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舌尖上的九零年代-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片保持形状完整。
  起锅之后,在上面撒两勺剁茸的蒜粒和花椒粒,然后一勺热油浇上去,让蒜粒泛出香气并变得微黄即可,之后再汤上放香菜跟葱花就行了。
  除了这用大盆装的酸菜鱼外,还炒了酸萝卜肉丝,酱烧腊猪蹄,弄了个凉拌红油菜,再加上隔壁婶婶端过来的菜,又摆满了一张大桌子。
  这次陈馨专门用小盆也装了一盆,让大哥给村里的三爷爷家送过去。
  三爷爷是辈分最高的长辈,中午那顿不方便分菜,但晚上这酸菜鱼老人吃也是合适的。而且陈馨提前用锅煮了粉条青菜头片之类的软糯的素菜垫底,上面才是浓香的酸菜鱼。这一盆也差不多够一家四口吃的了。
  张大哥端着菜往三爷爷家去,一路上不少人在问他端的啥,怎么这么香。知道是他家的贵客亲手下厨做的,当时就有几个婆娘心里打起了主意。
  她们在想什么陈馨不知,但是隔壁婶婶却私下里跟张二姐说到了这事儿。
  “婶婶你想多了,不可能的。”张二姐一边洗碗一边跟婶婶聊天,“陈馨是大学生,还是城里人,人家不可能同意嫁到我们这里来。”
  “你不试试咋知道?你看她也像是个过日子的人,如果能跟你大哥在一起,你那侄儿不就不用担心以后他小姨嫁人后他怎么过日子了嘛。”
  婶婶的想法很好,但是张二姐到底跟她丈夫在外面见识多一点,知道陈馨愿意带着张璋回来是因为她心善,如果自己家再不知足,人家凭啥要到你这里来吃苦受罪?再说了,看陈馨那样子,虽然做事很利落,但说话行事都是城里人的风格,短时间在这边待几天还好,时间长了肯定呆不住。
  而且更重要的是大哥身体有残疾,学历也才初中毕业,跟陈馨完全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如果是小弟那样的还能想一想,大哥这样的,还是老老实实找个本分的本地人结婚的好。
  见张二姐一直摇头,婶婶也没再继续说。她也不过是突然冒出的这个念头,如果她家有合适的都不肯让张家老大占这个便宜。
  到了夜深的时候,二姐跟自家丈夫躺床上,不知咋滴就说起婶婶的意思来。
  “还是别这样的好。”二姐夫是个明白人,在单位工作跟在农村讨生活的概念完全不同,“我今天下午跟陈馨聊了一会儿,那姑娘对自己的未来很有规划,而且她以后怕是还要继续读书的,差距太大,连个共同话题都没有,又是女强男弱,这日子没法过。”
  “我就是这样想的,可看婶婶那意思,估计是觉得我不肯为大哥打算。”张二姐叹了口气,“我家这情况在村子里还算好的,至少有三弟以前留下的一点钱,这日子虽然紧巴巴的也不是过不下去,但就算这样,因为我哥的腿脚不好,人家姑娘都看不上,愿意跟我哥谈的都是些寡妇,我妈又不乐意。”
  “其实大哥的年纪也不算太大,等过两年日子松活一些,你多给家里备点,迟早有姑娘愿意的。”
  二姐夫说这话的时候也不是凭空说来安慰妻子的,他们单位就有个后勤的合同工,是丧偶的,人很好,也没孩子,他寻思着年后去探探口气,看人家乐不乐意,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想找点关系把大哥弄到单位或者单位的下属单位去做个保安或传达室的工作。这次回来也是想让妻子劝劝丈母娘,别对丧偶的有太多抗拒,得分情况来看待。
  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想跟陈馨也谈谈,如果让陈馨去跟丈母娘说的话,可能成功性还要高一些。
  但这不是才见面就能聊的话题,至少也得再等两天,熟悉一些了再说不迟。
  第二天早上才四点半,二姐就轻轻的叫醒了陈馨,把张璋抱到了她房间去睡。二姐夫跟婶婶已经收拾好了,就等着陈馨起床吃了早饭就出发。
  这边赶集得去得早,加上路上还要花费一些时间,等他们到镇上起码都要六点半快七点了,那个时候出摊的都到了,要买东西的选择性更多。去得晚了很多东西都被人买光了,相当于白走一趟。
  村子里去赶集的人不少,甚至有人要去占位置出摊,三点多就起来出发了,到了镇上买个馒头就当早餐。
  陈馨就着手电筒的光,深一脚浅一脚的跟在婶婶身后,她后面是大哥跟二姐夫,两个男人是主力。
