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家娘子种田忙-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儿子成才,实为大元妇人效仿楷模,传旨赐封二品夫人,赏金一百两,银二百两,锦缎八匹,珍珠一斛。”
  有守在大殿角落的秉笔太监上前跪倒领旨,然后起身迅速书写了圣旨,请承德帝过目之后用印,即刻送出了宫门。
  几位老臣互相对视一眼,都是有些羡慕李林的好运气,但更多的是把太子在心里的分量又加了三分,毕竟这一切都只因为太子一句话。
  几人也是人老成精,赶紧该换了话头儿。
  承德帝只有太子和敏慧公主两个子女,方才夸赞了太子,这会儿自然也就轮到了公主。
  其中一个老臣兼着上书房的教习,忍不住说道,“敏慧公主前日读书,听老臣夸赞太子十岁时候就把《元史》倒背如流,也是熬了一晚,早起就能背诵了,实在是勤奋聪慧。可惜,公主身为女子,否则必定是太子的臂膀…”
  “咳咳,”一老臣听得同伴越说越激动,赶紧干咳两声提醒,那上书房教习先生及时住了口,醒过神来就发现承德帝低头喝茶,神色显见没有先前那般温和,于是就后悔起来。
  都说父母待儿女总有偏爱,如同五根手指一般不能等同长短。别看承德帝待太子是百依百顺,视如眼珠一般,待惠敏郡主确实疏离之极,常让人误以为这公主不是皇帝亲生一般。若是放在平常的多子多女人家也就罢了,但皇帝只有这么一儿一女,这般样子就有些诡异了。
  好在,太子很是疼爱妹妹,公主之母也占了贵妃之位,天下人才没有议论纷纷。
  太子笑着开口解围,同承德帝说起归路上的见闻,末了道,“今年各地粮食丰收,儿臣路上还置办了些粗陋的吃食用物,待得晚些时候献给父皇。”
  “好,太子有心了。”
  承德帝的脸色重新变得和煦,也让一甘提心吊胆的老臣松了一口气,赶紧起身告退。
  待得出了养性阁,下了汉白玉石阶,几人互相看看都是点头,低声赞道,“太子归来,实在是喜事一件,将来…”
  剩下半句话没有说完,但是谁都知道,帝王仁厚就是百官和天下百姓的最大福分。
  养性阁里,路公公早就撵了伺候的太监宫女,然后关了门默默守在门外。
  封泽重新跪地给父亲磕了头,末了坐在父亲身边,如同平常父子一般,叹气道,“父皇龙体可还康健?冬日天寒,咳疾可曾犯过,孩儿归来匆忙,不曾看过太医院的脉案。”
  比之一年前,皇帝两鬓又白了很多,作为儿子,很是心疼。
  承德帝也放松了身体,依靠在明黄色的锦缎靠垫上,神色添了几分疲惫,“父皇无事,倒是你先前伤了腿,如今如何?”
  “早就伤愈了,当初父皇说起民间卧虎藏龙,孩儿还不以为然,如今出去游走一年,当真明白很多。孩儿的腿伤就是山野村落的土医治好的,半点儿没落病根儿。”
  “那就好,”皇上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很是欣慰,“杨老信中曾提起你亲自下田,打猎?”
  封泽心头一跳,原本以为杨伯不过是父亲送到自己身边的老仆,如今听得称呼居然是这两字,倒是没想到这老仆当真有些来头。
  他有心探问两句,但想起北边山岭的心爱姑娘,却是难得犯了急躁,改口道,“父皇,孩儿在北地…”
  皇上却是摆手打断了他的话,笑道,“你刚回来,有事也不急于一时,回去歇着吧,闲暇时候再说不迟。”
  封泽一愣,还想开口但见皇帝眉眼间疲惫之色渐浓,于是就起身告退了。
  见得儿子出了门,脚步声渐远,皇帝重新坐起了身,沉声换了一句,“请杨老!”
  门外的路公公赶紧应了,亲自跑去偏殿请了依旧衣衫朴素的杨伯进门…
  东宫里,因为主子归来,太监宫女们都分外兴奋,太监总管福公公难得的高声大气呼喝众人忙碌,突然见主子早早回来,很是吃惊,赶紧迎上前伺候。
  不想封泽却是挥手撵人,末了喊了一句,“高仁进来!”
  高仁正蹲在假山上啃着鸡腿,听得这话就一个窜身进了大殿。
  福公公极有眼色的示意太监宫女都撤了出来,一队亲卫立刻守在了台阶下。
  大殿里,高仁一脸嫌弃的扔了手里只啃了几口的鸡腿,恼道,“少爷,咱们什么时候回去?这么大的皇宫连点儿可口吃食都找不到!小米这时候怕是都开始杀羊熬汤了!”
