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外人肯定要骂李家太败家、太浪费,有那心怀不轨的人说不定会利用此事参李山一本,让燕王撤了李山的官职。

    “多谢你们提醒。好,那就一日三顿。”李如意心里轻叹一声,毕竟这是大周国,毕竟李家还没有权势,做什么事不能太张扬,哪怕养个猪都得低调。

    关于快速养猪,还有一个办法,只是太过惊世骇俗,先不说了。

    周伯等李如意走后,道:“老爷,老奴看小神医说的养猪可行。不过,我们府里不卖豆腐,不出豆渣,要是拿粮食来喂猪,成本太高。”

    江青云缓缓道:“我们府先养二十头猪,按着如意说的给猪吃熟食,一日三餐,试一试。”

    闻言,周伯急道:“二十头猪是不是太多?”

    “我们府里的佃农那么多,猪少了怎么够养的。”

    “老爷,您的意思是?”

    “我们让佃农帮着养猪,年底从佃农手里收猪。”江青云说的收猪自是要给银钱,不是白拿走。

    周伯有些感慨道:“老爷仁慈,府里的佃农遇上您这样的主子可真有福气。”

    江青云心道:我拥有的权势比如意多的多,可对佃农做的比起如意做的可少。

    李如意回到家里,便跟李山夫妻说了此事。

    她的新式养猪方法得到了李山夫妻的否定。

    不过,在她告知这个养猪方法已经得到了江青云的肯定,李山夫妻就同意了。

    李山牛眼圆瞪,惊呼:“你要养三百头猪?”

    赵氏幽幽道:“我的儿,家里已经养了两千多只小鸡,你又要养三百头猪,这怎么养的下?”

    李如意解释道:“我们家的鸡棚盖的那么大,好多地方空出来了,能养下三百头猪。”

    李山急得成了话唠,“你爹我长这么大都没有养过猪。你看礼村谁家养猪。以前老家的村子有人养过猪,两年才长了一百多斤,那还是没生病。你说你从未养过猪,一下子就要养三百头猪。一头小猪至少一百个铜钱,三百头就是三十两银子。你一下投进去这么多银子?”

    李如意连忙道:“爹,猪粪可以肥田,我们家的田那么多,我这次养三百头猪,猪粪肯定够肥田的。”

    李山一听猪粪,两眼放光。

    对于农家来说粪肥是好东西。

    村里的人在路上看到牲口的粪便,那得捡回来丢在地里肥田。

    李家的人口不少,只是地太多,就那点人粪远远不够肥田的。

    秋季过后就得肥田,这样明年的粮食才能有好收成。

    李山认为豆渣肥田可比不上粪肥田。

    赵氏见夫君有点动摇了,高声道:“我的儿,你能不能别把摊子弄这么大,能不能少养点猪?”

    李如意故意叹了一口气,问道:“那就二百头。怎么样?”

    闻言,李山心里计算着二百头猪产生的猪粪够不够肥田。

    赵氏摇头道:“太多,还是太多。”

 299相约科考

    “一百头?”

    “不行。还是太多了。”

    “唉,娘,我再退一步,五十头猪。不能再少了,再少就没得赚。”李如意瞟了还在想象着猪粪肥田的李山一眼,“再少猪粪不够肥田的。”

    果然,李山舍不得猪粪少了,开口道:“五十头就五十头吧。”

    “爹,您真好,您真疼我。哈哈,娘,您呢?”李如意一脸期待的望着赵氏。

    “我还能怎么样,你们父女,一个要养猪,一个要用猪粪肥田,我还能拦着不行。”赵氏语气带着嗔怪,还有一些宠溺。

    “多谢爹娘!”李如意笑得眉毛弯弯。

    她原计划就是养五十头猪,怕李山夫妻不同意,这才一开口就说养三百头猪。

    一切正如她所料,李山夫妻坚决不同意,然后她连退两步说只养五十头猪就如愿以偿。

    用了一个小策略成功开启养猪大业。

    接下来,李如意就让伍余年带着佃农去之前询问过的十几家养猪的农户那里购买小猪。

    同时,李如意让李山带着家奴在鸡棚的空地砌猪圈。

    五十头小猪总共用了十两银子。

    砌猪圈花了四两银子。

    “我们家的猪圈起来养。”

