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锦鲤运-第3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让人庆幸的是,经过林蕊跟师兄师姐们的调查; 发现资料上说的没错,加拿大一枝黄花基本上不会跟熟地抢地方。
  常年种植庄稼的田地,因为农民的精耕细作以及农药的应用,大黄花无法生存下去。
  林蕊等人从当地养殖山羊的农户家里头牵了几只羊羔出来; 直接带着小羊去吃加拿大一枝黄花。
  小羊羔听话的很,嘴巴一张,就开始津津有味地啃起了隔断一枝黄花。
  林蕊蹲在地上,欣慰地看着羊宝宝们:“果然就没有我们大中华吃货解决不了的战斗。”
  有长毛兔跟山羊做底子; 别说是加拿大一枝黄花了; 就是宇宙一枝黄花都能被吃破产。
  “用它来养一只羊,比起喂饲料人能增加多少经济效益啊?”
  身后传来问话的声音; 听上去年纪有些大。
  林蕊不假思索:“要是自己家里留羊种的话,那基本上就是没本的买卖。你看着一枝黄花多能长啊; 现在青嫩时候就是现成的饲料。还可以采了打成粉末,留到秋冬的时候喂羊。枯萎的黄花茎叶跟羊粪混在一起做培养基,养蘑菇效果不要太好哦。”
  她一点儿也不觉得一枝黄花有什么霸道的。
  要说植物的单一性,庄家地里头的植物最单一。
  人类总是想方设法消灭庄稼地里头的一切杂草,为此甚至不惜使用剧毒农药,最后连长出来的粮食都让人不敢吃。
  一枝黄花不过是凭借自己强大的生存能力造成的物种单一性。
  如果它们产生的经济效益比粮食还高,那完全可以当成宝贝呀。
  最起码的,大黄花生长的过程中,既不用浇水也不用施肥还不用除草,真是没有比它更省心的饲料了。
  苏木不得不清清嗓子提醒她不要说大话:“两种混合比例我们还要再试验,目前单纯地用羊粪养殖蘑菇以及加拿大一枝黄培养菌菇我们都在江州地区都试验成功了。
  另外兔粪发酵后混合一枝黄花秸秆做基质培育蘑菇我们也做过实验,效果很好。”
  最初能想到这一招,还是蕊蕊看到小元元养的长毛兔清理兔笼时,惊讶地发现居然长出了蘑菇。
  她立刻动了心思,试探着将枯萎的一枝黄花秸秆粉碎后当蘑菇培养基。
  既然稻草麦秆还有棉籽壳都可以当菌菇培养基,那么一枝黄花的秸秆没理由不行啊。
  事实证明,大黄花不仅可以养蘑菇,而且培养的效果特别好。
  因为秸秆的营养成分问题,大黄花养出来的平菇跟姬菇不仅生长迅速,而且口感也鲜美。
  “一个道理,兔粪能做的,羊粪肯定也行。”林蕊眉飞色舞,扭过头想忽悠人家帮忙做试验。
  农村地方大,羊跟加拿大一支黄又是现成的,他们来提供蘑菇菌种并且传授栽培技术,只要农民付出劳动力就行。
  后面种植菌菇产生的经济效应,他们一分不拿。
  他们唯一的需求就是农民的配合,他们需要定期来取得实验数据。
  如果试验结果理想的话,就可以扩大试验范围,等到成熟以后再大面积推广。
  只要养殖户都发现了这种不要钱的好饲料,不把大黄花吃灭种了就不错了,还愁什么泛滥问题。
  他们搞暑期社会实践可都是实打实,绝对不是随便找个地方拿个公章一盖就拉倒。
  林蕊的话没说完,目光落到身后人的脸上,顿时傻眼了:“舅……舅太爷,您怎么来了?”
  她控诉地瞪着左邻右舍,是自家兄弟姐妹不?怎么都不提醒自己一声。
  于兰跟陈乐已经彻底傻眼,完全指望不上。
  丁子霖一张娃娃脸绷得死紧,不知道直接吓傻了,还是一如既往地反应迟钝。
  只一个苏木神情还算自如,他礼貌地跟老人问好,叫了一声爷爷。
  八月的太阳太大,林蕊晕晕乎乎的,突然间反应过来,立刻反对:“你占我便宜。”
  她可是叫舅太爷爷的,平白无故苏木就高了她一个辈分。
  苏木顿时也要晕过去,现在是计较这些的时候吗?
