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车神代言人-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问题,随时可以签约。”
张一飞毫不犹豫的就答应,这就是他的选择。
起身来到之前的接待室,等待了片刻之后,武田纯子拿出丰田车队的青训车手合同,交到了张一飞手中。
合同有日语跟英文两个版本,因为哪怕就是日本厂商的方程式车队,其实也是以欧洲车手为主。这也就是为什么,整个丰田训练营,基本上都是以英语对话为主,因为大环境就是如此。
张一飞接过合同单独看了起来,没有转交给旁边的卢叔过目,因为卢宁平虽然在港岛五六年了,但英语也仅限于勉强听懂几句的水平。
就这点水平,还是因为担当卡丁车教练,需要更好的参考学习欧洲经验现学的。所以合同文本,只能张一飞自己来看,最后把合同关键点转述给卢宁平。
赛车合同张一飞上辈子签过不少,所以他不像那些完全没有经验的卡丁车手,很快就扫完合同文本,得到了其中一些关键信息。
“卢叔,这份是一年期合同,如果签约的话,我将成为丰田青训车队的车手,他们将承担我在丰田青训营的全部费用,甚至去到国外比赛,也能得到丰田车队的技术支持。”
“合同期限内没有底薪跟赞助分成,但是能分成赛事奖金,如果拿到雷诺方程式或者更高级别,比如说F3这种好成绩的话,还有额外奖励。除开这些之外,其他的都是一些车手合同常规内容,没什么好说的。”
张一飞只讲了重点,因为卢宁平也曾经是职业车手,车队合同对于他来说并不陌生。
而且青训合同相比较正式车手合同,内容也要简单许多,毕竟不涉及商业利润分成。
卢宁平仔细听着张一飞所说的合同内容,他感到很满意,说实话,这份合同的条款,比他之前心里预期要好得多。
最初卢宁平的心理预期底线,就是张一飞只要能试训通过,进入到丰田的青训营就可以,哪怕最终需要自费都没关系。
毕竟大多数车手学院,包括欧洲那些顶尖学院在内,都是这种招收标准。车手在试训之后才能进入到车手学院,不过赛车费用什么的还是自己出,就跟进入学校交学费的模式差不多。
同样跟在学校一样,最优秀的那一批车手,将会得到“奖学金”,这笔奖学金的数额很庞大,可以抵消在车手学院的学习费用,也算是车队对于潜力车手的培养。
其实认真来说,中国职业赛车的落后,除了本身汽车工业发展落后外,还有就是对于车手培养体系的赞助不够。
众所周知赛车是一个烧钱的行业,完全靠着车手家庭自费支撑,其实是很难的。而欧洲发达国家这方面补贴很高,就拿英国来说,只要跑到英国雷诺方程式前三,那么政府将给予赛车支出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补贴。
如果再加上车队跟赞助商补贴,车手几乎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跑职业,这也就是为什么欧洲赛车运动如此发达的原因。
哪怕就是赛车运动的“发展中国家”,比如说俄罗斯跟墨西哥,都有很强悍的赞助商体系。
俄罗斯的SMP银行,墨西哥电信这种行业巨头,他们直接挖掘有潜力的小车手,全额赞助送往意大利比赛,这方面国内就很少有行业巨头愿意赞助青少年车手发展。
其实培养车手以及开发赛车运动,如果运营得当的话,烧钱是烧钱,但其实并不会亏本,只赔不赚的话,F1车队早就全都倒闭了。
毕竟这个世界上掉脑袋的事情都有人做,亏本的买卖没人做。
往小的方面说,全球观众这么多,花钱赞助广告效果很明显,否则车手服跟赛车上那些“小广告”,就不会要价惊人。
往大的方面说,赛车运动对于提升国家的汽车工业发展很有帮助,能让汽车厂商去研发更尖端的技术,也能提升本国车企在世界的地位。
八十年代日本车系的崛起,就跟各种参加国际赛事有关系,让世人产生了实力强悍的印象,从而成为了跟德系、美系三足鼎立的架势,这也是一种品牌效应。
“我觉得这份合同很有诚意,没什么问题。”
卢宁平不是什么商业鬼才,他觉得合适就直接说了出来。以他的职业经验来看,丰田车队的条件,对于一名毫无成绩的新人卡丁车手来说,已经足够的优厚了。
张一飞也是这种想法,说实话他都没有料到丰田车队的合同这么优厚,一般情况下能免费培训就很不错,这样能为自己节省一大笔钱。
但最吸引张一飞的地方,是丰田答应为以后的职业赛事提供技术支持。
也就是说张一飞未来赛车,可以获得丰田赛车团队的帮助,这不单单是金钱上面的节省,专业团队带来的技术优势,更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来,丰田车队现在对于潜力车手可谓是求贤若渴,开出的条件让张一飞这样的新人潜力车手简直无法拒绝。越是如此巨额投入,就越能看出丰田在F1上面的野心,难道他们打算复制八十年代本田六连冠的辉煌?
