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奇问到:“玛丽,我并非刻意打听你的隐私,我只是关心我团队成员的近况,所以你办理了正式离婚手续?”
  “我已经签字了,但他没签字。”玛丽面如冰霜,有些恨意,有点心灰意冷。
  话已说开,沈奇也没什么可顾忌的了:“你们在法律上还是夫妻,玛丽,我想说的是,你法律上的丈夫,皮特·舒尔茨教授,或许是我们这个团队的最强竞争对手。在法尔廷斯教授教授开出的菲奖赔率中,皮特·舒尔茨排名第五,高于第六的我。”
  “那就击败皮特·舒尔茨。”玛丽毅然决然的说到,她渴望战胜她法律上的丈夫。
  沈奇打了个寒颤,这个德国女人真的是厉害,发起狠来连老公都要干掉。
  复仇女神玛丽·施密特,她的丈夫皮特·舒尔茨到底对她做了些什么,使她如此狠心?她正在帮助一位中国人,商讨战胜她德国丈夫的数学方案。
  沈奇的团队和舒尔茨的团队,在细分研究领域上并不冲突。
  沈奇最近玩的是数论,舒尔茨一直玩代数几何。
  但在菲奖的争夺上,22岁的沈奇和32岁的舒尔茨之间,必然存在激烈竞争关系。
  大部分的欧洲媒体和数学同行,甚至中国之外的亚洲媒体和同行,几乎一边倒的看好舒尔茨。
  沈奇在中国及北美拥有较高的支持率,他的票仓集中在中国首都经济圈,及美国东北部地区。
  “代数几何汇聚了世界上最聪明的脑袋,皮特·舒尔茨是其中的佼佼者。”——来自于英国《自然》的点评。
  “如果连证明黎曼猜想的数学家也无法获得菲尔兹奖,那么这个奖项设立的意义何在?沈奇,他应该拿到菲尔兹奖。”——来自美国《科学》的评论。
  离菲奖开奖的日子越来越近,各方都在造势。
  7月底,欧洲方面传来惊人消息。
  爱丁堡皇家学会授予皮特·舒尔茨基思奖,以表彰舒尔茨在数学领域作出的卓越贡献。
  这是32岁的舒尔茨拿下的第12个数学奖项。
  除了菲尔兹奖,以及颁给老爷子的沃尔夫奖、阿贝尔奖,舒尔茨刷到了他这个年纪几乎能刷到的全部大奖。
  在爱丁堡的学术报告会上,舒尔茨发表了一篇报告,题为《p维代数上同调(p,p)形式》。
  数学界兴奋了。
  舒尔茨对代数几何中最难的问题“霍奇猜想”动手了,并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而霍奇猜想,亦被认为是七个数学千禧难题中,最难最变态的一个。
  接受BBC采访时,舒尔茨说到:“三年内,我将彻底证明霍奇猜想。你问我今年的菲尔兹奖?今年并不需要依靠霍奇猜想,是的,不需要。”
  “德国数学家舒尔茨在霍奇猜想的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并不需要依靠霍奇猜想,舒尔茨也能获得菲尔兹奖!”
  “凭借硕士论文,舒尔茨便可赢得菲尔兹奖!”
  追捧舒尔茨的新闻消息在一夜之间铺天盖地。
  关于舒尔茨有这么一个传说,他读研的时候写了一篇论文,拿给他的导师,著名数学家拉波波特审核。
  拉波波特教授当时就震惊了,他看完皮特·舒尔茨的论文后,立即做出决断:“皮特,你不用继续读研,也不必读博,你将立即获得博士学位。”
  在这个传说版本中,舒尔茨并未经历博士研究生的阶段,他读完硕士课程后,直接获得了数学博士学位。
  皮特·舒尔茨在这篇硕士论文里,创建了一个全新的数学框架“perfectoid spaces理论”。
  “perfectoid spaces”译为中文,可理解为“拟完美空间理论”,舒尔茨的这一理论被誉为代数几何未来几十年最具潜力的几大框架体系之一。
  所以舒尔茨的呼声非常之高,外界普遍认为,舒尔茨凭借一篇硕士论文就能获得菲奖。
  而就在刚刚,舒尔茨放出一个更大的大招,他向霍奇猜想发起冲击。
  美国,普林斯顿。
  沈奇的团队无比紧张,他们连夜研究舒尔茨的最新报告《p维代数上同调(p,p)形式》。
  其实团队中只有三人精通代数几何:沈奇、穆勒、法尔廷斯。
  玛丽、乔纳斯、欧叶、龚长伟、林登施特劳斯都是专攻数论的。
  “舒尔茨,他求得了对于非奇异射影复代数簇上可部分刻画代数上同调类的一个推论,再来五个这种有说服力的推论,他真的有望在三年内彻底证明霍奇猜想。”
  沈奇研究完舒尔茨的最新报告,不禁感慨到:“数学界这是怎么了,今年很流行攻略千禧难题是吗?”


