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狗子却是没有冲过来对邓银花嘘寒问暖,而是跪在原地一动不动,只用复杂的目光瞧着邓银花。

    他以为邓银花病的很重要没命了,没想到正如马氏、许正猜测的那样,邓银花只是小产没有大事。

    马氏只是抬眼皮子看了看,屁股都没抬。

    许正起身去迎,把邓家人带进大厅。

    许家的大厅兼饭厅,饭桌上的菜有肉有蛋有青菜,馒头是玉米白面,这顿饭放在邓家就是年夜饭,在许家却是寻常日子的晚饭。

 296整治儿媳

    邓银花在娘家好久没吃到鸡蛋,更别说肉,闻到肉香,肚子咕咕叫,馋的口水都要流出来。

    邓家人一个个脸上带着尴尬讨好的笑。

    邓大把邓银花扶着站起来,道:“亲家叔叔、婶婶,我们家有做的不是的地方,你们多担待。银花回来了,以后肯定好好跟二狗子过日子,不会再闹。”

    许正夫妻不开口。

    几个孩子包括最懂事的三狗子在内没有一个人叫邓银花大嫂。

    这下邓银花再看不清楚了形势就真蠢死,扑通跪下哭道:“爹、娘,我错了,我对不住你们,我把孩子弄没了。”

    马氏这才放下碗筷起身走至,把邓银花扶了起来,板着脸道:“孩子是你自己的,他要是生下来叫你娘,不叫我娘。你没有什么对不住我的。”

    一番话说的邓银花心如刀绞,差点晕倒。

    马氏接着道:“对不住我的人是二狗子。二狗子任由你对我们家人使性子,把好好的家弄乱,这是不孝。刚才,我跟老许商量把二狗子分出去过。”

    这下不但是邓银花,在场的邓家人都吓了一跳。

    十里八村的极少人家把刚成亲的长子分出去过。

    二狗子可是许正、马氏亲生的儿子,不是捡来的,也不是庶出。

    许正、马氏可真能狠下心来。

    邓银花吓得浑身颤抖,这才明白二狗子为什么跪着不来吃饭,见到她没有冲过来、

    她再次跪在地上,这回重重磕头,一把眼泪一把鼻涕,语无伦次的哭道:“娘,我错了,真的错了,不怪二狗子,这回是我任性是我一有孩子就狂了,我错了,你不能把二狗子和我分出去过。”

    邓老头看着邓银花额头都磕青了,这下无比的自责,哽咽道:“亲家,这回是我们家不对,我们家不该撺掇银花,不该让你们家里不和睦。你们可别惩罚二狗子跟银花,我们家再也不会这样做,再也不为难银花。”

    三狗子过来劝道:“娘,大嫂知道错了,以后不会再这样,你和爹就原谅她这一回。”

    四狗子、五狗子放下碗筷去院子把二狗子扶起来进大厅给许正夫妻磕头道歉。

    二狗子跪了一下午反思,全村人都瞧见了,所有人都说他娶了媳妇忘了娘愚蠢不孝,再看到邓银花不是重病,他终于明白过来,邓家真的是在利用邓银花想要靠着许家攀上李家。

    原来邓银花不是一心一意跟他过日子,而是要利用他让娘家过上好日子。

    谁也不愿意让人利用,哪怕是心爱的妻子。

    二狗子心里对邓银花的爱一下子就淡了。

    许家人不开口留饭,邓家人没有脸呆下去就这么灰溜溜的走了。

    马氏跟坐着吃饭还在流泪的邓银花道:“你刚小产哭啥,再哭落下病根,回头天天头痛。”

    八狗子眨巴着小眼睛,很好奇的问道:“小产是啥?”

    “小孩子别问大人的事。”三狗子捂住了弟弟的嘴,一会儿让四狗子带着几个小的出去,这才问道:“大嫂,你什么时候小产,小产后吃了什么药?”

    “昨日一早小产。没有吃过药。”邓银花哽咽的把鸡蛋、肉往嘴里塞,在娘家小产后别说药了,连一个蛋都没吃过。

    这次失去孩子才让她看清楚,她在娘家人心里压根没有地位。唉,天下没有后悔药吃的。

    三狗子便道:“娘,我现在去如意那里取点药给大嫂吃。爹陪我去可好?”

    二狗子把邓银花扶回卧房,关上门就没好气问道:“你怎么弄小产的?”

