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之最强争锋-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远,速速安排,我这就上路!”
刘瑁安排已定,只带领五十名贴身护卫,连夜赶回城都刘瑁如此安排,可不是逞能,他自然有他的考虑。
黄巾余孽若不斩草除根,必然成为后患。
若要继续追杀黄巾军,留下谁,他都不能完全放心。
虽然他白日里一翻表现,貌似已然收服甘宁等众将之心,其实众将心中到底如何,尚需时日验证。
尤其那甘宁,任侠使气,凶残霸道,一言不合,便能动刀杀人,此等人可用却不可靠。
若是让吴懿护他回去,甘宁留下领兵继续追杀黄巾军,万一他们在城都遇险,甘宁又不全力相救,岂不是置身死地,届时将必死无疑?
若是令甘宁护他回去,吴懿留下领兵,万一甘宁真有异心,于路杀他,那他岂非死得透透的?
权衡再三,刘瑁决定,将诸将全部留下。
如此,有吴懿领一半军卒制衡,想必甘宁不敢怀有异心。
而消息刚刚传到军营,营中若有人想谋害于他,定然来不及设伏,如此,他必然能够快速安全地达到CD在别人眼中,刘瑁如此做法,乃是兵行险着。
而在他眼中,这实是最为稳妥之法。
他这并非奸猾多疑,而是刚刚穿越而来,虽已降服诸将,然和诸将尚未贴心,不得不小心为上,毕竟只有思虑周全,算无遗策,放保无虞。
刘瑁等已经行了一夜一日,路上吃饭、睡觉不过两个时辰,其余都在马不停蹄地赶路。
益州嘉陵峨眉山下。
此时依然顶着沉沉夜色向北疾驰。
咻!
突然,左侧一根雁翎箭呼啸而至,前方引路铁骑应声落马。
咻咻咻!
箭如飞蝗,从四面八方激射而来。
在他四周,侍卫纷纷落马,惨叫声声。
他们遭遇了埋伏。
就在此时,路上突然升起绊马索,刘瑁马失前蹄,一头栽下马去……
第7章 峨眉仙人
“杀!”山道旁,密林中,有人号令。
两三百人从山坡密林之中潮水般涌出,挥舞着手中环首刀和长枪,往他们身上招呼。
“混脏王八蛋,这里怎会有埋伏?悔不听众将之言!”刘瑁追悔莫及。
此时那些刀枪可不会给他后悔的机会,一旦失手,命丧于此,那一切的雄心壮志都将化为泡影。
刘瑁不敢怠慢,舞动手中长枪,在十几名侍卫保护之下,朝着峨眉山方向败退。
在此进退维谷之时,若想活命,只有进入密林,方有一线生机。
刘瑁逃向山坡,且战且退。
侍卫一个个倒下,他手中枪头刺得钝了,身上战袍染得猩红,依然咬紧牙关,坚持战斗。
他坚信他不会死,也不能死!
刘瑁和这些人对战之时,早已发现这些人头上裹着黄巾,貌似黄巾贼寇,只是手中武器比马相贼兵精良许多。
他顾不得思考这些问题,只想着如何摆脱眼前困境。
最后只剩他孤身一人,逃上山去,穿出密林,眼前竟是一道断崖。
“苍天啊,难道真要亡我乎?”他将手中长枪倒插于地,回身振臂,仰天怒吼。
“快上,快上!他已经无路可逃了!杀死刘瑁赏百金,升将军!杀!”贼首挥刀高喊。
贼兵如群蚁争食,蜂拥而上。
刘瑁面对贼兵重重围困,知晓已无生机,问道:“喂,汝等到底是何处人马?为何于路伏击于我?”
“哼哼,你还是去问你死鬼老爹吧!给我杀!”为首的贼将只应了这一句,挥刀冲杀。
刘瑁绝望之余,力战不逮,滚落山崖……
峨眉山上刚刚下过一场暴雨,满山翠竹,绿意盎然,葱茏繁茂,生机勃勃,一派世外桃源景象。
曲径通幽之处,山石掩映之中,一处道观整饬有序,几间竹屋清雅素净。
东厢房一间竹屋里,陈设简单,除了一张茶几、两张坐席之外,就是靠近东墙放置着一张竹榻。
榻上静静躺着一个男人,身上搭着一条藏蓝色葛布床单。
此人眉目俊朗,鼻梁高挺,额头和左侧脸颊上的几道伤痕仍旧泛着殷红。直挺挺躺着的身躯,少说也有七尺有余。
这躺在竹榻之上的人正是他刘瑁。
“师父,已过十日,将军为何仍未苏醒?您不是说,将军高烧十日必退,而且还会苏醒吗?”门外一个女童的声音传来。
“已然醒了。”一个男子答道。
“我才不信。”
“不信啊,那咱们瞧瞧去。”
脚步声临近,两人进屋,停留在竹榻之前。
男子唤道:“将军从天而降,必定再世为人,造化不可限量。无量天尊,该醒了!”