第294章 分配任务
  “不得不承认,皮特·舒尔茨是个天才。”穆勒教授说到。
  “他更像是个疯子,疯狂的天才。”法尔廷斯教授说到。
  舒尔茨、穆勒、法尔廷斯全是德国人,德国就巴掌大一块地方,三位德国数学家之间肯定互相了解。
  “那我就不明白了,天才如舒尔茨,他的妻子玛丽为什么要和他离婚?”沈奇显的疑惑,他甚至开始怀疑舒尔茨的人品。
  一个热爱数学的女博士,斩钉截铁的离开最顶级的数学家老公,说明她遭遇了极其巨大的伤害。
  丈夫外遇?丈夫对她家暴?丈夫好赌,输光了家里全部积蓄?丈夫为了获得数学灵感,服用某些违禁药物?
  这是沈奇能想到的理由。
  “呆在疯子天才身边,其实也有压力。”穆勒教授以一种过来人的口吻说到,来普林斯顿之前他在波恩大学任教,他应该非常了解舒尔茨的为人和性格。
  “懂了。”沈奇明白了。
  舒尔茨年纪轻轻就名震数学界,估计是这位德国数学之神太爱装B,装到连自己的老婆都受不了,于是老婆跑路到美国,要跟德国逼王闹离婚。
  关注舒尔茨的同时,沈奇也给自己提了个醒。
  跟谁装B都没问题,但千万不要在父母和老婆面前装B,否则父子母子没得做了,老婆也会改嫁,睡到其他男人的床上。
  去意大利之前,沈奇发出会议通知,团队全部一线主力在普林斯顿集中,开一次课题研讨会。
  为什么要去意大利?
  ICTP的总部设在意大利,沈奇将参加今年拉马努金奖的颁奖仪式,并在意大利城市的里雅斯特做一场学术报告。
  沈奇驾驶他的奔驰SUV,前往哥伦比亚大学接欧叶。
  “小叶子,站着别动,我帮你拿包。”沈奇夺过欧叶的宝宝,挎在自己肩上。
  “这包很轻呀,我可以的。”
  “小叶子,下楼注意台阶段差。”
  “呃,我身体不好,但不是残废,下楼我会的。”
  “小叶子,这条项链送给你,希望你能喜欢。”
  “蒂凡尼哦,好贵呢。谢谢你,奇,我很喜欢。”
  “小叶子,我这部SUV的离地间隙太高,上车不方便,来,我抱你上车。”
  “别呀……人家看着呢!”
  启动车子,沈奇载着欧叶开往普林斯顿。
  返回普林斯顿的途中,欧叶问到:“奇,你怎么对我这么好?”
  沈奇:“那是必须的,你是我的女人。”
  欧叶呵呵傻笑,说到:“我拿到了美国驾照。”
  沈奇点点头:“所以你可以帮我开车了。”
  欧叶:“我想买车。”
  沈奇不解的问到:“买车?我不有车吗?我的车就是你的车。”
  “你每次接我,太辛苦,我可以开车,来普林斯顿。”欧叶解释到,心疼男朋友呢。
  在美国一人一辆车甚至好几辆车,太正常了。
  既然欧叶想买车,沈奇也表示同意:“那行吧,你想买哪款车,我帮你操办,我从小接触汽车,挺懂车的。”
  欧叶取出一张银行卡,放在中央储物盒内,说到:“宾利有款SUV,就买那个。”
  宾利就出了一款SUV,有4。0T、6。0T两个排量,沈奇问到:“宾利那款SUV叫做添越,你买哪个排量的?”
  欧叶:“6。0T的。”
  沈奇有些意外:“不是吧,添越6。0T搭载12缸发动机,小叶子你一女孩子,用得着这么猛的动力吗?我知道你钟意大型SUV,买一奥迪Q7得了,代步用。”
  “不嘛,我就喜欢宾利。”欧叶坚持要买宾利6。0T的SUV。
  “6。0T的添越在国内卖480万软妹币,在北美也要三十万美元,我这辆奔驰GLS还不到10万美元。小叶子,咱能实用一点吗?你往返纽约和新泽西的代步车,Q7绰绰有余,它是全路况的,操控性比较友好,适合女生开。”沈奇从专业角度出发,力荐女友买奥迪Q7。
  “你喜欢宾利吗?”欧叶问到。
  沈奇:“我当然喜欢宾利呀,玩车的人谁不渴望拥有一辆宾利?”
