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野性时代-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朝扬在签约仪式上说的话,是经过了丁明同意的,他知道早晚会有这么一天。
丁明本来想弄个假证回去糊弄糊弄,谁知他爹打电话问了好几次毕业时间,还说要带朋友组团去学校参加他的毕业典礼。
简直疯了,干脆提前拆穿算球。
只不过他爹是个在家不讲理的,从小给丁明留下的心理阴影太大。丁明都不敢主动打电话回去,以工作太忙为借口自我安慰,想着能拖一天是一天,现在终于避无可避。
搜狗公司没保安,前台妹子根本拦不住,丁大国那一身肥肉直接滚进最里屋。
房门猛地推开,两排手拿电话的业务员瞬间回头,跟怒气冲冲的丁大国大眼瞪小眼。
“嘘!”
丁大国刚想说话,好几个电话营销员示意他安静。
“对不起,对不起。”丁大国小声道歉,轻手轻脚的退出去,顺手把房门给关上。
前台妹子追上来,弱弱问道:“您真是丁总的父亲?”
“我们爷俩长得不像?”丁大国反问。
“挺像的。”前台妹子说。
丁大国扫视周围,终于看到“总经理室”的牌子,指着那边问:“丁明是不是在里面?”
前台妹子下意识说:“啊,嗯,是的。丁老总,我去给你冲咖啡。”
彭胜利快步走过来,跟丁大国握手道:“叔叔你好,我是彭胜利,我们以前见过的。”
“你好你好,你也在这里上班?”丁大国摆出笑脸问。
“我是广告销售部主管,”彭胜利朝里面一指,“叔叔,丁明就在里面,腿都吓软了不敢出来。”
“呵呵呵。”丁大国笑着过去。
办公室房门一关,门外隐约还能听见些声音:
“爸,你来啦。”
“我要是不来,你还准备装到什么时候?”
“我没装啊,就是最近太忙,没来得及给你打电话。”
“最近忙,那你去年在干什么?每年开学,你还寄成绩单回来,连寄信地址和邮戳都搞得明明白白……”
“爸,先把门关严了,有事咱们慢慢说。”
“小兔崽子,老子当初为了让你读复旦,把朋友都请遍了,花了两万多才让你拿到自费名额。你还敢给老子辍学……”
“哎哟,别打!我现在好歹是公司老总,给我留点面子……啊,别打脸!”
“老子打不死你!”
“再打我还手了!”
“有种别跑!”
“不跑我傻啊!”
“……”
除了正在做电话营销的员工,其他人全都跑来偷听,一个个憋笑憋得腮帮子疼。
中国版的比尔盖茨,果然非同凡响!
里面闹了一阵子,便安静下来,似乎父子俩打累了正在中场休息。
彭胜利发现没热闹可看,立即板起脸,对员工们喝道:“都看什么看,回到各自的岗位去!”
“哈哈哈哈!”员工们大笑。
创业时期的高科技公司就是这样,大家都年轻人,气氛活泼而欢快,说白了就是没大没小。
也不知过了多久,丁大国笑呵呵走到开放式办公间,拍手说:“大家好,我是丁明的父亲丁大国。感谢诸位对我儿子的帮助和支持,他以后有什么做得不好的,请各位朋友多多海涵。今天晚上,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我请所有人去吃一顿,吃饭的地方随便挑,不用给我省钱!”
“老丁总万岁!”
员工们齐声大呼。
“咳咳,”丁明跟在老爹身后,“那个,大家努力工作,该干啥干啥,我先陪我爸去隔壁的搜狐走一趟。”
丁家爷俩一团和气,笑呵呵跑到隔壁的搜狐去串门。
在丁明即将出门的瞬间,前台妹子终于忍不住喊:“丁总!”
“干嘛?”丁明牛逼哄哄的背负双手,腆着越来越大的肚皮问。
前台妹子小声说:“你屁股上有个脚印。”
“咳咳咳,没事了。”丁明连忙拍屁股上的灰尘,逃也似的离开。
“哈哈哈哈哈!”
