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家娘子种田忙-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可否认,皇帝对他信重有加,先前每份密报,但凡弹劾哪个官员,只要证据确凿就会降罪。可以说,这也超越了信重。
  唯一,北安州府府尹尸位素餐,纵容师爷鱼肉百姓,那本折子被皇上以龙体欠安的名义留中未发。
  而牵出这本折子就会让他想起那些奇特的陆家人,还有那个掌握了他行踪,提点陆家人找到他跟前的神秘人。
  虽然没有明确证据,但他冥冥中就是有种直觉,今日李家的这份荣耀就是同陆家和那个神秘人有关。
  他还要再琢磨的时候,门房却是来报,有客人登门道喜。
  李林放下茶杯,笑的无奈又讽刺,先前赋闲,家里门可罗雀,如今不过才一个时辰不到,就要变得宾客盈门了。
  权势,果然是惑人心神的好东西…
  大树若想枝繁叶茂,必定要深扎根。同样道理,家族要繁盛,必定也要有足够身后的根基。
  这根基是什么,就是读书的子弟。读书得功名,入仕为官,一重重壮大,家族自然兴旺。
  但读书的弟子要夺取功名,有脚踏实地的路,也有捷径。
  而李林这个大考的主考官,就是捷径的门户…
  不说李家这几日如何没人踩坏了门槛,不管平日是不是相熟的人,都蜂拥而至,马氏整日对着厚厚一叠礼单发愁,想收又不敢收,实在是甜蜜的折磨。
  就说这样热闹的时候,京都之北的永泰门外,远远行来一队车马。七八辆马车,三十几匹马,马匹不是极好,但在京都这里也算难得了,毕竟这里不是挨近白草原的州府,马匹贩卖过来,层层加价之后,绝对不是普通百姓买的起的。如此,虽然马上的人风尘仆仆,衣着普通,也没人敢轻易欺辱。
  当先马匹上的后生见得巍峨的城墙,很是兴奋,打马跑了一段又折回去,冲着第一辆马车说了什么。
  很快,车队就靠在路边歇息,有个管事模样的人跳下车,打算徒步进城。
  就在这个时候,城门外的茶摊上却是站起主仆两人,正是陈信带了贴身的小厮。
  原本他估计日子差不离了,出来碰碰运气,不想还真赶上老熊岭众人抵达。
  众人见得熟人都是欢喜起来,纷纷同陈信见礼。
  陈月仙也是忍不住打开车窗喊了一声,“大哥!”
  陈信正同陆老大说话,问询路上可还顺利,听得自家妹子说话,就赶紧摆手,末了直接关了窗子。
  “城门之外,人来人往,不要惹事。”
  陈信嘱咐陆老大,“你们夫妻先同我进程回家里歇息,其余乡亲直接去我买下的小庄,以后种菜也在那里,算是咱们自家的地盘。”
  这次老熊岭跟来的村人里,绝大部分都是年轻后生,长途跋涉,好不容易见到京都,却听得不能立刻进去逛逛,都是有些扫兴又气闷,一时就没有应声。
  这时候就显出老辈人智慧的时候了,先前出发时,老冯爷临时又给队伍里加了一个年纪刚过五十的李五爷,就是怕后生们出门在外不服陆老大支使。
  李五爷家里的孙儿和孙媳妇也在队伍里,他身子也硬朗,家里老伴儿去年没了,这才跟着出来见见世面。
  这会儿眼见后生们如此模样,他就扯了嗓子喝骂道,“都打起精神来,做什么怪样子。京都就在这里,今日不进去,难道它还能跑了啊。该安顿就安顿,明日睡醒有力气,随你们把京城地板跑烂了。”
  果然,后生们一听这话都觉有道理,笑嘻嘻挠着后脑勺调转马头随着陈信的那个小厮往二十里外的小庄赶去了。
  陈信满意一笑,他是常年行商的人,方才自然也看的出来一众后生的心思,但他就是没开口,原因无非是想试探一二,京都这样的地方,可不是北安州里。一个不好,惹祸上身,兴许就要连累很多人不得活命。
  好在,老熊岭的后生彪悍,却也算明事理。以后支使起来,想必不会太难。
  他跳上车辕,一边同陆老大说话一边到了城门口。这会儿正是中午饭口,城门处进出的百姓不多,就是兵卒都没有几个。