  因为陈馨到底不如农村的人脚程快,到了镇上已经七点,天色渐亮,到处都是地摊和人,卖啥的都有。这是年前唯二的集市,后天在隔壁石桥镇还有一次,之后就是冷集,要到大年初二街上才有人摆摊卖东西的,所以基本上需要什么东西都得趁这两天给备齐了。
  前两年二姐跟二姐夫都是去婆家过年,张家这边就三个人,随便弄点肉菜就算过年了,可今年人多热闹,张大娘给儿子塞了钱,让他多买些东西。
  到了镇上之后,隔壁婶婶要去给家里人买衣服鞋袜,他们就分开了走。张家的这些东西之前陈馨已经给买齐了,只需要买新鲜菜和肉蛋之类的荤菜。另外她也是想趁赶集的时候过来看看这边有没有商机可以利用。
  然而到了之后才发现这边的山区小镇还是破旧了些,比不得平原大城市附近的地方,这里的店铺有,都是大锅大灶只做赶场天的生意,而且大部分是自家的自建房弄出来的铺面,没有外来人专门租地方开店。
  看了一圈之后,陈馨打消了让张大哥到镇上开个铺子的主意,感觉还是竹鼠养殖更适合他一些。


第24章 卖山货
  逛了一大圈,陈馨心里有数了,开始指挥两个男人买买买。钱她是不会让张大哥给的,而且张大哥身上带的钱恐怕也不够她买。看着略显窘迫的男人,陈馨体贴的笑着解释说她用的这些钱都是姐夫当初留下的,她之前拿了一部分来做投资,收益还不错,至少养活她跟张璋没问题,加上她开早餐铺子的事情张大哥也知道,所以陈馨说的话并没有让两个男人怀疑。
  “说起来当初我还跟大哥说,让他留在省城帮我,可大哥说家里只有大爷大娘他不放心,我也不能说让大哥不管爹娘吧,所以这次回来,我把姐夫当年留下的钱也带回来了,只留了四分之一给张璋存着,以后读书用。其他的钱我想让大哥用来搞养殖,这样能多点收入还能在家照顾父母。”
  听了陈馨的话,二姐夫点点头,这倒是比他想把大哥弄到单位上要强。在单位虽然看上去稳定,可收入很少,一个人生活是没问题,要养家糊口就有点捉襟见肘了。他之所以还是那么打算,也是想着大哥出去了就可以见更多的人,有更多的结识女人的机会。
  但是陈馨的考虑也不错,家里真要有了个挣钱的项目,不怕那些姑娘们不愿意嫁过来。到时候在家里就能挣到钱,还能奉养父母,可不比在单位要强?只是陈馨说的那个养殖项目他的了解不多,需要回去问问同事有没有清楚的。另外他们单位也有试验项目,如果真的村子这边能找镇上或是县上要到扶持,他自然也可以去试着跟领导建议一下,把试验点设一个在村子这边,自己也能多些时间过来看看岳父岳母。
  张大哥对两人口里说的那些都不太懂,听得略有些糊涂。陈馨没着急,而是慢慢的揉碎了给张大哥解释,有些东西二姐夫能补充,有些连二姐夫都不太了解,听了陈馨的话都觉得自己应该再去充下电了。
  挨边到九点多一点的样子,雷邦打来电话说他已经到了镇子口,问陈馨这边买好没,如果都买好了,他就把他们一起带回去。
  有车坐自然是比走路强,他们买的东西零零碎碎的装了两个背篓,陈馨手上都还拎了两个袋子。
  找到婶婶问她要不要一起走,婶婶说她跟其他人约好了一起回去,而且还有些东西还没买好,让陈馨他们先走。反正他们这些村民走路都习惯了,对自己的体力也有很清晰的认知,不会有买东西超出自己承受能力范围的事情。
  既然不需要等婶婶,他们仨也就果断的直奔镇口,上了雷邦的吉普车。
  “老妹儿,我寻思着你能不能帮我多买点腊鸡,最好是山鸡,还有腊肉腊肠什么的也帮我弄点,我有个兄弟要去东北看他老丈人,想要带点这边的土产走。”
  “那没问题,大哥对村子里的情况熟悉吧,哪家做得多做得好的,你给雷哥介绍一下。”
  张大哥虽然木讷,但是到底在村子里生活了三十来年,对情况再熟不过了,当即给说了两家,然后答应回去就去问问看人家卖不卖。
  在张大哥看来卖肯定是要卖的,就是价格要谈一谈,因为没有提前说,人家准备的都是自家过年要吃用的,现在卖出去就等于过年的时候吃得要简陋些,价格太低了恐怕有点不好开口。
  他那张脸就藏不住心思,雷邦这个人精一搭眼就看出来了,当即说只要张大哥帮他去问,价格他自己去谈,不会让老乡们吃亏。
  雷邦其实是个官二代,只是外面的人没多少知道的。他家里背景很深,自己因为跟人起了矛盾,因为闹得太过才会被爷爷发配到这个老区来锻炼,所以他买这么多东西,基本都是要去走人情用的。
  回到山上,张大哥果然带着雷邦一家家去问了一圈,收了不少好东西,像那些陈年的老药酒,还有外面少见的野味什么的,装了满满一蛇皮口袋。
  “你们这里真是个宝库,就是路太烂了。我听张家大哥说你给他们出了个主意,让他们去镇上申请资金修路?”
