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锦鲤运-第3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年轻的学生激愤难耐,抓起烂西红柿就要往老夫人的脸上砸。
  老妇人转过头,目光平静地看着他,直到那人慌慌张张地松开手,低下脑袋去。
  他的同伴不满地大声喊:“双手沾满鲜血的魔王,凭什么要受我们的祭拜?滚出去,马上滚出台弯。”
  老夫人轻轻叹了口气:“打仗不可能没有人命损伤的。先夫手上的确沾满了鲜血,那都是侵略者的血。
  先夫不愿意做奴隶,也不愿意国民做奴隶。因为当奴隶当久了,就会忘记自己是自主的人,只会变成提线木偶,被人所利用所蒙蔽。
  这世界最可怕的事情就是瞧不起自己,试图去别人门前摇尾乞怜。
  台弯与大陆不可分割,自古以来就是如此,不要因为奴隶当久了,就养成了奴性!
  先人的奋斗与牺牲不是为了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心甘情愿地当奴隶。脖子上的枷锁去除掉了,心上的枷锁也必须得立刻摒弃。”
  那义愤填膺的女学生愣了一下,第一时间居然不知道该如何反驳面前的老太婆。
  呵,这个穷奢极欲,吸着民脂民膏的老妖婆,有什么资格指手画脚,居然还敢教训她。
  她抓起手上的旗子,就往老人脸上砸去。她要给这老妖婆的脸上添添彩。
  小蒋先生大骇,赶紧用身体护住祖母。
  他厉声呵斥假模假样的总统,冷笑道:“在先祖父的墓园里,总统眼睁睁看着先总统遗孀受袭而无动于衷,也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古今中外再也难找出一件吧。”
  “总统”这才有反应,装模作样地招呼卫队:“还不护好了蒋夫人。”
  老人意兴阑珊地摆摆手:“算了,你们也不用费心。我不是就扶先夫与吾儿灵柩回浙江奉化老家安葬。”
  那叫嚣着岛内独立的学生先是一愣,旋即大喜过望:“滚回去,全都滚回去,早就该滚回去了。”
  另一队学生十分不满:“凭什么?这也是我们的祖国。”
  还有人嚷嚷:“回去,回我们的老家去安葬,大陆跟台弯本就是一体,大陆才是台弯的根源。”
  吵吵嚷嚷声中,无论是想要坚持独立的,还是希望两岸统一的,居然神奇地达成了一致意见。
  那就是希望两位蒋先生的遗体能够回浙江老家安葬,越快越好。
  老妇人容色平静,看也不看身旁面色铁青的党主席,只轻轻地叹气:“既然人心向背,那我还是早点儿陪着先夫回奉化老家吧。”
  “总统”先生当然不愿意这件事情发生,他试图让老妇人知难而退:“夫人,两位先总统究竟以什么身份回大陆安葬呢?难道是客居台弯的普通政客吗?”
  老妇人面色平静:“到底什么身份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事情能不能做成。既然大陆方面说要统一,那我就请他们拿出解决问题的诚意来。”
  “总统”变了脸色:“夫人,您切不可……”
  “切不可什么?”老妇人转过头,目光平静地看着他,“难不成你要违背先总统的遗愿,也反对统一?”
  “总统”鼻梁上冒出了油汗,架着的宽框眼镜差点滑落到地上。
  他话在舌头里滚了几滚,终究还是不得不咽下去,只虚虚浮出个笑:“夫人您多虑了,我当然继承先总统的遗志。”
  老妇人点点头,目光平静:“这样就好,否则你可是叛国大罪。意图分裂祖国,大陆出兵可谓师出有名,要真到了兵戎相见的时候,你就是民国的罪人!”


第444章 落叶终归根
  春去夏来。
  1994年的夏天; 全球普遍高温。
  即使过了立秋; 又连着起了几场大风; 下了几阵大雨。浙江奉化的8月天,仍旧叫人不敢小觑。
  小蒋先生陪伴祖母下车,赶紧帮忙撑起遮阳伞。
  他不由得语带埋怨:“祖母; 你不必这样心急。天这般热,身体会吃不消的。”
  老妇人却轻声叹了口气:“这件事情拖不得; 夜长梦多; 切不可节外生枝。”
  兹事体大; 哪里容得拖延。
  说话间的功夫,对面走来位扛着锄头的农民。
  小蒋先生赶紧询问:“老先生; 请问蒋家祖坟如何走?”
