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保安-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组建的队伍人员的构成与旧军队有了重大的改变,队伍中使用长矛、刀剑等冷兵器的士兵只占很小的比例,大部分都是使用火枪的火枪兵。他们能否经受得住官军骑兵的冲击还是个未知数,在对抗骑兵时由偏厢车等车辆组成的车营效果确实很好,但它们太贵了,以张楚现在的财力也不能装备太多,所以到现在保安军中只有一个战车营。为了保证此次行动的安全,张楚将战车营调来与新一师、新二师一起南下,这两个师的新兵在汾阳一带转了一圈,虽然没有经历大的战事,也算是体会到了真正战场的气氛,至少不会自乱阵脚了。从下到上的总结会开了好几天,不管是官还是兵都在思考自己在实战中的表现究竟怎么样,总结送到张楚那里,张楚和参谋们研究之后对队伍的构成做了一些调整,这时王继杰购买的后续物资也运到了中阳。

    张楚在作战室中紧盯着地图,头脑中将整个计划又回想了一遍,不放过其中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漏洞。参谋人员都在等待张楚下达最后的命令,作战室内安静了下来。

    终于张楚转过身来,对等在门口的参谋说道:“命令部队出发,按计划挺进运城。”

    保安军的战争机器运转了起来,耗费二百万纹银,关系到数万人生死的行动开始了。

 第二百零三章 清理道路

    正当洪承畴为将这保安军从汾阳附近驱走而欢心鼓舞之时,张楚一声令下保安军的大队人马却从中阳出发取道交口县,一史上第一路向南开去了。

    南去的队伍中不但有两万多名保安军的士兵,还有大量的被征招来运送物资的民夫,这其中还包括了王继杰在内的商队人员。

    王继杰在说动家族成员下决心与张楚合作后不久就带着自己商号的大量人员来到了中阳,这二百万两银子的物资可不是个小数目,在采购时可以利用王家先前的生意渠道,同时还照顾了朋友的生意,整个山西的商家不管直接或间接都受了益,大家还在想王家真是大手笔,在这兵荒马乱之时还敢采购如此多的物资,弄得山西的商业一下子进入了一种虚假的繁荣状态。

    接下来物资怎么运到中阳张楚手中是最考验王继杰能力的时候。王继杰在进行采购时就留了心眼,要求供货商将货物交付到离保安军控制地区较近的地方,而且地点很分散,避免让人发现大量物资聚集的地方,然后让保安军配合自己收货,他还动员了自己手下所有的伙计不分昼夜的忙碌着,尽快将物资转运出去。力争在官府发现异常前完成全部工作。

    王继杰更是亲自到中阳坐阵,他不但要负责物资的提转运,还要盯着张楚,免得张楚收了东西不出兵,他可没办法向整个王氏家族交代了。

    还好张楚是个讲信誉的人,从接受到第一批物资开始,就招兵买马组建起了新的部队,并不停的进行训练,看到这些王继杰才放下一点儿心,后来张楚又命令保安军进兵汾阳地区将山西东北部地区搅了个天翻地覆,大量的官军被调动到了太原附近,王继杰明白张楚绝对会执行攻占运城的计划了,这时他才下决心,命族人将余下的物资陆续的运送到中阳,经过几个月的小心的工作,所有的物资才运送的差不多了,张楚的练兵计划完成,一声令下,大军浩浩荡荡的向山西的南部开去。

    大军开去之时王继杰找到张楚,强烈要求随大军一起行动。他的理由很充分,我的钱我得看着。

    张楚不由十分佩服王继杰的胆识,既敢于与贼人合作,又敢于自己亲身上战场。

    张楚没有想到的是王继杰如此坚决的要和他一起上战场,大部分原因是受了张楚的影响。

    王继杰在中阳这几个月由于合作的事与张楚接触的十分频繁,逐渐的二人熟悉了起来,不太忙的时候,也在一起闲谈,张楚的许多话都让王继杰的眼界大开,特别是张楚说道,打仗实际打的是经济,打仗也是一门生意的话,让王继杰有了许多新的想法,所以他决定到战场上看一看真正的战争是怎么样子的,并且他还带上了他的商队,准备看看在这场战争中有什么生意可作。

