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逢春-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冰天雪地的不说,还过着最原始茹毛饮血的日子,你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怎么能受得了,你要明白,本宫这都是为你好才来跟你说这些……”
  建宁本来以为皇后过来看看就会走,但是没想到她丝毫没有离开的打算,而是越说越多,建宁看了看时辰,不得不打断道:“皇后口干了吧?请用一点茶水,若是你还有什么指教没有说完,能不能等我回来再说,今天我真的有事在身,皇帝哥哥说不定也会过去,我不想让他们久等。”
  听闻此言,皇后心中生怒:“你还敢拿皇上来压我!皇上是我的夫君,自然不会帮着外人。你身为格格,就应该有格格该有的样子!天天往出跑,抛却廉耻,是野丫头才会做的,别说是皇室,就是大户的人家的女儿都不会这么做!”
  一个声音从大门的方向传来:“朕怎么不知道,朕何时把建宁养成了一个野丫头,皇室女儿岂可视能用普通百姓的标准来衡量的!皇后这话说的未免太片面了吧!”
  皇后一惊,向门口看去,果然见皇上黑着脸大步迈了进来,不知道何时已经到到来,也不知道他听了多久,守着门口的宫人低垂着头,根本就没有传话说皇上驾到。
  所有人连忙给皇上请安,特别是皇后一行人,因为宫里同时有了好几位娘娘,所以皇后宫里每次接驾,他们都像是打了胜仗一般,又诚惶诚恐又兴奋。
  建宁对康熙的到来倒是不太意外,只是警告的看了一眼墨菊墨香,让她们莫要得意忘形被人发现以致被记恨。
  皇后委委屈屈的说道:“皇上,臣妾是真心为三格格打算,为皇室的体面考虑,并没有私心,还请皇上明鉴。”
  这若是私下里,忙完了一天的要务回到后宫之后,也许皇上会对皇后好言抚慰,但是这毕竟是在毓庆宫中,而且还有好些个文武大臣正等着他们去看实验成果。
  今天皇上聚集了文武大臣在紫禁城的后山看汤若望这阵子的实验成果。紫禁城内也有大校场,为什么不在宫里试验呢,这是汤若望极力要求的。
  康熙见他们研究那么辛苦,自然准了这点儿小事儿,而他刚刚等在乾清宫里,准备和建宁一同去后山,见她都迟到了,本人没等来,却等来了毓庆宫的小太监,说皇后娘娘在毓庆宫,恐怕格格一时走不开,康熙就决定亲自过来看看。
  康熙本来打算亲自过来邀请三格格和皇后一道去的,没想到却听到这番言论,当下就改变了心思。
  现在看来,以皇后的食古不化,就算是看到了什么惊人的威力,也不会觉得建宁有什么功劳,仍然还是会劝她乖乖的待字闺中吧。
  面对皇后的软语解释,康熙只是说:“皇后还是先回宫去,朕有空了再去看你。”
  他看向建宁:“还愣着干什么,都什么时辰了,实验早就该开始了!这就跟我去后山。”
  皇后出师不利,游说建宁还没有见效,还被一向对她温言软语的皇上给了个没脸,皇后只觉得面上发烫,只能咬牙:“臣妾恭送皇上。”
  皇后身后的奴才们见此情况,大气都不敢出,皇后如此没有面子,都怕一不小心皇后把气出在他们身上。
  康熙和建宁一边走一边说:“皇后的话你不必放在心上,没看老祖宗那边都没有动静,就是默许了咱们这么做的。朕给你找点事情做,根本没什么大不了。皇后火烧眉毛似的跑出来阻止,还是太过年轻,想在宫中办成几件事,好坐稳后位。”
  康熙对帝王之道深有研究,对宫中某些人的想法自然是了如指掌。妃子们之间的明争暗斗,自以为手段了得,其实以康熙这种圣明君主,朝臣的动向都要掌握在内,何况是自己的后宫呢。
  建宁说道:“我很理解皇后娘娘,她所说的也不都是全无道理,所以我并不会放在心上。”
  康熙说道:“那你要放弃了吗?你要做一个皇后口中的那种一板一眼的格格吗?”
  建宁理所当然的说道:“当然不了,她说什么是她的自由,我做什么是我的自由,不是吗?”甭管别人怎么说,只要她自己是认为是对的,她就还是照样我行我素。
  康熙不由得轻笑出声:“朕就知道你对她说的话是只听不进,朕果然没有看错你。”
  闻言建宁有些懊恼地跺脚:“你这是什么意思!根本不是夸人,分明就是说我冥顽不灵,不听人劝吧!”