    “地滑摔了一跤。”邓银花以为在许家呆了半年,身体很好没有问题,哪里知道这次在娘家时间久了,没有吃好的,身子虚了,在厨房做饭猛的一抬头就眼冒金星晕倒,醒过来时下身流血,第一个孩子就这么流掉。

    她现在肠子悔青了。

    “那是我们的第一个孩子。”二狗子语气带着深深责备。

    “我错了。我对不住你。”

    二狗子气道:“你不在意我,就不在意孩子!”

    邓银花小声说道:“不是。不是这样。”

    二狗子看着脸色苍白头发散乱目光闪烁的邓银花,嗅着从她身上散发出臭汗味。

    邓银花哪里还有刚离开许家时的美好,这些倒没什么,二狗子是泥腿子出身,又不是官老爷,不在意这些,只是这样的邓银花竟然还敢算计他,害得他背上不孝的名声,差点被爹娘赶出家门,心里像吃了个苍蝇一样恶心。

    邓银花看见二狗子眼里的厌恶,这下又慌又乱,伸手去扯二狗子的衣袖,“我在娘家呆这么久,是看我爹麦收太辛苦想帮帮他。”

    二狗子不理会。他从早到中午卖豆腐,回家就跪,身心疲惫,躺倒在床。

    许正、三狗子来到李家时已是晚上,李如意正在药房制药,听闻邓银花小产,摇了摇头,“邓银花自己瞎作,可怜那个小胎儿。”

    “小产吃什么药?”

    “小产也需要清宫,得吃益母草把子宫里的淤血清干净。我听你说患者身子比较虚,还得吃点好的补身子。”

    “邓银花在我们家呆了半年,好不容易把身子吃得胖些吃好了,这次回娘家一呆就瘦了还小产。”

    许正父女走后,赵氏立刻让李山把四个儿子叫过来,“今日许正两口子差点把二儿子分出去过。这事让你们爹说说。”

    李山板着脸把事情前后原因说了。

    眼瞅着长媳王燕就要进门,李山夫妻很有必要给李健安上上课。

    “是。儿子知道了。”李健安点头,把话听进去了。

    李福康道:“前些天我看见二狗子哥还开玩笑说他要当爹了,他高兴的嘴的合不拢。这下二狗子哥的媳妇把孩子弄没了。”

    赵氏挥挥手道:“好了。这不是好事。你们几个别议论,都回去读书。”

    李敏寒嘀咕道:“我们能读的进去,大哥就不知道了。”

    李英华笑道:“明年二哥就成亲了,我看二哥今晚也读不进去。”

    赵氏伸手打了李英华的肩膀一下,嗔怪道:“你还笑得出来。”

    李英华躲到李山身后,“娘,我觉得这件事对许家是好事。我看以后邓银花不敢再折腾了,二狗子哥看清邓家的嘴脸,不会再由得邓银花折腾。”

    赵氏道:“二狗子夫妻再敢折腾,你姨两口子就把他们分出去过。”

    李敏寒问道:“娘,你心里是不是很佩服姨?”

 297养猪大业

    赵氏想了想,“嗯。二狗子算是你姨的长子,你姨能狠下心来治他,我还真是佩服你姨。”

    李英华一本正经的道:“您放心,我们兄弟绝对不会像二狗子哥一样纵容媳妇折腾,不会让您像姨这样难做。”

    赵氏忍俊不禁,指着李英华对李山道:“瞧你儿子脸皮厚的,还没说亲事就张嘴闭嘴说媳妇。”

    “我三哥着急娶媳妇了哦。”李敏寒说完就跑出大厅。

    李英华追去,叫道:“四弟,你我年龄一样大,我要是定了亲事,你还远吗。我看你是自己想定亲事,才在爹娘面前这么说我!”

    “我才没有。”

    “没有那你说我?”

    “要娶媳妇你娶,别拉着我。”

    兄弟二人一个跑一个追,一阵风似的跑没人影了。

    李健安、李福康跟爹娘叔叔打声招呼便回各自院子。

    李福康性子没心没肺,进了书房就看书,很快就看进去了。

    李健安一直心思比较重,回到院子站在树下仰望明月,再过些日子,就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

    他有些期盼又有些担忧,心道:要是燕儿嫁进来跟邓银花一样折腾,我是家里长子,要给弟弟当个榜样,可不能纵容燕儿。

    这般想着就过了半个时辰,竟然觉得身上有些凉。

    麦收过后已有一阵子,天气将要进入初秋,早晚没那么热了。

    “书院即将正式开课。读书!”李健安自语之后就进了书房埋头苦读。

    过了两日,江府的鸡棚砌好,第一批两千只小鸡也进了棚。李如意特意过去瞧看,弄得挺好,当着江青云的面把周伯夸了几句。周伯乐得笑哈哈。

    已经进入夏末,下午天气还热,不过鸡棚里刚用水清扫完,比较凉快。

    三人站在阴面没有阳光的地方说话。

    江青云问道:“我听健安他们说你在鸡棚还要养别的牲口?”