    保安军庞大的队伍出现在山西南部的时侯,引起了一片混乱,保安军在交口等县已驻扎已有几年的时间,基本上是井水不犯河水,只是固守着自己的地盘,没有向外扩张,地其他地方的人对保安军很不了解。

    他们自然的采用了对付流贼常用的办法,躲进庄子中,凭借坚固的庄堡来抵御保安军。张楚为保证队伍的安全下令清剿在前进路线上所有的障碍,对于各个地主的庄堡命人通知其开门迎接保安军,交出一定数量的粮食、金银和张勇的武器,保安军保证其安全。开始这个政策的效果并不十分的好,许多地主心痛自己的钱,宁可与保安军血战也不拿出钱来。

    对于那些负隅顽抗的地主张楚不客气的命令部队进攻,正好边走边练兵。保安军此行是为了进攻运城坚固的城墙准备的,不但火炮数量多口径大,而且还带了许多攻城器械,对付那些小小的庄堡根本不在话下,在保安军大炮响起之后地主想投降都已经没有了机会,为了震慑后来的地方势力,张楚要求只要有抵抗的庄堡一定要打下来,然后人员作为俘虏押送到后方矿山劳动改造,所有的财富予以没收,不但金银收保安军囊中,粮食等可以利用的的东西被运送着一起南下,其他军队中用不上的物资也被收集起来,由王继杰的商队运送到后方进行变卖,作为偿还王继杰投资的一部分。

    王继杰先前很不适应,看着一个个庄堡被毁,庄丁乡勇被杀,留下满地的鲜血感到心惊肉跳。不过时间一长他就认可了这种残酷的社会现实,不管是商场还是战场,都是弱肉强食,不是你吃掉他,就是他吃掉你,富人们的财富大多都是建立在对穷人掠夺的基础上,他开始心安理得的安排伙收拢被攻下地方的一切有用的物资,将他们运回换成银钱,如同作着平常买卖一样。

    当地的官员听说有大股的流贼经过一边派人向上级汇报求援,然后集中力量退守在城池之中,以他们对流贼的理解,流贼的攻坚能力是十分差的,如果不被流贼偷袭得手,城池往往是够守住的,所以在官员的带领下城中富户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守城的官军和乡勇,登上城头,等待着流贼的进攻,他们相信流贼攻不下城池,没了粮食吃就会转向其他防守薄弱之地,只要被抢的不是自己,就行了。

    可这次来的是保安军,他们的作战方式已超出了这些守城者的理解范围。往往是保安军停下来,在城下排开一排排的火炮,在炮兵营指挥官的命令下,火炮齐鸣,城头上还在等着保安军用人海战士攻城的官军和乡勇被消灭个大半,然后保安军用不到半天的时间轰塌或炸塌城墙,手持火枪的保安军士兵开始攻入城内,密集的枪弹面前,官军就只有逃跑一个想法了,可逃跑也不是那么容易,保安军的骑兵早就等在城外,将妄图逃跑者个干净,当官军明白只有投降才是正确的选择后战事才算结束,保安军押走俘虏,清理干净城内的财富和物资,然后再奔向下一个目标,不给自己的背后留下任何隐患。

 第二百零四章 当头一棒

    张楚带领的保安军出现在山西南部的消息并没有令洪承畴吃惊,这印证了他先前的判断,张楚这股流贼进犯山西就是为了掠夺粮食,在向太原方向进攻受挫的情况下必然会转向其他方向。这次保安军向山西南部逃窜说明他们被官军打怕了,想要换个地方抢粮生存,可他们显然选错了方向,流贼要经过的路线上的霍州、临汾都是城高池深坚固无比的城市,并且有大量的官军驻守。

    这次流贼的人数众多,如果光靠打下几个乡下地主的庄堡很难养活这么多人,这为官军集中兵力消灭流贼提供了机会。只要官军固守住城市,然后派大军追击,贼人在逃窜中没有了给养就会崩溃,这是歼灭贼人的大好时机。于是洪承畴命令他手下的所有官军向保安军追了过来。

    在同一时刻,保安军正在拼命的赶路,这次南下保安军不但出动了两万多人的军队,还跟随着大量征招来的民夫,他们不但运送武器弹药,还携带有大量的粮食辎重,这次张楚的计划不但要打下运城,还做好了长期坚守的打算。

