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控梦东京-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姬飞轻的母亲就是这样成为皇妃的。她那时明媚动人,像一只彩衣翩跹的雀,在得知这一消息后骑快马逃往极东之地,但在渡海前被抓了回去,押送入宫。金殿之上,少女眼神依旧倔强,伏身一动不动,高座之上的男人沉默良久,忽然说:
  “你走吧。”
  少女诧异抬头,对上了一双淡漠的黑眼睛。年轻的皇帝带着淡淡的倦意,背过身挥手:“走吧,你自由了。”
  她愣了一会儿,缓缓站起身,一边盯着皇帝的背影,一边小心翼翼地倒退出门。走到金殿中央,她忽然停住了,抿着嘴说:
  “我,我能不能问你一个问题?”
  他并不回头:“你说。”
  “你,真的是神吗?”
  他低低地笑了:“不是。”
  漆黑的夜里,姬飞轻一边看着窗外的流萤,一边假想着多年前的一幕。或许就是那一刻,母亲喜欢上父皇了吧,所以才愿意留在宫里成为皇妃。可她又为什么要养那么多鸟,放飞时痴痴地望着天空呢?
  母亲很少谈论自己的过去。这是她唯一给姬飞轻讲过的故事。
  夜深了,宫女们已经提着灯经过这里三圈。姬飞轻终于躺下,轻轻叹了口气:
  她,真的不会来了吗?
  已经第九天傍晚了。
  姬飞轻一整天都在跑神。明天就要收到皇妃的画像,可他心中一片烦闷。
  神女为什么还不来?
  她是真的生气了吗?
  如果以后再也见不到她了,该怎么办?
  面前,青铜编钟一字排开,轻纱飞荡,高烛泣泪。白衣乐师与朱衫舞女穿梭其间,金色的面具影影绰绰,他们身形轻盈如蝶,皮肤银白似雪,在庭上翩然起舞,身后白色水雾升起,渺渺茫茫,仿若仙境。
  姬飞轻却看得索然无味。一是因为心事重重,二是因为这套舞几十年不换,他从幼时就看烦了。
  终于,舞散了。姬飞轻打着哈欠站起身,沐浴更衣,在宫女婉儿萍儿的服侍下喝掉安神茶,迅速入睡,一夜无梦。
  第二天早晨,他醒来坐起身,听见“哗啦”一声——
  黄色的信封飘然落地。
  他怔怔地盯着地面:这不可能,没人能在夜间闯入寝宫放下这封信,皇宫里哪怕溜进来一只猫,数千名锦衣卫和弓箭手都会瞬间将它击成筛子。除了……他躬下身拾起信:
  切记誓言,三年内不可纳妃,否则天灾将至。
  今日朝上,不可看皇妃画像,尽数驳回,不得再议。
  这是……神女的信!
  姬飞轻的手指微微发颤,他赌赢了!神女果然又来了!
  昨夜,一定是她飞入皇宫放下这封信的。姬飞轻一遍遍抚摸着清秀的墨迹,嘴角勾出浅笑。
  姬飞轻一直带着这种浅笑走上朝堂,烦琐礼节过后,礼部呈上皇妃画像。他漫不经心地放在一旁,开始讨论水灾。群臣面面相觑,互相递着眼色,又不得不顺着皇上。
  从赈灾到水利再到预备讨伐北狄,姬飞轻像往常一样尽职尽责。临近退朝,李尚书再也忍不住:“皇上,纳妃一事——”
  姬飞轻摆手,带着淡淡的笑意:“不纳了。”
  群臣骇然,李尚书有些结巴:“不,不纳了?微臣斗胆,敢问缘故……”
  “心有所属。”姬飞轻终于低笑出声,“退朝吧。”
  那个小骗子。他想,说什么只能来这里一次,昨夜不还是来了吗?
  她让他怎么纳妃呢?那水晶般的一夜,她带来了他十八年漆黑生命中不曾见过的光,又带走了他漫漫余生中的所有期许,“曾经沧海难为水”,多么残忍的诗,她让他怎么纳妃呢?
  见之不忘,思之如狂。
  他只有赌下去,赌她会再来,赌她会爱上一个凡人,赌她有一天飞不动了,会掉落在他的宫里。
  群臣大惊,小声讨论着,却只得依言行礼退朝。姬飞轻看见案几上的画像,刚要叫李尚书拿回去,却转念一想:
  神女说,她来这里是为了阻止一场灾难。如果我全听她的话做事,她任务完成,定不会再来了。我不能尽然听她的,且在大事上顺着她,小事上违逆她。这样既止了天灾,又能让她多来几次,岂不两全?