所以张一飞没有提出什么异议,直接就签订了跟丰田车队的合同,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面,他将以丰田青训车手的名义训练,以及征战世界各地的赛场。
合同签订之后,当天晚上丰田青训车队还为张一飞举办了欢迎仪式。
欢迎仪式上面,还出现了三名在张一飞到来之前,就已经试训通过的车手。
这三人中有两人是日本的本土卡丁车手,不是每一个日本卡丁车手,都有佐藤琢磨的实力,他们的实力很一般,只获得了青训学员的身份,未来训练都将自费。
另外一位是来自澳大利亚的卡丁车手汉克,曾经获得过澳洲卡丁车锦标赛亚军。他就是之前试训成绩最好的车手,只比张一飞的圈速慢了几毫秒,他的成绩是1分34秒57,也拿到了丰田车队的青训车手合同。
这几个人的年龄都在15到17岁之间,最小的就是这个澳大利亚卡丁车亚军,年龄才15岁。但可能是白人长的比较老成,张一飞感觉说他25岁都有人信。
而且相比较其他人的祝贺,这个白人家伙感觉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傲慢,好像高人一等似的。
这种态度就让张一飞心里面有点不爽,你跑的圈速还不如我,装什么逼呢?
第132章 正式职业训练
这只是一场小型的欢迎仪式,基本上就跟吃顿饭差不多,所以结束时间也很早。
结束之后张一飞并没有去到丰田训练基地提供的单人宿舍,而是跟卢宁平回到了之前入住的酒店。
因为现在试训已经通过,卢宁平也没有办法在丰田青训营呆下去,他的使命已经算完成,将搭乘第二天早上的飞机回到港岛,继续他在追风俱乐部的教练生涯。
“一飞,我的能力只能照顾你到这一步,接下来就要看你自己的了。”
收拾东西的时候,卢宁平略带伤感的说了一句,以后的职业生涯道路,就将由张一飞一个人走,他在方程式赛车上面无法提供更多帮助。
“放心吧卢叔,我自己没问题的。”
说实话,这次离别张一飞也有些伤感,下次再见到卢叔可能要一年半载之后。
而且想要让卢叔再次成为自己的教练,估计得到打造自己赛车团队的时候,这更不知道是何年何月。
这时候卢宁平从口袋里面拿出一张银行卡,递给张一飞说道:“这里面是我跟你爸在花旗银行帮你办的卡,里面有一百万存款,接下来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如果钱不够了再打电话给我们。”
丰田青训车手,只是免了张一飞的训练费用,但如果张一飞未来要参加职业赛事,依然需要支出高昂的赛事费用,这一百万就是给未来参加方程式赛车做准备的。
所以张一飞也没有客气,直接从卢叔手上接过这张银行卡回道:“谢了卢叔。”
“其他也没什么好嘱咐的,记住你现在已经成为职业车手,未来很多事情要像个男人一样的去面对。”
卢宁平拍了拍张一飞肩膀,从今天开始,张一飞就算是正式的职业车手,不能再用以前那种小孩子的眼光看待。未来的一切,都需要张一飞自己用男人的肩膀去承担。
听到这句嘱咐,张一飞脸上微笑没有说话。男人不是靠嘴上说的,是要未来在行动中展现自己的担当。
接下来卢宁平还交代了一些琐碎的事情,就让张一飞回到丰田青训基地,因为明天早上就会正式开始训练,他不想耽误张一飞的训练时间。
面对卢宁平要求回到训练基地,张一飞也没有矫情,跟卢叔简单拥抱了一下就算告别,没有说第二天送送这类的话语。
因为张一飞知道,自己只有跑出成绩,才是对他们付出最好的报答。
叫了一辆出租车回到青训基地,张一飞入住了单人宿舍,这是典型的日系榻榻米风格的房间。
不过还好,张一飞并没有什么认床的习惯,而且宿舍无论是装修风格,还是设备提供都很不错。毕竟在赛车这种烧钱的游戏里面,住宿条件花的这点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第二早上八点,张一飞就开启了在丰田车队的正式训练,跟卡丁车不同,方程式赛车对于身体素质要求更高。之前就半个小时的车队试训,张一飞几乎都可以用脱水来形容,而且颈部肌肉无比的酸痛。