公司里又是一阵哄笑,笑得肆无忌惮。
……
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把互联网确定为“第四媒体”。
据国际数据显示,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中,网络占到47。4%,传统媒体降低为15。7%。也即是说,欧美那边的互联网阅读,已经成长到足以跟传统媒体抗衡的地步。
比尔盖茨这次出席了新闻年会,并在午餐休息时致辞,大谈特谈电子媒体的发展前景,传统媒体大佬们恨不得把他给撕成碎片。
而在中国这边,互联网依旧属于萌芽状态,连作为传统媒体附庸的资格都没有。
也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搜狗公司尝试着推出“博客”产品。
博客的技术含量不高,只是烧钱而已,毕竟此时租服务器就一大笔钱。
丁明邀请了搜狐和利方的许多网络名人进驻博客,这些人欣然答应,纷纷在申请博客之后,把以前的文章贴在博客里面。
也有一些网友追过来,但效果并不好。
博客里的文章,点击量远远不如论坛。久而久之,网络名人们也不咋上心了,顶多在写出新文章之后,随手在博客里也复制粘贴一遍。
还是那句话,98年的网民数量太少了,只有在大型论坛和门户网站才能显出规模,分散到碎片化的博客根本不够看。
“我说不行吧。”丁明无奈道。
彭胜利颇为尴尬,苦笑道:“是我想当然了,毕竟中国的网民也才百来万。而且大部分网民,一个月只能上几个小时的网,他们的上网时间很宝贵,只有在大型网站才能让时间最大限度的有效化。博客太分散了,大部分的网民,根本没时间一个个点进来。”
丁明拿起电话说:“我问问老宋,实在不行就把博客关了。”
电话接通,丁明把情况说清楚。
宋维扬道:“你们那博客我看了,非常原始,啥都没有,甚至连博文排名系统都没有。也不用关闭,先花钱养着。现在中国的网民数量,平均六个月就翻一倍,而且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估计明年底就有近1000万的网民。再过一年半载,博客差不多就能起来了。”
“行吧,就是挺费钱的。”丁明说。
宋维扬问:“公司的业绩怎么样?”
丁明说:“搜索引擎用户增长很快,但搜索广告不好接,还要怂恿商家先做网页。刨开公司开张的费用,只计算运营成本,上个月账面亏损118万,主要是买商家的电话号码挺费钱。我的目标是,在今年10月份以前实现收支平衡,年底的时候月盈利有10万。”
“那你慢慢干吧,辛苦了。”宋维扬说。
丁明问:“你这两个月神出鬼没的,都说你不在学校,到底跑哪儿去了?”
宋维扬笑道:“做社会调查啊,我是社会学系的,毕业论文要跑断腿。”
“论文而已,随便抄一篇应付就行了。”丁明道。
宋维扬说:“我可不敢。要是20年后被人翻出来论文造假,那可够丢人的,都没法出去装逼了。”
第340章 【农村调查】
宋维扬在哪儿?
我们把时间拨回两个月前。
宋维扬选取的毕业论文题目,本来是《中国乡镇农村购买力调查》。在图书馆查阅社科杂志且得到喜丰公司的市场调查数据后,他又把标题改为《中国乡镇农村购买力衰退与中国内需不足之关系研究》。
等宋维扬在农村待了一个月,他不知道该写什么了,问题太多,一篇论文根本写不完。
宋维扬选取的第一个调查目标,是保镖洪伟国的老家,一个中部地区的普普通通的小乡村。
在省城的喜丰销售分公司借来一辆面包车,宋维扬和洪伟国轮流开车18个小时。从国道进县道再走村道,面包车都快被抖散了,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
田里的秧苗郁郁葱葱,涨势喜人。山地里的麦子也即将抽穗,今年风调雨顺,应该会有个好收成。
村道是农民自己平出来的,铺了许多碎石块。但前两天刚下过雨,路面被拖拉机的轮子压出深沟,再加上雨水冲刷,就变成大大小小的水坑。
有时候水坑太深,面包车陷在坑里出不来,只能请村民们帮着推车。
“一二三,嘿哟,加把力,走!”
农民是朴实的,至少此刻是朴实的。一路帮着推了好几个坑,大家都弄得满身泥水,但嘻嘻哈哈都没吵着问宋维扬要钱。在他们看来,衣服脏了回家洗洗就行,卖那把子力气也无所谓,反正他们有的是力气。
面包车开到村里的小卖部外边停下,洪伟国道:“只能把车停这里,到我家需要过几个田埂,再翻一个小山坳。”
“那就下车步行,”宋维扬掏出一张钞票,对小卖部的老板喊道,“抬两件汽水出来,大家都累着了。我请客,每人发两瓶。”
小卖部老板笑眯眯说:“好嘞!”