  于是,他手指一挑,画像轻盈展开——
  那龙椅上年轻的身影僵住了。
  此刻,李尚书混杂在退朝大臣中,心中百感交杂,却只能抿唇一言不发。太子太傅和老将军陪伴在他左右,摇头叹息。三人白发飘飘,互相搀扶着正要下殿。
  “李尚书。”
  忽然,龙椅上传来一声轻怒的呼喊。
  李尚书、太子太傅和老将军三人同时僵住了。李尚书缓缓转过身,对龙椅恭敬行礼:“臣在。”
  龙椅上的青年合上画,深吸一口气,威严的声音压制住情绪:“这画上的,是什么人?”


第三章 
  “你可知欺君之罪吗?”
  是夜,当月色下黑翼少女滑翔入宫时,姬飞轻从鼓楼的琉璃顶上站起身,白色丝衫飘飘,声音冰冷。
  少女在空中僵住了,但很快巨翼一抖,身如轻燕回旋,降落到鼓楼上:“不曾欺,何言罪?”
  凉风四起,铜风铃、长明灯、白纱幔、银鸟笼……整个皇宫似乎在轻盈地飘荡。夜幕漆黑,孤月澄明,鼓楼托出一片高高的、湖一样的琉璃,冷银的月光在上面流动。正中央,两个相隔数米的身影正在对峙。一个洁白似玉人,一个漆黑如鸟雀。
  在那玉人眼里,对面的少女紧抿着线条柔软的红唇,是漆黑世界中唯一的鲜红;在那鸟雀眼里,对面的少年有双很黑、很干净的眼睛,像是冷泉里透光的玉石。
  许久,少女打破了沉默:“你看了那幅画?”
  “看了,画上的女子和你长得一模一样!”姬飞轻的声音压抑不住愤怒,“她是扬州知府的女儿林碧歌,贤良温柔的官家小姐,一辈子没出过江南。”
  少女垂下了眼睫。
  “你是林碧歌吗?”姬飞轻踏着琉璃瓦走近,白衣和长发在空中飘荡,“你到底是谁!”
  少女低头不语。
  “是人是鬼?是妖是仙?”姬飞轻在她面前停下,“为什么说谎,为什么阻止我纳妃,那天灾又是什么?你说话啊!”
  “我不曾说谎!”她终于抬起头,美丽威严的眼睛直视着他,黑翼在身后翩跹:“我来自三百年后,来阻止夏帝国一场大灾难。你问的这些都不可泄露。你只需记住,三年内不可纳妃,别的一切都不要多问!”
  “告诉我!那大灾难是什么?”
  “我真的不能说!”她终于露出了一点乞求的神色,“不要问了,按我说的做好吗?我是来救夏帝国的。”
  “告诉我!把真相都告诉我!”他激动地看着她,向前一步想握住她的手腕——
  霎时,嗡鸣四起,她展开双翼,瞬间越过他的头顶向远方翩跹而去,逃离了晶莹剔透的皇宫,消失在夜幕里。
  身后,白衣少年像一尊雕像,死死盯住她离去的方向,手指在愤怒地颤抖。
  “即刻宣林碧歌进宫受封!”
  第二日早晨,当年轻的皇帝脸色铁青地走上金殿时,这是他说的第一句话。
  “遵、遵旨。”李尚书忙上前拜礼。
  “林碧歌什么时候能到?”
  “从扬州到京城,最少需要三天……”李尚书额上冒汗。
  “三天后,我要在这儿见她。”姬飞轻声音冰冷,冕旒的珠帘在他眼前垂下一片阴影。
  今日朝堂上的气氛格外压抑。大家小心翼翼地述职,几位老臣交换眼色,记忆中不曾见过皇帝这种样子,像是头愤怒的狮子,又像是个别扭的孩子。
  姬飞轻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他就是难受,从来没有过的难受。
  为什么不肯告诉我呢?他想,她看他的眼神,就像是怜悯地看着一只挣扎的蚂蚁。
  若她真的是为了阻止灾难而从三百年后来到这里,那他在她眼里到底算什么呢?一只无知愚蠢的蚂蚁?一粒需要被改正的棋子?一个历史上做错事的皇帝?
  姬飞轻心头一片苦涩,她不肯告诉他灾难是什么,大概是觉得他无能吧。
  可这是他的帝国,从十二岁登基起,他便怀着满心的热忱为之奋斗,每日每夜为芸芸众生忧虑或欣喜。姬飞轻注视着满朝老臣皱纹丛生的脸,酸涩的水流在胸间涌动:如果天灾真的发生了,该怎么办……
  他必须知道灾难的真相。
  无论用什么办法,他必须逼神女说出一切。


第四章 
  “你偏要这么做吗?你为什么不肯听我的话呢?”
