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末代帝王养包子-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来每当赵翼想起时,他虽大意吸了情香,但若非心中被勾起的欲念,若非恰好是那个他难以自禁的人,他定是不会轻易容自己着了道的。不过,他也忘不了,第二天早晨李彧醒来见到这一幕时脸上的惊讶和难以置信,那双勾人的眼睛出离地愤怒瞪着他。
一时让本来早些醒来,只趁着晨光盯着李彧睡颜直傻笑的赵翼有些愣住了。毕竟,昨夜迷糊中,他只觉得李彧也是十分热情十分愿意的。心思电转了一通的赵翼在李彧面前顿时有些怯了,迅速将事情原委与李彧说了一遍,再三试图转移注意力,“这一定是谁故意设下的圈套!说不定与上次在西山寺遇刺有关。”
前面赵翼是觉得一定的,后面却是他情急之下胡乱猜的。毕竟当初遇刺,早就称是贞王一系所为,而且后续也根本杳无后续。但这话倒让李彧想起更重要的事,将昨日所有的事过了一遍,李彧脸色迅速冰冷下来,赵翼从未见过李彧这么冰冷冷漠地瞪着他,直瞪得他心透凉透凉的。
李彧以一种冰得掉渣的声音说,“云中侯最好当作这件事从未发生过!”否则,后果是你不想知道的。李彧默默在心里发了狠话。
赵翼只觉一瞬间从云端堕入到了冰窖。实际上,他应该算作很传统很正经的人,因为,他祖父便是一个正经得有些憨直的人。虽然他长得很俊美,脑袋也很聪明,但他从小在凉州沙场中长大,身边全是五大三粗的汉子,对这些实在经得少。
祖父从小便告诉他,身为大丈夫,言必行、行必果,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尤其作为男人,要对自己心爱的人负责,要对自己的家族和子孙后代负责。
虽然,赵翼并不是一个愚憨的人,直会把他祖父的话当作金科玉令,但,他是实在十分想对李彧负责的。昨夜,李彧在他身下那颜色千娇、身段百媚的模样,眼媚如飞直勾得他只想献出自己的所有。未经人事的他,哪见过这般情景,直像窥入秘境的小孩,瞧到并占有深夜那最迷人的一抹香。
早晨醒来时还怕只是一场梦,直见到身边的人无辜的睡颜,在清晨熹微的光线中,仿佛,一生便被瞧到了头。
不过,对于李彧来说却又完全是另外的想法了。任谁一早醒来,发现自己被个男的上了,大概心情都不会觉得好。更何况,对于李彧这么个自尊心有点奇怪的强的帝王来说。前世,他便对自己三世庶出的身份有些耿耿于怀,即使他劳心劳力、鞠躬尽瘁,也扭转不了天灾人祸乱了世道,反倒只落得那些世家大族、民间百姓,私下里称皆是因为他不是正统,才不得天道支持。
前世他便说不清地厌恶身份超然的赵翼,这一世,因着赵翼是他的陪读,往常赵翼也是十分尽心,才觉得前世也大概是自己的心里作祟。哪知道,竟会横空发生这么档子事!
虽然这世,他知道自己并非葛氏所出,但对于自己并非帝王嫡系继承大统还是有些耿耿于怀的。平生,第一让他介怀的是他以非嫡系继承帝位,其次则是身为帝王却雌伏于其他男子身下。当然,这第二,便是这一世,从这件事后生出的。他从未将雌伏与自己联系起来过!
