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金手指与众不同-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简单概括一下就是这样,一个因为部族只能由女子接任族长而男扮女装的戎族族长,救了一个因为部族女性地位极其低下,为了地位和权利,大胆的改扮男装的世仇部族族长的小”叔叔“,他们发现了彼此的秘密,在没办法将对方灭口的前提下,两人决定携手并为对方保守秘密。
  这就是两个疯子结合的真正原因,而不是在大衍内部也很有市场的“敌对族长冲破世仇藩篱勇敢结合”的版本,就算真可能有这种故事,可能性也早被戎族族长扼杀了,邬骨族如今的族长,之前私定终身的对象,是戎族族长的表妹——如果他不是伪装成了女性的话,继承族长之位的只可能是这位表妹,而他向来喜欢把威胁扼杀在摇篮里。
  没有太多的逼不得已,也没有太多的情有可原,只有赤'裸'裸的自私自利,以及对权势的掠夺与占有。
  现在更想快点收到打败他们的好消息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月底啦,发工资啦0(*^__^*) 嘻嘻……

  ☆、64|3。31首发

  在等待战事的最新消息的同时,谢承宸也没有忘记要处理那些在背后做小动作的人,被他拿到真凭实据了的,在如今这情势下,换掉或者撤职也没问题的,就全部被他收拾了一遍。处于非常关键的部门的,比如负责粮草军械,援军调派等位置的,谢承宸尽可能也把他们换掉了,就算在交接上比较麻烦,也比他们在背后可能的小动作要好。
  至于在无关紧要的位置,或者没有证据,只是受到怀疑的人士,谢承宸则给了他们一次机会,等这场战事结束了,再另行处理。其中就包括了袁尚泉,他的位置不重要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户部掌管天下粮米,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位置,袁尚泉曾经受到元朔帝的信重,早早给了他这个位置,他也做出了超乎常人的成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谢承宸是没可能动他的。
  谢承宸其实也不愿意怀疑他,对于元朔帝看人的眼光,在这个位置上还显得非常稚嫩的谢承宸,对于元朔帝有种迷信般的信赖。就算仅仅只是为了这个,谢承宸也愿意再观察袁尚泉一段日子。不过太机密的事情,谢承宸就不愿意叫袁尚泉知道了,天晓得袁尚泉会不会告诉袁尚清呢?毕竟他们可是兄弟。
  朝堂上的眼光,一直注视着仍处于胶着状态的北部边境,对于陈王府的领地注意的就少了,只知道沁怡公主仍然带着手下四处乱转,寻找漏网之鱼,还曾经上书,说是有个小村庄,因为流亡士兵的冲击,一百来口人,最终只活下来十个不到。
  总共两个老人跟七个小孩,青壮年无一幸存。其中老人挡在孩子前头保护着他们逃亡时,被逃兵砍了几刀,一个留下了自己的左手,另一个则少了三根手指一只眼睛,都留下终身残疾,倒是孩子们只有些轻伤,三个女孩里有一个脸上留下了一道寸长的伤疤,但至少都活了下来。要不是沁怡他们来得及时,连这几个人都不一定能救得下来。
  原本对公主领兵还迟迟不回朝很有意见的官员们,最终也只能闭上了自己的嘴,那些邬骨族叛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了所有人,他们跟那些在北部边境烧杀抢掠的同族们,并没有什么不同。在那封上书之后没过多久,那上书中所说的幸存下来的孩子们,都被沁怡送到了京中,说是他们在当地也没办法生活了,干脆送到京城来,由公主府代为照顾,算是她的门人。
  沁怡公主当然不是什么滥好人,但她始终觉得,要不是她那个倒霉催的庶兄,很可能一切都不会变成这样,这一村庄的人也都能活下来,谢家人对他们是要负责任的。等把邬骨族逃兵都收拾了,她还会收拢孤儿,置办育婴堂,用陈王被追回来大半的财产供养那些孤儿,赡养那些老人。
  当然这些行为都是要用谢承宸的名义办的,虽然谢家没有女子也能继承皇位的先例,但毕竟军权还是军权,万一沁怡想不开要坐坐那个位置呢?谢承宸不想猜疑她,但多得是人想要站在谢承宸的立场上“为他考虑”。
  谢承宸也不是白占她这个便宜,不仅出了三分之一的钱,还提供了在相关方面比较有经验的人手——苏梓书社之前负责组织抚恤牺牲将士的人才,既可以避免无意义的浪费,把钱花在刀刃上,其次当然也是要让他劝导这育婴堂里的孩子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了。
