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逍遥小地主-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杂草。
  杂树。
  还是杂草。
  这颗也是杂树。
  李逍一路小心谨慎的低头查看,新扩的那圈土地上杂草丛生,还间夹着不少的小灌木丛,可惜看了好一会,都没发现什么新作用。
  眼看着一圈就要走完,依然没有发现什么,李逍心情已经有些失落,看来也并不是每次都会有新作物出现的。
  正当他直起腰,站在那里叹气抹汗的时候,忽然发现前面似乎几棵熟悉的植物。
  高高的杆子,油黑发绿的长叶,随着微风轻轻摆动,发出簌簌的响声,如同悦耳的音乐,让李逍心里直痒痒。
  在那长杆绿叶之间,一个个棒槌形的特体挂在其中,蒙着青绿色的纱衣,头上还顶着一丛红色的缨子,犹如是一个个的大将军顶盔贯甲。
  “哈哈哈。”
  李逍乐了,放声大笑,原本以为没有收获,想不到有意外的惊喜。
  这不是玉米嘛。
  他快步上前,一把扶着一人多高的玉米杆子,低头仔细的看着那还包裹着的玉米,小心的剥开几片叶子,露出了一排排金色的玉米粒,这玉米粒还带着几分浅黄,未到完全成熟之时。
  但一颗颗的玉米粒已经十分的饱满。
  颗粒饱满,颜色好看。
  整个棒槌似的玉米棒子起码有一尺来长,又似一根牛角。
  李逍忍不住掰下一个玉米,脱去它浅色的外衣,顿时茁壮的茎杆上,露出了那一排排饱满的玉米粒。
  搓下几颗玉米粒放在手心里细细观看,子粒长大扁平,子粒的两侧为明显的角质淀粉,形状有些类似于马齿。
  忍不住直接扔了两颗进嘴里咀嚼,还未完全成熟的玉米粒带着甜味,水份也很足。
  好东西啊。
  想不到上次发现了辣椒,这次又发现了玉米。这种玉米杆很高大,上面结的玉米棒也多,而玉米棒上的玉米粒非常多,一看就是属于高产的那种。
  玉米可是后世种植极广的作物,全世界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仅次于水稻和小麦,既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饲料作物,还被称为长寿食物。
  尤其难得的是高产以及耐旱,不同于水稻对水要求高,也不同于小麦对土地要求高,玉米这东西极易成活,不管是山坡上还是石头缝里,都能生长。
  再干旱的地方,玉米都能艰强的活着。
  玉米既能充当主粮,做玉米糊,也可以做玉米粉,甚至还可以当菜吃。而玉米还能酿酒,并且做为牛马猪等的饲料也是极佳。
  这简直就是浑身是宝的好东西。
  这种原产于拉丁美洲的作物,在明清之时传入中国,据说明末以及清朝的人口大爆发,就跟拉丁美洲的几种作物传入有关。
  玉米、红薯、土豆,这几种作物多养活了无数人口。
  玉米的亩产也是极高的,在后世,南方的肥沃土地上,如果精耕细作,亩产能够达到一千八到两千斤。
  而在北方大面积种植区,玉米也一般能达到一千三四百斤以上。就算是在西北的干旱地区,玉米粗种也有达到近千斤的产量。
  亩产千斤啊。
  就算如今这个时代,缺少肥料,那么哪怕亩产只要有一半,那就很不得了了。甚至别说一半,就是一半的一半,都已经能让人十分惊喜了。
  比如蓝溪那些较差的土地,只能种植粟谷,亩产不过一石左右。如果种玉米,亩产能达到两百多斤,那也起码是两石啊,直接就亩产翻翻了。
  如果稍微细耕一点,亩产三四百斤还是不成问题的,这就等于产量翻了三四倍啊。
  能让土地翻一倍就已经是不得了的事情了,而翻三四倍,只怕就是连皇帝宰相们都不敢想象的事情吧。
  毕竟玉米不论南方北方都能种,而且又不挑地,什么坡地山地,哪怕是极缺雨水的旱地也一样能够种活,玉米的食用价值还不低,比起高粱来是高的多。
  既高产,又耐旱,还不挑地,南北皆可种,食用价值也高,这样的好东西那就是神物啊。
  玉米可不是辣椒。
  李逍从空间里得到辣椒,培育过后,如今已经开始大量栽种并且使用,但大家也都相信这是李逍从江南带回来的一种海外番物,只是认为比起茱萸更辣,是一种比较独特的调味料,虽然比较珍稀,但也毕竟只是一种调味的香料罢了。
  就算不吃,也不会有什么影响,甚至对于皇帝李治这样的来说,这不过是一种可以赚钱的作物,于国于朝廷,并不会有什么大影响。因此他虽然吃过,也发现了其商业价值,但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但玉米可不同,这可是粮食,还是高产粮食,这是一个新粮种,能带来巨大的影响力。
  简单一句话,如果大量种植玉米,那朝廷就能收获更多粮食,也能养活更多天下人。
  哪怕是强大的大唐帝国,到如今,粮食也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关系到国家民生。
  李逍看着手里的玉米,感觉自己握了一枚核弹。


第162章 妄人
  从今天起,他李逍将注定是一个名留青史的人。
  从今天起,大唐的历史书上必将为他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李逍在将来的历史书上,肯定会被后人称为玉米之父。
  如果李治明白了这玉米的价值,相信他肯定愿意拿个国公爵位来换的。除非李治那么小气,要不然一个国公爵位换来玉米他还是大赚的。要没有李逍的这个神秘空间,他到哪去找来玉米?
