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条件三,暂无学生发表四大期刊论文,进度0%。”
  条件一的进度可以立马砸到37%,但沈奇现在砸了也没用,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成立,他才能升级为“几乎无敌了”的数学14级。
  离10月份的国际数学家大会越来越近,四年一次的菲尔兹奖成为了国内外数学界最热议的话题。
  自从1936年第一届菲奖起,IMU从来未曾公开历届菲奖的内部评选细节。
  全世界数学爱好者只知道关于菲奖的三个公开消息:
  一、每届菲奖最多颁出四个;
  二、每位获奖者的年龄不超过40岁;(唯一的例外是安德鲁·怀尔斯)
  三、获奖者对数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除了上述三个公开消息得到IMU的官方承认,其它皆属于坊间传闻性质。
  比如说要拿菲奖,先拿拉马努金奖。
  被IMU邀请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1小时最高规格报告的数学家,最有希望获得本届菲奖。
  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之前,于上届或上上届的大会上做过至少15分钟的speaker,才有资格竞争本届菲奖,等等。
  四年前的那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当时沈奇刚读大一,是数学界的小透明,IMU不可能邀请一位大一新生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
  根据IMU的官宣及坊间传闻,沈奇满足一部分竞争菲奖的必要条件,如果今年拿不到菲奖,唯一的理由是沈奇的资历有限。
  算上沈奇,今年有四位年龄在40岁以下的中国籍数学家,获得了国际数学家大会45分钟报告资格。
  龚长伟本科毕业于燕大数学系,目前在哥伦比亚大学当教授,主攻数论。
  云威本科毕业于燕大数学系,博士毕业于普林斯顿,目前在耶鲁当教授,主攻代数几何。
  许洋本硕就读于燕大数学系,博士毕业于普林斯顿,他曾在MIT当过讲师,现被聘为燕大长江特聘教授。和云威一样,许洋教授也是主攻最热门的代数几何方向。
  沈奇本科就读于燕大,硕博就读于普大,刚拿到普林斯顿的PhD,他自称主攻数学物理、辅研代数几何,却依靠“业余爱好”数论和黎曼猜想名震数学界。
  以上的燕大数院四大才子,几乎撑起了中国年轻数学家的半壁江山。
  相关部门从高瞻远瞩的战略需求出发,动用一切可动用的资源,为燕大四大才子造势,希望四人中的一人甚至两人可以染指今年的菲奖。
  燕大四大才子包揽今年菲奖的四个名额?
  清醒一点吧,这是不可能的。
  即便是云威和许洋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他俩的研究领域高度类似,很难在一届菲奖中同时获奖。
  四大才子中的沈奇最年轻,资历最浅。
  但沈奇被国人寄予的期望值最高,毕竟他是证明了千禧难题黎曼猜想的人,正当红。
  资历不够,造势来凑。
  领取了钟家庆数学奖之后,沈奇接受了央广科教及央广英文频道的采访。
  央广科教频道面向国内群众传播,央广英文频道的观众是全世界英语国家的人民。
  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媒体并不多,只有央广英文频道及其他几个外语频道,以及《中国日报》的英文版。
  在西方上层及民间,最有影响力的还是欧美的那些主流媒体。
  IMU的总部设在德国,他们70%以上的会员是欧美人,他们聘请的大部分评审专家是欧美籍数学家,欧美主流媒体对IMU存在一定舆论影响力。
  沈奇在美国接受过诸如CNN、Discovery探索频道等主流媒体的专访,中国主流媒体当然需要贡献力量,毕竟沈奇是中国数学家。
  央广英文频道的采访是全英语的,他们聘请的外籍记者曾在BBC工作过。
  总而言之有点怪怪的感觉吧,沈奇接受中国电视台的采访,还得全程说英语。
  他也知道这是为了满足全球宣传造势的需求,所以非常配合央广英文频道的英语采访。
  指望一个黎曼猜想让全世界人民学习中文,奉中文为全球第一语言,这是不现实的。
  “我英语讲的不是太好,希望有天我能以母语接受任何采访,出席一切活动,这是我的一个心愿吧。”沈奇接受采访时说到。
  “那你有必要破解剩下的五个千禧难题,我想IMU一定会调整中文为第一会议语言。”央广英文频道的外籍记者说到,他问沈奇:“沈博士,你收获了中国三大数学奖项中的两项,国际性的重要数学奖项也拿到了三个。据相关媒体透露,你已获得本年度拉马努金奖的提名,看来你在IMU心目中的地位在持续提升。我们都清楚游戏规则,菲奖之前几个月提名拉马努金奖,这意味着什么。”
  “拉马努金奖?据相关媒体透露?哪家媒体透露的,我怎么不知道?”沈奇感到疑惑,又被强行派奖了?这次是国际组织在造势?


