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舌尖上的九零年代-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转头又跟陈馨解释,这位三爷爷是村子里辈分较高的老人,也是村委的会计,其他辈分高的要么已经年迈得头晕耳花了,要么大字不识一个,所以三爷爷在村子里的地位不比村子低。
没多会儿村长就跟支书一起陪着三爷爷到了张家,跟他们一起过来的,还有村长家的小儿子跟大侄女。
第18章 打好关系
陈馨重复了一遍她的打算后,便说自己对村子的情况也不了解,只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至于应该怎么做才最好,还是得让村长他们来做决定。
说完之后也不再掺和,抱着张璋到了侧屋,陪着张璋的奶奶说话,一块儿说话的还有村长家俩孩子。
村长的儿子今年高三,过完年不多久就要高考了,他对自己的目标还不是太明确,这次过来也是想要问问陈馨,看她有没有什么建议。而村长的大侄女则是纯属对陈馨好奇,才跟着表弟一起过来的。她没读书,高中毕业后就去了省城当服务员,现在挣的钱也不算少,她自个儿还觉得挺美滋滋的。
陈馨跟村长的儿子聊了一会儿,确定他对计算机更有兴趣后,便建议他报省城那边大学的计算机专业。
这样建议有两个原因,第一,C大的科技学院在十几年后国内高校的排名里不算低,但是收分相对来说不是最高的那一批。第二,省城的开销比起其他地方来说真的便宜很多。如果考到沿海那边去,每个月的生活费都是一笔不菲的支出,如果想要维持生活,就必须要勤工俭学,可这样一来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必然减少,而计算机更新换代的速度是最快的,不一直汲取最新的知识,就很可能一事无成,最后只能当个面临猝死威胁的基础码农。
“对了,C大有加分项,你可以去问问你的老师,我记得你们这里是老三线,应该有加分的。还有优秀学生干部之类的也要加分,实在不行,你去考一个国家级运动员的证书,这些工作你得先做在前面,不然到时候就差个一两分你才亏呢。”
陈馨来之前在宋老师家里就听宋老师给他家一个表侄提过这事儿,她也是现学现卖。
村长儿子听了之后默默记了下来,看陈馨的目光都亲切了不少。
其实陈馨这么做也是帮张家卖村长家一个人情。就算村子里的人淳朴,但是说一千道一万,家家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在无伤大雅的时候,大家会照顾着你,但是如果跟自己的切身利益相关的话,那肯定是紧着自家来。
张家的大儿子一看就是个木讷的老实人,加上腿瘸后有些自卑,不像是个能撑得起门户的人。两老年纪大了,日子只会越来越不好过,所以跟村里的掌权人打好关系是最重要的一步。接下来,她会慢慢的帮张家大哥立起来,希望等张璋长大后不会埋怨她这个姨妈自管自己。
村长的儿子是个健谈的年轻人,自小在村子里长大,后山被他玩得熟透了,哪里产什么都知道。
陈馨套了他的话,得知他们日常的经济来源最大的就是上山收山货。但是山货要卖出去却不太容易。毕竟他们这边的山区,很多人都在做这个,人家来收山货也要看交通方便不,他们村在半山腰,路不好走,而且因为村子人越来越少,所以山货的量也在逐年下降,这样一来,收货的人就更不愿意为了他们这点东西专门跑一趟了。
“能看看你们这边的山货都是些什么吗?”
陈馨提出的要求不难达到,旁边的婶子直接带着陈馨去了侧边的储藏室,拖出一麻袋的山货。
里面都是用塑料袋包成一包一包的,有木耳,银耳,野菌,葛根之类的山上常见的东西,还有一些晒干的松花,野菜什么的。
“厨房的梁上还有山鸡和野兔斑鸠,山下的人都喜欢吃,就是买卖不方便。”
陈馨看了之后有了个主意,但是能不能成还得试试才知道。
“我来之前,我的邻居刘爷爷跟我说现在国家在努力提高农村的收入,鼓励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家畜的养殖。我专门去翻了下资料,这边盛产木耳和银耳,我觉得这个可以利用起来。”
这山上没有工厂,人也不多,自然污染少,种植出来的作物肯定营养价值比其他地方高。再养些跑山鸡和兔子竹鼠之类的,也是一笔收入。但是同样的问题依然出在交通上。想致富先修路是必须的,不管是种子和幼畜运进来,还是收获的物产送出去,这些都要依靠便利的交通才能实现。
“我爸去镇上问过修路的事,镇上也没说不给修,但是我们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虽然国家拨了经费过来,但是轮不到我们这些条件恶劣的村子,其他地方就给分走了。”
“为什么?”陈馨不太明白,既然是扶贫款,为啥不仅着最困难的地方用?