  玉米此时还在茫茫大平洋的对面呢,没他李逍,起码得千年之后才会有玉米进入到中土世界。
  他小心的蹲下,开始伸手拔掉这颗宝贵的玉米苗边上的杂草。
  这可是比黄金还值钱的宝贝,可不能让什么虫子给祸害了。
  他现在都有点后悔自己刚才不应当摘下那颗玉米棒子了,这玉米棒子还没熟呢,要是熟了再摘,那就是能当作种子,播下就能有一大片的玉米苗了。
  可惜啊,可惜。
  他恨不得打自己两个耳光。
  细心的把玉米苗下的杂草都给拔干净,李逍开始仔细的清点杆上结的棒子。
  一二三。
  四五。
  六。
  七。
  ······
  数来数去,李逍数了半天,最后发现这颗比他还高的玉米,居然结了八颗棒子,除掉他刚摘掉的一个,足足还有七个。
  天啊。
  这简直是太多了。
  李逍以前是吃过玉米也见过玉米地的,他知道一般玉米要高产的话,并不是棒子越多越好。
  正常情况下,一株玉米留两个棒子产量会最高,如果棒子多了反而会减产,甚至为了保证产量,还得打掉多余的棒子。
  这也算是玉米种植的一个特殊之处,棒子多并不就产量高。
  一般的玉米,保留两个棒子往往能让玉米粒结的更饱满,棒子更大,自然产量就越高。
  但是这颗玉米,也许是因为生长在空间之中,受到了神秘的能量影响,居然结出了八个棒子,而且还个个都那么大个饱满。
  这是颗玉米王啊。
  就算在外面种植不会有这么多,可只要一棵能结两个这样的玉米棒子,这产量就已经不得了了。
  这颗牛逼的玉米,杆子上几乎是一个结就结了一个玉米棒。
  幸好结了这么多个棒子,要是就结两穗玉米,还让自己给摘了一个,岂不是得后悔死了。
  坐在玉米苗下,李逍盯着手里的那个摘下的还未完全熟透的棒子,可惜,心疼。
  他一边心疼一边点。
  一颗两颗三颗,一排排的点过去,点了足足小半天,终于点清楚了,这颗玉米棒子上,足足有六百三十七粒玉米,若加上他刚才抠掉的四粒,那就是六百四十一粒。
  高产,绝对高产。
  正常来说,玉米棒子晒干之后,出玉米粒还是很高的。一斤带心干玉米棒,能出到七成半到八成半的玉米粒。
  想到这宝贝的重要性,李逍起身解开裤子给玉米浇了一泡尿,最后又跑到灵泉边,拿水桶打了半桶水,细心的浇到边上。
  离开空间前,李逍又仔细的巡查了一遍,确认再未发现其它什么新物种后,才满意的带着那颗玉米棒子离去了。
  回到家,扔下两个桶,李逍把那颗玉米棒子拿了根红绳仔细的吊了起来,然后挂在屋檐下,他想试试看,说不定这棒子晒干之后,还能播种发苗呢。
  他动作轻柔,十分认真。
  “此是何物,某从未见过。”
  “玉米。”李逍头也没回。
  “玉米?莫非是西域带来的新物种,如同棒槌,又似牛角,这上面一粒粒的倒确实浅黄如玉,不过称为玉米,这难道跟米一样可以吃?”
