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体育人-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要一沓!”
  “给我两沓!”
  “钱在这里,给我!”
  转眼间,那被分好的几十沓号外就被瓜分的一干二净。等陈强挤到前面的时候却发现面前已经空空如也。
  来晚了,卖没了,这一批的号外,陈强没抢到!
  “少赚了两毛钱!”陈强懊恼的拍了拍脑袋。若是刚才他能够冲的快一些的话,也肯定能够抢到两沓号外,到时候多赚个两毛钱不在话下。
  “若是今天可以多赚两毛钱的话,晚餐至少舍得吃顿肉包子!”陈强心中默默地叹道。
  想起肉包子,陈强突然觉得有些嘴馋。
  过去的那个体育大学知名教授,吃肉早就吃腻歪了,变着法的想要吃素。
  如今才三天不见荤腥,陈强就有些受不了了。
  在回家的路上,陈强一直在思考该如何才能抢到号外。
  “现在正是多事之秋,未来的日子,号外肯定是少不了的,必须要想个办法抢到号外才行。”
  “我今天之所以没有抢到主要是跑的慢了一些,从门口到仓库里面,不过六七十米的距离,我要是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过去的话,肯定是能跑在最前面,倒是就能抢到号外了。”
  “百米冲刺?对了,有办法了,我不是有个训练空间么,我可以在里面练习,今天晚上就练百米短跑!”
  ……
  日头还没有落下,陈强就开始睡觉了,他要睡足十个小时,也就是要练习100个小时的百米短跑。
  白天的时候,陈强又完成了两次10000米的任务,获得了200积分。这足够陈强租用训练空间里的田径场了。
  陈强进入到那个训练空间当中,就看到了头顶上出现了新的文字:
  累计完成42。195公里跑动,解锁新任务。
  新任务,完成一次全程马拉松,任务时间,24小时,任务奖励,500积分。
  陈强露出了原来如此的表情。
  “还可以解锁新任务啊!全程马拉松的长度的确是42。195公里,看来是我这两天跑完了42。195公里的路程,所以才解锁了这个全程马拉松的任务。这次的完成时间有限制了,是24小时,24小时之内完成一次全程马拉松,这并不算难。”
  “这个任务的奖励积分是500,可比之前的一万米任务要高。若是接一万米任务的话,需要五次,也就是跑50公里才能拿到500积分,接这个马拉松任务的话,少跑8公里,就能拿到500积分,这算是买的多有优惠么?”
  “只不过这个马拉松任务对于体力的消耗也更大,有24小时的时间显示,任务难度也要更高,看来越是难度高的任务,奖励的积分就越多。”
  陈强仔细的想了想,他觉得现在还没有必要去接这个任务,因为他一天跑不了42公里的路程。
  “我每天跑二十多公里,就能把报纸卖完,就算是去抢号外,顶多也就是跑三十公里的路程,距离42公里的马拉松还差得远。既然如此,倒不如领三次一万米100积分的任务来的划算。”
  随后陈强走去了田径场。
  陈强年轻的时候是练过短跑的。事实上国内很多的运动员,都是从短跑起步的,毕竟这是一项入门级的体育运动。
  陈强先雇佣了一个小时的初级田径教练,根据他的专业判断,这个初级田径教练的水准,也就和高中的体育老师差不多,能够将普通的高中生训练成业余运动员。
  随后陈强又雇佣了中级田径教练。
  这个中级田径教练,已经达到了训练职业运动员的水准了。陈强觉得,自己在短跑项目上的训练造诣,应该不亚于这个中级田径教练,而理论知识方面,陈强还要更胜一筹。
  陈强成为体育大学教授之后,一直在专注于体育理论方面的研究,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陈强都是那种偏理论的人,再加上他多年没有在一线的训练岗位工作过,所以他的实际训练水平已经有所退化,但是常年的理论工作,却让他在体育理论方面有着很深厚的知识储备。
  陈强又雇佣了一小时的高级田径教练。
  高级田径教练的理论知识比陈强要差一些,而在实际的训练方面,高级田径教练要比陈强厉害的多。
  根据陈强的判断,这个高级田径教练的能力,足以去训练那些高水平的田径运动员。
  高级田径教练一小时要消耗5点积分,陈强手里的积分并不多,他不敢去长时间的雇佣教练,而且以陈强现在这副身体,百米短跑甚至达不到业余级的标准,请一个初级田径教练来训练,还不如陈强这个体育大学教授自己训练自己。
  ……
  陈强一直沉溺于训练空间当中。
  一夜无话。
  第二天,当陈强再次醒来的时候,他已经完成了100个小时的百米短跑练习。
  “练了100个小时的短跑,我就不信今天还抢不到号外!”
