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尘落长安-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门外,宇文邕已然立了很久。

尽管是冬日,他却每晚都来这里走走,即使知道她不愿意见他,却依旧会想看看她,陪陪她。

听见她在吟诗,他缓步行到窗前。

黑影的出现没有让她吃惊,倒像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两厢无言,她终究先开了口:“天寒地冻,陛下早些回去吧…”

宇文邕闻言,沉默片刻才道:“并州诸城基本都降了,明日我要往邺城去了…若你不想同行,便留在晋阳吧…堙智突现在是并州总管,会留守这里,我已经交代过他…若你有什么需要…”

尘落的手一紧,站起身来…

“劳陛下费心…我一个阶下之囚,住着这般华丽的宫殿,每日的饮食起居又有专人负责,还有何可需的?…倒是陛下,这天气寒冷,硬要孤军深入敌国打仗,就算你用晋阳宫的珍宝美女犒劳过三军,那些将士就真的没有思乡之情吗…”

她语气无波无岚,却深深刺痛他的心。

他抬头望了望星罗密布的夜空,淡淡道:“落儿,我一直以为你会懂我…”

“是呀,我也一直以为我很懂,可我错了…因为陛下的心太大,大到我根本比拟不了…落儿不敢奢望陛下会原谅我,但还是想要告诫陛下,远道而来,乘天时地利之弊,独断诸军之前…绝非战事之利!”

“是吗?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高纬失道,人神共愤,你没有看到朕的诏书一下,晋州并州甚至洛州来降者接踵!天意亡齐,朕不过替天行道!”

屋中的人没有答话,她不想再多说,走到榻边躺了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屋外始终没有声音。

她以为他走了,也渐渐困意上涌。

睡梦中,她迷失在黑暗里,忽然看到脚下全是鲜血。恐惧蔓延在她的四肢百骸,她迷惘中看到他领兵冲出,就在那一瞬间,一只利箭直刺入他的心口…

她从梦呓中惊醒,发现手被那人握在掌心中,忙掩饰地擦了擦汗水和眼角的泪水…

“又做噩梦了吗?我听到你喊我,让我不要死…”身边的人开了口。

她背过身去,努力平复着喘息,没有说话。

他抬手环住她的腰:“落儿,你还是在乎我的对吗?”

见她不语,他继续道:“落儿,你为何不敢直面自己的心?…其实在你心里,我与齐国相比,早已更重,而且你也承认齐国如今的诟病,我之伐齐,是天道赏罚…你又何必如此为难自己?要与我这般对立?!…高延宗深得并州人心,此刻天下未定,我不能放他,但我对他礼待有加,并未责难…我为天下一统伐齐,初定之时,显明逆顺在所难免。他日齐国平定,高家之人肯真心归降辅佐,我也定不会有诛杀之举…如此,你还不能放心?你是我的女人,本该与我同心,我一次次放任你的背叛,难道你不明白其中的缘由?…”

“…若是邕哥哥…会看着周国被毁而无动于衷吗?…若是你大哥有难,邕哥哥会置之不理吗?…”她简单的一句,便又噤了声…

宇文邕心下一痛,终是叹了口气…

一夜无眠,天明前,他起身离开了床榻。

快要行到门口时,他沉声道:“朕要走了…伐邺之战,高延宗会随行…这段时日,你可以在晋阳宫随意走动,不用把自己憋在屋里,也不会有人来拦你,只是你最好别再动离开的念头,否则,朕也不知道会不会做出什么不受控制的事…等前方战事平息,朕自会派人来接你去邺城…”

尘落听到门关上的声音,沉重地闭上了眼…

后背还有刚刚他留下的温度,心却一片片的凉了下去…

邕哥哥…为什么你是周国的皇帝?为什么你一定要灭齐?…我保不了我的国…却连我的亲人都救不了…

我明白你纵容我是因为你心里有我…

可在家国面前,我们的爱还是太小…

你心中的那个梦,不肯为我放弃…

我心中的那守护,也不愿为你抛下…

*******************************************

齐隆化二年(公元577年)春正月初一,太子高恒即皇帝位,时年八岁,改元承光,大赦天下,尊皇太后胡氏为太皇太后,皇帝高纬为太上皇帝,皇后穆氏为太上皇后,拜广宁王孝珩为太宰,其余官员颁赐各有差。

