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下来的几日,沈奇参加了几场学术研讨会,去到某中学当了半天的数学老师,和相关部门的领导促膝长谈。
  作为一位国际知名年轻数学家,沈奇尽到了社会义务和学术职责,他在国内浪够了,心中惦记美国团队的课题研究进度。
  沈奇行李箱中的一半容积,贡献给了大麻花和老婆饼。
  这两种零食是欧叶的最爱,一种是欧叶家乡的特产,另一种是沈奇家乡的特产。
  乘坐国际航班,沈奇离开了中国,飞往纽约。
  在纽约出关的时候,大麻花被美国海关给没收了,理由是“这种螺旋状物体疑似不明生化武器,我们绝不相信它是无危害的食物”。
  老婆饼的造型看上去像是一种茶点,美国海关放行了。
  哥伦比亚大学。
  沈奇将礼物送给欧叶,他非常遗憾:“大麻花在美国被定性为不明生化武器,过不了海关。所以只带回来了老婆饼,吃饼吧,小叶子。”
  吃着饼,喝着茶,沈奇和欧叶探讨了RT第三表达式的研究进度。
  欧叶做出了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她花费数月的时间,推导出了关于对函数logζ(s)的一个推论。
  “奇,你觉得可以吗?”欧叶问到,她吧唧吧唧啃着老婆饼,挺开心的。
  沈奇眉头紧锁:“思路太发散了,零点方程,对函数logζ(s),林德洛夫式……这张网撒的太大,看似面面俱到,实则get不到重心。聚焦,是的,我们需要聚焦,集中全部火力猛攻一点,兴许才能破局。”


第291章 普林斯顿内部预测
  7月中旬,沈奇回到普林斯顿。
  此时距10月下旬的国际数学家大会,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
  本届菲奖花落哪家,各界众说纷纭。
  IMU放出的消息是:“令我们苦恼的是,虽然决定颁完四个菲尔兹奖名额,但我们依旧难以做出决断,在诸多优秀数学家中选出最优秀的四位。”
  “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评选程序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
  “本次国际数学家大会将持续9天,在第9个会议日,我们将公布本届菲尔兹奖的获奖者名单。”
  以上是IMU的官方消息,总结起来就是两点:
  1四人获奖;
  2尚在评选。
  普林斯顿数学系近期最关注的事情,当然是菲尔兹奖。
  全系有十几位数学工作者被邀请参加10月的数学家大会,其中有望获奖的有两人,费加利教授和沈奇,两人在几个月前同时获得数学突破奖,各自拿到100万美元的奖金。
  费加利获得了国际数学家大会1小时最高规格报告资格,沈奇是45分钟。
  普大数学系周三咖啡时间,1986年的菲尔兹奖得主法尔廷斯教授公布了一组研究数据:“综合考虑研究成果、研究方向、年龄、资历、声势等评价要素,我认为,慕尼黑大学的西蒙·布伦德,以及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约瑟夫·阿尤布,他们两人几乎将锁定两个菲尔兹奖名额。通过数学方法处理,我得到的数据是,西蒙·布伦德的获奖概率达65。76%,约瑟夫·阿尤布是57。35%。”
  法尔廷斯教授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议论纷纷。
  穆勒教授发表意见:“西蒙·布伦德,他是个天才,我在德国任教的时候经常和他交流。格雷德给布伦德开出的中奖率是65。76%,我觉得还是保守了,他的中奖率至少在70%以上,预计超过七成的评委将对西蒙·布伦德投出赞成票。”
  西蒙·布伦德是德国数学家,他是穆勒和法尔廷斯的德国同胞。
  咖啡厅中的另一位德国人玛丽,她也看好西蒙·布伦德:“这届菲尔兹奖是西蒙的最后一届,这个奖项应该颁给他。”