  “当然,玉米玉米,本意就是如玉一样的米,这名字其实就跟糯米啊黑米等一样,自然都是能吃的。”
  “想不到此物居然能吃,还真是从未听闻,那这是哪种树上所结?”
  “玉米树啊,玉米不是玉米树上结,又是哪结的,你怎么问出这样的傻问题。”
  “呵呵,确实啊。”
  “嗯,你是何人?”
  李逍一回头,发现跟他扯了半天犊子的人,他根本不认识。不过李家庄常有人不请自来,倒也不是头一回。
  “在下狄怀英,听闻蓝溪李三郎高义,幕名而来拜访。刚才跟门口管家说明,他带我进来,但不见李三郎,便让我在这等待。想不到原来三郎其实就在屋里,只是可能没听到禀报吧。”狄仁杰笑着拱手。
  “哦,原来是狄兄。”李逍对狄怀英这个名字很陌生,也根本没有想到,这位居然就是历史上后来大名鼎鼎的狄仁杰。
  毕竟,有时光记着别人的名,不太记得表字。
  狄仁杰的年纪比李逍也大不了多少,说话一口河东并州口音,不过长的挺高大,人也挺儒雅,李逍对这个不请自来的客人便也印象不错。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倒也聊了起来。
  狄仁杰今天带着阎立本的任务而来,前来观察李逍,但他没急着去问李逍关于蓝溪乡约堂的事情,也没去问救灾搞旱之事,他盯着那株玉米,跟李逍谈着玉米。
  有人愿意问,李逍倒也没故意隐瞒。
  他跟狄仁杰说着玉米的神奇之处,把狄仁杰听的一愣一愣的,虽然表面上还很客气,其实狄仁杰已经在心里觉得李逍就是一个妄人。
  何谓妄?
  虚妄、狂妄!
  总之就是一个喜欢吹牛皮的人。
  什么这玉米不怕旱,不怕肥差,什么亩产能有两三石,种的好甚至四五石,什么这玉米既能磨成粉做饼当主食,也能直接做菜,还能酿酒等等,就是把玉米吹成了仙家宝贝一样。
  可狄仁杰也自谓是见多识广了,但却从未听说过什么玉米。
  如果世上真有这样一种神物,那又岂会世上无人知晓?
  想当年,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许多西域作物。甚至当年汉武帝为了大宛的汗血宝马,都不惜派出李广利数次带大军不远万里去征讨大宛。
  如果西域真有这么神奇的玉米,那么西域来长安的商人不可能不会说。
  “呵呵,你别不信,再过些天我就会播下这玉米,只需要三个多月的时间,一百天就能收获。到时究竟有几多产量,不就一清二楚了。”李逍看出这人的不信。
  狄仁杰见李逍说的认真,不由将信将疑,“若一百天后,果真能有如三郎所说的收获,那这东西真是比黄金还珍贵啊。”
  “可不,要不为何叫玉米呢,这可是跟玉一样漂亮并且珍贵的米。”


第163章 一盘菜
  “这个玉米能够送给我吗?”
  狄仁杰看着那个绑着红绳子挂在屋檐下的玉米,虽然他对于李逍所说的玉米介绍并不相信,但他也不是完全不信。
  他是一个比较相信事实的人,李逍既然说的这么神,那么直接弄点种子种一下不就能知道是不是真的吗?
  李逍看了看这个年轻人,又瞧了瞧他那个玉米。
  “不行。”
  “我可以给你钱。”狄仁杰道。他是一个做事认真的人,既然听了李逍的故事,就打算验证一下真伪。
  “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这个玉米摘的早了点,还没完全成熟,你看,玉米粒还是一包水呢,这样的玉米做不成种子的,晒一下就会瘪掉,种到地里也不会发芽。”
  狄仁杰仔细瞧了瞧那颗玉米,似乎确实有点嫩啊。
  “你就这一个吗?”
  “嗯,就这一个。”
  “哪里还有?”狄仁杰问。
  “就我所知,现在整个长安,不,是整个关中,整个大唐,也就我手里有一个玉米,大唐如今仅此一个玉米而已,除此之外,别处再也找不到了。”
  狄仁杰大奇,“怎么可能。”有一就有二,这玉米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如果是外来的,那么也不可能只带来一颗。而这玉米明显是刚摘下来的,那就说明这是种在大唐的,甚至就种在李家庄的。
  “你骗不了我,这是一个新鲜的玉米,你也说是刚摘下来的,那么有玉米就有玉米苗。他的苗呢,总不可能只结了这一根玉米,也不可能就只有一棵玉米苗吧?”