  老人家被这孩子逗乐了,放声大笑:“那你这个小叔叔可得看好了她学习啊。期末考了多少分?”
  林蕊顿时愁眉苦脸:“舅太爷,我们可不可以跳入下一个话题。”
  这下子,除了还晕晕乎乎的同伴们之外,在场的人全都笑了起来。
  老人家倒是没有为难战战兢兢的学生,反而相当照顾小孩子的面子:“那你说说,这个大黄花,你研究的怎么样啦?”
  说到了自己的专业问题,林蕊总算来了精神:“现在主要用途是春夏季节做饲料。在11月份大黄花结籽之前大面积收割,然后秸秆进行加工,粗料用于栽培蘑菇,细料继续作为禽畜饲料。”
  老人家点点头,一面缓步朝前走,里面还追问她:“不造纸啦?”
  林蕊老老实实地回答:“造纸的,按照我们跟金山县造纸厂做的试验,大黄花是一种良好的造纸木材代替品,照出来的纸张比较粗糙,韧性很大,有点儿类似草纸。”
  比起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成材的树木,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迅速,而且基本上不需要成本,是造纸的好材料。
  因为加拿大一枝黄花基本上生长在荒山野滩上,本身根系极为发达,具备一定涵养水土的能力,所以也不存在林木跟粮食争地的情况。
  “我认为只要控制得当,大黄花也可以长成大金花。”
  大金花这个词逗笑了老人。
  不过他并没有就此放过林蕊,反而跟考较小辈功课的长辈一样,接着问了下去:“飞机草呢?想好了怎么对付飞机草没有?那个可是有毒的,牛羊吃了都会拉肚子。”
  林蕊叹了口气,颇为忧心忡忡的模样:“是啊,所以它处理起来比较麻烦。得经过发酵过后解除大部分挥发油、单宁跟香豆素后在做饲料才没问题。
  除此以外,冬天收割飞机草,同样可以用来培养菌菇。
  飞机草做造纸原料效果不太好,但是可以做刨花板跟燃料。
  不过我觉得飞机草更加适合综合处理。因为它是天然的植物染料,而且富含绿原酸,是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的原料。”
  老人家言笑晏晏,夸奖了句应考的学生:“这不是想的很好嘛,怎么还愁眉苦脸的?”
  林蕊鼓足了勇气:“要想这些计划可以顺利实行下去,农村就得有足够的劳动力。”
  工业社会发展必然带来城镇化,大量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会争先恐后涌向城市,留守下来的只有老人跟孩子。
  乡村凋亡,是接下来几十年时间,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
  “没有足够的人手的话,所有的方法都是白搭。”林蕊愁眉不展,“比方说水葫芦,用来喂鸭养鹅效果很好,只要是饲养得当,沟河当中水葫芦根本不可能泛滥。”
  然而事实上很难做到,因为没有足够的人手去养鸭养鹅。
  “我希望这些养殖种植业都可以工厂化,这样才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让留守的老人孩子也能够挣到钱,改善他们的生活。”
  林蕊没有说出口的是,她希望无论如何,都还有一片家园能够容纳从大城市败退回来的人。
  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想方设法引进大量劳动力,用于满足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需求。
  可每一座城市的容纳能力都是有限的。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城市管理者就会想办法优化自己成员内部结构。
  驱逐“低端人口”,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是每一位城市管理者秘而不宣的策略。
  早就脱离家乡在城市中生活多年却没有真正被接纳的人,他们要回归何处?