  “那就买……宾利……求你了。”欧叶忽然间喘起了粗气,她在包包里摸药瓶。
  “宾利,买宾利!6。0T十二缸的宾利!”沈奇赶紧靠边停车,照顾欧叶服药。
  普林斯顿是个小屯子,并没有宾利的4S店,纽约才有。
  买车之前先开会,沈奇、欧叶、玛丽、乔纳斯四位一线主力齐聚一堂,探讨RT第三表达式的课题。
  这种全员参与的内部会议是有必要的,也不能老是把欧叶藏着掖着,她是团队中的一员,需要融入这个普大、哥大的联合课题组中。
  欧叶时不时偷瞄玛丽一眼,玛丽也在观察欧叶。
  “我说过了,我们撒的网太大,从现在开始,必须聚焦!”沈奇站立在黑板前,猛敲黑板。
  “框架基本搭建完成,为了求得RT第三表达式,我设定了四条路径……玛丽,你在看什么?认真点!还有你,欧叶,看黑板。”
  沈奇压力挺大的,带好一个高端数学团队不容易,而且对手十分强大。
  这是沈奇作为课题负责人,开展的第一个课题项目,他知道自己一定会成功,最大的难题或许是时间。
  “第一条路径,基于双生匹配法,从对函数logζ(s)切入,找到合理的第三表达式,或者是支撑第三表达式的重要依据,一个定理,一条推论,都可以。欧叶,你将你的那部分对函数logζ(s)研究资料交接给乔纳斯,接下来由乔纳斯负责这条路径。”沈奇整合内部资源,根据团队成员的学术特点,重新分配任务。
  “嗯。”欧叶点点头,递给乔纳斯一个U盘。
  “谢谢你,美丽的中国女士,你的美丽让太阳失去光彩。”乔纳斯接过U盘,风度翩翩的赞美欧叶。
  “哦。”欧叶礼貌的回复,目光聚焦在沈奇身上。
  “很好。”沈奇说到,继续分配任务:“第二条路径,从素数定理本身出发,结合前两个表达式,推导出第三表达式,或者是支撑第三表达式的重要依据。这条路径依旧由玛丽负责。”
  “OK。”玛丽接活儿,她擅长处理这条路径。
  沈奇:“第三条路径需要忘记双生匹配法和前两个表达式,从零点方程入手,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得到第三表达式,或者是支撑第三表达式的重要依据。这条路径由欧叶负责,她研究这条路径已有几个月的时间。”
  欧叶点点头:“好。”
  “最难的就是第三条路径。”玛丽习惯性的抖了抖,她扫了欧叶一眼,有些质疑,却也没有公开反对。
  “我……”欧叶想解释点什么,却一时组织不起有效语言,她发现玛丽有个绝活儿就是抖一抖,而且这个德国女人好放纵的,居然不穿Bra。
  “不,最难的是第四条路径,这条路径由我负责。”沈奇说到,他并未具体解释第四条路径,解释了也没用,这条天马行空的路径只有他自己能搞定,理论上可以搞定。
  “下个礼拜我将去往意大利,在的里雅斯特的学术报告会上,我将公布RT第三表达式的最新研究进展,即基于四条路径的基本框架设定。框架性的报告,不会涉及太多技术细节,而具体的技术细节,就拜托三位了。”沈奇安排好了一切,宣布散会。


第295章 拉马努金奖
  欧叶在沈奇的公寓过了一夜。
  次日早上,沈奇驱车送欧叶回纽约。
  “那个玛丽,她可以吗?”欧叶忽然问到。
  “她是数学博士,学术很扎实。”沈奇如实回答。
  “好凶的样子。”欧叶说到。
  沈奇:“她的婚姻不美满,凶一点也属正常情况,互相理解包容吧,毕竟我们是一个团队。”
  “她的婚姻,怎么了?”欧叶关切的问到。
  沈奇摇摇头说:“他老公对她非常不好,两人正在办离婚,挺可怜的女人。”
  “她老公家暴?”欧叶皱了皱眉头,毕竟都是女人,同情婚姻不幸的女人。
  沈奇点点头:“有可能。”
  “她老公外遇?”欧叶又问。
  沈奇继续点头:“也有可能。”
  “渣男!”欧叶怒斥一声,问到:“她老公谁啊,这么坏。”
  沈奇:“皮特·舒尔茨。”
  “啊?最年轻德国教授,舒尔茨?”欧叶简直不敢相信,德国数学大神舒尔茨的威名,学数学的人都听说过。
  “对,就是那个舒尔茨。小叶子你忘了吗,玛丽之前的全名叫做玛丽·舒尔茨·施密特。”
  欧叶沉默了三分钟没说话,国际上著名的数学男神舒尔茨,居然这样对待老婆?
