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逍遥小地主-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相对来说,七品就比较低了。
而在大唐,虽然说一般的县令也就七品,但是县令的几个副手,县丞、主簿、县尉可都是**品的。
**品才真正是芝麻官,身穿青袍,而七品已经是穿绿袍了。
如房玄龄这样的贞观名相,当初在隋朝的时候参加科举中了进士,第一次授官也不过是当个九品县尉而已。要知道,隋朝时的进士,可比明清时的进士还更难。
正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隋唐时的进士科极难考中,录取率更是低的惊人,一科也就录几个吧,这样的情况下,中进士就极难得。可连中了进士,都还只能从九品县尉当起,可知七品县令有多难得了。
一般情况下,一个县尉要升到县令,搞不好十年都未必爬的上去。
李逍一个流外六品的吏员,说白了就是不入流的小吏,忽然间就直升从六品下,这简直就是平步直云。
大唐官分九品,二品以下每品又分上下阶。
流外六品到九品,还有好几级,流外六品到流外二品,然后是勋品,再然后才是从九品下,这里就五级了。
从九品下到从六品下,又是十二级。
流外到流内,这还是最难跨越的一级,这么一算,李逍相当于连升了十八级。
嗯,估计也算是创纪录了。
昨天李逍还是个村民呢,今天就等于是厅级干部了,这个火箭升迁了。
听闻李逍当官了,李家庄瞬间就热闹了起来。
赵大夫更是立马从生药铺子里赶了过来,他从女儿婉娘手里接过那道锦绫告身,仔细的看了好多遍,尤其是那上面一个个印章,一个个签名,更是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终于确认自己的女婿真的当官了。
而且一当就是从六品下,官袍都是深绿色的。
李逍倒没有半点官老爷架子,早上出去时什么样子,现在依然是什么样子。那花了十贯钱换来的告身和官袍,也任由大家你摸我看的,毫不介意,倒是婉娘一双大眼睛左盯右看,生怕被哪个弄脏弄坏了。
“三郎,你是官咧。”赵先生激动的眼含泪花。李逍父母先逝,如今李家的长辈也就只有他一个了。
看到这个女婿越来越厉害,不但把一个濒临破败的李家庄撑了起来,恢复了生机,还越弄越红火,如今又还当上了朝廷命官,赵大夫如何不高兴呢。
若是李善人地下有知,只怕也会含笑九泉了。
附近的村民们被赵先生一句话,都弄的有些醒过神来。
对啊,三郎当官咧,六品官咧,跟他们蓝田县的县令都一样大了。立时,大家看像李逍的眼神都有些不太对了,以前完全是亲切,李逍就跟他们的子弟一样,虽然说李逍是东家,是地主,但对待大家和气大方,大家也都习惯了他没架子。
而现在李逍做官了,身上突然间就好像有了一层官威了。
那官威看不见摸不着,可大家就感觉到有,无形的存在着。
对官畏惧,那是本能的。
平头百姓,哪个敢惹官。
自古民不与官斗,破家的县令,灭门的令尹啊。
大家不约而同的退后了几步,甚至也没有人再敢去摸李逍的那道明亮好看的锦绫官告,和那深绿色的官袍了。
相比起宋明清时代的科举发达,虽然唐王朝是科举兴起的年代,但在此时,其实科举取士的规模还极小,平头百姓极难通过科举出头。甚至科举取士,也并不仅是看才,还更看重的是家世和名气。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就打洞。
朝中那些关陇贵族们世代都是贵族,不管是西魏还是北周,又或是隋、唐,他们都是贵族,高高在上。
而对于蓝溪的这些乡民们来说,他们世代就是百姓。不管谁当皇帝,哪个朝代,他们都是百姓,科举也好,不科举也罢,反正他们是不可能脱离农民这个身份的。
隋唐结束了南北的纷争,统一了天下,也早结束了魏晋时的九品中正制,不再是以世家门阀来选拔官员,科举制度推出多年,但到现在也仅仅只是朝廷选拔人才任用官员的一个补充而已。
可以说,朝廷年年科举,一年一科,但每年选不出几个士子来,科举出身的官员,远远还不如朝廷国子监里出身的官员,更不用说,朝廷如今更多的官员,主要还是以门荫入仕,以及靠着官员们举荐入仕。