与此同时,周齐王带领大军逼近邺城的消息也随之传来。

高纬心下不安,遣长乐王尉世辩率千余骑暗中去查看周军的动向。

尉世辩等人才出滏口,登高阜西望,遥见群乌飞起,以为是周军旗帜铺天卷地,一刻不敢耽搁,头也没回地直逃回紫陌桥…

邺中人士闻之周军声势,害惧不已,毫无斗心,朝士出降,昼夜相属。

高纬无奈,又招来诸臣议事。

高劢因此奏曰:“今日反叛之人多为权贵,至于卒伍,犹未离贰。请追五品已上家属,置之三台,因协之曰:‘若战不捷,即退焚台。’士卒顾惜妻子,必当死战。且王师频北,贼徒轻我,今背城一决,理必破之,此亦计之上者。”

孝珩等人复议此言。

但高阿那肱却反对说此举恐引起士卒叛变,危机太上皇安全。

高纬惊惧难定,不肯用策。

黄门侍郎颜之推、中书侍郎薛道衡、侍中陈德信见此,上奏请太上皇往河外募兵,更为经略,若不济,则南投陈国,以此避开周军的锋芒。

高纬同意下来,吩咐安排准备,要与冯小怜一同往河外招兵,而令太皇太后、太上皇后自邺先趣济州暂避。

一场朝会过后,莫多娄敬显无奈地踏出殿门。

其实那日并州败退的时候他动过向周主投诚的想法,但他的父亲莫多娄贷文,跟随神武皇帝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最终死在他宇文氏的铁骑之中。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他若真的降了,父亲地下有知,又怎会原谅他?

所以他杀出了周军的包围,返回邺城,希望再展抱负,奈何主上昏暗,早无神武遗风…

“齐昌王留步…”

莫多娄敬显闻言,不自觉停下了脚步。

回头一看,乃是海昌王尉相贵的弟弟——尉相愿。

“尉将军何事?”

“可否请王蹬车一叙?”尉相愿揖手道。

莫多娄敬显心下疑惑,但还是应邀同他上了车。

车子缓缓而行,很快便出了宫门。

“将军有何事?”莫多娄敬显问出了口。

尉相愿道:“如今齐国大难,太上皇不思救国,尽失人心,王于并州拥立安德王,想来也是对太上皇不满,如今高阿那肱有西归之嫌,屡屡在朝堂反对诸卿进言,主上昏庸,幼主年少,安能抵御强寇,重振社稷!”

莫多娄敬显深以为然:“将军此言甚是,可惜我们没有证据,朝廷又被宵小把持,恨不能救国于危难!”

“王与其抱怨,何不另谋明主以匡社稷?”

“哦?将军所谓的明主是何人?莫不是任城王?可任城王先前收到安德王的书信,称他为人臣,何容受此启,不肯受大位,救国家于危难,除非陛下降诏…”

“王忘了吗?除了神武皇帝的皇子外,齐国还有可堪大任之人。”

莫多娄敬显微微怔楞,转瞬便道:“你是说?…”

尉相愿点了点头:“广宁王为文襄皇帝之子,文韬武略,有旷世之才,定能重振齐国声势。我有意斩高阿那肱,废幼帝而拥立广宁,以解家国之忧!不知王意下如何?”

莫多娄敬显迟疑片刻便点头称好,又问计策。

尉相愿附耳详述。

*******************************************

孝珩刚一回府便听说秦爱回来的消息。

他径自去了书房,将房门一关才问道:“可查出什么?”

秦爱禀报道:“高阿那肱藏得太深,我们抓不到证据。”

“不能再等了,此人不除,定为我齐国之祸!”

“殿下,相愿已经去见过齐昌王,他也有意归顺殿下,为国效力。”

“叔父那边呢?”孝珩眼中染上些沧桑。

“乐安王一心只想救社稷,对您登基之事则保持中立…”

“牛日行动吧…太上皇这几日要与冯小怜去仙都苑里休息,等一切妥当才启程往河外,朝事上陛下还算尊重我,到时候我们借机行动,等杀了高阿那肱,其余的事情,顺理成章…齐国大难将至,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

“诺!”秦爱闻言,恭敬应下,犹豫了下又道:“殿下,任城王他…”

孝珩眸色一暗:“十叔他固执,不肯抛下忠义,但此刻若国都不在,还有何忠义可言,若他日十叔对我举兵,我自会让位给他,自刎谢罪,也免去国内的争端。”

“殿下…”

“下去安排吧…”孝珩闭上了眼。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是写的时候想吃火锅,然后不自觉地把这章和宇文宪喝酒的情节改成了火锅就酒…
二哥要开始折腾,一群好基友帮忙。