    “以后你们每天来我们家取豆渣喂小猪。”

    “每隔三日给小猪的猪食里面放点蒜水。”

    “猪食必须煮开了放温热喂猪。”

    “猪圈每天至少打扫一次。”

    “猪粪每天清理。”

    “我们家的猪粪全部用来肥田。”

    李如意给佃农交待养猪的注意事项。

    几个月前,李如意就想养猪,然后将猪粪弄成沼气,用沼气做饭。

    沼气厨房被江青云否了,然后不需要猪粪,家里的事又很多,李如意就把养猪的事放在一旁。

    后来有了鸡棚,空地大,快到秋天豆渣太多用来肥田有些浪费,就想到养猪,养猪的事就拖到现在。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相比别的穿越者,李如意的步伐算是很慢的,不过她走的很稳。

    初秋,云淡风轻,天地之间没有了夏日的燥热。

    李家来了客人。张老头、张屠夫一家都来了。

    李张两家定亲成为姻亲之后,走动的次数比以前多了。

    张老头时常让张屠夫给李家送猪肉。李家有了新鲜吃食也给张家送去。

    两家的感情升温很快。

    今日不是什么节日,也没有人过生日,就是张家想要跟李家聚一下。

    张金海、李家少年的书院都是今日停课休息。五个少年难得能坐在一起聊聊书院的事情。

    张金海所在的书院不如李家少年的北山书院,不过,他勤学苦读,功课在同窗之间属于上等,并且性格开朗,生性聪慧,交到了几个品性不错的好朋友。

    “我在书院读了几年,准备后年参加科考。你们兄弟呢?”

    李家四少年互相对视,均是心有灵犀的点头。

    张金海激动的道:“那我们就是同年考试!”

    李健安谦虚的道:“我们兄弟上书院上的晚,参加科考就是去试试。”

    李福康握紧拳头,道:“后年我十六岁,虚岁都十七了,要是能考中,哪怕是个童生也好。”

    李英华有些感慨道:“童生不好考中。”

    大周国的科考从低到高依次是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通过县试、府试的学子就是童生。只有童生才有资格参加院试,通过者才是秀才。(摘自网络)

    北山书院那么厉害的书院,里面的学子也不是人人都能考上童生。

    李家四少年刚进入北山书院读书,后年参加童生试,比同窗学子少读几年书,如果能考上童生,就是相当幸运。

    李家四少年深知读书跟种地一样,不能投机取巧,用了多少心血,洒下多少汗水,收获就有多少。

    张金海脸上洋溢着欢喜的笑容,特别是看李福康这个未来妹夫时,笑容更加的灿烂,道:“我们当不了同窗,能当同科考生也是件妙事。”

    张老头跟儿子、儿媳笑呵呵的道:“听到他们说的话没有,后年他们要一起参加科考。”

    张屠夫乐观的高声道:“都能考中秀才!”

    赵氏激动的道:“承亲家吉言,我们两家的孩子后年都能考中!”

    张铜江激动的道:“福康哥,我想去你们家的练武场。我想看你打拳。”

    李福康笑道:“我学剑了。这回让你看看我的剑法。”

    张金海目光羡慕,环视李家四少年,问道:“你们都学剑了?”

    李敏寒高声道:“学了。”

    李英华谦虚的道:“只是皮毛。”

    李健安倒是直爽,很是光棍的道:“连皮毛都算不上。我们刚学会握剑。”

    李福康尴尬的望了张金海一眼,“那你还要看我的剑法吗?”

    张金海亲昵的搂着李福康的肩膀,“看。这就走。你们兄弟去练武场让我们兄弟开开眼!”

    张银芳不好意思跟去,就去药房找李如意,看到穿戴干净容貌普通的三狗子在制药,想到前些天李福康到张家看她提起过李如意收了个记名弟子。

    她以为记名弟子是个小孩子,谁知是个年龄与李福康相仿的少女。

    她难得来李家见李福康一面,同样,李福康也很少去金鸡镇看她。

    可是三狗子却能天天在李家看到李福康。

    这下子,张银芳心里有点吃味。

    她生性活泼直爽,喜怒哀乐都摆在脸上,一下子就没了笑容,跟李如意说话有些心不在焉。

    李如意关心的问道:“银芳,你怎么了,是不是觉得我这里都是药,很无趣?”

