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当女主穿越到男频文-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奇,你觉得,我们有多长时间,可以改变天下?”江尤不觉得自己走的急,相反,她觉得自己走的很稳,也很慢。
  天下?
  张奇不知道,他的目光只放在曾经的孟国,他没有去天下看过,他知道天下疾苦,也曾经历过人间悲惨之事,可他的眼界还是那么狭窄。
  这不怪他,是江尤发展的太快,她全力打造出的天上京,那滔天的富贵繁华,蒙蔽了所有曾于天上京居住的人的眼睛。
  见识过那样的繁华与安定,如何能感同身受的体会这世间的苦?
  何不食肉糜,纵然可笑,贻笑千古,却是真实。
  “我今年正值双九,你比我大一岁,明年你便到了弱冠之年。我叫你立法,并非是让你闭门造车,而是让你在我没有平定天下之前,去亲眼看看这天下。”
  华国可以用原有的法律去运行,江尤也有信心将华国治理的更好,她只是在忧心以后。
  张奇被江尤说的心潮澎湃,久久无法平息。
  江尤有一统天下的心思,在她成为南王后,张奇就感觉到了,如今天下大乱,金林王位坐着个傻子,但凡是个有壮志的王,都会升起逐鹿天下之心。
  但普天之下,敢于说出此话的,大概只有江尤了。
  “王上,臣下请辞,臣想去外边游历一番。”
  张奇想要立法,就要了解人间疾苦,要知晓百姓们想要什么,还要在庶民与贵族二者间寻求平衡,若是找不到平衡,变法胎死腹中都是可能。
  所以,张奇要出去走走,他要深入民间,要好好体会世间百态。
  “你能这样打算,吾心甚慰。张奇,自古变法,均有牺牲者,动了这天下格局的人,必定不得善终,你要想好。”江尤一开始就觉得张奇非常适合做变法的那个人,因为他无父无母,无亲无故,孑然一身,也因为他身为此世界原来的男主,有资质和天赋,也有变法的决心与狠心。
  “臣想好了!”张奇果断应下。
  他一直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直到江尤说出变法二字。
  若变法成功,他定能名扬天下,名垂青史,这不比浑浑噩噩度过人生百年,要有意义的多?
  至于下场如何,左不过就是一死罢了。
  江尤应了张奇远游的请求,她给了张奇五年时间,五年后,不管如何,张奇都必须回到凤栖城。
  若张奇在外头久了,人心易变,难免生出不该有的心思,江尤拨给张奇两个情报局的伥鬼做护卫,一则是保护他,二则是监视他。
  男主不能死,因为他身上还有剧情世界的任务,但江尤也不会让他脱离她的掌控。
  等张奇走后,江尤召来周轩与原攸,如今孔直被留在天上京,他的师兄朱凌也被留在了天上京。
  江尤知道朱凌不会对她起二心,但朱凌为人太过迂腐了些,因着江尤成了南王,朱凌上了几封文书,请江尤好好对待金林,生怕江尤有反叛之心。
  后来江尤两三句将他打发了,天下诸侯,人人都有反叛之心,韦朝已是穷途末路,朱凌活了三十多年,一直是韦朝的好子民,韦朝生他养他,他对韦朝忠心耿耿,江尤不会斥责他对韦朝的这份爱国之心。
  只是再多的,也没了。
  在她没拉起反旗前,朱凌还能用,等她拉起反旗,朱凌便不能用了。
  于是江尤将周轩带来了。
  因为有孔直和朱凌在前,周轩这个小师弟的存在感并不强,而且孔直一脉也有心压着他,怕孔直一脉在江尤手下太过壮大,现在江尤打算培养周轩,等日后叫周轩替了朱凌。
  “桃李先生教书育人,于华国有大功劳,我打算过几日封其为国师,以彰显其功。”国师是个好位置,没什么实权,用来奖励人还特别有分量。
  听了江尤的话,周轩喜形于表,兴高采烈的叩谢了江尤的旨意,他师父没别的本事,一辈子就只会教人,如今靠着几个有出息的弟子成了国师,也不枉这半生心血。
  “今日招二位前来,是有要事相商。”等周轩平静了心情,江尤开始和他们说正事了,“华国初立,百废待兴,朝廷中官位空缺极多,张奇过几日又要出去远游,二位可有人才举荐?”