正也是这种情况下,李逍这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突然从一介白衣就授任六品的监正,倒也就不显得太突出了。
若是在宋明清的科举全盛时代,一个二十一岁的年青人,直接就从白身当到了朝廷中央衙门的一个监正,这是根本不可能想象的事情。
但在这年头,这种非正常情况却是很正常的。
如得到大佬赏识,或者说直接被皇帝赏识,那平步青云真是最简单不过,比如当年薛仁贵,在征辽军中也不过是个队头级别的,但表现突出,让皇帝惊艳,于是直接就给了他一个五品的军职。
正比如说,程咬金当初比较看重李逍,便直接举荐他任七品参军,朝廷也一样没驳回。
甚至连县令柳倓,都提过要举荐李逍当县录事,虽然录事没品级,可也是县里的五把手了。
这就是官员们的举荐之权。
而如程伯献、薛楚玉这样的将门之后,勋戚品官子弟要入仕就更简单了,年少时在国子监读书,再大点就直接到内三卫当侍卫,直接就有品级,当几年就外放任个实职,出去再打几仗,这官就嗖嗖嗖的往上升了,甚至父亲功劳大,还能直接分点功劳给他让他也封个爵位。
杨大眼也来了,带着书院的学生们。
李逍是书院的资助人,也是书院创始人兼名誉山长,荣誉教授。他当官了,对于书院来说也是个莫大的好事。
他也正好对学生们激励,李逍也只是一个寒门子弟啊,可一样从山窝里飞出去变成了凤凰。
杨大眼读了半辈子书,但却连进京参加科举的资格都没有。因为他没有得到州县官员的举荐,又不是国子监的学生,因此想科举博一博都没机会。
读了半辈子书,最后却还造过反,命运造人。如今看到曾经与他们一起在江南逃亡过的李逍,却转身华丽的一变为大唐京官,他心时也是充满羡慕的。
“当官了,以后就是不课户,免租免役了。”
大唐的官员是很有特权的,比如说不纳税赋不服役,这就是极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是实打实的不课户。
大唐百姓分为良民和贱籍之民,其中贱籍的主要有奴隶、部曲等依附于他人之人,他们连大唐人都算不上,所以也不用纳税服役,但也没有基本的权力,比如均田授地、受征为府兵以及参加科举、入仕为官吏等。
而大唐的良民里,又分为课户和不课户。课户就是得纳税赋服役的,一般都是平民百姓。
而不课户,则主要就是贵族官僚们了。
一旦当上官,那一家人就不用再缴纳租庸调,也不用服役。这可不仅仅是能省好多钱的事情。
比如说不少商人,手里是比一般百姓有钱的,但他们经商得纳税,而且也还得服各种役,比如说去运粮啊修路啊,或者说到衙门里去当班执役啊。这种役,在唐初是不能免除,也不能如中晚唐一样可以花钱代役折抵的。
你再有钱的商人,你每年也得乖乖的接受征召去服役,安排到干嘛就得去干嘛。让你去修城墙你就得去修城墙,让你去给大军运粮草就运粮草,让你到衙门站班就站班,让你到官员家里当差就当差。
这种还不能花钱抵,不能找人替,可以说这才是最让人无奈的地方。而服役是很苦的。
当上官就不一样了,一家人都免税免役了。
李逍那一千多亩地,以后不用向朝廷交一文钱的租,也不用再接受官府的征召服役了。
“三郎啊,这玉米监正莫非是专门负责种植玉米的?”杨大眼毕竟是读书人,对于朝廷的衙门还是有些清楚的,这玉米监正以前可是没有的。
“嗯,朝廷设了这个玉米监,还划了三块地给我,调给我百多个属下,让我试种玉米呢。”
杨大眼点了点头,一个玉米,特设一监,看来朝廷对玉米期望很大啊。就是不知道,三郎这玉米到底能不能种好,若是种不出,只怕今日有多荣耀,他日就会有多惨啊。
第185章 兵围李庄
小妹李贞对哥哥当上了官,非常的兴奋,雀跃的唱着歌。
“阿兄,快穿上官袍让贞娘看看,阿兄穿上官袍一定非常的好看。”
李逍对于那深绿色的官袍并不太喜欢,男人有几个喜欢绿色的。尤其是这六品官袍的绿还是深绿,比七品的浅绿还更绿一些,简直是绿的出油。
虽然李逍也不喜欢四五品官的浅绯深绯,觉得太娘炮。也不喜欢三品以上的紫袍,觉得太基佬。
可再娘再基,不也比绿色好吗?