    “不是。”张银芳低头,想了想,方道:“如意,你还收弟子吗?”

    李如意反问:“你想跟我学医术?”

    “嗯。我想跟你学,就是怕我太笨学不会。”

    “我怎么没觉得你笨。”李如意打量着小姑娘。

    今日张银芳穿着一身粉裙,梳着三丫鬟,发间还戴了一支短银钗,显得秀丽温婉,最重要的是生着一双目光纯净的眼睛,看上去是个很单纯的女孩子。

    李如意认为张银芳稍微打扮一下就比张秀才的女儿张芸好看。

    李福康跟张银芳定亲事就对了。

    “学医术需要细心、恒心、耐心。”

 300苦练绣活

    闻言,张银芳应了一声,细心、恒心、耐心,她都有一些,要是只是这样,可以试着学习医术。

    “还要有胆量,不会晕血,不惧怕生死。”

    “啊?”张银芳心里一惊。

    郎中要跟患者打交道,患者什么病都会得,有的患者病情严重还会死。

    别看她家是屠夫杀猪的,可是她的胆子没有大到不惧怕人的生死。

    原来学医是如此艰难的事。

    她要不要学呢?

    “你回去好好想想,要是决定学医,那就来找我。”李如意打趣道:“未来的嫂子,我家的大门随时为你打开。”

    张银芳又羞又喜,“我今日都没跟你二哥说上话。”

    “不对啊。我明明看见你一进我家大门,我二哥就冲上去跟你说话。”

    “什么冲啊,他在跟我大哥说话,问我大哥书院的事,哪有跟我说话。”张银芳脸蛋羞红,低头望着自己的粉面鞋子,今日李福康是有冲过来,不过比张银芳还害羞,只是打了一个招呼。

    大厅。

    张屠夫一本正经的问道:“亲家,我听说你们家养了一千头猪?”

    李山直接扑哧一声把嘴里的茶水喷出来,手忙脚乱的擦着胸前衣服,这可是新衣服,上等棉布,光是布料就得几十个铜钱,幸亏是深色沾了茶水看不出来,就算洗不掉也不明显,抬头见张屠夫一脸的好奇,便问道:“谁给你说的我们家养了一千头猪?”

    张屠夫目光真诚道:“镇里好些人说过此事。我寻思你们家养这么多猪,回头要是卖不掉,可以卖给我,我那猪肉铺虽小,两三天也能卖掉一头猪,要是逢年过节一天就能卖掉一头猪。”

    赵氏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跟同样是一脸好奇的刘氏道:“我们家一共才养了五十头猪,怎么传出去就变成一千头猪了呢?”

    刘氏道:“是。我也觉得一千头猪不可能。”全然忘记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时跟着张屠夫一起着急,怕李家养猪太多到时卖不出去砸手里了。

    张屠夫恍然大悟般点头,“原来你们家养了五十头猪。”

    张老头目光有几分得意,跟张屠夫道:“你听听,我就说亲家不会那么冒进,不会第一次养猪就养一千猪,你还不信。”

    李山问道:“你们来我家就是为了证实此事?”

    张老头指着儿子、儿媳跟李山夫妻道:“他们两口子听风就是雨,要当面问问你们。我呢,就是过来看看小神医,还有我那准孙女婿。”

    老人说话比较风趣,逗得在场的人都笑了,要是主角李福康在,肯定会很害羞。

    “猪是如意想要养的,我跟她娘也同意了。我们家有很多豆渣,还有一些麦麸,都用来喂猪。养猪的人选也有,就是养鸡的那六个佃农。如意的主意多。她说猪粪比豆渣更肥田。以后我家那些地就可以全部用猪粪来肥。”

    李山平时不怎么爱说话,不过亲家来了,又说的是养猪,话就多了起来。

    张老头夸赞道:“豆渣喂猪,猪粪肥田,一点都没浪费。小神医可真聪慧。”

    赵氏自豪的道:“是。我的如意就是这样新鲜点子多聪明伶俐的很。”

    刘氏一脸的羡慕,道:“我们家银芳常说要是有如意一成的聪慧就好了。”