  陈强信心满满的赶往陈如记。


第九章 像小强一样活下去
  陈强背着报纸,走出了陈如记的仓库。
  今天几大报纸的报道重点依旧是中东路事件,东北的张少帅以武力接管了中东铁路后,局势已经愈演愈烈,苏联目前还没有实质性的动作,主要是共产国际正在莫斯科开大会。
  对于苏联来说,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是一次胜利的大会,所以暂时没工夫对中东铁路动武。现在会开完了,苏联必然会抽出精力应对这次事件。
  陈强不是学历史的,他对这段历史并不了解,甚至连大概经过都说不清楚,不过他现在正好处于这个时代,他手上也有报纸,所以陈强可以从报纸上了解到中东铁路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哎!”陈强长叹一口气,是对国家被列强欺凌的无奈,也是在感慨这年代,报纸的质量真是够差劲的。
  这时候的报纸都是单面印刷的,之所以是印单面,追要是因为纸张的质量不好,印双面的话字就透到另一面了。
  当然也有可以印双面的纸张,但那是进口纸。进口纸可以印双面,但价格差不多是国产纸的四倍,用两张国产纸印两个单面,要比用进口纸印个正反面便宜。
  在1861年,《申报》还没有创刊的时候,上海影响和销量最大的是《上海新报》,《上海新报》所用的就是双面的进口纸。1872年《申报》创刊以后,《上海新报》就倒闭了,原因就是《申报》用单面纸,价格只有《上海申报》的四分之一。
  旧中国工业水平不行,连可以印双面报纸的纸张都造不出来。
  陈强一边看报,一边卖报。好处是他认识字,知道报纸上的内容,总能够将报纸推销出去。
  午饭的时候,陈强从一个报摊那里得知,报社又开始印号外了。
  每天都有号外,这并不稀奇,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一天可能有很多份的号外。
  当年孙中山先生病重的时候,举国关注,报社每隔一个小时就会印一份号外,而号外的内容就是中山先生上个小时有没有用呕吐,每分钟的脉搏是多少,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是多少,差不多是现场直播先生的病情。
  言归正传,陈强用最快的速度跑到了陈如记的大门外,和昨天一样,这里已经有接近三十个报童守候了,而且还不断的有新的报童过来。
  大家都不傻,抢到一次号外,少则能多赚一毛钱,多的话则能赚两三毛,本少利多来钱快,何乐而不为。
  这一次,陈强也是摩拳擦掌,誓要抢到号外,他甚至微微弓了弓身子,便于起跑的时候可以更快一些。
  终于,大门打开了,报童们乱哄哄的向着大门内挤去,那架势比黑色星期五抢一折的大彩电更激烈。
  陈强也已经拿出了百米短跑的冲刺架势。
  在报童当中,十五岁的陈强算是年纪比较大的,而且陈强是富家子弟出身,再加上山东大汉的基因,天生就比穷苦人家的孩子高大一些,在人堆里挤来挤去的话,身体也不吃亏。
  只见眨眼的功夫,陈强就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向着仓库奔去。
  “那是谁?跑的好快!”
  “追不上他,怎么跑的这么快。”
  后面的报童想要追上陈强,却发现距离陈强越来越远。
  短跑冲刺可是一门技术,会跑的人和不会跑的人,速度差别是很大的。那些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去跑个100米,无论快慢,那都是没有技术含量的瞎跑。
  换个角度说,如果职业运动员的短跑跟普通人的短跑,完全没有区别的话,那要还要教练干什么!