说来他倒挺喜欢青色的,青衫司马就不错。黄色其实也还行,挺奔放的,可惜在隋朝时当兵的还能穿黄色,但到了唐朝,黄色就只能由老李家的人穿了,尤其是明黄色,只有天子一人可以穿。
当皇帝就是可以这么霸道,连颜色都能垄断。
架不住妹子的喜欢,李逍最后还是只得换上了官袍,穿到身上,凑到水池子边上瞧了瞧。
一身绿,感觉跟从前玩传奇时穿的重盔甲一样,圆领长袍,配上带着双翅的乌纱帽,加上一双乌罗靴,系一条牛皮带,挺合身。
“真英俊。”李贞看着哥哥一下子变了一个样,由平常慵懒闲散的样子,一下子变的龙马精神,不由的拍手称赞。
真说的高兴,突然庄外烟尘大起,蹄声隆隆。
守着庄门的瘸脚老黄一瘸一拐的跑来,一脸惊慌。
“阿郎,不好了,官兵来了,好多的官兵,骑着马,佩着刀,还背着弓箭,还有拿矛持槊举旗的。”
这话一出口,本来看热闹的百姓一下子都不由的惊了一下。
而杨大眼、郭大彪等一群跟着李逍当初从江南来的人,更是无不变色。
大唐虽然尚武,但若无军令,府兵可不会随意出动的。大唐在天下各地分驻六百多个军府,几十万府兵,但平时若无兵部的调令和兵符,统兵的将校敢私带五个以上士兵出自己的辖界,那就是要按谋反罪算的。
尤其是这里可是天子脚下,京畿重地,到处都是十二卫府的军府,犬牙交错,相互监督。
光天白日的,大队士兵全副武装的奔驰而来,绝非一般情况。
一群人当初都是曾经因饥荒而造过反的,曾经激昂慷慨过,也曾被官军追杀的走投无路过,他们清楚的知道,虽然饥民们饿急了会有多疯狂,但更清楚官府的府兵的战斗力有多强。
一群拿着农具的饥民,面对着装备精良的府兵时,完全就没有可战之力。
“三郎,难不成我们的身份被发现了?”
郭大彪有些着急的凑到李逍耳边说道,当初被江南的府兵追的上天入地,幸亏李逍带着他们逃到了关中。
在关中结束了逃亡的日子,慢慢的日子越过越好,大家甚至都已经忘记了当初的那段造反日子,忘记了他们其实还是逃犯的身份,他们甚至能够安然入睡,不再一夕三惊。
“别慌,应当不是。”李逍倒觉得不太可能,要是他们的身份被发现应当早就被发现了,也不会等到现在。
赵大夫看着女婿跟大彪两人嘀咕着什么,走了过来。
“三郎,你这告身和官服可莫不是私造伪设的吧?”
“阿耶莫开玩笑,私造官印这可罪同谋反,我怎么可能做这种事情。”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李逍觉得不管是什么情况,总得面对。
“我去看看。”
大彪跟张葱刘蒜等几人使了个眼色,“操家伙,护着三郎,真要有事,拼着三郎杀出去。”
赵大夫听的眼皮直跳,这阿彪说的什么混话。
倒是那些乡亲们虽然一个个胆战心惊,这个时候却也还没有人逃散。甚至有年轻人高喊,“三郎向来对咱们乡亲们不薄,咱们不能让三郎被欺负了。”
“对。”
一群年轻人响应。
“大家别慌,我现在是朝廷命官,谁也不能在这里放肆乱来。”李逍喊道,可别被大彪他们几个一激动,煽动一下来个揭竿起义啥的,那就完蛋了。
李逍带着众人来到村庄大门前,他身上还穿着绿色的官袍。
往那一站,身后站着一群老老少少,倒也有几分气势。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李逍看见对方起码有百骑之多,个个装备精良,绝不是什么私人的护卫随从,这绝对是正规的朝廷军队。
在大唐,连太子私藏个百把副铠甲,那都是谋反之罪。府兵们平时就算自备军械,但是军械也都得是朝廷统一打造的制式军械,府兵出钱向卫府购买,训练或出征时领取使用,一旦回家务农时,那些护甲、长矛、硬弓这样的器械是得存放在卫府武库之中的。
顶多也就是能带把横刀回家,谁要是敢把铠甲、长矛这样的军器带回家,甚至公然带到街上去,那就是找死。
不过李逍对于大唐的卫府军其实并不怎么了解,也看不出他们的旗号认不出他们的番号。
一个络腮胡的大汉踢马上前。
“你就是李逍?”
