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琅琊榜之风起长林-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说是丫头在游湖时出了意外,落水而亡惊吓到了侄女,荀夫人简直不敢相信,讶异地问道:“若说是敏儿倒也罢了,怎么会是佩儿?这孩子是从东边买的,一向水性很好啊!”
嬷嬷当时没有问得这么细,只能自己猜想道:“到底是寒冬腊月,这一下水,人就僵住了吧?”
荀夫人正要追问,坐在一旁的荀白水已经有些不耐烦,“好啦好啦,死个丫头有什么大不了的,关键是安儿受了惊吓,得寻个好大夫调养才行。侄女婿年轻不太懂,还是让荀樾拿我的帖子去跟唐知禹打声招呼,请他用心荐一个好的。”
对于佩儿这样的贴身丫头,荀夫人的痛惜之情当然要比荀白水更强,但无论如何总还是侄女更加重要。听了夫君的吩咐之后,她的注意力立即被转开,亲自出来吩咐了荀樾,又派人打听如何镇邪安神驱水鬼,四处烧纸进香供奉神位。
正忙乱着,前院的执事突然飞奔了进来,手里托着一封书信,进门匆匆行了礼,欢喜地道:“回禀老爷,大爷来信了!”
一年多没有音讯的侄儿来了消息,自然令荀夫人喜出望外,抢前一步将书信拿了过来,匆匆拆开,看着看着,脸上便绽出了笑纹。
荀白水表面上肯定要比她矜持许多,但其实心底也很急切,见她只顾着笑不说话,不禁用力咳嗽了一声以示提醒。
“老爷,飞盏信上说,他已经在路上了,要回来过年呢!”荀夫人高兴得眼眶都红了,拭着眼泪道,“我不懂你们外头朝堂上的事儿,这次飞盏回来,你们叔侄可别再拌嘴了!”
荀白水横了她一眼,“好啦,既然得了信,就去把他以前住的院子收拾出来吧。侄儿已经卸下朝职,不方便住禁卫府了……还愣着,赶紧安排去啊!”
已在路上的荀飞盏是在十一月下旬辞别故友下的山。相当凑巧的是,在他离开后的第二天,就有一位礼部的官员自金陵长途而至,到琅琊前山敲响了迎客的金钟。
蔺九陪着萧平旌一起到前殿面见这位帝都来使,一进门就看见堆成小山般的箱笼礼盒,心里顿时明白了什么,笑着走开,自己坐到一边悠然喝茶。
“下官礼部侍郎费浦,奉圣命,问候长林王。”
“奉圣命?”萧平旌挑了挑眉,抬手还礼,“有劳大人远来。请问陛下安好?”
“陛下御体极为康泰,请长林王不必挂念。只是东境一场大战,国土未复,陛下难免烦忧,原本还想询问长林王的意见呢。幸好京中朝臣们能解君忧,内阁召集各部连番廷议,东境将领也纷纷献策,收复淮东三州的方略大约年后便能商定。陛下十分欣慰,这才没有惊扰王爷。”
此番话里所含的深意萧平旌哪能听不懂,深深地看了他两眼,“那就好。请大人稍歇一晚,替我带回请安书信,拜谢陛下隆恩。”
费浦堆起笑容连应了两个“是”字,再次行礼,跟着一名前来引领的黄衫人退出了殿外。蔺九此时方才耸了耸肩,淡淡地道:“看来金陵有人不想让你插手东海之事,不过这做得也太明显了……”
萧平旌没有回应这句话,默默走出殿外,在不远处的山崖边迎风而立,眉宇之间忧思沉沉,也不知究竟在思虑些什么。
金陵来使的消息此时已传到了蒙浅雪的耳中,她与林奚自然关切,忍不住也赶来了前山,遥遥瞧见崖边的身影,正要过去,殿内的蔺九打着手势,向两人摇了摇头,示意她们到自己这边来。
“我真是不明白,”林奚在殿门边回首又看了看,疑惑地问道,“天下之大,他不可能担负所有。长林府一步一步被逼到此处,该做的都已经做了。平旌是个聪明人,道理自然都懂,自己心中坦荡无愧就是了,为何还这般放不下?”
蒙浅雪生于将门,自然更能理解这种牵绊,叹息道:“对于我们而言,有些东西就像刻在骨头里的,说要放下,谈何容易?”