  鼓楼的琉璃瓦上,她近乎哀求。
  “嗯,我决心娶林碧歌为妻,除非你说出真相。”白衣少年抱臂站着。
  夜色中,她双目有些发红:“我不能说。”
  姬飞轻心头微微一疼,随后冷脸别开了目光。
  “第一次见面时,我骗了你,其实我一共能在这里待十五天,今天是第十三天。”她抿着唇,睫毛如羽扇般垂落,“求你听我的话吧,明天早上取消林碧歌进宫,好吗?”
  姬飞轻遥望着夜色下璀璨水晶般的宫殿,没有回头:“除非你说出真相。”
  “我还有两个晚上,你会改变主意的。”她轻轻叹息,随后双翼大展,准备像昨天一样飞翔逃离——
  “砰!”
  就在这一瞬,姬飞轻跳下了鼓楼!
  他闭上眼,只觉得冷风在耳尖呼啸。四周空空落落。
  少年白衣与长发飘荡,像只玉雕的人偶,要落地发出清脆的破碎声。
  一个黑影冲了下来。
  浓黑的夜幕与晶莹的皇宫连成一片,中间是两个小小的身影。漆黑的身影紧紧抱住洁白的身影,身后铁翼轰隆起伏,白雾袅袅上升。
  在柔软的怀抱和巨大的嗡鸣中,姬飞轻睁开了眼睛。
  她哆哆嗦嗦地看着他,眼睫微微打卷,沾着细密的水珠,声音微颤:
  “不要、不要吓我。”
  此刻,两人在风中摇晃。她的翅膀拼命地扇动,却似乎负担不起两个人的重量。
  他看着她,忽然笑了:“其实这场灾难是我引起的,如果我死去,这场灾难就不会发生,对吗?”
  “不!不!”她拼命地摇头,声音惊恐,“你怎么会这么想?”
  “那么在你眼里,我到底是什么样子?”姬飞轻垂下眼睫,“一粒该被修正的棋子吗?”
  她张嘴要说什么,却忽然哽住了。因为他身上的悲伤是如此浓烈,仿佛一个溺水的孩子,不喊不闹,静静地注视大海淹没自己。
  “你不告诉我真相,是因为我无能吗?”他低声说,“大概是吧。”
  她说不出话,只是把他抱得更紧。
  “但还是想恳请你,把真相告诉我。”他声音越来越低,“这是祖先们建立的帝国,如果是我带来了灾难,那还不如死去……”
  “别这样说!”剧烈的情绪在她胸中翻滚,几乎要将她击垮。良久,她说:
  “我把真相告诉你。”
  他怔怔地抬头,几乎难以置信:他赌赢了。
  “我们要飞上去。”她命令道,“我后背的木箱上雕着四幅图,第四幅‘湖心亭’上,你把小亭子按下去。”
  他伸出右臂,摩挲着木箱按下了小亭子。
  “咔!”
  极细微的齿轮拼合声后,白雾混着灰烟冲出木箱,朱红的木箱开始疯狂咆哮,剧烈地震颤仿佛一颗要爆炸的心脏。
  “咔嚓。”
  从黑色铁翼的里面,折叠的金色翅膀伸了出来,瞬间展开,仿佛金丝做成的蝴蝶骨架,向四面八方伸去!
  姬飞轻愣住了:
  白雾中,少女抬头仰望天空,颈部优美如天鹅,唇瓣鲜红。她身后,金丝在铁翼上凛凛张开,靠上的部分反射着冷银的月光,靠下的部分映衬着长明灯的烛火,在地面上投射出巨大的、雕花般的影子。
  这一刻,他终于对她来自未来深信不疑。
  “轰——”金丝与铁翼一同扇动,瞬间激起巨大的风息,带着他扶摇而上,绕过巡逻的侍卫与宫女,向远处飞去。
  降落在湖边,少女松开了他。
  这是皇宫中最寂静的地方,高大的树影在风中摇曳,湖水荡漾月光,适合谈些秘密。
  少女取下身后的红漆木箱,那翼竟也摘了下来——它们是一体的。她蹲下身,按下木箱上的“松间鹤”,嗡鸣声消失了。她又按下“桃花源”的浮雕,金丝迅速折叠,弹回铁翼里。第二幅画是“雪里鸿”,她按了下去。
  只听“咔嚓”一声,红箱弹开。姬飞轻只看了一眼,便呆住了:
  该怎样,形容这精巧的、可怕的东西呢?