  也不知道徐太后怎么想的,她把这七个小孩都召进了宫里,说是了解一番陈王封地如今的情况。谢承宸拿她没法子,派上几个内侍,突击教了这些人两天礼仪,也就被徐太后召进宫了。徐太后本来还想把那两个老人也叫来的,只是被宫中的嬷嬷给劝住了,他们受了重伤,年纪也大了,何必叫他们动这一趟呢。当然了,这只是她们觉得残疾不雅观,不让徐太后见的委婉说法而已,不过已经足够说服徐太后了。
  谢承宸这天正好有空,也就陪着徐太后一起见了这几个孩子。以谢承宸的眼光来看,这普通乡民家的孩子,确实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顶多比他之前见的宗室勋贵家的孩子显得淳朴些,年纪大些的孩子,手上还有很明显的老茧,显然已经干过不少农活了。
  不过这只是第一印象罢了,多说上两句,这几个规规矩矩,在内侍的教导下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孩子,就露出了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他们官话说得不怎么样,最大的那个男孩子就显得怯怯的,旁人一笑就把头低下去,另两个女孩儿也跟他差不多。
  倒是年纪最小的那个男孩儿,以及那个被毁容了的女孩儿显得比较有意思。徐太后当然也看得出来,于是多问了这两人几句。当问起他们将来的打算时,那小姑娘斩钉截铁的说:“我想要参军,当一个跟公主殿下一样的英……英雌!”徐太后本来也不是那种规规矩矩的小姑娘,听着也不觉得这女孩儿太过强硬,反而觉得很有些可爱,连带着感觉她脸上的伤疤也不那么明显了。
  她身边那个小男儿说出来的话也是铿锵有力:“我要去研究开发更厉害的武器装备,让它能够保护我们重要的人,也能够消灭那些敌人!”他原本身体也不好,受到惊吓父母双亡之后,更是几乎一路病到京城,还是公主府内的医生出手,才救回了他一条命,才有了他如今能站在徐太后面前的奏对如流。
  徐太后看他欲言又止的模样,忍不住出言逗他:“你这事好办,我能帮你找到个好师傅。那你还有什么想要做的?”这小男孩不过七八岁的模样,就算看起来比周围的同伴们要镇定许多,那也只是跟他们比而已。被徐太后这么一说,到底没能憋住自己内心的想法,喏喏的说:“等到那时候,我就娶一个像公主殿下一样的……英……英雌……”
  徐太后忍不住失笑,之前说要当将军的小姑娘动作极小的横了一眼那男孩,轻声道:“像公主殿下那样厉害的人,才看不上你这爱哭鬼呢!”她显然没意识到,小伙伴话语中指的人到底是谁,只当这人想要跟自己抢夺在公主面前的地位……在沁怡的小崇拜者看来,这显然是不能让的。
  谢承宸望着这两个孩子,也忍不住露出点笑容来,这般单纯的日子,他也曾经有过吗?在当时的夏亦真看来,自己是不是也像这个小姑娘似的,单纯得近乎有些呆傻了?把这点想法放到一边,接着的话题则是安全的家常——坐在主位上的谢承宸与徐太后,并没有太将这两人的话放在心头。
  毕竟是两个孩子,说起来也是童言稚语,可爱是可爱,但当真……还是算了吧。
  而这时的他们并不知道,这对在后世的史书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夫妇,将来能给他们带来多大惊喜。作为大衍朝史上第一个非谢家公主的女性将军,为了减少朝臣们的反对才被赐姓谢的谢采荷。以及改良了旧式火炮枪械,甚至还有农具,使它们更加简便耐用,甚至威力更加强大的机械大师,被怀疑是后世穿越过去的天才——将来的工部尚书兰竹生。
  这对夫妻是历史书上介绍这段历史时,不能绕过去的一双明星。甚至谢承宸在后世普罗大众中的名气,还没这两位高。实在是因为他们的身世样貌才华成就,实在是太适合影视改编了……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
  后话暂且不提,谢承宸当下最为关注的,还是北方边境上的战事。这场原本被大家认为是一边倒,最多不会持续超过两个月的战争,从夏初一直延续到了深秋,如今都已经是九月底了。虽说持久战对人数相对少很多的两族联军来说,是相当不利的,大衍这边付出的人力财力物力,都是不可计数的。
  最令朝臣们不满的,是在过去的四个多月里,大衍这边和邬骨族那头,一直僵持着,并没有什么大占上风的时候。对比起元朔帝的辉煌战绩,这点成果根本没法叫人满意。夏亦真之前几次遇袭,虽然还不到说是“死里逃生”的程度,那也是相当危险了。