  婚姻难道真的是爱情的坟墓?欧叶忽然猛掐沈奇的大腿。
  “疼耶。”沈奇轻哼一声,他其实并不疼。
  欧叶使出吃奶的劲儿也就那么回事,没什么攻击力。
  “沈奇,你要是打我,绿我,我就……就……”欧叶“就就就”的就了半天,也没就出个所以然。
  沈奇大呼冤枉:“我怎么可能打你?我怎么可能绿你?我的人品你还信不过吗?”
  “信你啦。”欧叶又觉得自己有些多疑了,和沈奇交往这几年,沈奇身边的女人并不少,什么大长腿同桌啦,燕大交际花谭露露啦,个个都是有身材有颜值的美女。
  沈奇非常专一,并未对不起欧叶。
  对欧叶实施家暴?
  从来没有。
  除了喝点小酒,沈奇也没什么不良嗜好,他可以说是模范男友。
  想多啦想多啦,欧叶戴上沈奇昨天送她的蒂凡尼铂金钻项链,心情渐渐恢复平静。
  到了纽约,沈奇和欧叶手牵手去了宾利的4S店,选中了一辆黑色宾利SUV,裸车价31万美金。
  试乘试驾、讨价还价的环节都是沈奇操办的,毕竟这是三十万美金级别的豪车,能砍几万美金算几万美金。
  最终沈奇谈到了28。5万美元,成交。
  欧叶负责刷卡,她付了全款,一个月后提车。
  欧叶的车是宾利,沈奇的车是奔驰,两个品牌都是B开头,他俩喜欢驾驶B字打头的车。
  回到普林斯顿,沈奇整理RT第三表达式的框架,并琢磨如何落实技术细节上的第四条证明途径。
  8月初,沈奇按计划抵达意大利城市的里雅斯特,参加本年度拉马努金奖颁奖仪式及学术报告会。
  拉马努金奖以印度数学天才拉马努金的名字命名,颁给45岁以下的数学家,每年颁出一个名额,是非常重要的国际性数学奖项。
  提名及评选工作由ICTP数学研究所、IMU、印度科技部联合开展,经过初选、复审,沈奇等三位数学家进入了最后PK阶段,另外两位数学家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
  苏联是科技强国,是有实力跟美帝肛正面的超级大国。
  苏联解体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等十五个国家后,包括数学在内的科研实力大幅削弱。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一直加到第十五个国家格鲁吉亚,也不可能重回苏联时代的辉煌。
  分裂对一个国家科研实力和储备的伤害非常之深,在和平稳定的前提下,科学家才能安心做研究,科研资源才不至于流失。
  苏联的数学资源流失了不少,但俄罗斯依然在国际数学界占据一席之地。
  只能说苏联的数学底子太深厚了,苏联数学前辈留下的学术资产,足够俄罗斯继续享用半个世纪。
  沈奇非常尊重苏联数学,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数学教材就引自苏联,有些教材、习题集在中国高校一直用到现在,柯尔莫哥洛夫、吉米多维奇的高度和影响力至今无人超越。
  缅怀归缅怀,尊重归尊重,在拉马努金奖面前,该PK还是得PK。
  ICTP位于的里雅斯特,沈奇刚到这座意大利城市没多久,便听说哈萨克斯坦数学家被PK掉了。
  有望获得本届拉马努金奖的人选,只剩下沈奇和俄罗斯数学家。
  又过了半天,ICTP数学研究所的领导告知沈奇:“经过公平公正的评选,你获得了本届拉马努金奖,恭喜你,沈奇博士!”
  证明黎曼猜想的光环效应太过霸道,沈奇正准备PK一下,却被告知你获奖了,省点力气吧。
  很顺利,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任何阻碍,沈奇领取了拉马努金奖。
  顺利到有些平淡,唯一让沈奇感到刺激的事情是,颁奖嘉宾是安德鲁·怀尔斯。
  “沈奇,时隔五年之后,我们又见面了。”怀尔斯跟沈奇握手,笑容可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