  封泽心头发燥,抬手喝了一杯温茶才觉舒服几分,开口问道,“玄冥可送了消息来?”
  高仁翻了个白眼,虽然知道刚进宫就要回去老熊岭不可能,但依旧恼的窜了出去。
  没一会儿,玄一扮成的小太监就小心端着茶盘走了进来。
  “主上,您吩咐的事情查出一些眉目了。詹士王璞虽然畏罪自尽,他的亲随也都被灭了口,但他在城里私藏的外室小妾招认曾见他同苏家旁支三房子弟来往,而且很频繁。”
  “苏家?哪个苏家?”
  封泽挑眉,一时有些疑惑。
  玄一低头,多说了一句,“主上,是贵妃娘娘的母族苏家。”
  封泽眼底闪过一抹恼色,原本以为查到了栽赃陷害他的幕后黑手,就能撕开笼罩他头上,隐约收紧的无边大网。没想到却是越发深陷泥潭…
  苏丞相为官多年,声名极好,曾七次主持大考,门生官员遍布朝野,却从不曾仗势跋扈,忠心耿耿。苏贵妃更是教导惠敏公主,代掌后宫,从未听说有错处。
  若说苏家有反意,怕是天下无能能信。毕竟苏家没有半点儿反叛起兵的缘由,难道要拥立惠敏公主做女帝不成?
  事已至此,就如同走进了死胡同,反倒没了希望…
  “继续查,此事定然有蹊跷。”
  “是,主上。”
  玄一躬身退了出去,留下封泽沉默了半晌,唤了福公公,“本宫带回的行礼在何处?”
  福公公心里万般庆幸先前没有把那些看着“粗陋”的包裹扔掉,赶紧应道,“奴才已经放进寝殿,殿下容奴才去取来。”
  (脑子不给力,今天查前边情节才发现一个漏洞,59章江大娘改了不是哑巴。羞愧啊,以后一定更精心一些,不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第125章 宫内宫外

  “不必,先把私库账册送来。”
  福公公心头好奇之极,不明白一向不关心银钱的主子,怎么突然要查看私库账册,但还是赶紧让小太监跑去取了来。
  这一年虽然太子不在东宫,但四时节日和生辰,谁也不敢怠慢,照旧是礼物流水一样献上来。私库里早就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各色玉器玩物堆成了山。
  封泽翻看着账册,末了圈了几样,起身去了私库。
  福公公赶紧让小太监把几样东西都按照编号找出,呈了上来。
  双鱼比目玫瑰佩,碧玉藤花玉佩,朝阳五凤挂珠钗,金嵌米珠喜在眼前珠花,蓝宝石蜻蜓钗。
  许是这些首饰出自江南之地,山清水秀出巧匠,几件首饰是一样比一样精致。
  封泽挨个拿起仔细打量,末了沉思片刻选了一只金嵌米珠的珠花,想起它的寓意,眼角就含了三分温柔。
  福公公眼见主子把那只女子珠花放进了袖筒,心头的好奇简直到了极致,难道主子在别宫修养一年,遇到了心仪的女子。那以后岂不是东宫要多一位侧妃主子?
  身为太监总管,主子去别宫修行却把他扔下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他若是不能想办法“固宠”,这总管的职司怕是随时都要拱手让人啊…
  这般想着,他就笑道,“殿下,剩下这几样首饰也着实不错,不如奴才单独放起来,以后主子要取也是方便。”
  果然,封泽点了头,嘱咐道,“不只这几种,年轻女子的首饰用物和锦缎布匹,都单独找出来,妥善放置。”
  福公公自觉猜到了主子心意,很是欢喜,连连应下。
  高仁不知从什么时候摸了进来,扫了一眼托盘,再看看偌大的私库,琳琅满目的珍宝,撇嘴翻了个白眼,冷哼道,“小气,这么多好东西只给…一件。哼,亏得她对你那么好。”
  封泽淡淡一瞥,却是没有接话。
  福公公吓得恨不能把高仁的嘴巴赌上,虽然他不知道主子这个贴身小童的来历,但先前在宫里也伺候过几月,还算懂规矩,如今怎么从别宫回来倒是整日言行无状,偏偏主子还不恼…
  高仁许是终于意识到身在规矩森严的皇宫里,不耐烦的扯扯头上的小辫子,禀报道,“殿下,带回来的东西,被路公公取走了。听说杨伯在皇上那里…”