  他们一开始以为邬骨族或者蛮族,出了一个怪物般的天才将领,能够料敌机先,步步为营,因此在李芳芳将军的指示下,他们很是慎重的度过了一段时间,每一次行动的战略和预期部署,都送到京城来,由重臣们讨论过后,他们再实施。
  原本以为谨慎的法子,却让他们那段时间举步维艰,比起一开始邬戎联军气势正盛的时候还要艰难。这个状态,结束于夏亦真在面对难得地势时的灵光一闪,在大框架没改的前提下,他擅做主张的临时改变了一番他这头的布置,结果大获全胜,顺利得不可思议。
  在之后的几次“突发”事件之后,几个了解到这其中□□的人,隐约猜到了一点真正的原因——或许根本就没有什么运筹帷幄的敌方军师,只是朝中有人向这两个蛮族偷传了消息。根据几次试探,他们很确信这个结果,跟在北方战场上的军士们没有关系,就是从朝中泄露出来的秘密。
  这人是谁?谢承宸陷入到了痛苦的思考之中。
  作者有话要说:  我又暗戳戳的回来了……假期结束就要面对来回两个小时的通勤时间+工作地周围没有外卖+工作地点没有微波炉的生活了,我原本通勤时间来回才半个小时啊啊啊!难道我要靠泡面过日子了吗QAQ

  ☆、65|4。5首发

  比知道了自己身边信任的人里有一个内奸,更痛苦的是什么?是你发现在那个人被找到之前,你必须要用怀疑的眼光,打量身边的每一个人。
  宫廷朝堂之上,有太多太多的地方可能泄密,如果不是夏亦真与谢承宸之间有着一种无言的默契,在没有明言过彼此打算的前提下,通过默契的文书来回,一个精巧的设计,让让他们排除了很大一部分怀疑的对象,把怀疑人选的范围缩小到了一个很小的圈子里——几乎就是谢承宸每日视线所及的地方,就有那么一个隐藏极深的深恨他多年的阴谋者。
  这个人只要要一天没找出来,谢承宸就会一直感觉如芒在背,那种时时刻刻被人窥视着阴谋伤害着的感觉,而且这些暗箭都来自于原本信任有加的人——很难不让人觉得十分郁闷。
  在这个阶段,北方的战事一直胶着,朝中一直没有断绝过的“立后”派,居然在这个节骨眼上又冒了头,一份份上书看起来十分的情真意切:陛下,快点结婚给大家沾染点喜气吧,现在都没什么好消息传来,说不定结婚了就一切顺利啦!
  甚至还有人试图从术数迷信上说服谢承宸,什么“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阴阳搭配干活不累,大和谐才是真和谐,阴阳调和才是人间至理之类,又长篇大论大衍朝如今是火运,正该有个什么什么属性的女子当皇后,才能让国运顺遂。
  谢承宸看着这篇奏折,险些没把白眼翻到天上去。哪怕在这个有许多事情都不能给出个合理解释,只能寄托于神灵的朝代里,像是这位一样迷信还对此研究出了个一二三四五的人,也不算太多。
  至于最后研究出来的那个属相生辰的女子,堪为皇后之选的结论,谢承宸更是最多只相信四个字——“臣且妄言”,不要以为在奏折里没提到哪家那户的姑娘谢承宸就不知道他想说的人是谁了,如果没有《朝闻速报》谢承宸又傻乎乎的相信了这人说的话,按着他给出的条件去找,确实能至少找到一个方方面面都合适的姑娘。而这个姑娘,至少从表面上看,是跟这个上书的人没有任何关系的,别人说起来也是他大公无私。
  但实际上呢?这位在迷信上造诣很高的大臣,曾经与这姑娘的母亲有过那么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过往,不过是在寺院里瞒着众人的偷偷往来,结束了也就罢了,却因为那位夫人回到家中没多久就被查出来有孕,添了抹别样的色彩。要知道夫人原本是因为久久未能生子,而特意去庙里住着祈福的。
  旁人都以为是那寺庙灵验,之后多年都以求子闻名,但在大臣心中,总觉得有些什么不妥,夫人十月怀胎,诞下个女婴,因着生辰奇特,还在京城的小圈子里有那么点名气。不过女孩儿长得很像母亲,也没人对她的身世有什么怀疑,夫人之后又生下两个儿子,还都像她丈夫,就更没有人多嘴什么了。
  只是在这位写奏折的大臣心中,那姑娘地位总是不一般,他官职低了,自家女儿希望渺茫,再一看自己流落在外的女儿,一比划年龄相貌都合适,干脆根据生辰的奇特这一结果,倒推回去写了这么封奏折出来。
  谢承宸是半点也不相信的。耐不住这奏折内容被传扬了出去,那姑娘的处境一下子就尴尬了起来,她也是该商议婚事的年纪,原本也有那么两家人跟她家眉来眼去的,看好这个小姑娘。但这奏本一出,虽说大家都知道谢承宸对此十分抗拒,嗤之以鼻,但谁知道将来会如何呢?