“还能为什么,业绩和政绩呗。”少年虽然不懂其他,但是父亲时常在家里跟妈妈和大哥大嫂说的一些话他还是能理解的,“我们这几个在山上的村子,要发展需要花费的资金太大,而同样的资金在山下就能盘活一个村子。上面的领导都是几年一个任期,到时候升迁还不是要看你当政的时候有没有发展好经济改善民生什么的,山下的村子发展起来了,业绩政绩明晃晃的,上面来人检查,拉着走一圈,说啥都好使。”
这个问题很具体,也不能说人当官的是错误的做法,国家还提倡先富带动后富呢,他们不过是先发展好发展的地方,最后有富余了才来考虑山上的村子,这也不能说他们是错误的做法,只是这事儿落到自己身上,肯定是觉得不痛快的。
“发展的事情暂时不说,那修路的事情呢?”
“这个我知道,上次我跟大姨去镇上,就遇到那个副主任,他说我们村申请的修路款倒是可以批,但问题是金额不足以修一条通到村子的水泥路,除非村子也自筹资金。可我们村子穷得这样了都,哪里还能筹资修路啊。”
他们正聊着,堂屋那边的几位也商量完了,之后就招呼大家一起出去摆龙门阵。
听到说陈馨在问修路的事情,村子也正好有一肚子的苦水要吐,他之前跑了好几趟镇上,可那边就给出这么个态度,要修可以,大家一人一半。
他也不是不知道就这样都已经是镇上开恩了,隔壁山水村去要修路款,镇上还是一点不松口呢。
“如果我们不修水泥路呢?先用修路的资金把路基拓宽,然后用石头泥巴碳渣垫底,上面压泥,看看能不能用柏油,如果不能,哪怕就是这样的机耕道也是好的,至少能通车,不会因为路上过于坑洼不平而让汽车不愿意上来。”
“这样能行?”
“去问问呗,当然不能就这样去问。我想的话,如果村长你拿着村子的发展规划去问,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规划?什么规划?”
“村长就没有想过如何发展村子的经济产业?”陈馨有点傻眼,怎么好像这个村长跟她想的有些不太一样?
“我们想过啊,等路修好了,就可以把山货运下去了,然后村子就能有收入,大家也更有激。情去山里找山货,这样不就能挣钱了?”
陈馨想扶额,真的,她完全没想到村长会是这样傻白甜的村长,难怪人家不给批呢,就你这样没有一点规划,修了路也是看天吃饭,人家傻了才给你投资。
第19章 申请示范村吧
还好,村长的儿子是个聪明的,看到陈馨的脸色就知道自己老爸肯定很多东西都没去想过。而且刚才在屋里的时候,陈馨姐也说了要发展经济作物,他们村的银耳跟木耳就是好东西。
“陈馨姐,要不你给我们说说人家村是怎么发展的行不?我们山下的几个村子,一半是种植大棚蔬菜,还有一半是靠河养鱼。我们山上不适宜大棚,也没法养鱼。”
“不适宜大棚这个是先天不足就不说了,不能养鱼但是可以养其他的啊。”陈馨说着干脆从包里拿出一支笔,又让村子儿子拿来几张纸,就开始写写画画。
“之前我上山的时候,雷哥跟我说你们这边山高路陡,但是水源丰富,说这山背后就是一条小河沟是不?”
村长儿子点头,简单给说了下周围的山地情况。
“行,这个需要具体去看了之后才能分析。但是山里养鱼养泥鳅的不少见,我听我同学说,他们黔南那边的山里就养稻花鱼,这个怎么个养法我不太清楚,不过可以去请教专家。泥鳅什么的应该有人养过,具体你们这里能不能养也需要请人上来看看才知道。这两个你们可以写进计划里,提请镇上的工作人员帮你们联系相关的专家。国家要扶持农业,只要是正当的要求,政府也不会拒绝。”
说穿了就是几个电话的问题,人家专家也需要地方来试验自己的研究成果,如果村长能跟人专家搭上线,请来看看,合适的话这不就有了技术支持了?
