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舌尖上的九零年代-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家二姐早些年在陈馨姐夫还没当兵的时候就为了家庭生计而嫁给了隔壁镇的一个鳏夫。
二姐夫对人倒是很好,可家里也是过得紧巴巴的,加上他前妻病逝欠了些债,虽说是还完之后才娶的二姐,但是俩人结婚的时候家里也是一穷二白。
不过唯一比较安慰的是,二姐夫跟前妻的孩子没有养在他们跟前,直接被二姐夫前妻的父母接走了。那老两口是教师,家里只有一个女儿,中年丧女之后便只得一个外孙在跟前。
二姐跟二姐夫也不是狠心的人,日子稍微好过点之后,每个月照给生活费,每周二姐夫也会去看孩子。还有二姐之前一直没要自己的孩子,就是想着等丈夫前妻的儿子大一些,懂事些之后再考虑。
这几年下来,那孩子已经读初二了,成绩还好,人也踏实懂事。他外公外婆教得很有礼貌,对二姐虽然没叫妈妈,但是一口一个姨还是很亲热的。去年的时候,那孩子主动找到他爸,说让他们赶紧再生一个弟弟或者妹妹,所以今年二姐打算要个孩子,也不知道怀上没有。
二姐夫以前是农校毕业的,后来在农科所工作,做的是种子培育方面的研究,很老实本分的一个人,也是真正穷研究员一个。
陈馨不在乎他其他如何,只想知道这个便宜姐夫能力如何,如果可以的话,倒是可以试着合作定向培育一些东西。前世她为了美食走遍世界,接触到的研究员也不少,见过的稀奇古怪的植物更是数都数不清。很多东西没用实际使用价值,但是有些东西只要运作得好,那就是下金蛋的母鸡。
腊月二十八的时候,二姐带着二姐夫回来了。
他们原本是要去二姐夫的老家看望老人的,但是在知道陈馨带着孩子回家过年后,二姐就一直心神不宁,加上她又确定怀孕了,所以二姐夫干脆跟家里老人商量了一下,等到陈馨他们走了之后两人才回去。
二姐夫的老家离他工作的地方并不远,坐班车也就两个多小时就到。知道儿子的日子也过得艰难,那边的老人虽然有点不高兴,但是还算开明的同意了他们回丈人家过年。
张二姐回来的时候,就看到自家老娘带着张璋在院子里玩,隔壁的婶子也在陪着说话。
“这是我大侄子吧?他姨呢?我给带了点我们那儿的特产过来,也不知道她吃得惯不。”
张二姐手里拎着一串风干的用篾条串在一起的豆干,她男人手里则提着一个布包,里面装满了那边镇上卖的年货。
“小馨在厨房忙活,我说不让她干,她还很不乐意,说要露一手让我们尝尝她的手艺。”
张璋奶奶很开心,虽然嘴里说着,但是脸上很久都没展露的笑容说明她现在心情极好。
“那可不行,我得去帮把手。”张二姐放下东西就往厨房走,她丈夫想说什么又忍住没说,可目光一直盯着二姐不放。
第21章 一桌美食
“怎么了斌子,二姐她身体不舒服?”
旁边的婶子本是打趣这么一句,没想到朱斌搓着手,瘦削的脸上露出个羞涩的笑容:“二姐她怀了孩子,不过医生说她年纪大了点,让仔细着别伤到了。在家我都不敢让她做家务,她却是个闲不住的性子。我这不是紧张她嘛。”
“哎呀呀,这是好事儿啊,也是,二姐快三十了,这又是头一胎,是得小心。”婶子放下手里的针线活就想去厨房叫她出来,又被朱斌拦下。
“婶子别急,让二姐去吧,她心里难得这么高兴。”听了朱斌的话,大家伙心里一酸又是一喜。
这俩人也是命苦,好不容易稍微舒坦点了,人年纪也大了,就算能享福又能享多久?朱斌今年都四十五了,他跟前妻也是三十才生的儿子,这会儿老大正好十五岁,老二生出来就比哥哥小这么多,以后还怎么着可难说呢。
他们这边说了没两句话,就看到张二姐跑了出来,扶着墙呕了几下,吓得朱斌赶紧过去扶着老婆,手足无措。
“没事儿,就是小馨在弄鱼,我被腥着了,让我缓缓就成。”
里面传来陈馨的声音,说是刚煮好了红豆汤,还有酒酿小丸子加鸡蛋,让二姐夫端出去给二姐润一润。
朱斌扶着老婆不知道该先去端汤呢,还是先安顿了老婆再说。这时候隔壁家的婶子主动帮了把手,端了一块托盘出来,上面盛放了几只碗,里面有蜂蜜红豆沙小丸子,还有酒酿小丸子加鸡蛋。
朱斌给老婆端了酒酿小丸子,就差没亲手给喂食了。躁得二姐耳朵尖都红透了,白了丈夫一眼,先招呼了老娘跟婶子端碗,之后又给丈夫端了红豆汤,最后自己才吃了丈夫给她端的那碗酒酿小丸子。
倒不是说舍不得给丈夫吃鸡蛋,主要是朱斌鸡蛋过敏,吃了就不舒服。没想到连这点陈馨都考虑到了,张二姐对这个兄弟的小姨子感觉更好了。
“二姐,大伯和大哥去后面砍竹子了,让二姐夫吃完去叫下他们,别弄太多,够吃就行。”
“啊,吃竹子?”张二姐愣了一下,下意识看向老娘。
“小馨说给我们弄什么竹筒饭,你爸跟你哥就去后山砍竹子了,他们前脚刚走你后脚就到。”
“竹筒饭是什么?用竹子煮饭?”
