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洋天下(刀王)-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发现大型水面目标,方位287,距离37000!”

    这已经接近肉眼能看到的极限,虽然长门号上的410毫米主炮和“祁连山”上的380毫米主炮从理论上来说能打到比这更远的地方,甚至连“兴安岭”和”秦岭”号上的340毫米主炮也能打到45000码,但是双方的指挥官显然不想在这个距离上浪费弹药。

    “长官,从继光号上发来的电报,发现了四艘日本战列舰,对方似乎开始向我们这个方向驶来。”通讯参谋从电报室里出来,向陈世英汇报最新的情况。

    海图旁的参谋军官们迅速将日本战列舰出现的位置标注在了海图上,它们离共和主力舰队现在所处的位置以南大约50海里的地方,似乎正在全力起来想凑热闹。

    陈世英看了一眼海图就已经明白了日本人的意图,这四艘战列舰应该是航速较快的金刚级四艘战列舰,本来应该是前去拦截魏子浩的舰队,再发现共和海军的主力之后,又奉命开始往回赶。

    陈世英笑了,日本人看来很体谅自己,怕一下上来自己吃不消,所以一道一道慢慢给自己送菜。

    “目标方位280,距离35000”在这个位置上,陈世英命令舰队进行了一次复杂的机动,六艘战列舰从敌人的侧前方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向,与日本舰对处于几乎并行的位置,而“世昌号”大型巡洋舰则带领着六艘巡洋舰插向敌人的后方。

    机动完成后,共和海军的战列舰队与日本舰队处于相对平行的状态,两支舰队在相互接近。

    “目标78,距离25000”十分钟之后,射击指挥室也报出了目标数据,这意味着敌人的军舰已经处于“祁连山”号上50倍口径的380毫米主炮的有效射程之内。

    “祁连山”号的舰长于金铭一直举着手上的望远镜注视着海面的情况,下午4时43分,日本旗舰“长门”号首先开火,远处的海面上激起几根巨大的水柱。

    两分钟之后,两支舰队的距离已经拉近到23000码,“少将,现在开始吧!”陈世英举着望远镜观察着对面的日本舰队,轻轻地说道。

    “攻击开始!”一直握着话筒的于金铭向射击指挥官下达着作战指令。

    “方位81,距离23000,放!”

    数秒之后,犹如一声惊雷在海面上炸响,“祁连山”上四座主炮塔炮口喷出四团冒着褐色浓烟的巨大火球,在半空中滚滚向前,10门主炮齐射产生的巨大后座力,使得这艘重达四万吨的巨舰在海面上整体横移了十多米,在舰体的侧面推出一条高达数米的涌浪。

    这艘象征着共和国工业成就的巨舰,终于发出愤怒的吼声。

    “高低26,方位82,放!”

    共和海军“祁连山”上所装备的HG-D/35型50倍口径380毫米主炮发射的每枚弹丸重达880公斤,虽然比长门号410毫米主炮发射的重达1。1吨的炮弹要轻200多公斤,但其穿甲能力却还要强于对手,这得力于其拥有的830米/秒的初速,这要比长门号主炮586米的初速要高出不少,使得其最大射程能达到38公里,这比长门号的410毫米主炮射程还要高出近5公里。

    实际上这些最大射程没有多少意义,双方的战斗依旧是在目视的范围内展开,尽管交战距离已经比一战时期又拉大了不少。在20公里的交战距离上,如果不借助于光学设备,仅凭肉眼是看不清对手的,一艘体型庞大的战列舰也仅仅是遥远的天边水线处一个冒着淡淡烟尘的小黑点。

    位于战列舰队前列的“祁连山”号、“太行山”号和“长白山”号三艘新型战列舰在全力攻击日本舰队的旗舰“长门”号,而位于其后的“昆仑山”级的“终南山”号和两艘“葱岭”级战列舰“阿尔泰”号和“秦岭”号则将炮口对准了“陆奥”,对其身后的六艘重巡洋舰置之不理。

    在长门号用厚重的装甲钢板保护下的指挥塔内,联合舰队司令官末次信正海军大将也正在通过望远镜观察着与其并行的共和舰队,共和海军战列舰主炮每分钟2。5发的射速也远远高于“长门”级主炮每分钟不到1发的水平,战斗刚刚进行了10分钟末次信正已经意识到自己坚持不到四艘“金刚”级赶到战场,而20海里外的两艘“扶桑”级战列舰究竟能对改变战场的局势能起到多大作用?