  科举只能选拔中下等官员,两年时间,江尤也只能培养出中下等官员,真正的高层官员还是要在士族中选,或许过上个三五年,从底层官员中,能有庶民出身者爬上来,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臣下在吕国时,有一好友,姓蔺名珏,字翊君,其人足智多谋,学富五车,如今在吕国太子门下。”原攸一说,便提到了个很有才名的人。
  年轻一辈中,除了江尤这边的班底外,其余几国也是不少有天纵英才的世家子,北国有庆和窦长愿,魏国有须水贾文渊,吕国文风昌盛,有才华的世家子更是一抓一大把,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耀世双珠二人,一人是原攸,另一人便是这蔺珏了。
  原攸被吕国赶了出来,投身江尤,如今随着江尤称王而被诸侯知晓,比起原攸坎坷的扬名经历,蔺珏就平淡许多。
  蔺珏出身吕国丰城蔺家,蔺家世家大族,传承千年,和根基薄弱的原家不同,蔺珏听从家族安排,如今是吕太子最重视的亲信。
  “此人是吕太子的人,且蔺家在吕国根基深厚,想要说服此人入华国,怕是不行吧?”周轩一听这个名字就皱眉了,觉得希望不大。
  江尤也这么觉得,原攸都是她捡吕国一个大便宜。
  “确实不行,但吕国若能并入华国,吕国的人,不就是华国的人吗?”
  周轩听着一愣,他以前没同原攸共事过,没想到原攸对故国丝毫不手软,说下手就下手。
  江尤一愣,随后了然的笑了笑。
  对吕国下手,是江尤本就打算好的路线,吕国被吞并后,她就可以直接挥师北上,直取金林。同时这个方法,也是“欺软怕硬”的法子,当然,江尤更喜欢称呼这个法子为“明智之举”。
  如今华国南面是魏国,北边是吕国,两害取其轻,自然要先攻打吕国,若是此刻去啃魏国这块硬骨头,最后啃下下来,想必十年之内,也不一定有和吕国金林一战的实力了。
  再者,北面还有个更棘手的北国呢。
  平定天下是打仗,打仗就不是小事,不是两三年能打完的。因为打仗,消耗的是人。粮食一年两种或三种,金钱花完还能再赚回来,人死了,至少要等三五年,才能等到下一代。
  更别说,金林王权还在,虽说现在韦王室只剩一口气了,但这口气有多长,谁都不知道。
  若能掌握金林王权,江尤有把握十年内登临称帝。若无法掌握金林,那便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硬仗了,指不定要打到什么时候去。
  这个年代的人,认正统的死心眼极多,像现在的韦天子是个傻子,也没有个人敢出来嚷嚷要推翻韦朝。
  “那这个人只能暂时定下,我还是缺人啊。”江尤恨不得揽尽天下英才,然而她这个南王,对英才的吸引力还是差了点。
  她是女子,这个时代的英才,会顾及她女子的身份,现代那么多男上司女下属,女上司男下属还有绯色新闻呢,更别说这个没节操的年代了。
  同为男人,都不纯洁,比如北子童和妫泱。
  原攸觉得江尤有些心急,江尤手下人才很多,只是还有待发掘,何必去看外头?少几个高层官员也没什么,只要君主明智,一切都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当今天下,每个国家都缺少人才,人才难求,但比人才更难求的是明主,王上乃是当时少有之明主,王上大可放宽心,凤栖城的未来,必是一片坦途。”


第56章 世家风范
  “阿阮!快些出来呀,再不走今日便要迟到了!”