农民们却憨厚笑道:“老板大方,推个车不算什么。”
“伟国,这个老板是外地人?”洪伟国的四叔问。
宋维扬掏出一包红塔山,每人都发了一根,笑着说:“我不是啥老板,我就是喜丰公司的市场调查员,跑来农村做商业调查的。对了,喜丰公司的饮料,你们村里没卖吗?”
小卖部老板接腔道:“别说村里,镇上都只有一两家。喜丰那些冰茶、可乐,一瓶要两块多钱,农民舍不得买,我把货进回来也卖不出去。”
宋维扬指着那些玻璃瓶汽水问:“这是你们本地产的?”
“县汽水厂产的,”小卖部老板道,“这种汽水批发价才2毛钱,我拿回来卖2毛5刚好。”
宋维扬问:“老板,你是从哪年开始做生意的?”
“这店子开十多年了。”小卖部老板把烟点上。
“生意怎么样?”宋维扬问。
小卖部老板说:“以前的货更好卖,但进货不容易。现在进货容易了,但卖不动。就说啤酒汽水,只有栽秧打谷的农忙时候才有人买,平时谁有那个闲钱糟蹋啊。”
宋维扬问:“以前农民就有钱了?”
“那是当然,”小卖部老板笑道,“八几年的时候,农民最有钱。一亩地只交50斤谷子就够了,那个时候交公粮积极得很,抢着贡献给国家。交完公粮还剩下不少,可以卖给粮站换钱,这农民手里就有闲钱了。现在一亩地要交几百斤谷子,卖给粮站还不给现钱,只给你打白条,农民上哪儿弄钱去?”
宋维扬问:“农税这些具体是多少?”
小卖部老板道:“三提五统多得很,每年还不一样,别说是我,估计镇上的领导都搞不清楚有多少农税。打个比方,以前土里长出100块钱的粮食,有90块钱都是农民的。现在嘛,农民自己能留二三十块钱就该笑醒了。”
“除了土地呢?”宋维扬问。
小卖部老板说:“以前养猪是自己的,种树是自己的。现在卖猪要收税,砍树卖也要收税。最气人的是村办企业!”
宋维扬笑道:“你们村里还有企业啊。”
小卖部老板说:“十多年前办的,大家都集资,这家10块钱,那家20块钱,有钱的就凑几百块钱。企业是大家的,赚到钱按股分配,过年的时候分钱特别热闹。后来不行了,企业不是大家的,是村里面的,整成了大锅饭,赚到的钱还要被镇上拿去一些。谁干啊?厂子就垮了呗。”
洪伟国解释说:“村里的厂子我知道,垮掉的真正原因,是产品卖不出去。”
宋维扬问:“以前产品都卖到什么地方?”
洪伟国说:“卖到附近的乡镇集市,顾客都是农民。后来农民手里没闲钱,买产品的就少了。”
宋维扬默然不语,寥寥几句话,呈现出来的其实是中国乡镇农村的市场崩溃。
中国农村改革是从1978年开始的,之后的十年是农村发展的黄金时代,并成为中国数千年历史当中,农民收入最接近城里人的时代——空前绝后。
这十年间,农村、农民和农业推动中国经济蒸蒸日上,农民粮食充裕,还搞起了无数乡镇和村办企业。而那时国家财政虽不宽裕,但还不断拨款新修水利,并帮助农村建设医保体系和教育体系。
可到了1987年之后,财政分灶吃饭,事权下放,农村所有事情都由乡镇政府负责,连军烈属的费用,市以上财政都不拨钱了,实际的结果就转移负担给农民。农村包括修路、通电、电话、盖学校都要靠农民集资,而农民出钱之后,这些东西的产权却不是农民的。
接着又是94年税改,地方政府没钱,搞得市县级别也从农民身上捞钱,农村负担呈几何倍提升。
农村,农民,似乎一下子被遗忘。
宋维扬想要搞这个论文的最初目的,是因为喜丰的产品只能卖到县一级,村镇市场的收益几乎为零。他从那些数据中发现,中国农村的经济是崩溃的,而此时有九亿农民,这九亿农民丧失购买力,还谈什么拉动内需?