  陈强本来就练过短跑的,又经过昨天晚上100个小时的训练,此时他冲刺起来是游刃有余,几个呼吸的功夫,陈强就第一个冲进了陈如记的分拣仓库。
  “我要两沓!”陈强直接掏出了钱。
  反倒是那个仓库的伙计吓了一跳,他从来没有见过有报童跑的这么快,其他人还都在半路上呢,陈强已经来到了近前。
  “报纸给你。”伙计将报纸递给陈强,同时开口问道:“你瘪三跑的跟飞似得,叫什么名字?”
  陈强每天都来这里进报纸,也混的熟脸,只不过伙计并不知道他叫什么。
  但是陈强却知道,这个伙计也姓陈,是陈如记老板的本家。
  “陈五哥,我叫陈强,咱们是本家。”陈强立刻跟这个姓陈的伙计套起了近乎。
  “原来是本家啊!”伙计的表情变得和善了许多,至少眼神中原本的那种蔑视已然消减了许多。
  ……
  陈强卖完了号外才回家,比平时晚了一个多小时。
  天色渐暗,陈强点燃了那盏破油灯,微弱的灯光照亮了整个草棚,陈强靠在草地上,享受着这片刻的安静。
  陈强突然想起了《肖申克救赎》的一个桥段,主角安迪帮助狱警避税,然后获得了一些啤酒,安迪并没有享用,他只是坐在夕阳下,安静的看着自己狱友喝啤酒,享受着这那虚假的自由。
  陈强觉得,现在的自己大概也是这种心态,在这陌生的时代,陌生的地方,陌生的环境里,安静的享受着这虚假的宁静!
  这乱世当中,哪会有真正的宁静!
  陈强长叹一口气,他这里没有啤酒,但是却有四个包子。
  是肉包子,青菜猪肉馅的,所有猪肉馅包子里最便宜的一种。
  今天抢到了号外,陈强多赚了两毛钱,他给自己加餐,买了四个肉包子。
  来到这个时代以后,他还没有尝过荤腥呢!
  陈强拿过包子,一口咬下去,油水便滚了出来,流了一手。
  陈强不忍浪费,他将手上的油水舔干净,随后低头望向这肉馅。
  绿色的青菜,真的是最便宜的蔬菜。
  白色的肥猪肉,在油灯下竟然泛起了一片水晶色的光芒。
  肥肉……真香!
  这白花花的肥肉,若是放在后世,陈强绝对不会吃的,太油腻了、胆固醇太高了,吃了容易得“三高”。若是买个包子发现里面有这么多肥肉,陈强肯定会暗骂这卖包子的老板太没良心了。
  然而在这个时代,老百姓肚子里普遍缺油水,肥肉包子才是最好的。包子里肥肉越多,越是说明老板做生意实诚,反倒是瘦肉多,会让人觉得老板黑心。
  这是不吃饲料的猪,这是没有吃过激素的猪,这是没有瘦肉精的猪,很有可能这还是散养的猪,即便是肥肉,也要比未来养猪场出来的猪更加美味!
  好几天没斩荤腥的陈强,又尝到了油的味道,还是满口的猪大油,却让陈强体会到了一种别样的感动。
  下一秒,泪水却难以抑制的从陈强的眼眶中冒出。
  “我竟然沦落到这种地步了么?吃个肥猪肉都会觉得感动!”
  凄凉、无助、孤寂……
  这一刻,所有的负面情绪终于彻底的释放出来,变成一种痛苦的煎熬,缠绕在陈强心中。
  他本来就没有那么的坚强,来到一个陌生的时代,面对个陌生的环境,举目无亲、朝不保夕,他的心一直紧绷着。
  而现在,他已经度过了刚刚穿越时的迷茫,也对这个时代新鲜感也已经渐渐的消融,他那紧绷着的心,终于松懈下来,他的情绪也终于得以释放。
  大哭一场后,陈强反倒是变得清醒了许多。
  他坚强的擦干了眼泪,然后又拿起了另外一个肉包子,狠狠的咬了下去,任由油水从嘴角流出。
  “既然来到这个时代,我就要好好的活下去!我要坚强,要像个小强一样活下去!”


第十章 风月小报
  “号外,号外,中东路俄员工罢工!”
  “号外,号外,苏联师团抵达东北!”
  “号外,号外,日本出面调停!”