  对不熟悉的人,她一向会客客气气的,跟比较亲近的人不论他身份地位如何,也是该恼就恼。
  身后跟着的墨菊墨香,心里不由得想:我们格格就是个窝里横,皇后莫名其妙的跑来聒噪指责那么一堆,没见她回顶一句话,可是皇上只不过说了一两句,她就要炸毛了。
  建宁并不知道自己的两个宫女要为自己操碎了心。
  还没走出多远,有太监匆匆跑来报说:“启禀皇上,沙俄的使臣到了,正在宫外求见。”
  康熙愣了一下,随口问道道:“什么时辰了?”
  那太监说道:“回皇上,已经是末时了。”
  康熙这才“哦”了一声,“之前定好的接见沙俄使臣的时辰已经到了,也不好让人家久等,你去告诉等汤若望他们,将试验延后。”
  建宁有些愧疚的说道:“都怪我误了时辰。”她早就知道康熙每日办公的时间都划分的清清楚楚,排得满满当当,耽误了一件事的时辰,其他的也会受到影响。
  康熙说道:“怎么能怪你,谁也没想到皇后突然来绊住了脚,走吧,先去见见沙俄的使臣,让大臣们多等一会儿吧。”
  戈尔尼是沙俄派来的使者,也是沙皇座下最得力的将军,他如今穿着西装革履,带着彼得大帝亲自写下的文书来见大清国的康熙皇帝。
  康熙不会天真的以为赶在这个时候抵达北京的沙俄使臣是来睦邻友好的。大清国内乱顿起,吴三桂的军队已经攻到了荆襄一带。
  这个使者一定是带了俄国沙皇的什么命令,虎视眈眈而来,俄罗斯的蛮夷一项掠夺北部边境,早就对黑龙江一带视为囊中之物。
  康熙在雄伟的太和殿接见了他,建宁就站在身后。
  戈尔尼对着高高在上的康熙一点儿也不觉得拘谨,行过了礼节之后,开门见山的说明来意,宣读彼得大帝的手书:“大清皇帝陛下,俄罗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在俄罗斯周围许多国君都已经率领大臣明归顺了沙皇陛下。希望大清国君主主动向沙皇陛下修好,称臣,开放边境,并将黑龙江流域的索伦,赫哲,奇戈尔等土地归还我们俄罗斯。”
  康熙听了这嚣张的宣告,不怒反笑道,“回去告诉你们那个彼得,他是个皇上,朕也是皇上。大清国不想占沙俄一草一木,但是沙俄也休想占我大清的半寸土地。黑龙江上下,凡是河、溪、沙、石,我们都不放弃,如果你们胆敢侵吞的话,我们大清国有百万雄兵严阵以待,并不怕与你们交战。”
  戈尔尼不可置信道:“陛下,据我们所知,大清国只是表面上强大,实际上有许多敌人,汉人不服满人的统治,你们西南蜀地已经有三位将军已经举兵叛乱了!这种情况之下,你们还想着与俄罗斯开战,就不怕灭国吗?”
  康熙镇定自若的笑道:“西南的小股叛军朕并不否认,不过很快他们将会被扑灭。大清国毕竟实在太广博了,你们又怎能要求任何一个地方都安安稳稳的呢,最繁盛的时代最昌盛的王朝也会有叛乱,这是不可避免的,就如同从草地里走过,靴子上总会偶尔沾上个小虫子。”
  戈尔尼明显对康熙的态度很意外,正在他踌躇之时,一旁的建宁开口了:“听说罗刹国的火器非常厉害,大清最近正好制造了几门大炮,皇帝哥哥,我们何不请大使品评赐教一番呢?”