    张老头瞟了刘氏两眼,心道:没必要把自家的孩子贬到尘埃。真是个傻子。高声道:“银芳这个孩子性子好,没有小心眼,心宽的很,手也巧得很,会做绣活。”

    闻言,刘氏反应过来,连忙道:“亲家,银芳亲手给你和大哥做了两双鞋子,还给飞跃、腾高做了秋衣,装在包袱里面,你们回头试试看能不能穿。”

    刚才张家人一进大厅,就把礼物交给了伍大,李家人还没来得及瞧看。

    礼物当中有一个不起眼的灰色包袱,那里面就装着新鞋子、新衣服。

    “银芳还给我们夫妻做鞋了。”赵氏兴致勃勃,当即让李山试鞋。

    李山穿上未来儿媳妇做的黑面千层底的布鞋,在大厅里来回走了几步,有些心喜,忍不住哈哈大笑。

    “可合脚?”

    “合脚。很舒服。”

    赵氏就拿着新鞋去隔壁房间试穿,这一试,也是合脚,再拿起鞋子放在眼前仔细端详,发现针线缝的很好。

    她想起之前听张家人说张银芳的绣活做的一般,怎么做的鞋子这么好?

    赵氏就穿上新鞋返回大厅,直言道:“银芳的绣活做的这样好,你们以前还说她做的不好,真是太谦虚了。”

    张屠夫咧嘴笑道:“她以前的绣活是不怎么好,如今好了。”

    刘氏有些自豪的道:“我们家银芳性子有些好强,在针线活上不想比别人差。她从今年三月起就跟着镇里绣活最好的秦氏当老师,每天苦练,现在已经出徒了。”

    这不李家未来的长儿媳王燕绣活做的好,这在礼村是人人皆知的事。

    王燕给李健安做荷包、鞋子,李福康心里很羡慕,就在张银芳面前说了一嘴。

    张银芳听了之后,就想着到时嫁到李家,比不过王燕,这样会让李福康不喜,也会让李家人看不上,这就求着张屠夫夫妻替她出面求秦氏。

    秦氏看着张银芳长大,喜欢张银芳的性子,就收了张家的礼物教张银芳做鞋子、衣服等绣活。

    这件事张银芳一直没有告诉李福康,到了今日直接把做好的鞋子、衣服送到李家,要给李福康一个惊喜。

    赵氏微笑道:“真是个好孩子。”

    张老头来这一趟听到这句话最高兴,哈哈大笑道:“福康也是好孩子。两个孩子正好配对。”

    这边大人的对话很快就传到药房。

    李如意拿起张银芳的小手左右瞧看,咯咯娇笑道:“银芳,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你的绣活竟是得到我娘,也就是你未来婆婆的夸赞啊。”

    张银芳心中暗喜,低头羞道:“我。我的绣活就那样。”

    “你都被我娘夸了,还这么谦虚啊。”李如意又瞧瞧自己的双手,“我的手怎么这样笨呢,就是做不好绣活。”

    张银芳抬头道:“你的手会制药,会救人性命,你是小神医,观音菩萨身边的玉女下凡。你要是笨,我们这样的人就笨到不能活了。”

 301老宅变猪圈

    李如意道:“术有专攻,业有所长。我在医术上有所长,你在绣活上有所长。这样挺好。”

    张银芳若有所思。

    李如意伸手放在张银芳的肩膀上,柔声问道:“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要是学医术,以后可能没有时间做绣活。”

    “如意,我得好好想想。”张银芳想到秦氏的心愿,又想到李如意刚才说的术有专攻,业有所长。

    她想学医术是为了能够天天见李福康。

    可是秦氏说她在绣活上有天赋,再好好练几个月,要把独门绣技传给她。

    她到底是学医术还是继续学习绣活?

    李如意问道:“咦,你怎么不给我二哥做鞋子做衣服?”

    张银芳正要回答,从院子外面传来一个少年清朗的声音,“银芳,你给我家人做鞋子、衣服,我很高兴。”

    李如意笑道:“我二哥来了。你们可以单独说说话。”

    张银芳拉住李如意的手,一脸真诚的道:“你哥希望我对你们好。我会的。”

    两家人用过中饭,李家派任大兄弟赶着两辆驴车把张家人送走。

    张家人回到金鸡镇,有那喜好八卦的街坊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