  正如陈强所料想的那样,这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并不缺乏号外的内容,一个中东路事件,就使得陈强每天都有号外可以卖,也等于是每天可以额外的多赚两毛钱。
  这些天,陈强总算是吃到了荤腥,除了菜肉包子,还吃了两次鸡蛋。
  后世那些都已经吃腻了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却成了陈强生活下去的动力。能吃到肉,便能够让他收获到满满的幸福感。
  白天卖报的同时继续跑一万米刷任务得积分,晚上睡觉后在那个训练空间里练练短跑,练练体能,这成了陈强日常。
  这一日,陈强去陈如记进报纸的时候,却被那个同样姓陈的伙计给叫住。
  这伙计就是前些日子看陈强跑得快,问陈强叫什么名字的那个。他在家里排行老五,所以年纪大的人都叫他一声“小五”,而年纪比小的人则会叫他一声“五哥”。
  “陈强,你过来一下!”陈五哥向着陈强招了招手。
  “五哥,找我什么事?”陈强一脸笑容的走了过去。
  “听说你认字?”陈五哥开口问道。
  陈强点了点头,陈五哥接着问:“认得字多不?”
  “寻常的报纸都能看懂。”陈强开口答道。
  “你等一下。”只见这陈五哥摆出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然后从一堆旧报纸里抽出了那么一沓,递给了陈强。
  “认识这个不?”陈五哥开口问道。
  “这个……”陈强看了看这一沓报纸,扫了一眼标题,便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风月小报?”陈强试探性的反问。
  陈五哥点了点头:“不错,你小子还认识这个。不过你这岁数也该认识这个了。这是最近发行的几期,有好几种呢,别说五哥有好东西没想着你,这些都拿去卖吧。”
  “五哥,这些得多少钱啊?”陈强开口问。
  “先拿去卖,能卖多少卖多少,卖出去的反给我一半的折价。”陈五哥开口说道。
  陈五哥的意思很简单,先让陈强拿着这些报纸去卖,如果卖了一块钱,回头给陈五哥五毛钱就行。也就是说这些报纸,足足有五成的利润!
  平日里报童从派报社里进报纸卖,可都是八折进价,报童只有两成的利润。这风月小报有五成的利,也就意味着报童可以赚的更多。
  ……
  风月小报是民国时期一种很独特的产物,这一类的报纸都是一些没有名气的小报社出的,很多连发行时间都不固定,或三五天一期,或一周一期,有的可能发行个几期销量不好,也就停刊了。
  这东西有点类似于某些网文作者,更新不给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起了更一章,一犯懒就不更了,说不定哪天心情不好直接太监了。
  风月小报上也没有什么时事新闻,里面内容都是以故事为主。之所以被称为风月小报,也是因为里面大多数都是风月故事。
  虽然有些风月故事很低俗,但是普通老百姓对于这种低俗的故事还都是比较喜闻乐见的,也因此各类风月小报才能够生存下去。
  事实上这类风月小报上的风月故事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淫秽色情,顶多就是打一些擦边球,真要是那种不健康的内容,也不敢放在报纸上公开发行。但这足以勾引起部分人的购买欲望。
  就比如《男人装》每期都会找个衣衫褴褛的漂亮大姐姐拍封面,一个男性杂志故意弄个这样的封面,还不是为了吸引读者购买。
  相信很多男士第一次买这本杂志,不是为了学习男人该如何时尚、该如何变得更有品位,而是为了用艺术的眼光欣赏封面上的漂亮大姐姐,并且期待杂志里面的大姐姐会不会更加节约布料。
  这类的风月小报发行量也不大,一两千份、三四千份都有。基本上发行量越少的,上面擦边球的内容就越多,而随着发行量的增加,擦边球的内容就会越少。如果发行量超过五千分了,那内容就绝对正经了,毕竟树大招风,报社也怕惹麻烦。
  售价方面,各类的风月小报可都不便宜,像是《申报》、《新闻报》这种综合性的大报纸,会有很多商家去打广告,所以可以靠广告费去弥补成本,甚至盈利。而小报的发行量少,自然也就没有广告,所以价格会贵一些。
  《申报》六大张卖4分钱,而很多风月小报,只有一大张内容,同样也要卖4分钱。同样的售价,风月小报却只有六分之一的成本,这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
  当然,真正想要看这一类报纸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