李逍故意伸手掸了掸自己这件刚穿上身,刚才还被他嫌弃吐槽许久的深绿官袍,朗声道,“本官正是李逍,朝廷新任的司农寺玉米监监正,从六品下通直郎,尔等何人?”
那汉子长的魁梧壮硕,比大彪更像是一个杀猪的屠户。
他嘿嘿的笑了两声,然后指了指自己身后的人马。
向李逍一拱手,“某乃左卫折冲都尉于承基。”说完还有些得意的瞧着李逍又加了一句,“正五品下。”
李逍心里不爽,没想到随便跳出来一个糙汉,居然都比自己高好几级,自己从六品下,这大汉却是正五品下。
正五品下的折冲都尉,这是最低级的折冲府的主将。大唐折冲府有三个等级,上等一千二,中等一千,下等八百人。折冲府的主将就是折冲校尉,上府是正四品上,中府从四品下,下府正五品下。
“原来是于都尉,失敬失敬,不知带着部下前来我李家庄何事?”
官大一级压死人,不过这里毕竟是李家的私宅,而且李逍又不是武官,两个系统之人,李逍倒不怕他。
“我还是喜欢别人叫我平棘县公的,这爵位还是当年我随太宗皇帝在辽东血战之时得的封赏呢。”
听这人语气,明显是来找事的了。
不过他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了这个什么平棘县公。
“平棘县公可有公务?”
“当然有,若无我怎敢带兵前来?李逍,我是奉政事堂之命,特来你处取玉米种子的,你也莫耽误我时间,赶紧把玉米种子拿来,我也好赶紧收队回京覆命。”
取玉米种子,李逍目光打量于承基,大概四十来岁,很威猛的糙汉,官职不低,一个折冲都尉,还是个县公爵位的勋臣,这样的人带着一百左卫骑兵来要玉米种子。
“既然是政事堂的命令,李逍自当遵守,不过总得有个凭据,否则我到时也不好交差。还劳烦于县公出示政事堂的命令文书。”
于承基脸色不好看,“怎么的,还不相信某?”
“这不是信不信的问题,而是既然大家都是公务,那就得走流程。”于承基一句话,越发的让李逍觉得这个事情里面只怕有问题。
若说于承基只是傲慢一点到没什么,毕竟这人官大,而且还有县公的爵位,但这人不肯拿出命令来,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根本没有。
玉米的重要性,李逍可是知道的。
除了已经交到李治手里的一根玉米棒子,李逍现在手里就剩下六根玉米,这玩意他谁也不会轻易交给的。
“李逍,莫要轻慢本将。”
“拿不出来吗?”李逍冷哼一声,“只怕你所说的奉政事堂命令是假,是奉了某人的私命是真吧?”
他直接再诈一句。
果然,这句话一出,于承基脸色变的更厉害,眼皮都抖了几下。
“休得胡言乱语,某没功夫跟你在这里耍嘴皮子,赶紧把玉米种子拿出来,我知道你这里还有六个玉米,莫跟我玩心机。”
这话让李逍更确定了这个于承基根本没的政事堂命令了。
事情变的诡异起来。
能够让一个堂堂县公带兵前来要玉米种子,这人的能量绝对不低,尤其这里还是京畿之地,能出动一百骑兵,这可不简单。
李逍只要往深里一想,就已经猜出了几分幕后之人了。
总逃不过政事堂里长孙无忌那几个元老派宰相,至于来要玉米的原因估计也简单,明显就是要以此对付李绩和天子啊。
毕竟李绩那天跟他说的明白,他也在吃廊餐的时候看出了一点,因为玉米一事,李绩和长孙无忌两派人马,可是已经正式拉开了架式的。
“于都尉没有政事堂的命令,没有兵部的兵符,就敢擅自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