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逢春-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致的后果有所准备,吴三桂的此次造反在意料之内,只不过是时间上来的快了一些,但并不是不能应付……”
  在场的众臣均想:不错,皇上得知此消息之后,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最镇定自若的。他首先颁布诏令给平南、靖南二藩,告诉他们,朝廷不会撤二番,让他们不要跟着吴三桂一起出兵,朝廷会让他们安心继续做平南王靖南王,以在政治上孤立吴三桂。而后,又迅速下令捉捕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及其同党,着刑部公开论罪议处,以打击吴三桂气焰,巩固后方。并且皇上早就让户部尚书准备出应对战乱的军饷粮食好能供应军需。
  现在一想,皇上做出的这些举措,才是稳住了朝廷人心的根本。
  康熙目光亮晶晶的看着她,只听建宁继续说道:“第三,吴三桂兵力虽然强盛,但却不具战略眼光,这从他早年的战役当中就可以看得出来,我就不一一举例了,你们只要去吏部的资料当中查阅一下他的生平战役就可略有了解。以他一人之力敌一国,注定要败。”
  她看了看陷入沉思的众人,说道:“虽然对方兵广粮足,我觉得以大清君臣上下一心,叛军没有其他同档的情况下,最多三年此论可平,若是多一天,百姓就多受一天战火之苦。”
  这番话说得众人都热血沸腾,迫切的想去拟出平乱战略,早点实施完成,好让天下百姓少受战乱之苦。
  趁着他们君臣正沉浸在思考如何对付反贼的壮志豪情当中,建宁忽然问皇上:“所以,皇帝哥哥,我不配侍卫行吗?”
  康熙这时说道:“不行,我们可以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却不可以在任何一个实际问题上,轻视敌人。侍卫还是要配,朕不限制你出宫也就是了。”
  成年的皇子可以出宫,但是成年的格格们可没有这项特权,何况建宁还是未成年,如此的命令已经是给建宁开了进出皇宫的大门。自从南巡回来之后,知道她可以在宫外甚至在敌人手下毫发无伤的生存那么长时间,皇上就同意她偶尔出宫了。
  建宁一福身,面露轻快之色:“谢皇帝哥哥,对了,这次我出宫得到了一个好玩意儿,想给皇帝哥哥见识一番。”
  索额图等老臣心想:这三格格到底是孩子心性都什么时候了,皇上还会陪她玩?!
  却没想到康熙颇有耐心的问:“等朕今日忙完了,晚点再给朕看行不行?”
  索额图不由啧舌,心想,原来在臣子面前老成持重极有威严的皇上,在亲人面前是这一副面貌。那自己的女儿中宫皇后,可是享了福了。他却不知皇上的这种耐心是三格格的专属,是从小到大磨出来的。
  建宁却没有像众臣以为的见好就收,而是拉着康熙就走,一边走一边说:“耽误不了皇帝哥哥多少时候。”
  众臣相互看了看,魏东亭和图海都是侍卫出身,早知道他们兄妹相处的模式,当然是皇上走到哪儿就亦步亦趋地跟着。
  明珠对剩下的几人说道:“走吧,皇上不在,议事给谁听,咱们也跟过去看看!”
  建宁拉着康熙走向皇宫的空旷地带。京郊不远处就有草场,而且京中有许多达官贵人玩鹰,所以紫禁城的空中,时不时也有大鸟飞过。
  康熙奇道:“你到底要让我看什么,为什么要跑到大殿外的广场上来?”
  建宁说:“你稍安勿躁,马上就好。”她观察着天空,终于看到一只远远飞过来的鸟儿,于是对着从天空高高飞过的一只大鸟举起汤若望送的火铳。
  康熙好笑道:“别闹了,你打不中的,朕知道你瞄得准,不过太远了,没有火铳打得中。”
  他话音落下,只听嘭的一声,几个随后而来的大臣看到三格格的动作以及听到声响,下意识向天空看去,只见一只飞得及远极高的鸟儿应声直直的落了下来。
  图海快速走过去将那鸟捡了回来:“皇上,是一只海东青,三格格打中的,只伤了翅膀。”
  康熙没有去多观察那只鸟,只是看了一眼,就把建宁递过来的火铳看来看去,在手中把玩,目光变换不定:“这是哪儿来的?”