  “好啦;  这不是出来了吗?今晨的讲女是孟雪大人;  我可不敢晚。”
  “你还知道讲女是孟雪大人呀,我看你不急不忙的;  还以为你忘了呢!自打来了这凤栖城,每日你都起的比在天上京晚上些许。”
  周阮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拉着同窗的手晃了晃,“可别打趣我;  你又不是不知道,每到冬日,我都会赖床,这凤栖城冬日比天上京冷上些许;  我更是起不来了。”
  “今日要同桃李学院的学子举行文会;  你晚到些不要紧;  若是在文会上还犯小糊涂;  出了差错,孟雪讲女定是要用戒尺打你三十下的。”同窗的姑娘名为孟青,她本叫钱青;  父母和离后,她跟了母亲。
  她母亲名为姜彩蝶,因着与丈夫和离的事,被族里赶了出来,姜彩蝶索性改姓了孟,守着一家在天上京的糖果铺子;  如今过的也是十分富足,比她那个花天酒地,成日里出入欢场,败尽家财的丈夫要强得多。
  如今南王定都凤栖城,藏书学院也开到了凤栖城。周阮和孟青是藏书学院比较优秀的一批学子,二人就被调来了凤栖城的藏书学院。
  这么讲吧,扫盲学校是小学级别,天上京的藏书书院是初中级别,而凤栖城的藏书学院就是高中级别的了。
  “听说更北的地方,冬日里更冷,前几日我去城门口打工卖暖汤,看到从北边来了不少难民,他们身上就裹着一层特别薄的布,整个人冻得脸色发青,手脚上都是冻疮,特别可怕。就这样,他们还说凤栖城比他们那里要暖和许多呢。”
  周阮与孟青一边走,一边说起了前两日的事。
  她提到的城门口打工,是藏书学院对学子的要求,每个月必须自己赚取一部分学费,用于购买笔墨纸张。
  这是个好事,一来可以借此机会叫整日里读书的学子了解民间疾苦,二来还能锻炼学子的自我生存能力,江尤希望藏书学院培养出来的学子,都是一堆新时代优秀青年,而不是那些个有能力,脾气却特别古怪的世家子。
  江尤说的性情古怪的世家子,特指林州郑家的嫡子郑顺。
  郑顺,字循理,听这个名字,观他外貌,会以为这家伙是个多么端正守礼温和从容的一个人,接触后才知道,这人是白瞎了这个名字。
  郑顺能力极强,自打他被举荐入朝后,直接替了张奇的位置,帮着原攸掌管监察司,上任前三天,就被他抓出来四五个蠹虫。
  江尤本以为,郑顺和原攸一样,对付世家时,手段会以怀柔为主,没想到郑顺看上去是个温文尔雅的公子,实际上出□□厉风行,说处置就处置,同族族弟搭进去,都毫不手软。
  说实话,江尤对于郑顺还是很满意的,歹竹出好笋,林州郑家烂了大半,却出了个郑顺。只是这家伙真的脾气极其古怪,且极为猖狂。
  江尤摸清郑顺脾气后,本想将他调出监察司,后来又改了主意,郑顺和原攸均是世家出身,行事作风却南辕北辙,郑顺那性子,是原攸无法容忍的,正好借着原攸去削一削郑顺的脾气。
  告诉这位初入官场的小年轻,这世上最可怕的不是权势,而是权势背后的人心。
  入了十二月后,天气变得极冷。不过凤栖城的冷还没到无法忍受的地步,凤栖城比较靠南,林州这个更北之地,要比凤栖城冷上三分。
  原攸此刻正穿一身秋季官服,入门的衣架上挂着绣有白虎的大氅。他坐在椅子上仔细看着情报局送来的地图,吕国如今的地盘,似乎比他离开时要小了些许。
  原攸怀疑自己看错了,特别仔细的接着看。
  一旁的郑顺此刻怀里抱着热水袋,身上穿着厚实的棉衣官服,还在屋中四角各放了一个火盆。
  因为穿太多,棉衣官服上的白虎,都变成胖乎乎的白猫了。
  政务厅本就有地龙,冬日里穿一身棉衣呆着就够热了,更别说郑顺还放了四个火盆,整个政务厅热的人受不了,原攸额角都流汗了。
  郑顺也流汗,但他非要放。
  “督察御史,可否将火盆撤下去两个,屋中实在燥热难耐。”原攸见地图上低落了一滴汗渍,受不了的抬头说道,他一抬头,就见同僚们热的脱去了棉衣官服,只着里头的衣衫,眼角微抽。
  在政务厅,竟然衣衫不整,形容狼狈,实在有辱世家风范。
  “原大人,政务厅放四个火盆,是王上的恩泽,王上体恤臣子,生怕我等病了。撤去火盆,怕是要被人说有负王恩吧?”郑顺热的脸都红了,但他就是不撤。
  原攸一听,就知道他是在怄气呢。
  他看向对面,对面是他的老下属了,以前在天上京时便一同任职,此子出身上霸崔家,名崔扬,字缅怀,是崔家庶子。
  本身天分比不得在衙门任职的崔家嫡子崔信崔子城,但胜在听话,好用。
  可惜到了凤栖城后,得了更大的权利,离了上霸崔家,心思就大了。
  “缅怀,之前你写的那份林州大案文书中的第三十案,回去重新写过。”原攸从桌角的一沓子文书中拿出一册,放到桌子上,“仔细写,想好了再写。”
  崔扬脸色一白,他低着头走到原攸跟前,行了一礼,道:“是,谨遵大人命。”
  “谨遵大人命?这话说的,是不想遵命,又不得不遵命吗?”郑顺出言嘲讽道,言语间的恶意很是明显。
  崔扬支支吾吾,不敢应话。
  郑顺见他这样,心中更气,“昨日朝会上,不是很会说吗?说我查案有失公允,不按礼法办事,嚷嚷着刑不上大夫,还说我对郑舟过于苛责。我听说你与郑舟私交甚好,几年前魏国攻孟,打下上霸,你跑到林州郑家避灾,就是应了他的约吧?真是个懦夫!临阵脱逃是世家教诲吗?”