  故乡就像母亲,无论游子在外头多么落魄,只要回到家中,母亲都会敞开胸怀,容纳疲惫不堪的孩子。
  “大自然创造出每一个生物都是有用的。他们在别处被嫌弃让人笑话是废物,在这里可以被当成宝贝。事实上,他们也的确是宝贝。”
  林蕊不好意思地笑起来,有点儿想挠脑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是必然。
  但让贫者有所居,有所食,有向上奋斗的路径,有进步的空间,这是每一位管理者必须牢记于心最基本的点。
  只有这样,整个社会才能充满生机,才能够蓬勃地往前发展。
  从管理的经济效益角度讲,这样也是降低社会管理成本最有效的方式。
  人必须得看到希望,通过努力就可以让自己过得更好的希望。
  一个看不到希望的社会,势必动荡不堪。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兔子急了都会咬人,何况是人类。
  老人家微微笑了,点点头道:“你想的很好。大家都希望安居乐业地过日子呀。”
  林蕊惴惴不安,下意识地要找补回头:“我不是说不好,就是还可以更好一点儿。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她总是希望,自己的存在可以让情况稍微好那么一点点。
  即使只是指甲盖大小的一点点,她也心满意足了。
  老人家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可以想可以说嘛,又不是说老人都是对的,年轻人想的都是错的。老人也会经常犯错误,犯了错误赶紧改正就是。经过实践得出结论,多多提意见是好事。”
  说话间的功夫,他们已经走上台阶。
  迎面走下来一对祖孙,年过半百的孙子稳稳地推着坐在轮椅上的祖母。
  他们亲眼看过祭扫完蒋家祖坟,等回修缮一新的蒋家祠堂商议后续移棺入土的事情。
  老人家笑容满面地朝祖孙二人打招呼:“蒋夫人蒋将军,今儿太阳可真好啊。”
  那只被于兰牵在手里头的小羊羔乖巧的很,见人们停下脚步,只好奇地用温润的大眼睛看看众人,然后低下头,老老实实地吃草。
  其他人也变成了小羊羔,就连最跳脱的林蕊都没敢贸贸然的打招呼。
  妈呀,亲历历史时刻,大佬当面会谈居然被她给撞上了。
  轮椅上的老妇人面色和缓:“你们有心了,我代亡夫感谢你们的费心。”
  夫家的祖坟修缮得很好,这几年都有远房老亲过来帮忙祭扫。
  亡夫生前一直心痛家中祖先孤魂野鬼,现在他们终于得到了照应。
  推着祖母的小蒋先生也朝老人家道谢:“父亲生前就说过,这钱应当是我们出的。”
  老人家笑着摆摆手:“就是故友也不应该束手不管啊。你们客气了。”
  老妇人叹了口气:“你也是九十岁的人了,何苦奔波。就是要讲话,留在祠堂里头便是。”
  老人家笑容满面:“我就是出来随便走走。刚好,有个小辈在这儿做暑期社会实践。我看他们种菜养羊来着,很有意思。”
  他示意林蕊,“打招呼叫人啊,这是蒋家太奶奶。”
  林蕊心中泪流成河,大型穿帮现场啊。这样子让老夫人怎么相信自己跟她只是偶遇?
  她虚弱地朝老妇人挥挥手,企图伪装出天真活泼的模样:“你好啊,太奶奶。”
  老夫人微微一笑,朝她点点头,然后笑着看老人家:“你家的重外甥女儿,很活泼。”


第446章 祠堂遇故人
  老人家不明所以; 只笑着接话:“这孩子的确活泼。”
  林蕊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一个劲儿朝老妇人挤眉弄眼; 只差拱手作揖,强求对方个千万翻过前面这一茬。
  结果老妇人跟没看见一样,只面上带着笑:“是很活泼; 她说我们都傻的很呢。”
  林蕊顿时哭丧着脸,嘴巴一瓢就能嚎啕的样子; 语气中带着埋怨:“太奶奶; 你怎么能在我舅太爷面前告我的状呢。再说我原话明明是你们争着给不怀好意的外国人塞钱有点儿傻。”
  掐头掐尾; 把话单拎出来说,有故意偏颇的嫌疑。
  苏木不得不伸出手; 直接在她腰上捅了一下。
  口没遮拦的大姑娘这才意识到,完蛋了,她当着老人家的面也说傻了。
  这下子,连耍赖都耍不过去了。
  她面上的表情太过丰富; 丧眉耷眼的,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居然逗的负责推祖母的小蒋先生扑哧一声笑出来。
  这声笑不下于九天仙音,刑场上的“当下留人”; 整个场面上的气氛一下子又不一样了。
  就连老夫人的眉眼都跟着弯了弯。
  老人家轻声叹了口气:“可不是; 在他们这些小孩子眼里头,我们是尽做傻事呀。就因为我们家里头兄弟自己打架; 反倒是让外人白白看热闹天天占便宜。人家当着我们的面不说,估计回过身去; 要笑死我们的。我们这叫什么?亲者痛,仇者快,死要面子活受罪。”
  他抬手示意老夫人先行,然后缓缓跟在边上,往蒋家祠堂去。
  林蕊等人缀在后面。
  苏木生怕她言多必失,一个劲儿地示意她噤声。
  她立刻捂住自己的嘴巴,整个人都缩在他身后,再也不敢出声了。
  老妇人看她眼睛珠子骨碌碌直转的模样,只忍不住觉得好笑。到底是小孩子,活泼的很。
  车轮滚滚向前,蒋氏宗祠渐渐显出清晰的轮廓。
  其实败走台弯近半个世纪,蒋家还有多少痕迹能在老家留下呢。
  只这座祠堂还肃穆地矗立在阳光下浸染着岁月的风霜,默默地等待儿孙归来缅怀先辈。
  负责看守祠堂的老人眯着眼睛看来客,声音颤抖:“老婶婶,可是你回来了?”