第289章 有意思吗
  结束了央广的采访后,沈奇又接受了《中国日报》的专访。
  中国数学界、媒体界都支持沈奇,国内各方面认为,沈奇竞争菲奖的硬件条件够了,诸如资历等软件方面没有公开的评价标准,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沈奇托一位朋友帮忙打听一下,自己是否真的被提名为今年拉马努金奖的候选人?
  这位朋友是国际数学界的万事通,IMU的会员及斯普林格出版集团的高级经理,德裔美国人维泽先生。
  维泽先生很快答复了沈奇:“没错,IMU方面的内部消息是,沈,你已被提名为拉马努金奖的候选人。最终是否能获得拉马努金奖,需要IMU、ICTP和印度科技部共同决议。”
  ICTP即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他们和IMU、印度科技部三方联合评选拉马努金奖。
  看名字是个物理学的国际组织,其实ICTP也设有数学研究所,ICTP的数学研究所参与拉马努金奖的评选。
  在系统的参考评级体系中,拉马努金奖是A级奖项。
  在真实社会中,拉马努金奖是个重磅的国际性数学奖项。
  拉马努金奖?
  菲尔兹奖?
  今年有望搏一搏?
  种种迹象使沈奇感觉到,今年他或许有机会。
  沈奇在国内的行程安排的紧凑,去水木大学做演讲之前,他利用空隙时间请两位高中老友吃饭,徐锐和陈晓婷。
  沈奇见到徐锐后,简直不敢相认啊。
  眼前这个男子,身高190cm,体重超过300斤。
  总而言之就是肥成球了。
  “你……你是徐锐?我的高中同学徐锐?首都科技大学田径队的百米猛男徐健将?”沈奇三连问,必须问清楚,别请错人了。
  “废话,不是我是谁?”肥胖男子肉躯一抖,震得满脸肥肉挤没了眼睛。
  声音确认过,是徐锐无疑。
  “徐锐,你这是得什么病了吧?”沈奇为徐锐感到担心,他捏了捏徐锐大腿上的肥肉,不是注水虚胖浮肿,而是货真价实的五花肉。
  那应该不是糖尿病什么病的,沈奇稍感安心,也特别疑惑:“我去美国之前,徐锐你一身腱子肉,体重一百七十斤,非常健美,相当标准。而此刻,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具人形肉球。”
  “我长肥怎么了,我吃你家大米了?”徐锐说到。
  事出反常必有因,沈奇问到:“徐锐,这两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你如此放纵自己?”
  “大三的时候我跟腱受了伤,很严重,差点变成残废。”
  “自己的身体自己心里有数,我以后不能参加竞技项目了。然后我考了个田径教练证书,无法继续奔跑,那就当教练呗。”
  “我不间断的练习短跑练了十年,大四一整年没有训练,饮食方面解除限制敞开了吃,就吃成现在这个样子了。不过也无所谓了,当教练蛮好的,今后我单独指导芊芊,没人比我更了解她。”真的是心宽体胖,徐锐的心态不错。
  这是个忧伤的故事,徐锐越无所谓,沈奇越心疼他:“其实体育夫妻档属于秀到爆炸的CP,就如打网球的娜姐和她老公,满世界的撒狗粮,从中网撒到法网。希望芊芊在徐锐你的指导下,能成为奥运会女子铅球冠军。”
  “这话我爱听,哈哈!明年情人节,我跟芊芊去民政局领证,已经计划好了。”徐锐满脸幸福,趾高气昂的他不忘反驳沈奇:“沈奇博士,事实再次证明,成绩不好的学渣同样能娶到老婆。我快要娶媳妇了,而沈博士的媳妇在哪里?在美国是吧,在美国不算数,回国领证才算持证上岗。”
  沈奇笑道:“好好好,我收回之前的言论,‘据说学渣娶不到老婆’是个伪命题。徐锐,祝你和芊芊白头偕老,早生贵子。”
  徐锐搂着沈奇,满身肥肉特别有弹性:“沈奇,我应该会比你早结婚,但我可能得到30岁之后才能要孩子,因为芊芊的巅峰竞技状态通常在她30岁之前出现。所以娶媳妇这个项目你输给了我,不必沮丧,沈博士你在生孩子这个项目上有望反超我。”
  “徐指导拿到教练证书后,讲话水平大幅提升。”沈奇说到,他瞅了眼一直保持沉默的陈晓婷:“晓婷,你毕业后留京,还是回南港?”