  “督查使!禁言!”原攸看郑顺越说越过分,厉声制止。
  郑顺脾气是不好,但他不傻,原攸发火了,他自然乖乖闭嘴。
  崔扬绷紧后背,咬紧后槽牙,忍着没有反驳,也没有露出其他神色,只低着头,将态度摆的无比卑微,他这个模样,叫郑顺也没了再去追究的心思。
  “罢了,崔扬,我告诉你,庶出便是庶出,这一辈子都是庶出,你若不服,那也只能怪你命不好。别去想那些你不该碰的东西,你也配?”
  郑顺说罢,转身离去,这屋里太热,他待不住了。
  见他离开,政务厅内恢复了往日的喧闹声,几个和崔扬交好的官员大声怒骂郑顺,说他毫无世家公子风范,是个记仇的小人,还有人劝崔扬不要同郑顺这个疯子一般计较,听完这些人的话,崔扬勉强的笑了笑,捏紧了手中的文书。
  这些人,都只是嘴上说说罢了,刚刚怎么不见他们出来呢?背后,定会嘲笑他胆小如鼠,是个懦夫。
  “各位,可是政务都批改好了?案子都审查清楚了?”原攸笑吟吟的问了一声,那些说闲话的官员背后一冷,冲原攸行了一礼,均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了。“缅怀,你同我来。”
  原攸披上大氅走了出去,崔扬赶忙跟上,两人到院子里走了一圈,一路沉默,一言不发。
  外头正下着小雪,等身上燥热之感褪去,他们进了西偏殿。
  打开偏殿的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将大氅脱下,挂在墙上的衣钩上,原攸坐到椅子上,喝了口中间桌子上温着的热茶。见崔扬拘谨的站在一旁,指了指对面的位置,“坐吧,私下何必拘谨?”
  崔扬行了一礼,端端正正的坐在椅子上。
  椅子是华国独有的东西,之前江尤的长公主府上也有,只不过大家还是认跪坐为正统,现在则是全国推广。
  有许多人说这是礼崩乐坏之兆,有辱古法,在原攸看来,说这些话的人,一看就是闲得慌。
  只要是经历过跪坐的人,谁会喜欢跪坐?跪久了腰酸腿麻不说,还没有靠背可以歇息。
  原攸靠在椅背上,这椅子上还有坐垫与靠枕,非常的舒服。
  “缅怀,你可知,这里是哪儿?”原攸看着这西偏殿,比起正殿的华丽,西偏殿显得十分简陋。
  完全不像是王宫的一部分。
  “知道。”崔扬点点头,“此乃王上为公主时,在孟王宫的住所。”
  江尤入主王宫后,因为只有她一人住,所以王宫大部分宫殿都被分了出去。因她原来的住所位置偏僻,人烟稀少,江尤给了监察司。
  监察司每日要处理不少政务,审查大案,正需要此处。
  “是啊,此乃王上曾经的住所。你应该知道,王上是孟王室庶出公主,她虽记在孟宣王后名下,为半个嫡出,却并不受宠,为公主时,住在这荒僻的宫殿中,一日三餐顿顿食粥水,甚至不如王宫中的宫女。”原攸略有深意的笑了笑,“而如今,王上已成了华国的王,那些苛待王上的人,则成了一抔黄土。”


第57章 望月文会
  崔扬听着原攸的话,心里因郑顺而起的怒火渐渐平息。
  他觉得原攸说的十分有理;  庶出又如何?王上也是庶出;  那郑顺再嚣张跋扈,看不起庶出;  他敢在江尤面前说那番话吗?若那番话传到江尤耳朵里,指不定会引起多大的风波。
  ……对啊,传到王上耳中,郑顺定会因此而被王上记恨。
  崔扬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想法没有错;  那郑顺不是仗着家世出众又是嫡子,很是嚣张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