不调查没有发言权,通过跟小卖部老板的一番交流,宋维扬发现,90年代的农村改革并没有像他想象中那样放缓,而是加速了!
农村改革的速度,远远超过城市改革和国企改革,只不过农村改革的方向跑反了。
第341章 【粮多钱少】
洪伟国拎着个巨大的旅行袋,翻过山坳,朝下边一指:“前面就是我家了。”
洪四叔笑着说:“我让你婶子把床铺腾出来,今天晚上凑合着吃,明天赶集再割一斤肉回来。这位老板……”
“叫我小宋就行。”宋维扬道。
洪四叔道:“小宋啊,一看你就是城里娃,农村条件差,你别嫌弃了。”
宋维扬说:“我外婆就是农村的,我也是半个农村人。”
洪伟国把老娘和弟弟妹妹接进城后,老家的房子就一直空着,暂时借给四叔的儿子儿媳住。这对大家都有好处,房子空太久的话,过个一两年就该荒废了,非得有人定期打理不可。
那是一排砖瓦平房,两间卧室,一间堂屋,一间带猪圈的厨房,其中一个卧室还兼有粮仓。
院坝围着竹篱笆,养了些鸡鸭,到处拉着稀屎。
四叔一共有两子一女,都已经成家立业。小女儿才18岁,嫁到了隔壁村,孩子都能满地跑了。
洪伟国家里的老宅,借给四叔的小儿子一家。
院坝里六岁多的男娃,就是四叔的孙子,浑身脏得够呛,正一个人趴地上打弹珠。
“强强,吃糖!”洪伟国掏出一把奶糖。
男娃立即喜笑颜开,把糖含在嘴里直乐呵,随即又从屋里拿出一把竹剑炫耀:“叔,你看,这是我自己做的!”
“做得很好。”洪伟国夸奖道。
半山腰上有好几户人家,洪伟国提着旅行袋挨家挨户送礼,都是些糖果之类的玩意儿。
洪四叔把老伴叫来给他们铺床,自己回家杀了只鸡,又从梁上割下一块腊肉,带着小孙子一起去地里摘蔬菜。
宋维扬跟在他们后边,问道:“强强该读书了吧?”
“年龄不到,我们这里七岁才能读小学。”洪四叔道。
“幼儿园呢?”宋维扬说。
洪四叔道:“以前有幼儿园,现在撤了,只有个学前班。学前班读着没意思,浪费钱,直接读小学最划算。”
宋维扬道:“家里收成还好吧。”
洪四叔说:“收成好着呢,连续三年大丰收,可惜粮价打着滚儿的往下掉。”
“谷贱伤农。”宋维扬说。
“对,就是那意思。”洪四叔无奈笑道。
宋维扬问:“听说你有两个儿子?”
洪四叔笑道:“老大两口子在沿海打工,他们的娃送镇中学住校去了。老二在家里务农,忙都忙不过来,老大和伟国他们家的地都是老二两口子在种。再加上老二自己家的,那就是两口子种10个人的地,种出来的粮食吃都吃不完。”
“那生活挺宽裕啊。”宋维扬说。
“比旧社会肯定好得多,不愁吃穿嘛,”洪四叔道,“但粮多有个屁用,根本卖不起价,卖给粮站全是打白条。这化肥农药种子钱,倒是年年看涨,再加上水钱和交公粮,种稻子其实是亏本的。”
“那还种地?”宋维扬道。
“不种地吃什么?”洪四叔说,“我们家现在的情况,是粮多得仓都堆满了,三年前的陈谷还剩不少。但就是没钱用,老大两口子没出去打工的时候,连大孙子交学费都要等着卖猪钱。”
这是件很尴尬的事情,农民家里的粮吃不完,又卖不起价,也换不来钱——粮足,钱荒。
说得更直白一些,这里的农民,穷得只剩下一屋子粮食了。
他们很富足,就算整天啥事不干,家里的存粮都够吃一两年。
他们很贫困,油盐酱醋要钱,置办衣被要钱,看病上学要钱,这些钱只能靠卖农副产品换取。甚至电灯都舍不得用太亮的,只敢用15瓦、25瓦的白炽灯,40瓦的实在太费电了。
宋维扬指着远处的一栋二层楼房,笑道:“那家人挺有钱的啊,房子修得很阔气。”
洪四叔说:“打工赚的。人家脑瓜子利索,91年就出去打工,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