  “我在首都找了份工作,做网络媒体。”即将入职新闻界的陈晓婷长漂亮了,腿还是那么长,身材保持的很好,跟徐锐形成鲜明对比。
  “传媒大学的科班生进入新闻界,挺好,学以致用。”沈奇得知陈晓婷谋到了一份喜爱的事业,为她感到高兴。
  沈奇说到:“徐锐你说你也留京当教练,你和晓婷两个北漂要互相关照。”
  徐锐理所当然的说到:“沈奇你跑美国去了,我不关照晓婷谁关照她,我一直把晓婷当兄弟,话说晓婷啊,我的体重翻了一番,你怎么还是这么瘦?你这双大长腿得有两米了吧?”
  “别这么浮夸可以吗,我身高都没两米。”陈晓婷不穿鞋的身高一米七九,6月底极其炎热,她今天穿了条牛仔短裤配平底鞋,引以为傲的长腿一览无余。
  “一只腿的长度为一米,一双腿加起来总长度为两米。”沈奇掐指一算,得出一组复杂而准确的数据。
  陈晓婷不高兴了,她嗔道:“你俩有意思吗,整天关注我的腿?诶,你俩把我当兄弟,兄弟我陈晓婷就只剩下这双腿啦?”
  沈奇摇摇头:“不,你陈晓婷身怀绝技,腿与脸并重,才华与颜值齐飞。网媒大咖陈老师,有男朋友了吗?”
  陈晓婷不屑一顾:“男朋友什么的,要来干嘛?”
  徐锐说到:“她没正式谈过男朋友,我可以作证。追晓婷的人很多,要么被她丑拒,要么被她矮拒,所以晓婷的择偶标准非常明确——高富帅。”
  “对了,陈晓婷,京城能源大亨家的那位公子是什么情况?他身高接近一米九,只比我矮一丢丢,长的还算有点小帅吧,这家的公子完全符合高富帅的标准,你为什么要拒绝他?”徐锐体重超过300斤后越来越八卦,又或许是教练预备役的职业病,喜欢收集各种资讯。
  陈晓婷一脸鄙视:“他的智商太低,我替他着急。”
  三人说着闹着聊人生,徐锐、陈晓婷知道沈奇有女朋友,女朋友在美国。
  沈奇发过和女朋友的合影,在朋友圈上。
  三位老友聚餐的过程中,也聊到了沈奇的女票。
  实际上徐锐、陈晓婷并未见过欧叶本人,他俩想见见沈奇的正式女友。
  “那我们约定,下次聚会咱们仨都带家属,谁不带家属谁买单。”沈奇看看时间不早了,他即将赴水木大学做演讲:“这顿饭我买单,徐锐、晓婷,保重,保持联系,拜拜。”
  水木大学的这场演讲,是水木大学主动邀请的沈奇。
  水木大学的大礼堂舞台上方,高挂红色横幅“欢迎国际著名数学家沈奇赴我校演讲”。
  燕大、水木作为全国最高学府,两家暗中较劲争夺第一宝座,持续了很多年。
  各类综合排名榜单上,水木一直领先于燕大。
  文科、理科的分类别小榜单,燕大压制住了水木,长期是全国第一。
  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而合作永远是主旋律。
  近年来,在数学、物理、计算机、生命科学等领域,燕大和水木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合作项目。
  斗则两伤,合则共赢。
  只有强强联手,五道口才有希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国学术中心,将大海淀打造为全球学术中心的目标指日可待。


第290章 始于水木,走向世界
  水木园,有大学生在议论着什么。
  “今天在大礼堂有场演讲,去不去听?”
  “哪位大牛?”
  “国际著名数学家沈奇。”
  “就是那位证明了黎曼猜想的大神?”