  那农民立刻指了方向,笑呵呵道:“你们是从台弯过来的吧。”
  小蒋先生惊讶:“您怎么知道的?”
  他自认为普通话还是很标准的。
  那老农笑了起来:“就是你们会喊我先生啊。”
  小蒋先生心念微动,装作不经意的模样:“有很多人过来看蒋家的祖坟吗?”
  “是不少。”老农兴致勃勃,“大家伙儿都等着老蒋跟小蒋赶紧迁过来呢。”
  这个称呼委实不怎么尊重; 然而却透着股说不出的亲热劲,叫祖孙二人都心情微妙。
  老夫人开了口:“你们不讨厌他们吗?”
  “谁?你说老蒋跟小蒋啊。”那老农笑了起来,操着一口别扭的普通话连连摇头,“讨厌他们作甚?他们是打日本鬼子的。只要民族大义没问题; 其他的好商量嘛。你看要是汪精卫; 大家伙儿还不把他的坟给刨了才怪。”
  老妇人微微地笑:“听说蒋家的祖坟也被刨过呀。”
  那老农像是觉得这事情提不上嘴,下意识地抓抓脑袋:“嗐; 那个年月,人不是着了魔怔嘛。无差别对待; 被刨祖坟的可不止老蒋一家。”
  老妇人意味深长:“的确骇人听闻,竟然会有这种事情,真叫人觉得可怕。”
  不想那老农民居然想得挺开:“发过疯也有发过疯的好处呀。你看,那东欧跟苏联都闹腾成那样子了,咱们中国是不是稳稳当当的?
  咱们不上当,是因为那一套哄人的把戏早就是咱们玩剩下的,咱们压根不信。”
  小蒋先生被他奇怪的理论给震惊到了,居然一时间接不上话。
  让老农谈性甚浓,兀自滔滔不绝:“就说你们台弯吧,是不是一堆人不干正事,成天嘴上说说。那叫空谈误国。
  是不是一堆人想抱日本鬼子的大腿?嘿,傻不傻?穷家破业当个自在人,也比硬贴上去做二等公民强啊。
  你看看就是帝王将相的时候,奴才过得再好,但凡有点儿血性的人家,都不会愿意上去给人当奴才。”
  小蒋先生也来了兴致:“您老人家还知道二等公民。”
  那老农民语气自豪:“我们家家户户都有广播电视,我虽然大字不识几个,听人家说总能听明白吧。”
  一行人往前走,迎面撞上几个年轻学生,每人手里头都捧着吃红彤彤的大蜜桃啃着,一边吃还一边笑着夸甜。
  老农听了自豪的很,居然还抽空点评一局:“我们奉化的晚玉露是琼浆玉露,吃了就没有不说好的。”
  他还回头邀请台弯客人,“我家就有,你们拜祭完了可以去我家现摘现吃。”
  扎着小辫子的女学生从自己的男同伴手中接过手帕,擦了擦手,笑嘻嘻地跟老农民打招呼:“钟爷爷,你们说什么呢?我老远就听到你的声音了。”
  那老农唾沫横飞,半天含蓄都不会:“再说台弯人傻呢,好好的自己不当,非得认日本鬼子当爹。”
  小蒋先生忍不住轻咳了一声:“也不是所有人,那都是少部分鬼迷心窍。”
  “没觉得。”那女学生年纪不大,说话的口气却不小,“我觉得台弯挺傻。别不高兴,你们想想啊,就光一样,每年维持外交,台弯要花多少钱?”
  要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那就必须得坚持一国论。
  这意味着,台弯跟大陆,人家只能选择一样。
  只要稍微上点档次的国家都知道应该跟大陆建交,这样才有政治经济前景。
  剩下的那些不入流的小国,凭什么冒着得罪大陆这么大市场的风险跟台弯保持外交关系呀?
  人家也不傻,肯定要实打实的好处。那就只好金元外交。
  一笔笔的钱掏出去,连个水花都听不见,不是傻又是什么?
  女学生痛心疾首:“这些钱要是拿来搞建设,说不定现在台弯比日本都强。还需要抱日本大腿吗?”
  小蒋先生情绪微妙,忍不住打断那女学生的话:“台弯经济越发达,不就跟大陆拉开的差距越大吗?大陆难道心里头会舒服?”