若换作除了赵翼以外的任何其他一个人,他都定要那人再见不到第二天的阳光。但是,见着赵翼眼中的哀求与恋慕,想到其中的原委与利害,李彧百般克制,才忍住没一剑刺入赵翼的胸膛。
不过,那冰冷与冷漠,倒是真让赵翼十分难过。离开平原王府时,赵翼都没再见着李彧,直到旬沐过后入宫,只被告知李彧身体抱恙,授课停歇一段时间。
转眼,便到了迎娶邓燕入宫的时节。
作者有话要说: 肯定又有人觉得这样是神展开了。。。哎。。。我的脑子就是抽的,我觉得我做梦的情节都比这跌宕起伏,可是我记不住梦的感觉啊。。。有人说成都是一座怡居的城市,刚开始来成都的时候其实没觉得。成都现在也分为旧城区和新城区了,新城区就跟一座现代化的都市如北京、上海一样,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一天忙忙碌碌,大家陌陌生生,除了植被很好,也没感觉到成都的味道在哪。后来有一天,周五下班的时候,我经过旧城区的一条巷子,很窄很旧,一旁是很大的银杏树,一旁有一棵棕榈树。那天下午阳光特别好,一些阳光透过树丛洒下来,两边六层高的小区楼房飘出特别香的川菜味道,那一瞬间,突然感到一种强烈的老成都的味道。我想起了以前初中、高中寄宿,每一周、每一个月回一次家的时候,我妈会给我做很丰盛的菜,我爸会很含蓄的很高兴。读大学后,每半年才回一次家,然后回到家能感受到我爸妈等了很久的那种感觉。那条巷子会有很多老头老太太走过,旁边那六层楼高的小区大概也会有很多等着孩子的父母。真的也很普通,但那一瞬间,也像一本好的小说一样,击中我的心。
☆、14|胎儿
近来,早朝时发生了一件震惊朝野的恶性事件。完全是一点兆头也无。御史大夫简顾在朝上强烈反对李彧迎娶邓燕为妃,称邓燕为大将军继女,梁皇后为大将军妹,同时入宫,辈分不宜。其次则是如今连氏姐妹已一人为太后,一人为皇后,再迎娶邓燕,后宫为帝王之后宫还是连家之后宫?!
当然,历史上姑侄女一同入宫的也不是没有,虽听着不雅,但也并无太碍礼法,简顾的说法却是不大通的。更何况,当初确议邓燕入宫为妃的时候,这简大人也未提出有何异议啊。
不过,若只是这般,连松大概也不会理会简顾这愚直老头的上谏。但简顾却该死好死地直指连松的软肋。
连松平生最是凶狠狡诈,又颇能隐忍。在他年轻的时候,大概二三十年前,那时柳氏是名满京城的美人,出身书香世家,待字闺中,而连氏虽凭与和帝的关系,却还只是初显,与邓家、尹家这些世家比起来,还是不足以相提并论。那时邓太后还掌着权,连松每与邓京、尹时等人呆在一处时,还要矮上一截。
偶然在一次元宵灯市上,连松见到了娇艳佻俏的柳氏,那时柳氏与如今的邓燕差不多的年纪,但从小受父母宠爱,无忧无虑长大,比邓燕还要天真可爱许多。过去连松便听过柳氏美名,只未见过,还是身边小厮与他说才恍然那二八佳人原来就是柳氏。只那一眼,连松便久久不能忘怀。
连松与父亲说了此事,希望父亲与他提亲,不想打听回来的消息却是,柳氏已与邓家邓兰订了亲。
一时间,连松心中满是愤懑失落,还有难以言说的被发酵的原先便存在着的痛苦。想他颖阳侯世子,皇帝嫡亲表弟,却比不过邓家一个庶子!而那时邓家却不是连家能得罪的,他便也只能忍着,眼睁睁看着自己柳氏嫁给邓兰。
在连松看来,没有娶到柳氏,便是他一生最大的执念和屈辱。除却对柳氏的喜爱,自幼连家被邓太后排挤所受的种种不满,没什么道理地便也汇聚在了这上头。
至于后来,邓太后崩后,邓家与连家此消彼涨,连松如何设计要了邓兰的性命又是后话了。这简顾如今不要命地便是拿柳氏说事,嘲讽柳氏竟再嫁与仇人为妻。不过,愚直的文人往往说的更为含沙射影又更为让人上火。
连松本来早就瞧简顾不顺眼了,这冥顽不灵的老头老喜欢明着和他作对,什么时候都爱跳出来瞎蹦哒对这对那指摘一番。此番简顾正是戳中了他的软肋。
想当初,迎娶柳氏时,柳氏自是不知是连松害死了邓兰,而连松也最是忌惮柳氏知道这事。连氏势大,害死邓兰的手段又托了几道手,就算是邓家,也是没法查到连松头上的,更别说证据了。虽当时偶有风声怀疑到连松头上,但他可从未让柳氏知晓。如今这简顾,不仅在朝上含沙射影明晃晃说出来,还借机辱骂了柳氏一番,说她水性杨花、趋炎附势。这一下,连松那火头子便是直烧到了心尖上。