陈馨在院子里说话,原本还围着好几个女人,现在都被自家男人给赶到一边去了,大家伙儿围着陈馨,跟好学的孩子一样,眼巴巴的看着她帮忙分析如何发展家园。
“接下来就说咱们村子自己就能知道成不成的计划。第一,木耳跟银耳的种植我想应该有人知道怎么弄吧,不要想着去山里摘,那都是杯水车薪。而且人工种植跟天然野生是两种价格,以后可以分开来售卖。再一个,我之前在山坳那边看到对面上有一片老茶园,不过看上去没人打理的样子,能问一下是怎么回事吗?”
这事儿还真有人知道,三爷爷开的口。
那还是三爷爷小时候的事情了,在建国之前,他们这边有个地主让人平了一匹山,说要弄个茶园,茶树还是专门从外地买回来的,可没想到茶园才弄了两三年不到,就开始爆发动乱,那地主没奈何只能举家迁走,这茶园自然就荒废了。
陈馨记得她以前在研究一道菜的时候,需要用到茶叶,世人多用的龙井,而她则选用了一个不太知名的茶叶,原因是那茶叶富含硒这种矿物质。
硒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而我国是缺硒大国,所以一旦食物跟保健扯上关系后,身价立马百倍上涨。
当时陈馨就是冲着这个去的,那个茶叶的产地她也了解过,应该是就是在这一带,只是从来没有专程来产地看过。而且硒含量最丰富的也不是本省,是隔得不远的另一个省的少数民族地区。
“我建议你们过完年请专家过来验一下这里土壤的元素组成,如果可以的话,申请恢复茶园并扩展规模。”毕竟不是十分的肯定,所以陈馨也没有强烈的建议他们上马这个项目,“但是就算不管微量元素的多少,高山茶园的茶质量也不会低,你们这边还是差不多上百年的老茶树,包装一下,打个百年老茶的招牌也是能制造一点噱头的。”
大致把自己了解的一些情况说了下之后,陈馨觉得自己不如跟雷邦联系一下,看能不能从县里请一个靠谱的规划师来帮忙规划一下村子的发展框架。她只是个厨子,提点建议还行,真要让她来做这事儿,她自己都心虚。
但就算这样,村长也激动得不得了。他觉得老张家的风水就是好,出了张德刚这个英雄烈士,还引来了一只金凤凰。如果能把金凤凰留下就更好了。然而村长扫视了周围一圈之后,自己就熄了这个心思,他们村里这些歪瓜裂枣怎么可能让人省城里的大学生看上,还是算了吧,不提这事儿或许人家还肯帮帮忙,真要提出来,人家甩袖子就走,他们能把人强留下来?
陈馨粗粗的讲了一下,至少给村长他们理清了思路,也让他们有了努力的方向,其他的事情和趁过年这段时间合计合计,等到年后该去镇上哭穷求资源的还得去,但是跟陈馨说的一样,不能白白去哭,人家看着也心烦,他们带着章程去,政府那边总得给他们一点答复吧。
“对了,村长大伯,你去找镇政府的时候,可以试试看能不能申请一个示范村。”
“啥示范村?这有好处?”
“当然有。”陈馨笑了,“示范村顾名思义就是做示范作用的,山下的村子已经发展起来了,再给扶持也只是锦上添花,但是若镇政府同意在山上拿咱们村子当示范点,一来可以申请特殊政策扶持,二来政府很多优惠政策和扶贫资金都会往示范点上倾斜。如果你们有关系找几个农大的老师和学生来这里建一块高山示范田什么的,估计申请会更容易一些。”
到底村长也是混了几十年的老狐狸,之前只是不懂这些弯弯绕绕,但是陈馨一给捅穿了那层窗户纸,哭穷这事儿他简直是熟练工啊。不然同样是高山贫困村,为啥镇政府就同意给他们一半的资金合资修路?