  “为什么不舒服?”女学生莫名其妙,“有阔亲戚总比穷亲戚好吧。我们的确耽误了时间,现在正想方设法迎头赶上啊。”
  小蒋先生被她说的阔亲戚跟穷亲戚逗笑了,下意识调侃道:“那你怎么知道阔亲戚不嫌弃穷亲戚呢?人家过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投奔穷亲戚?”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就好比东西德统一,也是东德并入西德。
  女学生笑容满面:“所以要一国两制呀,咱们才不费那口舌之争呢。埋头好好搞经济建设才是真的。小蒋公给台弯打下这么好的经济基础,要是再如此空谈误国的话,大好基业就被糟蹋光了。”
  那老农连声附和:“是这么个理儿。有那瞎琢磨的工夫,不如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挣钱。
  你们不是问我们讨不讨厌老蒋,想不想他的墓迁回来吗?当然不讨厌,当然想了。
  老蒋跟小蒋的坟墓回来了,你们可不得过来祭拜。乖乖,人来的多了,可不得要吃要喝要住要玩,那我们这儿的经济不就发展起来了吗?
  谁会跟钱过不去呀?”
  女学生连连点头:“就是,所以我才说台弯傻呀。前人打下这么好的基础,怎么能瞎糟蹋。”
  她说话的时候痛心疾首的模样,我想是有人从她口袋里掏走了钱,看得人忍不住想要发笑。
  就连老妇人都有了兴致,侧过脸去看她:“你怎么保证穷亲戚不抢阔亲戚的家产?”
  “那是不事生产的人才做的事情。”女学生语气自豪得很,“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奋进,就不是靠抢劫过日子的人。”
  那老妇人跟中年男人都笑了起来。
  女学生趁热打铁地强调:“所以,即使从自身利益角度上来讲,台弯也应该放弃外交独立权,省得被人捏着鼻子走。”
  老妇人慢条斯理:“你又怎么知道人家肯定会选大陆而选台弯呢,说不定此消彼长,情况会掉个个儿呢。”
  林蕊不假思索:“大陆是肯定不会放弃外交权的,而且必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这种情况下,台弯如果非要争取,除非动手。
  按照眼下的情况,动手肯定得不偿失,而且搞不好很有可能带来覆灭的灾难。
  与其空谈理想,不如接受事实,实际点,从现实角度出发,为台弯选择一条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道路,才是正理。”
  小蒋先生心情微妙:“统一是大势所趋,国民。党也是要统一的。”
  “所以就不要非得固守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呀。”
  那女学生胆子大的很,什么话都敢往外面说,“第一,说了几十年也没见反攻成功过。老百姓听久了,耳朵都起茧子了,能相信才怪。
  第二,存异求同,共同的大前提都是想统一,既然如此的话,那又何必拘泥于主义。直接跟香港澳门一样,关起门来各过各的日子呗。
  况且国民党当局始终强调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但现实却没有办法做到的话,时间久了只会导致民众的反感。这样反而被有心人钻了漏洞,说不定连国民党自己的基业都会搭进去。
  等到国民党都被折腾散了,那还谈什么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小蒋先生面上浮着笑:“你是这儿的讲解员吗?专门负责给台弯来的客人宣讲政策?”
  女学生眨巴着圆溜溜的眼睛,连连摇头:“可没人付我这工资,我是学农业专业的,来村里头治理水葫芦的。”
  小蒋先生脸上笑容不变:“学农业的?那你对台弯时局倒是很关心啊。”
  女学生立刻兴奋起来,两只眼睛都亮晶晶:“那当然,我等着统一以后去台弯实地考察植物呀。肯定会有很多野生品种,如果找到合适的进行杂交,说不定能够培育出新品种。”
  大约是谈到了自己的本专业,她越发滔滔不绝起来,叽里咕噜说了一大通。
  老妇人笑了:“你也说空谈误国,那就好好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吧,别总是关注那些东西。”
  女学生连连摇头:“空谈误国的前提是不做实事,只一门心思的夸夸其谈。我这是做了以后再思考,否则光做不想的话,那跟机器又有什么区别?必须得一边做一边思考,才能够真正得到提高。”
  那老妇人没有接她的话,只看着前面的绿树,沉默不语。
  老农指着前面道:“这就是蒋家的墓地。放心,干净着呢,村里头一直有人过来照应。”
  见到地方了,那队年轻学生主动打招呼告辞。
  先前话最多的女孩子还不忘催促老农赶紧把家里的鹅苗卖给他们,他们要试验鹅苗究竟怎样搭配水葫芦饲料才能长得最好。
  老妇人礼貌地朝他们点点头,由中年男人推着轮椅上去了。
  老农民嘴里头答应着让他们晚上去家里头拿,扛着锄头继续下田。
  林蕊直接倒在了苏木怀里头,哆哆嗦嗦:“那个,我……我没露馅吧。”
  妈呀,她到底是用多坚强的意志力才控制住自己浑身颤抖来着。
  苏木不甚赞同的模样:“你又何必这么迂回的折腾呢?还不如当面锣对面鼓的实话实说。”
  林蕊振振有词:“越是大佬也喜欢听所谓的民间心声。咱们要是直接上去,人家肯定会认为咱们另有所图。心中势必充满警惕,那还怎么能听得进去?”