    在前锋部队清扫干净前进的道路之后,后续的部队急速的跟进着,对于霍州、临汾这样的大城市保安军只是派出了兵马进行监视,或是摆出一副要攻城的样子吓唬吓唬城内的官军,官军躲在城内心惊胆战,不知保安军的意图究竟是什么,他们在城墙上看着一队队的保安军整齐有序的走过,心中祈祷这些贼人赶紧离开,不要起了攻城的念头,他们也见过大队的流贼,可像这样穿着一样的黑色军装,连行军走路都整齐划一的流贼队伍还是第一次见到。还好保安军对于攻城并不感兴趣,只是埋头赶路,被消灭了几股官军之后,官军也学聪明了,看到保安军的队伍就远远的跑开,或者躲在城池之中不出来,使保安军前进的道路上少了不少阻碍,行军的速度快了起来。

    当洪承畴从太原地区带大队官军追过来时,保安军已到了运城的附近,张楚也松了一口气,这么多的人员和辎重在敌人占领的区域通过,行进中没有发生大的问题,安全的到达了预定位置,为下一步的行动打下了良好基础。

    张楚刚轻松了一会儿,一个通讯兵骑马急匆匆的跑了过来,看他的样子应是有紧急的事情要汇报,张楚立即让卫士将他带到自己的面前,通讯兵行过一个军礼后报告:“大帅,新一师第一团在进攻运城外围之敌时受挫,已经退了下来。”

    张楚听后大吃一惊,进攻运城的战役还没开始,保安军就被官军当头打了一棒,一个团的保安军被敌人打的退了下来,新一师的第一团为什么没有等大部队而独自向敌人发起了进攻。部队的损失怎么样,种种疑问通讯兵都不能回答。

    为了弄清情况,张楚立即跳上马,带着卫士们向前方赶去。

    来到距离运城有十几里的一个小村庄,第一团正在那里修筑防御工事,在哨兵的引导下张楚来到团部,第一师的师长陈强正在那里大声的斥责着第一团的团长武会先,武会先站在那里满脸的惭愧不敢出声。

    见到张楚进来,陈强立刻过来敬礼迎接,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张楚在屋子里找了个凳子坐下才问到:“发生了什么事?”

    陈强满脸不自在的向张楚汇报了情况。原来第一团的一个连作为先头部队最先到达了离运城四五里的地方,本来以为守卫运城的官军会退到城内固守,连长就命令队伍就地停下,准备侦察一下敌人的情况,没想到敌人在城外有大量的军队驻扎还修建了防御工事,官军发现保安军后竟然组织起大量人马开始了进攻,连长一边组织防守一边向团里作了汇报,武会先接报后带着全团上去接应,没想到官军不但人数众多,作战意志还十分坚决,第一团给官军造成了巨大的杀伤,却不能打退敌人,敌人不断的从运城方向赶来支援,数量有近万人,和第一团胶着在一起,一旦让敌人冲上来以火枪为主要武器的第一团就危险了。幸亏这时骑兵团赶到了,一个冲锋将敌人暂时打退了,才掩护着第一团撤了下来。

    ”靠别人的救援才能退下来,真是丢人到家了。“陈强在旁边还是恨恨不平,保安军自成立以来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敌人,被打的如此狼狈还是第一次。

    ”队伍的损失情况怎么样?“张楚最关心的还是伤亡情况。

    ”伤亡倒是不多,我们的铠甲防护作用很好,敌人的弓箭给我们造成的只是一些轻伤。有几次敌人冲上来了,也被战士们用刺刀杀退了。只是这次的官军邪门的很,一个个不要命的往前冲,好像不怕死一样。“武会先过来汇报到。

    ”伤亡不大就好,立即组织全团的官兵对这次战斗进行总结,并且派出侦察兵调查敌人的情况,加强驻地的防守,防止被敌人偷袭。“张楚也感到十分奇怪,大明朝怎么还有如此勇敢的士兵,面对火枪造成的巨大伤亡还能死战不退。有坚固城池的情况下还敢出城野战,这需要当官的勇气,士兵也要有坚强的战斗意志。