  陈信平日常行走,自然有些手段,笑嘻嘻寒暄两句,塞了点儿银钱就顺利进了城,并没有让妹子经受下车检查的规矩羞辱。
  陈信在北安成了亲才出门闯荡,站住脚就把妻儿接了过来,所以,虽然在京都住了多年,陈信之妻冯氏也没什么傲气,更何况今日上门的还是自家小姑夫妻,她无论如何也不能怠慢。
  位于城北铁匠胡同的陈家二进小院里,早就摆好了丰盛的接风宴席。
  陈信的长子冬生有八岁了,几乎年年都能接到姑姑缝制的衣衫鞋袜,甚至北安的各色小食玩意儿,所以初见姑姑,却极亲近,喜的陈月仙抱了他走在旁边一边吃饭一边说笑。
  陆老大沉默不善言谈,但举手投足间待媳妇很是照顾,让原本有些觉得小姑低嫁的冯氏,很是改观很多。
  饭后,陈信夫妻留妹妹一家小住几日,陆老大却生怕耽误了建作坊的大事,于是难得开口说明日就走。
  陈信舍不得,但也知道这时候不好拦阻,就道,“先前运回的玩偶已经卖掉,种菜的小庄也买了,就差同主家禀明这事。不如我这会儿就去看看,若是有了确实消息,月仙和妹夫南下也心里去件心事。”
  陆老大赶紧起身道谢,“谢大哥辛苦奔走。”
  “不辛苦,自家的买卖,我不出力还指望谁呢。”
  陈信又说了几句闲话,就换了衣衫坐上马车去了城南的王家。
  王家老爷今年四十有一,土生土长的京都人,家里世代经营杂货铺子,但因为没有靠山,很是受了一些刁难欺辱,就是唯一的亲姐姐夫妻也出门时候染了时疫过世了,留下嗷嗷待哺的外甥,怎么是一个惨字了得。
  但上天终是仁慈的,楚原长到六岁读书居然过目不忘,很快扬名京都,后来微服游玩的太子看中,带进东宫做伴读。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王老爷也因此彻底挺着了腰板,没了外人欺辱掣肘,他凭借多年练就的眼力,南下海泉两周,北上白草原,很是折腾了几年,家业越来越大,如今也有了那么七八间铺子,日子很是富庶。
  不必说,他们全家待外甥自然是眼珠子一样重视。
  今日外甥午饭时候过来,王老爷陪着吃了饭,舅甥两个坐在书房里,书架上摞着崭新的书册,显见是王老爷买来装点门面的,除了贡献一些墨香,倒是不曾被打开半次。
  若是平日,爱书成痴的楚原定然要翻检几下,挑几本带回去,但今日却有些心不在焉。
  王老爷看在眼里,自然心急啊,就追问道,“原哥儿啊,你可是哪里不舒坦?还是谁欺负你了?”
  楚原本就同舅舅亲近,哪里舍得他着急,又琢磨舅舅经事多,或许能帮他出出主意,就道,“舅舅,别急,我不曾受什么委屈。就是…今日太子突然问我,京都可有做新鲜吃食的酒楼,若是有,生意好不好?”
  王老爷也是听得疑惑,很有些摸不到头脑,追问了一句,“难道太子殿下要你请他吃酒席?”
  楚原一愣,却是摇头,“我看着不像啊,太子刚刚回来,难道想要出宫走走?但皇上给了腰牌,别说宫门,就是整个大元都随他自由行走啊。”
  “那我也不知道了,贵人的心思,许是有别的用意吧。”
  “舅舅都猜不出,我更是猜不出了。”
  楚原有些懊恼,若论诗词歌赋,山川地理,亦或者史实,他都极擅长,唯独不懂猜度人心,更何况那个人还是未来的帝王。

  ☆、第127章 受宠若惊

  “原哥儿也不必心急,只要你忠心,好好辅佐太子,咱们家里也不惹祸招灾,贵人总不会突然降罪。”
  王老爷心疼外甥在东宫,即便太子是出名的仁厚,但总不如在家里自在,很是不愿他回来一次还要费心这些事,于是就劝了几句。
  楚原听得心暖,刚要岔开话头儿,就有小厮来禀报,“老爷,陈掌柜求见。”
  陈掌柜?
  楚原听得有些疑惑,以自家舅舅待他的重视,这样说话的时候,轻易不会让人打扰的。但既然小厮能进来禀报,就说明这个陈掌柜是舅舅极看重之人,偏偏他又没有半点儿印象。
  王老爷看在眼里,很是有些担心,这外甥真是读书读傻了,这么多年没在宫里出事,实在是贵人们仁厚了。
  “原哥儿,你忘了,这陈掌柜还是你来信要家里收下,照料一二的?”