  法尔廷斯在黑板上写下一组数据:
  【西蒙·布伦德,德国籍,39岁,慕尼黑大学,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1小时(45分钟、30分钟),65。76%】
  法尔廷斯说到:“我还是坚持认为,西蒙·布伦德的获奖几率为65。76%,即便如此,他也是最大热门。”
  这间咖啡厅中的客人皆是业内人士,大家清楚游戏规则。
  慕尼黑大学的德国数学家西蒙·布伦德主攻微分几何及偏微分方程方向,并在这两个领域取得了杰出的研究成果。
  西蒙·布伦德获得了本次国际数学家大会1小时的报告资格,而在上届和上上届的大会,他分别发表了45分钟和30分钟的报告。
  年少成名、年轻成神的西蒙·布伦德熬了两届菲奖,他今年已经39岁,人生中最后一次竞争菲奖。
  综合评价,这位39岁的德国数学家以65。76%的最高概率锁定今年的一个菲奖名额,是合情合理的预测。
  即使是沈奇和费加利,也承认这个事实。
  “我跟西蒙太熟了,因为我们的研究领域非常相近。”意大利数学家费加利说到,他擅长的领域同样是微分几何及偏微分方程。
  沈奇喝着咖啡,保持沉默,在他看来如果西蒙·布伦德获得本届菲奖,那么同行费加利只能等待下一届了。
  法尔廷斯在黑板上继续开盘:
  【约瑟夫·阿尤布,法国籍,39岁,代数几何,巴黎高师,1小时(45分钟、30分钟),57。35%】
  法国数学家约瑟夫·阿尤布的情况跟西蒙·布伦德类似,有背景,有资历,今年39岁,最后一次参与菲奖竞争。
  约瑟夫·阿尤布的中奖率之所为57。35%,低于西蒙·布伦德的65。76%,法尔廷斯给出了他的专业性解释:“如果‘阿尤布恒等猜想’的完成度为100%,那么阿尤布的中奖率将调整至100%。很可惜,‘阿尤布恒等猜想’的完成度在60%左右,所以我对他的中奖率预测为57。35%。”
  “约瑟夫·阿尤布排名第二,没意见。”众人皆赞同法尔廷斯教授的专业性预测。
  沈奇非常好奇的说到:“法尔廷斯教授,根据你的数学处理方法和概率统计体系,今年中奖率排名第三的数学家是谁?”
  法尔廷斯在黑板上写到:
  【约迪·威廉姆森,澳大利亚籍,38岁,弗莱堡大学,Lie理论及其表示论,1小时(45分钟),48。03%】
  中奖率排名第一和第二的两位欧洲数学家,在普大数学系内部拥有很高的认同值。
  然而到了排名第三的澳大利亚数学家威廉姆森这里,普大数学系内部产生了分歧。
  “格雷德,我算是看明白了,你的排名依据是候选人的年龄,越接近40岁的候选人,在你的预测系统中获奖率越高。”费佛曼主任提出了质疑,他说到:“按照这种设定,阿莱西奥、奇,他们两人今年是没有希望的。”
  是啊,沈奇也看明白了,法尔廷斯教授的排名依据,原来是按资排辈。
  当然了,按资排辈是有前提的,澳大利亚数学家威廉姆森在Lie理论及其表示论领域,做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可谓是该研究领域的当代第一人。
  “约迪·威廉姆森是位杰出的数学家,我认可他在Lie理论及其表示论领域的重要贡献,然而格雷德,我还是觉得约迪·威廉姆森的中奖率设定的太高了,虚高。正常情况下,菲尔兹奖颁给Lie理论及其表示论领域的数学家,概率不会超过40%。”费佛曼是1978年的菲尔兹奖得主,他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建议法尔廷斯教授下调约迪·威廉姆森的中奖率。
  “今晚我会重新计算约迪·威廉姆森的中奖率,但不可否认,他是今年菲尔兹奖的热门人选之一。”法尔廷斯是《数学年刊》的主编,他有自己的信息渠道来源,以及独特的计算统计方法。
  沈奇习惯性的掐指一算,根据法尔廷斯教授的专业性预测,今年的菲奖几乎内定了2。5个名额,我在法尔廷斯教授的预测体系里,可能连5%的中奖率都达不到吧?