蔺九并没有参与两人的交谈,悠悠然烹好了一壶新茶,举杯相邀。三人对坐下来,一面品茗,一面聊些闲言,任由萧平旌独自在崖边静思。大约半个时辰后,他似乎心中已有决定,转身飞快地奔了过来,拉住林奚的胳膊,“跟我来,拜托你帮一个忙。”
林奚未及多问,被他直接拖了起来,沿着山脊小径直奔后山。蒙浅雪惊讶地瞧着两人的背影,忍不住开玩笑道:“这孩子,要人帮忙只找林奚妹子吗?大嫂还闲着呢。”
“如果我猜得不错,这个忙世子妃可能还真不愿意相帮。”蔺九微微笑道,“瞧那个方向,他们应该去的是琅琊书库。”
一听说是去书库,蒙浅雪果然皱起双眉,抹了抹自己的额头,“好吧,那请九先生再猜一猜,平旌到底想要去干什么?”
蔺九端起茶盏,垂眸看着杯中一抹碧色,沾唇微饮,“长林一向驻守北方,平旌才气再盛,毕竟不太了解东境。琅琊书库包罗万象,收录有各处的地方志、山水志、堪舆图册,甚至还有游记。他若想为朝廷收复淮东三州提出有益的建议方略,总得要自己先把大致的地势了解一下才行吧。”
“收复方略?”蒙浅雪的神色有些怔愣,“朝廷遣来使臣就是为了这个?”
“朝廷并未遣来使臣,来的大概是荀首辅的人……”蔺九轻轻叹了口气,“但对平旌而言,既然有这个能力,又是应该去做的事情,理应不受他人的态度所左右,总得要无愧于心,以求将来不留遗憾才是。”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琅琊山上对萧平旌了解最深的人,一直都不是老阁主而是蔺九。早在三个人坐下来饮茶之前,他就已经吩咐过后山执事,提前开启了设于山腹中段的书库大门。
琅琊书库搜罗天下,规模甚是惊人,排排书架皆有两层楼高,一眼望不到头。架上陈列满满,有些是竹简,有些是卷轴,有些是书匣,甚至还有木架嵌起的石刻。林奚检索和速阅的能力向来甚强,萧平旌拉着她一起进来,就是想请她帮忙,把与东境淮水两岸相关的所有典籍、图册尽量查找出来,用以研习。
第一次进入书库的医女委实震撼惊叹,最初竟有些无从下手的感觉,认真摸索了大半个时辰,才约莫明白了库中藏书的分类标准。两人共同合力,很快便寻找抽拿出了小山似的一堆书卷。木架旁侧有条长长的通道,萧平旌寻了个开阔明亮之处,将资料分类堆放在周围,自己盘腿坐在地上,逐本翻查,看到值得精读的,还要摘抄出笔录。
林奚继续穿梭在书架之间,时不时就要架梯登高,每找到两三本,就拿过来放在那堆小山的上层,再把读过后无须重阅的书卷归返原位。
大半日后,萧平旌翻完了一整卷图册,不免肩颈酸痛,仰起头一边活动手脚,一边瞧了瞧忙碌中的林奚。琅琊书库侧窗高开,斜斜透入的柔光中,年轻的医女眉目舒展,神色安宁恬淡,似乎并未多思多想。但不知道为什么,萧平旌就是觉得应该向她解释一下。
“我绝不是打算重返朝堂,也不在乎什么王爵兵权、富贵荣华……但我的姓氏、血脉、骨子里割舍不掉的烙印,这些都没有办法轻易抛开。林奚……谢谢你一直都肯帮我……”
将门根骨对于一个人的影响,长于医家的林奚无法真切体会。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们是彼此不同的两个人,不必分享同样的情绪和同样的思维,她从来都不是一个会去强求的人,只要能够理解,愿意尊重,一切便已足够。
“老阁主不是说过吗?若真的能全盘看破,活在世间又有何意趣?你若觉得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尽心尽力就好。”
萧平旌心中一阵柔暖,情不自禁地抓住了那双整理书页的手,也不管她脸红挣扎,用力合在掌心,微笑着握了许久。
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人几乎是全天都泡在书库里头,用过早膳便会进来,一直挑灯研读到深夜方才离去。蒙浅雪不像林奚这样可以帮忙整理记录,只能时常进来探望,送些膳食茶点,若觉得两人太过辛苦,还要负责把他们赶回去休息。
就这样精研了整整十天之后,萧平旌的心头大概有了些底,开始提笔草拟给萧元时的建言,只不过写写改改,看上去极是谨慎,全不似以前那般倚马可待的样子。
“怎么样?”蒙浅雪伸长脖子看了一阵,也看不大懂,“你以前写战策方略可没有这么慢啊,还是不太有把握吗?”