  建宁从图海手中接过那只受伤的鸟,它虽然受了惊吓,但是仍是不改猛禽本性,在图海手中还一个劲儿的挣扎。
  建宁接过去之后,图海也没看清她用的是什么手法,只见她在鸟背上拍了几下,那鸟竟然渐渐的平静了下来。
  建宁说道:“我今天去了宣武门内的教堂,这是由汤神父研发的,他改良了推进所用的火药成分,他既然小的物件能改,大炮也应该不成问题。”
  康熙闻言目光灼灼的看她:“当真?”
  建宁点点头说道:“应该错不了,只是需要时间,不过汤若望没有可以研究的大炮样品。”
  康熙叫道:“明珠!”
  明珠赶忙上前:“奴才在。”
  康熙大手一挥,说道:“汤若望要研究的军火,兵部全力配合,三个月之内,朕要看到满意的成果!”
  明珠领着兵部尚书的头衔,所以对兵部内所存的火器也都有研究,看到今天三格格展示的火铳的威力,知道这东西的威力要强过兵部很多,他不敢怠慢,立刻领了旨。
  康熙想了想又说,“明珠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没空全程盯着,研发新的火器这件事就交给建宁和汤若望去办,需要的东西和人你们兵部全力配合。”
  建宁听到有事可做,自然不会推脱,一本正经的说道:“臣妹必然不叫皇帝哥哥失望。”
  这时索额图上前说道:“皇上三思啊,若是威力强大的火器大炮能研制成功,将对战局十分有利。这件事情至关重要,三格格毕竟是个女子,怎能挑起这么大的重担呢。”
  建宁看了看他,还没有说话,康熙说道:“索额图啊,你们祖上也是从龙入关的老臣了,怎么学那些汉臣小家子气,女子怎么了?我们爱新觉罗家的女子可不是只会躲在房里绣花的和相夫教子的。”
  建宁说道:“不错,非常时期,我也愿意贡献一份力量。”
  周培公这时说道:“在场只有微臣是汉臣,但是微臣并不小家子气,我觉得三格格可以胜任。”
  从认识到现在,虽然还不超过一天,但是周培公从她的一言一行,听她侃侃而谈评论吴三桂如何必败,又见她毫不犹豫的举枪向空中射击。周培公一点都不会小觑了眼前的这位小格格,反而觉得很多男子都比不过她。
  康熙朗声笑了起来,终于一舒胸中闷气,“好吧,周培公不小家子气,索额图也别让人比下去,咱们走吧,回养心殿议事去吧!”
  《本草纲目》中有记载:“雕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海东青属于大型猛禽,体重健壮。雌性比雄性还大,最重可达六公斤。身高一米左右,两翅展开两米多长。
  建宁射中的这一只,头部羽毛是白色的,缀有褐斑,身体暗灰色;胸部褐红,尾部纯白。喙爪像铁钩一样,它身长不过两尺,体重也只有三斤多沉,明显是一个小家伙,在它的部族之中,它还是一只幼鸟,却是比普通的凡鸟已经大得多了。
  长大了的海东青能捕天鹅、野鸭、兔、狍等禽兽。在满语中叫“雄库鲁”,意为世界上飞得最高和最快的鸟,传说中十万只神鹰才出一只“海东青”。
  建宁把它带回去之后,将它翅膀上的伤撒上伤药绑上绷带,过不了十天半月,应该就会痊愈了。
  熬鹰本来是极度费神的一件事儿,被人捕捉到的雄鹰,不被逼到极限,根本不会吃任何东西,它们宁可饿死也不折腰。
  可是这一只小鹰却特别识实务,没用建宁多费神就乖乖的饮了水和吃了食物,不过它只吃建宁亲手递过来的东西。不是因为它太过有灵性,而是自然界中的生物更懂得弱肉强食的道理,当建宁用手在鹰背上按了按,就已经让这在食物链顶端的鸟儿臣服下来,自然是会听她的摆布。
  墨香见到建宁要把这只小鹰养起来,说道:“奴婢去找一只笼子来吧,库房里有一个由金子打造的笼子,美轮美奂,正适合放在格格屋里。”
  建宁说道:“不用笼子,鹰是自由自在的生灵,等养好伤它若是想飞走随时都可以,还是找一只大点的架子来。”
  安置好了小鹰之后,建宁并不闲着,而是去了一趟兵部,她让人把火器军械的资料都找出来,匆匆看了一遍。
  第二天开始,便把汤若望也带到了兵部,他需要什么东西让他跟掌管器械的官员自己交涉。汤若望不仅自己来了还带着他信任的能帮助他做研究学生南怀仁。
  建宁自知不是那种技术型人才,只是用自己的身份,保障他们要什么能有什么,和保障他们的试验环境。