  康熙只是犹豫了一瞬,觉得建宁向来可靠,她既然开口,就应该有把握镇得住这个红毛子。
  康熙说道:“那就请大使赏光吧。”
  戈尔尼心想:这位公主有一句话说对了,沙皇俄国的火器确实十分厉害,沙皇俄国的军队仗着威力强大的武器,从来都是所向披靡。
  听到大清朝的皇帝邀请他去看一看自己国家研制出的火器,戈尔尼一边在心中不屑一顾,觉得对方再强大也不可能强得过沙皇俄国,又一方面,沙皇提出的条件大清皇帝没有同意,他回去之后,也可以报告一些对方的武力配置来交差,于是欣然同意。
  戈尔尼与康熙,建宁一同前往紫禁城的后山景山。一到达目的地,他就被震惊了一下,与之前冷清的大殿相比,这里站满了人,康熙皇帝一到,他们就山呼“吾皇万岁”。
  戈尔尼这才知道,原来并不是他猜测的那样,听到战乱大臣们都跑光了,原来是都在这里汇集,看来这个试验对他们很重要,想到此,他又骄傲的挺了挺脊背。


第191章 刁蛮公主41
  康熙登上高台的御座说道:“让众位爱卿久等了,这位是来自沙俄使臣戈尔尼; 他对火器很感兴趣; 也来见识见识。朕正好让他品评一下; 咱们大清国的火器和沙皇俄国的孰优孰劣。”
  汤若望和他的学生也是他试验时的得力助手南怀仁走向康熙:“陛下,您来啦。”
  康熙点了点头说道:“汤爱卿; 朕还没问你为何坚持要把试验地点设置在皇宫之外?”
  汤若望说道:“启禀陛下,皇宫里实在太小了,不足以测试神武大炮的威力; 更何况发炮之后响声巨大; 臣害怕惊扰到太皇太后等宫中的贵人。”
  康熙轻笑道:“竟然说皇宫太小; 恐怕你是第一个这么说的人,好吧; 既然你觉得宫中占地庞大的演武场也不足以试验它的话。神武大炮; 这个名字倒是挺响亮; 就是不知道效果如何。”
  康熙本来就兴致高昂; 他也知道,这次的试验估计不会让自己失望; 不然汤若望等人不会这么信誓旦旦。不过在沙俄使节面前; 他还是要做足了的样子。
  南怀仁说道:“这名字是三公主殿下取的; 微臣觉得很适合。”
  戈尔尼显然没想到,在大清的朝廷会有欧洲人对康熙称臣,听他们的口音就知道是来自西欧; 而且明显的这些和她自己一样的白皮肤人种还得到了大清皇帝的重用。
  戈尔尼想:不过这都不是重点,最重要的还是要看火炮的威力如何; 不然他们吹出花来也无济于事。
  康熙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一挥手道:“这就开始吧。”
  汤若望走到早就摆好的大炮跟前揭开那块蒙着大炮的红布,康熙和朝臣都能看得出来,这大炮比之前见到过的体型都要更庞大一些。
  建宁这时也走下高台,接过一束火把,等南怀仁安装好火药之后,亲自点燃引信。
  众人只听砰的一声巨响,耳膜一震,远处大概在百余丈开外的一个小木屋已经被毫不留情的轰为平地,爆炸的火焰腾起几丈来高,木板在熊熊燃烧着,让人看得清这段距离。
  众大臣看到这种景象,不由得愣了一下后大声叫好,纷纷议论了起来。
  康熙不顾耳中阵阵的轰鸣,他几乎在爆炸的一瞬间立刻站起来眺望远处。
  戈尔尼伸长了脖子看向仍然燃着火光的那个地方,不由得啧舌。意料之外的,这威力好像不比他们俄罗斯引以为傲的火器技术差呀!
  建宁转头说道:“皇帝哥哥,是我的失职,忘了叫你捂好耳朵了,这次请各位捂好耳朵,我再点燃下一炮。”
  此时,汤若望在炮体上调整着什么,调整好了之后比了一个可以的手势。南怀仁重新装火药,第二炮发射出去。竟然比之前更远!
  目测起码距此地有二百余丈的距离外,又一座小木屋被火光吞噬。
  有了前车之鉴和三格格的提醒,众人早就捂好了耳朵,耳朵虽然没有受到冲击,但是脚下的地面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晃了晃。
  康熙目光灼灼的看了过来,“这大炮竟然能自如的调整射程,威力仍然不减?”
  建宁说道:“不错。”
  纵然是坐拥整个国家,知道拥有了这种技术,康熙也不由得咽了咽口水,让自己的嗓子不显得那么干燥,才开口问道:“实验结束了吗?”
  建宁说道:“还有一发,请耐心等待。”说完就示意南怀仁装火药。
  这回不用三格格提醒,因为他们站在高处,众臣之中早有人发现了那个距离最远的小木屋,目测距此地少说也要三四百丈,发现之人不可置信地指着那一边让众人都能看到,道:“看呐,那边似乎有一个一样的小木屋,可是那也太远了,未必能射得中,不过我看就前两发的威力,这神武大炮已经算得上是登峰造极了,别说吴三桂受不了这么强的火力,就是擅长大炮火枪的老毛子来了,装备上此等武器,咱们大清的军队也足可以把他们轰回老家去!”