  老妇人一愣,一时间辨不出对方的身份。
  老人赶紧做自我介绍,原来是蒋家族人。
  他咧开嘴巴笑,牙齿已经脱落了大半:“那时候我们在奶奶的墓庐舞龙,婶婶您还拿果子给我们吃。早听讲伯伯跟经国要回来,我就想着婶婶你们什么时候回家看看。”
  小蒋先生先笑起来:“我记得了,老叔你们带我哥哥打过弹弓,哥哥打碎花盆的时候,我吓哭了,引来了我父亲,挨了好一顿教训。”
  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气氛松快又活泼。
  老妇人脸上也浮出笑意:“你们兄弟几个,都皮的很。”
  小蒋先生笑着接话:“可不是,每次父亲要教训我们,都是祖父护着,要父亲慈爱。”
  老妇人笑着直摇头:“你祖父自己教训你们父亲的时候严肃的很,到了你们这一辈,他就下不了狠心了。”
  小蒋先生讪笑:“是该严格点儿的,我们都不及父亲十分之一。”
  眼下蒋家在台弯被挤得没有落脚的地方,是他们这辈无能。
  老妇人面上显出怔愣之色,半晌才叹了口气道:“你是个懂事的。”
  那看守宗祠的老人,听他们打哑谜似的说话,也分辨不清楚里头的意思,只能泛泛地插话:“跌了跟头都知道好赖,爬起来接着走。”
  老妇人笑容满面,教育孙子道:“还是你老叔说的有道理,比围在你身边那些人说的在理多了,你要多听听。”
  小蒋先生乖顺的很,立刻应声接话。
  那老人在前头引着人往里面走,语气掩饰不住的自豪:“早两年我们就想着这个事情了,族里头商议着又把祠堂修了下。我们几个老家伙退休了没事,平常就在这儿看着。”
  老妇人笑了起来:“在我面前说什么老啊。”
  祠堂里头静悄悄的,只几个老人不急不缓做着自己手上的事。
  老妇人没有惊动众人,只在族侄的陪同下缓缓观看祠堂里头的布置。
  她看到丈夫留下的手写牌匾,心中暗道这是真花了心思。
  每间屋子的门槛都设置了缓坡,轮椅可以直接推进去。
  这显然是新添的,她记忆当中没有这些。
  她侧过头,朝一直陪同的中公前领导人微微笑:“你们有心了。”
  “这是族里头人自己安排的。”老人家也笑,“其实族里头一直惦记着两位蒋公,想让他们早日归家。”
  老妇人点点头,轻声叹息:“是该早点回来了,落叶归根,入土为安。”
  小蒋先生立刻接话:“祖母你放心,我会加紧办这件事的。”
  他的目光觑到墙上的挂像,那是蒋家历代先贤的画像,用玻璃框子罩着,按照年代顺序一个个排列下去。
  小蒋先生的目光飞快越过前面的祖先,只落在最后两个上。
  祖父的画像下面是人物生平简介,上面标明了祖父的身份:中华。民国前总统。
  小蒋先生心中一阵狂跳,不由自主地捏紧了拳头。
  他没想到最复杂的问题大陆已经不动声色地办好了,他们居然承认了祖父的身份。
  老妇人年事已高,目力自然不比从前。
  孙子情绪过于激动,一时间没想起来应当念出声。
  倒是先前那个多嘴多舌的小丫头反应迅速,立刻朗声念诵蒋氏父子的生平。
  当老妇人听到儿子的身份介绍也是中华。民国前总统的时候,她忍不住从轮椅上站起身来,一步步地走向画像,整个人如风中树叶一般颤抖。
  老妇人的面上浮现似哭似笑的神色,伸手摩挲着画像,一时间喉咙外被完全堵住,什么声音都发不出来。
  她的胳膊被人搀扶住了,那两位年轻的女学生机灵地钻到前头,扶住了情绪激动的老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