  如此一来,建宁频繁出宫去,入兵部或者其他地方,很多人都知道了:三格格竟然也如王孙贝勒们一样,开始替皇上办差了。
  国家正值多事之秋,文武百官各忙各的,全都让事物压得满满的,自然没人会站出来说什么。再说当初索相已经就三格格办差这件事上奏过,他是国相又是国丈,都被皇上驳了回来,谁还敢再去捋虎须。更何况人家三格格只专心和汤若望南怀仁等人研究火器,从来不对兵部以及各部别的事情指手画脚,这比一般开始办差的皇亲国戚要强多了。
  所以众臣仍然是各做各的事,朝堂上一丝涟漪都没有起。
  但是后宫之中不一样啊,宫中出了这么一个异类,连皇后都有些坐不住了。
  大格格又将此事添油加醋的说给皇后知晓:“后宫不得干政,这可是祖宗定下的规矩,皇后娘娘初掌后宫之事,若是被她这么一搅和,宫中人不知道要怎么想,别人该以为皇后娘娘不英明呢。”
  皇后踌躇道:“可是三格格并不是私自行事,而是奉了皇上的旨意。”
  皇后和皇上新婚燕尔,她不想去违逆皇上,惹得皇上不快,这个时候讨好皇上还来不及呢。但是又如大格格所说,她初掌后宫之事,这宫里有太皇太后,太后,还有几个太妃,她们这些前辈们虽然都要养老不管宫务,正是这样,她这个新人皇后更需要在宫中所有人面前立威。而深受皇上宠爱的三格格,正是最好的靶子人选。
  大格格又说道:“这件事索大人也是不赞同的,听说当时就向皇上启奏了,不过,当时皇上没有听索大人的意见。”
  皇后皱眉道:“连我父亲也不同意?这也是意料之中的,女子干政在他来讲就如天方夜谭。”
  因为在闺中之时,赫舍里氏皇后就与大格格有交情,两人早就是朋友。如今成了姑嫂,在这宫中,皇后完全掌控着宫务,成了极尊贵的人,大格格有心巴结之下两人更是守望相助,所以皇后把她当做自己人,有什么都会在大格格面前说,不会太防着她。
  大格格说道:“三格格做这种出格的事,又不是一次两次了,她仗着皇上的宠爱,在这宫特立独行,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不说别的,你只看她住的地方,就知道皇上有多惯着她了!”说罢眼中闪过一丝嫉妒的神色。
  皇后听闻此言,也不得不重视起来。三格格在这宫中确实太特别了,特别到会威胁她这个中宫皇后的威严,若是这样的话,她就不得不出手了。
  皇后沉吟着说道:“这件事情我知道了,还要再斟酌斟酌,端敏你先回去吧。”
  大格格见劝动了皇后,心中有些得意,自从上次之事,她与三格格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大格格觉得自己不出手对付建宁,建宁也不会让自己好过。上次她在太皇太后面前想故意为难,强压着让三格格给她道歉。可是她却不知当时的三格格芯子里装的是假格格真皇上!
  所以她的那些刁难,其实全让康熙皇帝受了,康熙忍气吞声接下了来自大格格的刁难,但是自此之后,对她的观感变得十分不好。有一次,大格格做错了事,康熙当众斥责过她,让她大失脸面,所以宫里人都知道,大格格很不得圣心。
  这在大格格端敏看来,皇上明显就是偏心建宁,所以才找机会为难自己给她出气。这样一来,觉得罪魁祸首都是建宁,所以大格格更记恨于她了。
  皇后跟大格格说她要斟酌一番,是真的斟酌过了,她决定先去找敬太妃聊聊。这位太妃毕竟是三格格亲娘又是皇后的长辈,这件事情若是能由敬太妃出面规劝住三格格,她这个皇后简直是省时省力,又不会抢了皇后的功劳,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几乎没来过钟粹宫的皇后,纡尊降贵的踏入了平时不屑一顾的钟粹宫。皇后本以为只要她说明来意,就会得到敬太妃的巴结和支持,但是没想到,敬太妃这个一点都不识时务的人,连皇后都亲自出面登门了,她的态度竟然不冷不热。
  敬太妃平淡的说道:“三格格要做什么事,向来不会问我的意见,我也从不干涉,我们虽是母女,但是并没有可以相互控制对方决定的资格,要让皇后失望了。”
  皇后诧异道:“满宫里的女孩子只有三格格与众不同,她总往宫外面跑,难道敬太妃就不在意三格格的名声,任她为所欲为?”