    “右转20,集中攻击对方的旗舰!”末次信正下达着作战命令,他准备脱离与共和海军舰队的接触。

    “是,司令官!”副官立即通过舰上电话向各相关部门传达指令。

    这艘体型巨大的战舰开始缓慢地进行转向,长门号上那四座令人生畏的四座双联装410毫米主炮塔也随之缓缓转动,齐齐指向左后舷方向的祁连山号战列舰。

    长门和陆奥两舰在十分钟的交战时间里各自被命中数枚大口径炮弹,长门号的3号炮塔被卡死,舯部的副炮和救生艇都被炸飞,陆奥号的境况更惨,高大的舰桥被炸毁了一小半,2号炮塔损毁,甲板上一片狼藉,浓烟滚滚。

    而共和海军方面,只有旗舰“祁连山”号受到了重点攻击,一发410毫米炮弹击中了“祁连山”号右舷侧后的甲板,直接将布置在这的一门双联装127毫米高平两用炮砸飞出去,落入五十多米远的海水中,这直接造成了13人死亡,24人受伤。

    另有一发410毫米炮弹击中了舯部的水线装甲带,虽然没有造成贯穿,但造成布置在这里的一个防雷储油隔舱破裂,这造成最少300吨的原油泄漏。

    “祁连山”后部的机库还被一枚中口径炮弹击中,造成机库的严重变形。

    其它部位所挨的数枚炮弹由于都是命中了装甲厚实的部位,没有造成多大影响。

    “长门”和“陆奥”被六艘战列舰紧紧盯住,看样子很难摆脱被围歼的命运。

    紧急情况下,冈田为次大佐带领四艘“古鹰”级巡洋舰向共和舰队发起了自杀式的攻击,四艘日本重巡洋舰施放着烟雾,冲向正在交战的战列舰群之间,在17000码的距离上发射出鱼雷。

    日本海军的“秘密武器”93式长矛鱼雷拥有远超各国水平的20000米航程和24英寸的直径,共和海军战列舰队只好拉开与日舰的距离,一边做着机动规避,一边将怒火撒向这群不知死活的家伙。

    “古鹰”号很快被打成了一团火光,其它几艘重巡洋舰也都周身冒起了浓浓的黑烟,这种排量只有7200吨,防御薄弱的重巡洋舰哪能顶住数艘战列舰的狂轰滥炸,下午5时20分,“加古”号上腾起一团火球,随着剧烈的爆炸海面上升起一团高达数百米的烟柱,这艘日本人的重巡洋舰不见了踪影。

    “青叶”号和“衣笠”号拖着浓浓的黑烟逃离了战场,“古鹰”号上一片火光,甲板几乎已经挨上了水面,但依然有四门主炮顽强地喷出火光,日本人直到最后一刻依然在战斗,十分钟之后,它也沉入了水中。

    日本重巡洋舰的冲击使“长门”和“陆奥”摆脱了被围攻的命运,但危险依然没有解除,共和海军的战列舰已经高速追了上来,两支舰队现在相距不到30000码,但共和海军的新式战列舰都能开到30节以上的航速,而建于一战后期的“长门”和“陆奥”拼死也只能跑到25节多一点。

    ;

第四部走向蓝海 十一、胜利日

    下午6时15分,海战再次展开,“长门”和“陆奥”只能用剩下的六门后主炮进行还击,而共和海军六艘战列舰却拥有30门前主炮,不过在高速行进中双方的主炮都未能命中对方,有时射出的炮弹甚至偏得离谱。

    海面上隆隆的炮声,两支相互追逐交战的战列舰队,这样的场面很容易将人们的思维带回到一战时期的巨舰大炮时代,但实际上在这个时代,即使是长门级410毫米的主炮也难以对敌手在厚重装甲包裹下的重型战列舰构成致命的打击。时代已经变化,战列舰发射的重磅炮弹固然可怕,但却很难击沉一艘重型战列舰。

    陈世英站在祁连山号的指挥塔内,手里举着望远镜,通过一人多高的观测口观察着海面上的情况。海面上不时传出一阵阵闷雷般的爆炸声,从敌舰发射出来的炮弹在共和舰队前方激起数道五、六十米高的白色水柱,偶尔会遮挡住军舰上观测手们的视线。

    “方位173,发现敌人大型水面目标!”远处烟雾迷蒙的海面上,共和海军每艘战列舰在用五门前主炮进行齐射时都会激起一道白色的水幕,当这些水花逐渐回落,日本海军战列舰那特有的高大塔式桅楼又会重新出现在观测手们的视野中。不过在这次齐射过后,又有两艘日本战列舰烟筒冒着黑烟,出现在战场的侧前方。