陈馨也明说了自己只是来之前稍微做了些了解,至于具体要做什么工作,还得村长去想办法找关系求支持。
等送走了村长他们,都到了该吃晚饭的时候。左右邻居来帮忙弄了饭菜,又端了些自家的硬菜过来凑桌子,摆了满满一桌,三四家人凑在一块儿吃了个热腾腾的晚饭,之后张璋困了要陈馨抱着睡觉,他们姨侄就去了东侧的厢房。那是以前张璋爸爸的房间,这么几年都收拾得很干净,也没人进去住过。
因为怕他们姨侄冷,还给灌了热水袋,就这样,半夜张璋都冷得直往她怀里钻。
第二天起床时,天才蒙蒙亮。小胖子依旧在睡,陈馨爬起来穿上衣服,在屋里蹦了一会儿才觉得身上热乎了些。
她出门来的时候,厨房已经有了火光。张璋奶奶在做早饭。
第20章 张家二姐
农村的早饭都是干饭炒菜,只是少见荤腥。这也是快过年了,加上陈馨带着他们的大孙子回来过年,张家的饭桌上才多了些肉。
陈馨跟张家大哥在最初那一两年见得比较多,但是张大哥每次来去匆匆,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客厅里将就一晚就走,后来见陈馨跟张璋的日子好过些了,才没有再来的。
知道自己对大灶没任何实际操作经验,再加上她想跟张大哥单独聊聊,所以陈馨打来热水洗漱之后,就拐去了后面坡地上找张大哥说话。
原本砍柴是在院子里做的,但是张大哥怕吵醒了陈馨他们,就搬到了后面来,砍完之后再拢到一起搬回前院的墙边上码好。张大哥除了走路的时候看上去腿瘸外,站在那里不动是看不出太大毛病的。他虽然走路不利索,但是做事还是很有力气,家里的重活都是他跟张大伯两人在做。
“大哥,我想问问你以后有什么打算。”陈馨也没有一上来就说我可以怎么怎么帮你,她跟张大哥接触过几次,这个老实的乡下男人其实有一颗很强的自尊心。
“我昨晚上想过了,你跟村长说的那些很好,我打算跟着村长一起试试。”张德兵放下斧头,拿袖子抹了下额头的汗。
他没说他昨晚几乎整夜失眠,就是在想陈馨说的那些话。那些本来都是很浅显很简单的东西,但是她没说之前却没有人能想到那里去,所以读书人真的很厉害。
“大哥,我有个建议,说来你听听,如果觉得不好就当我随便聊几句。”
陈馨组织了下语言,揣着手蹲在门边上,看着周围的坡地:“我刚才过来的时候也顺便看了下家周围,咱家这边占地还挺大的,我看这后面的竹林好像也是咱家的是不是?”
“嗯,山上没什么可耕种的土地,所以每家每户分的山林比较多,只是这两年不许随便砍伐了,所以占着山地也没啥收入。”
“这边盛产竹子,我在想,要不大哥你去弄个竹鼠养殖怎么样?”
这个竹鼠养殖是从九十年代初开始的,到现在养殖技术也趋于成熟了,而且竹鼠的市场价值比较高,属于经济类养殖。但是养殖竹鼠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技术上的难题就需要时间去学习,所以陈馨是希望张大哥能同意她的建议,去广西那边找一家竹鼠养殖基地学习之后再回来自己做。
她昨晚就想过,如果村长那边进行得顺利,等路修通至少也得一年的时间,而这一年大哥完全可以去广西那边学习,等到明年回来就可以计划自己盖个竹鼠养殖房了。最重要的是,她今年手上的钱也用得差不多,想要一次性到位弄个养殖园也不是不行,但是压力很大,特别是大哥如果不积累经验就直接上,很可能会折戟沉沙。
等到了明年,她的咖啡厅上路了,加上她做翻译和美食作者挣的钱,投资一个竹鼠养殖园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她没直接跟张大哥说经济上的困难,只是细细的跟他分析了一下如果不去学习就直接上可能产生的后果,还有就是竹鼠养殖的过程中很费心思,如果施工的动静太大,或许也会对竹鼠养殖造成影响。再有一个,大家都风风火火的上马,到时候想找人帮个手都找不到,这也是个大麻烦。
“谋定而后动是最合适的选择,大哥你可以多考虑考虑,要不等二姐回来了,你跟她也商量商量?”
张家二姐早些年在陈馨姐夫还没当兵的时候就为了家庭生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