第292章 有希望有挑战
  法尔廷斯教授继续预测,排名第四的是:
  【索菲亚·莫雷尔,法国籍(女),37岁,巴黎高师,代数几何,1小时(45分钟),44。18%】
  又是一位来自巴黎高师的法国数学家,她同样主攻代数几何。
  “代数几何是法国数学的骄傲,如今的法国只剩下代数几何了。”法尔廷斯说到。
  “这点我倒是赞同,我认为索菲亚·莫雷尔很有希望获奖,她是唯一的一位,获得1小时报告资格的女性数学家。”费佛曼主任说到。
  菲尔兹奖历史上,迄今只有一位女性数学家中奖。
  伊朗女数学家玛利亚姆·米尔扎哈尼获得了2014年的菲尔兹奖,然而不幸的是,她在获得菲奖后的第三年因病去世。
  国际数学界需要一位身体健康的、杰出的女性数学家,所以索菲亚·莫雷尔在今年有望摘得菲奖,这是她最后一次角逐菲奖。
  好吧,排名前四的数学家出炉了,没有我的名字……沈奇并不意外,诸如法尔廷斯这样的菲奖老前辈,自然有他的一套理论。
  “大家肯定会说,在我的预测体系里,排名前四的数学家中,怎么缺少了那位德国疯子?最天才的德国疯子。”法尔廷斯教授换了支粉笔,在黑板上写到:
  【皮特·舒尔茨,德国籍,32岁,波恩大学,代数几何,1小时(30分钟),37。25%】
  “德国疯子舒尔茨,外界认为他是最大热门,然而在我的预测体系里,他排名第五。”
  法尔廷斯进行解释说明:“研究代数几何的法国人阿尤布,他几乎锁定了一个菲尔兹奖名额。同样擅长代数几何的法国女士莫雷尔,有她的独特之处。”
  “我认为,四个菲奖名额中,很难出现三位研究代数几何的数学家名字,即便代数几何最热门,两个名额到顶了。”
  “所以德国疯子舒尔茨,需要和法国女士莫雷尔竞争,他俩只有一位可以获奖。”法尔廷斯预测了一个结果。
  “皮特·舒尔茨的呼声非常高,他在最近几年内囊括了11项数学大奖,是德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实际上沈奇更看好年轻的舒尔茨,都被老前辈占据了名额,年轻人的出路在哪里?
  查尔斯·费佛曼主任提高了音量:“嘿,奇!我们同样可以让你成为普林斯顿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至于呼声、势头之类的造势手段,我们普林斯顿不刻意而为,但不代表我们不擅长。”
  沈奇摆手道:“费佛曼主任,我不是这个意思。”
  费佛曼:“你就是这个意思。”
  沈奇笑了起来:“好吧,查尔斯,你是老大,你说了算。”
  “奇,不用畏惧皮特·舒尔茨,中国钥匙的中奖概率仅次于德国疯子。”法尔廷斯教授说到,他是德国人,他强烈支持德国同胞布伦德,客观评价德国疯子舒尔茨,并鼓励中国钥匙沈奇。
  在普林斯顿,和沈奇关系比较熟的教授、学生都称呼他为“奇”。
  用英语念“奇”这个发音,念着念着就变成了Key。
  沈奇“中国钥匙”这个外号因此而来。
  “那么格雷德,在你的预测体系中,我排名第几,获奖概率是多少?”沈奇好奇的问到。
  “第六。”格雷德·法尔廷斯说到。
  【沈奇,中国籍,22岁,普林斯顿大学,数论(黎曼猜想)、泛函分析、代数学等,45分钟,34。24%】
  法尔廷斯:“奇,你的优势和劣势同样明显,你证明了黎曼猜想,你太年轻,这是你的第一届国际数学家大会。”
  沈奇有点意外:“我的中奖概率居然高达34。24%?格雷德,能公布你预测体系的基础计算公式吗?”
  法尔廷斯笑道:“国际数学家大会结束后,我将公布计算公式。”
  最后,法尔廷斯写出了第七位数学家的名字。
  【阿莱西奥·费加利,35岁,普林斯顿大学,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1小时(45分钟),28。31%】
  法尔廷斯对费加利说到:“阿莱西奥,如果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领域有两个名额,那么你将和西蒙·布伦德同时获奖。如果这届只有一个名额,下届的菲尔兹奖肯定属于你。”
  “格雷德,你的预测非常客观。”35岁的费加利教授在四年后还有一次竞争菲奖的机会,他对本届菲奖抱有期待,同时也尊重客观事实。
  “七选四,这是我预测的局势,当然了,七位数学家没人绝对安全,人人都有机会,人人都有一定概率失手。”法尔廷斯作出总结。
  经过一番探讨,普大数学系内部认为,沈奇的中奖概率高于费加利,因为沈奇在他的研究领域没有竞争对手,他做到了最好。
  七选四的大格局,二打五的对抗。
  两位普林斯顿的数学家,对抗五位欧洲学派数学家。
  欧洲学派内部也存在竞争关系,西蒙·布伦德、皮特·舒尔茨、索菲亚·莫雷尔,两位德国男人,一位法国女士,他们三人的研究领域都是代数几何,三个欧洲人中还得PK掉一位。
  如果一届菲尔兹奖,四位获奖人中的三人都出自代数几何,那么其他数学分支还要不要继续研究下去了?