第104章 唾手得邺
简介:破邺城宇文登台,流青州高纬逃窜

……………………………………………………………………………………

初五一早,千秋门外万籁俱寂。

偶然的寒鸦哀鸣之声,为这冷冽的冬日增添了几抹肃杀之气。

秦爱策马远远而来,望见立于千秋门外的孝珩,上前拱手道:“殿下,高阿那肱不知为何昨夜未归,今日一早是从别宅入宫,不会经过这里了…”

孝珩拳头一紧,忙上马疾驰,赶往朝会之所。

走前还吩咐秦爱,让他通知其他人,计划暂缓。

他今日发兵,本打算在千秋门斩杀高阿那肱,然后令尉相愿以禁兵相应,呼延族与莫多娄敬显自游豫园勒兵而出,直入大殿,请幼主禅位,但不想高阿那肱竟然会改道而行。

此人不死,大事难成…

如今兵变之事恐泄,他不得不从长计议…

太极前殿之上,孝珩匆匆来迟,看到幼主坐在上首,而高阿那肱列于诸人之前,心里不禁冒出冷汗…

高阿那肱望到来人,见他瞥了自己一眼,也是冷汗直冒。

昨夜若不是他与周人密款未归,今早恐怕已经命丧黄泉…

广宁王既然要置他于死地,那就休要怪他!

“广宁王今日来得如此之晚,不知去干了什么?”

“淮阴王以为小王去干了什么?”孝珩眼神冷冽地看向他,毫不避讳,又对上首拜道:“陛下,大敌当前,臣听说有细作混入邺城,故派手下调查,本以为查出了究竟,派人去抓的时候却被细作跑了…还请降罪。”

高恒声音糯糯:“伯父是国家栋梁,为国出力,朕自然不会怪罪…那细作是何人?”

孝珩看了一眼高阿那肱,没有做声。

高恒左顾右看,毫无心思,他听说之前也有人告父皇高阿那肱的事,但父皇已经查清了,怎么这传言不断?而且一早听说了自己这个伯父动用兵马的事情,他更害怕会不会威胁自己…

孝珩继续道:“陛下,周军即将兵临城下,臣请领兵出据西军,以卫陛下安全。”

高恒听到这个请求,更是心惊胆战。

高阿那肱借势阻止道:“广宁王不可领兵!”

“陛下,臣以为广宁王身体不好,不可为主帅。”韩长鸾也出言附和。

紧接着,陈德信等人也复议了此事。

“伯父…朕看…”

孝珩望着诸人无奈苦笑,边笑边徘徊于几人之前:“朝廷不肯遣我击贼,岂不是畏惧孝珩造反?孝珩若破宇文邕,遂至长安,反时反得也是宇文家的江山,何与我大齐国家事!以今日之急,犹作如此猜疑,我大齐如何可保!”

说完,他便抚额痛哭…

正在此时,御座后面传来一声鸡鸣。

众人闻声望去,竟看到一只雉鸡躲在后面。

高恒起身抱起了鸡,藏在身后,再抬眼时,便见下首诸人神情各异的望着他,连刚刚还在痛哭的伯父都注意起他…

他清了清嗓子,故作镇定道:“朕年幼,社稷之事,还是诸位卿家和伯父商讨决定吧…今日之事,既然诸位卿家反对,就按诸卿家的意思办…”

“陛下!”孝珩又一次哭道,“社稷危在旦夕,望陛下以家国为重,他日若可退得周军,孝珩虽万死无憾!”

“伯父言重了。”高恒已经无心再听,匆匆散了朝。

高阿那肱下朝后便找了韩长鸾,言广宁王拥众在京,威望甚高,如今被陛下婉拒,定将有变,不如请陛下出他为沧州刺史,让其离京…

韩长鸾向来看不上孝珩文弱书生之气,当即同意下来。

孝珩回府后不久便接到诏令,令他出为沧州刺史,即刻起行…

孝珩愤慨不已,却只得准备上路赴任。

是时,尉相愿也在府内,闻言拔佩刀斫柱,叹曰:“大事去矣,知复何言!”

他曾是兰陵王最亲信的部下,是与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

兰陵王一生戎马却只换来了一杯毒酒!