  敬太妃淡然的说道:“孩子长大了,有她自己的判断,我不会去管。皇后对她有什么不满和告诫,可以直接找她去说,她若是肯听你的,那是你们两个人的缘分。”
  敬太妃虽然足不出户,但是对这位皇后的心思却是能猜到一些的。但是她也是真的爱莫能助。
  建宁在三岁之前,有奶娘和宫女照料。从三岁之后,都不和她同住一宫了,毫不夸张的说,建宁是由她的三哥当今皇上带大的。
  三格格的一粥一饭一衣一寝,敬太妃都没有操心过,越拖孩子越大,直到现在才去操心会不会太晚了。这位本就对一切事情不感兴趣的敬太妃,觉得三格格完全不需要自己照料,更加的一心向佛了。
  也许除了建宁到了生死关头,别的事情都不足以让这位生母动容。
  皇后娘娘在敬太妃那里碰了一鼻子灰,心中暗骂敬太妃不识抬举!
  如此一来,皇后那就只能直接去找三格格。虽然是皇上的旨意让三格格去办的差,但是皇后总不能直接找到皇上,说他这么做是错的。
  若是皇后真这么办了,恐怕她这个皇后在皇上面前就要失宠了,所以为今之计,只有让三格格自己知难而退。
  建宁对皇后不打招呼就驾临了毓庆宫,有些意外,不过还是上前行礼:“臣妹见过皇后娘娘。”
  皇后没有叫起,而是板着脸,一言不发的路过建宁身边走到了主位坐下。
  建宁心中暗自嘀咕,看这位皇后娘娘的态度好像是来者不善,像是兴师问罪来的,但是她自问没有得罪过她,在宫中寥寥几次相见自己一向礼数也周全,怎么就招惹了这位皇后娘娘呢?
  皇后也在打量她,眼前这位格格虽然年纪尚幼,但是容貌秀美,已经初显倾城之貌,长久以来又是宫中最尊贵的女孩子,说过的话都能实现,她没有颐指气使的那种骄傲,气度却更是不凡。怪不得大格格一提起她就恨得牙痒痒,除了对她的不满之外嫉妒肯定也占了不少成分。
  皇后沉浸在自己的思绪当中,不知不觉让建宁行礼的时候就久了些。建宁身后的墨菊墨香心中很是不平,这皇后是什么意思?跑到他们毓庆宫来立威来了,竟然让她们格格保持着躬身的姿势那么久!
  墨菊对在门口的宫人一使眼色,那宫人会意过来,就悄无声息的出了宫门。
  建宁自然看到了自己宫女的小动作,但是并没有阻止,皱眉道:“不知道皇后娘娘登门是何事?”
  皇后回过神来,不紧不慢的说道:“你起来吧。”
  建宁面色平静的直起身,好像之前遭到为难的并不是自己,而是心平气和的说道:“皇后娘娘的来意是?”
  皇后面对如此镇定的她,但是没好意思开口,上来就是指责,而是说道:“三格格的这个毓庆宫,本宫还没有来过,想来参观参观,三格格不会不欢迎吧?”
  建宁说道:“皇后娘娘是国母又是六宫之主,能踏足我小小的毓庆宫,臣妹自然是受宠若惊,又怎么会不欢迎呢。只不过今天皇后娘娘来得不是时候,我还有事要办,正要出门去,臣妹改日再相邀娘娘过来品茶如何?”
  皇后一听她要出门,正中下怀,借机问道:“你要去哪儿?是要出宫门吧?你知不知道,所有的格格公主们轻易都不会出宫,‘深宫望月,待字闺中’,才是皇家格格该有的样子。”
  她见三格格并没有露出不满意或者不赞同的神色,于是继续自以为苦口婆心的劝说,“你还年轻,不清楚利害关系,文武百官们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对于你这样一个领了差事,在外面抛头露面的格格,观感都不会太好。等你到了能议亲的年纪若是被重臣拒绝,皇室脸面往哪儿搁!那样的话,只能把你嫁到蒙古去,蒙古那边冬天冰天雪地的不说,还过着最原始茹毛饮血的日子,你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怎么能受得了,你要明白,本宫这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