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舌尖上的九零年代-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店员什么的也由程洁那边招聘完成,从大年初十开始进行培训,争取在二月初一之前能够完全上岗。
唯独只有甜品师傅和糕点师傅需要寻摸一下高手,不然宁愿不上,都不能让店里的食物拖低了档次。
内心的西点师傅相对沿海来说要弱很多,所以程洁打算跟沿海的同学朋友联系一下,看有没有门路找两位手艺过硬的来撑场面。
实际上陈馨也会做简单的西点,她学了不少蛋糕的做法,随便做两款出来都能霸场的那种。但问题是陈馨的重心还是学业,不可能因为一个铺子就放弃自己的未来。
她跟程洁商量的结果是如果请不到师傅,就每天限量提供配搭的糕点,不接受点单服务,有什么买什么。
将开业的事情大致安排下去之后,陈馨被问及过年要怎么过,如果一个人没地方去,就去宋老师家一起的时候,陈馨摇头婉拒了程洁的邀请。
“今年我打算带着张璋回去他爸的老家看看爷爷奶奶。之前张璋年纪小,而且我们那个时候经济比较吃紧,所以也没想过要带他回去。现在条件好多了,张璋也能自己走路了,我们坐火车到了县城再搭班车到村里,实在不行看能不能在县城包个车回去。”
陈馨还是倾向于包车回去,她这次打算多带点东西去看两老,要带着小胖子的话,赶车还要折腾转车,不如直接包车回去来得方便。
但是长途包车有个不好的是人不熟容易出事,她一弱质娉婷的女子带着一幼童,真被人惦记上了求救都无门。
刚好年末的时候,军区过来慰问烈士家属,来的那位干事是新到岗的,对陈馨家的情况不太了解,跟他一起过来的是军转办的一位战友。那战友跟陈馨姐夫是老乡,两家所在的村子也离得比较近。
听到陈馨今年的打算后,于干事说他可以去帮忙问问有没有人往那边走,若是顺路可以带他们一程。等到了县城,于干事的同学朋友很多在那边上班,随便就可以帮忙找个车送陈馨姨侄回去乡下。
听到这话陈馨很高兴的把自己新买的手机号告诉了于干事,说到时候可以直接电话联系。
九八年的手机虽然很贵,但也不是普通人买不起的东西。只是这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陈馨两次搬家,现在还用上了手机电脑,这一点就让军区来的干事们心里有点嘀咕了。
陈馨刚好把电话号码写给了于干事,手机就响了起来。
是杂志社打过来的,说是因为另一位专栏作家临时出事版块空了出来,杂志社正好想做一个春节的专题,就问陈馨愿不愿意接这个活。
在询问了下要求和时间后,陈馨答应在规定时间里将东西给他们发过去,转头挂了电话就给吕老师打了电话过去约时间来拍照。
“不好意思,这个工作的时间要求比较紧。”安排妥当之后,陈馨才微笑着打算送客。
“你现在是在读书吧,要兼顾工作的话,精力够吗?”于干事也是新当了爸爸,生怕陈馨因为忙着挣钱而忽略了张璋。
“这个工作其实不忙的,是给杂志社的专栏投稿,一般来说都是有固定的时间,这一次是另一位撰稿人有事,才让我顶上的。杂志社那边的收入不错,事少钱多,时间安排上也比较自由,对方编辑也知道我家里有个小孩,所以任务也不重。我跟孩子的日常花用都是靠这个,那些小生意赚的钱我给存了一半,另一半来改善生活环境。等以后张璋再大点读书也要花钱的。”
于干事也就那么随口一说,心里并没有想太多,见陈馨把自己跟孩子的生活安排得很妥当后,叮嘱了几句让她平时多注意点自身的安全就离开了。
在回去的路上,跟他一起过来的战友啧啧的笑了起来:“果然还是要多读书的。之前我听人说起过陈馨跟她侄儿张璋。那丫头也是苦命人,跟姐姐好不容易稳定了些,就遇到老张牺牲的事,她姐姐也走了,家里都没个帮衬的,大家都以为她会拒绝抚养侄儿,谁知道人家不但养了,还养得挺好,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的。”
“所以说还是得读书呢,你看看,人家才大学就给杂志社供稿,看样子收入肯定不止她说的那点。她住的那套房子也是一次性付款买的,还有之前的小宿舍也没出售。我去打听过,老张的抚恤金账户除了最初的时候动了一下,后来人把提出来的钱给还了回去,那个账户就再也没碰过了。”
两个大男人八卦了一会儿,最后不得不说陈馨这小丫头片子是真的很厉害。
第16章 第一次回乡下
打消了于干事他们的疑虑之后,陈馨也在考虑这件事。
她的打算是让姐夫的哥哥出来帮忙做事,但是其他的她就没多想了。现在想想其实她当初的想法还是有些天真了。
钱财迷人眼。这句话可能不是指的所有人,但是在钱财的影响下,人是会变的,这点陈馨深信不疑。
若是只有当初的那个早餐铺子,姐夫的哥哥来帮忙也就帮忙了,横竖流水不算太多,至多也就比普通人好一点而已。但是开了咖啡厅之后这个就不太好解释了,人家会不会以为她是拿着姐夫的钱在乱用?哪怕她把账户交给对方去管,也不能完全封堵住旁闲人的口舌。
就这个问题,陈馨再度去拜访了刘爷爷,想要征询下刘爷爷的意见。
“你是说你打算把你姐夫留下来的钱分成两份,其中之一交给他父母去处理,另一份以张璋的名义存在银行里?”