这要是放在正式比赛里面,张一飞目前的身体素质,很可能承受不住这样的高G值重压,以及高温脱水带来的后遗症,会出现间歇性黑视,严重甚至会直接昏厥。
为了适应未来的比赛节奏,所以方程式车手,包括F1车手都会进行大量的日常训练,一般来说,保证每天不低于八个小时的训练量。
这个训练量放在任何职业体育里面,都属于很高强度的水准,所以赛车远远不是看起来的那么轻松,也不能用平常开车兜风那种眼光看待职业赛车。
没有任何一项成功是容易的,能成为车神、车王,他们的背后同样有着无比艰辛的汗水。
丰田青训基地的车手训练,主要分为体能训练跟实际操作两个部分。
其中体能训练,又分为力量、耐力跟协调反应能力三大类。每一项都将有专门的体能师制定训练计划,同时搭配营养师保证车手的身体所需。
力量训练顾名思义,就是提高车手力量,很多人可能不理解方程式车手为什么身体要求这么高,简单说一点,那就是这个时代的F1赛车,是没有转向助力的!
没错,F1赛车的转向助力2001年才正式引进,之前方向盘简直重如牛!
这个时代操作F1的方向盘需要约30公斤的力量,特别是在过弯时候,更需要强壮的手臂来把赛车维持在车手想要的行进路线上。
想想一场F1比赛距离可能高达三百公里,每时每刻都要精准的控制方向盘,没有麒麟臂怎么搞?
除了基本力量训练之外,方程式车手特别注重颈部肌肉训练,因为赛车过程中,车手的躯干部位都是用安全带固定在驾驶位上,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的加速度,都可以靠座位跟安全带吸收。
而脖子却没办法固定,加上头盔重量,算是承受压力最大的身体部位。
所以方程式运动对于颈部肌肉要求极高,哪怕穿戴护颈也无法分担颈部压力。
没有办法靠装备分担,就只有靠人体本身硬刚!青训营采用一种特殊机械,对于颈部进行各个角度的拉伸,来提高颈部肌肉的强度。
或者车手自己用反弓式训练方法,也就是平躺在地上,然后腰部向上拱起,仅靠头部跟腿部支撑,这也是格斗运动里面常见的颈部肌肉训练方式。
耐力训练方面除了器械外,还有骑自行车、游泳、马拉松等等运动项目,就像是英国F1车手简森·巴顿,他就曾经在专业铁人三项比赛中取得很优异的成绩。
最后就是反应及协调训练,比如说反手去接墙上反弹回来的网球,然后迅速俯卧在一堆卡片中,快速认出指定的卡片并熟记卡片上的内容等等。
这种方式很像是一些记忆训练方法,能强化车手的反应能力跟记忆力,同时扩展四肢配合协调能力。
除了体能训练外,另外一方面就是实际操作,这部分就更简单理解,就是各种赛道练习跟模拟赛车。
所有方程式车手的车技,其实都是靠着时间跟训练堆出来的车感,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星期高强度训练,单轮胎就需要换四套,因为消耗实在太大。
不过方程式车手,不单单只学习驾驶技术,实际操控中还包含了理论知识部分,需要了解赛车的各种结构跟车辆性能。
只有完全了解跟熟悉赛车各项功能,才能做到比赛中车人合一,跑出最好的成绩。
这些职业训练,就是职业车手强大的保证,也是跟街头车手最大的区别。
所以说永远不要拿自己的爱好去挑战别人的职业,因为他所付出的东西远比你多。
第133章 巨大提升
张一飞作为一名纯粹的新人方程式车手,因为之前的底子比较差,毕竟卡丁车训练也只有短短几个月时间,所以经过丰田体能师的评估,前期阶段对他体能方面的训练,要重于实际操作训练。
所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面,张一飞基本上大半时间都是各种体能训练,然后每天抽出两到三个小时,到赛道上面进行练习。