“我对东境的认知原本就太少,以前那些疑团也还没有完全想通,”萧平旌用镇纸抚平了桌上的稿笺,搁下手中笔杆,“大嫂你也知道,咱们大梁素来认为东海国小力弱,加之邦交又不错,对其一向戒备不足,每每提起它时,也只是说它产珍珠、产鲟鱼,风景上佳。除了很多年之前有位驻守东境的卫将军以外,几乎没有人认真了解过这个邻国。”
蒙浅雪皱了皱眉,“连你都不了解吗?”
“我以往也只去过一次东境,读过几本卫将军著述而已,当然称不上了解。不过静心钻研了这些天,多少还算有所进益。”萧平旌的手指在桌案上轻轻敲着,若有所思,“至少虞天来一定要得到淮东三州的原因,我大概已经知道了。”
蒙浅雪立时露出好奇之色,连林奚都停止了研墨,抬头看了过来,问道:“还能有其他的原因?不是因为刚好退到那里去了吗?”
萧平旌摇头笑了笑,“当然不是。东海所辖离岛众多,水域广袤,看起来似乎岸线绵长,但有一样东西它却天然欠缺,绝不是后天人力所能补足的。”
“是什么?”
“深水船坞。”
第三十章 自有英才
东海之战中墨淄侯情报准确下手稳狠,大梁各城各营的主将又都是开战之前便预先设定好的目标,在前期溃败中几乎伤亡殆尽,所以战后应召入京领赏的这十名东境将领,基本上位阶都算不上太高,比如岳银川就仅仅只是个五品参将而已。不过身为皇帝陛下指名要单独召见的人,想也知道他将来必有升赏,礼部在安置他时因此提了几档,没有让他挤在驿馆里,而是分配出一座独门小院,供他们七人暂时居住。一进两厢四间房的居所看上去并不宽敞,却好在距离宫城并不太远,在这寸土寸金的帝都皇城,已经算是极为难得的礼遇。
一行人在沉香湖边捡回来的佩儿进了城便突发高烧,请医诊治后勉强稳定了下来,只是一直晕晕沉沉,无法询问她的来历。本着好人做到底的原则,谭恒让出了自己的房间给她,又花钱雇了位近邻妇人前来照顾,一心盼着她早日退烧清醒。
在进京之前,岳银川原本以为自己只需要安安静静地待着,等待礼部排期觐见就是,没想到住下的第二天,内阁就为十位入京将领摆了一场接风官宴,之后各方应酬便再也没有断过。每天不是这个请就是那个请的,不去的话得罪人,去了又觉得无聊,所以这位岳将军心情不是太好。
这一天午后,他带着谭恒刚赴宴归来,一名礼部属吏叩响了小院的大门,通报说进宫面圣的日期已定在明日,请他提早准备。这对岳银川来说算是数日来最好的一个消息,让他郁沉已久的面色陡然转晴,急匆匆奔进主屋,将自己想要呈交御览的奏本又翻了出来,准备再检查修订一次。
谭恒是普通军户人家出身,打小没念过多少书,对这类事情一向帮不上忙,索性不去他跟前碍事,送走属吏后便留在庭院中,找其他亲卫对练拳脚。正打得热闹,突然瞧见那位看护病者的妇人从东厢房走了出来,赶忙抽身过去,关切地问道:“怎么样?那姑娘醒了吗?”
妇人叹了口气,“眼睛倒是能睁开了,但还是说不清话,认不得人。”
圆脸的小乙凑过来插话道:“这都晕了多少天了啊!该不是已经把脑子烧傻了吧?”
另一个亲卫笑着调侃道:“再傻能有你傻吗?”