  众臣纷纷附和,也觉得三格格和汤若望他们有些急功近利,一次一次追求更远。但是众人心中已经各自决定,就算是这次失败没能打中那个作为靶子的小木屋,也绝对不会泼冷水或者出言讽刺,前两炮的成绩足够他们把这项发明夸上天。
  没让他们思考太久,随着轰的一声,最后一个小木屋也被大火吞噬。
  众人无不露出了不可置信的表情。
  这时,在慈宁宫里的太皇太后,也受到了震动,一屋子人惊慌失措,团团转起来:“发生了什么事,是地震!快保护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却稳稳地坐在床榻之上说道:“慌什么!不是地震!建宁之前派人来说过,说今天他们要在宫外试验什么火器,不过这动静确实有点大呀。”
  苏麻拉姑在一旁伺候,重新端上一杯热茶说道:“三格格一向思虑周全,若不是她事先派人来告诉这一声,咱们肯定也慌起来了。”
  如此手忙脚乱的场景正在各宫中上演,建宁手下的人有限至,只告诉了太皇太后,太后以及敬太妃他们,不过有这几人在,宫里不至于因这点动静慌起来。
  后山,建宁这时走回皇帝身边,缓缓说道:“最后一个靶子距此地足有五百丈远。皇帝哥哥你也看到了,这大炮的射程可以调节。汤神父正在研究更远更精准的射击,不过我想对于目前的战场,这种水平已经够用了。”
  康熙听到这些,内心已经是欣喜若狂,不过他仍是保持着君主该有的镇定自若,说道:“确实已经够用了!之前兵部火炮的威力,朕不是不知道,在短时间内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朕十分欣慰。”
  他意气风发的说:“有功就该赏,来呀!赐汤若望一等伯,赏双眼花翎,赐穿黄马褂!赏南怀仁黄金百两,升两级,其他作出贡献的工匠们一律有赏。”
  此话一落,谢恩之声不绝于耳。
  康熙看向建宁,建宁半开玩笑的开口说道:“我的赏赐肯定也是少不了的,等回宫之后建宁去向皇帝哥哥去讨赏。”她一边说着,一边使了个眼色给康熙,让他去注意一边已经傻眼多时的戈尔尼。
  康熙这才想起他来,说道:“大使,我们大清国的火器你已经见识过了,与你沙俄相比又怎么样?”
  戈尔尼好半晌才回过神来,他眨了眨一直盯向远处已经疲乏的眼睛,说道:“大清皇帝陛下,今天戈尔尼真是大开眼界。”
  康熙问道:“不知道尊使觉得我们国家的神武大炮威力如何?”
  戈尔尼心悦诚服的说道:“厉害!不只是威力惊人,而且百发百中,比弊国的火器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回国之后一定恳请沙皇陛下和贵国结为兄弟之邦,从此不再开战。”
  康熙这才朗笑出声,道:“如此自然最好,贵国的皇帝如果仍然是执意要侵吞我们大清领土,你不要忘了朕之前的话,照直说给他听!”
  “是!”
  定下了外交基调,戈尔尼实在忍不住,问了问站在离他不远处汤若望:“您是哪国人?这惊人的威力是否是你自己祖国的技术?我是能否出价收购一座火炮作为研究?”他知道掌握着这种世界领先技术的所有者,不会真的将这些技术教给别人,所以也只是试探的提了提要买一个样品回去。
  汤若望神色和蔼的说:“我来自德意志,这些成果是大清的工匠们的智慧结晶,并不是来自我的祖国。更何况我来到大清国已经超过三十年,这里也是我的祖国,我怎么会背叛它呢。沙俄大使阁下,若是有购买意向,请直接与我们大清国的皇帝陛下谈。”
  康熙只是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戈尔尼就怂了,再也不像之前那样的大国使者趾高气昂,还谈什么想买大炮,自然是接受理藩院的安排,时候一到就启程回国。
  双方开战已经一年有余,吴三桂从一开始的势如破竹,挥师北上攻占湖南,大有席卷天下之势。到现在吴三桂据守湖南后,对是挥兵南下还是渡江北上一直摇摆不定。
  康熙皇帝看出了吴三桂的优柔寡断,一直想御驾亲征,会一会这位枭雄。可是这事满朝文武没有一个赞同,他们总是有一堆大道理阻止他到战场上去。
  索额图说,天子御驾亲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