  陈馨正在捏糯米团子,听到雷邦的话,点点头:“是啊,这边其实土地质量空气质量都不错,种出来的果子也好吃,连蔬菜都透着股清甜。他们不是没有发展的潜力,就是不懂得规划设计。山上的发展自然跟山下是不一样的,这需要专业人士给他们提供规划建议。我也只是随便说说,他们要想成功,必须得跟政府申请扶持,再去找专家来论证规划。”
  这个流程在后世是很成熟的一套手续,但是在现在,在这个穷山僻壤的县城里,陈馨提出来的这一套想法就显得十分的新颖,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雷邦本身也是个做事的人,他虽然是在部队工作,但是他工作中也会接触到很多跟农村相关的事宜,就算他没办法亲自去做,把这个点子推荐给需要的人,对方也得领他一份大大的人情。
  当即,雷邦跟陈馨大致打听了下整个建议的全套操作,最后连需要哪些专业人士进行论证都问到了,让陈馨一脸黑线。
  “我有个想法,这要是能成,我敢拍胸口承诺你姐夫这个村子一定可以成为示范点。行了,我也不耽搁你了,我这就先走,等年后找个时间咱兄妹好好说说话。”
  好吧,这就变成兄妹关系了……陈馨也是有槽无口。
  “哎等等,在几分钟就好,我给你做些天鹅蛋,你带回去吃,路上饿了也能填填肚子。”
  这个天鹅蛋可不是真的天鹅蛋,是陈馨吃过的一种小吃点心。
  糯米粉和水揉了,跟做汤圆一样,掰成拇指头大小的一颗一颗实心园子,在掌心搓揉圆后,放到盘子里稍微搁置一下。
  在揉面的同时,火上垛锅,放入小半锅油,加红糖粉末进去熬化,控制油温,使其处于一个比较高但是又不至于让糖油烧糊的温度上。而后将之前搓揉好的汤圆丸子小心的滑入糖油中,等到丸子受热膨胀开,就变成婴儿拳头大小,且外表裹满了融化的糖浆。这个火候需要很熟练的掌握,否则时间过长,外皮变得焦脆且爆裂开就不好看也不好吃了。最后用漏勺将糖油丸子滤起来,放在竹萝塞上滤干浮油,再用削好的竹签串上就能吃了。
  因为大小形状似天鹅蛋,所以这明明是糯米糖油果子就被取了个天鹅蛋的名字。
  油锅子雷邦吃过,但是这种糖油果子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一口气让陈馨给装了十几串,要不是陈馨再三说冷的不好吃,他估摸着想要一锅端的。


第25章 上山看看
  送走了雷邦之后,陈馨跟二姐一起把剩下的都炸了,分送给村里的亲近的长辈们,这也是讨个好,希望长辈们能在明年继续帮忙照顾张家。
  现在整个村子都知道张家三子的小姨妹很会做吃食,特别是村里的小孩子们,恨不得长在张家的墙头上。
  陈馨对小孩子们也很好,她之前买了圆砂和粗盐回来,让张大哥在大铁盆里淘洗干净,放到废弃的大锅中,就在院子墙边砌了个土灶,烧柴的那种,之后就开始炒盐砂。等到盐砂受热之后,加入植物油跟麦芽糖继续翻炒,同时将清洗好的板栗也放进去一同翻炒。
  圆砂最初还是那种深灰色,在放入粗盐和糖稀翻炒后,逐渐变成黑褐色,再加上跟板栗的外壳上的付着物一起翻炒接触,就变成了黑乎乎的颜色。但是别看砂的颜色不好看,这样炒出来的板栗却最是香甜。
  炒板栗这种力气活就交给张大哥做了,陈馨只需要掌握火候和味道就行。因为板栗受热会炸裂开,所以炒的时候需要勤翻动,不能让板栗停留在同一个位置太久。
  大概半个多小时,板栗香甜的气味就传出来了,板栗壳也微微裂口,让糖分能更有效的渗入进去。
  二姐让丈夫给捞了一颗出来剥开一吃,顿时眼睛一亮,直接拿个碗出来,示意将碗装满。