  “你很聪明。”李逍赞扬了狄仁杰一句,但也很不客气的说道,“但是我也没骗你,如今整个大唐确实只有这一颗提前采摘的玉米,至于其它的玉米苗有没有,我也没必要告诉你,但你确实再找不出第二个玉米了。”
  说完,李逍把那根玉米拿了下来,看样子这个玉米确实是做不了种子的,既然如此,那也没必要再挂在这里晾着,趁着新鲜煮了吃了算了。
  新鲜玉米怎么吃?
  弄点玉米粒下来,可以加上松仁或者虾仁一起炒,也可以加上火腿丁、腊肉丁炒。
  当然,新鲜的嫩玉米拿来炖汤其实更好,玉米炖排骨,这可谓是绝配,国民菜式。
  另外烤玉米也行,煮玉米也挺好吃。
  可惜玉米就这么一根,不过几两。
  “对了,你来找我有什么事吗?”李逍扭头问狄仁杰。
  狄仁杰拱拱手,“就是在长安听闻三郎之名,觉得很了得,心生仰慕,故而前来一睹真容,也想看一看三郎组建的合作社与公约堂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你这个,挺好奇啊。”李逍对于他所说的倒也没有什么怀疑的。毕竟如今李逍的名声还是挺大的,长安离的也近,长安城里有人知道他的事情也不奇怪。
  对此他也无所谓,反正也不是什么坏事。合作社与乡约堂,也有柳县令背书,不怕别人说什么。
  李逍还是很喜欢交朋友的,这个狄怀英说话挺客气,倒是不嫌弃厌恶。
  “中午就在这里吃饭,正好拿这个玉米做几道菜招待下你。”
  “真要吃掉这个玉米?”狄仁杰惊讶,按李逍说的,这可是全天下唯一的一根玉米了,而如果真如李逍说的这么神奇,那这玉米可是国宝啊,怎么能吃掉呢。
  “不吃掉留着也是没用,反正还没熟,是作不了种子的,总不能让他老掉,老掉就不好吃了,还是吃新鲜的好吃,我跟你说,新鲜玉米做菜可是很不错的,能够做出好多道菜来。”
  狄仁杰觉得李逍也太随便了一些,就算不能做种子,这样重要的东西也不能随便就吃掉啊。
  用来仔细研究研究也好啊。
  “听兄台口音,似乎是河东并州人?现居长安吗?是游学呢,还是为官?”
  “做个刀笔小吏尔。”狄仁杰道。
  李逍挺怀念玉米的味道,提着玉米就要往厨房走。
  这下狄仁杰不淡定了,真要被李逍吃掉了,那刚才李逍所说的岂不是就死无对证了。
  哪怕李逍说的事情有万分之一是真的,那也是不得了的事情啊。
  “李兄,这玉米送给在下可好?”
  李逍瞧了瞧狄仁杰,“送礼也没送这个的道理啊,何况我这玉米还已经抠掉了几粒呢,不好看。”
  “买,我买。多少钱,你开个价。”狄仁杰不管不顾了。
  “我说了,这东西还没成熟,你买了也种不了种子。”
  “三郎就算成人之美,我拿回去好好研究研究,想知道下这种神奇之物。”
  “你要真想买呢,倒也不是不行,但这样的你买回去也研究不出啥来。不如等过些天,我再送你一点成熟的种子,到时你就可以拿回去直接种了。一百天后,你就知道我说的是真是假了。”
  “你不是说仅此一个吗?”
  “现在是仅此一个啊,但以后还会有的。”李逍笑笑,“走吧,来者是客,既然来了,那就是我李逍的朋友,我肯定得好好招待的。今天,咱们就吃这玉米,你也算是有口福了。”
  狄仁杰被李逍弄的有点疑神疑鬼,搞不清他究竟是在开玩笑呢,还是在说真话。
  但是他仔细想来想去,这玉米的模样和名字,他确实是从未听过的。
  李逍的手艺还是非常不错的。
  就那么一个玉米,他还真给弄出来了四五个菜。
  一个松仁玉米,一个虾仁玉米,又来了个玉米胡萝卜炖排骨,最后还蒸了小半截。
  因为就那么一个玉米,所以每个菜里的玉米份量不多。
  但做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