刘瑁也是刚刚醒来,听到已过十日之言,便想一跃而起,毕竟他还有要事在身。
只是他浑身疼痛难忍,挣扎再四,未能起来,这才冷静下来,想看看来者何人。
此时,听男人此话,仿佛完全知晓他系穿越而来一般,便缓缓睁开眼睛,扭头见竹榻之前站着一位五六十来岁的老道人和一个七八岁的女仙童。
那道人身形右斜,似乎右脚有点跛。右眼睁着,左眼闭着,又好像左眼眇(眼瞎)。道髻蓬松,红光满面,鹤发童颜,仙风道骨。一袭藏蓝色道袍宽大洒脱,越发让人觉得是个得道高人,方外神仙。
刘瑁强忍着浑身剧痛,慢慢爬起,拱手施礼道:“多谢道长救命之恩。”
“将军不必客气。”那道长回答之时,一脸睿智笑容。
刘瑁问道:“还没请教道长尊号?”
“贫道左慈,字元放,道号乌角先生。”那道人轻声缓语,极为洒脱。
“左慈?”
刘瑁讶然,没想到果真遇到了高人,怪不得刚才在门外此人便能道出他之姓名,难不成其真有未卜先知之术?毕竟,那死鬼刘瑁也未必和这等高人有缘相见。
左慈他是知道的,被称为迷之仙人,与南华老仙、太平道人于吉号称“汉末三仙”。
左慈戏弄曹操之故事,也在《三国演义》中被写成了神话般的桥段。
刘瑁是两千年后之人,对于左慈乃神仙之说自然不大相信,但这左慈智力超群,当毋庸置疑。
再说,未卜先知有什么高明?他是穿越来的灵魂,自然也有!
左慈似有所思,笑问:“将军晓得贫道?”
“哦,或许他人不知,不过在下求贤若渴,就算是山中隐士,方外神仙,也多有寻觅。乌角先生超凡脱俗,神龙见首不见尾,但仙长天雷震碎石壁,得《盾甲天书》三卷故事,在下还是略知一二的。”
这事在《三国》之中写得明白,还是左慈这老道自个儿在曹操面前显摆的,他熟读《三国》,自然知晓。
“将军真乃神人也!”左慈惊叹道,“看来你我果真有缘啊!”
听左慈如此一说,刘瑁顿时动了将左慈收为帐下之心。
欲成霸业者,必要有能臣良将辅佐才行。
“仙长所言极是!”刘瑁极为恭敬地说,“天下大乱之际,能在此宁谧清幽之境,见到仙长,实乃瑁三生之幸。”
“无量天尊。”左慈道,“将军山下搏命一战,在贫道这里一躺便是十日,高烧不退,此时醒来,看来是贫道的丹药见效了。将军既然醒来,早就饿了吧?贫道送你一桌酒肉如何?”
左慈的话尚未说完,他的肚子便不争气地咕噜噜乱叫如鼓。
“师父,大哥哥果真饿了,我都听到他的肚腹之中擂鼓呐喊呢,只是师父,您哪儿来的酒肉?咱们这山上只有野菜稀粥充饥!”站在一旁的女仙童稚嫩地说。
“英儿,师父说有,自然就有。”
左慈双膝跪坐在竹席之上,宽大的袍袖在茶几上一抚,那茶几之上赫然出现一瓦盆猪肉和一坛子酒。
刘瑁惊讶不已,暗暗寻思:“难不成东汉末年就有魔术吗?若说这是玄妙的法术,打死他都不会承认。”
左慈右手朝着茶几上的酒肉一摆,邀请道:“将军请慢用。”
“道长果然道法高深!”