    李如意无奈的摇摇头,“我哥哥真是嘴快,什么都告诉你。”

    “怎么你还想瞒着我?”

    “我不是瞒着你,我怕你们在我爹面前无意中说漏嘴。我爹最是保守,我怕他不同意。”

    “你到底要养什么?”

    “猪。我要养五十头猪。”

    一直没开口的周伯心里一惊,瞪眼问道:“这么多头猪,光每天的猪食就要消耗许多,能养得起?”

    李如意就知道周伯会有这样的反映,可想而知李山要是知道后反映会有多么大,解释道:“周伯,你忘记我家里是干什么的啦?我家卖豆腐,每天出好多的豆渣。可以用豆渣喂猪。”

    好久没有吃过肉的江青云摸了摸鼻子,似笑非笑的道:“原来你要养猪。”

    李如意道:“对。我就是要养猪。猪出肉快,猪肉贵……现在是夏末,养几个月过年前卖掉正好。”

    周伯以为自己听错了,特意问道:“小猪长两年才能长一百斤,这还叫出肉快?”

    周伯和福伯不一样,他深知农事,包括养牲口。

    江族未败落前,周伯在族里管理几千亩良田及十几个农庄,其中农庄里面就养着猪。

    蜀地的猪是散养。猪与鸡、鸭、鹅等家畜都在河边散养。蜀地雨水多,青草野菜生长快,就是这样,一头小猪也得养一年多才长到一百多斤。

    周伯到了长平县后向周边的农户打听,北地的猪是圈养,

    农家给猪吃麦麸、玉米叶子、玉米棒、野菜等等,成本高,生长期两年才能长到一百多斤。

    这还是比较顺利的情况下,要是遇上猪瘟,一栏猪病死血本无归。

    当地养猪的农户不多,能养猪的农户家里条件都是不错的有富余粮食喂猪。

    江府有粮食也不缺钱,但是周伯认为在这里猪的生长周期太慢,容易亏损,就没有养猪。

    他没想到李如意竟然要养猪,一次还养这么多头。

    心道:小神医向来不做亏本的买卖,这次会例外吗?

    李如意微笑道:“周伯,刚才我都说了,我家给猪喂豆渣,猪吃了豆渣长生的快,小猪只需要几个月就能长到一百多斤。”

    周伯眼珠子一转,如果真如李如意所说,小猪几个月就能出栏,那可不得了,赚的多了,有些激动的问道:“猪吃豆渣这么能长得这么快?”

    李如意自信的道:“当然。到时你可以到我家亲眼目睹小猪长得快不快。”

    江青云对喂猪是一窍不通,插不上话,不过他知道南北的猪都是吃草吃粮食,这次李如意让猪吃豆渣,看来李如意认为豆渣比草、粮食好,猪吃了豆渣长肉快。

    李如意感觉到被一道目光深深的注视,扭头望向眉头微蹙若有所思的江青云,问道:“你看着我干什么?”

    江青云道:“你们家的豆渣原先卖钱现在肥田,这下用来喂猪,想必李叔不会愿意。”

    李家从去年秋天开始做豆腐,每天出很多的豆渣,刚开始家里吃豆渣,后来吃到想吐了就送村民,结果村民悄悄把豆渣拿到外面卖,几斤一个铜钱,李家得知后就不送人了,自家留着卖钱,虽然没有多少也比没有强。

    今年入夏后,天气炎热,豆渣放不得,李如意怕主顾买回去吃了坏肚子,就不卖豆渣,全部堆积在后院晒干做肥地的肥料。

    李家人特别是李山每次说起把豆渣用来肥地,就可惜的不行,在江青云面前都说过好几回了,所以江青云对豆渣印象深刻。

    李如意露出一个你懂的神秘笑容,小脸灿烂如花,“是。我会想办法说服我爹。”

    周伯感慨道:“用豆渣养猪,也就你们家能养。别人家不会做豆腐,出不了豆渣,可养不成。”