  竞争态势十分复杂,已不是单纯的比拼研究成果或者按资排辈。
  欧洲学派内部还分巴黎学派、哥廷根学派,法、德是欧洲数学最强的两个国家。
  强国,邻居,纵观欧洲历史,法国和德国战斗的时期胜过合作。
  在法尔廷斯的预测体系中,将“造势”这个评价指标放在比较靠后的位置,他更多是从学术、资历、学派等方面作出预测。
  而费佛曼主任和沈奇均认为,菲奖之前的造势非常有必要。
  全球信息化时代,媒体、粉丝、同行大牛大咖打call的声量规模不容忽视。
  咖啡时间结束后,费佛曼主任单独找沈奇聊天:“奇,造势交给我,学术由你自己负责。你的RT第三表达式研究进度如何,是否具备可公布于众的基本框架?”
  “基本框架有了,具体细节需要完善。”沈奇说到。
  “奇,你的致胜点就是RT第三表达式,幸运的是,我们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
  两人一合计,先把RT第三表达式的基本框架公布于众吧。造势,必须得有学术上的干货。
  造势有很多种途径,打造学术明星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途径是:颁奖仪式+学术报告会+主流媒体采访传播+同行大牛热议打call。
  国际数学家大会之前,沈奇有望获得拉马努金奖,他已被提名。
  “一个拉马努金奖并不够,再来一个斯蒂尔奖。”费佛曼主任手头有资源,美国数学会已经联系他了,请普林斯顿数学系推荐一位斯蒂尔奖的候选人名字。
  斯蒂尔奖由美国数学会颁发,是一个重要的数学奖项,系统评级为A级。
  局势推进到这个阶段,沈奇必须力争今年的菲尔兹奖,这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
  中国人民、美国人民,全都对沈奇寄予厚望。
  贸易引发争执,数学带来和平。
  中美两国需要这么一位身份特殊的数学明星,他是中国人,他同时代表美国数学界的影响力。
  沈奇赶紧召集他的团队成员开会,时间紧任务重。
  关于RT第三表达式,一个月内需要出一个小成绩,两个月之内需要出一个中等成绩。
  三个月之后,有必要让全世界再次震惊。


第293章 今年流行攻略千禧难题
  大学、研究所等学术机构的团队跟着项目走,有课题项目就有课题团队。
  “RT第三表达式项目”的负责人正式由沈奇担任,穆勒教授退居二线。
  团队一线主力是:沈奇、玛丽、欧叶、乔纳斯。
  技术支持专家组成员是:法尔廷斯、林登施特劳斯、穆勒、龚长伟。
  在RT第三表达式的分解任务上,玛丽近期做出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她的贡献度超越欧叶排名第二,仅次于沈奇。
  实际上玛丽目前的身份最高贵,她是普林斯顿数学系的正式研究员。
  沈奇是普林斯顿的讲师预备役,还没正式上岗。
  乔纳斯拿到了普大数学系博士学位,他以助研身份跟着沈奇混。
  欧叶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在读研究生,资历最浅,学位最低。
  “奇,看的出来,你很爱你的女朋友,你把最难的分解任务交给她做。”玛丽对沈奇说到,她见过欧叶一面,欧叶来过普林斯顿一次。
  “玛丽,感谢你和乔纳斯近期做出的贡献。”沈奇笑了笑,说到:“我爱我的女朋友,我也爱你们。”
  “前半句是真心话,至于后半句,客套话。”玛丽递给沈奇一个文件袋,鼓鼓的特别厚重:“你交给我的任务完成了,还需要我做些什么?”
  沈奇打开文件袋,取出资料查看:“署名是玛丽·施密特?玛丽,你又换名字了?”
  “玛丽·施密特是我原本的名字,我回到了起点,新的开始。”玛丽几个月前的全名是玛丽·舒尔茨·施密特,其中舒尔茨是她丈夫的姓氏,施密特是她原本的姓氏。
  沈奇问到:“玛丽,我并非刻意打听你的隐私,我只是关心我团队成员的近况,所以你办理了正式离婚手续?”
  “我已经签字了,但他没签字。”玛丽面如冰霜,有些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