  “知道了,”封泽想起先前父皇的模样,倒是不介意老杨做个先锋军,毕竟从外人嘴里说出来,父皇更容易相信。
  “小福子,寝宫的行李里有一只红色金角箱子,送去灵秀宫给公主。”
  “是,殿下。”
  福公公扫了一眼在私库里上蹿下跳的高仁,生怕他碰碎了什么宝贝,但主子吩咐,他还是赶紧退了出去。
  灵秀宫里,一众宫女太监跪在大殿外,都是心里暗暗叫苦。
  公主殿下偷跑去见了太子,他们作为奴才,如何拦得住。但主子犯错,奴才遭殃,几乎是天经地义之事,如今贵妃奶娘只罚跪,没有打骂,实在算开恩了。
  只求公主殿下,以后更守规矩,他们也不用整日提心吊胆。
  寝殿一脚的高脚凳上,一只长颈仙鹤熏炉里正缓缓逸散着青色的百合香气,贵妃眼见跪在身前的女儿倔强的挺着脊背,却不肯低头,心里又气又疼。
  “你为什么总是不听话,少去你父皇跟前,少去见太子。你…”
  “母妃,儿臣知道避忌父皇,但大哥远路归来,儿臣只是想同他问个好。”
  公主的肩膀有些宽,这会儿许是因为心头不平静,微微颤抖着,看的贵妃心里更是愧疚。但眼底的软弱只是那么一瞬间,就立刻变得冷肃起来。
  “你要明白,终究有一日…”
  “娘娘,东宫福总管求见。”
  贵妃说到一半,听得门外有老嬷嬷高声禀报,于是眉梢一挑,伸手拉了公主起身坐到了自己身旁。
  福公公进来跪倒行礼,末了让小太监把箱子抬了进来,笑道,“贵妃娘娘,公主殿下,我们殿下让奴才给公主殿下送来一箱子小玩意。”
  公主脸上顿时布满了喜色,抢先应道,“我还以为大哥是哄我的,没想到真有礼物。”
  福公公听得嘴角翘起,显见对公主这般欢喜的忘了自称本宫,很是满意。
  贵妃眼底闪过一抹轻蔑愤恨,但脸上却笑着嗔怪公主,“你啊,待太子殿下可是比本宫这个亲娘都亲。”
  说罢,她又转向福公公,笑道,“待本宫谢谢太子殿下,如今殿下刚回宫,若是有什么需要帮手的地方,尽管让人来禀报。”
  贵妃如今掌管后宫,说起这话倒也合适,福公公赶紧应下,末了领了赏银退了出去。
  贵妃望着渐渐合拢的殿门,神色很有些莫名,扭头见得公主从箱子里取了两把雕工精致的木刀耍弄,于是眉梢一挑,直接夺了下来,捡起一旁白胖绵软的毛绒玩偶塞到了她怀里。
  公主开口想要抗议,却不知想到了什么,怏怏不乐的捏紧了玩偶。
  一旁的教养嬷嬷见此,赶紧上来帮忙转圜,“这毛皮玩偶真是逗趣,比之先前长公主府送来的那只兔子还新奇呢。”
  贵妃却是没有应声,起身带人走了出去。门口守着的公主贴身老嬷嬷躬身行礼,待得贵妃娘娘走远,她就开始撵两个教养嬷嬷,“两位老姐姐去歇会儿吧,公主这里有我呢。”
  两个教养嬷嬷自觉也在公主身边伺候几年了,见她这般模样,心里很是不服。但没办法,这老嬷嬷醒苏,是贵妃娘娘从娘家带来的陪嫁丫头,自梳之后就把公主从出生伺候到如今,但凡公主贴身之事,从来不假他人之手,时刻跟随身边,相当于半个娘亲。她们就是嫉妒,也没有办法。
  公主无精打采的摆弄着手里的玩偶,眼睛却是飘向箱子里的木刀木剑,苏嬷嬷无奈叹气…
  不说皇宫里如何因为太子归来,热闹的厉害。
  只说,李林自从交了巡风使的职司就一直赋闲在家,五日一期的大朝会才会进宫点个卯。虽然俸禄照旧发到手里,但这般模样却是大有被皇帝望在脑后的危险。
  这一日午后,一家人吃了午饭,孩子们退下读书,李林连同妻子马氏陪着老娘闲话儿。
  马氏出身也不高,但性情泼辣又有主见,这么多年李林离家在外,她奉养婆母,教导儿女,撑起了李家整个门户。所以,李林待她喜爱之上还有三分敬重。李老太太更是半点儿毛病不曾挑拣儿媳,很是和气。
  马氏这会儿眼见丈夫慢悠悠喝茶,同婆母说些市井闲话儿,就忍不住心急。
  “老爷,您不去吏部那里走走?卸了差事也有一段时日了,您是不是也该继续办差了?”