刘瑁恭维一句,可顾不得多想,席地而坐,抓起瓦盆之中的猪肉狼吞虎咽起来。
一边吃,还一边将酒坛子打开,猛灌几口。
左慈笑答:“雕虫小技,将军过奖,只管享用便是。”
和两千年后比起来,此时的猪肉吃起来淡很多,没什么味道。
酒就更不用说了,带着些许酸味,酒色泛黄,应是果酒无疑。
此时,有酒有肉已然不易,自然无法讲究许多。
刘瑁吃了几口,见旁边站立的女仙童,两只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瓦盆之中的肉,馋得口水直流。
刘瑁便抓起一块肉递给女童:“来,小妹妹,一起吃。”
女仙童翻着眼皮望望左慈,见那左慈颔首而笑,她这才一把抓住,将肉块塞进嘴里,大口大口的咀嚼起来。
她一边吃,还一边连声赞叹:“嗯,好吃!好吃!”
看到这女仙童如此直爽可爱,刘瑁忍不住心中畅快……
第8章 纵论天下
刘瑁吃了一阵,空乏的肚腹之中好受许多,身上也多少有了些力气,便试探道:“仙长道法高深,一直枯坐深山,能有何作为?”
左慈洒脱笑道:“贫道乃方外之人,散漫无状,沉淫丹道,岁月于我如白云苍狗,何谈作为?只是将军一表人才,值此乱世,当是建功立业之大好时机。不知将军有何志向?”
刘瑁仰天长叹,感觉要想收服如此高人,必然语出惊人才行。
他想起刘备三顾茅庐之时,向诸葛亮回答的一翻“大志”,遂潸然答道:“唉,方今天下大乱,朝纲不振,主上蒙尘,群雄并起,战火频频,饿殍遍地,社稷有累卵之危,百姓有倒悬之急。瑁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坎平乱世,重振朝纲,救生民于水火,扶社稷于即倒。若能成就一二之功,则瑁幸甚,朝廷幸甚,万民幸甚!仙长道法有成,岂能埋没山野?不如随我下山,建不世之功,名垂青史,万古流芳,也不枉仙长峨眉山中经年累月苦修之功啊!”
刘瑁胜意拳拳,左慈却仰天大笑,好不癫狂。
“竖子,汝何能?敢邀我辅佐?”左慈捻须睥睨。
“无他,愿枭天下群雄之首,以我为首耳!”刘瑁慨然答曰。
左慈笑声戛然而止,良久,叹曰:“若果真能如此,或为天下万民之幸!只是将军啊,争霸一途,千难万险,随时有丧命之虞,若非有坚毅勇决之心,博虎斗狼之胆,百折不挠之志,还是莫要涉足为好。你我有缘,将军若有意,不如留在此山之中,随我修行,当以三卷天书相授,他日功成,超脱红尘之上,不在五行之中,岂不逍遥快活?又何必没入纷纷攘攘之乱世,劳神费思,历险害命?”
未等左慈说完,刘瑁亦哈哈大笑:“道长真乃仙人也,不食人间烟火,超脱凡尘之上。瑁肉体凡胎,见识浅薄,体魄鄙陋,内心柔弱,不忍见天下百姓苦难连连,当奋力一搏,何惜一命乎?”
刘瑁言语令左慈极为赞赏,颔首而笑。
刘瑁见左慈笑而无话,追问:“仙长之意若何?”
“人各有志,将军无需相劝耳。”左慈起身道,“酒足饭饱,请将军安心在此歇息,三五日后当恭送将军下山。”
眼下虽然酒足饭饱,刘瑁身上气力也恢复不少,但毕竟身受重伤,能够十日后起身下床,怕是多亏了这左慈的灵丹妙药,若还要长途跋涉,立即起身前往CD无论如何难以办到。
刘瑁虽然心急如焚,也无可奈何,只能祈祷上苍,CD不要有变故才好。
这一日忽惚而过,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刘瑁别无它事。
那左慈只在晚饭之时又来赠送食物,纵论片刻,起身而去。
刘瑁一人无聊,看看这副羸弱身板,实在有些头疼。
刘瑁虽然懂得不少武功招式,但要将身板练得如钢似铁,须经年累月苦苦锤炼才行,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刘瑁立即想到了气功修炼,他知道修炼气功对于提升身体素质的速度很快,他曾经听父亲说过,这也是中国特种兵和其他国外特种兵的差异之一。
气功修炼至大成少说也需要十年八载,但若要作为固本培元、强身健体的基础功夫修习,见效也十分之快。
若能勤加修习,不出三月,便可打通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从而打开修习强横武功招式的门径。
刘瑁想到此节,加上这个时代、荒野山中没有电视、手机等等娱乐设备,只得闭目打坐,吐纳呼吸,独自修习《易筋经》。
一旦开始修习,刘瑁便觉古怪。
不知是否因为穿越使得他身体有所变化,他只吐纳几个小周天,便觉得气息顺畅,真气磅礴,不出两个时辰,便将《易筋经》第一式【韦陀献杵】之中包含的运气调息之法修炼纯熟。
照此速度,不消月余,便可打通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较之之前修炼会整整快上三倍有余。
如此,用不了三年五载,气功大成,和吕布、赵云、关羽、许褚等辈巅峰对决、最强争锋,战而胜之,也不是不可能。
看来上天对他不薄,虽然穿越而来之后接连面临生死之难,但若就此获得修炼强横武功之身躯经脉,以后乱世争锋有望,亦当快哉!