  她说的可是正儿八经的好话,而且诚心实意的,为了国民党的发展考虑。
  就因为大陆跟台弯迟迟不统一,为了保证外交局面,双方都不得不进行金元外交。
  每年光为这个掏出去的钱,就是个惊天动地的数字,简直是烧钱。
  羊毛出在羊身上,此消彼长,拿出去维持外交的钱越多,那花在人民头上的民生建设以及科研等支出必定会减少。
  后面的几十年,台弯就是在这种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因为缺乏持续性的科研经费投入,明明当初风光无限的台弯,到后面逐渐陷入低端产业链的陷阱。
  亚洲四小龙当中,年年垫底的就是台弯。
  而且那些跟台弯建交的国家,一个个都是贪得无厌,回回狮子大开口。
  还没中国一个县城大的地方,不过数万人口,一张嘴巴,就要几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完全将台弯当成自动取款机。
  上辈子,每回看这样的新闻时,她一面在心里头痛骂台弯当局作死,一面又心痛不已。
  妈呀,那可是钱,中国人的钱。就这样被流氓讹诈走了,不是傻是什么呀?
  无论是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还是让台弯保持现状,那都是自己将血管送到吸血鬼面前,硬生生地熬死自己。
  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早点统一,接受一国两制吧。那才是长远发展的正理。
  于兰对自己同伴的长篇大论,毫无反应。
  女青年一副梦游的模样,两只眼睛都发直,死死盯着已经看不到人影的方向:“真是蒋夫人啊?蕊蕊,你能肯定吗?”
  女大学生突然间囧了:“应该可能大概吧。”
  其实她也只是从报刊杂志电视上看到这位夫人的形象,而且还是多年前的模样,实在难以保证绝对不会看走眼。
  苏木摇摇头:“你就瞎折腾吧。咱们还要不要试验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风消浪功能?”
  因为加拿大一枝黄花可以长到三五米高,蕊蕊又开始异想天开,希望利用它强大的生存能力充当防风消浪跟减少风沙的能手。
  女大学生相当想得开,直接挥挥手:“当然要试验。不管了,就算不是,那就是免费宣讲一次政策嘛。”
  看看人家这仗势,后面那群看着不经意的人,绝对都是保镖。
  就算老夫人不是蒋夫人,那肯定来头也不小。
  于兰也迅速放弃了对身份的疑惑,这两只眼睛雾蒙蒙:“哎呀,她那身旗袍真好看,太有气质了。不行了蕊蕊,我一定要去买件旗袍。”
  丁子霖瞥了她一眼,客观冷静地评价:“旗袍得看穿在什么人身上。”
  陈乐义正词严地反驳:“每个女孩子都会有适合自己的一件旗袍。没有不能穿的,只有没挑对了。”
  啧啧,林蕊听了直摇头,这有女朋友跟没女朋友果然不一样。
  有些人到今天还是单身狗,不是没有理由的。


第445章 历史的见面
  加拿大一枝黄花繁殖力极强; 奉化乡间已经有零星的黄花集聚。
  这些大黄花生长茂盛; 才是夏天; 尚未开出花穗,就已经比林蕊的块头都高了。
  远远看过去,郁郁葱葱一片; 与其说是花草,不如说更像树木。
  也许过不了多久; 这种顽强的植物就能占领乡间所有的荒地。
  有专家称这种植被群为绿色荒漠; 因为它们能霸占整片地方; 让其他的植物活不下去。
  不过让人庆幸的是,经过林蕊跟师兄师姐们的调查; 发现资料上说的没错,加拿大一枝黄花基本上不会跟熟地抢地方。
  常年种植庄稼的田地,因为农民的精耕细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