待朝上百官反应过来时,见到的便是血溅三尺、触目惊心的画面。
众人都未及看清,御史大人是如何冲到连大将军跟前,然后被连大将军一剑刺中了心脏。只在一瞬之间,御史大人便变成了一具没有温度的尸体,怒目横睁瞪向连松。倒是连太后反应迅速,命禁卫迅速将含元殿包围,并立即遣散百官,仅留三公与庭尉吴讼及连松。
待消息不胫而走,传到民间时,举国哗然。却说简顾,家境贫寒,但颇有才学心气,当初以太学甲等成绩,被帝王亲自擢用。从一文不名的贫寒布衣,到如今的御史大夫,简顾自是清名在外,颇得民心。而这突如其来的一出,无疑令百姓对连大将军产生了极大的不满。
不过李彧想得更多的却是,这一世发生了许多前世并未出现的意外,让他感觉有些不太寻常。
继位前的遇刺,那一晚竟与赵翼混作一堆,还有御史对邓燕入宫的阻挠甚至血溅朝堂,一切都让他觉得仿佛冥冥之中,还有着这一个不为他所知的异数,还存在着另外一股力量,操纵着这些意外的发生。
前一世,御史简顾对邓燕入宫并未激烈反对,毕竟只是入宫为妃,算不得皇宫的主人,是何身份、什么辈分,根本就不是那么重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帝王要纳谁为妃,只要女子未嫁,并非近亲血缘,又岂是大臣能指摘的。
令李彧生疑的是,他心中浮现出的,能令御史简顾如此激烈反对的原因,莫非是他与邓燕血缘关系的曝光。但这又显得太不可思议。
邓燕之父与邓京为同父兄弟,邓燕也可算李彧堂姐。在世人看来,表兄表妹,天生一对,但堂兄弟姐妹,那与亲兄弟姐妹也相差无几,可就是乱伦了。
但御史简顾如何得知此种匪夷所思的事情,李彧却是怎么也想不通的,而且,他也不能确定,简顾便是因此拼了老命反对。
迎娶邓燕入宫为妃的事,便因此一直僵持不下。简顾之死给这件婚事蒙上了阴影,激起了百姓对连氏的民愤,但以连松脾性,又不可能轻易妥协。
不过连太后焦头烂额无须太久,李彧便与她送上了再好不过的台阶。李彧发现自己身体,发生了可怕的变化!
如果是前世,李彧大概是不会如此敏感的。但这世,自他早早知晓李济便是他生身之父后,他便对这种事情尤其的敏感。过去,他老觉得总会有与此相关不太妙的事情发生,在他下意识里,自身便对男男亲近十分排斥。他一直小心翼翼,不料却阴沟里翻了船,还更倒霉地一次到位中了大奖。
那天,他像往日一般,傍晚窝在东暖阁里的软榻上,看着大臣的折子。折子上大部分也是一些无关痛痒的事,府衙履职情况,人事补进情况,土木水利兴造情况,国库收支情况,样样看着都挺重要,却都只不过是浮于表面,日复一日罢了,能直抵要害,防微杜渐,真正休戚相关的,怕是一件也无。
不过李彧倒是习惯了。记得上一世,他可是连续五年都是接触的类似之事,直到荀楠与连太后递了折子,再过个半载,连太后碍不过,他才开始真正能接触一些核心的事情。能真正决定,怕是到连太后崩后之事了。
他已好久不让荀夫子每日来授课了,有些疑惑之处,也是请荀夫子每两三日来一回。这些事上,连太后倒都是不干涉的,给李彧足够的自由。
近些日子,李彧只觉得身子乏得厉害,很是嗜睡,别的倒没什么异常,太医日日请平安脉,也说身子没有大碍。
不过过了两三月,李彧明显觉得不对劲了,只见他小腹,竟一日日隆了起来,明显与常人不太一样。而且,他也只是稍胃口渐长,比往日稍吃得多一些,但哪能长得这么多肉,还偏只长肚子!
待他觉得不对劲时,命身边宫人将张景请入宫来,不想张景替他把了左脉又把右脉,竟惊喜地对李彧说,“恭喜圣上,您这是喜脉!”
恍然觉得不对劲,看着李彧黑沉如水的表情,想着自己两次入宫,虽把的都是喜脉,可第一次皇后肚子里的,竟然并非龙种,而这次,更是李彧自己怀了身孕,张景面上也不禁显出苦恼便秘的神色来。但又忍不住脑抽地想入非非,到底是谁把圣上的肚子弄大了?!真是好大的胆子!但张景又止不住心中竟生出些膜拜的感觉。真是非常人啊!
李彧只觉得心中的怒火欲喷薄欲出,但心里又被冰霜覆盖了一般,好不容易控制住,暗沉的声音问道,“不知先生是否有流胎的法子?”