“是啊,虽然钱不多,但是对姐夫家的老人来说,这笔钱已经不菲了。而且我听说姐夫的哥哥腿不好,说亲事都有点困难,所以我这次回去还有个目的,是想在县城给他弄个什么营生,让他也能攒点钱下来。”
“这个主意倒是不错的。”刘爷爷沉吟了片刻后点头,“那你想好没有,给他弄个什么生意做做?”
“这个还真没有想好。”陈馨也是为这事儿苦恼,“我的长处是制作特色美食,但是姐夫的哥哥好像不太擅长这个,另外我对姐夫的老家那边没有太多了解,他们那边的人喜欢什么,爱吃什么,我都不知道。”
“不如这样,你这次回去之后先跟你姐夫的哥哥聊一聊,看看他是个什么想法。如果他不想出来做事,在家务农也不错。”
刘爷爷起身去书房拿了一本书和一叠旧报纸过来。
“我记得你姐夫是巴南的人,那边山高人少,气候不错但是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不过那边有一种市场上很受欢迎的经济作物,如果你姐夫的大哥愿意的话,我可以找人托托关系,让他去农校那边学习一下,没有文凭,只是跟着老师下试验田进行实际操作。可能还需要给点钱什么的,这点我想你不会不乐意给。”
给钱当然没问题,如果姐夫的哥哥愿意去读书,她也可以承担对方的学费什么的。
刘爷爷给陈馨看了他收集的那些资料,有本笔记本还被他送给了陈馨做参考。
等年前所有的工作学习都停止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二十左右了。陈馨去跟铁磊夫妻道别,另外请他们帮忙照看一下房子后,就带着张璋小胖子大包小包的上了火车。
走之前跟于干事那边已经联系好,对方在老家那头帮忙找了辆单位的车,给了司机一个红包,让帮忙将姨侄俩送到村子里,等初七八的再去接一趟就好。
对方也是退伍的战士,听到是牺牲的烈士的遗腹子要回去看爷爷奶奶,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还专门到火车站来接的陈馨跟小胖子。
“那边村子一天就一趟车,这过年的时候还不一定坐得上,你们要是不找老于的话,我估计要么被敲,要么就只能走回去了。”
雷邦一米八几的个子,两手就将陈馨带回去的行礼给抓在手里,让她好好抱着小胖子。
“这火车站人多手杂,你把孩子给看好了,不然孩子掉了你得气死。”雷邦是东北人,他爸妈都是支援建设从东北过来的,落地生根,到现在两口子退休了也没打算回去,就在本地住下了。雷邦在家里说的东北话,做事也是风风火火的,但细致起来就没女人啥事儿了。
雷邦开来的车是他们电力局的工程车,北京吉普。
“你姐夫他们村子在山上,路不太好走,不是吉普车都上不去。一般的班车到山脚下就停,你带着孩子上山起码还得走一个多小时。路很颠,你给孩子抱实在了,别等会儿撞着。”
路上拐了个弯,去市场买了很多过年的东西,还有两套老人的衣服。