  李林抬手给老母换了一杯热茶,又要给妻子换的时候,却惹得急脾气的马氏恼了,“老爷,妾身同您说话呢?文哥儿眼见都十二岁了,再过三年就要议亲,就是娇娘也八岁了…”
  文哥儿同娇娘是李家的一对儿女,眼见一年长过一年,马氏免不得心急。毕竟京都这地方,没有权势,别说儿女结亲,读书科考,几乎是寸步难行。
  李家老太太想起自家乖巧懂事的长孙,难得接口道,“还是去问问吧,听说明春就是大考,你这副考官也该有差事了吧?”
  李林不好同老母和妻子说起大考这条河有多深,如今世家,新贵和寒门,三方几乎抢的人脑袋打成狗脑袋。他就是想参合也不敢参合啊,他是顶着清正耿直的名头,可也不是鲁莽蠢蛋一个。
  上有老下有小,他总要考量到其中的危险…
  “你们不必担心,我自有主意。”
  马氏听得这话,瞪眼就要发作,结果就听外边有门房老仆急慌慌跑来禀报。
  “老…老爷!圣旨到!圣旨!”
  “什么?”李家三口都是惊得站了起来,即便当初被皇帝选为巡风使,也是吏部下了官文,不曾接过圣旨啊。
  如今这般,到底是福是祸?
  关键时刻,还是李老太太撑得住,直接吩咐儿媳,“大开中门,准备香案,接圣旨!”
  马氏连忙迎了,李林也是赶紧出去迎了宣旨太监进来…
  一刻钟后,丫鬟仆役们忙碌着拾掇院子里的香案,各个脸上的喜色掩也掩不住。
  奴仆依附主家生存,主家兴旺,奴仆自然也是大树之下好乘凉啊。
  如今主子受了封赏,眼见李家就要被前来贺喜的人踩破门槛,这是何等的荣耀啊。
  李家管家是个胖墩墩的中年人叫李庆,这会儿乐的眉毛都要飞起来了,呼喝丫鬟小厮忙碌,声调恨不得比歌姬都婉转。
  大厅里,李家三口望着桌子上的金银绸缎都是有些发懵。
  马氏完全忘记了先前还催着自家男人去要差事,这会儿突然被硕大一个馅饼砸脑袋上,她又开始害怕了。
  “老爷,明春大考,你是主考官,那些人…嗯,可怎么办啊?”
  倒是李老太太笑道,“儿媳放心,这是圣心独断,旁人即便有不满也不敢拿咱家撒气。只要听从皇上的话行事,旁人都不必顾忌。”
  “娘说的对,”李林也是笑着安抚妻子,“只要我忠心办差,谁也挑不出错。你前日不是还犯愁没有银钱置办冬衣,如今皇上赏了这么多金银,足够了。”

  ☆、第126章 风尘仆仆

  妇人到底是心思浅,听得婆婆和丈夫这么说,马氏也欢喜起来,“皇恩浩荡,真是及时雨,解了家里拮据了。给母亲做套出门的大袄,给老爷和明哥儿做两套锦袍,去年的衣衫都旧了,特别是明哥儿,长身体呢,衣衫已经放到最长了。还有,让肉铺送两扇猪肉来,那个坛肉的方子也该试试,若是好了,过年时候走礼也是好着呢。”
  马氏念叨着,就匆忙出门去了。
  李老太太见儿媳走远了,这才望向一脸沉思的儿子,“儿啊,今日这事你可是有什么章程?”
  李林知道老娘担心自己,又不好糊弄,想了想就说了实话,“娘,儿子许是遇到贵人了,今日之事,一来皇恩浩荡,二来许是有贵人援手。”
  “儿啊,这贵人是不是对你有所求啊?”
  人老成精,天下没有白给的午饭,李老太太可是清楚这个道理,闻言更是担心了。
  李林赶紧安慰老娘,“娘,你放心,这人不会害儿子。”
  李老太太不好参合儿子的差事,她虽然守寡二十年,一手撑起李家门庭,但如今年老,到底还是以儿子为主。
  “你自己考量吧,只要忠于皇上,总是没有错的。”
  “好,儿子谨遵娘的教诲。”李林嘱咐伺候老娘的婆子几句,就告退去了书房,撵了小书童,他亲手烧水泡茶,慢慢脑子彻底清明了,这才越发肯定今日的圣旨是有人推动的。
  不可否认,皇帝对他信重有加,先前每份密报,但凡弹劾哪个官员,只要证据确凿就会降罪。可以说,这也超越了信重。
  唯一,北安州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