言事即可,更何况现在定国公府又送来了一个天大的证据。

    “阿锳你且放心好了,有你舅舅在,定是不会叫你吃亏。”周太太拍了拍风重华的手,轻声安慰她。

    风重华微垂着头,心里思忖着文谦的话。

    弹劾定国公?

    烛光落在她的脸上,长长的羽睫在眼睑处扫出一层阴影。

    “这件事情我听舅舅的,”风重华声音轻柔,话语里却带着一丝不确定。

    “对,听父亲的,父亲定会为你做主,你就不要担心了。”文安然冲着风重华柔柔地笑了起来,这笑容如同初升朝阳,璀璨而明亮。

    可是风重华心中却有股不好的感觉,这份感觉直到她回到西跨院,看到了韩辰送来的礼物。

    一条用木盒装着的死鱼!

    而彻底爆发了。

 第81章警惕

    一条死鱼静静地躺在盒子里,一动也不动。

    盒子一打开,风重华吓了一跳,站在她旁边的许嬷嬷更是睁大了双眼。

    “赶紧赶紧,把鱼扔掉。”许嬷嬷一边说话一边瞪了良玉几眼。这汉王世子怎么回事,怎么送条死鱼过来?

    许嬷嬷觉得恶心坏了。

    她一直不喜欢良玉,总觉得这个人是汉王世子派来引诱她家姑娘的。可是姑娘不发声,她也不敢对良玉怎么样。这次见到良玉给她家姑娘带来一条死鱼,恨不得立刻将良玉赶出家门。

    她在这里训着良玉,那边的风重华却怔怔地坐成了一尊雕像,半天没有说话。

    自从会昌候府的人走后,她一直觉得有些不对。

    可是后来定国公府的人来了之后,她只顾得生气,就把会昌候府的人给忘了。

    直到收到了韩辰送来的死鱼,心中这份不安才更加强烈起来。

    她想起前世舅舅的下场。

    舅舅先是被撤职,而后又不知因为什么下了天牢。

    自重生后,她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舅舅是翰林院的侍读,兼领六科中的拾遗。工作一是入值侍班,在景云门内分班值宿,以备顾问。二是负责记录编纂诏书圣旨和大臣们的题本奏折。皇帝所看的题奏,先由六科记录誊抄之后再交给内阁。而下发的圣旨,也会先让六科记录誊抄然后再发出去。

    这样的工作即忙碌又清闲,能会犯什么过错?

    他能犯的错误就是泄露圣旨机密。

    或者,他将认为重要其实却不合规矩的奏折塞进了送往内阁的匣子中。

    又或者,他扣下某人的奏折不给内阁,或者晚几天送给内阁。

    孟子问齐宣王,你有什么大的理想。齐宣王的理想就是扩张国土,使秦、楚这些大国都来朝贡,莅中国而抚四夷也,所以他想发动战争。

    孟子劝他,“……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的意思是,以您现在的做法来实现您现在的愿望,就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缘木求鱼,岂能得鱼?

    韩辰送给她一条用木盒装着的死鱼是想告诉她缘木求鱼的意思吗?

    风重华蓦地抬头,想起了舅舅的职务。

    全国各地送来的题本奏折,由通政司校阅后送交内阁。内阁收到呈送的题奏后会再次整理,将重要的递给皇帝看,而舅舅就是内阁与通政司之间的桥梁。

    也就是说,文谦能看到所有的题奏,他也能决定内阁今日能看到谁的,先看到谁的……

    “许嬷嬷,会昌候府的那位张嬷嬷来见我之前与舅母说了多久的话?”

    许嬷嬷虽是不解,却老老实实地回答:“有小半个时辰,说完之后张嬷嬷才来见姑娘。”

    听了这句话,风重华手脚发软,脑子里一片空白。

    过了片刻,她蓦地站起身,脸色苍白地道:“许嬷嬷,你去趟上房院,问问舅舅在哪里,我要现在见他。”

    “姑娘,这都戌时末了(21时),老爷想必也该休息了,有什么事情不如明日再说……”许嬷嬷本不想去,可是看到风重华瞪着她,她的话音越来越低,最后勿勿地出了西跨院。

    文谦并没有睡,正与周太太歪在床边说体已话,听到西跨院来人说风重华想见他时,不由惊奇。

    这不是才刚回去没多久吗?怎么又有事情要见?

    “你也累了一天了,不如我先打发了许嬷嬷?”周太太双目含水,面泛春色。将手从云丝锦被里拿出,在丫鬟递来的帕子上擦了几下。

    面上微带薄憾。

    他们夫妻也有些日子没有温存了,好不容易瞅着个空儿,却被外甥女给打扰了。

    “我还是过去看看好了,你先躺着,我一会就回来。”文谦抚了抚她脸,笑着安慰几句。

    他不想让外甥女在妻子面前没脸。

    明日就是上坟的日子,会不会是外甥女心中不安,想来与他这个当舅舅的说说话?

    想到这里,文谦穿戴整齐,清清爽爽地走出了内室。

    在他身后,周太太长长地叹了口气。

    余嬷嬷挑帘进来,将她小心地扶起,又为她倒了一盏新茶。

    看她双眼有些放空,便笑着说起了文安学:“过完清明就是殿试了,也不知道大公子准备得怎么样了。”

    果然,一提起长子,周太太立时精神起来。

    “是啊,”周太太将茶杯放回了余嬷嬷手中,“本来殿试应该在今日,可是今年立春比往年来得晚,所以就把殿试的日子改在清明后。咱们安学也算是得了老天襄助,多看了几天书。”说到这里,周太太突然跳了起来,“快给我穿戴起来,我要给三清祖师上柱香,求三位老神仙保佑安学这次高中有望。”

    余嬷嬷见她忘了方才的事情,遂笑着为她穿戴起来。

    而此时,文谦刚刚走到内书房。

    大凡深宅大院,书房最少有两处。一处是外院,供爷们读书办事。一处是在内宅,下朝或者休憩时可在内书院看书。

    一般情况下,这内书房都是深宅妇人和女儿们呆得时日久些,若是儿子们还小,也会在内书房里看书,一旦年龄大些就会迁到外院去了。

    像风重华与周琦馥就是内书房的常客。

    所以,文谦进到内书房时就看到风重华穿着一身素白对襟长袄,耳上垂着对银牡丹,手里捧着本《春秋》,正看得津津有味。

    “看的这么入神,那书里讲的是什么你可知道?”文谦笑着坐到了风重华面前。

    外甥女喜欢读《春秋》,他早就知道,就是不知道读出来什么没有。

    风重华先将书轻轻放下,而后站起来行了一礼,朗声道:“《春秋》以一字为褒贬,微言大义。圣人作春秋而乱臣贼子皆惧,贼子生怕在书中贻臭千古,自然会躬身自省,勤政爱民。前朝圣君亦有言,以史可为镜。读史可明理明智明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