  如果战事仍然不顺,再想娶这姑娘为皇后,却发现她嫁给了旁人,天晓得平白要被迁怒的是哪家人?一时之间,这周家女孩儿竟成了个烫手山芋,没有一家人敢娶她,她父亲胆子也不大,也不敢把她轻易许人。
  再说了,心疼这女儿也不敢把她现在就嫁了啊,当皇后可是想也不敢想的好前程,就算不当皇后,没有门当户对的人家敢娶,随意嫁给家里能拿捏住的人家,那夫婿将来要是真被谢承宸迁怒,反而对妻子心生怨望,这女儿也不一定就能过得好了。
  等一个月后,谢承宸还没找出身边那间谍是谁的时候,京中突然出了件奇事,在众人眼中的“皇后预备”周姑娘,被旧有宿怨的姑娘嘲讽没有人要,只能在家当个老姑子,或者将来只能去家庙终老——那女孩原本想嫁看上这周姑娘的那户人家,奈何人家原本看上的是周姑娘,如今这位不能选,也没看上这女孩儿,心里又恨又妒。
  周家姑娘原本千娇万宠着长大,气性非一般小姑娘能比,被曾经的准未婚夫伤了心,又被宿敌嘲讽,一气之下剪了头发要去当姑子——反正不嫁人了!
  谢承宸对这事情的走向也是一脸懵然,看到《朝闻速报》上的详细报(八)道(卦)之后,更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倒是不知道这姑娘本该是他妻子,是他那个没能“到来”的儿子的母亲,现在有的那点愧疚,多半还是觉得这事这姑娘自己还真是无辜,受的池鱼之灾。
  周姑娘被关在家庙里,无声无息的消失在了京城其他人的视线之中,短暂的议论之后,京中各式各样的新消息就让人把她遗忘了。但事实上,此后的沁怡公主的朱雀军中,却多了一个号称“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尼姑军师,一生未婚的她,在后世的演义中,跟后来同样一生未婚,只一心抚养自家弟弟的沁怡公主,总有那么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
  不过现在,她还只是个由谢承宸派去沁怡手下,担任“监军”职责的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负累而已。就算有心人知道谢承宸亲自送她出京,两人单独密谈了几句,也只是感慨少年皇帝多情至此,并不会想得太多。
  把这插曲放在一边,谢承宸需要关注的更多还是朝堂的正事。察觉京中可能有高级间谍之后,李芳芳与夏亦真他们,就再没把详细的作战计划战略目标发回来了,只是大略而泛泛的说上两句空洞的话,就算被某些朝臣诟病,这两人是不是想要拥兵自重,对朝廷不利,但有谢承宸的支持,这些人还是乖乖的闭上了嘴。
  而此后陆陆续续传回来的捷报,也证明这一方法是正确而有效的,虽说还是有人非要鸡蛋里挑骨头,说这是不是夏亦真他们为了争功伪造的,但这样的人只是可以忽略掉的极少数罢了——还被谢承宸记在了心里的小黑账上,只等哪天腾出手来,把他们都给收拾了。
  在接连不断的好消息中,谢承宸突然意识到,他如今下发的政令,比之前执行起来要顺遂得多了。在一天天的日常潜移默化中,这种感觉并不太明显,事实上原本的朝臣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