两人顿时在院中又打成一团,其他人围上来助拳添乱,边笑边闹。谭恒也懒得管束,只是偶尔才会想起自己身为副将的职责,呵斥他们小声些,不要吵着屋里“正在写字”的将军。
在谭恒眼里“写字”一直写到入夜的岳银川其实并不是真的在动笔,摆在他面前的那封奏本早就已经推敲润色过多次,根本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他只是握着笔坐在那里,逐字逐句又重新通读了一遍,以此来平复自己首次面圣之前难以避免的紧张感。
好在次日觐见的时辰安排在了午后,不用赶着天不亮便起身,可以从容做些准备。出发之前依制有一名礼部官员过来引导,名为送步,实际上也顺便检查一下是否衣冠严整,确保不会冒犯天颜。到了宫外下马之处,随员止步,有两名黄门内监出来带路,领到朝阳殿外静候传报。这个等待的时间往往长短不一,若是运气不好,可能两三个时辰都没有动静。不过岳银川的候见是萧元时钦定的,当然不会这么倒霉,大约只等了一刻来钟,殿门处已传来宣召之声。
岳银川定了定神,按照黄门内监在前方的指引,一步一步迈上巍巍长阶,生平第一次走进了这座大梁朝堂议政的中枢,刚刚跨过朱红描金的高槛,整个人就不由得一愣。
只见大殿另一端的御阶之下,居然站着荀白水、萧元启和兵部礼部两位尚书,人数虽然不多,却个个都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饶是岳银川天生心性沉稳,乍一见这场面还是不免有些意外,行礼叩拜时的嗓音都有些哑沉。
其实此次召见小皇帝只叫了莱阳王陪同,其他几位朝臣只是刚巧在御前议完政,看见萧元时颇为期待的样子,索性也都留下来陪着瞧瞧,倒不是特意给他一个小小参将安排下了这么大的阵势。
“臣岳银川,奉召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岳卿平身。”萧元时抬手叫起,好奇地打量了他一阵,“十州溃败,满目皆是无能之辈,唯有将军你独得胜果,可见是个难得的奇才,故而朕吩咐礼部,一定要单独召见。”
刚刚才站起身的岳银川再次撩衣跪下,叩首后郑重地答道:“谢陛下夸奖。但臣以为,东境之败,是败于军情泄露。自古以来,暗箭最是伤人,东海握有整整十州的兵防图集,知道我方山川地貌,在何处驻军、兵力几何、由谁统领,知道粮库、银库、兵器库等所有要害的位置。臣的主将,便是出营之后遇伏击而死。在微臣看来,东海之战虽有全线溃败之辱,但也并非都是将士无能。”
面对皇帝陛下的赞扬,身为臣属者应该怎么回答早就有设定好的无数套话,还被美其名曰御前奏对,用以衡量臣下是否懂礼。萧元时听熟了那些套路,倒是头一回听到这样的应答,难免有些怔愣,阶下其他人也没有反应过来,一时满殿寂然。
不过也只是片刻安静而已,荀白水第一个就回过了神,皱眉斥责道:“放肆!陛下好意夸赞,你听着就是了,竟然还敢当面顶撞!”
座上的小皇帝反倒没有恼意,笑着道:“岳卿所言也有道理,朕刚才的话仔细想想,好像的确有哪里不对。”
他既然都笑了,荀白水便没有再继续饬戒,萧元启也顺势上前舒缓气氛,笑道:“在臣看来,岳将军第一次面圣嘛,礼仪上难免有些欠缺,有了首辅大人的教导,他自然也就明白了。”
“莱阳王说得对,荀爱卿不必太过严苛。朕今日召见,原是为了加赏而非降罪,岳将军有什么想要的赏赐,尽管告诉朕就是。”
被荀白水训斥过两句之后,岳银川的心绪反倒镇定了下来。他知道自己这样品阶的驻外武臣,能当面与天子对话的机会也许就只有这一次,当下再次叩首,朗声道:“谢陛下恩宽。臣有幸得见天颜,别无所求,唯愿就东海之战事,向陛下进言。”
进言这种事说起来好听,但一向最讲层级。在高位者没有主动垂询的情况下,若有什么想法最好是报给直属的上峰,稍一越级便容易招人反感。更何况在殿上这几位高阶朝臣的眼里,边境将领只要勇猛无畏,愿为朝廷效命就行了,战略层面的军政大事并不容随意置喙。所以岳银川的请求一出口,几位朝臣的表情看上去都不太以为然。
好在现场还有一位像萧元时这样站在顶端的人物。他没有上司,对越级这种行为不仅不在乎,反倒觉得兴致勃勃,闻言后立即将目光投向了荀白水,满脸想要听上一听的表情,让他这位舅父大人也不得不默然允准,未曾出言反对。
“朕觉得岳卿甚有见识,既然有话,不妨直言,站起来说吧。”
岳银川谢恩起身,恭谨地拱了拱手,正色道:“东海这次得我朝中内贼所助,突袭十州,血腥屠城,丝毫不计后手,进得快,退……退的时候也从未恋战,因此其实力基本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