幸好家里有姐夫父母的照片,她根据照片勉强能估计出老人穿多大码的衣服,但是姐夫的哥哥就不太好办了,而且这边也没有未婚女子给未婚男子买衣服的先例,除非是一家人。
陈馨看了下塞得差不多快满了的车后箱,才停下了买买买的冲动。
“你这是打算让叔叔阿姨吃到年中去啊?”雷邦笑得厉害,对陈馨也比之前更加热情。
他人高马大心思却是细腻的,之前是看在于干事的面子上,还有张璋父亲是烈士的份上,对陈馨跟张璋很照顾。可现在看到陈馨毫不犹豫的就给姐夫的家里老人买了各种过年的年货,连衣服鞋袜都考虑到了,就知道这姑娘是个人美心善的。
“我大爷大娘也遭大罪了,好不容易盘了个儿子出来以为能享点福了,结果我姐夫去得突然,家里只靠姐夫的哥哥照顾。大哥他腿脚又不方便,所以家里的日子不太好过。我能帮点就帮点吧,要想让两老过上好日子,只能看张璋的了。”
这话实在,她毕竟是媳妇的妹子,跟张家没有关系,就算她不回来看老人也没人能说她什么,但是她来了,带着孩子一起,还置办了不少东西,这一切都表明陈馨没打算让孩子跟张家断掉关系,等以后张璋长大了出息了,自然该由他来承担他父亲没有尽到的赡养义务。
来之前,陈馨还是去于干事那里要来了张家所在村子村长家的电话,她总得跟人说一声要带孩子回去过年的事。
但是陈馨绝对没想到,迎接她的超过了她以往的认知。
张家所在村子位于半山腰,以前是聚族而居的地方,这里家家户户都沾亲带故,往上数多少辈都可能是同一个祖宗下来的。
以前张璋的父亲是整个村子的希望,可是这份希望破灭得太快,他们也不可能将盼头搁到还是个包子的张璋头上,所以这两年全村也在尽力帮扶另外两家的孩子,希望能出息一个,回头反哺一下村子。
而陈馨打电话过来说要带张璋回来看老人,村长顿时觉得陈馨人很不错,想要让她对老张家留下个好印象,所以在知道了陈馨哪天回来之后,村长就直接跟村支书商量着,把杀猪宴摆到了村头的坝子上。
所以当陈馨抱着张璋下车之后,就看到热火朝天的坝子里人头攒动,那种过年的气氛十分的浓烈,跟她想象中凄风冷雨的场面差异过巨。
第17章 给出主意
当然也不是说陈馨看不起张家的老村子,而是在她的印象中,这边真的还没有开始开发,在区域版块里都是原生态农业的标识。
再加上从记忆中姐夫和姐姐的对话中可以得知这个村子是非常封闭的,人倒是淳朴,但问题是淳朴也不能当饭吃啊,日子要过得花钱,这点不管你是不是自给自足都是必要的,除非你完全不需要外界的东西,所有物件都自己做,所有调料都自己产。可这一点是明显不可能的。
在陈馨想来,贫穷一定伴随着悲哀和绝望,但是这里的人却不一样,他们是没有钱,放眼看去,周围的房子最高的两层小楼都是自己烧的土窑的青砖建起来的,楼体外面没有光滑的瓷砖,更不会有什么欧式的罗马式的漂亮建筑。简简单单的青砖瓦房和撑着二楼阳台的原木柱子,这一切都显示出条件的艰难。
雷邦下了车,正好迎面对着过来的村长。他不认识对方,但是对方似乎认识他。
“雷同志,您怎么过来了?这位是?”