  捞板栗的是专门买的那种铁网漏勺,网的眼子不大不小,正好能让粗砂漏下去,抖动几下,勺子里就是干干净净的板栗了。
  就着刚才炸丸子剩下的油,炒了二十多斤板栗,张大哥已经累得一身汗,跟二姐夫还换着做了几次。
  板栗炒好后装在簸箕里,上下都用旧棉絮包着,以保持温度不会太快消失。
  这种糖炒板栗是京津地区有名的小吃,后来大江南北都风靡透了,基本上全国境内只要不是十分具有地域性的美食,都能四处开花。
  除了糖炒板栗外,陈馨还窝在厨房里用板栗炖鸡。
  刚才在张大哥清洗板栗的时候,陈馨就让他帮忙单独处理了一些板栗,用温水泡软,去壳,去掉板栗外面包裹的软膜。
  陈馨将一年多的小母鸡去毛去内脏,砍成大块,热水焯过方便去掉鸡身的血水。
  之后在铁罐中放入清水,姜片,大枣和焯过水的鸡肉。等到烧开之后,加入板栗,将铁罐搁在蜂窝煤炉子上慢火炖煮。基本上要肉烂汤浓得要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所以现在虽然才下午四点多,可等汤炖好了,正好炒菜吃晚饭。
  把厨房里的东西收置好,出来院子里,就看到坐了小半院子的人,都是村里的老人,女性居多。他们中间摆着两张小桌子,上面搁着两个竹篓,都用棉布包着的,里面装着炒栗子。
  还有些小媳妇则坐在二姐的房间里跟她说话,也是人手一把栗子。
  看到陈馨出来,二姐跟她使了个眼色。陈馨点点头,说先回屋换件衣服,收拾妥当了才出来。
  “诶,陈馨妹子,要不你干脆留下来算了,正好张大哥也没结婚……”
  有个嘴快的说了一句还没说完,就被二姐虎着脸打断。
  “说什么呢?”二姐没客气的把栗子扔到竹篓里,“你这么爱嚼舌头你回去嚼去,人陈馨还在读书,说什么结婚不结婚的事情,再说了,她是张璋的小姨,是咱家亲戚,你这么编排,是想挑拨我们跟陈馨和张璋的关系?”
  二姐这话说的声音有些大,也是顺势摆明张家的态度和立场。
  “二姐你消消气,我都没说啥你急啥,小心肚子里孩子。”陈馨赶紧拉着二姐劝了几句,旁边的小媳妇也顺势拉着张二姐让她别激动,那小蹄子也就是嘴欠说说而已,真没有坏心思。
  也是,真有坏心思就不是想撮合她跟张大哥了,肯定是要截胡的那种。不过陈馨也知道,如果不是自己表现出来的见识和财力让张家不敢小觑,否则也不是没有过想要让她嫁给张大哥的打算的。倒不是说张家人心脏,而是因为这样做对张璋是最好的,并且张大哥也能顺利娶到老婆。
  但是现在肯定不可能啊,人陈馨是省城大学的大学生,还有钱有关系门道,连县里武装部那个雷大哥都觉得陈馨是个能耐人,他们家自然是连想都不敢去想了。不想反而好,念着张璋这么个侄子,陈馨发达了也不会不管张璋,等张璋长大了,总不会不管他大伯大姑,所以这样就挺好,真的挺好。
  小媳妇们的说话声也传到了外边,本来有点小心思的几个妇人也熄了这个念头。本来么,他们之前只是觉得陈馨这姑娘勤快又能干,现在被张二姐这么一说,他们总算想起了对方还是个大学生,人家一个电话就能找来人收山货,关系网比他们村长还强。你没看到跟张家走得近的那几户,因为卖出去了山货,今年过年手头都宽裕多了,这才是大家伙儿不约而同聚到张家说话的根本原因所在。
  感觉自己在那里呆着大家都没办法说话,反正张璋小胖子跟其他家带来的孩子玩得很开心,也不需要她看着,干脆陈馨就招呼了隔壁小四儿,让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