“姑姑我知道。”张璋小胖子现在能说比较流畅的话了,之前是因为不熟悉的缘故,不太爱开口,现在都过了好几天,也知道这是疼爱自己的长辈,所以平日里活波的性子也慢慢的展现了出来。
听到姑姑的话,小胖子举手:“姨姨会用腊肉香肠和小蘑菇做好吃的饭,用竹筒装上,放在灶上烤熟。好吃!”
小胖子的语言能力到底只有两岁孩子的水平,能把事情说清楚已经非常不得了了,加上他说到最后还吸了一下口水,那个小馋猫的样子,顿时让他奶奶跟隔壁叔婆都笑了起来。
“竹筒饭最初是苗族那边喜欢食用的,后来被传到外面,现在也有些餐馆会做,但是要做得好吃还是很难。我以前去南云那边出差的时候吃过几次,味道很不错,有种竹子的清香味。”
朱斌到底要见多识广一些,他给出了解释,也让众人对竹筒饭产生了极大的期待。
除开竹筒饭之外,陈馨还打算做一个双椒鱼头,一个风暴鱼片,然后酸菜煨耙泥鳅,再来一个山胡椒烧野兔。
鸡就做成了白切鸡,鸡头鸡屁。股鸡爪子原样摆好,看上去就是一只没毛的鸡趴在盘子上,旁边用碗调了酱油醋,白糖味精,花椒油,姜葱蒜茸,还有刚才热锅的时候现做的熟油辣椒。这调料等会儿直接淋在白切鸡上就可以了。
她在斩鸡的时候就将之前腌好的鱼头放在大盆子里上锅蒸。这鱼是昨晚张大哥跟隔壁小三去河里抓回来的,足足有七八斤重,膘肥体壮头大肉嫩,正好一鱼两吃。
斩好了鸡,她又顺手将鱼身子对半斩开,剖了鱼腹处的大刺,留下两条白嫩。嫩的鱼肉。然后快刀将鱼肉片成薄片,用盐跟胡椒粉料酒码了味,放到一边腌制几分钟。
菜板重新洗干净,将洗好的青红辣椒分开切碎剁茸,再拍了姜蒜也剁茸,地里摘回来的香葱洗净切成葱花待用。
等到这些都做好了,鱼头也快蒸熟了。
重新换了大盘子,将鱼头小心的移到盘子里,再分别将青红辣椒碎铺在两块鱼头上,姜蒜茸也撒在上面,调了些许米酒胡椒粉白糖,加上一些刚才盆子里蒸鱼的汤,淋到鱼头上,继续上火蒸了三四分钟。
这是因为如果之前就一起蒸的话,辣椒会蒸得很烂不成型,而且汤汁过于辛辣,对老年人的胃不好。这样多费一点手脚却能有效降低辣度,再加上最后淋上的热油一激发,香气顿时迸射出来,让人禁不住直咽口水。
她在第二次蒸鱼的时候,就在旁边小一些的灶上取锅放油,等油温热了之后,将姜片花椒粒下入,再放一把辣椒进去翻炒一下,等辣椒的颜色微微变黄就赶紧用漏勺捞起来沥干油放一边待用,锅里的油这会儿温度正高,下入自家做的豆瓣酱一炒,那火。辣辣的味道就随着油烟散开,惹得屋外的人频频往厨房瞧,心里跟猫儿抓似的,想要去看看陈馨到底在做什么。
豆瓣酱炒香了之后,加入清水,然后丢进去大葱头和一小把蒜瓣,等到红艳艳的水开了,放入豆芽和切细的莴笋丝烫熟就捞起来放在一旁的盆子里做垫底的菜。菜捞干净之后就可以下入腌制好的鱼片了。鱼片很薄,水开几滚就变成了雪白的肉片。捞起来铺在刚才烫熟的垫菜上,再将鱼汤也倒入盆里,然后再把之前炸过的辣椒和花椒放在鱼肉上,舀一勺蒜茸倒在中间。最后锅里洗干净放油烧热,一勺热油淋到蒜茸上,发出刺啦的声音,原本看上去因为烫了菜而显得有些寡淡的汤汁顿时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油水。