刘瑁正自欣喜,忽见茅屋窗棂外红光闪耀。
刘瑁感红光而起身,欲探看究竟。
等他下床,临窗眺望,窗外红光消失,竟不见异常。
刘瑁啧啧称奇,只得再次退回修习。
如此修习一夜,刘瑁果真感觉到耳聪目明,浑身舒坦,活动也自如不少。
第十一日早上,山鸡叫时,刘瑁便起身,在门前慢跑活动。
这一天,刘瑁几乎被遗忘在此,辰时那女仙童给他送了一回食物,一直到申时才送来第二回食物。
刘瑁对于这一天两顿饭食之习俗尚不习惯,还有一个人呆得实在无聊,便趁着女仙童送饭之际,和她攀谈。
这女仙童甚是可爱、豪爽,颇有后世女汉子之风,尤其喜欢看他打拳练功。
刘瑁打了一套太极拳,逗得祝女仙童忍耐不住,挥动秀拳,随他比划起来。
刘瑁看她一招一式,学得有模有样,且姿势优美,越发欣喜异常,便问:“小仙童,请问芳名?”
“女英。”女仙童露出一口糯米白牙儿,朗声应道,“我乃上古大神祝融氏后裔,师傅总是称我祝融女英。”
“祝融女英?”刘瑁怔然,脑子里出现了一个英武的巾帼英雄形象,“难不成她是……未来的祝融夫人?后世人称‘刺美人’?……”
刘瑁有此意识之后,越发对祝融女英好。
那祝融女英跟他在一起,也十分开心,竟然乐不思蜀,忘了回还之事。
直至戌时,庭中降下一只仙鹤,啾啾鸣叫,声音高亢,似有迁怒之意,那祝融女英恍然起身作别。
临走告别,叮嘱道:“大哥哥,此间有红光妖怪,最喜半夜出没唬人,你一人在此,万不可半夜出门,免得成为妖怪口中之食,腹中之肉!切记!”
祝融女英一语提醒,让他随即记起昨晚之事,心中虽有惴惴之意,但好奇之心反而愈炽。
刘瑁一人依然打坐吐纳,修炼气功,亥时刚过,子时刚到,他眼前再次红光闪耀。
等他睁开眼睛看时,见窗外果有红光,便迅速下床,飞奔出门,绕道屋后,欲看究竟。
等他走出房间之时,那红光迅速消失在翠竹林中。
他虽未看到是何妖怪,但却听到有哒哒飞奔之声。
刘瑁不禁连连感叹:“怪哉!怪哉!”
第十二日申时,左慈亲自送来酒饭。
刘瑁吃过,问及此处红光之事,并说两夜都有出现。
那左慈拍掌而笑曰:“将军果然好机缘,竟能见到山中灵兽踏云火龙驹!”
“踏云火龙驹?”刘瑁不解。
左慈道:“我称之为踏云火龙驹,实乃是一匹卷毛赤兔马耳。因其通体红如烈火,四蹄白毛如云,如踏云火龙,故而名之。此马奔跑起来,速度极快,日行千里,不饮不食!不过此马性烈,非其主不能乘之?三年前,贫道首次遇见它,便想将其收服,结果,看到没有,这条瘸腿儿便是拜其所赐啊!”
“哦?竟有如此厉害?”
所谓宝马配英雄,这一世,刘瑁一心要做号令天下的大英雄,自然少不了宝马良驹作为坐骑,言语之时,已然打定注意……
第9章 宝马神兵
是夜。
刘瑁一如既往,潜心静坐,吐纳练功。
子时,窗棂之外红光再现。
想起前两夜皆因他急于起身察看,惊动踏雪火龙驹,故而竟无一睹宝马雄姿之机会。
这回他可不能再将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