    原来拖在后面的日本战舰扶桑和山城号一头闯进了战场,这两艘日本军舰在夕阳下没能看清“长门”号上发出的让其转向的信号,突然进入到战场的两个“冒失鬼”挽救了末次信正,却把自己送进了鬼门关。

    “右舵15,攻击抵近的两艘日舰!”陈世英皱了皱眉头,重新调整了部署,这意味着他准备放弃已经受到重创的“长门”和“陆奥”。两分钟后,各舰在重新调整了射击诸元后,开始转而攻击闯入战场的“扶桑号”和“山城号”。

    共和海军主力舰作了一次右转向的机动,将全部的侧舷火力都对准了“扶桑”和“山城”号,“扶桑”号舰长筱田胜清少将很快就判断出战场上的形势,他决心牺牲自己,以保住让日本人引以为豪的“长门”和“陆奥”。

    “扶桑”号和“山城”号是日本海军自行建造的第一级“无畏舰”,两舰建成于一战之前,不过因为日本当时缺少建造大型军舰的工业技术和经验,这两艘军舰在下水的那一刻起就被贴上了“次品战列舰”的标签。

    尽管如此,这艘装备了六座双联装360毫米主炮的战列舰火力和防护也堪称强大,虽然布置在舯部的两座炮塔由于射界的原因不能向两边开火。

    两艘日本战列舰虽然航速较慢,但它不想跑的时候共和海军还一时拿它没有多少办法。

    在其后的近一个小时的海战中,两艘舰龄近二十五年的日本老式战列舰顽强地抵抗着共和海军六艘新式战列舰猛烈围攻,从黄昏一直到傍晚,两艘日舰至少挨上了两千发各种大小口径的炮弹,浑身上下冒着熊熊的火光,整个的上层建筑几乎都被夷为平地,得依然倔强地浮在水面上。

    “扶桑号”和“山城号”的舰体已经被打得千疮百孔,几乎已经看不出它原来的模样,浓烟从舰体各个地方向外喷出。它们所有的上层建筑如舰桥、桅杆、烟筒、炮塔等等,都已经被炸得七零八落,又有几艘巡洋舰也加入到对这两艘可怜的日舰的围攻之中。在两艘日舰疮痍满目的舰体上,从舰首到舰尾,炮弹接二连三地在爆炸,犹如两团巨大的火球,在海面上熊熊燃烧,火光映红发本已昏暗的天际。

    扶桑号和山城号上仅剩的几门小口径防空炮还在发射着炮弹,尽管是徒劳无功,这种口径的炮弹对驱逐舰都造成不了实质性的伤害。

    浓烈的火焰从“山城号”的舯部窜了出来,十数秒之后,一团蘑菇状的巨大火球升上了数百米高的天空,在火光的映照之下,这艘排水三万二千吨的巨大战舰从舯部爆炸之处开始向下弯曲,舰首和舰尾却在水面上高高地翘起,指向了天空。

    只有几分钟之后,在爆炸的红光之中,海面上除了还漂浮着一些零碎的杂物和燃烧的油污,这艘巨舰已经消灭在了水面之下。

    “‘山城’号沉没了!”作战室里年青的军官们兴奋地跳了起来喊道。

    “命令‘昆明’号抵近,用鱼雷结果它!”陈世英强忍着内心的激动,向舰队下达着使用鱼雷对还在顽抗的“扶桑”号进行攻击的命令。他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顽强,这艘日本战舰甲板都已经快要没入水面,依然在用舰上仅有的几门小口径火炮进行着还击。

    “昆明”号巡洋舰抵近到距“扶桑”号不到三千米的距离,向这艘还在海面上残喘的军舰发射了两枚鱼雷。

    随着几声巨响,日本人的这艘战列舰消失在了水面上,海面上只剩下几团燃烧的碎片,伴随出力舰队出动的“柳州”号、“衡阳”号驱逐舰开着探照灯在水面上搜巡着落水的日本水兵,共和海军主力舰队在整理和收拢着编队。

    “命令舰队,准备返航!”陈世英略有不甘地抬着头看着远方暮色沉沉的天迹,下达着返航的命令。

    黑夜已经来临,他不想冒险再去追逐日本人的逃兵,在晚上到处乱窜的日本驱逐舰是个很大的威胁,日本人威力巨大的93式鱼雷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是一场近乎完美的大胜,除了受到重创的“世昌”号,这艘重巡洋舰企图带领巡洋舰分队利用航速前去对逃跑的“长门”号进行拦截,但遭到日本“扶桑”号和“山城”号两艘战列舰的痛击,其上层建筑几乎被炸塌,两门主炮塔被炸坏,舰艏也被一发360炮弹削去一小半。