  未散的白雾中,无数青铜齿轮交错排列,漆黑如蛇的皮条在其中滑动。重重叠叠齿轮的下面,是一整块银色的琉璃,琉璃下方,有一个白釉圆形陶器,绘着太极图案。几根陶管从圆形瓷器上发出,穿透琉璃,与青铜的齿轮相连,残余的白烟正从里面冒出来。那圆形瓷器上写着:
  “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姬飞轻怔怔地走上前,去触摸两尺高的木箱。陶管还温热着,残余的蒸汽冲向齿轮,与皮条相连的转塞在蒸汽下颤颤欲动,却被“松间鹤”下的机关阻拦。这种青铜和木头做的东西怎么能飞呢?他不理解,试着抬起木箱和黑翼,却发现它们异常轻盈,在手中几乎没有重量。
  “琉璃下面密封了乾气,可以抵消机器的重量。”似乎看出他的疑惑,她说道,“乾气在两百年后被发现,是天下最轻的气体,因为总是上升,所以叫作乾气。这在我们的飞行机器中已被广泛运用。”
  机器?他重复着这个古怪的词语,心中一片茫然。他好像在哪里听过这个词,可他脑海里只冒出一句:形而下者谓之器……
  “而那场三百年后的灾难就是,”她低声说,“商人们的军队驾驭飞行器,挥舞铁翼,抱着巨大的火炮,从东方打了过来。”
  “你说什么!”姬飞轻的瞳孔迅速张大。
  “我来的时候,夏帝国已经灭亡了。”她的身体微微发颤,“我们是最后一批不甘的夏国人,是第一批时空穿越的试验者,要逆天改命,挽救这个辉煌的帝国。”
  如五雷轰顶,姬飞轻瘫坐在地上,怔怔地听她讲述一切。
  你现在的年号是紫薇五千零二年吧?而我来自天市五十八年。
  在紫薇和天市之间,有近一百年的混战时代,被称为太微时代。
  就是在太微时代,东方蒸汽帝国灭亡了夏帝国。
  短短百年间,一个新生的钢铁帝国,彻底覆灭了那个绵延五千年的雍容王朝。而这一切的开始,就是在今年夏天,夏成帝姬飞轻选妃,纳林碧歌入宫。
  十年后,林碧歌重病,夏成帝求药无果,闻海外仙山有不死草,遂派巨型船队向东行进,皆损,无果。
  帝大怒,设江南造船府,以林碧歌之父林海玉为总督,以举国之力建造越洋之巨舰。一年后,十二只巨舰劈风斩浪,奔赴东海,在三个月后的海难中音信全无。举国上下民心惶惶,群臣屡次上谏,以圣人古书为证,告诫皇帝普天之下,大夏土地之外皆为海洋。天圆地方,即使再向东行,也只能无功而返。
  谁知,十四个月后,一艘残破的巨舰返回海港,上面活着的船员不及十分之一,却每一位都眼神明亮,他们联合禀告皇帝,在大洋的尽头,发现了一片辽阔的大陆,并带来珍兽仙草为证!
  以仙草为引,林碧歌恶疾稍缓,帝大喜,几乎倾尽国库、举国徭役,在五年间建造巨舰百艘,以林海玉为总督,浩浩荡荡向东前进。
  半年后,船队近半折损,但带来了大量的珍贵药草,同时禀报圣上:东方大陆幅员辽阔,似乎不逊于夏帝国。尚未人居,沃土千里,若能有效开发,定能成为帝国粮仓。
  成帝大喜,命此地为“夏东”,下令扩大船队定期往返。
  五年后,林碧歌身体渐佳,国内却爆发了大饥荒,连旱三年。
  尸骸枕藉,饿殍千里。在赈灾与瘟疫的压力下,成帝欲迁灾民于夏东,遂下令:凡举家迁往夏东者,每人可分得三十亩地,免徭役十年,来往船费全免。
  林海玉也理所当然地升上了“夏东总督”。表面看来,这是个等级还不如“扬州知府”的临时官,但别忘了,这是一块面积与夏帝国媲美的新大陆,有着数目惊人的铁矿和炭矿。
  二十年后,夏东人口超过一百万,瓷窑数量和农田面积已经超过了夏帝国。
  三十年后,陶器作坊、纺织作坊已经开满了夏东海岸,几乎夏帝国最有势力的巨贾,都在夏东投资设厂。工具迅速改良,逐渐出现水力制瓷机。
  五十年后,第一台蒸汽机在夏东发明,随即迅速应用于制瓷业。
  此时是紫薇五千零七十四年,年迈的夏成帝在夕阳下眺望巨大的帝国,满心傲慢,却根本不知道,在大洋彼岸,那个被他轻蔑称为“夏东”的地方,一个新的时代徐徐开幕。
  几年后,成帝去世,他和林碧歌的长子登上皇位,后世称夏安帝。他守着祖先的规矩,用全部精力维护夏帝国的正统和稳定。安帝见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