  “对,就是他,超级吊的。”
  “这位沈奇是真大神,普林斯顿数学系博士,年仅22岁,靠,比我还小两岁。”
  “王子屯出品,果然不凡。”
  两位水木大学的男生边走边聊,兴致高涨。
  正在赶往水木大礼堂的沈奇回头一瞅,说到:“同学,我本科是在燕大数学系读的,属于燕大原创设计,王子屯代工的性质。”
  “我去!”两位男生忽然间受到惊吓,他俩定睛一瞧,神色紧张却又激动:“是他,是他,就是他!”
  沈奇面带温馨笑容,拍了拍男生的肩膀:“我是沈奇,欢迎来听我的数学讲座。”
  两位男生愣在原地不知所措,目送沈奇渐行渐远。
  走上水木大学演讲台,沈奇精神饱满,神采飞扬:“合作,合作,我们需要的是合作!”
  “你们以为仅凭我一己之力,就能证明黎曼猜想?”
  “或许吧。”
  切……台下听众发出一种奇怪的声音,有笑声,有嘘声,还混杂着想打死他却怎么也打不死的复杂情绪。
  “我有一支团队,我们各司其职,我所做的工作其实很简单,提出创意,整合资源。我单打独斗,解决黎曼猜想可能要十年甚至十年以上的时间。而我和我的团队,只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就搞定了所有问题。”
  “水木大学的同学们、朋友们,请一定记住,全中国不仅仅只有一家水木,也不仅仅只有一家燕大。”
  “常春藤联盟为什么强大,为何长盛不衰?因为他们八合一,八家是一家!”
  沈奇振臂高呼:“我坚信,只要水木、燕大精诚合作,首都联盟必将名扬天下!”
  啪啪啪!
  这次没有嘘声。
  掌声响起,发自内心。
  沈奇将水木放在前面,体现了尊重的态度。
  在公开的演讲场合,沈奇没有吹嘘燕大数学系如何如何牛叉。
  但在座的听众心里清楚,沈奇能站在这里,以22岁的年龄站上水木演讲台,就是为燕大打了一波史上最强的软文广告。
  水木大学之所以是水木大学,而不是水货大学,是因为他们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表达了精诚合作的基本原则,沈奇的演讲进入了数学部分,黎曼猜想部分。
  沈奇专业性极强又不失生动有趣的演讲,赢得台下好评如潮。
  燕大的人来互相伤害,这很正常。
  燕大的人来谈深入合作、首都联盟,仔细一想,极其恐怖。水木大学数院的院长盯着台上的沈奇,陷入了沉思。
  “是谁邀请沈奇来我们学校做演讲的,并不是我啊!这是校长的意思,又或者是……”水木数院院长坐不住了,他这种级别的领导考虑的自然深远一些。
  实际上沈奇的初衷特别单纯,没有任何其他因素。
  沈奇并不排斥水木,甚至还有一些镌刻在内心深处的亲切感,他第一次参加CMO,第一次拿到全国奥数冠军,是在水木。
  第一次观摩学习高级装B,也是在水木。
  追根溯源,沈奇的数学之路,装B之路,还是从水木起步的。
  人嘛,总归是讲感情的。
  水木在数学领域稍微落后了一点点,沈奇想帮帮水木。
  投桃报李,就这么简单。
  大师胸怀,就这么高尚。
  沈奇在水木的演讲十分成功,圈到了不少粉丝。
  会后,有位水木大学的男生找沈奇要签名,他是水木数院的研究生,就是沈奇开讲之前偶遇的那两位男生中的一位。
  “大师,绝对的大师,沈奇,给我签个名吧。”男生毕恭毕敬的递给沈奇一本《吉米多维奇习题集》。
  沈奇提笔写到:“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ζσ,不属于β。”
  男生接过习题集,凝眉思索:“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鸡塔西格玛,不属于贝塔?前面一句,水木大学所有学生都能背诵,后面一句难道是……破解黎曼ζ函数的奥秘所在?”
  沈奇颇为欣慰:“这位同学,你很有悟性,学的哪个方向,怎么称呼?”
  男生:“水木数院研一学生胡聪明,学的是随机分析和应用随机过程。”
  “哦,这是概率统计方向的,偏应用,水木数院的拳头专业。胡聪明,好好钻研你的专业,有缘再见。”沈奇和男生告辞,这便离开了水木。
  接下来的几日,沈奇参加了几场学术研讨会,去到某中学当了半天的数学老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