耙泥鳅是头一天晚上就收拾出来过了油的,在做鱼之前就用酸菜炒过放入瓦罐里煨在灶后面的风眼上。两个风眼一个煨水一个煨菜,十分的方便。
山胡椒野兔是家常菜,他们这边也常吃,做起来很快,半小时就能烧好。再加上头一天晚上炖的大骨萝卜汤,炒了两个快手蔬菜,一桌子的饭菜摆满了,可以开动了。
第22章 有了盼头
明明都是往日吃过的东西,可从陈馨手里出来就是味道大不一样。
农家人没有城里人那么讲究,还谦让啥的,除了给老人和孩子多夹一些软和的嫩肉,其他的都各凭本事去抢了。
二姐肚里揣了一个,虽然平时也没有太大的反应,可这一次毕竟走了那么长的路,原本都没啥胃口,也是本着给陈馨扎场子才端碗坐下的。
结果其他的菜还不觉得,吃到耙泥鳅的时候,那酸辣的味道一下子把她的胃口给打开了,就着酸菜和泥鳅肉,她直接干了两碗干饭,要不是胃都塞不下了,她还想再添点,用油汤泡着吃。
泥鳅这东西看上去不咋样,但营养很丰富,特别是能有效的预防妊娠期高血压,而且泥鳅本身就有补中益气、祛除湿邪、消肿护肝的功效,所以孕妇适当的吃炖熟的泥鳅是有好处的。
知道二姐怀孕了,大家也都紧着她吃,但是看她吃得那么香,偶尔也有人从盆子里捞一条去抿。
泥鳅很肥,而且肉嫩,炖煮入味后,只需轻轻一抿就骨肉分离,拈着泥鳅脑袋往外慢慢一扯,一条整刺就出来了。而且相比其他的肉类,泥鳅和鱼没有那么油腻,再加上老坛子的酸菜一中和,只剩香糯在口。
泥鳅给了二姐吃,其他人就对着双椒鱼头跟风暴鱼片下了手。至于白切鸡,虽然味道也很不错,但凉拌鸡嘛,他们自己也会做,只味道不如陈馨调制得好。
可双椒鱼头跟风暴鱼片他们都是第一次吃到,之前吃鱼,除了酸菜炖的,就是油煎了再烧的,还真没有人这么吃过。第一次吃到这样的城里人吃的美食,大家都恨不能自己有两个肚子两个胃。
“陈姨,我下午跟我哥去抓鱼,晚上还能吃吗?”
隔壁的小四儿咬着筷子看着只剩一盆红汤的鱼盆眼泪都要出来了,他年纪小抢不过大人和哥哥姐姐们,感觉自己都还没吃两口就没有了,特别的委屈。
“行啊,你们下午去抓鱼,多抓点草鱼回来,我给你们弄酸菜鱼,其他的鲤鱼也行,只是鲤鱼做汤不好,烧着吃比较合适。”
河沟里有鱼,还多,但是山里人不太喜欢吃鱼,而且老是豆瓣酱烧鱼,吃了这么多年也吃烦了。
听到陈姨晚上还给做鱼,还是什么酸菜鱼,虽然感觉可能没有风暴鱼片好吃,但比酱烧鱼强多了,所以几个半大小子相互对了对眼神,搁下碗就去屋后找工具要去捕鱼了。
晚篱做饭的时候看了家里存的菜,除了白菜萝卜之外基本没有其他的蔬菜。她问了下,明天是山下镇子赶场的时间,就跟二姐说了下,打算早点起来去山下买些食材回来。
“你要什么菜让大哥去买,你没走过山路,怕是走不了那么远。”
不是张二姐看不起陈馨,就陈馨那个小身板,估计空着手走个来回就能让她倒下,还别说要背菜回来。她哥虽然腿脚不方便,可走路还是没有问题的,也做惯了活,就买个菜而已难不倒他。实在不行让她男人去也成,肯定都比陈馨来得强。
“我得去看看有些什么菜啊,我都没去过赶集,也不知道市场上有些什么,怎么跟大哥说买啥?”