那么温柔的一个人,凡得一瓜半果都会与将士分享的一个人,为了保家卫国次次身先士卒的人,为了防止功高盖主,不惜破坏自己的名声有病不医的人…

却那样不公的死在手足的猜忌之中…

兰陵王的兄弟六人,除了最小的渔阳王外,个个风骨傲然。

细细想来,除了兰陵王外,他的两个兄长也都死在齐国王室的猜忌下…

自从兰陵王死后,他便追随了他的兄长广宁王,这个一直令他敬重的人…

可为何老天依旧如此不公!让安德王被俘,又要将广宁王抛下…

这样的国家还有什么希望可言!这样的君王还值得他们效忠、牺牲更多的性命吗?!

“殿下,臣愿保卫殿下前往沧州。”尉相愿悲愤之余,跪地请求道。

“相愿,你愿追随,是我之幸…你先去准备,等我们到了沧州,便往信都投靠十叔,共图匡扶…”孝珩扶起他,心下惆怅…

*******************************************

风夹杂着细雪迎面而来,宇文邕坐在马上,见前方紫陌桥上策马而来的黑衣甲兵,下令安营休整,引斥候来见。

大帐之内,斥候将密信呈上。

宇文邕展开一看:

臣高阿那肱启陛下,高纬已送母妻往青州,高恒也自邺东而行,欲避王师。臣以言说高纬,故令其缓招兵之事,暂留邺城,齐国诸军虽得号令,尚未来援。今邺中守将唯鲜于世荣、莫多娄敬显等人。邺中畏惧王师之威,正于城外掘堑竖栅,抵御前军。陛下速来,可破而擒之!

宇文邕轻轻勾了勾唇,这高阿那肱倒是让他没想到。

先前他只是为了让他乖乖交出落儿,才用那谶语震慑他,着实没想到他今年再次伐齐的时候,高阿那肱会在平阳之战后就向他投诚,言其辅佐伪朝之罪。

他当时只让人回他,若是有诚意,便将齐主献来给他。

之后他确实听到了齐国内廷中有传闻出来,说是有人揭发他投靠周军,但不想这高阿那肱不仅无事,还能时常向他这里传递消息,一步步如那谶语一般将齐国的江山断送掉…

看来真是天意如此…阿那肱亡齐…

“皇兄。”宇文宪匆匆进了大帐,“听说皇兄赶到紫陌,我便即刻过来了。”

“辛苦你了。前军安排好了?”宇文邕邀他坐下。

“皇兄放心,已经安排妥当。”宇文宪恭敬答完才落座。

“你这一路威风,朕看这降者相继,定是慕了你这齐王的威名。”宇文邕笑着调侃道。

宇文宪谦虚道:“皇兄说笑了,那些降者都是慕了皇兄的英明神武,我不过狐假虎威罢了…”

“孔子言‘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齐王于朕,正是如此。”宇文邕笑了起来,随手递给他刚刚的密信,“你看看这个,以为如何?”

宇文宪看过密信,担忧道:“皇兄,这高阿那肱奸佞小人…”

宇文邕抬手制止了他:“这朕知道,但若能各尽其用,有何不可,况朕不是高纬,若他真能助朕得来邺城,拿下高纬,朕封赏他一二也无不可,至于重用与否,奖赏何物,还不是朕说了算的。”

“既然皇兄决定,臣弟并无异议,当提早恭祝皇兄平定齐国了。”

“你如此说,朕便放心了。”宇文邕松了口气,“这冲锋陷阵,指挥之事,还要你多费心才是,如今胜利虽多,但绝不可在此刻松懈,齐军虽是强弩之末,但也要防着他们置之死地而后生…” 

其实那日尘落与他说的话他并非没有想过。

冬日虽快过去,但天气寒冷,将士思归,这是大战之忌…况此仗时间已久,周军面对胜利多少会有轻敌之意,而齐国面对国破家亡,则会全力抵抗…

此时此刻,他决不能掉以轻心,决不能让好不容易迎来的机会失去…

“皇兄放心,臣弟定当竭力,为皇兄打下齐国!”

宇文邕点了点头:“你且先回,指挥前军,朕两日内定带领大军赶去助阵!另外,派人向城中送赏,招降诸守将,若谁打开城门投降,朕必予以高官。”

*******************************************

□□好,小怜睁开眼睛便看到了身边俊朗的男人。

她面带笑容地用头发划过他的脸颊,观察着他的表情,心里满满的幸福。

高纬觉得脸上痒,醒来见到身边的玉人,翻身将她压住,一声声唤着:“小怜…”

小怜与他缠绵片刻才勾着他的脖子道:“高郎,我们为何还不走?你都把你母后送走了,你的儿子也往东城去了,为何我们不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