“哦,这是你们村张德刚的小姨子跟儿子,我送他们姨侄俩过来过年,等初七我会来接他们走。”
雷邦跟村长介绍了陈馨之后,便在村长的带领下,把车开到了陈馨姐夫家门外。
老人还在屋里忙活,陈馨姐夫的大哥张德兵在院子里劈柴,他们要趁年前多存些,好方便晚上烧火取暖。
在看到陈馨和胖乎乎的张璋后,老人忍不住泪如雨下,抱着小胖子哭得不能自已。
“婶子,婶子,孩子回来是喜事啊,你可别哭了。”隔壁的媳妇抱着老人慢慢哄着,村长则看着这一幕直抹眼泪。
陈馨站在一边觉得有点尴尬,看看左右又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
说到底她不过是借了人家儿媳妇妹妹的壳子重生的,只带着张璋的时候不觉得,真的跟这些亲戚处一块了,那种格格不入的感觉特别明显。
好在村里也有从外面打工回去的年轻人,帮忙劝了一会儿后,年轻的姑娘们就拉着陈馨跟她说话,也缓解了张家悲伤的气氛。
雷邦要赶着回去,找了人把车上的年货下下来,放到张家的院子里之后,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开车走了。
陈馨第一次到姐夫老家,也不知道该买些什么,看到市面上的爆品基本都买了一份,然后就是各地的特产也买得不少。除此之外的鸡鸭鱼肉反倒买得不多,横竖农村里也不可能没有杀猪宰羊的,到时候直接买新鲜的更好。
看到老人已经稳住了自己的情绪,而小包子张璋也有点克制不住烦躁想要她抱了,陈馨才过去接过小包子拍了拍他的背,从包里掏出一瓶娃哈哈塞到他嘴里。
“大妈,我姐夫以前就经常跟姐姐说要带我们回来看你们,只是工作忙一直没有时间,现在才找到机会回来,对不起。”
“没,没事,大妈知道你是个好姑娘,要不是你,张璋就,就……”
活是能活的,可想要活成现在这副小金童的模样根本办不到。当初他们也不是没后悔过,是张璋的爷爷最后做了决定把孩子和所有的钱都留给陈馨,只盼着陈馨能把孩子养大,别过于苛刻他。现在看来人家陈馨不但没有苛待孩子,反而养得很好,就是亲生的也不过如此了。
眼瞅着中午了,杀猪宴也摆好,这个村子的人不多,所以除了中心的主桌是坐着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和村委的一班子人外,其他桌都是自由组合,没有啥女人不能上桌的规矩。
陈馨抱着张璋跟在张璋奶奶的身后去了坝子,坐下之后才发现左右都是女人,估计也是为了不让她感到不自在才刻意挑选的位置。
陈馨喜爱美食,对吃的也比较挑剔,但是这种乡村的原滋原味的宴席虽然不如她以往吃的精致,但从味甘上来说,完虐后世的那些什么乡村九大碗了。
吃完之后有村里的女人们负责收拾,而陈馨则跟着老人回去了自家。
院子里的东西已经收到屋里去了,堆了半张床。
“我也不知道家里缺什么,所以都买了一些。这两套衣服是我给大爷大妈买的,这瓶酒和烟是给大哥的。不知道姐姐回不回来,我没敢买别的什么,给买了一条围巾一双手套。”
陈馨从那一堆东西里把自己特意买的挑出来,放到堂屋的桌上。
“里面的东西还有一部分是军区的慰问品,本来是要送到我家的,不过我要带着张璋回来,所以军区就把东西折算成了钱让我带回来。然后在县城的时候,雷大哥说他们今年也要慰问烈士家属,就直接把咱家那份一起拖回来了。”
慰问是慰问,每年县里的武装部都要下来慰问,但是这么多人,也不可能每家每户都走遍,所以像张家这么偏远的,基本就是镇上的工作人员领了东西在年前送过来,武装部的人真顾及不到这么多。
在张德兵的帮助下把武装部的慰问品单独拎出来放一边,剩下的还有至少三分之二的年货。
“这里面的东西还请大爷帮忙分一分,给村里的几位长辈和村长支书送一份。当年姐夫出去的时候,村里人都帮了的,姐夫一直说不能忘恩,现在咱家还没有那么多的钱回报大家,所以这次我带了一万块过来,想请村长村支书做主,把这钱分一分,看哪些家里实在困难的,就给添点帮助。”
听了陈馨的话,张家老两口不住的点头。张德兵也坐在门口听着,心里有些说不出的酸楚。如果弟弟还活着,他们的日子可能会过得更好,可惜好人不长命。
“大兵,你陪着小馨去找村长……”
“不不不,大爷,这该您去的。”陈馨婉拒掉,“这钱是姐夫当年留下的抚恤金投资后的一部分收益,说到底也是姐夫留下的钱,所以该您家去做这个安排。”
张老头想了想,把烟斗在鞋底磕了磕,点头:“那行,大兵啊,你干脆跑一趟,去请村长支书和你三爷爷过来。”
转头又跟陈馨解释,这位三爷爷是村子里辈分较高的老人,也是村委的会计,其他辈分高的要么已经年迈得头晕耳花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