  当初外甥突然送信来,要他收留一个掌柜,他还很是奇怪,毕竟自家的生意用人,都是签了死契,这样用起来放心又可靠。
  即便需要外雇管事和掌柜,那也是在外地的生意。但既然外甥开口了,他也就收了下来。这么一段时日看下来,陈信却是相当不错,眼光准,处事圆滑,是个好人手。
  不过,铺子里生意都不错,今日这般突然寻来,到底是因为什么事呢?
  楚原这会儿也是终于想起陈信这人了,当初他整日泡在藏书阁里,有一日遇到福公公,听他说起一个远房晚辈在京都没有营生,他虽然脑子里装了九成的文字,却还算懂得一份人情世故,于是就说把人介绍到舅舅的铺子里做事。
  福公公之后倒是在吃穿用度上很是照料,其余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他渐渐也就把这事忘记了。
  不想今日居然见到了陈信本人,倒是要看一看这个福公公的远方晚辈是何模样了…
  陈信进门,好似没想到还有外人在,迟疑了那么一瞬,就恭敬行礼同东家问好。
  待得听说,楚原就是东家在宫里做太子侍读的外甥,又是一番见礼。
  王老爷摸不清陈信的来意,又有些怪他耽搁同外甥说话,于是没有寒暄几句就开门见山问道,“可是铺子里有事?既然都交给你打理,你尽管放手施为就是,不必事事禀报。”
  陈信最善察言观色,进来就发现气氛有些不对劲了。但家里妹妹夫妻在等着消息,而且合作开酒楼这事也算好事,说给王家送银钱也差不多,他倒是不怕东家恼怒。
  “东家信重,小人却不能不守本分。不过,今日小人来,却不是因为铺子里的生意,实在是有一事同东家商量。”
  “什么事?”王老爷问询,楚原也是端了茶水慢悠悠喝着,耳朵却是竖着。
  陈信斟酌了一瞬,就道,“小人先前回去老家那边,见得亲家姑娘做了一样新吃食,极新鲜又特别,不说京都,就是整个大元也不曾见过。最主要是味道极好,于是就想着在京都开家酒楼,但又恐怕外人觊觎,这不,就求到东家头上,盼着东家入一成干股,也给小人壮壮胆子。”
  “新吃食?”
  王老爷同楚原两个闻言,都是齐齐问出口,待得对视一眼,心头莫名都是一紧。
  太子刚刚问询京都有没有新吃食,这陈信就来商量开新酒楼卖新吃食,难道是巧合?
  不,世上哪有这么巧合之事?恐怕这陈信也不是福公公口中的远房晚辈吧?
  那他是谁,或者说谁能支使福公公…
  舅甥两个越想越惊疑,但有一点,他们却在对视的一瞬间达成了一致意见。
  那就是,这陈信说什么都要答应,而且要全力以赴的支持…
  “好,这生意肯定错不了。”王老爷干脆一拍手,眼睛都不眨的应了下来,末了甚至又道,“这一成干股也不必了,不过是挂个名头避忌一些宵小。实在算不得大事,只在不用如此客套。”
  这下却是轮到陈信吃惊了,若不是他也出来闯荡多年,有些定力,怕是都要惊得张了嘴巴。
  若是在别处还罢了,在京都做买卖,最重要的不是货品好不好,铺子位置旺不往,而是挂谁家名头。
  若是没有背景硬一些的主家支撑,货品好,铺子旺,那就是等着被狼生吞的肥肉。没见城南的吴记烧饼,就因为地痞三天两头去“讨要”银钱关门了吗,若是不给银钱,今日某人吃坏了肚子告去衙门,明日又门前被扔了死猫烂狗,手段简直不要太恶劣啊。
  当然这个主家也是冒着风险,万一生意上惹了麻烦,主家可是第一个受连累。
  说起来是互利互惠,但也需要“谨慎”二字啊。
  原本陈信以为王家即便答应也要考量几日,哪想到王老爷居然一口就应了下来,而且神色里隐约还带了喜色。这就有些诡异了…
  但他心里嘀咕,脸上依旧恭敬,“东家能够答应挂在名下,给小人些许庇护,小人就感激不尽了。这一成干股,无路如何也要东家笑纳,否则小人岂不成了忘恩负义之辈。”
  王老爷还要推辞,楚原却是难得机灵一次,开口劝慰道,“既然陈掌柜如此说,舅舅就收下吧。不过,我记得家里在西市那家云来客,生意实在不好,不如就转给陈掌柜吧?”