    “其实不用豆渣,还有办法可以让猪生长的快。”李如意见周伯一幅很感兴趣的样子,笑道:“你家要是养猪,我就告诉你。”

    周伯急道:“小神医,你就别卖关子,快告诉老奴,不然老奴满脑子想着养猪的事,今晚都睡不好。”

    江青云瞟了一眼周伯,看来老人的精力很旺盛,很想养猪,这府里只有他守孝吃素,别的都能吃荤,府里的地那么多,佃农也多,鸡棚盖得那么大,再养上猪也好,能多点收入,便道:“如意,你的主意要是好,我就让周伯带着佃农养猪。”

 298惊世骇俗

    “江哥哥都开口了,好吧,我的这个办法就是给猪吃熟食。”李如意怕周伯没有听懂,耐心的解释道:“所有的草、野菜、粮食都煮熟了再给猪吃。”

    江青云问道:“我只知人吃煮熟的食物,没听说猪也吃熟食?”

    “是。老奴活这么大,也没听说哪家的猪吃煮熟的猪食。”周伯脑子里算着要把猪食煮熟得用掉多少的柴火。

    虽说不缺柴,但是砍柴需要人力。

    农家人有力气,也不能这么浪费吧?

    李如意反问道:“那你们看哪家的猪生长的快?”

    周伯无奈的道:“这倒是。”

    李如意道:“我跟你们讲,我们的祖先就是吃生食,后来创造了火才吃上熟食。人吃熟食不生病身子骨好,同样的道理,猪要是吃熟食,不生病长肉快。”

    江青云挑眉,思索片刻,缓缓道:“好像有点道理。”

    李如意心道:明明是很有道理。前世农村的人养猪,都给猪喂的是煮熟的食物,猪吃了长得快。

    “我还有一个办法,可以让猪生长的快。”

    周伯惊叹道:“小神医竟是还有办法。老奴洗耳恭听。”

    江青云心里有些感兴趣,朗声道:“如意说来听听。”

    李如意微笑道:“想要猪长得快长得肥,那就夜里再给猪喂一顿。”

    周伯瞪眼问道:“照小神医的说法,一日要给猪吃三顿?”

    李如意摇了摇手,一本正经的道:“非也。是四顿。早、中、晚,再加上夜宵。”

    周伯内心非常震惊,忍不住高声道:“什么,四顿?大户人家的主子都没有这么奢侈吃这么多顿。”

    南北地的农家养猪,一天只吃两顿。

    曾经的江族富得流油,养的猪也是一天两顿。

    江青云忍俊不禁,仰天大笑,“如意,你这小脑袋瓜是怎么生的,竟要让猪一天吃四顿?”

    周伯头摇得像拨浪鼓,“这可使不得,使不得。”

    李如意就知道他们会反对,大声道:“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猪要是一天吃四顿,长得就快,几个月就能出栏杀了吃肉。”

    周伯急道:“小神医,你没养过猪,你不知道,猪能吃的很,一天四顿,哪怕是几个仓库堆积成山的粮食也能吃的干干净净。”

    李如意心道:我怎么没养过猪。前世所在的孤儿院地处于城乡结合处,就是郊区,没有农田种庄稼,但是有块地喂猪、养鸡、养鱼,自给自足。我从小就养猪、鸡、鱼,还养过鹅、鸭、兔子等等。

    江青云脸上仍是挂着笑,瞧了李如意两眼,见她一脸的自信,心里竟是不想打击她,跟周伯道:“你忘了,之前如意说过给猪喂豆渣。如意家里的豆渣堆积成山,正好用来喂猪。”

    李如意道:“如今是夏天,我们家的豆腐产量是全年最低,等到了秋天,产量上去,豆渣就多了,到时全部用来喂猪绰绰有余。”

    周伯眉头皱的能挤死蚊子,想了又想,最后神色很是凝重的道:“最多一日三顿。可别弄四顿。这要是传出去你们家会被人骂死。”

    江青云语重心长的道:“是。北地许多的人连饭都吃不饱,长平县许多的农户一日两餐,晚上那餐喝的玉米糊糊稀的能当镜子照脸。如意,你们家刚改换门庭,还是低调些好。”

    外人肯定要骂李家太败家、太浪费,有那心怀不轨的人说不定会利用此事参李山一本,让燕王撤了李山的官职。

    “多谢你们提醒。好,那就一日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