张景只觉得背上起了一层冷流,直觉若是说没得法子,大概圣上会把他回炉重造,但他实在是抑制不住满心的好奇和兴奋,直想若圣上生下来,大概定是个不凡的孩子。师父教他说,立医之本,乃悬壶救世,切不可戕人性命;尤其圣上腹中之子定不一般,说不定还关系天下福祉,他可不敢将这孩子流掉,到时说不定可就罪孽深重了。
“回陛下,若是一般男子流胎,养个几月,便也没什么大碍。但圣上自幼从胎中出来时便有些体弱,大概是圣上母亲身怀陛下之时,忧思过重。圣上少年时期又因药物伤了身子,若是流产,怕是性命攸关。”张景也不算欺骗李彧,怕是寻常大夫,都只能这般说辞,再怎么也是束手无策的。当然,张景只是没有特别说明他自是不一般而已。
李彧指甲都掐进了掌心里。让他生下来,其中的困难和麻烦显而易见;若不生,李彧也不愿拿自己性命当儿戏。他不禁拿手摸了摸自己的小腹,心中生出一股奇异的情绪来。
作者有话要说: 强烈给痛经的姑娘推荐古方红糖。我以前痛经超厉害,每次来特别特别痛。后来读大学的时候喝古方红糖,下血特别快,就好很多。到成都工作后,成都经常下雨,湿气特别重,来月经的时候下雨,鞋子打湿,一整天的湿鞋穿着简直不要更悲催。这样对身体特别不好。来月经的时候千万不要淋雨。然后痛经又变严重了。喝红糖水也不能拯救我了。不过,喝红糖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活血后,经血走得更干净,这样对身体也好。每次来月经坚持喝总比不喝好。我觉得我真是漂泊的命,长大的地方,读书的地方,工作的地方,都不在一个地方。我妈给我算命说,我就是奔波浮萍命,擦呢,感觉很悲催的感觉,难怪我眉眼不开阔,因为太操累啊;幸好我有包子脸,爱吃爱睡爱躺尸,才能即使奔波也好好享受生活啊。
☆、15|西京待产
时值凛冬,胡人犯境。这个冬天比往年都来得早,还冷上许多,水草枯得早,捱得过去的牛羊要少许多。从西往东,从陇西、朔方到云中、上谷及渔阳,都有胡人扫掠过境。
自那夜过后,赵翼就仅在中秋宴上远远地瞧过李彧一眼,李彧将他屏蔽在外,视他于无形。这种滋味真不好受,赵翼只觉得这人的心真冷真硬,就算他不喜欢自己,可自己对他,一腔热忱,供他驱遣,又相处了那么些时日,怎么能对自己那么无情呢。
自建都洛城后,西京及三辅之地凋敝,人口骤减,兵力不足。但西京及三辅据有三崤及函谷之固,乃洛城之屏障,地势易守难攻,又是摒退胡人至关重要的关口。
赵翼递了折子,亲请回边,称赵家男儿便应鏖战沙场,杀退胡人,保百姓安宁。王老夫人听到此消息,直直哀叹她这孙儿,还未娶妻留下血脉呢。但赵翼拗着不愿娶杨家女,王老夫人也拿他没办法。
这时李彧都已怀胎五月,平常他只穿着厚重棉服,不让自己显出来。肚子里孩子里的动静一日强过一日,李彧每每摸着他的动静,便有些难以言喻的情绪。这么一个幼小的生命在自己腹中长大着,如此亲密,一天天的变化都如此明显,实在很难不生出亲近的情绪来。
听到赵翼离京赴?的消息,摸着肚子冷笑一声,对肚子里的胎儿说道,“哼,这点就受不住想要逃避,你将来可莫要像他这点出息!”
张景早早便与李彧说好,待身子满了五月,稳了下来,便要离京呆上数月,直至生下来并做好月子。宫里耳目众多,如今李彧都不让宫人近身,知晓此事的只有张景与他,以及平日里伺候他的雪冬。
待赵翼离京后不久,李彧便以身体抱恙,自请前往西京静养。自简顾死后,邓燕入宫为妃之事便一直僵持着,李彧要移驾西京别宫养病,这事倒好就此搁置下来,连氏也不用落了脸面。
皇帝仪仗遥遥摆了数百米,李彧虽有心低调,但如今他这个皇帝,连氏也就愿意在这些场合保留他帝王的排场了。
西京别宫自是不如洛城王宫壮丽完善,许多宫殿长期几乎无人居住,早荒了下来。只剩几所时有贵人移驾的宫殿,宫人、器具及设施才稍微完善些。
李彧此次本来即为避人耳目,别宫环境倒在其次,宫人荒凉些倒也方便。每日只须将其中宣室殿的暖阁烧得暖烘烘的,整日窝在暖阁里的榻上,读读典籍,思索一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