    第一团的士兵以班为单位集合在了一起,在班长的组织下讨论着今天的战事,其中许多的新士兵在面对敌人时脑子就已经麻木了,要不是平时严格的训练使他们的动作成为了本能,没准连枪都打不响,这时让他们对战事说出个所以然来更是强人所难,不过班长说了,开这个会就是为了让大家养成勤动脑的习惯,随便说,对不对有用没用的都可能说。大家的心情才放松了下来,经过讨论士兵们对战争的恐惧也得到了缓解。最后大家一致的结论是这次失败主要还是轻敌造成的,保安军一路走来,经过了五六百里的敌战区,所有的敌人都避而不战,躲在城池中固守,保安军上下都放松了警惕,以为运城的敌人也会凭借运城坚固的城墙进行防守,没想到官军会主动出击,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险些酿成大祸。

    对于这支官军的反常表现张楚也很奇怪,为了弄清情况,张楚决定到前边接近运城去看一看。

 第二百零五章 谋划

    张楚决定带着新一师的陈强等干部乘着天还没有黑向前察看运城敌军的情况。,

    对于运城张楚在决定行动之前已派人做了多方面的调查,没想到今天还是出了意外。

    运城不同于其他的城池,一般的小城城墙周长有个七八里就算不小了,运城的城墙却达到了恐怖的一百多里地,运城是因湖设城,运城的盐湖为周边的人口提供了大量食用盐,官府自然的要将这么重要的资源管理起来,从唐代开始就开始建立围墙,防止偷盗盐湖内的盐。开始只是一些土墙,之后的各朝各代不断的加固盐湖的围墙,这项工作进行了上千年的时间,到了明代仍在进行,特别是十几年前朝庭对围墙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整修,夯土的城墙全部被包上了砖石,实际上盐湖被这一百多里长的小长城包围了起来,而且还有参将刘连祥带领着五千精锐官军守卫在这里,想要攻下运城是十分困难的。

    在各地烽火四起之时,多股的起义军接近过运城,面对食盐这么重要的资源却没有占领运城,主要就是因为运城强大的防守力量。本来张楚带着两万多人马加上新式的火炮对于攻下并守住运城还是很有信心的,可今天的一战运城的官军显示出来的超强战斗力,使攻占运城的难度急剧增加了。

    张楚带人小心的向运城的城墙靠近,情况是抽象的,这时张楚才对运城的城墙有了直观的认识,离得老远就可以看到高高的砖石砌成的围墙耸立在那里,初步判断有二三丈高,墙外还有二丈多宽的壕沟,由于离得远看不清有多深。

    不但如此,在城墙之外官军还建立起了坚固的营寨,派兵在城外驻守,说明官军对保安军前来攻城早有防备。这为攻城增加了许多难度,从城外驻军的数量看,官军绝对不是原先情报中的五千人。

    出于安全考虑张楚没有十分接近敌人的营寨,带人回到了第一团驻扎的那个村庄,等待着派出的侦察人员传回情报。

    天黑之后侦探人员逐渐的传回了情报,情况果然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驻守在运城的敌人已不是原先侦察到的五千人,而是达到了恐怖的三万人,总人数上已超过了保安军准备攻城的队伍。

    敌人的这三万多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官军和盐商招集来的盐丁和乡勇。原来张楚带兵一路向南杀来,运城周边的官军首先想到的是保住自己重要的财源盐湖,同时盐湖的围墙内也最安全,因此各地又抽调了五千精锐士兵派到运城,归刘连祥统一指挥,同时行动起来的还有在运城注册的五百多盐商,他们明白如果盐湖被流贼占领,以前的宝贵日子就到头了。为了保住财源,盐商们显示出了惊人的团结和行动能力,不但向运城派出了自己手下的盐丁,还招集了大量的乡勇参加运城的防守,不几日的工功夫到达运城的盐丁和乡勇达到了两万多人。商人的盐丁,平日里为商人贩卖食盐进行保卫,都是一些杀过人见过血的亡命之徒,商人们此次还出钱设立高额的奖金,讲明如果守住运城大家都有奖励,一时间官军的士气大涨。

    运城的官军由于有盐湖作为财源,平日里的粮饷还是很充足的,刘连祥为了打击走私食盐的贼人对官军平日里的训练抓的还是很紧的,所以这些官军的战斗力要比其他地方的强的多。

    刘连祥害怕固守城头只有被动挨打的份,他命人在城外建立了营寨,准备在贼人攻城时接应城内的官军。今天与保安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