最后还是隔壁婶子拍板,说让陈馨跟她一起走,让张老大也跟着一起,帮忙背点东西就行。
二姐想了想,自己现在的身子不太爽利,心有余力不足,也只能这样了。
到下午四点多,隔壁三个小子提了两个桶回来,里面装了五六条草鱼,最大的一条估计有两斤重,其他都是一斤左右的。另外还提了一只鳖回来,用草绳捆着的,饭碗那么大一只,看样子还是只老鳖。
“这东西不错啊,纯野生的。”陈馨瞅了一下,没说要吃,三个小子有点小失望。
“你们仨想啥呢,这么好的一只鳖,拿去卖的钱能买三四只大公鸡回来。”陈馨笑着拍了拍四儿的头,“要过年了,镇上的人也要团年走亲戚送礼什么的,拿回去给你爸,看他怎么安排。”
这是人家弄到的,卖出去得好几百。陈馨也不是给不起这个钱,但是她真要开了口,隔壁婶子是收还是不收?还不如直接挑明了,让他们拿去镇上卖钱,都能抵他们平时好几个月的收入了。
“陈姨,我老汉说这鳖卖不了几百,要不我们吃了吧。”
陈馨蹙眉,不可能!这老鳖看甲壳的颜色都知道是纯野生的,如果在省城,七八百是肯定没问题,就算是在镇上,卖个四五百也不成问题。一只大公鸡活的称也就五六元一斤,十来斤重还换不到一百块。所以她才建议拿去卖了,怎么会隔壁叔叔说卖不起价?
旁边张二姐看到陈馨的表情,笑起来。
“你别奇怪,我们这边镇上的消费水平不行,花个一两百还成,要是花四五百去吃个老鳖,肯定要被老人骂的。”
但陈馨觉得也有可能是他们没找到好门路。这东西自然不能丢街边上去卖,最好是找个有需求的直接出价。她想了想,回屋翻腾了一下,给雷邦打了个电话过去。
“雷大哥,有个事儿想麻烦你一下,你周围有没有人喜欢吃野味和山货什么的?我家这里弄了只老鳖,还有些腊山鸡腊鱼,想换点钱。”
没跟雷邦说虚的,张家什么个情况雷邦也清楚,陈馨这么当着张二姐的面给他打电话,也是想让二姐他们知道,离开这个山疙瘩,外面其实处处都有机会。
雷邦还真需要陈馨说的这些东西。他都寻摸了好久,一些比较少见的山货也弄到了,可纯天然的还得到乡下去买,之前本来也打算找陈馨打听的,可就怕陈馨以为他想白拿,所以不好开这个口。现在人主动找到他了,正好一拍即合。
陈馨拉着二姐在家里捣腾了一阵,又跟隔壁婶婶嘀咕了几句,找了些卖相上好,平时也很少见的山货野味出来。另外又让小四儿他们几个找些小伙伴,继续去山里河沟摸鱼。鱼摸回来不能直接杀了,养在废弃的水缸里,等明天雷邦开车过来拿。
看着陈馨跟二女一起忙活,大二和女婿帮着做些修整屋里屋外的杂事,老两口坐在院子里,抱着小胖子张璋眼角都有水光了。
这家自从老三走了之后就跟死寂了一般,没想到也有闹腾起来的一天,看着儿女们的笑脸,看着宝贝大孙子,老两口又觉得日子有了盼头。
第23章 做养殖吧
晚上做的酸菜鱼,用的家里老坛子的泡菜。那个老坛子据张二姐说,有七八十年以上的历史了,还是她祖祖在的时候给起的泡菜水,每年夏天翻一次滤一次,然后吃陈菜泡新菜,这酸菜水就没混过,看上去清清亮亮的,跑出来的酸菜也是脆生生的。
这也是交通不方便,否则她都想弄一瓶子酸菜水回去起新坛了。
这边的粉丝都是自家用红薯做的,陈馨扯了一大把泡在清水里,等鱼肉吃完,把蔬菜和粉丝煮进去,依然能下饭。
酸菜鱼这种菜品,能上得大雅之堂,也可以是普通百姓的桌上菜,精致有精致的做法,农家有农家的风味。
大铁锅烧了热油,爆香了姜蒜片,再加入切丝的酸菜和酸辣椒酸姜进去翻炒,香味出来之后,撒十几颗花椒调味,放一点点白糖,然后倒入清水烧开。等熬煮个十来分钟,酸菜的香气飘散出来后,加入鱼头跟剔去鱼肉的鱼骨入内熬煮。
待到汤色开始泛白后,减小火势,让水温稍微降下来一些,冒气眼那种就成。这个时候将之前剔下来的鱼肉片成一厘米厚的鱼片,用胡椒料酒盐跟生粉腌制一会儿,等到可以下锅的时候,用筷子快速的将鱼片一片片的放进汤里,等到鱼片全部下锅后,火势稍微大一点,不让其翻滚,保持微开得状态就好,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让鱼片保持形状完整。
起锅之后,在上面撒两勺剁茸的蒜粒和花椒粒,然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