相比较之前卡丁车训练,丰田青训营的强度可以说翻倍都不止。不过还好,张一飞这人优点就是能吃苦,无论多么累,他都能咬牙坚持下来,这点让武田纯子都有点意外。
她本以为张一飞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方程式训练,很有可能前期扛不住这种高强度节奏,没想到这个中国小家伙,比自己想象的要坚韧许多。
也就是在这几天时间里面,张一飞跟其他三名车手也稍微熟悉了一点,两名日本卡丁车手,试训成绩都比赛道最快纪录慢了十五秒左右,所以他们只是试训通过,并没有成为签约车手,而是青训学员。
这也跟丰田青训车队当前的实力和名气有关系,无法吸引到最强的那一批天才车手过来试训,就好比张一飞,如果不是欧洲车手学院不要他,否则他也不会退而求其次来到丰田青训营。
至于澳洲人汉克,这家伙其实达到了去欧洲车手学院跑方程式的标准,只不过丰田车队提供了待遇优渥的合同,初级方程式阶段就给他三万美金的底薪,以及优先奖学金等等条件,最终他选择来到日本东京。
本身他实力就算强悍,加上还是白人车手,所以这家伙在欢迎仪式上,才带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仿佛跟张一飞他们这些亚洲车手,不是一个档次的一样。
其实汉克展现出这样的态度,还有另外一层因素,那就是张一飞的试训成绩比他还要好,这让他心里面感到非常不爽,所以才对张一飞带有一种敌意。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很快张一飞来到丰田青训车队超过半个月。
可以说这大半个月的职业训练,对于张一飞的提升非常大,甚至上辈子一些没有达到的水平,在丰田赛道上面都非常接近了。
毕竟上辈子张一飞算是半路出家,野路子出身,没有经历过顶尖的职业培训,终究还是差了那么一筹。所以他一直都只能在国内拉力赛场混混,好不容易得到去欧洲试训的机会,又来到了这个世界。
身体上的变化就更明显了,本身之前几个月张一飞就高强度健身,这大半个月又得到专业的体能师指导,加上营养师保证每天所需的营养补充,可以说跟半年前的身体有了一种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身体并不是那种健身肌肉男一般的魁梧,但是肌肉线条却非常流畅,体脂比例也很好。
特别是心肺功能,张一飞的肺活量已经达到了7000毫升左右,而一般普通人标准是2000到4000之间。
赛道练习过程中,张一飞的平均心跳已经达到了每分钟150次上下,起跑阶段更是接近170次,而正常男性每分钟心跳中间值,只有80次左右。
心跳如此快并不是什么心脏问题,而是因为赛车高G值重压,加上精神高度紧张,大脑需要更强劲的供血。要知道F1车手里面,哪怕就是排位比较差的,赛事平均心跳也在160次上下(排除进站加油维修时间),起跑心跳更会高到每分钟190次!
所以说任何一名F1车手,心肺功能都必须极其强壮,很多人把F1车手,称之为“陆地宇航员”,其实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现在张一飞在丰田赛道的单圈最快速度,已经刷新到了1分30秒内,距离日本F3冠军佐藤琢磨创造的1分24秒23赛道记录,差距不到六秒。
要知道这还仅仅是训练不到一个月的效果,如果张一飞颈部肌肉再强点,拿出更多的时间赛道练习,三个月后,按照数据分析师山本右京的预测,跟赛道记录的差距,将会拉到三秒以内。
三秒以内的差距,对于一名没跑过任何方程式职业赛事的新人来说,已经算极其恐怖的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