    感谢德国人精密的水密隔舱设计,这艘受到重创进水多达2000吨的战舰在两艘巡洋舰的陪伴下,第2天上午依然踉踉跄跄返回了基地,尽管航速已经降到了15节,但还是能够坚持下来。

    东沙海战称得上是一次极有意义的大胜,共和海军以牺牲156人,357人受伤和一艘重巡洋舰被重创、两艘战列舰轻伤的代价取得击沉两艘日本战列舰、两艘重巡洋舰和一艘驱逐舰,重创日军两艘战列舰、两艘重巡洋舰的重大战果,使自甲午以来一直被日本海军压制的共和海军终于有了扬眉吐气的一天。

    在舰队返航的路上,凌晨3时,共和总统和国防委员会就向舰队发来了贺电,祝贺共和海军取得的“历史性的胜利”。

    随着欢庆海军取得的重大胜利,国内“反攻台湾”的呼声日益高涨,共和军也在磨刀霍霍,加紧训练登陆部队和准备运输船只。整个台湾风声鹤唳,日本人在加紧防备,双方的飞机几乎每天都会在海峡上空展开激战。

    ;

第四部走向蓝海 十二、突袭樟宜

    一场热带风暴席卷着东南沿海地区,风暴的中心过后,到处是一片狼藉。

    暴雨如注,一支包括4艘“江苏”级重型航空战斗舰、6艘战列舰、4艘大型巡洋舰在内的庞大共和海军舰队冒着风雨离开了军港。

    南中国海,天空一直不停下着雨,乌云密布,即使在白天能见度也不超过1000米,狂风肆虐的海面,掀起一排排十数米高的巨浪,即使是“昆仑山”号这样的重型战列舰在这样恶劣的海情下,也犹如一个醉汉,跌跌撞撞地行驶在海面上。

    此刻在纳土纳岛南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南洋舰队的五艘潜艇组成的一个战斗群正在海面上与风浪作着搏斗。

    杨靖文和三个水兵站在221号潜艇的小舰桥上,身上裹着厚厚的大衣和雨衣,仍然被冻得浑身发抖,迎面扑来的海水早已把他浑身上下淋得精湿。水兵们倒是恪守着职责,警觉地注视着海面,身上挂着的望远镜早已没什么用,这样的鬼天气里,这些派到艇外的监视哨能看到的距离超不过800米,连相距不远的伙伴们也只能够看见一个水面上模糊的灰影。

    站在不停灌着海水,摇摇晃晃的舰桥上,海面上昏沉沉得什么也看不清,海面在雨水之中显得雾汽腾腾,灰濛濛的一片,这样的日子格外难挨。

    “221”号潜艇在一阵阵的风浪中不停地挣扎着,以15节的航速向马六甲方向前进,黑色的艇艏一会儿被埋进水里,一会儿又被抬上浪尖。

    就在连包括美国人都认为共和海军的下一步目标是在台湾登陆之时,共和海军却掉转枪口,把目标指向了英国人在东南亚的“堡垒”――星岛。愤怒的英国人为了脸面与共和中华进行宣战,可是英法两国并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它们在东南亚的军事力量实在有限。

    法国人在整个法属印度支那约有3。6万的殖民地军队,这些只装备着步枪和少量火炮的殖民地军队在装备上与法国陆军相差太远,而英国人在整个马来半岛大约有4万人的军队,在宣战后又匆匆从南亚调来了两个印度师和一个澳大利亚步兵旅。

    英法两国拼凑的“十万远征军”直到10月这才陆续开始抵达东南亚。

    1937年11月2日,共和海军南方特遣舰队借着恶劣的天气离开基地,进入到南中国海,共和舰队远离正常的航道,从中沙群岛以东进入到危机重重,礁石密布的南沙海域,这里有一条海军早已经的反复勘查的确认的狭窄水道。

    11月5日傍晚,天气逐渐缓和,虽然天空中一直在下着雨,但海面的风浪逐渐减小,程耀恒统领的南方特遣舰队已经进入到距星岛不到200海里的阿兰巴斯群岛以西海域。南方特遣舰队的旗舰“昆仑山”号的作战室内却忙碌异常,负责这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