  这话是问句,但谁都听得出里面的坚定。王老爷会意,立刻就道,“原哥儿不提,我倒是忘记了。这般最好,对外也不必说出兑一事,又省了麻烦,真是再好不过。”
  陈信实在有些受宠若惊,他给王家做事,自然清楚王家的几个铺子,这云客来虽然不是同名字一般客似云来,但生意也过得去啊。如今王老爷说出兑就出兑,简直就是在他瞌睡时候送了枕头,好大一份人情啊。
  他心头有些忐忑,总觉得有些不踏实,但不知为何突然想起一事就把要冲出口的推辞收了回来,勉强打点精神笑道,“那就多谢东家援手,以后小人定然不负东家如此厚爱。”
  “哈哈,陈掌柜言重了,倒是有你帮手,我也清闲很多。”
  又是客套寒暄几句,陈信极有眼色的起身告辞了,王老爷同楚原一直送到门口,惹得远处伺候的小厮都是好奇,不明白同样都是仆从的陈掌柜到底有何金贵之处,居然让主家如此厚待?
  待得书房里只剩了舅甥两个,沉默了好久,楚原到底还是嘱咐了一句,“舅舅,今日这事…”
  “我懂,今日什么事都没有。陈掌柜这酒楼生意好了,家里也多一份进项,好事一桩。”
  楚原听得这话就彻底放了心,低声道,“贵人心思,我们猜不准,但以后…许是慢慢就知道了。”
  不说这舅甥两个如何私语,只说陈信坐了马车走在路上,打开车窗望望街上人来人往,心头却是无比踏实。
  有些时候,有些事,他说不出,但冥冥中就是觉得有种力量在他身后,无比的坚实又强大…
  陆老大夫妻听得陈信说起东家答应合作,酒楼也寻了个好位置,只等青菜长出就能开业,两人都是欢喜,放下心之后就惦记早些去泉州建作坊,于是提出第二日就告辞。
  陈信舍不得妹子,就笑道,“你们就是心急,也要照顾一下村里后生啊。他们第一次来京都,若是不到处逛逛,你们怕是落埋怨。”
  陆老大一听是这么个道理,也就安心多留一日。
  第二日陈信赶车到了城外二十里的小庄园,其实说是庄园,不如说就是一个小村子。那么五六户人家,十几亩旱田。因为座落在一处河道常年冲击出的沙洲之上,土质极差,种什么都收不成。唯一的好处是四面没有树林,阳光极好又不缺水源。
  这小庄原本的主家是个四品小官,被人家参了个老家族人欺压乡里,于是罢官归乡,就以极低的银钱卖给了陈信。
  陈信早就让佃户们准备了土坯,木窗,芦苇帘子,各色需要的用物。
  昨日下午刚刚抵达的后生们,只喝了一碗热茶就甩开膀子建暖房了。
  陈信出来的晚了一些,到小庄的时候,暖房居然都起了一半了。
  但凡做掌柜的,哪有不喜欢勤快又主动的人手,若是这些活计不是分内之事,就更惹人感激欢喜了。
  于是,老熊岭的后生们换了衣衫进了一趟京都,每人都得了一样看中的小东西,远远膜拜了大元皇宫,甚至还在酒楼里吃了酒席,虽然人人都说没有小米的手艺好,却并不妨碍后生们各个都是欢喜的眉飞色舞。将来回乡,想必足够他们吹嘘多年了。
  如此吃喝玩乐了一日,第二日,陆老大夫妻就带了大半人手继续南下了。
  留下李五爷带着一对儿小夫妻,两个后生,马不停蹄开始建暖房,钉木箱,配底土,浸种发芽。
  一切都在冬雪终于来临的京都郊外,悄悄又火热的进行着。
  京都作为大元的都城,每日的新鲜事简直是数都数不过来,谁会在乎郊区这里多了一个窗子多了一些,样子稍显古怪了一些的土坯房子呢…

  ☆、第128章 喜洋洋

  可惜没人知道这座毫不起眼的土坯房子,在不久之后给了天下怎样的惊喜。
  王家既然知道了陈信背后的“靠山”,别说怠慢,恨不得眨眼间就把自家酒楼腾空献出来。
  这边刚刚去府衙换了契书上了档子,那边酒楼的老掌柜就已经红着眼睛开始吆喝厨子和伙计们拾掇东西了。东家发话,酒楼生意不好,要换个营生,自然要换新掌柜,新人手,他们都准备各自回家,各找各娘。
  好在陈信赶去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